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孝” 被引量:6
1
作者 安作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33,共3页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汉以孝治天下” ,在家国同构一体的封建社会中实际是移孝作忠。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一大特色。“孝”的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汉以孝治天下” ,在家国同构一体的封建社会中实际是移孝作忠。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一大特色。“孝”的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但其基本内涵仍不外“养”和“敬”二字。这应是传统的“孝”中属于精华的内容。在传统的“孝”中也掺杂有不少的封建性糟粕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愚孝 ,也是“孝”的畸形发展。“孝”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 ,我们对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封建遗孽而加以全盘否定。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结合现实 ,既要大力发扬其中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又要强化法律对不孝的制约。这对于增强现代家庭凝聚力 ,促进社会和国家的稳定 ;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观念 '孝' 传统美德
下载PDF
“孝”的历史命运及其原始意蕴 被引量:22
2
作者 焦国成 赵艳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0,共6页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德。自"孝"文化产生时代起,它就受到了特别的推崇。在中国古代,孝文化经历了一个由神本到人本、由家庭道德到政治道德的历史变迁。"善事父母"不是"孝"字的原...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德。自"孝"文化产生时代起,它就受到了特别的推崇。在中国古代,孝文化经历了一个由神本到人本、由家庭道德到政治道德的历史变迁。"善事父母"不是"孝"字的原始涵义,而追祀事鬼、"继志述事"更接近"孝"的原始义。甲骨文的"孝"字与金文之后的"孝"字结构及其涵义的差别,反映的是殷周之际伦理文化的变革,即由"神本"伦理到"人本"伦理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神本 人本
下载PDF
黄孝片方言■韵系的历史层次及来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杨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6,共3页
江淮官话黄孝片方言中分布着以■为介音或韵腹的■韵系。■韵系的异读现象反映了其语音历史层次。■来源于~*u(<^(*i)u<~*iu)的高顶出位舌尖化,这是撮口呼的另一条发展路径。
关键词 江淮官话黄 Ч韵系 撮口呼 来源
下载PDF
略论北魏孝文帝之文化修养及其表现与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永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5,33,共10页
北魏孝文帝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他刻苦学习,坚持不懈。他重视文学艺术,亲自作文,吟诵诗赋,并倡导雅集,与鲜卑王公和文士进行文学交流。他还博通儒家众经,亲自讲论经典,并重视史学,喜好玄学,讲论佛学义理。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经史学术... 北魏孝文帝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他刻苦学习,坚持不懈。他重视文学艺术,亲自作文,吟诵诗赋,并倡导雅集,与鲜卑王公和文士进行文学交流。他还博通儒家众经,亲自讲论经典,并重视史学,喜好玄学,讲论佛学义理。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经史学术,孝文帝都积极模拟和取鉴于南朝,开启了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文帝 文学 经学 史学 佛学
下载PDF
论姚广孝与“新明朝”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孝荣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56,共14页
姚广孝(释道衍)是明初著名政治家、高僧。作为"靖难"军师,他辅助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统治,建立永乐王朝。他帮助成祖治理国家,辅导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是"永宣之治"的重要推手。永乐朝改变了明太祖设定的皇位传... 姚广孝(释道衍)是明初著名政治家、高僧。作为"靖难"军师,他辅助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统治,建立永乐王朝。他帮助成祖治理国家,辅导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是"永宣之治"的重要推手。永乐朝改变了明太祖设定的皇位传承顺序,其治国理念、施政作为以及实际效果也都已与建文朝大为不同,在明朝历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可以称为"新明朝"。姚广孝是"新明朝"的重要缔造者,对"新明朝"的巩固也做出了贡献。他讲经说法,弘扬临济宗、净土教,临终前奏准释放名僧溥洽,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广 道衍 "靖难"之役 新明朝 佛教
下载PDF
晋系题铭斿子、孝子职官补释
6
作者 汤志彪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3期24-31,154,共9页
晋系题铭中有所谓的职官“斿子”,过去读法不一,当以释作“斿子”为是,可读作“腬宰”,是负责膳食的职官。而过去释作“孝子”的职官则当读作“畜宰”,是管理牲畜的职官。
关键词 晋系题铭 职官 斿子 腬宰 畜宰
下载PDF
朱熹的孝亲观念及其现代意义
7
作者 李毅婷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1期20-26,共7页
在孝亲的因由上,朱熹以天理论证孝道的正当性;在孝道的践行方式上,继承发展以正致谏、微谏不倦、父子相隐的思想,主张劝谕父母以"道"、以"理"的顺亲,主张辩证地践履"三年无改父之道";在仁孝关系上,承袭程... 在孝亲的因由上,朱熹以天理论证孝道的正当性;在孝道的践行方式上,继承发展以正致谏、微谏不倦、父子相隐的思想,主张劝谕父母以"道"、以"理"的顺亲,主张辩证地践履"三年无改父之道";在仁孝关系上,承袭程颐"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论行仁,则孝弟为行仁之本"的思想,并进一步论证了孝悌为君子追求礼、义、智的根基。朱熹的孝亲思想对构建新时代的伦理道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谏亲思想 关系
下载PDF
从“孝”的英译谈起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国春 张德让 《宿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9-64,共6页
本文通过对“孝”与filial piety的时比研究,指出孝在汉语中丰富、重要的文化内涵,而filial piery恰恰不能传达。作者以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为视角,强调翻译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认为时于负载重大文化内涵词语的翻译可依据格赖斯(Grice)会... 本文通过对“孝”与filial piety的时比研究,指出孝在汉语中丰富、重要的文化内涵,而filial piery恰恰不能传达。作者以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为视角,强调翻译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认为时于负载重大文化内涵词语的翻译可依据格赖斯(Grice)会话“合作原则”进行,并建议以Shaoism,the Chinese rooted moralities来翻译“孝”,且辅以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ial PIETY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合作原则
下载PDF
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守义 吴崇恕 《孝感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82-86,共5页
当前,我国青年一代与老年一代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代际不和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产生代际不和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华孝文化可促进代际和谐。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代际和谐 人际关系 生活方式 代际关系 中国传统伦理观念
下载PDF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温海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31,共8页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孝"经验上升到全体人类的"仁"境,最直接的基础是宗教感情,由此可以论证"孝"之非反思先行性的宗教性维度。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孝",不仅仅是其中心思想"仁"的根基,而且可以与孔子对于天地自然的本体论理解相通,也可以与基于祖先崇拜的宗教情感相通,如此,"孝"就由个体源初的感情,上升到人类全体以致世界全体,成为人非反思地面对世界全体的不可移易的先行性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反思 先行性
下载PDF
逢年过节:继承与传播孝文化的载体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琛发 《孝感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20,共7页
孝道的内涵主要表现为"报恩"与"亲亲",尽孝的行为态度主要源自"报恩"与"亲亲"两种感情取向,并由两者互构而成,由此可以演延出以亲子孝道体验作为基础而推己及人的"仁道"设想。由于... 孝道的内涵主要表现为"报恩"与"亲亲",尽孝的行为态度主要源自"报恩"与"亲亲"两种感情取向,并由两者互构而成,由此可以演延出以亲子孝道体验作为基础而推己及人的"仁道"设想。由于许多节日传统以孝道作为核心价值,并且拥有周而复始的特征,因此,节日作为孝文化的载体,足以强化学习孝文化与社会化孝文化的氛围。当代人在提倡节日文化的同时,若能友善地为老弱者设计无障碍环境,也会有利于解放老龄人生产力以及增加老龄者活动能量,更有助于打造孝亲敬老的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恩 亲亲 文化 节庆 载体 无障碍环境 推己及人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朱熹“孝”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庆平 胡雅雯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41-49,共9页
朱熹对孝的理解涉及孝的多层含义。对“为人子,止于孝”的强调集中体现了他从个人道德的角度来定位孝的基本立场,这是其孝思想的逻辑起点;基于以天理为最高概念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对孝根原进行探寻,这是对孝德做出的哲学说明与论证;在仁... 朱熹对孝的理解涉及孝的多层含义。对“为人子,止于孝”的强调集中体现了他从个人道德的角度来定位孝的基本立场,这是其孝思想的逻辑起点;基于以天理为最高概念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对孝根原进行探寻,这是对孝德做出的哲学说明与论证;在仁与孝的关系上坚持仁体孝用观,揭示了孝之德的心性论基础;在孝行实践中重视孝心的重要性,为孝德的真正实现提供实际指导;从教育内容、方法和教材等方面来看,朱熹思想体系当中存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孝道教育体系。朱熹“孝”论的这些内容比较具体地体现了朱子学作为新儒学的基本精神,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根原 道教育
下载PDF
《明孝宗实录》修纂凡例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彩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明孝宗实录》在《明实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其凡例的书写也颇具特色。其规定的书写范围与正德初期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体现了编纂官的政治倾向,同时根据孝宗朝时代特点有所损益。其修纂内容绝大部分属于国家治理的范畴,旨在记... 《明孝宗实录》在《明实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其凡例的书写也颇具特色。其规定的书写范围与正德初期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体现了编纂官的政治倾向,同时根据孝宗朝时代特点有所损益。其修纂内容绝大部分属于国家治理的范畴,旨在记录当时国家机器的职能与运作。该凡例为《明孝宗实录》资料的选取提供了方向与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其规定较为笼统,导致该书出现某些内容记载矛盾、模糊不清等失误。这便要求官方修史时,需制定更为详细而明确的编纂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宗实录》 凡例 编纂宗旨 书写规则
下载PDF
“教”字析为“孝”、“文”的形义皆误——兼谈“俗文字法”解析字义之弊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洪年 《萍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4-57,共4页
已有完整左右结构之"■"字,已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左边偏旁是教育之"教"的初文(本字),右边部首是"攴"(攵)。至秦汉隶定为"教"(左上为"义")的同时亦与讹变体"教"(左上为"... 已有完整左右结构之"■"字,已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左边偏旁是教育之"教"的初文(本字),右边部首是"攴"(攵)。至秦汉隶定为"教"(左上为"义")的同时亦与讹变体"教"(左上为"土")并存。"教"字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直至上世纪前期的古今辞书中,"教"为正体,"教"为异体(甚至不收)。现代规范汉字作"教",当代学者析其为"孝""文",并依次作如是的形义解读,皆误。源于"教"字为民间俗文字法忽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字 ”与“文” 俗文字法
下载PDF
关于孝文帝行政改革的一些新诠释
15
作者 严耀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40,共8页
孝文帝太和年间的改革是全面性的,行政改革则是其中心环节,其他方面的改革都与此相关,如社会经济、礼法道德、语言文字等的变化都是与之互动的。由于太和年间在行政制度上的改革,总的导向是权力的集中,对后期的北魏政权来说也有利有弊... 孝文帝太和年间的改革是全面性的,行政改革则是其中心环节,其他方面的改革都与此相关,如社会经济、礼法道德、语言文字等的变化都是与之互动的。由于太和年间在行政制度上的改革,总的导向是权力的集中,对后期的北魏政权来说也有利有弊。利在通过行政效应增强了国家的动员能力,从而在经济和军事上对南方形成越来越大的优势,为后世的统一华土打下了国力基础;弊在权力导致的腐败成了北魏分裂与衰亡的一个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帝 行政改革 太和年间
下载PDF
元初戏剧的乱离题材及其主题流变——以《黄孝子》《汉宫秋》《赵氏孤儿》为例
16
作者 刘小梅 《云梦学刊》 2021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元初戏剧史上涉及汉民族情绪的戏剧作品是一种很显著的存在。可是其时关汉卿、纪君祥、马致远等著名剧作家作为金地汉人,往往不会具备强烈的汉族本位观,所以他们未必会努力去表达所谓"强烈的民族情绪"。如果把这些"代表... 元初戏剧史上涉及汉民族情绪的戏剧作品是一种很显著的存在。可是其时关汉卿、纪君祥、马致远等著名剧作家作为金地汉人,往往不会具备强烈的汉族本位观,所以他们未必会努力去表达所谓"强烈的民族情绪"。如果把这些"代表民族情绪"的剧目归入"泛乱离题材"类型,在宋元易代民众乱世偷生的普遍心灵创伤史中加以观照,那么对这种戏剧现象之源流会获得新的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离题材 民族情绪 《黄子》 《汉宫秋》 《赵氏孤儿》
下载PDF
双面插屏:《弘历及妃古装像》新见——兼论弘历妃即孝贤皇后
17
作者 林姝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06,146,共20页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旧藏文物中有一套“清人画弘历及妃古装像”,是共用一个文物号的两幅卷轴画。故00006524-1/2为弘历像,故00006524-2/2为弘历妃像。作者在故宫南迁文物清册中发现,这两幅绘画在清宫时期原本不是卷画轴,而是硬木插屏...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旧藏文物中有一套“清人画弘历及妃古装像”,是共用一个文物号的两幅卷轴画。故00006524-1/2为弘历像,故00006524-2/2为弘历妃像。作者在故宫南迁文物清册中发现,这两幅绘画在清宫时期原本不是卷画轴,而是硬木插屏的正背两面。遂追踪溯源,明确了该文物的清宫原藏地为景山寿皇殿,且通过文物南迁清册找回了现已佚失的文物参考号“咸三1”,同时梳理了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对其形制改变的过程。作者指出,所谓“弘历妃”实为孝贤皇后,而该插屏是中国古代帝后画像装潢史中现存的孤例,建议定名为“清高宗帝后古装像合装插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插屏 寿皇殿 文物南迁 存沪文物点收清册 贤皇后
原文传递
大型工件表面电火花刻字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志江 肖苡 韩治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7,共4页
叙述了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的有关技术和方法 ,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用电火花加工方法进行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的原因。根据电火花加工原理和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特点提出了大型工件表面电火花刻字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以小型电火花机床的... 叙述了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的有关技术和方法 ,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用电火花加工方法进行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的原因。根据电火花加工原理和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特点提出了大型工件表面电火花刻字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以小型电火花机床的主轴头和电源控制柜为基础 ,重点研究了总体结构、电极与工件之间的三坐标移动、电极精确定位、工作液循环系统等关键技术。简要介绍了为某大型钢铁企业研制的大型轧辊电火花刻字专用机床。现场应用情况表明 ,该技术方案经济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工件 电火花加工 介质 脉冲电源
下载PDF
朱舜水在日活动再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东育 《古代文明》 CSSCI 2009年第3期94-105,共12页
朱舜水在日期间,除了一些翔实可考的典型事迹外,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疑点。由于这些疑点多散落在复杂隐微的生活背景中,也浮现于当事人矛盾苦恼的精神世界里,因此,钩沉和破解这些疑点,或许能为人们了解朱氏本身的复杂性和中日... 朱舜水在日期间,除了一些翔实可考的典型事迹外,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疑点。由于这些疑点多散落在复杂隐微的生活背景中,也浮现于当事人矛盾苦恼的精神世界里,因此,钩沉和破解这些疑点,或许能为人们了解朱氏本身的复杂性和中日关系的复杂性,提供经典历史叙事之外的观察可能。这种可能,对于立体把握特定时期历史人物的本然状态,当有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舜水 节义 伊藤仁斋 亲情乡谊 历史疑点
下载PDF
《世说新语》及刘《注》词语释义商榷三则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的"致"、"推"、"疑"三个词语在一些辞典中解释有误。"致"的意义是"义理、名理","推"的意义是"屈服、推崇","疑"的意义...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的"致"、"推"、"疑"三个词语在一些辞典中解释有误。"致"的意义是"义理、名理","推"的意义是"屈服、推崇","疑"的意义是"嫌弃、不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标《注》 词语 释义 商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