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通道技术合成2-氨基-5-氟-3',4'-二氯联苯
1
作者 严泽华 何星帅 +1 位作者 吴浩 尹凯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5期54-60,共7页
2-氨基-5-氟-3',4'-二氯联苯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联苯吡菌胺的重要中间体。基于微通道技术,以3,4-二氯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中和、与对氟苯胺偶联得到2-氨基-5-氟-3',4'-二氯联苯。系统考察了影响重... 2-氨基-5-氟-3',4'-二氯联苯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联苯吡菌胺的重要中间体。基于微通道技术,以3,4-二氯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中和、与对氟苯胺偶联得到2-氨基-5-氟-3',4'-二氯联苯。系统考察了影响重氮化、中和、偶联3步对反应的影响,并得出优化条件:盐酸与3,4-二氯苯胺当量6:1,亚硝酸钠与3,4-二氯苯胺当量1.1︰1,成盐反应温度60℃,重氮反应温度25℃,氢氧化钠当量6.5︰1,中和温度25℃,偶联最佳温度120℃,对氟苯胺当量10︰1。在此优化条件下合成2-氨基-5-氟-3',4'-二氯联苯粗品含量85%,精制后含量可以达到98.5%,2步总收率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5-氟-3' 4'-二氯联苯 联苯吡菌胺 微通道技术
下载PDF
3″,3″-二甲基吡喃[3',4']2,4,2'-三羟基查尔酮的首次全合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文倩 杨金会 +1 位作者 郭冬冬 落俊山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以2,4-二羟基苯乙酮和2,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C-异戊烯基化、保护酚羟基、羟醛缩合、去保护基反应首次成功地完成了天然产物3″,3″-二甲基吡喃[3',4']2,4,2'-三羟基查尔酮的全合成,总产率18.4%,其结构经1H NMR,IR... 以2,4-二羟基苯乙酮和2,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C-异戊烯基化、保护酚羟基、羟醛缩合、去保护基反应首次成功地完成了天然产物3″,3″-二甲基吡喃[3',4']2,4,2'-三羟基查尔酮的全合成,总产率18.4%,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中间体8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二甲基吡喃[3' 4']2 4 2'-三羟基查尔酮 查尔酮 全合成
下载PDF
新型双呋咱并[3,4-b∶3',4'-f]氧化呋咱并[3″,4″-d]氧杂环庚三烯的合成与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彦水 王伯周 +5 位作者 王锡杰 周诚 宁艳利 廉鹏 李建康 张叶高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以3,4-双(4'-硝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双呋咱并[3,4-b∶3',4'-f]氧化呋咱并[3″,4″-d]氧杂环庚三烯(1),收率50.1%,其结构经13C NMR,15N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最佳的反应条件为:以无水碳... 以3,4-双(4'-硝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双呋咱并[3,4-b∶3',4'-f]氧化呋咱并[3″,4″-d]氧杂环庚三烯(1),收率50.1%,其结构经13C NMR,15N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最佳的反应条件为: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乙腈(含水量0.04%)为溶剂,于80℃反应3.5 h。用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1的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稳定的几何构型和键级。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得到了温度对热力学性能影响的关系式。1的性能研究表明,1的m.p.92℃~94℃,爆速8 256m.s-1(1.85 g.cm-3),摩擦感度0%(90°摆角),撞击感度12%(10 kg,25 cm),特性落高H50=57.5 cm(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呋咱并[3 4-b∶3' 4'-f]氧化呋咱并[3 4″-d]氧杂环庚三烯 合成 表征 量子化学研究
下载PDF
2′,3′-双脱氢-2′,3′-双脱氧胸苷(d4T)5′-硫代磷酰氨基酸酯的合成和谱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苗志伟 冯玉萍 +2 位作者 付华 涂光忠 赵玉芬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87-1892,共6页
HIV逆转录酶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靶点 ,核苷 -磷酰氨基酸酯是HIV逆转录酶的有效抑制剂 ,但是这类化合物容易在体内被核酸酶水解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对核酸酶具有抵抗作用的 2′ ,3′ 双脱氢 2′ ,3′ 双脱氧胸苷 5′ 硫代磷酰氨基酸酯化合... HIV逆转录酶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靶点 ,核苷 -磷酰氨基酸酯是HIV逆转录酶的有效抑制剂 ,但是这类化合物容易在体内被核酸酶水解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对核酸酶具有抵抗作用的 2′ ,3′ 双脱氢 2′ ,3′ 双脱氧胸苷 5′ 硫代磷酰氨基酸酯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透过细胞膜经过细胞激酶的作用 ,进入HIV逆转录酶的作用位点 ,病毒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MT 4细胞具有较好的抗HIV病毒活性 .报道了 2′ ,3′ 双脱氢 2′,3′ 双脱氧胸苷 5′ 硫代磷酰氨基酸酯化合物的合成 ,及利用NMR ,IR和E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双脱氢-2' 3’-双脱氧胸苷(d4T)5'-硫代磷酰氨基酸酯 合成 谱学分析 HIV逆转录酶 抑制剂 抗艾滋病药物
下载PDF
TLR4基因3'未翻译区G11367C与IκB-α Hae Ⅲ位点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急性胰腺炎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1 位作者 秦咏梅 李光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81,共10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3'未翻译区G11367C与NF-κB抑制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IκB)-αHae III位点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新乡...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3'未翻译区G11367C与NF-κB抑制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IκB)-αHae III位点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AP患者450例(AP组),AP组又分为轻度AP组(MAP亚组)、中度AP组(MSAP亚组)和重度AP组(SAP亚组)各150例,以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上述各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PCR技术检测TLR4基因3'未翻译区G11367C和IκB-αHae III多态性。每位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资料进行分析,估算G11367C和IκB-αHae III多态性与AP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并分析G11367C与IκB-αHae III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结果:G11367C(GC),IκB-αHae III(AG)和IκB-αHae III(GG)基因型频率AP组的分布分别为69.56%,33.78%和36.22%;MAP亚组分别为49.33%,24.67%和26.00%;MSAP亚组分别为70.67%,34.67%和36.67%;SAP亚组分别为88.67%,42.00%和46.00%;对照组分别为26.67%,14.00%和14.67%;上述基因型频率在AP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各AP亚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G11367C(GC)基因型者患AP的风险均显著增加(ORAP=6.2828,ORMAP=2.6776,ORMSAP=6.6250,ORSAP=21.5147),IκB-αHae III(AG)和IκB-αHae III(GG)基因型者患AP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分别ORAP=5.7369,ORMAP=2.5277,ORMSAP=6.1824,ORSAP=17.85751;ORAP=5.8724,ORMAP=2.5902,ORMSAP=6.4027,ORSAP=18.9022)。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G11367C(GC)/IκB-αHae III(GG)基因型者频率在AP组、MAP亚组、MSAP亚组、SAP亚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6.44%,12.67%,26.00%,40.67%和4.00%,AP与对照组之间以及各AP亚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G11367C(GC)/IκB-αHae III(GG)基因型者患AP的风险显著增加(ORAP=30.1314,ORMAP=6.7612,ORMSAP=39.5000,ORSAP=401.5833),G11367C(GC)与IκB-αHae III(GG)基因型在AP发生、发展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均γ>1),另外在G11367C(GC)和IκB-αHae III(AG)之间也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均γ>1)。结论:携带G11367C(GC),IκB-αHae III(AG)和IκB-αHae III(GG)基因型的个体属AP高危险人群,基因型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促进了AP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Toll样受体4基因3'未翻译区G11367C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Hae III 多态现象
下载PDF
N—取代—N‘—(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酰)氨基硫脲的合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明 文丽荣 +3 位作者 景淑霞 张玉冰 杨华铮 张书圣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37-1141,共5页
利用2,3,4,6-四-0-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I)分别和芳酰肼(Ⅱ),2-氨基-5-烷基/芳基-1,3,4-噻二唑(Ⅲ),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Ⅳ),O,O-二烷基(硫代)磷酰肼(V,Ⅵ)反应,制得了目标物1a~1c,2d~2e,3f~3i,4j~4... 利用2,3,4,6-四-0-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I)分别和芳酰肼(Ⅱ),2-氨基-5-烷基/芳基-1,3,4-噻二唑(Ⅲ),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Ⅳ),O,O-二烷基(硫代)磷酰肼(V,Ⅵ)反应,制得了目标物1a~1c,2d~2e,3f~3i,4j~4k和51等12种新化合物,IR,1H NMR和MS分析结果证明产物为β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N'-(2’ 3' 4 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酰)氨基硫脲 构型 合成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4-β-D-2’,3’,4’,6’-四乙酰葡萄糖甙-1-D-2’,3’,4’,6’-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雯 刘宏民 肖志昂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端粒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耙标 ,对端粒酶有强抑制活性的对羟基苯甲酸 4 β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甙 1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丙酮法和相转移催化进行比较 ,可知... 端粒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耙标 ,对端粒酶有强抑制活性的对羟基苯甲酸 4 β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甙 1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丙酮法和相转移催化进行比较 ,可知相转移催化法收率更高 ,以葡萄糖计总收率可达到 2 1% .所得的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所证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4-β-D-2' 3 4' 6’-四乙酰葡萄糖甙-1-D-2' 3 4' 6’-四乙酰葡萄糖酯 端粒酶抑制活性 合成 抗癌药物
下载PDF
新环3-甲基-1-苯基-6-芳基偶氮-7-羟基双吡唑[5,1-c:3',4'-e]并-1,2,4-三嗪的合成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姝燕 鲁源 +2 位作者 成日青 陈建平 代慧子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1-704,共4页
为进一步研发抑制细胞分裂周期磷酸酯酶CDC25B的抗肿瘤药物,以3-氨基-5-吡唑啉酮为原料,合成了8个新的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证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并且确定其中有3个化合物对CDC25B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关键词 3-氨基-5-吡唑啉酮 双吡唑[5 1-c:3' 4'-e]并-1 2 4-三嗪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2-芳基-5-(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亚胺基1,3,4-噻二唑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克广 王忠卫 赵信歧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将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水合肼和芳醛发生反应 ,得到了希夫碱 芳香醛缩N 氨基 N′ (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硫脲 ,在K3 [Fe(CN) 6]和NaOH存在下于醇液中环化制得 2 芳... 将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水合肼和芳醛发生反应 ,得到了希夫碱 芳香醛缩N 氨基 N′ (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硫脲 ,在K3 [Fe(CN) 6]和NaOH存在下于醇液中环化制得 2 芳基 5 ( 2′ ,3′,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亚胺基 1,3,4 噻二唑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对黄瓜赤霉、棉花立枯、玉米大斑、苹果黑斑、花生褐斑和小麦赤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芳基-5-(2' 3' 4' 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亚胺基1 3 4-噻二唑 合成工艺 生物活性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
下载PDF
3-烷基/芳基-6-(2′,4′-二氯苯基)-7H-1,2,4-三唑[3,4-b]-1,3,4-噻二嗪的合成及波谱性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明 杨丰科 +2 位作者 文丽荣 李国强 张书圣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2-675,共4页
以间二氯苯与氯乙酰氯反应 ,生成ω 氯代 2 ,4 二氯苯乙酮 (1) ,再使之分别与 3 烷基 /芳基 4 氨基 5 巯基 1,2 ,4 三唑 (2a~ 2l)反应 ,合成了 12种新的 3 烷基 /芳基 6 (2′ ,4′ 二氯苯基 ) 7H 1,2 ,4 三唑并 [3,4 ... 以间二氯苯与氯乙酰氯反应 ,生成ω 氯代 2 ,4 二氯苯乙酮 (1) ,再使之分别与 3 烷基 /芳基 4 氨基 5 巯基 1,2 ,4 三唑 (2a~ 2l)反应 ,合成了 12种新的 3 烷基 /芳基 6 (2′ ,4′ 二氯苯基 ) 7H 1,2 ,4 三唑并 [3,4 b]1,3,4 噻二嗪 (4a~ 4l)。利用EA ,IR ,1HNMR确定了其结构 ,并提出该反应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并[3 4-b]-1 3 4-噻二嗪 合成 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3-烷基/芳基-6-(2' 4’-二氯苯基)-7H-1 2 4-三唑[3 4-b]-1 3 4-噻二嗪
下载PDF
“4+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庆 桑爱民 高建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17-18,共2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衔接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是我国推出的重大医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兴利除弊。探讨从"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向"4+3"医学人才培养模...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衔接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是我国推出的重大医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兴利除弊。探讨从"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向"4+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可行性,从而实现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节约医学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医学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模式 4+3”模式 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1,3,4,5,7,8-六硝基八氢化二咪唑[4,5-b∶4',5'-e]吡嗪-2,6-(1H,3H)-N,N'-二亚硝胺反应中间体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程 王鹏程 +1 位作者 赵国政 陆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PW91/6-31G++(d,p)水平下,分析了合成1,3,4,5,7,8-六硝基八氢化二咪唑[4,5-b∶4',5'-e]吡嗪-2,6-(1H,3H)-N,N'-二亚硝胺(ONIP)时可能产生的不同数量硝基取代的中间产物,并分析了在相同数量的硝基取代时...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PW91/6-31G++(d,p)水平下,分析了合成1,3,4,5,7,8-六硝基八氢化二咪唑[4,5-b∶4',5'-e]吡嗪-2,6-(1H,3H)-N,N'-二亚硝胺(ONIP)时可能产生的不同数量硝基取代的中间产物,并分析了在相同数量的硝基取代时,中间产物可能具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热力学选择性,确认了热力学选择下的反应历程.比较了4-8个硝基取代中间产物的结构性能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超过四硝基取代后,特别是六硝基中间产物,具有良好的爆轰性能,同时稳定性远超ONIP,并且更易于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 5 7 8-六硝基八氢化二咪唑[4 5-b∶4' 5'-e]吡嗪-2 6-(1H 3H)-N N'-二亚硝胺 硝基取代的中间产物 密度泛函理论 爆轰性能
下载PDF
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己二胺的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赤阳 张丽芳 《河南化工》 CAS 2004年第12期14-16,共3页
以 3- (3′,5′-二叔丁基 - 4′ -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 (简称 3,5 -甲酯 )与己二胺为原料 ,有机锡为催化剂 ,二甲苯为溶剂合成了N ,N′ -双 [3- (3′,5′ -二叔丁基 - 4′ -羟基苯基 )丙酰 ]己二胺。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及催... 以 3- (3′,5′-二叔丁基 - 4′ -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 (简称 3,5 -甲酯 )与己二胺为原料 ,有机锡为催化剂 ,二甲苯为溶剂合成了N ,N′ -双 [3- (3′,5′ -二叔丁基 - 4′ -羟基苯基 )丙酰 ]己二胺。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及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反应温度为 135~ 14 5℃ ,催化剂为有机锡 ,用量为 3,5 -甲酯的 2 % ,反应时间为 3.5h ,3,5 -甲酯与己二胺物质的量比为 2 .10 ∶1。在此条件下 ,收率在 97%以上 ,放大到 10 0 0mL ,收率在 99%以上 ,产品熔点为 16 1~ 16 2℃ ,产品纯度较高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酚类抗氧剂 酯交换 N N′-双[3-(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已二胺 3-(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
下载PDF
“3+4”应用型人才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以船舶行业机械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庄宏 唐文献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8期176-177,共2页
通过"3+4"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服务于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的中职与本科"3+4"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三段推进式培养方案;结合中职与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要求,重构面向行业的"3+4"高层次应... 通过"3+4"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服务于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的中职与本科"3+4"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三段推进式培养方案;结合中职与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要求,重构面向行业的"3+4"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确立分段衔接课程模块,将中职与本科教育有机衔接。实践表明,本研究成果对促进同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作用,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模式 应用型人才 分段培养 课程体系 船舶行业
下载PDF
构建“双4+3”复合型工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单平基 《法学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9-38,共20页
"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转变"单一型"培养模式"培养口径过窄、培养目标单一"的弊端,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内容。现有"复合型"培养模式存在或是"培养时间过短、学业任务较重"(主辅修模式),或是"培养... "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转变"单一型"培养模式"培养口径过窄、培养目标单一"的弊端,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内容。现有"复合型"培养模式存在或是"培养时间过短、学业任务较重"(主辅修模式),或是"培养期限拖长,但'性价比不高’"(第二学位模式)的困境,无法真正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双4+3"复合型工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本质是一种"双专业交叉融合模式",以"本硕贯穿"为前提,将"四年工程法学本科+三年工程法学硕士研究生""四年工程类本科+三年工程法专业方向硕士"两种培养形式相结合,运用交叉性的学科发展、团队式的教师队伍及实务型的培养机制,真正实现了复合型卓越工程法律人才的培养,进而满足当前社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急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模式 复合型 卓越法律人才 工程法学
下载PDF
基于3,3′,4,4′-四羧基偶氮苯构筑的三个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英文)
16
作者 陈小莉 崔华莉 +3 位作者 杨华 任宜霞 王记江 王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98-2306,共9页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H4ddb配体合成了3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_2(ddb)(phen)_2(H_2O)_6]·3H_2O (1),[Co(ddb)_(0.5)(bpy)_(0.5)(H_2O)_3]_n(2)和{[Ag(dpe)]·0.5(H2ddb)·H2O}n(3)(H4ddb=3,3′,4,4′-四羧基偶氮苯,bpy=4,4′-联...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H4ddb配体合成了3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_2(ddb)(phen)_2(H_2O)_6]·3H_2O (1),[Co(ddb)_(0.5)(bpy)_(0.5)(H_2O)_3]_n(2)和{[Ag(dpe)]·0.5(H2ddb)·H2O}n(3)(H4ddb=3,3′,4,4′-四羧基偶氮苯,bpy=4,4′-联吡啶,dpe=1,2-二(4-吡啶基乙烯)),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为双核结构,基于丰富的氢键作用扩展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结构。配合物2为基于钴离子通过ddb4-配体以μ4∶η1,η1,η1,η1的配位模式连接而成的二维网结构。配合物3是由Ag(Ⅰ)离子与dpe配体形成的直链结构,客体分子H2ddb2-通过氢键作用将其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3的荧光性质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3 3' 4 4'-四羧基偶氮苯 晶体结构 荧光
下载PDF
“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8
17
作者 蒋学华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29-134,共6页
中职学校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将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贯通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提高的通道,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融合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理念... 中职学校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将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贯通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提高的通道,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融合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理念,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本文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试点项目的实践,对"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七年一贯制 中职---本科 对口贯通 分段培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下载PDF
Is三七中 2-(1′,2′ ,3′,4′-四羟基丁基 )-6-(2″,3″,4″-三羟基丁基 )吡嗪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英文)
18
作者 李琦 阎爱新 +1 位作者 叶蕴华 邢其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6-288,共3页
从三七水溶性成分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多羟基吡嗪衍生物。该化合物经MS ,NMR ,1H 1HCOSY ,13C 1HCOSY ,HMBC等鉴定其结构为 2 (1′ ,2′,3′,4′ 四羟基丁基 ) 6 (2″ ,3″ ,4″ 三羟基丁基 ) 吡嗪。将分离样品与化学合成的化合物进... 从三七水溶性成分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多羟基吡嗪衍生物。该化合物经MS ,NMR ,1H 1HCOSY ,13C 1HCOSY ,HMBC等鉴定其结构为 2 (1′ ,2′,3′,4′ 四羟基丁基 ) 6 (2″ ,3″ ,4″ 三羟基丁基 ) 吡嗪。将分离样品与化学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多羟基吡嗪化合物 水溶性组分 分离 纯化 结构鉴定 2-(1' 2’ 3' 4’-四羟基丁基)-6-(2^〃 3^〃 4^〃-三羟基丁基)吡嗪
下载PDF
6-甲基-3′,4′-亚甲二氧基-8-黄酮醋酸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
19
作者 李敬芬 孙志忠 佟德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 研究黄酮醋酸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方法 通过酰基化、Fries重排、氯甲基化、氰化、缩合、关环氧化及水解等七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 6 甲基 3′,4′ 亚甲二氧基 8 黄酮醋酸。结果 所得的 6 甲基 3′ ,4′ 亚甲二氧基 ... 目的 研究黄酮醋酸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方法 通过酰基化、Fries重排、氯甲基化、氰化、缩合、关环氧化及水解等七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 6 甲基 3′,4′ 亚甲二氧基 8 黄酮醋酸。结果 所得的 6 甲基 3′ ,4′ 亚甲二氧基 8 黄酮醋酸及其前体化合物 6 甲基 8 氰甲基 3′ ,4′ 亚甲二氧基黄酮均有抗炎活性。结论 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甲基-8-氰甲基-3' 4'-亚甲二氧基黄酮 6-甲基-3' 4'-亚甲二氧基-8-黄酮醋酸 合成 抗炎活性
下载PDF
2-(3',5'-二硝基苯)-4-硝基-1,2,3-三唑-1-氧化物的合成与量子化学研究
20
作者 杨威 王伯周 +2 位作者 李亚南 廉鹏 王友兵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8-542,共5页
以乙二醛、苯肼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和肟化反应制得肟基苯腙(1)。在硫酸铜-吡啶-水体系中,1经缩合环化得2-苯基-1,2,3-三唑-1-氧化物(2);2被混酸硝化合成了新化合物2-(3',5'-二硝基苯)-4-硝基-1,2,3-三唑-1-氧化物(3),... 以乙二醛、苯肼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和肟化反应制得肟基苯腙(1)。在硫酸铜-吡啶-水体系中,1经缩合环化得2-苯基-1,2,3-三唑-1-氧化物(2);2被混酸硝化合成了新化合物2-(3',5'-二硝基苯)-4-硝基-1,2,3-三唑-1-氧化物(3),纯度99%,总收率45%,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在B3LYP/aug-cc-pVDZ基组水平上对3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获得稳定的几何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5'-二硝基苯)-4-硝基三唑-1-氧化物 合成 量化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