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
1
作者 赵启才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道家思想 老子 '无为而治' 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运行规律 自主管理
下载PDF
从老庄哲学看叔本华之悲观主义
2
作者 张之沧 《学海》 2002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与叔本华那幽思玄妙的唯意志论和低靡沮丧的悲观主义相比 ,老庄哲学既惊世骇俗又深邃睿智。在老庄看来 ,理智不是意志的工具 ,欲望不是罪恶的渊源。痛苦与欢乐都为心性所为。只要能绝圣弃智、绝巧弃利、见素抱朴、淡泊名利 ,私欲贪鄙就... 与叔本华那幽思玄妙的唯意志论和低靡沮丧的悲观主义相比 ,老庄哲学既惊世骇俗又深邃睿智。在老庄看来 ,理智不是意志的工具 ,欲望不是罪恶的渊源。痛苦与欢乐都为心性所为。只要能绝圣弃智、绝巧弃利、见素抱朴、淡泊名利 ,私欲贪鄙就会悄然而没 ,人们就会情志舒畅 ,不会像叔本华那样悲悲切切、愤世嫉俗、傲慢狂躁、狭隘自私、孤僻冷漠、偏执少爱 ,而是为人宽和温厚、胸怀坦荡 ,既能包容天地 ,囊括八荒 ,又能泽润万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哲学 叔本华 悲观主义 唯意志论 '无为而治'
下载PDF
“无为而治”命题的意义之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鸿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无为而治"命题旨在论证大有作为的正确途径和治国理政的最高境域。在先秦,"无为"的通用词义是实有似无、无以名状的大作为,而虽大若无乃是"无"字固有之义。构成"无"字正体的乚(隐)、人、無是... "无为而治"命题旨在论证大有作为的正确途径和治国理政的最高境域。在先秦,"无为"的通用词义是实有似无、无以名状的大作为,而虽大若无乃是"无"字固有之义。构成"无"字正体的乚(隐)、人、無是揭示无为而治命题意义之源的三个关键字符。"乚"表达隐匿遁形、虽有若无之义,"人"表达人为故意之义,"無"表达丰大之义,因而"无"字的本义是丰大因故意隐匿而遁形,可以表达多若少、大若小、实若虚、有若无之义。与天道相互诠释的"无"还可标示最高境域。"有"字本义是不宜有。"无为"与"有为"都是有为;理应作为,为而适宜,谓之"无为";不应作为,为而不宜,谓之"有为"。将无为与有为截然对立的评说方式是不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无为 有为 先秦诸子 政治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