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7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静水压环境对U_(3)O_(8)高压拉曼声子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王艺佳 吴彬彬 +3 位作者 刘静仪 房雷鸣 刘本琼 雷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八氧化三铀(U_(3)O_(8))是动力学和热力学最稳定的铀氧化物。研究U_(3)O_(8)的高压相稳定性和高压声子行为对其在核工业、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铀原子([Rn]5f^(3)6d^(1)7s^(2))和氧原子([He]2s^(2)2p^(4))核外电子... 八氧化三铀(U_(3)O_(8))是动力学和热力学最稳定的铀氧化物。研究U_(3)O_(8)的高压相稳定性和高压声子行为对其在核工业、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铀原子([Rn]5f^(3)6d^(1)7s^(2))和氧原子([He]2s^(2)2p^(4))核外电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很难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探测高压下铀氧化合物中U-O键合的细微变化。然而拉曼光谱对高压下U-O键合变化非常敏感,它能揭示物质在高压下包括键合或者化学计量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目前对U_(3)O_(8)高压结构相变的研究通常聚焦于静水压环境,而非静水压环境对U_(3)O_(8)高压相变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金刚石对顶砧的高压拉曼散射技术探究了静水压和非静水压环境对正交α-U_(3)O_(8)高压相变与声子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静水压(8.1 GPa)和非静水压(8.2 GPa)条件下α-U_(3)O_(8)高压相变起始压力很接近。但由于非静水压环境中样品内的微区偏应力较大,因此非静水压环境中U_(3)O_(8)高压相变结束压力(16.4 GPa)比静水压环境中相应压力(18.5 GPa)约低2~3个GPa。同时本文给出了两对比实验中主拉曼模的一阶压力系数与Mode-Grüneisen参数γ。对比分析可知,高压相变前静水压条件下各主模零压下的一阶压力系数绝对值|dω/d P|几乎均大于非静水压条件下的相应值,这表明相变前非静水压环境中各拉曼模对压力响应不明显;一旦高压相变开始,由于较大微区偏应力的存在极大程度增强了铀氧原子外层电子的耦合作用,故相变后非静水压下压力系数绝对值显著增大。零压下B_(2)^((6))模的γ值最小,因此对外部扰动有更积极的响应。此外室温加压时A_(2)^((3))和A_(2)^((4))模(代表沿a轴氧原子的振动)的一阶压力系数通常小于B_(2)^((4))和B_(2)^((6))模(代表bc面内氧原子的位移),这表明α-U_(3)O_(8)高压相变前a轴比b、c轴更难被压缩。该工作深入探究了静水压和非静水压环境对α-U_(3)O_(8)高压相变的影响,为了解α-U_(3)O_(8)高压相稳定性和晶格动力学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_(3)O_(8) 高压拉曼光谱 高压相变 非静水压
下载PDF
NaYSiO_(4)∶Ce^(3+)蓝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蕾 杨星宇 +2 位作者 张瀚月 宋芳 冷稚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5-752,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峰值波长位于414 nm附近的宽带蓝光发射。NaYSiO_(4)∶0.02Ce^(3+)荧光粉在300~350 nm紫外光激发下量子效率在25%以上。NaYSiO_(4)∶0.02Ce^(3+)荧光粉表现出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水中浸泡14 d后荧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几乎不变。将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商用(Sr,Ba)_2SiO_(4)∶Eu^(2+)绿色荧光粉和商用(Ca,Sr)AlSiN_(3)∶Eu^(2+)红色荧光粉涂覆于310 nm紫外LED芯片上制备得到了显色指数高达95的LED器件。当驱动电流从50 mA逐渐增大到300 mA时,制备的LED器件表现出稳定的暖白光发射,其色坐标几乎不变。上述结果说明,本研究报道的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在紫外LED芯片驱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上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SiO_(4):Ce^(3+) 高温固相 蓝色荧光粉 白光发光二极管 高显色指数
下载PDF
抗青枯病番茄砧木新品种勇士3号的选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史艳玮 吴宏昱 +5 位作者 李蝶 李文嘉 蒋雅琴 王益奎 王先裕 甘桂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勇士3号是以自交系4为母本,以自交系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砧木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中熟,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茎粗2.3~3.3 cm,第1花序着生节位为第7~9节;果实扁圆形,成熟果橙色,单果质量约60 g,每667 m^(2)产量约4000 kg,种子扁平... 勇士3号是以自交系4为母本,以自交系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砧木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中熟,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茎粗2.3~3.3 cm,第1花序着生节位为第7~9节;果实扁圆形,成熟果橙色,单果质量约60 g,每667 m^(2)产量约4000 kg,种子扁平短卵形,表面有茸毛,千粒重约1.9 g;嫁接亲和性好、成活率高,高抗青枯病,适宜广西南部产区作为番茄嫁接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砧木 勇士3 高抗青枯病
下载PDF
Al_(2)O_(3)-Ce_(2)O_(3)复合薄膜对304不锈钢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马静 王铁凝 +3 位作者 姜秋月 冯志浩 张欣 李建辉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9-26,共8页
为提高304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异丙醇铝和CeCl_3·7H_(2)O为原料,在304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了Al_(2)O_(3)薄膜和Al_(2)O_(3)-Ce_(2)O_(3)复合薄膜,通过氧化动力学曲线、XRD、SEM和EDS分析,研究了不同Ce/Al比例... 为提高304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异丙醇铝和CeCl_3·7H_(2)O为原料,在304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了Al_(2)O_(3)薄膜和Al_(2)O_(3)-Ce_(2)O_(3)复合薄膜,通过氧化动力学曲线、XRD、SEM和EDS分析,研究了不同Ce/Al比例(摩尔比,下同)的Al_(2)O_(3)-Ce_(2)O_(3)复合薄膜对304不锈钢900℃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Ce∶Al=1∶10的薄膜试样在900℃循环氧化100 h后的氧化增重与氧化剥落量仅为未涂覆试样的34.1%和51.8%,抗高温氧化性能最佳。Al_(2)O_(3)-Ce_(2)O_(3)复合薄膜降低了304不锈钢基体表面的氧分压,有利于生成保护性的Cr_2O_(3)氧化层,有效抑制了Cr_2O_(3)的挥发;添加Ce_(2)O_(3)降低了氧化层中的热应力,提高了其附着力;Ce_(2)O_(3)起到了活性元素效应,改变了氧化膜的生长机制,因此显著提高了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Al_(2)O_(3)-Ce_(2)O_(3)复合薄膜 高温氧化 活性元素效应
下载PDF
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3号’选育研究
5
作者 杨阳 刘振 +3 位作者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璩馥榕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湘茶研3号’(原名88-03)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种天然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3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有较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一... ‘湘茶研3号’(原名88-03)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种天然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3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有较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和一芽三叶期与早生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38.85%±1.67%,茶多酚含量18.13%±1.93%,氨基酸含量4.16%±1.20%,酚氨比4.36。制烘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细多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品比试验4年(4~7龄)平均年产鲜叶871.86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42.25%。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湘茶研3号’ 早生 优质 高产 绿茶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UH_(3)结构稳定性及其冲击分解
6
作者 王玉锋 郝龙 +2 位作者 吴凤超 耿华运 李俊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利用统计物理模型构建了UH_(3)晶体及其化学分解产物的状态方程,通过比较Gibbs自由能获得了UH_(3)的高温高压相图,并将其应用于疏松和密实UH_(3)冲击压缩性质研究中。结果表明:等温压缩下,UH_(3)晶体在压力约74.0 GPa时发生化学分解,提... 利用统计物理模型构建了UH_(3)晶体及其化学分解产物的状态方程,通过比较Gibbs自由能获得了UH_(3)的高温高压相图,并将其应用于疏松和密实UH_(3)冲击压缩性质研究中。结果表明:等温压缩下,UH_(3)晶体在压力约74.0 GPa时发生化学分解,提高温度有助于化学分解的发生,但压力对UH_(3)化学分解相边界的影响是非单调的;冲击加载下,密实UH_(3)在35~50 GPa压力范围内发生化学分解,并且由于冲击分解伴随着明显的体积塌缩,分解产物的雨贡纽曲线位于等温压缩线下方,曲线位置关系反常;UH_(3)的冲击分解压力随着疏松度的增大而减小,当UH_(3)材料的初始疏松度为1.5时,在化学分解转变压力范围内,UH_(3)的分解产物比UH_(3)晶体更难压缩,表现出类似大疏松度材料在冲击作用下的“反常膨胀”现象。研究结果丰富了对UH_(3)材料动态压缩特性的认识,为锕系金属氢化物的高温高压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_(3) 氢化物 状态方程 高温高压 结构稳定性 化学分解
下载PDF
Fe_(2)O_(3)对高硅碱性球团固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绍春 程福超 +5 位作者 王兴锋 张建良 刘征建 王耀祖 马黎明 江回青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深入研究Fe_(2)O_(3)对于高硅碱性球团生球以及成品球性能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基于我国铁矿资源特征的低碳炼铁技术发展。本文通过调整碱性球团用混合料中Fe_(2)O_(3)的含量,解析Fe_(2)O_(3)对高硅碱性球团生球、预热球和成品球性能的影... 深入研究Fe_(2)O_(3)对于高硅碱性球团生球以及成品球性能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基于我国铁矿资源特征的低碳炼铁技术发展。本文通过调整碱性球团用混合料中Fe_(2)O_(3)的含量,解析Fe_(2)O_(3)对高硅碱性球团生球、预热球和成品球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以及图像识别处理系统表征高硅碱性球团的微观矿相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混匀矿中赤铁矿配比的提高,高硅碱性球团生球、预热球和成品球的抗压强度均有所降低,随着Fe_(2)O_(3)配比的升高,成球性能劣化,生球的抗压强度降低至9.04 N/P。赤铁矿连晶固结性能变差,成品球的强度降低至3433 N/P。当两种矿粉的配比为50%时,球团孔隙率急剧增大为32.8%,A矿粉配比不宜超过40%。微观矿相结果表明,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球团内部小颗粒尺寸晶粒变多,大颗粒尺寸晶粒减少,平均颗粒面积减少,晶粒间连晶性能变差,固结性能削弱,内部孔隙率提高。在制备高硅碱性球团时,含Fe_(2)O_(3)的精矿粉配加不宜太高,会对球团矿的固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O_(3) 高硅碱性球团 矿相结构 抗压强度 焙烧固结
下载PDF
优质高产糯稻新品种南粳糯3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8
作者 赵庆勇 朱镇 +6 位作者 陈涛 李余生 梁文化 赵春芳 赫磊 王才林 张亚东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
南粳糯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抗病高产粳稻新品系JD7007与优质高产糯稻大华香糯杂交配组,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育成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抗倒性好、穗型较大、丰产性稳产性好... 南粳糯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抗病高产粳稻新品系JD7007与优质高产糯稻大华香糯杂交配组,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育成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抗倒性好、穗型较大、丰产性稳产性好、品质优、熟相好等优点。在2021—2022年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中南粳糯3号平均产量704.2 kg/667 m^(2),稻米品质达NY/T 593—2021《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1级,中感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和白叶枯病。202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40088),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高产 南粳糯3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3 GPa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组织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如明 崔永恩 +3 位作者 吴冰 李岩 王春旭 厉勇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航空航天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对动力轴材料的强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开发3 GPa级的马氏体时效钢,设计一种高Co、Ni、Mo的马氏体时效钢,其成分为14Ni-15Co-9Mo-0.86Ti-0.35Al-Fe。通过锻比大于10的高温大塑性变形尽可能... 航空航天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对动力轴材料的强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开发3 GPa级的马氏体时效钢,设计一种高Co、Ni、Mo的马氏体时效钢,其成分为14Ni-15Co-9Mo-0.86Ti-0.35Al-Fe。通过锻比大于10的高温大塑性变形尽可能细化晶粒,并结合预拉伸变形及深冷+时效的热处理工艺调控,实验钢抗拉强度达到3.076 GPa,断后伸长率5.5%,表现出了优异的强塑性。通过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表征,发现其基体组织为高位错密度的板条马氏体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0.47μm。透射电镜及3DAP结果表明,基体中分布着大量的Ni3(Mo,Ti),析出相平均直径为6~7 nm。析出强化、细晶强化及位错强化是其主要的强化机制,保证了合金超过3 GPa的超高强度,同时极细的亚微米级晶粒保证了材料良好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时效钢 3 GPa级超高强度钢 析出相 强化机制
下载PDF
新型耐热合金C-HRA-3高温时效过程析出相成分特征分析
10
作者 陈正宗 刘正东 包汉生 《大型铸锻件》 2024年第5期11-13,共3页
针对C-HRA-3耐热合金在700℃和750℃时效后的试样研究了M_(23)C_(6)碳化物和γ′相化学相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HRA-3合金经高温时效后析出M_(23)C_(6)碳化物和γ′相,其中M_(23)C_(6)碳化物中合金元素M为Cr、Mo、Ni和Co,γ′相中... 针对C-HRA-3耐热合金在700℃和750℃时效后的试样研究了M_(23)C_(6)碳化物和γ′相化学相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HRA-3合金经高温时效后析出M_(23)C_(6)碳化物和γ′相,其中M_(23)C_(6)碳化物中合金元素M为Cr、Mo、Ni和Co,γ′相中合金元素有Ni、Co、Al、Ti、Mo、Cr和Nb,时效至8000 h后,700℃时效后M_(23)C_(6)碳化物析出量约0.978%,γ′相析出量约9.5%;750℃时效后,M_(23)C_(6)碳化物析出量约1.023%,γ′相析出量约6.753%,随时效温度升高,M_(23)C_(6)碳化物析出量增加约4.6%,γ′相析出量减小约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A-3耐热合金 高温时效 化学相 M_(23)C_(6)碳化物 γ′相
下载PDF
高稳定液态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制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亚宏 郭元亨 +4 位作者 王小艳 丁长河 周浩 冉小力 田芳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12-716,721,共6页
为解决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衰减过快、贮运成本高的问题,拟开发一款具有良好存贮稳定性的DEA液态酶制剂。以半衰期为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半衰期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并进一步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酶制剂的配方进行优化。... 为解决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衰减过快、贮运成本高的问题,拟开发一款具有良好存贮稳定性的DEA液态酶制剂。以半衰期为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半衰期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并进一步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酶制剂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稳定DAE酶制剂的最佳配比为0.1mol·L^(-1)CaCl_(2)、3.96%海藻糖、41.68%葡萄糖、29.32%PEG-400。在此条件下,半衰期为292天,与模拟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17%。通过工艺优化,将DAE的储存时间大幅延长,提高了酶制剂的贮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高稳定性 液态酶制剂
下载PDF
乳中不同形式维生素B_(3)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维汉 石文标 +2 位作者 王鹏杰 沈清武 罗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0,共5页
维生素B_(3)及其代谢物是婴儿身体生长和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物质,而不同物种乳中维生素B_(3)的组成尚未明确。本文章采用液质联用法分析了母乳、黑白花牛乳、羊乳、牦牛乳和娟姗牛乳中4种不同形式维生素B_(3)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5... 维生素B_(3)及其代谢物是婴儿身体生长和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物质,而不同物种乳中维生素B_(3)的组成尚未明确。本文章采用液质联用法分析了母乳、黑白花牛乳、羊乳、牦牛乳和娟姗牛乳中4种不同形式维生素B_(3)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5种原料乳中4种维生素B_(3)及代谢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均有检出,但其含量有显著差异。母乳主要由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及烟酰胺(NAM)构成,其含量分别为1 779.04 ng/mL和1 613.58 ng/mL;其余4种原料乳主要由NAM及烟酰胺核苷(NR)构成,其中羊乳NAM含量为2 508.39 ng/mL,占比高达96.07%;黑白花牛乳NR457.89 ng/mL,占45.88%。此外,母乳中NAD^(+)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料乳。为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精准营养调控及配方奶粉中维生素B_(3)添加量及添加形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不同形式维生素B_(3)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Y_(2)O_(3)对高铝硅酸盐玻璃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闻之 郑滔 +5 位作者 马艳平 李铭涵 赵竞一 段佳岐 王其琛 姜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9-744,772,共7页
高铝硅酸盐玻璃是一种具有优异光学和力学性能的玻璃材料。本研究采用高温熔融法在高铝硅酸盐玻璃中掺杂摩尔分数为0%~0.5%的Y_(2)O_(3),采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表征手段,探讨了Y_(2)O_... 高铝硅酸盐玻璃是一种具有优异光学和力学性能的玻璃材料。本研究采用高温熔融法在高铝硅酸盐玻璃中掺杂摩尔分数为0%~0.5%的Y_(2)O_(3),采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表征手段,探讨了Y_(2)O_(3)掺杂量对高铝硅酸盐玻璃结构、弯曲强度和维氏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Y_(2)O_(3)掺杂的摩尔分数小于0.2%时,在高铝硅酸盐玻璃中会作为网络修饰体存在,促进部分铝氧八面体转变为铝氧四面体,补强了网络结构,提高了玻璃的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当Y_(2)O_(3)掺杂的摩尔分数大于0.2%小于0.5%时,会引起高铝硅酸盐玻璃的结构畸变,破坏网络结构,增加非桥氧的含量,降低玻璃的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适量的Y_(2)O_(3)可以补强高铝硅酸盐的网络结构,提高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高铝硅酸盐玻璃 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速度350km/h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闭塞分区设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守帅 张雨洁 +2 位作者 闫海峰 田长海 骆泳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通过分析长大下坡道闭塞分区长度对CTCS-3级和后备CTCS-2级列控系统的影响,指出二者对闭塞分区长度的需求完全相反,并针对CTCS-3级列控系统的行车许可回缩、速度突降等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坡度、闭塞分区长度与不同列控模式下... 通过分析长大下坡道闭塞分区长度对CTCS-3级和后备CTCS-2级列控系统的影响,指出二者对闭塞分区长度的需求完全相反,并针对CTCS-3级列控系统的行车许可回缩、速度突降等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坡度、闭塞分区长度与不同列控模式下列车运行速度、追踪间隔时间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制定闭塞分区设置的基本原则。检算典型坡度下闭塞分区长度设置的合理区间范围及相应追踪间隔时间,指出坡度超过-30‰后将无法兼顾不同列控等级下的运行速度。设计模拟退火算法,根据闭塞分区设置原则及闭塞分区取值规律,给出压缩求解空间、提高求解效率的方法。以郑万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为例,对闭塞分区设置进行优化,在不考虑其他约束的前提下,与设计院优化方案相比,本求解优化方案在确保CTCS-3级控车模式下允许速度可达350 km/h的同时,将CTCS-2级控车模式下的允许速度提高30 km/h,追踪间隔时间压缩2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长大下坡道 CTCS-3级列控系统 闭塞分区 行车许可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小勇 姜洪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0,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3+)和Bi^(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7%和2%时(摩尔分数),荧光粉红色发光(615 nm)最强,理论计算得到荧光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50.27 nm,这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相符合。能量传递方式以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为主,对CaWO_(4)∶7%Eu^(3+),yBi^(3+)(y=0~6%)系列荧光粉进行了荧光寿命测量,发现它们荧光寿命基本相同,都在0.56 ms左右。对CaWO_(4)∶7%Eu^(3+),2%Bi^(3+)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进行比较,并且计算相应的色度坐标,当温度升高时,色度坐标整体左移,发光强度有所变弱,但整体来说热稳定性较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明亮红光发射表明该荧光粉可以作为潜在商用红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WO_(4) 掺Eu^(3+) 掺Bi^(3+)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敏化剂 荧光寿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术前血清sTim-3、HMGB1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薛慧英 李鸿斌 赵少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417-2421,242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根治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MIBC患者作为MIBC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5...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根治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MIBC患者作为MIBC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sTim-3、HMGB1水平;根据血清sTim-3、HMGB1水平均值将MIBC患者分为sTim-3高表达组(≥均值)和sTim-3低表达组(<均值)、HMGB1高表达组(≥均值)和HMGB1低表达组(<均值)。对比各组血清sTim-3、HMGB1水平,以及不同sTim-3、HMGB1水平与MIB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BC患者血清sTim-3水平与血清HMGB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血清sTim-3、HMGB1水平MIBC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结果MIBC组患者血清sTim-3、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BC组患者血清sTim-3水平与血清HMGB1水平呈正相关(r=0.405,P<0.00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MIBC患者的血清sTim-3、HMGB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TNM分期、组织分级、淋巴结状态MIBC患者的血清sTim-3、HMGB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清sTim-3、HMGB1水平的均值将85例MIBC患者分为sTim-3高表达组(≥3.67 ng/mL,n=44)和sTim-3低表达组(<3.67 ng/mL,n=41)、HMGB1高表达组(≥14.91 ng/mL,n=47)和HMGB1低表达组(<14.91 ng/mL,n=38)。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sTim-3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曲线高于sTim-3高表达组患者(Log-rankχ^(2)=6.175,P=0.013),HMGB1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曲线高于HMGB1高表达组患者(Log-rankχ^(2)=4.056,P=0.044)。sTim-3高表达组与sTim-3低表达组MIBC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7%、78.05%,HMGB1高表达组与HMGB1低表达组MIBC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55.32%、76.31%。结论血清sTim-3、HMGB1在MIBC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二者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MIBC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不同NiCr含量的NiCr-Cr_(3)C_(2)涂层高温冲击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少寅 王浩宇 +4 位作者 何斌 曹晓英 王伟 巩秀芳 蔡振兵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2-1203,共12页
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了35%NiCr-Cr_(3)C_(2)涂层及25%NiCr-Cr_(3)C_(2)涂层,利用自研的高温铁屑冲击磨损试验机,在630℃及铁屑冲蚀的环境下进行了不同次数下的冲击试验(1×10^(4)、2×10^(4)和5×10^(4)),研究了2种涂层... 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了35%NiCr-Cr_(3)C_(2)涂层及25%NiCr-Cr_(3)C_(2)涂层,利用自研的高温铁屑冲击磨损试验机,在630℃及铁屑冲蚀的环境下进行了不同次数下的冲击试验(1×10^(4)、2×10^(4)和5×10^(4)),研究了2种涂层在铁屑冲蚀环境下的高温冲击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温铁屑环境下35%NiCr-Cr_(3)C_(2)涂层和25%NiCr-Cr_(3)C_(2)涂层的损伤机理均为塑性变形和磨粒磨损,在相同冲击次数下两者的磨损面积相差不大,但25%NiCr-Cr_(3)C_(2)涂层能量吸收量及吸收率和磨损体积均小于35%NiCr-Cr_(3)C_(2)涂层,表现出了更好的耐高温冲击磨粒磨损性能;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2种涂层的冲击能量、能量吸收率及磨损面积均呈增长趋势,表明2种涂层发生了更多的塑性变形和材料去除;2种涂层的磨损体积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25%NiCr-Cr_(3)C_(2)涂层的磨损体积随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35%NiCr-Cr_(3)C_(2)涂层的磨损体积则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Cr_(3)C_(2)涂层 高温铁屑冲击 动力学响应 冲击磨损
下载PDF
六方亚稳相ReO_(3)的高压合成和调控
18
作者 王宁宁 单鹏飞 +2 位作者 崔琦 王罡 程金光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4,共5页
ReO_(3)具有A位缺失的立方钙钛矿结构,在压力下会经历系列结构相变。近期,通过高压低温电阻测试,发现其高压R-I相(空间群为R3^(-)c)具有高达17 K的超导转变温度。为探索新型Re氧化物超导体,采用ReO_(3)为前驱体,在10 GPa和600℃的高压... ReO_(3)具有A位缺失的立方钙钛矿结构,在压力下会经历系列结构相变。近期,通过高压低温电阻测试,发现其高压R-I相(空间群为R3^(-)c)具有高达17 K的超导转变温度。为探索新型Re氧化物超导体,采用ReO_(3)为前驱体,在10 GPa和600℃的高压高温条件下制备了具有六方对称性(空间群为P6_(3)22)的亚稳相,并在常压下对其晶体结构、磁性和电输运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六方亚稳相的电阻在常压下250 K附近出现明显异常,温度低至2 K时仍未出现超导现象。高压电阻测试表明:常压下250 K附近ReO_(3)的电阻异常迅速消失,亚稳相表现出典型的金属行为;在62 GPa的高压条件下,温度低至1.5 K时仍未出现超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高温合成 钙钛矿 ReO_(3) 高压调控 超导
下载PDF
丹磺酰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水中痕量3-羟基丙醛
19
作者 王芳 罗敏 +1 位作者 黄杰军 徐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提出了丹磺酰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水中痕量3-羟基丙醛(3-HPA)的方法。将1.0 g水样、2.0 mL含200 mg·L^(-1)丹磺酰肼的乙腈溶液、1.0 mL 3.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混合,再用乙腈定容至50 mL,于40℃衍生反应30 min。... 提出了丹磺酰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水中痕量3-羟基丙醛(3-HPA)的方法。将1.0 g水样、2.0 mL含200 mg·L^(-1)丹磺酰肼的乙腈溶液、1.0 mL 3.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混合,再用乙腈定容至50 mL,于40℃衍生反应30 min。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0.10%(质量分数)七氟丁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衍生试剂丹磺酰肼与3-HPA衍生物在20 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3-HPA的质量浓度在7.6~380.0μg·L^(-1)内与衍生物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1μg·L^(-1);方法用于实际水样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71%,3-HPA的加标回收率为98.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器 丹磺酰肼 3-羟基丙醛 衍生
下载PDF
高温环境Si_(3)N_(4)陶瓷与M50钢材料的球盘配副与润滑油量对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潘盈卓 吕宝华 +6 位作者 马楷 刘明辉 程洁 曹辉 白鹏鹏 孟永钢 田煜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3,共14页
针对耐高温轴承的高温润滑问题,采用SRV-Ⅳ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轴承用材料Si_(3)N_(4)陶瓷和M50钢展开了高温控油摩擦磨损试验,之后对不同的配副方式进行了高温足量油、乏油的摩擦磨损对比试验.控油试验结果表明:200℃、足量油润滑条件... 针对耐高温轴承的高温润滑问题,采用SRV-Ⅳ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轴承用材料Si_(3)N_(4)陶瓷和M50钢展开了高温控油摩擦磨损试验,之后对不同的配副方式进行了高温足量油、乏油的摩擦磨损对比试验.控油试验结果表明:200℃、足量油润滑条件下,Si_(3)N_(4)(球)-M50(盘)配副相较于M50钢自配副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和盘磨损率.M50钢自配副磨损率更容易受到润滑油量的影响.这是由于Si_(3)N_(4)(球)-M50(盘)配副的M50盘表面在摩擦过程中生成了稳定的含磷摩擦反应膜,而M50钢自配副的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化学反应膜容易被破坏,且磨粒浓度会受到润滑油量的影响.不同配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0℃、3μL油量下,仅M50(球)-Si_(3)N_(4)(盘)配副长摩1 h未发生润滑失效,且能够保持较低的磨损率,除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反应膜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外,M50钢球表面化学反应膜成膜面积更小,成膜不易受乏油条件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轴承 M50钢 Si_(3)N_(4)陶瓷 高温 乏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