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博简《武王践阼》集释(上)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22-130,共9页
在最新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有一篇简帛文献(甲乙两本)与传世本《大戴礼记.武王践阼》内容基本相同,这是礼学文献见于战国楚简的又一案例。综汇兼采已发表的40多篇考释文章,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简文集释本。传世礼书... 在最新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有一篇简帛文献(甲乙两本)与传世本《大戴礼记.武王践阼》内容基本相同,这是礼学文献见于战国楚简的又一案例。综汇兼采已发表的40多篇考释文章,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简文集释本。传世礼书与出土简帛的行对证研究表明:第一,至少在战国时期,周武王的铭物自戒就已是一个公认的儒家故事;第二,战国竹简的甲本和乙本,与唐代孔疏所引之郑注本、唐代传世本进行校勘,有助于厘清《大戴礼记》文本流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要判定这几种文本的优劣,目前尚为时过早。第三,上博七《武王践阼》篇与此前公布的上博二《民之父母》(《孔子闲居》)篇,原来可能是合编为一卷的,但在传世礼书中却分别收编到《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中。这证明,汉代二戴在选编《礼记》时,对这些古书进行了重新整理,或"分类去重",或"增广扩充",才形成后世所见的两种《礼记》汇编。汉人对战国礼书的"增广扩充"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竹简 武王践阼 礼记
下载PDF
《大戴礼记·武王践阼》新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20,158,共7页
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有竹简本《武王践阼》。用竹简本《武王践阼》可以校正传世本《武王践阼》中的一些讹误,并可纠正以往一些学者对《武王践阼》的错误训释。
关键词 《武王践阼》 竹简本 传世本 新证
下载PDF
上博简《武王践阼》集释(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8-122,132,共6页
在最新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有一篇简帛文献(甲乙两本)与传世本《大戴礼记·武王践阼》内容基本相同,这是礼学文献见于战国楚简的又一案例。综汇兼采已发表的40多篇考释文章,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简文集释本。传... 在最新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有一篇简帛文献(甲乙两本)与传世本《大戴礼记·武王践阼》内容基本相同,这是礼学文献见于战国楚简的又一案例。综汇兼采已发表的40多篇考释文章,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简文集释本。传世礼书与出土简帛的行对证研究表明:第一,至少在战国时期,周武王的铭物自戒就已是一个公认的儒家故事;第二,战国竹简的甲本和乙本,与唐代孔疏所引之郑注本、唐代传世本进行校勘,有助于厘清《大戴礼记》文本流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要判定这几种文本的优劣,目前尚为时过早。第三,上博七《武王践阼》篇与此前公布的上博二《民之父母》(《孔子闲居》)篇,原来可能是合编为一卷的,但在传世礼书中却分别收编到《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中。这证明,汉代二戴在选编《礼记》时,对这些古书进行了重新整理,或"分类去重",或"增广扩充",才形成后世所见的两种《礼记》汇编。汉人对战国礼书的"增广扩充"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竹简 武王践阼 礼记
下载PDF
楚简《武王践阼》三札!
4
作者 杨宋锋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8-100,共3页
上博简《武王践阼》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武王践阼》的最早传本。通过释读、字形分析后,就简中几处字形隶定或注释提出了商榷意见。
关键词 楚简 武王践阼 考释
下载PDF
楚简《武王践阼》劄记
5
作者 杨宋锋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1-72,共2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七册,收入《武王践阼》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武王践阼》的最早传本。经释读现就简中几处字形隶定或注释提出了商榷意见。
关键词 楚竹书 武王践阼 考释
下载PDF
上博简《武王践阼》研究述略
6
作者 杨宋锋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3-36,共4页
《武王践阼》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的一篇。自其公布以来,各研究者对简文从不同角度进行相应的研究,特别是对简文字词的研究发表了大量单篇字词考释文章及综合性整体研究的论述。现就《武王践阼》研究情况从文字的隶定与... 《武王践阼》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的一篇。自其公布以来,各研究者对简文从不同角度进行相应的研究,特别是对简文字词的研究发表了大量单篇字词考释文章及综合性整体研究的论述。现就《武王践阼》研究情况从文字的隶定与考释、简文版本及句读结构、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思想内涵及学术价值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同时指出了《武王践阼》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武王践阼 研究评议
下载PDF
文化记忆理论视野下先秦时代文本书写与流变——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七)《武王践阼》为例
7
作者 孙红芳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9-62,48,共5页
收录于《大戴礼记》中的传世本《武王践阼》,随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的公布而有了可供观察比较的出土文献版本,为探讨中国先秦时代文本书写和演变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提出为解读古代书写文化的... 收录于《大戴礼记》中的传世本《武王践阼》,随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的公布而有了可供观察比较的出土文献版本,为探讨中国先秦时代文本书写和演变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提出为解读古代书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以《武王践阼》为例,从传世本和简本甲乙本在文本构成和叙事手法的不同入手,考察不同社会群体文化记忆的变迁以及所造成的承载文化记忆的载体文本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王践阼》 文化记忆理论 文本构成 叙事
下载PDF
上博七《武王践阼》的抄写特征及文本构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松儒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本文对"上博七"《武王践阼》的字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武王践阼》简1~9、简10(16~25字)、简11、简12(1--19字)是字迹A;《武王践阼》简12(20字~简末)、简13--15是字迹B;简10的最末的3个字"知之毋"是字迹C。并把简1至简10划... 本文对"上博七"《武王践阼》的字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武王践阼》简1~9、简10(16~25字)、简11、简12(1--19字)是字迹A;《武王践阼》简12(20字~简末)、简13--15是字迹B;简10的最末的3个字"知之毋"是字迹C。并把简1至简10划分为Ⅰ部分,把简11至简15划分为Ⅱ部分,认为Ⅱ部分是Ⅰ部分的异文,被当时人同Ⅰ部分合编在一起,是求存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王践阼 字迹 文本构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