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民族语言借用汉语动词的类型 |
黄成龙
久西杰
小平(译)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
2024 |
0 |
|
2
|
从地理类型学角度分析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语法特征 |
刘博洋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汉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与动因 |
杜丹
冯铮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0 |
|
4
|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先秦汉语的形容词 |
仲林林
|
《汉字汉语研究》
|
2023 |
0 |
|
5
|
从品尝动词到经历体标记的语法化 |
王统尚
石毓智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6
|
方言词“挨”表被动探源 |
齐春红
邱渊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7
|
OV型藏缅语连动结构的类型学特征 |
戴庆厦
邱月
|
《汉语学报》
|
2008 |
15
|
|
8
|
英汉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研究 |
罗杏焕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7
|
|
9
|
类型学视野下的广义名词谓语句框架 |
张姜知
郑通涛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0
|
普通话混合语序的类型学证据及其动因 |
金立鑫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11
|
动结式的四分系统及其施格特征考察 |
王中祥
金立鑫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3
|
|
12
|
汉语方言受事话题句类型的参数分析 |
邓思颖
|
《语言科学》
|
2006 |
10
|
|
13
|
“看/听”从感官动词到小句标记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 |
高再兰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4
|
英汉移动动词词汇化模式的对比研究——一项基于语料的调查 |
李雪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0 |
25
|
|
15
|
与“动_叠+补”组合相关的若干类型学参项 |
李文浩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6
|
时间的一维性对英汉语动词句法特征的制约——基于语言类型学视角 |
王瑞杰
李冰芷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7
|
近20年来国内英语心理动词研究综述 |
周晓凤
李丹丹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16 |
2
|
|
18
|
连动动词的理论解释 |
吴登堂
洪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3 |
1
|
|
19
|
现代汉语自反结构的跨语言察看 |
朱俊阳
|
《汉语学报》
|
2009 |
2
|
|
20
|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表达方式的类型学特征散论 |
宋文辉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