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林外史》节译本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群体的译者行为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勤 王琴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汉语乡土语言土味浓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意象和异质成分,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本文梳理了《儒林外史》三个典型的华人离散译者节译本中的乡土语言英译文,分析其乡土语言英译策略的异同。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探究这... 汉语乡土语言土味浓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意象和异质成分,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本文梳理了《儒林外史》三个典型的华人离散译者节译本中的乡土语言英译文,分析其乡土语言英译策略的异同。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探究这一群体乡土语言英译的译者行为及其动因,以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外译,尤其是乡土语言的英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节译 乡土语言 华人离散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术语英译中学者型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关系研究——以《淮南子》两译本中古代天文术语英译为例
2
作者 许明武 陈嘉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2010年《淮南子》两部英译本问世,分别来自美国学者约翰·马绛团队和中国学者翟江月、牟爱鹏。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本研究对马译本和翟译本中230个天文术语英译的译者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翻译内两译本均呈现... 2010年《淮南子》两部英译本问世,分别来自美国学者约翰·马绛团队和中国学者翟江月、牟爱鹏。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本研究对马译本和翟译本中230个天文术语英译的译者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翻译内两译本均呈现“求真为本,求真兼顾务实”的译者行为倾向,仅马译本有“译外超务实”倾向;学者型译者身份下“学者”和“译者”角色对两译本译者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马译本充分保留“学者”特色,翟译本恪守“译者”本分。本研究考察了相同译者身份下译者行为的异同,进一步揭示了译者角色在翻译内外对译者行为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文术语 《淮南子》 学者型译者 “求真—务实”
下载PDF
丁玲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
3
作者 刘红华 申玉洁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借助海外图书馆及数据库资源,通过梳理丁玲作品政府机构译介和国际学者译介情况,以及各译本在Goodreads、Amazon、StoryGraph等网站上的读者综合评价情况,对英语世界丁玲作品的接受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丁玲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效果差强人... 借助海外图书馆及数据库资源,通过梳理丁玲作品政府机构译介和国际学者译介情况,以及各译本在Goodreads、Amazon、StoryGraph等网站上的读者综合评价情况,对英语世界丁玲作品的接受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丁玲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效果差强人意,存在不少进步空间。中国文学作品要真正走向世界,在翻译层面,应坚持“常译常新”。在传播层面,应注重“平靓正”,重视“粉丝翻译”的影响力,通过与其他传播形式跨界合作努力为自身“引流”;同时,还要重视译作的本土化。在接受层面,应思考如何实现接受效果从“Chinajoy”到“Globaljoy”,让中国文学作品凭借自身的魅力,赢得海外读者的衷心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小说 英语世界 翻译与接受 政府机构译介 国际学者译介
下载PDF
中国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例
4
作者 刘月梅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0-123,共4页
翻译中国文学经典《儒林外史》过程中,该作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有独特之处。不同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方式的差异,体现了翻译过程中的难点,这些难点包括如何准确传达文化负载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情感色彩等,这些都... 翻译中国文学经典《儒林外史》过程中,该作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有独特之处。不同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方式的差异,体现了翻译过程中的难点,这些难点包括如何准确传达文化负载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情感色彩等,这些都是翻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包括直译加注、意译、音译等,旨在更全面地传达原著的文化精髓。这些具体的翻译实践,为类似典籍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下载PDF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论方言英译的功能对等——以《儒林外史》杨译本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亦凡 于琼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7-68,79,共3页
以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结合吴地方言所包含的人物称谓、风土人情、名物制度的文化功能,分析《儒林外史》杨译本中的方言翻译如何通过归化、异化和折中翻译法来实现文化功能对等。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跨文化交际 方言英译 功能对等
下载PDF
反讽翻译中的译者行为批评——以《阿Q正传》的英法译本为例
6
作者 李冬冬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4期54-65,共12页
反讽的理解和翻译依赖常识、文本和社会文化语境,三种语境被激活的难易程度不同,是系统观察译者行为规律的切入点。笔者研究发现:学者型译者整体上坚持中立并偏向求真的翻译。语境越容易激活,译者越坚持中立原则;语境越难激活,译者付出... 反讽的理解和翻译依赖常识、文本和社会文化语境,三种语境被激活的难易程度不同,是系统观察译者行为规律的切入点。笔者研究发现:学者型译者整体上坚持中立并偏向求真的翻译。语境越容易激活,译者越坚持中立原则;语境越难激活,译者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为读者补偿的语境越多。作者型译者整体上坚持务实翻译。语境越容易,译者越活跃,隐性补偿较多,追求译文的语言优化;语境越难,译者受到源语的束缚越多。学者型译者和作者型译者的作品相互补充,形成知性和艺术发展的连续体。本研究旨在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者选择以及读者对译本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 反讽翻译 学者型译者 作者型译者
下载PDF
O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in Term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The Scholars
7
作者 周君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期136-137,共2页
Idioms translation is of special importance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its implied meaning.This paper has made a summary of idiom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employed by the Yangs ... Idioms translation is of special importance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its implied meaning.This paper has made a summary of idiom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employed by the Yangs in The scholars,laying empha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nd idioms translation.Introducing six ways of idioms translation in The Scholars,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ommon ground between Yang Xianyi and Nida's translating ideas--the translation should consider both the readers and translators,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point of view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过程 翻译 文化差异 汉语教学
下载PDF
杨宪益《儒林外史》英译本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8
作者 马福华 《语文学刊》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儒林外史》是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被誉为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在翻译上,杨宪益的《儒林外史》英译本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全译本。本文拟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从翻译内、外两个层次,分析《儒林外史》译者杨宪益“求真”的“译内... 《儒林外史》是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被誉为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在翻译上,杨宪益的《儒林外史》英译本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全译本。本文拟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从翻译内、外两个层次,分析《儒林外史》译者杨宪益“求真”的“译内行为”和“务实”的“译外行为”。研究发现,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上,杨译本的译者行为偏于“求真”兼顾“务实”,且两者的平衡程度较高,符合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一般性行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宪益 《儒林外史》(杨译本)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生态翻译视域下古典小说与当代小说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比研究——基于《儒林外史》译本和《活着》译本的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5,共9页
生态翻译学以整体翻译生态环境为平台,为译者提供了在选择与适应过程中选取最优译法的可能。作为文化印记载体的文化负载词是翻译生态环境中连通原文本和读者的关键,文化负载词的这个“惑”若在译本中得不到合理恰当的“解”,原文本便... 生态翻译学以整体翻译生态环境为平台,为译者提供了在选择与适应过程中选取最优译法的可能。作为文化印记载体的文化负载词是翻译生态环境中连通原文本和读者的关键,文化负载词的这个“惑”若在译本中得不到合理恰当的“解”,原文本便无法以完整真实的面貌在译本中得以展现,进而读者从译本中获得的文化体验也必定是存在损耗的。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看,以杨宪益夫妇英译本《儒林外史》和白睿文英译本《活着》为例,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的文化负载词能够有效帮助译者实现“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的动态平衡。中国优秀文学的“走出去”乃至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需要以翻译生态环境中各个相关要素的考量为依据,以适应性选择为基础确定可行的翻译策略,采取适宜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 文化负载词 英译 《儒林外史》 《活着》
下载PDF
从体认语言学看《儒林外史》话题标记词英译
10
作者 徐丽 张卉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0期161-164,共4页
《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品,被译为多国语言传播海内外,其独具中国特色的话题标记语,不仅使文章生动鲜明,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所在。而体认语言学在充分参考中国语言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外译的指导作用日益凸... 《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品,被译为多国语言传播海内外,其独具中国特色的话题标记语,不仅使文章生动鲜明,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所在。而体认语言学在充分参考中国语言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外译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故此,该文从体认语言学视角出发,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为案例来源,分析《儒林外史》中译者对于前置话题标记与后置话题标记的英译,比较同一类型话题标记语采取不同译法的体认语言学依据,进而论证体认语言学对于话题标记语英译理论指导的可行性,以期从体认语言学角度为《儒林外史》及类似中文优秀作品英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外译实践带来一点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儒林外史》 话题标记 英译 理论指导 文化传播
下载PDF
我国学者型译者群体的历时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霍跃红 杨潇 王蓓蓓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3年第3期80-84,共5页
本文首先对学者型译者的概念进行界定,即身兼译者和学者双重身份的人。他们的翻译活动与学术研究是分不开的。然后以我国现、当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描述并总结不同时代背景下学者型译者群体表现出来的翻译与研究特点。对每个时... 本文首先对学者型译者的概念进行界定,即身兼译者和学者双重身份的人。他们的翻译活动与学术研究是分不开的。然后以我国现、当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描述并总结不同时代背景下学者型译者群体表现出来的翻译与研究特点。对每个时期的学者型译者群体的翻译活动与研究活动进行全面的历时性描述,可以了解学者型译者们对我国的翻译及文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丰富翻译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型译者 描述性研究 历时性研究
下载PDF
翻译会通研究:从徐光启到严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德让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7,共4页
会通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特征。明清儒家士大夫从徐光启到严复,通过翻译会通中西,在儒家文化反思、转型与新文化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值得专题研究。明清翻译会通是儒家文化反思和重构的学术方式,传统文化是士大夫会通西学的重要资源,... 会通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特征。明清儒家士大夫从徐光启到严复,通过翻译会通中西,在儒家文化反思、转型与新文化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值得专题研究。明清翻译会通是儒家文化反思和重构的学术方式,传统文化是士大夫会通西学的重要资源,而类比联想则是其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会通 翻译 儒家士大夫
下载PDF
人文学者的情怀与担当——许钧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全功 许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13,共11页
人文学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有情怀与担当。学者情怀,可以从学科情怀、人文情怀和人类情怀三个层面来体现,集中表现为一种勇于担当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本访谈就人文学者的精神追求、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学界关心的... 人文学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有情怀与担当。学者情怀,可以从学科情怀、人文情怀和人类情怀三个层面来体现,集中表现为一种勇于担当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本访谈就人文学者的精神追求、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学界关心的问题展开思考。许钧教授结合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的建设,对中国翻译学科建设、中华翻译家研究、翻译与文化传承、青年学者学术发展、外语学科翻译成果认定、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的介入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者 情怀 担当 许钧 翻译学
下载PDF
汉学家乡土语言英译策略对比研究——以葛浩文译《酒国》和蓝诗玲译《鲁迅小说全集》为例 被引量:24
14
作者 周领顺 丁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14,共14页
汉语"乡土语言"作为中国乡土文学作品的载体,其英译问题逐渐受到译学界的关注,而汉学家英译是译学界普遍看好的、理想的译者模式,通常被认为是一条成功的实践路径,其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功不可没。就中国乡土文学作品中汉语&... 汉语"乡土语言"作为中国乡土文学作品的载体,其英译问题逐渐受到译学界的关注,而汉学家英译是译学界普遍看好的、理想的译者模式,通常被认为是一条成功的实践路径,其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功不可没。就中国乡土文学作品中汉语"乡土语言"的英译而言,汉学家葛浩文和汉学家蓝诗玲的英译实践,是汉学家中比较突出的两位,对其乡土语言英译策略及其动因的研究,将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者模式等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通过对葛浩文英译莫言《酒国》和蓝诗玲英译鲁迅《鲁迅小说全集》中的乡土语言事实的分析,深刻剖析了不同的译者行为背后的动因。对于译者而言,实现译者学者化,才能传递文化的最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蓝诗玲 乡土语言 《酒国》 《鲁迅小说全集》 译者学者化
下载PDF
19世纪中国人关于基督教God/Spirit汉译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林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6,共10页
如何用汉语词翻译圣经中的God(Elohim/Theos)和Spirit(ruach/pneuma)?近代以来,就成为讨论的问题,被称为"术语问题"。不过,学界一般认为这只是外籍传教士内部的争论,中国学者并未参与。其实,查阅当时的资料就会发现,中国人对... 如何用汉语词翻译圣经中的God(Elohim/Theos)和Spirit(ruach/pneuma)?近代以来,就成为讨论的问题,被称为"术语问题"。不过,学界一般认为这只是外籍传教士内部的争论,中国学者并未参与。其实,查阅当时的资料就会发现,中国人对这个问题也一直进行着认真的讨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何进善、徐继?、洪秀全等就使用了"上帝"、"神天"、"天父"、"真神"等译名。19世纪70年代末,更多学者参与其中,福州征文活动和《万国公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讨论达到高潮,这个时期出现了"造化主"、"真宰"等译名。中国学者的主张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GOD/SPIRIT 术语问题 汉译 中国学者
下载PDF
从《儒林外史》的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27-130,共4页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的翻译的探讨,总结出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的翻译的探讨,总结出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译+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以及意象的转换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儒林外史》
下载PDF
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雯秋 马广惠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句是译本的标志性风格特征;(3)口语风格特征突出,但也不乏正式风格特征;(4)文化语言的翻译采用的策略是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 译者风格 《儒林外史》 杨宪益与戴乃迭
下载PDF
身份视角下的称呼语翻译研究——以杨宪益英译《儒林外史》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段燕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99-106,共8页
《儒林外史》这部经典巨著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阶层分明、等级壁垒森严的微型身份社会,而直接体现这种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的便是一套纷繁复杂的称呼语体系。本文结合社会学和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观,以吴敬梓《儒林外史》及杨宪益夫妇译本为... 《儒林外史》这部经典巨著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阶层分明、等级壁垒森严的微型身份社会,而直接体现这种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的便是一套纷繁复杂的称呼语体系。本文结合社会学和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观,以吴敬梓《儒林外史》及杨宪益夫妇译本为语料,采用定性分析、线性对比的研究方法,分别从说话者进入交际前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和特定交际阶段所构建的语用身份两个维度,阐释和分析会话中称呼语身份意识在原著及其译本中的实现。研究发现,尽管译者一直都在努力忠实原文,但仍然在无意识中改造了原文,这导致称呼语身份意识在汉英语际转换过程中发生了信息过载、缺失和变异等。文章认为,称呼语的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考虑源语一方诸多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翻译 身份 《儒林外史》
下载PDF
西方唐诗英译及其研究状况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倪修璟 张顺生 庄亚晨 《语言教育》 2013年第3期60-64,67,共6页
近年来唐诗英译实践和相关研究都突飞猛进,这不仅对中国古诗英译实践和理论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有巨大的意义。然而,唐诗英译及英译研究具体是从何时肇始的?发展情况如何?西方具体有哪些主要学者?其贡献... 近年来唐诗英译实践和相关研究都突飞猛进,这不仅对中国古诗英译实践和理论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有巨大的意义。然而,唐诗英译及英译研究具体是从何时肇始的?发展情况如何?西方具体有哪些主要学者?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拟对此做一次概括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英译 西方学者 简介
下载PDF
古诗英译:呼吁中西合作翻译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中西合作翻译可以减少文化误读,缩短翻译周期,增强译文可读性,提高译文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度,不失为古诗英译的突破口。翻译史上,中国学者与西方诗人合作,中国学者、汉学家与诗人合作以及中国学者与西方汉学家诗人合作的3类典型模式取得... 中西合作翻译可以减少文化误读,缩短翻译周期,增强译文可读性,提高译文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度,不失为古诗英译的突破口。翻译史上,中国学者与西方诗人合作,中国学者、汉学家与诗人合作以及中国学者与西方汉学家诗人合作的3类典型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成功的翻译往往都是由西方译者主导。然而,过去的历史经验并不能完全决定当下的翻译实践主体。中国文学"走出去"背景下,中方主导的合作翻译和西方主导的合作翻译均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应该同时得到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合作 翻译模式 “走出去” 古诗英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