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正信”的阿Q“精神胜利法”
1
作者 孙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2-62,共11页
阿Q的“精神胜利法”,蕴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德行品质重建的重要问题。赵太爷所代表的旧乡绅和假洋鬼子所代表的新的知识阶层都缺少“正信”品质,而这恰构成了阿Q精神胜利的底气。这种状况与宋以来理学的发展历史,尤其与清紧密相... 阿Q的“精神胜利法”,蕴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德行品质重建的重要问题。赵太爷所代表的旧乡绅和假洋鬼子所代表的新的知识阶层都缺少“正信”品质,而这恰构成了阿Q精神胜利的底气。这种状况与宋以来理学的发展历史,尤其与清紧密相关。清朝统治者将程朱理学作为统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承接明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乡村社会管理方式。经过有清一代的理学教化,“民”严守礼法,“士”言行分离。晚清西学东渐,留学生逐渐接替旧乡绅成为新的统治阶层,但依然延续着无法得到民的认同的老问题。作为经过教化、遵守礼法已成为主观无意识的底层农民阿Q,其言行严格按照圣经贤传,但内在观念与基本生存的矛盾,使其只得以“精神胜利法”来弥补两者间的裂隙。阿Q的言行分离和名实不符是被动的,与赵太爷代表的士阶层的“伪”不同。面对“士”“民”分离,如何发挥理学中“正信”的积极价值,从而有效吸纳消化外来文化,是百年新文学持续思考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阿Q正传》 “精神胜利法” 理学 “正信”
下载PDF
知识教育与信仰危机 被引量:6
2
作者 牛正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教育的目的是以知识教化人。本文通过对西方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知识、意义、信仰与教育关系的反思性考察,认为意义世界是支撑人在现实世界中安身立命、生活实践的价值理念系统,是一个超越性的信仰世界,而现代知识教育则导致了意义的... 教育的目的是以知识教化人。本文通过对西方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知识、意义、信仰与教育关系的反思性考察,认为意义世界是支撑人在现实世界中安身立命、生活实践的价值理念系统,是一个超越性的信仰世界,而现代知识教育则导致了意义的失落和信仰的危机。寻求和重建信仰,是当代中国教育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教育 本真教育 信仰
下载PDF
吕宋唐字书中的“神魂”论--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最早的汉语概说 被引量:1
3
作者 代国庆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28,共7页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多明我会士译介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高母羡在《辩正教真传实录》初涉此话题,提出游魂、神魂等概念,并主要对禽兽游魂展开论述,且多汲取中国思想文化。多麻氏继续高母羡的未竟之业,在《新刊格物...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多明我会士译介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高母羡在《辩正教真传实录》初涉此话题,提出游魂、神魂等概念,并主要对禽兽游魂展开论述,且多汲取中国思想文化。多麻氏继续高母羡的未竟之业,在《新刊格物穷理便览》中综论神魂三品之说,进而聚焦人的神魂,涉及人神魂的三种机能、感觉机能的生理基础、理智灵魂及其内容、主动理智和被动理智的关系、神魂不朽等话题,由此西方灵魂学说首次获得较为系统的汉语呈现。在论证过程中,多麻氏忠实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并按照托马斯神学路线,适时宣讲神学教义,而对于儒家文化的借鉴则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灵魂学说 高母羡 多麻氏 《辩正教真传实录》 《新刊格物穷理便览》
下载PDF
论新商标法的民事适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艳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3-39,共7页
新商标法既总结和反映了此前的实践经验,又进行了一些创新性规定。结合商标民事审判实际,就新商标法有关条款的民事适用,尤其是针对实践中关注较多的诚实信用原则、驰名商标保护、商标使用行为的认定、民事侵权责任及在先使用的保护等... 新商标法既总结和反映了此前的实践经验,又进行了一些创新性规定。结合商标民事审判实际,就新商标法有关条款的民事适用,尤其是针对实践中关注较多的诚实信用原则、驰名商标保护、商标使用行为的认定、民事侵权责任及在先使用的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商标法 诚实信用 驰名商标 实际使用
下载PDF
宗教信仰本质论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曹亚芳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9,42,共4页
宗教信仰的本质是人们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理性存在的信仰,人的本性特征之一在于对自己有限性的超越,在于对最高价值理性等超越性的不懈追求,宗教的直观表象性特征易于满足人们对终极关怀这一超越性追问的需要。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 宗教信仰的本质是人们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理性存在的信仰,人的本性特征之一在于对自己有限性的超越,在于对最高价值理性等超越性的不懈追求,宗教的直观表象性特征易于满足人们对终极关怀这一超越性追问的需要。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必须重新评析宗教的本质,科学引导宗教健康地发展,有效利用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真善美 人的需要 手段
下载PDF
大学生信仰教育要突出抓好“四真”
6
作者 朱美燕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8-72,共5页
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应从信仰基本内涵出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突出抓好"四真"(真理、真情、真信和真行),务必坚持"以真理为前提、以真情为桥梁、以真信为重点、以真行为归宿"。它们依次排序,环... 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应从信仰基本内涵出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突出抓好"四真"(真理、真情、真信和真行),务必坚持"以真理为前提、以真情为桥梁、以真信为重点、以真行为归宿"。它们依次排序,环环相扣,从而构成完整而有效的大学生信仰教育之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教育 真理 真情 真信 真行
下载PDF
爱情:一种文化关系的建构——《聊斋志异》爱情类型的透视
7
作者 冯媛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4,共5页
"同心之爱"、"知己之爱"和"至情之爱",是《聊斋志异》着力营构的三种爱情类型,也是作者一力渲染的三种爱情观。它们虽大致上承晚明的"情至论"而来,但在故事的编织上却能自出机杼,发挥酣畅,不... "同心之爱"、"知己之爱"和"至情之爱",是《聊斋志异》着力营构的三种爱情类型,也是作者一力渲染的三种爱情观。它们虽大致上承晚明的"情至论"而来,但在故事的编织上却能自出机杼,发挥酣畅,不仅关注的是形而下的身体欲望,而且更注重对情之精神维度的开掘和文化内涵的发掘。尤其在人物塑造与情节构设上,夹杂着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孤愤,更具感染人心的力量。概而言之,这三种类型实际已将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塑造成了一种"文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爱情类型 同心之爱 知己之爱 至情之爱
下载PDF
文章语言的真善美——信达雅
8
作者 王泽龙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0-104,共5页
近代严复提出的翻译语言“信、达、雅“的原则 ,也堪为写作文章运用语言美学准则的经典概括 ,并正与当今我们追求的真、善、美的基本精神暗合。它们三者各有丰富的内涵 ,其间又存在着一种渐次升高的层级系统性。文章语言应当以真 (信 )... 近代严复提出的翻译语言“信、达、雅“的原则 ,也堪为写作文章运用语言美学准则的经典概括 ,并正与当今我们追求的真、善、美的基本精神暗合。它们三者各有丰富的内涵 ,其间又存在着一种渐次升高的层级系统性。文章语言应当以真 (信 )为基础 ,包括语言表述要和运思成果高度相符 ,运思成果要和客观实际事理高度相符的相关层面 ;应当以善 (达 )为核心 ,包括通畅和新异、繁复和简洁、鲜明和婉转的辩证要求 ;应当以美 (雅 )为上品 ,包括感性美和理性美、华丽美和朴素美、阴柔美和阳刚美的不同范畴。只有这样 ,文章语言才有根基 ,有功用 ,有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审美意识 “真” “善” “美” 修辞手法
下载PDF
试论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 被引量:2
9
作者 祝颖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0-141,150,共3页
民事诉讼法中是否应当规定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各国学者们争论由来已久。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作为一项法律义务的正当性依据问题应当是争论的关键,本文在对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进行一般考察的基础上,集中论证了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正当... 民事诉讼法中是否应当规定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各国学者们争论由来已久。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作为一项法律义务的正当性依据问题应当是争论的关键,本文在对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进行一般考察的基础上,集中论证了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正当性依据所在,以期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 正当性 法律义务 依据 应当 真实 陈述 争论 参考
下载PDF
质疑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琳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8-100,共3页
随着整个社会对诚实信用的呼唤,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也成了民事诉讼法律界一致的呼声。但对当事人来说,中国目前的诉讼构造似乎还没有达到当事人主导的程度,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辩论权保障还不如人意时,建立诚实信用原则是缺乏基... 随着整个社会对诚实信用的呼唤,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也成了民事诉讼法律界一致的呼声。但对当事人来说,中国目前的诉讼构造似乎还没有达到当事人主导的程度,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辩论权保障还不如人意时,建立诚实信用原则是缺乏基础的。这一点从我国的法治环境,其确立的法理基础,民事诉讼自身运行的特点以及与民法的比较分析等多角度也可以看出,而且此原则也不适合统率整个民事诉讼本身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信用 真实义务 基本原则
下载PDF
刑事辩护制度诚实信用原则初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波 宋志军 《平原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61-63,共3页
20世纪30年代以来,诚实信用原则适用范围逐渐从私法领域渗透到包括诉讼法在内的公法领域。在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中确立诚信原则,能够规范控辩双方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多种法律... 20世纪30年代以来,诚实信用原则适用范围逐渐从私法领域渗透到包括诉讼法在内的公法领域。在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中确立诚信原则,能够规范控辩双方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多种法律价值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信用原则 辩护制度 真实义务
下载PDF
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人民立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鹏颖 《理论界》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 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 人民立场 真懂真信 问题导向
原文传递
“知识—信念”关系的两条研究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践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1,共5页
"知识—信念"的关系从近代以来,形成了两条研究路径。从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康德到胡塞尔沿着哲学思辨研究路径,探讨了"知识—信念"的关系,信念是内化到主体意识中的知识而形成的一种心灵状态,知识的形成又离... "知识—信念"的关系从近代以来,形成了两条研究路径。从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康德到胡塞尔沿着哲学思辨研究路径,探讨了"知识—信念"的关系,信念是内化到主体意识中的知识而形成的一种心灵状态,知识的形成又离不开一定信念作为基础。现代知识论从逻辑分析的研究路径探讨了"知识—信念"的逻辑结构,自"盖梯尔问题"之后,其纷争不断。奥曼提出的知识分区理论用独特的方式建构了"知识—信念"的类型空间,回答了交互认识的博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信念 辩明的真信念 认知逻辑 交互认识论
原文传递
非正统的正统基督徒:论弗罗斯特的宗教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海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141,共8页
弗罗斯特是一个正统基督徒但他自己又说他的宗教情怀不正统,正统与非正统矛盾统一于诗人的思想与情感深处:矛盾于如何看待上帝,统一于对基督教义包括对上帝的理性认知。弗罗斯特的宗教观是面向现实人生的宗教观。弗罗斯特的眼光不投向天... 弗罗斯特是一个正统基督徒但他自己又说他的宗教情怀不正统,正统与非正统矛盾统一于诗人的思想与情感深处:矛盾于如何看待上帝,统一于对基督教义包括对上帝的理性认知。弗罗斯特的宗教观是面向现实人生的宗教观。弗罗斯特的眼光不投向天国,而投向现实人生。人应该努力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应该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上帝身上,不应该奢望上帝在人间实施公正与仁慈。弗罗斯特面向现实人生的宗教观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反对基督教,他反对的是不分是非、不辨善恶、盲目、迷信地进行偶像崇拜,反对不关注现实人生而关注虚无缥缈的天国。这其实是对宗教意义真正的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罗斯特 宗教观 现实人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