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面情态构式“一V了之”的构式化与语义分析
1
作者 申佳丽 曾传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一V了之”是负面情态构式。构式化方面,经历了由“以+X+了之”到“以+一V+了之”再到“一V了之”的演变过程。受求简心理的影响,变量“X”稳定为常量“一V”,“一V”较“X”更加简便,“以+X+了之”稳定为“以+一V+了之”;受类推作用... “一V了之”是负面情态构式。构式化方面,经历了由“以+X+了之”到“以+一V+了之”再到“一V了之”的演变过程。受求简心理的影响,变量“X”稳定为常量“一V”,“一V”较“X”更加简便,“以+X+了之”稳定为“以+一V+了之”;受类推作用和经济原则的影响,“以”字省略,“以+一V+了之”最终简缩为“一V了之”构式。语义方面,“一V了之”的语义有属于行域的“简单解决”义;有属于知域的“无奈而择”义、“漠不关心”义和“推卸责任”义;有属于言域的“规劝”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了之 语义 负面情态 三域
下载PDF
“X不了一点”的构式解析及机制动因探索
2
作者 王紫悦 刘正江 《语文学刊》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X不了一点”是一种新兴的口语表达,该构式由变项“X”和常项“不了+一点”组成。根据构式语法和语法化相关理论,能进入该构式的变项“X”的词性分布呈现动词为主,形容词次要,兼及名词的特点;在变项与常项进行构件组合的过程中,呈现出... “X不了一点”是一种新兴的口语表达,该构式由变项“X”和常项“不了+一点”组成。根据构式语法和语法化相关理论,能进入该构式的变项“X”的词性分布呈现动词为主,形容词次要,兼及名词的特点;在变项与常项进行构件组合的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语义内涵及语义特征差异;该构式具有凸显主观评价态度的语用功能,其形成机制和动因可以归纳为构式压制、主观性和互动主观性、语言特区和语境吸收、高频率使用等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不了一点” 构式语法 语法化理论 主观性
下载PDF
主观性和主观化视角下“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
3
作者 卞威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本文运用大规模语料库选取口语性较强的语料,结合话语分析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比较“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又来了”比“少来(了)”主观性更强,主观化过程更复杂。“又来了”人称搭配和情感表达更多样,以表达类功能为主,进... 本文运用大规模语料库选取口语性较强的语料,结合话语分析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比较“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又来了”比“少来(了)”主观性更强,主观化过程更复杂。“又来了”人称搭配和情感表达更多样,以表达类功能为主,进而发展出指令类功能。而“少来(了)”以指令类功能为主,反对、禁止等否定义更凸显,其情感义是进一步估推出来的。文章发现主观化阶段、功能扩展方向的不同是两者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又来了” “少来(了)” 话语分析 主观性 主观化
下载PDF
话语标记“可以了”的语用功能及其形成——兼论话语标记“可以了”与“好了”“行了”的语用差异
4
作者 梁凱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文章主要对表制止的话语标记“可以了”的语用功能、形成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进行考察。考察发现,话语标记“可以了”具有话语组织、制止受话人和礼貌委婉功能。“可以了”由助动词“可以”和语气词“了”作肯定性应答语的用法发展而来,... 文章主要对表制止的话语标记“可以了”的语用功能、形成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进行考察。考察发现,话语标记“可以了”具有话语组织、制止受话人和礼貌委婉功能。“可以了”由助动词“可以”和语气词“了”作肯定性应答语的用法发展而来,在语用推理、类推机制和语境影响下逐渐规约化为一个表制止的话语标记。最后,文章对“可以了”与相关话语标记“好了”“行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在话语否定指向、主观情态、礼貌程度以及是否具有开启话题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可以了” “好了” “行了” 制止
下载PDF
“说了+引语”的结构特征与话语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金圈 樊留洋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1,共11页
现代汉语“说了+引语”可以分成“说了1+引语”和“说了2+引语”两类,二者在结构特征和话语功能上存在诸多差异。“说了1+引语”中的引语都是间接引语,经常出现在说理、论证性的语篇中,主要功能是增强信据力。“说了2+引语”中的引语都... 现代汉语“说了+引语”可以分成“说了1+引语”和“说了2+引语”两类,二者在结构特征和话语功能上存在诸多差异。“说了1+引语”中的引语都是间接引语,经常出现在说理、论证性的语篇中,主要功能是增强信据力。“说了2+引语”中的引语都是直接引语,“说”表示的转述行为与之前小句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相继性,“说了2+引语”的主要功能是凸显前景信息,标示情节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了” 引导词 引语 信据性 前景信息
下载PDF
新兴构式“X住了”的演化与功能特征
6
作者 罗耀华 彭枫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8,共13页
“X住了”是一种新兴构式,强调“X”所指事件受到“住”影响的情状化与事件化,用来表示对“X”这一动态事件的描述。构式的发展演化主要体现在“住”的性质转化以及“X”的范畴扩大化,这是触发“X住了”构式定型的标志。构式的功能与表... “X住了”是一种新兴构式,强调“X”所指事件受到“住”影响的情状化与事件化,用来表示对“X”这一动态事件的描述。构式的发展演化主要体现在“住”的性质转化以及“X”的范畴扩大化,这是触发“X住了”构式定型的标志。构式的功能与表达主要是对“X”的情状化与事件化,而这种异感表达有客观与主观之分,构式整体具有口语化与形象化的趋势。该类构式的建立是类推机制的作用,构式的理解受隐含信息的制约,而其不断发展是受异态表达心理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住了” 构式 性质转化 功能特征
下载PDF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了”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7
作者 周红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9-117,134,共10页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了”情态类别较对称,均可表动力情态、认识情态和估价。“V不了”使用频次明显高于“V得了”,前者多用于陈述句,后者多用于反问、否定和对举。“V不了”用法成熟(明代)早于“V得了”(清代)。“V得了”多用于疑问句,...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了”情态类别较对称,均可表动力情态、认识情态和估价。“V不了”使用频次明显高于“V得了”,前者多用于陈述句,后者多用于反问、否定和对举。“V不了”用法成熟(明代)早于“V得了”(清代)。“V得了”多用于疑问句,“V不了”则多于广义因果句、条件句和非是非回应句中。“V得/不了”的语义宽度大于“V得/不C”,“V不了”尤其如此。“V得/不了”使用频次高,与“V得/不C”语义指向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性述补结构 V得/不了 情态 对称与不对称
下载PDF
“爆了”的语义演变与语法化
8
作者 张宏国 王庆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文章从历时角度,探讨了“爆了”的语义演变及其语法化过程。研究发现,“爆了”的语义从具体“破裂义”泛化为抽象“破裂义”,最终演化为极限程度义;句法功能从谓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逐步演变。文章进一步挖掘出“爆了”语法化机制和... 文章从历时角度,探讨了“爆了”的语义演变及其语法化过程。研究发现,“爆了”的语义从具体“破裂义”泛化为抽象“破裂义”,最终演化为极限程度义;句法功能从谓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逐步演变。文章进一步挖掘出“爆了”语法化机制和成因,主要有语义泛化和认知隐喻、重新分析、主观化、句法位置,及双音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了 语义演变 语法化 认知隐喻
下载PDF
“N来了”中“N”的语法形式、指称义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张文庭 李劲荣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30,共11页
文章以构式“N来了”为考察对象,分析其中“N”的语法形式、指称义及其影响因素。总体来看,“N”具有强烈的定指倾向性,且不可由典型不定指的光杆名词(短语)充当。在“N来了”中不同语义类别和形式类别的“N”,其定指度并不一致,呈现为... 文章以构式“N来了”为考察对象,分析其中“N”的语法形式、指称义及其影响因素。总体来看,“N”具有强烈的定指倾向性,且不可由典型不定指的光杆名词(短语)充当。在“N来了”中不同语义类别和形式类别的“N”,其定指度并不一致,呈现为高低不同的连续统。除了“N”的语义特征外,获得“可辨识性”的途径、句子的叙实性等都会对“N”的指称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语用因素预设也会对相近构式中“N”的指称义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来了” 定指度 指称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东安土话“去了”的主观大量功能及词汇化的语序动因
10
作者 胡乘玲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507,共13页
湖南东安土话“去了”可出现在七类不同的情境中表示主观大量,具体表现为主观上认为距离远、时间长、数量多、程度高、关系近以及加强语气。“去了”的主观大量用法,与“去”的“离开”义密切相关,离开即意味着超出固有范围和距离的增加... 湖南东安土话“去了”可出现在七类不同的情境中表示主观大量,具体表现为主观上认为距离远、时间长、数量多、程度高、关系近以及加强语气。“去了”的主观大量用法,与“去”的“离开”义密切相关,离开即意味着超出固有范围和距离的增加,而“了”是一个表提醒注意或强调的语气词,强调体现了一种语气的加强,这和“去”所表超出、增加的语义相符,这为“去了”表示主观大量提供了语义基础。“介词+处所题元+去”语序为“去了”的跨层词汇化提供了句法位置条件。语义的匹配、句法位置的紧邻、结构的重新分析使得“去”“了”最终跨层组合在一起并促成“去了”主观大量义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安土话 “去了” 主观大量 词汇化 语序
下载PDF
甘谷方言助词“了着[lao^(24)ts■^(0)]”及其形成
11
作者 恒洲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6期43-47,共5页
甘谷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经常用“了着”充当句末助词,陈述两个事件的先后顺序,突出未然事件的发生时间。“了着”的形成主要经历了语法结构的附着以及重新分析两个过程,演变动因来自语用频率的增加以及人类认知的主观性。
关键词 甘谷 了着 助词 形成
下载PDF
责怨式话语标记“又来了”
12
作者 张利蕊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6-60,100,共6页
“又来了”除了可以用为动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发生之外,还可以用为表示责怨义的话语标记。话语标记“又来了”的组合较早出现于明末,其中的“来”是一个代动词,而不是行为动词。“又来了”虚化的动因有三个:(1)句法动因——结构... “又来了”除了可以用为动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发生之外,还可以用为表示责怨义的话语标记。话语标记“又来了”的组合较早出现于明末,其中的“来”是一个代动词,而不是行为动词。“又来了”虚化的动因有三个:(1)句法动因——结构压缩;(2)语义动因——概指义的主观化;(3)语用动因——降低面子威胁。“又来了”的语用功能有三个:行域层面的责怨;知域层面的否定;言域层面的劝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又来了” 语法化 责怨义
下载PDF
“V好了NP”与“V完了NP”结构动词义项分析——兼论结果宾语的区别特征
13
作者 靳奇异 《萍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7-81,共5页
由于“好”与“完”具有相同的完成义,因此“V好了NP”结构与“V完了NP”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相互替换,而且整句的意义保持不变,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不可替换。“V好了NP”结构中的“好”是“完善”义和“完结”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V完... 由于“好”与“完”具有相同的完成义,因此“V好了NP”结构与“V完了NP”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相互替换,而且整句的意义保持不变,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不可替换。“V好了NP”结构中的“好”是“完善”义和“完结”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V完了NP”结构中的“完”只有“完结”义。“V好了NP”与“V完了NP”结构在替换后,会产生多层意义,有“完结义”包含“完善义”的情况,也有“完善义”包含“完结义”的情况。通过对“V好了NP”结构与“V完了NP”结构中“NP”的分析,认为“NP”蕴含的时间长短和单复数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表“失去”义的宾语和负向语义信息的宾语不可以进入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好了NP V完了NP 动词义项 结果宾语
下载PDF
叙述和断言的分野“够A了”与“够A的”形式与功能的分化
14
作者 尹夏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22-29,94,共9页
鉴于学界对“够”与形容词组合的这一现象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叙述和断言的分野论述“够A了”和“够A的”形式与功能的分化。“够A了”具有动态性,表达叙述功能,通常陈述一个已然的状态,语义上带有比较的意味。叙述着眼于事件发展的脉络,... 鉴于学界对“够”与形容词组合的这一现象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叙述和断言的分野论述“够A了”和“够A的”形式与功能的分化。“够A了”具有动态性,表达叙述功能,通常陈述一个已然的状态,语义上带有比较的意味。叙述着眼于事件发展的脉络,“够A了”充当前景或背景信息,不具有独立的完句性;“够A的”具有静态性,表达断言功能,通常对事物进行评价,表达言者立场。断言作为一种主观判断,可以充分完句。“够A了”和“够A的”体现了信息编码的两种不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够A的” “够A了” 形式 功能
下载PDF
构式“没有(X)比Y更W的(了)”的主观量分析与二语教学策略
15
作者 黄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35-141,共7页
“主观量”是语言主观性在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构式”强调的是规约化的语言成分及其关系,也是主观量的表达手段。“没有(X)比Y更W的(了)”是现代汉语口语常用的主观量构式之一,构式各组构要素对其主观大量义起促进作用,否定副词和比... “主观量”是语言主观性在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构式”强调的是规约化的语言成分及其关系,也是主观量的表达手段。“没有(X)比Y更W的(了)”是现代汉语口语常用的主观量构式之一,构式各组构要素对其主观大量义起促进作用,否定副词和比较构式的叠加更使得构式表主观极大量义。对主观量构式“没有(X)比Y更W的(了)”从主观性、组构要素、主观量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主观量构式的二语教学策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量 构式 “没有(X)比Y更W的(了)” 二语教学
下载PDF
柬埔寨小学生汉语时体标记“了_(1)”习得研究
16
作者 杨松 张晓涛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3年第3期61-70,共10页
综合前人研究,本文选定“了_(1)”的[+相对已然]、[+变化]、[+有界]三个特征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特征重组假说对习得情况进行预测,并采取量化研究方法,考察柬埔寨小学生对“了_(1)”的实际习得情况。结果显示,被试未成功习得[+相对已然]... 综合前人研究,本文选定“了_(1)”的[+相对已然]、[+变化]、[+有界]三个特征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特征重组假说对习得情况进行预测,并采取量化研究方法,考察柬埔寨小学生对“了_(1)”的实际习得情况。结果显示,被试未成功习得[+相对已然]、[+变化]、[+有界]三个特征,但对[+相对已然]、[+有界]两个特征的处理结果呈现出成功习得的趋势。实验结果证明,初级组在特征习得过程中,映射特征难度低于重组特征,支持特征重组假说。本文还探讨了影响特征重组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小学生 时体标记 了_(1) 特征重组
下载PDF
“X了”的虚化问题——以“完了”的个案研究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方环海 刘继磊 赵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5,共6页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经常使用的“X了”已经发生了虚化演变,其中“完了”就比较典型,它已经变为具有篇章连接功能的关联副词(本文称为“完了2”),我们认为它是由表示“结束”意义的“完了”(本文称为“完了1”)虚化而来的,文章在分析“X了...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经常使用的“X了”已经发生了虚化演变,其中“完了”就比较典型,它已经变为具有篇章连接功能的关联副词(本文称为“完了2”),我们认为它是由表示“结束”意义的“完了”(本文称为“完了1”)虚化而来的,文章在分析“X了”虚化机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从“完了1”到“完了2”的虚化过程,探讨“完了2”的词性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了” “完了” 虚化 语义指向 功能
下载PDF
电力市场中计算输电电价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8
18
作者 任震 吴国玥 黄雯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170,共5页
该文基于边际成本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输电电价的新方法,在保留边际成本定价中的经济信息的同时,综合考虑了无功电价,又考虑了电网的年收支平衡,最后,通过潮流跟踪法,确定有功、无功电价及固定成本在各个用户间的分配,使定价模型更加合... 该文基于边际成本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输电电价的新方法,在保留边际成本定价中的经济信息的同时,综合考虑了无功电价,又考虑了电网的年收支平衡,最后,通过潮流跟踪法,确定有功、无功电价及固定成本在各个用户间的分配,使定价模型更加合理、完善。经IEEE6节点系统算例证明,该文所提的模型和算法是正确而有效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价值,特别是对于在厂网分开后电网建设以及维护电网稳定的资金筹措有相当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无功功率 边际成本理论 潮流计算 电力市场 输电电价
下载PDF
同命题“了”字句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光全 柳英绿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30,共6页
同一个命题可以与不同的“了”结合生成不同的“了”字句,不同的“了”字句不仅语义上有差异,而且语用价值也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同命题 报事范畴 叙事范畴 论事范畴
下载PDF
从方言语音看“了”的功能演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前瑞 吴继章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60,96,共14页
本文主要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部分方言的语音材料来分析助词"了"的形式与意义平行弱化的趋势,检视陈前瑞、胡亚(2016)提出的普通话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的适应性。这些方言中词尾"了"完成体的先... 本文主要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部分方言的语音材料来分析助词"了"的形式与意义平行弱化的趋势,检视陈前瑞、胡亚(2016)提出的普通话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的适应性。这些方言中词尾"了"完成体的先时性用法中,不含无定量化成分的较多地采用复杂的语音形式,体现了该用法与早期完结体用法的联系。已然、带有无定量化宾语的先时性用法则采取弱化的语音形式并与完整体用法同形,一定程度上支持从完成体的先时性用法到完整体的演化路径。句尾"了"的新情况用法和最近将来时功能倾向于采用弱化的形式,支持句尾"了"从新情况用法发展出完整体的演化路径,也说明最近将来时可能是从新情况用法发展而来。汉语方言时体范畴复杂的音义关系需要多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来描写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 语音变化 汉语方言 多功能模式 语法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