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下半期俄国经济发展中的“第三种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绍章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8,共5页
“第三种人”是俄国实行地方自治改革的结果。“第三种人”具有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民主化等主要特征 ,由于它适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壮大 ;但在沙皇专制的社会条件下 ,1 9世纪下半期 ,“第三种人”
关键词 '第' 俄国 地方自治机关 19世纪下半期 知识分子 工作性质 教师 医务人员
下载PDF
章太炎共和思想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玉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2,共7页
在清末民初的共和主义思想潮流中 ,章太炎力拒时贤普遍认同的以“代议制”为表征的西方式现代民主共和政体 ,主张应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创设一个有别于西方诸国的“第三种”共和政体。此一共和政体以五权分立与制衡 (立法、行政... 在清末民初的共和主义思想潮流中 ,章太炎力拒时贤普遍认同的以“代议制”为表征的西方式现代民主共和政体 ,主张应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创设一个有别于西方诸国的“第三种”共和政体。此一共和政体以五权分立与制衡 (立法、行政、司法、教育、监察 )为其运作形式 ,以“损上益下”、“抑强辅微”为其内在精神 ,充满了浓厚的“民粹主义”色彩。章氏由于拒斥“代议制” ,将“公民主权”落实在卢梭意义的“公意”上 ,以“法治” (体现“公共利益”的统治 )与“道德”作为其创设的共和政体的根干 ,导致了其向古典共和主义理想的趋附 ,使其创设的“第三种”共和政体有着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第三种' 共和政体 分权制衡 古典古和 公意 法治 道德
下载PDF
冲突:文学话语与政治话语
3
作者 韩雪临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4-98,共5页
20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学建立了新的属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话语空间。尽管此时“左”倾话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权威话语 ,但在任何社会中 ,话语不可能只是一种声音 ,一种完全和谐一致的声音。“自由人”与“第三种人”对于“左”倾话语的批评... 20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学建立了新的属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话语空间。尽管此时“左”倾话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权威话语 ,但在任何社会中 ,话语不可能只是一种声音 ,一种完全和谐一致的声音。“自由人”与“第三种人”对于“左”倾话语的批评就昭示了这一来自异端的抗议。左翼文学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是政治话语与文学话语之间的冲突 ,不同于权力政治或实践政治的对抗和冲突 ,然而这一冲突共同支撑了三十年代的文学时空 ,双方在客观上形成张力 ,防范着不被同化 ,也防范着走向极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人' '第' 文学话语 政治话语 权力话语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左翼文学
下载PDF
小说叙事的“不确定性”摭谈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显平 张弦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提出了“小说叙事的不确定性”这样一个有探索意义的新课题 ,通过对小说叙事不确定性原因的分析和具体表现的揭示 ,论述了小说叙事不确定性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主题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多重性 矛盾性 小说叙事 不确定性 '第状态' 小说理论
下载PDF
Calligraphy and Modern Chinese Writers
5
作者 Li Jika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年第1期110-126,共17页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achieved results that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However, its state of near "saturation" has placed it in a dilemma with no clear way forward. Finding new academic growt...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achieved results that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However, its state of near "saturation" has placed it in a dilemma with no clear way forward. Finding new academic growth points has become exceptionally important and urg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of calligraphy" and "modem Chinese writers" is virtually a research blank and has so Ihr attracted regrettably little attention. In fact, many modem Chinese writers have had close ties with calligraphy, making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its collection, creation and scholarly exploration. Conversely, the culture of calligraphy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such things as the mode of existence, textual forms, emotional expression, ways of thought and aesthetic tastes of modem literature. Moreover, an examination of this relationship may stimulate us to reflect more deeply on literature, calligraphy, culture, educ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which may help us gain a larger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e new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e of calligraphy modem Chinese writers academic innovation third text study of calligraph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