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erum Concentration, Synchronization Time and Confluence on the Cell-Cycle Synchronization Efficiency of Goat Fibroblasts
1
作者 Van Khanh Nguyen Huong Thu Thi Vu +4 位作者 Au Thi Hoang Yen Kim Thi Pham Giang Thi Thanh Nhan Hung Phu Lai Lan Doan Pham 《Ope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24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rum concentration, synchronization time, and confluence degree on the synchronisation efficiency of goat fibroblast cyc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rum concentration, synchronization time, and confluence degree on the synchronisation efficiency of goat fibroblast cyc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percentage of nucleated fibroblasts in the G0/G1 stage between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0.3% and 0.4% (83.89% and 82.69%, respectively, P > 0.05) as well as between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0.2% and 0.5% (76.95% and 75.46%, respectively, P > 0.05). The percentage of nucleated fibroblasts in the G0/G1 stage was highest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0.3% and low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83.89% vs. 62.67%, P 0.05).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high confluence was confirmed by the large percentage of nucleated fibroblasts at the G0/G1 stage. The 60% confluenc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80% and 100% confluency (73.44%, 86.63%, and 87.17%, respectively, P < 0.0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oat fibroblast cycle synchroniz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at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0.3%, 72 hours of synchronization and 100% conflu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t Fibroblast Cycle Synchronisation Serum Concentration Synchronization Time CONFLUENCE
下载PDF
鳙goat基因序列特征及其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2
作者 王盼 傅建军 +4 位作者 束世长 朱文彬 罗明坤 王兰梅 董在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3-2543,共11页
【目的】探究鳙的ghrelin O-acyltransferase(goat)基因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解析goat基因的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ACE扩增得到goat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早期发育阶段、各组织和冬夏季4个组织(脑、肠... 【目的】探究鳙的ghrelin O-acyltransferase(goat)基因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解析goat基因的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ACE扩增得到goat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早期发育阶段、各组织和冬夏季4个组织(脑、肠道、肌肉和肝脏)中的表达特征进行检测;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解析goat基因在肠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goat基因及通路相关基因的共表达模式。【结果】鉴定得到goat基因cDNA序列全长2255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116 bp,共编码371个氨基酸残基。推导氨基酸序列含7个跨膜结构域,并包含参与催化的天冬酰胺(第251位)和组氨酸(第282位)。同源比对分析发现鳙GOAT氨基酸序列与鲤科鱼类相似度极高。鳙goat基因在早期孵化时和出膜后5 d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下同);成体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goat基因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goat基因在夏季脑、肠道和肌肉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冬季。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goat基因在肠道中表达信号较强,且肠道切片的免疫组化试验显示肠黏膜中存在GOAT与GHRL共定位的阳性信号。goat基因与生长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通路(ko04935)中相关基因存在共表达关系。【结论】goat基因具有MBOAT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可能通过与摄食相关基因(ghrl等)协作来参与鳙摄食调控和生长代谢适应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O-acyltransferase基因(goat) 时空表达 摄食调控 生长代谢
下载PDF
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倩 张富 +3 位作者 吴贤锋 王迎港 李文杨 刘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42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发酵啤酒糟在舍饲闽东山羊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选择体重[(20.89±1.21)kg]相近的8月龄闽东山羊公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发酵啤酒糟在舍饲闽东山羊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选择体重[(20.89±1.21)kg]相近的8月龄闽东山羊公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饲粮中发酵啤酒糟水平分别为0、12%、24%和36%,各组饲粮营养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对照组的进食氮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2)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3)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瘤胃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瘤胃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在门水平上,试验Ⅱ组的瘤胃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的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Ⅲ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的瘤胃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瘤胃肠单胞菌属(Intestinimona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啤酒糟可提高闽东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ADF表观消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瘤胃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且对闽东山羊的生长和机体代谢无负面影响。从本试验结果来看,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在12%~24%时饲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啤酒糟 闽东山羊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
下载PDF
Kidding after Transfer of in Vitro Produced Saanen Goat Embryos into Local Ukrainian Breed Recipients in Different Seasons
4
作者 Anastasiia Bogdaniuk Volodymyr Garkavii +5 位作者 Oleg Berestovoyy Vasyl Tsvyk Narhiz Yusifli Oleh Sigunov Olga Kramareva Maryna Petrushko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3年第8期549-559,共11页
In recent years, the demand for goat products has been growing due to the fact that goat milk ha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over cow milk, for example, it is low in lactose, and is considered less allergenic and easier t... In recent years, the demand for goat products has been growing due to the fact that goat milk ha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over cow milk, for example, it is low in lactose, and is considered less allergenic and easier to digest. To increase production during both breeding and non-breeding seasons and reduce the price of dairy products,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use reproductive management and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obtain a large number of eggs from goats, which for some reason are unable to conceive, but have genetic value. Afterward in vitro produced embryos can be transferred into recipient goats of other less genetically valuable breeds, such as the Ukrainian local breed. Therefor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fers of in vitro produced embryos of Saanen goats into surrogate sires of the Ukrainian local breed in different seasons. All manipulations with animals were carried out following ethical standards (Strasbourg, 1986). Six Saanen goats were selected as the oocyte donors. After the hormonal stimulation oocytes were retrieved by laparoscopic ovum pick-up. In vitro produced embryos were transferred laparotomically into 24 recipients of Ukrainian local breed. Fifty days after embryo transfers, pregnancies were determined by ultrasound diagnostics. Although the embryo development rate in the breeding season was 20% higher than in the non-breeding seas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regnancy and kidding rates between seasons. In conclusion, the transfer of in vitro produced Saanen goat embryos to recipients of the Ukrainian local breed gives the opportunity to achieve pregnancy and kidding regardless of the breeding season, which will enable a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increase in the livestock of highly productive goats in Ukraine in the post-war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ts in Vitro Produced Embryos Saanen Breed goat Reproduction Embryo Transfer Kidding Rate Breeding Season
下载PDF
Leveraging on Flock Dynamics and Farmers’ Production Constraints in Designing Flock Health Program for Accelerated Goat Production
5
作者 Williams Guma Sylvester Dickson Baguma +1 位作者 Lydia Patricia Asekenye Ivan Tumwesige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23年第11期193-220,共28页
Compliance with appropriate flock health program is vital for preventing introduction and minimizing impact of diseases in goat farms. Unfortunately, most goat farms in Uganda, especially in the Albertine Graben Zone ... Compliance with appropriate flock health program is vital for preventing introduction and minimizing impact of diseases in goat farms. Unfortunately, most goat farms in Uganda, especially in the Albertine Graben Zone lack flock health program. The associated frequent outbreaks slow down effort aimed at commercializing goat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we documented flock dynamics, identified and prioritized pressing challenges experienced by goat farms during the year 2022 and generated appropriate flock health program and packaged it for dissemination to farmers. Materials and Methods: Using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MS Excel 2013. The data included: location and socio-demographics of household, farming system, flock dynamics, housing, feeding system, health management, challenges encountered by goat farm and suggested solutions. Results: Beginning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2, the number of goats reared in all the 45 sample farms increased from 2128 to 2220 goats. Results showed that 884 kids were produced and 88 breeding goat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farms. Three hundred ninety-nine goats died due to mainly diseases and 435 goats got withdrawn through nondeath. The average farm level and overall mortality rate were 21 goats per 1000 goatmonths and 15 goats per 1000 goatmonths respectively.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encountered by sample farms were death of goats especially due to diseases, poor access to veterinary extension services, high cost of inputs and feed scarcity. Solutions suggested by sample farms were improved access to veterinary services, improved housing, enhanced vaccination of goats against diseases, and enhanced grazing land management and feed conservation, all of which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flock health program.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An appropriate flock health program was generated based on flock dynamics and production constraints which reveal high mortality and limited access to veterinary services respectively. Actors are recommended to promote adoption and adherence to the flock health program so as to increase goat production and access to wider mar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ck Dynamics Flock Health Program goat Production Albertine Graben
下载PDF
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6
作者 李陇平 李托 +8 位作者 曹培文 朱海鲸 张小玲 张宸 肖普辉 董书伟 冯平 屈雷 毕台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1-3023,共13页
旨在探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40只体重[(13.80±1.60)kg]接近的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随机分为4组,饲喂消化能水平分别为9.16(Ⅰ组)、9.66(Ⅱ组)、10.16(Ⅲ组)和10.66 MJ·... 旨在探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40只体重[(13.80±1.60)kg]接近的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随机分为4组,饲喂消化能水平分别为9.16(Ⅰ组)、9.66(Ⅱ组)、10.16(Ⅲ组)和10.66 MJ·kg^(-1)(Ⅳ组)4种饲粮,所有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8%。饲养试验持续60 d,包括7 d预试期和53 d正试期。试验结束后采集所有动物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提取瘤胃液总DNA,PCR扩增16S rRNA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氨态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的比值逐渐降低,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微生物菌体蛋白(MCP)、丁酸和戊酸含量逐渐升高;Ⅳ组pH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Ⅰ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Ⅲ组和Ⅳ组(P<0.05),Ⅰ组乙酸/丙酸的比值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2)瘤胃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Shannon和Simpson指数逐渐降低,而Chao1、faith_pd和observed_OTUs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Ⅰ组和Ⅱ组Chao1和observed_OTUs指数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3)对瘤胃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分析发现,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所有试验羊瘤胃优势菌门,且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升高。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是所有试验羊瘤胃优势菌属,且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4)瘤胃微生物的物种差异性方面:门水平上,Ⅳ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Ⅱ组和Ⅲ组TM7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Ⅰ组互氧菌门(Synergist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属水平上,Ⅰ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Ⅰ组和Ⅱ组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Ⅲ组和Ⅳ组(P<0.01),Ⅰ组和Ⅲ组未分类拟杆菌(Unspecified_Bacteroidal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Ⅰ组和Ⅱ组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未分类韦荣氏球菌科(Unspecified_Veillonellaceae)、未分类毛螺菌科(Unspecified_Lachnospiraceae)和未分类梭菌(Unspecified_Clostridial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Ⅱ组和Ⅳ组Unspecified_RF32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Unspecified_F16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影响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瘤胃微生物的丰富度有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显著改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互氧菌门(Synergistet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等细菌的相对丰度(P<0.05),且消化能水平为9.66 MJ·kg^(-1)的饲粮能够有效改善陕北白绒山羊断奶公羔瘤胃发酵特性和细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断奶公羔 能量水平 瘤胃发酵特性 瘤胃菌群组成
下载PDF
山羊circFDXR的鉴定及其在卵巢颗粒细胞中高效表达的研究
7
作者 刘杰 李之瀚 +9 位作者 郭聪慧 冯光杭 薛文哲 刘德武 柳广斌 孙宝丽 郭勇庆 邓铭 邹娴 李耀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2341,共12页
【目的】鉴定山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铁氧还蛋白还原酶(circFDXR)的表达,建立其在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的高效表达方式。【方法】利用PCR扩增、DNA测序、RNase R酶消化、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circFDXR的环状性质。通过核质... 【目的】鉴定山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铁氧还蛋白还原酶(circFDXR)的表达,建立其在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的高效表达方式。【方法】利用PCR扩增、DNA测序、RNase R酶消化、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circFDXR的环状性质。通过核质分离、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ircFDXR亚细胞定位。利用同源重组将circFDXR的线性序列无缝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C5-ciR,转染至293T细胞包装病毒后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并确定最佳感染复数(MOI),并以最佳MOI感染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表达效率,并测序验证circFDXR是否正确环化。【结果】山羊circFDXR主要定位于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质中,耐受RNase R酶的消化。成功构建circFDXR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浓缩病毒滴度为5.49×10~9 TU/mL,感染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最佳MOI为100。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circFDXR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测序结果显示过表达的circFDXR可以正确环化。【结论】circFDXR主要定位于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质中,相比线性RNA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利用慢病毒包装的circFDXR在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可以正确环化,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ircFDXR在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circFDXR 慢病毒包装 卵巢颗粒细胞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的山羊嘴唇黏膜色素沉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初步分析
8
作者 蒋婧 屈明好 +4 位作者 孙晓燕 李杰 陈灿灿 李世勇 任航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1369,共9页
【目的】通过RNA-Seq技术筛选不同颜色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初步揭示山羊嘴唇黏膜颜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动物黏膜色素代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嘴唇等面部可视黏膜颜色存在差异的酉州乌羊(乌黑色)和板角山羊(粉... 【目的】通过RNA-Seq技术筛选不同颜色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初步揭示山羊嘴唇黏膜颜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动物黏膜色素代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嘴唇等面部可视黏膜颜色存在差异的酉州乌羊(乌黑色)和板角山羊(粉色)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嘴唇黏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以|log_(2)(Fold Change)|>1且q value<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利用RNA-Seq技术共筛选出249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与粉色嘴唇黏膜组织相比,乌黑色嘴唇黏膜组织中上调基因有218个,下调基因有31个。2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划分在9种TFs家族中,其中14个基因属于含有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家族。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离子转运相关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催产素、钙、cGMP-PKG信号通路,以及肥厚性心肌病、心脏肌肉收缩等7个与肌肉组织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钙和cGMP-PKG信号通路与色素代谢密切相关;此外,ASIP等12个基因富集到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Melanogenesis)等色素代谢核心通路中;CALML6、OXTR、ATP1A2、ATP1B44个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富集到多条与色素代谢相关的通路。q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初步确定ASIP基因为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的候选基因,CALML6、OXTR、ATP1A2、ATP1B44个基因参与了山羊嘴唇黏膜色素沉积过程,为研究山羊黏膜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探究人类黏膜异常着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转录组测序 嘴唇黏膜 色素沉积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氨酸对体外培养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及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
9
作者 康佳 段香茹 +6 位作者 尹雪姣 杨若晨 李太春 单新雨 陈美静 张英杰 刘月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27,共13页
旨在探讨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对体外培养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SF)生长及毛乳头细胞(DPCs)增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只1周岁左右健康雄性燕山绒山羊皮肤若干,完整分离的次级毛囊随机分成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3个重复... 旨在探讨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对体外培养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SF)生长及毛乳头细胞(DPCs)增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只1周岁左右健康雄性燕山绒山羊皮肤若干,完整分离的次级毛囊随机分成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3个重复,每个重复8根毛囊,Cys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40、80、120、160和200μg·mL^(-1);Met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10、15、20、25和30μg·mL^(-1)。毛囊培养7 d,每隔24 h观察毛囊生长形态并测量毛囊生长长度。从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中提取、纯化DPCs,细胞计数并绘制DPCs生长曲线,将DPCs随机分为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6个重复,Cys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20、40、60、80、100μg·mL^(-1);Met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2、4、6、8、10μg·mL^(-1)。培养2 h后用CCK-8试剂盒进行细胞增殖活力测定,确定燕山绒山羊DPCs中Cys和Met的最适培养浓度,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Cys和Met的DPCs增殖相关基因(PCNA、CCND1、CDC42、CDK 4)、凋亡相关基因(P21、P53、Bax、Caspase-3、Bcl-2)、皮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IVL)及角蛋白相关基因(K10、K 14)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80和120μg·mL^(-1) Cys与10、15、20和25μg·mL^(-1) Met均可显著影响次级毛囊生长速率和累计生长长度(P<0.01),且120μg·mL^(-1) Cys和20μg·mL^(-1) Met促生长效果最好;添加20、40和60μg·mL^(-1) Cys可以显著影响DPCs增殖(P<0.05),添加40μg·mL^(-1) Cys显著上调PCNA、CCND1、CDK4、Bcl-2、K10、K 14和IVL基因mRNA表达量(P<0.05);添加6μg·mL^(-1) Met可以显著影响DPCs增殖(P<0.05),并显著上调PCNA、CCND1、CDK4、P21、Bcl-2、K 10和K 14基因mRNA表达量(P<0.05)。综上,添加Cys和Met可以显著促进长绒期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20μg·mL^(-1)和20μg·mL^(-1);添加Cys和Met可通过上调细胞增殖、分化、角蛋白等基因mRNA、下调细胞凋亡基因mRNA表达,促进乳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蛋氨酸 绒山羊 次级毛囊 毛乳头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牛结节性皮肤病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任炜杰 邹艳丽 +4 位作者 刘春菊 刘珊 赵永刚 李金明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对我国养牛业形成较大威胁。血清学方法是便捷、敏感、经济的牛结节性皮肤病检测方法,对于疫病及时发现与疫苗免疫效果评估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牛结节性皮肤病各类常用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方法... 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对我国养牛业形成较大威胁。血清学方法是便捷、敏感、经济的牛结节性皮肤病检测方法,对于疫病及时发现与疫苗免疫效果评估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牛结节性皮肤病各类常用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病毒中和试验(VNT)作为该病的抗体检测金标准,试验周期长,操作要求严格,在基层实验室无法使用,较适用于可疑病例确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适用于大批量样品检测,但蛋白抗原免疫机制研究不足,方法不够成熟;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稍低,难以用于临床检测;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可以检测一定规模的样品,但其结果需要单孔镜检,不如ELISA结果一目了然;免疫印迹试验(WB)可以鉴别副痘病毒,但操作繁琐,难以用于大批量检测。目前看,ELISA在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血清学检测应用上有着绝对优势。今后需要加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基础研究,摸清各蛋白的免疫机制,筛选出有效、敏感的抗原,以建立适于基层大规模抗体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 山羊痘病毒 绵羊痘病毒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脂多糖处理时间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占今舜 江浩筠 +6 位作者 贾浩滨 王海波 谷志勇 潘月 钟小军 马月辉 霍俊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在山羊瘤胃上皮细胞(GRECs)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μg/mL脂多糖(LPS),培养3、6、9 h后,检测细胞活性、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1)LPS处理3 h组GRECs的活性显著低于处理6 h和9 h组的,而处理6 h和9 h组GRECs... 在山羊瘤胃上皮细胞(GRECs)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μg/mL脂多糖(LPS),培养3、6、9 h后,检测细胞活性、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1)LPS处理3 h组GRECs的活性显著低于处理6 h和9 h组的,而处理6 h和9 h组GRECs的活性无显著差异;2)LPS处理3 h组GRECs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处理6 h和9 h组的,但MDA含量的变化则相反,GRECs的SOD和CAT活性随LPS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ROS含量则随LPS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极显著降低;3)LPS处理3h组GRECs的TNF–ɑ和IL–1β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处理6h和9h组的,IL–1β相对表达量随LPS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各组间IL–6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4)LPS处理3 h组GRECs的ZO–1分布低,随着处理时间延长ZO–1分布增加,LPS处理3 h的GRECs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处理6 h和9 h组的。说明随着LPS处理时间的延长,山羊瘤胃上皮细胞能够通过提高自身抗氧化和抗炎症能力来缓解氧化损伤,进而改善细胞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山羊瘤胃上皮细胞 抗氧化性能 抗炎性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阴囊热应激对山羊血睾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武永杰 徐英环 +3 位作者 刘腾飞 马琳 陈鸿 徐永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73-2982,共10页
旨在探究热应激对山羊血睾屏障(BTB)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山羊热应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6只1~1.5岁的健康雄性关中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组采用改良后的阴囊热刺激法建立山羊睾丸热应激模型。利用CAS... 旨在探究热应激对山羊血睾屏障(BTB)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山羊热应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6只1~1.5岁的健康雄性关中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组采用改良后的阴囊热刺激法建立山羊睾丸热应激模型。利用CASA法检测精液质量变化,光镜与透射电镜观测睾丸结构,生物素示踪法显示BTB通透性改变,蛋白质印记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TB关键蛋白表达定位。热应激组中山羊睾丸指数、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精子总运动性和精子前进运动率均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导致睾丸组织形态受损明显,生精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紊乱;支持细胞内质网扩张,并出现大量空泡;支持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松散且不连续。热应激引起BTB通透性升高,关键连接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分布定位未受影响。热应激损伤山羊睾丸组织形态,破坏支持细胞结构并降低BTB关键蛋白表达,从而导致BTB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受损,造成精子质量下降,影响雄性山羊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热应激法 血睾屏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青贮黑麦草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杨丽 秦新惠 张建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青贮黑麦草代替饲粮中10%青贮紫花苜蓿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挑选体重、产奶量、胎次一致的健康奶山羊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奶山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采用10%青... 试验旨在探究青贮黑麦草代替饲粮中10%青贮紫花苜蓿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挑选体重、产奶量、胎次一致的健康奶山羊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奶山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采用10%青贮黑麦草代替基础饲粮中等量的青贮紫花苜蓿。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8周(妊娠期和泌乳期均为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初生羔羊体重和断奶羔羊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乳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奶山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球蛋白(GL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以青贮黑麦草代替10%青贮紫花苜蓿可以提高羔羊存活率和幼羊生长性能,增加奶山羊采食量和产奶量,改善奶山羊的免疫功能,但对奶山羊血清抗氧化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黑麦草 奶山羊 生产性能 乳成分 血清相关指标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研究
14
作者 花卫华 朱亚军 +3 位作者 聂德华 王姣 柴文娴 鲁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92-94,共3页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_(1)、波萨白F_(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_(2)...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_(1)、波萨白F_(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_(2)各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P<0.05);波萨白F_(2)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萨白F_(1),萨白F_(1)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间,波萨白F_(2)、萨白F_(1)各日龄体尺指标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羊的体尺数据随着日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该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羔羊体重、体尺等早期生长发育性状,为培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用品种(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体重 体尺指标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 萨能奶山羊 波尔山羊
下载PDF
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的综合分析
15
作者 德吉 索朗达 +6 位作者 魏宇辰 王斌 阿旺措吉 仁青措姆 崔久增 张磊 巴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9-1436,共8页
背景: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的认识还未明确。目的:分析并挖掘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方法:在妊娠第5天和第15天(... 背景: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的认识还未明确。目的:分析并挖掘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方法:在妊娠第5天和第15天(分别代表容受前子宫内膜组和容受性子宫内膜组),分别随机选取3只藏西北绒山羊,采集子宫内膜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蛋白白血病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提取子宫内膜组织总RNA,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差异表达的m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和miRNA,进行功能预测,并分析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可变剪接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结果与结论:(1)与容受前子宫内膜组比较,容受性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测序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多为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包括250个上调的mRNA、193个上调的长链非编码RNA、135个下调的mRNA和123个下调的长链非编码RNA,显著富集于Wnt、Hedgehog和Hippo信号通路;(3)可变剪接事件分析显示有8个差异表达的可变剪接转录本,均为mRNA分子,其中2个下调、6个上调,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细胞运动和胚胎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绒山羊 子宫内膜容受性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可变剪接 白血病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羊乳清蛋白部分和深度水解工艺、水解物致敏性及肽谱分析
16
作者 李红娟 李梦凡 +3 位作者 曹洪宇 刘雷 牟善波 于景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1,共11页
利用羊乳清蛋白制备低致敏性配料是目前乳品工业的研究热点。乳清蛋白是乳中主要的蛋白质之一,也是引起婴幼儿过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将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肽是降低其致敏性的有效方法。以山羊乳清蛋白为原料,研究了部分水解乳清蛋白和深... 利用羊乳清蛋白制备低致敏性配料是目前乳品工业的研究热点。乳清蛋白是乳中主要的蛋白质之一,也是引起婴幼儿过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将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肽是降低其致敏性的有效方法。以山羊乳清蛋白为原料,研究了部分水解乳清蛋白和深度水解乳清蛋白的水解工艺和水解物特性(水解度、分子质量分布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 C-MS/MS)比较了部分水解和深度水解工艺中过敏表位酶切位点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羊乳清蛋白水解效果较好,其中碱性蛋白酶的水解度最高,达21.26%。经电泳分析,单酶水解后的产物中仍存在大分子多肽链,深度水解工艺需要复合酶水解。在酶底比为4000 U/g时,使用碱性蛋白酶在pH值为10.0、温度为55℃条件下水解羊乳清蛋白1.0 h,部分水解产物的水解度为12.31%,分子质量在5 kDa以下的多肽占95.18%,β-乳球蛋白抗原性下降率为9.40%。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酶底比为6000 U/g,在pH值为8.5、温度为50℃条件下,水解羊乳清蛋白3.0 h,深度水解产物的水解度为35.58%,分子质量低于3 kDa的多肽为97.26%,β-乳球蛋白抗原性下降率为40.97%。部分水解和深度水解均能破坏β-乳球蛋白的大部分过敏表位,但相较于部分水解,深度水解能更大程度地降低乳清蛋白的致敏性。研究旨在为低致敏性羊水解乳清蛋白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清蛋白 水解 分子质量分布 水解度 致敏性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柏籽对羊肉风味的影响
17
作者 王改芳 王彦林 冯彩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131,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20%的柏籽对羊肉风味的影响。试验将12只体重相近(40±2.2)kg的山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柏籽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柏籽组饲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的柏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为期3个月,预饲期20 d,正试期1...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20%的柏籽对羊肉风味的影响。试验将12只体重相近(40±2.2)kg的山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柏籽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柏籽组饲料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的柏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为期3个月,预饲期20 d,正试期100 d,试验结束后取背最长肌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柏籽组羊肉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胆固醇的含量降低14%。(2)柏籽组羊肉氨基酸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氨基酸总量提高9.0%。(3)对照组和柏籽组羊肉都检测出16种脂肪酸,但种类略有不同。结论:饲料中添加20%的柏籽可以改善羊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柏籽 胆固醇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国审新品种皖临白山羊培育与种质特性
18
作者 凌英会 张子军 +7 位作者 刘洪瑜 刘亚 曹鸿国 李运生 韩春杨 楼梦雨 李爽 章孝荣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安徽省优良地方羊种,增加我国优质肉羊产能。该研究以地方品种安徽白山羊为基础,引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血缘,开展了皖临白山羊新品种培育。选育结果:经过三元杂交以及横交固定选育四个世代后,新品种皖临白山羊...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安徽省优良地方羊种,增加我国优质肉羊产能。该研究以地方品种安徽白山羊为基础,引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血缘,开展了皖临白山羊新品种培育。选育结果:经过三元杂交以及横交固定选育四个世代后,新品种皖临白山羊2月龄公羔体重为(12.38±1.63) kg,体高、体长和胸围数据分别达到(46.12±1.51)、(44.15±1.55)和(50.10±1.99) cm;6月龄公羔体重为(31.12±3.14) kg,体高、体长和胸围数据分别达到(63.38±1.98)、(58.95±2.15)和(72.20±2.55) cm;12月龄公羊体重为(52.53±4.01) kg,体高、体长和胸围数据分别达到(71.38±4.11)、(68.55±2.99)和(85.85±3.55) cm;18月龄公羊体重为(66.16±4.78) kg,体高、体长和胸围数据分别达到(81.25±4.10)、(73.44±4.21)和(92.21±4.31) cm;产羔率达255.3%;6月龄公羊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达(54.15±1.42)%、(47.08±0.85)%和(13.01±0.44) cm2;6月龄母羊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达(53.21±0.76)%、(46.56±1.52)%和(12.92±0.78) cm2。可见,皖临白山羊新品种体型较大,背毛白色,全身结构匀称紧凑,背腰宽平,四肢粗壮,蹄质坚实,充分发挥了亲本成活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临白山羊 新品种 选育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基于GBS测序的湘东黑山羊的亲缘关系及近交系数
19
作者 刘海林 江为民 +4 位作者 段洪峰 李昊帮 罗璋 李安定 龚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BS)对60只湘东黑山羊(9只公羊、51只母羊)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湘东黑山羊染色体上的SNP数据和连续纯合子片段(ROH)数据。通过SNP数据进行基于G矩阵的基因组亲缘关系分析和NJ聚类分析,构建湘东黑山羊的群体家系结构,... 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BS)对60只湘东黑山羊(9只公羊、51只母羊)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湘东黑山羊染色体上的SNP数据和连续纯合子片段(ROH)数据。通过SNP数据进行基于G矩阵的基因组亲缘关系分析和NJ聚类分析,构建湘东黑山羊的群体家系结构,并通过ROH数据得到群体平均近交系数。结果表明,60只湘东黑山羊的平均测序深度为9.15X,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率平均为99.59%;在SNP检测过程中,3只母羊不符合基因型数据质控标准,将其过滤后获得其他57只黑山羊29条染色体上153046个SNPs位点和1937个ROH片段;构建的湘东黑山羊8个家系,其中9只公羊和6只母羊被分为7个家系,另42只母羊被单独分类;基于ROH片段分析的湘东黑山羊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近交系数均值为0.047,说明湘东黑山羊公羊在繁育过程中有较大的利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黑山羊 基因分型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续纯合子片段 近交系数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奶山羊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
作者 史怀平 罗军 +5 位作者 王建民 张潇 牛满迎 胡建红 李杰 边会龙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4期208-216,共9页
该文通过溯源四大洲(欧、非、美、大洋洲)优秀奶山羊培育过程,综述了国内外奶山羊种业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对育种体系和育种技术比较分析,论述了国内外奶山羊种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制约我国奶山羊种业发展的育种体系不完善、新技术应... 该文通过溯源四大洲(欧、非、美、大洋洲)优秀奶山羊培育过程,综述了国内外奶山羊种业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对育种体系和育种技术比较分析,论述了国内外奶山羊种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制约我国奶山羊种业发展的育种体系不完善、新技术应用不足、性能测定基础薄弱和优良地方品种资源重视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构建现代奶山羊育种体系、加强育种技术研究、强化生产性能测定、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促进我国奶山羊种业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奶山羊种业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遗传改良 核心种源 自主培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