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Lies in Safeguarding Democracy and Wellbeing for One-Fifth of Humanity
1
作者 SONG YUEHONG researcher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China Studies under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0年第2期18-23,共6页
China has a population that is one-fifth of humanity. Most of its people live in rural areas. This country has been built and developed on the ruins of 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and on a foundation of "pove... China has a population that is one-fifth of humanity. Most of its people live in rural areas. This country has been built and developed on the ruins of 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and on a foundation of "poverty and blankness."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reated the political condi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eople's democracy. Since the adoption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ies, or gaige kaifang, China has gradually found an effective way, suited for Chines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Lies in Safeguarding Democracy and Wellbeing for One-Fifth of Humanity world
下载PDF
“爱与丰富”的理论意蕴及教学启示
2
作者 李瑞群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爱与丰富”是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也是儿童成长教育的关键质素。它以激发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丰盈自身安全感为根本出发点,采用游戏的方式,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意蕴,昭示了教育的学生立场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立体关怀... “爱与丰富”是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也是儿童成长教育的关键质素。它以激发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丰盈自身安全感为根本出发点,采用游戏的方式,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意蕴,昭示了教育的学生立场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立体关怀。“爱与丰富”理论延伸并深化了儿童教育哲学,审视并回应了现实儿童教育的困境,对接并呼应了儿童教育研究的未来走向。在教学中,教师应“源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以“童心”理解与陪伴学生,引发其美好欲求;以游戏的方式展开爱的活动,丰盈学生的安全感;以学生生活世界为生长点,引导其朝向自由而整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丰富” 儿童教育哲学 美好事物 生活世界 立体关怀 游戏
下载PDF
物(Ding)与世界(Welt)之间的圆舞——论海德格尔对特拉克尔诗作的存在论式批评进路
3
作者 张文琦 《科学.经济.社会》 2017年第4期112-119,共8页
特拉克尔是20世纪初德语诗人中的表现主义先驱,其诗作充满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新颖的表现主题。在其诗作的批评史中存在两种重要的批评模式,即宗教主义的超越论和心理主义的还原论。在这两种批评模式之外,海德格尔在50年代初提供了一种存... 特拉克尔是20世纪初德语诗人中的表现主义先驱,其诗作充满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新颖的表现主题。在其诗作的批评史中存在两种重要的批评模式,即宗教主义的超越论和心理主义的还原论。在这两种批评模式之外,海德格尔在50年代初提供了一种存在论式的批评方向。在这种新的批评模式中,"物""世界"等本体论概念代替"死亡""绝望"等宗教性或心理性概念成为主要的关注对象。物与世界之间的运动性组建起这种存在论式批评模式的基本结构。最后,海德格尔的批评进路在方法论上建基于现象学-解释学,这使得它能够忠实于诗歌本身而避免宗教主义的超越论和心理主义的还原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主义 心理主义 存在论 世界 解释学
下载PDF
Stretching of Word Meaning in Semantic Changes
4
作者 Lin Shaoqiu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4-48,16,共6页
Part Ⅰ Language faithfully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he age. As soiecity develops,new ideas are being conceived.and expressed by the people. Language, asthe carrier for the eagerest people wh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 Part Ⅰ Language faithfully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he age. As soiecity develops,new ideas are being conceived.and expressed by the people. Language, asthe carrier for the eagerest people wh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s toexpress new ideas, new processes, and new products. To meet the needs, alanguage can do three things:to form a new word, to borrow a word fromother languages, or add new meanings to established words. Of the threeways, the simplest one is to have old words taken in additional mean-ing. When a word losses its old meaning and comes to refer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cate SPIRIT something things COMES PASSED LEARNER speaking losses greatest
下载PDF
“偶然”:审美感兴作为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特有属性
5
作者 张晶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在中国美学的诸多范畴中,“感兴”是具有核心地位的重要范畴,包含着从艺术创作的发生到表现的基本过程。在“感兴”的诗学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到“偶然”是其基本属性与契机。感兴诗论中最基本的界定应为“触物而起情,谓之兴”,最多的词... 在中国美学的诸多范畴中,“感兴”是具有核心地位的重要范畴,包含着从艺术创作的发生到表现的基本过程。在“感兴”的诗学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到“偶然”是其基本属性与契机。感兴诗论中最基本的界定应为“触物而起情,谓之兴”,最多的词语则是触、遇、适会等。这些词语都有鲜明的偶然性特征。从诗学的意义上看,“感兴”可被视为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特有形态,也表征了中国诗学关于艺术发生的基本理念。以现象学的眼光来看“触物”,触发性是引发意向活动的前提条件。中国诗学的“感兴”,是在偶然契机中唤起主体的情感。“偶然”也成为诗人与宇宙造化相通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然 审美感兴 艺术掌握世界方式 触物圆览
下载PDF
事物和世界的整体性、完备性及不可计算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谈加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1-148,共18页
采用基本单位事物方法和数理逻辑方法,针对事物和世界的原型及其整体性、完备性、可认识性以及不可计算性等进行了讨论。世界和事物具有整体性,即除加和性外还具有非加和性,这使得关于事物和世界的认识也同样具有整体性、非加和性的特... 采用基本单位事物方法和数理逻辑方法,针对事物和世界的原型及其整体性、完备性、可认识性以及不可计算性等进行了讨论。世界和事物具有整体性,即除加和性外还具有非加和性,这使得关于事物和世界的认识也同样具有整体性、非加和性的特点。对事物和世界相应的认识,既包括了对事物和世界的部分认识,但关于所有部分的全部认识又不能构成对事物的完备的认识,对事物和世界进行形式化的过程,也因其具有加和性质而是一个无穷过程。这是任何有限的形式化系统都不完备的根源。此外,事物具有多态性和叠加的性质。这是事物和世界及相应认识具有多态性和一定的不确定性的根源。世界原型和世界的可认识性和完备性是认识论科学的最重要基础,并和认识的基本原理、智能的基本原理以及意识的基本原理一起构成整个认识论科学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科学 可认识性 不可计算性 世界的完备性 基本单位事物 整体性方法 智能科学 宇宙
下载PDF
对王阳明“物”的生存论现象学诠释
7
作者 宋善成 李章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7-36,共10页
依循牟宗三对王阳明“从明觉之感应说物”与“从意之所用说物”的区分,借助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现象学方法,分析和诠释阳明学中的两种“物”。首先通过阐释“心外无物”绽露“在生存世界中存在”这一生存论结构,以作为预备性的分析。之后... 依循牟宗三对王阳明“从明觉之感应说物”与“从意之所用说物”的区分,借助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现象学方法,分析和诠释阳明学中的两种“物”。首先通过阐释“心外无物”绽露“在生存世界中存在”这一生存论结构,以作为预备性的分析。之后重点对“意之所在便是物”“明觉感应之为物”作出生存论诠释,二者分别对应着生存论层次的物(物Ⅰ)和本真生存中的物(物Ⅱ)。物Ⅰ关联着因缘性存在的一般生存结构,其存在就是一般性因缘整体的实行,呈现出来的是一般性生存世界;物Ⅱ则关联着本真的因缘性存在,其存在则是因缘整体的本真实行,呈现出来的是本真的生存世界。物Ⅰ与物Ⅱ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生存论关联,二者的区分与关联有助于从生存论上更好地把握阳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无物 生存世界 生存论 王阳明
下载PDF
近年来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研究综述
8
作者 郑媛媛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自2018年以来,学界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讨论逐年增多,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关于“变局”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百年的时间起止、动力、内涵等方面,一些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属性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内... 自2018年以来,学界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讨论逐年增多,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关于“变局”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百年的时间起止、动力、内涵等方面,一些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属性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内涵,也有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探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哲学基础与哲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格局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吏隐栖居苦闷彷徨——论苏轼的尊主泽民与超然物外
9
作者 申东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5-54,共10页
“尊主泽民”本于儒,是苏轼一生的思想主导和灵魂渊薮,是他人生前行的主线,是内在的“里”。“超然物外”源自道,是苏轼落魄失意时的精神寄托,是生命历程中的辅线,是外化出来的“表”。苏轼吏隐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不仅对封建美... “尊主泽民”本于儒,是苏轼一生的思想主导和灵魂渊薮,是他人生前行的主线,是内在的“里”。“超然物外”源自道,是苏轼落魄失意时的精神寄托,是生命历程中的辅线,是外化出来的“表”。苏轼吏隐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不仅对封建美学具有典型意义,而且对后代士人品格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主泽民 超然物外 隐而不得 东坡精神
下载PDF
从《庄子》天下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建构
10
作者 化贯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12,共5页
《庄子》天下观,视野宏阔,批判与瓦解了当时大为流行的带有夷夏之辨的天下观。《庄子》认为天下是一个万物多样性和齐一性的存在全体,本质上“道通为一”。另外,《庄子》提出的“顺物自然而无容私”,对战争残酷的抨击,面对差异、沟通包... 《庄子》天下观,视野宏阔,批判与瓦解了当时大为流行的带有夷夏之辨的天下观。《庄子》认为天下是一个万物多样性和齐一性的存在全体,本质上“道通为一”。另外,《庄子》提出的“顺物自然而无容私”,对战争残酷的抨击,面对差异、沟通包容,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世界,生态破坏,保护主义抬头,以邻为壑、零和博弈大行其道。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庄子》天下观的智慧无疑有助于对人类自觉担当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天下观 道通为一 顺物自然 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放包容
下载PDF
6G移动通信技术展望 被引量:143
11
作者 张平 牛凯 +4 位作者 田辉 聂高峰 秦晓琦 戚琦 张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为满足人类更深层次的智能通信需求,6G将实现从真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延拓。为此提出了6G需要解决"人-机-物-灵"的问题,设计了6G演进的双世界架构,该架构将支持6G中存在于虚拟世界的第四元素——灵。进一步给出和分析了支撑6G... 为满足人类更深层次的智能通信需求,6G将实现从真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延拓。为此提出了6G需要解决"人-机-物-灵"的问题,设计了6G演进的双世界架构,该架构将支持6G中存在于虚拟世界的第四元素——灵。进一步给出和分析了支撑6G设计与实现的关键理论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人-机-物-灵 虚拟世界
下载PDF
世界实测与调查最大点雨量及其外包线公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国安 李保国 王军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4-829,共6页
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大量实测与调查的点雨量极值,据此求得了世界最大点雨量外包线的新公式R=491D0.452,并对世界最大点雨量的地区分布特点、暴雨成因以及点暴雨极值在可能最大降水估算中的运用作了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 世界最大点雨量 可能最大降水 暴雨洪水 外包线公式
下载PDF
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的工业企业物联网数据感知网络拓扑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涛 刘聪颖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1,共4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命题。工业企业通过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与物联网融合应用将给工业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潜力。本文针对物联网感知设备大量应用所导致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工业企业物联网数据感知...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命题。工业企业通过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与物联网融合应用将给工业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潜力。本文针对物联网感知设备大量应用所导致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工业企业物联网数据感知设备节点布局优化问题,以小世界网络模型具备的高集聚系数特性作为算法的基础,提出改进型分簇算法,并对节点的拓朴结构以及数据传输路径进行优化。最后得出网络数据仿真模型能够实现降低数据传输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感知层 小世界网络 分簇算法
下载PDF
作为儒家内向传播观念的“慎独”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谢清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4-64,共11页
儒家的"慎独"是一种内省的内向传播活动,其本质是通过符号化圣人形象为客我,进而与当下的主我进行自我互动,力争实现由凡入圣的心灵升华过程。在此过程中,儒家巧妙运用了视觉修辞,设置了"观看"的姿态,以圣人为镜子... 儒家的"慎独"是一种内省的内向传播活动,其本质是通过符号化圣人形象为客我,进而与当下的主我进行自我互动,力争实现由凡入圣的心灵升华过程。在此过程中,儒家巧妙运用了视觉修辞,设置了"观看"的姿态,以圣人为镜子,彰显了客我的内生动力,督促主我,效法客我,同时,充溢着"平天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从而既成人,又成己,体现出"慎独"作为内向传播活动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内向传播 慎独 心物相合 天下大同
下载PDF
复杂性:从“三”说起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彤 黄欣荣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在日常生活中 ,充满着许多有趣的“三现象”,老子的“三生万物”更带着千古之谜 ,让人猜测不已。更有意思的是 ,现代前沿科学——复杂性研究 ,也与数字“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期三则混沌”,复杂性正是从“三”开始的。复杂性研... 在日常生活中 ,充满着许多有趣的“三现象”,老子的“三生万物”更带着千古之谜 ,让人猜测不已。更有意思的是 ,现代前沿科学——复杂性研究 ,也与数字“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期三则混沌”,复杂性正是从“三”开始的。复杂性研究用科学语言解读了三生万物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秘 前沿科学 猜测 日常生活 数字 解读 复杂性研究 科学语言
下载PDF
“朝向实事本身”之思——从笛卡儿到海德格尔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81,共19页
摘要:跟随现象学的"朝向实事本身"这个著名口号,我们被直接送入近代西方哲学的根本意向之中。经过笛卡儿哲学的奠基,哲学构建起了内在的"家园"和踏实的"陆地":在自我意识之光中追逐绝对确定性。自笛卡儿... 摘要:跟随现象学的"朝向实事本身"这个著名口号,我们被直接送入近代西方哲学的根本意向之中。经过笛卡儿哲学的奠基,哲学构建起了内在的"家园"和踏实的"陆地":在自我意识之光中追逐绝对确定性。自笛卡儿到黑格尔,哲学都栖息在此家园中,在此陆地上播种、耕耘和收获。于是,从自我意识的突围势在必行。经过作为"严格科学"的胡塞尔现象学的扫荡,深陷于自我意识的十面埋伏中的"实事本身"终于走出来了吗?正是在这种困境的压迫下,海德格尔的运思终于脱颖而出。海德格尔以"在-世界-中-存在"化解掉意识哲学的不破金身,进而击中了认识论哲学一直够不着的那幽静而又弥漫的自在存在,亦即那种滚滚而来激荡并席卷着我们的"实事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本身 意向 在世界中存在 自在-存在
下载PDF
世界和大地——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丽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世界和大地概念是海德格尔后期哲学及其艺术分析的中心概念,世界是物具有其存在的基础,在以使用为目的的筹划中,它是以世界和大地为基础的,艺术作品由于不以使用为目的,所以,在艺术作品中,世界不再闭锁,从而使得存在的基础处于去蔽状态... 世界和大地概念是海德格尔后期哲学及其艺术分析的中心概念,世界是物具有其存在的基础,在以使用为目的的筹划中,它是以世界和大地为基础的,艺术作品由于不以使用为目的,所以,在艺术作品中,世界不再闭锁,从而使得存在的基础处于去蔽状态。这构成了存在论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此在 器具 真理 世界 大地
下载PDF
三生万物——“3”是宇宙常数吗?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曙华 《系统科学学报》 1997年第4期34-37,共4页
本文根据混沌学研究成果,阐明了“3”领先于一切自然数的物理意义,“3”不仅是系统走向混沌的第一关节点,而且本身就蕴涵着混沌,也是自然界“造就”混沌的基数.本文认为,作为“无穷多”和生成演化意义的“3”,或许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宇... 本文根据混沌学研究成果,阐明了“3”领先于一切自然数的物理意义,“3”不仅是系统走向混沌的第一关节点,而且本身就蕴涵着混沌,也是自然界“造就”混沌的基数.本文认为,作为“无穷多”和生成演化意义的“3”,或许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宇宙常数,从而划定牛顿力学适用的第三个边界,并赋予中国古代“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以现代科学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先性 蕴涵性 生成演化 三生万物
下载PDF
晚期海德格尔和老子在“物”中相遇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邦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0-44,71,共6页
晚期海德格尔认为,在本性语言的召唤下,人的世界与以天、地、人、神为代表的万物达到相互映射对方的一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存在自身显现出来,世界世界化、物物化。老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形态的道内在于万物中,道与万物之间是一种相互规... 晚期海德格尔认为,在本性语言的召唤下,人的世界与以天、地、人、神为代表的万物达到相互映射对方的一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存在自身显现出来,世界世界化、物物化。老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形态的道内在于万物中,道与万物之间是一种相互规定对方的生育关系。从这种关系性的角度来说,海德格尔与老子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共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存在自身
下载PDF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世界三大赛主要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燕冰 李江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7-109,共3页
从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至2005年末,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三大赛事中夺得148.5个冠军,创造了几十个经典战例,技术创新的总量占世界乒坛创新总量的58.7%。中国乒乓球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战术发展道路;不但技术高人一筹... 从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至2005年末,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三大赛事中夺得148.5个冠军,创造了几十个经典战例,技术创新的总量占世界乒坛创新总量的58.7%。中国乒乓球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战术发展道路;不但技术高人一筹,战术也高人一筹;有精兵强将,还善于巧妙地排兵布阵;在选拔、培养、使用新人上,具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特别注重在打法上百花齐放;团体赛队员都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主将意识,在实战中,都能以主将姿态参赛;保证了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大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乒乓球队 世界三大赛 主要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