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秦汉简牍法律文献所见“毋害”考
- 1
-
-
作者
李明晓
李野
-
机构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
文摘
秦汉简牍法律文献中所见“毋害”一词,是对官吏的评价用语。“害”为“造成危害”,“毋害”作为评价官员品性的用词,是由“没有瑕疵”引申而来的“严谨、认真”之义,强调官员提拔、任用的个人品行,将其作为察举官吏的标准之一。在秦汉律令文献中,“毋害”与“不害”在表达危害程度上有所差别。“毋害”强调从未发生具有危害性的事情;“不害”强调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具有严重危害性,即危害程度较轻。
-
关键词
秦汉
简牍法律文献
毋害
不害
-
Keywords
Qin-Han
legal documents in bamboo slips
Wu Hai(毋害)
Wu Hai(不害)
-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2
[历史地理—中国史]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出土战国文献中“勿”和“毋”的区别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玉金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7-667,共11页
-
文摘
出土战国文献中"勿"和"毋"在否定范围、否定中心和否定功能上都有不同。"勿"对其否定范围的谓语中心有严格要求,而"毋"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勿"的非对比性否定中心绝大多数在其后的非被动态非关系及物动词上。即使是对比性否定中心,也多在其后的及物动词上。这种"勿"否定了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也否定了整个命题。"毋"的非对比性否定中心,则多在谓语动词之外的宾语、定语、补语、状语上。即使是对比性的否定中心,也多在这些成分之上。"毋"一般否定了否定范围内的某些成分,而不否定整个命题。
-
关键词
出土战国文献
勿
毋
区别
-
Keywords
unearthed literature of the Warring States "wu(勿) wu(毋)" different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诗经》中“无、勿、毋、弗”的词性兼类及其规律
- 3
-
-
作者
吴畏
-
机构
贵州工业大学社科部
-
出处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63-65,共3页
-
文摘
掌握辨析《诗经》中的表示否定意义的“无”与其有着交叉关系的“勿、毋、弗”的词义、词性的规律 ,应从它们在句子中的结构关系方面去着手。掌握了辨析它们的规律 ,既可以为我们正确理解这几个词在《诗经》中的正确含义 。
-
关键词
《诗经》
词性兼类
语言结构
'无'
'勿'
'毋'
'弗'
副词
连词
词性交叉
-
Keywords
Book of Songs
Parts of Speech
Discrimination
Language Structure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两周金文中否定副词“毋”的特殊用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武振玉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9-61,共3页
-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4016)
-
文摘
“毋”作为否定副词,甲骨文中已见,传世文献中出现频率亦较高。过去对它的研究结论基本是认为“毋”用于表示对主观意愿的否定,可以译为“不要”,是一个表示禁止性否定的副词。但是金文中“毋”有较为特殊的一种用法,即用于表示一般性的否定,这种“毋”不能译成“不要”,而是相当于“不、弗”。这种用法有特定的出现场合,即主要出现于修饰助动词“敢”的时候,相应的“敢”也不能理解为通常的含义,而是要理解为“可以”一类义。
-
关键词
金文
毋
否定副词
敢
-
Keywords
Jin Wen
毋
Negative Adverb
敢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也谈“無”、“毋”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徐丹
-
机构
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法国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
-
出处
《语言科学》
2007年第3期42-49,共8页
-
文摘
文章讨论了"無"、"毋"在公元前4世纪至2世纪左右的文献相通或混用的现象。"無"、"毋"相通只表明它们在历史上曾同时存在过一个时期,反映出古汉语后期"鱼部"和"侯部"某些字合韵的情况。"無"、"毋"的语法分工是合韵以后的事情。"毋"当从"母",由"母"得声的字在传世文献《诗经》及不同出土文献里都反映出两读现象,即又与"侯"部相关,又与"之"部相连。
-
关键词
出土文献
否定词
毋/燕混用
鱼/侯合韵
-
Keywords
excavated texts negation the confusion of "wú"(毋) and "wú " ( 无) the merger of the"yú"(鱼 ) rhyme groups and the "hóu" (侯) rhyme groups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战国陶玺文字考释七则
- 6
-
-
作者
汤志彪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82-88,共7页
-
基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系文字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3YJC74008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11QN032、12QN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战国陶玺文字很多,不少文字已经释出,但也有可商榷者,《陶文图录》7·13·4—5中的"公易右"当释作"公昜右";《陶文图录》3·138·4陶文当释作"■";《陶文图录》2·417·4当重新释作"怞";《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印续集一》93号私玺姓氏当释作"石",118号玺人名当释作"鱼升",176、177、178号玺当释作"忠信",141号玺当释作"毋怠"。
-
关键词
陶文
玺印
公昜
怞
鱼升
毋怠
-
Keywords
Taowen
seal characters
Gongyang(公昜)
you(怞)
yusheng(鱼升)
wudai(毋怠)
-
分类号
K87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左传》之“无宁”考辨
- 7
-
-
作者
郭浩瑜
郭懿鸾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1-105,144,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项目“《左传》歧解汇编与辨正”(项目编号:GD16CZW01)
-
文摘
《左传》中的"无宁"的解释分歧很多,注家们也往往语焉不详。文章通过对《左传》及相关注释的整理分析,归纳其用法特点,发现:"无宁"是一个语气副词,不可拆分,它不等于"宁",也不是一个"愿词";它主要用在疑问句中,表达一种委婉的推测语气,其中暗含确定和奉劝、提醒的意味;它后来表示确定无疑的语气,是经过历时发展的结果。
-
关键词
《左传》
无宁/毋宁
无乃
-
Keywords
Zuo Zhuan
Wuning(无宁/毋宁)
Wunai(无乃)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西北汉简字词考释四则
- 8
-
-
作者
李洁琼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字研究》
2020年第2期87-92,共6页
-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史”(项目编号:15ZDA1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居延汉简中被释作“驷相”的词是“驹桐”的误释,应为一种饮马用具。敦煌汉简中的“勮”字,通“筥”,当指牛车上配备的喂牛的圆筺。居延汉简52.92、52.93、52.94中或释作“已”、或释作“己”、或释作“卩”的形体,实为“毋”字,位于审核对象后表示没有。居延汉简130.15中“二合”后的文字应为“檄”字。
-
关键词
汉简
字词考释
毋
-
Keywords
bamboo slips of the Han Dynast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words
“Wu(毋)”
-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