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人的现代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黎文华 汪荣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61-7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是个体行为,也受国家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特征对现代人提出了挑战,表现在更快的社会流动、全方位的能力素养、社会包容、风险应对能力、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是个体行为,也受国家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特征对现代人提出了挑战,表现在更快的社会流动、全方位的能力素养、社会包容、风险应对能力、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能力的阐释,结合心理学中认知-态度-行动理论,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的能力模型,即认知力-判断力-执行力的能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引导现代人的成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认知力 判断力 执行力
下载PDF
行政诉讼恢复效力判决的反思与修正
2
作者 梁君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102,共15页
恢复效力判决由我国司法解释所创,但目前该判决类型尚无法对应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既有判决方式。在司法解释中,恢复效力判决与责令重作复议决定判决被置于同一条款且二者的适用条件未被严格区分。当复议改变决定实质违法、达到可... 恢复效力判决由我国司法解释所创,但目前该判决类型尚无法对应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既有判决方式。在司法解释中,恢复效力判决与责令重作复议决定判决被置于同一条款且二者的适用条件未被严格区分。当复议改变决定实质违法、达到可撤销程度且已消灭原行政行为的效力,同时满足原行政行为合法或虽违法但须保留效力的条件的,才有适用恢复效力判决的余地。作为积极形成类判决,恢复效力判决与尊重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存在某种冲突,但引入“裁量权缩减至零”作为隐含适用条件,可有效缓和上述紧张关系。尽管在法律规范层面,恢复效力判决已构成诉外裁判,但我国尚无禁止诉外裁判的原则性规定,且在具体条款中兼有隐含禁止或允许诉外裁判理念的实例。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为原告提供更彻底的保护是此种判决方式被允许诉外裁判的正当性基础。未来应从以下方面对恢复效力判决进行修正:细化该判决与责令重作复议决定判决的区分适用情形、引入“裁量权缩减至零”的隐含条件、为人民法院增设通知受原行政行为不利影响的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效力判决 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积极形成类判决 行政首次判断权 诉外裁判
下载PDF
执行体制的统一化构建——以解决民事“执行难”为出发点 被引量:38
3
作者 汤维建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28,共7页
“执行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原因无疑存在于执行体制本身。我国目前的执行体制中,刑事执行、民事执行和行政执行既各自为政,又相互交叉,不仅在执行机构上显得臃肿和凌乱,尤其难以做到执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整合,不利于国... “执行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原因无疑存在于执行体制本身。我国目前的执行体制中,刑事执行、民事执行和行政执行既各自为政,又相互交叉,不仅在执行机构上显得臃肿和凌乱,尤其难以做到执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整合,不利于国家执行权的统一化行使。对民事执行而言,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兼顾行使执行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障碍,尤其在实践中已被雄辩地证明是行不通的。因此,将执行权从法院权力结构中分离出去交由统一的执行机构行使,是化解“执行难”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体制 执行权 执行机构 《民事诉讼法》 执行管理体制
下载PDF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价值、根据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11
4
作者 崔伟 廖中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5-181,共7页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作为具有比法院内部监督更高的透明度,更强的监督力度,以及更能取信于民的权力,不仅有利于保证执行公正、制约"执行乱",以及在我国的执行实践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法律上、中国宪政体制上,以...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作为具有比法院内部监督更高的透明度,更强的监督力度,以及更能取信于民的权力,不仅有利于保证执行公正、制约"执行乱",以及在我国的执行实践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法律上、中国宪政体制上,以及国家司法权力配置上的根据。对于这种权力,基于我国民事执行的现实需要,应当从立法上作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 价值 根据 立法完善
下载PDF
美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微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4-136,共3页
惩罚性损害赔偿是英美法系侵权法与合同法中的一项制度。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执行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各国基于对判决的性质、对“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运用及一些程序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对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作出了不... 惩罚性损害赔偿是英美法系侵权法与合同法中的一项制度。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执行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各国基于对判决的性质、对“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运用及一些程序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对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作出了不同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惩罚性损害赔偿 判决 承认 执行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之实例考察——以2014年全国法院385份一审判决书为样本 被引量:8
6
作者 谭金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16-129,共14页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并非一经实施即构成犯罪,而是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实务中,一般只要能证明被告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就认定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并非一经实施即构成犯罪,而是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实务中,一般只要能证明被告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就认定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导致该罪的犯罪圈被不当扩大,违背了刑罚谦抑原则。《刑法》第313条中"情节严重"是指"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而"无法执行"是指永久性执行障碍,包括部分无法执行。判断判决是否达到"无法执行"程度,应当坚持穷尽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情节严重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民事诉讼视角下虚假仲裁的规制——以我国司法实践为切入点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春龙 《北京仲裁》 2017年第4期87-104,共18页
我国在虚假仲裁的理论研究上尚显薄弱。案例分析表明,司法实践中鲜有直接认定虚假仲裁的判例,否认仲裁裁决效力成为规制虚假仲裁的唯一方式。处于防御地位的案外人在对抗虚假仲裁裁决上手段明显不足,而处理虚假仲裁的程序则处于供给... 我国在虚假仲裁的理论研究上尚显薄弱。案例分析表明,司法实践中鲜有直接认定虚假仲裁的判例,否认仲裁裁决效力成为规制虚假仲裁的唯一方式。处于防御地位的案外人在对抗虚假仲裁裁决上手段明显不足,而处理虚假仲裁的程序则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虚假仲裁范围模糊、司法对仲裁监督有限性、举证与取证手段不足、人民法院与仲裁委投入不足成为虚假仲裁规制难的原因。应建立有限的仲裁第三人制度,确立独立的撤销仲裁裁决之诉并辅之以中间判决制度来规制虚假仲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仲裁 执行力 仲裁第三人 中间判决
下载PDF
夫妻共同债务界定之判决执行——来自司法审判实践的启示与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胡苷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2-55,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夫妻在离婚后共同债务如何认定、怎样区分等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共同债务认定后,在司法实践的执行中却往往存在较大的困难。法律应该如何在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夫妻在离婚后共同债务如何认定、怎样区分等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共同债务认定后,在司法实践的执行中却往往存在较大的困难。法律应该如何在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注意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是文章所欲达到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夫妻共同债务 界定 判决执行
下载PDF
民事协助执行人浅论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凡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5-39,共5页
在“执行难”成为民事执行之痼疾的今天,仅仅把眼光局限于司法系统之内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完善协助执行人制度对于缓解“执行难”、保障民事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弥补司法之不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建构协助执行人制度中,... 在“执行难”成为民事执行之痼疾的今天,仅仅把眼光局限于司法系统之内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完善协助执行人制度对于缓解“执行难”、保障民事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弥补司法之不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建构协助执行人制度中,协助执行人的范围、协助执行人加入诉讼的方式和协助执行人的权利义务责任是主要的内容和核心环节。审慎的制度设计对于发挥协助执行人的功能,实现协助执行人之立法目的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助执行人 执行难 民事执行
下载PDF
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被引量:2
10
作者 柯冬英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1-84,共4页
执行异议制度是为保护执行案件案外人不受强制执行行为不当或违法侵害而设立的一项救济制度。我国现行执行异议制度存在着诸多欠缺。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从明确赋予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执行异议权、允许提出第三人异议之诉、允许... 执行异议制度是为保护执行案件案外人不受强制执行行为不当或违法侵害而设立的一项救济制度。我国现行执行异议制度存在着诸多欠缺。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从明确赋予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执行异议权、允许提出第三人异议之诉、允许提出债务人异议之诉等方面对其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 制度 完善
下载PDF
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构成之改革 被引量:2
11
作者 行江 陈士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790-794,共5页
拒执罪以立法形式出台以来,虽对"执行难"的情况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由于在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等构成要件方面存在重大立法缺陷,致使执行实务中适用此罪的情形尚不多;在"诚信守约"的社会风尚遭到严重... 拒执罪以立法形式出台以来,虽对"执行难"的情况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由于在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等构成要件方面存在重大立法缺陷,致使执行实务中适用此罪的情形尚不多;在"诚信守约"的社会风尚遭到严重破坏的新时代背景下,除保护其法益之外,拒执罪的任务还应包括保护"社会信用";拒执罪应以保护"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权威性"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为改革方向,以与其他相关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形成动态衔接为改革方法,从犯罪对象、犯罪行为和犯罪主体三个方面对犯罪构成进行改革,从而改善本罪的适用状况、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犯罪构成 改革措施
下载PDF
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消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平 刘春松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20,共7页
现阶段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司法权威不足,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司法公开的力度不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级法院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最高法院打造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 现阶段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司法权威不足,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司法公开的力度不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级法院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最高法院打造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开 审判流程 裁判文书 执行信息 三大平台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设置的若干理论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志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从社会契约精神和法治理念的角度来讲,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设置具有重大宪政意义;判决错误并不能阻却执行义务人的责任,拒不执行错误判决仍然有可归罪性;在行为形式上,不应把人体的动静形式或积极与消极表现,视为区分作为与不作为的... 从社会契约精神和法治理念的角度来讲,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设置具有重大宪政意义;判决错误并不能阻却执行义务人的责任,拒不执行错误判决仍然有可归罪性;在行为形式上,不应把人体的动静形式或积极与消极表现,视为区分作为与不作为的标准,因此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 裁定罪 宪政 形式合理性 不作为
下载PDF
我国民事诉讼执行程序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品慕 《桂海论丛》 2006年第6期82-84,共3页
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问题已成为司法的一大症结,理论界和各级司法部门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从司法层面上分析主要是审判过程中忽视了财产保全、法律文书瑕疵和违法的执行异议造成。从当事人层面上分析主要是不申请执... 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问题已成为司法的一大症结,理论界和各级司法部门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从司法层面上分析主要是审判过程中忽视了财产保全、法律文书瑕疵和违法的执行异议造成。从当事人层面上分析主要是不申请执行、债务人逃避债务和被执行人死亡等原因。解决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问题,要建立诉讼执行保障基金制度,确立自然人破产的法律制度,建立国家民事诉讼强制执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判决执行 问题研究
下载PDF
论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红飞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5-17,共3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犯罪构成要件及罪数形态等方面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为更好地维护司法权威,应扩大犯罪主体,重新确定客观方面,澄清保护客体,并对共同犯罪等问题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犯罪构成 刑法 犯罪主体
下载PDF
新型行政不作为案件判后执行困境、成因及其对策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苟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9-104,共6页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96条规定了行政判决执行的强制措施,但并没有明确落实配套实施细则,也未建立相应保障机制。基于行政机关履职的不可替代性,其形式履行而实质未履行生效判决中的履职义务,使法院陷入了内存争议而外难息诉且公信受损的困...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96条规定了行政判决执行的强制措施,但并没有明确落实配套实施细则,也未建立相应保障机制。基于行政机关履职的不可替代性,其形式履行而实质未履行生效判决中的履职义务,使法院陷入了内存争议而外难息诉且公信受损的困境。产生该困境的原因既有立法、司法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推进司法改革,强化监督,加强公民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理性认知行政诉讼,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不作为 行政履行判决 强制执行
下载PDF
执政党应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景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6-22,F0003,共8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包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提高政治判断力,就是要提高分析判断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抓住我国主要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能力、全面分析执政党自身优势与不足的...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包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提高政治判断力,就是要提高分析判断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抓住我国主要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能力、全面分析执政党自身优势与不足的能力。执政党需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即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悟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悟力、对中央重大决策的领悟力。执政党需要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即提升执行的责任意识,严明执行纪律,健全执行体制机制,加强执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提高执政能力 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下载PDF
论检察机关对行政判决执行的监督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巍 《南昌高专学报》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行政判决的执行问题已成为制约行政诉讼制度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产生这一问题的因素固然是诸多方面的,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现有的诉讼体制下,行政判决执行应引入检察机关监督机制。
关键词 检察机关 行政判决执行 监督
下载PDF
审执分离背景下变通执行依据的合理性及其限度——以一起商品房买卖案例为切入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娅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15-21,共7页
在执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通执行依据的情形。变通执行依据是指在民事执行时,基于各种原因,尤其是执行案件的需要,对其所依据的生效裁判文书认定的事实、内容、结果等予以一定范围内的变通。包括采纳新的事实依据、扩展裁判文书... 在执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通执行依据的情形。变通执行依据是指在民事执行时,基于各种原因,尤其是执行案件的需要,对其所依据的生效裁判文书认定的事实、内容、结果等予以一定范围内的变通。包括采纳新的事实依据、扩展裁判文书的内容、变通执行三种形式。变通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对于变通执行依据制度的构建,则应置于新一轮审执分离的大背景之下,明确这一权限的行使部门,探索分段管理与垂直管理的基本构架,并不断优化相应变通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通执行依据 审执分离 司法改革
下载PDF
申请再审不停止裁判执行制度之缺陷与完善
20
作者 夏和平 周雪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虽经再一次修改,但申请再审不停止原裁判执行制度仍然存在缺陷。申请再审而不停止原裁判的执行,不但可能给再审申请人的实体民事权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而且与审判监督程序设计初衷背道而驰,降低审判机关的公信力。民...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虽经再一次修改,但申请再审不停止原裁判执行制度仍然存在缺陷。申请再审而不停止原裁判的执行,不但可能给再审申请人的实体民事权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而且与审判监督程序设计初衷背道而驰,降低审判机关的公信力。民事诉讼立法应当在坚持程序正义理念的基础上公平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区别不同执行标的,对申请再审期间的裁判执行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审程序 裁判执行 权利救济 程序正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