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o-(±)-开环异落叶松脂醇二阿魏酸酯的全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亚穆 王伟 +1 位作者 杨丰科 常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7-952,共6页
报道了双木脂素threo-(±)-开环异落叶松脂醇二阿魏酸酯的全合成.以香草醛为原料,经过两步Sto-bbe反应构建木脂素骨架,然后再用LiAlH4还原、加氢后,产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2个异构体meso-和threo-(±)-开环落叶松脂素;根据其NMR... 报道了双木脂素threo-(±)-开环异落叶松脂醇二阿魏酸酯的全合成.以香草醛为原料,经过两步Sto-bbe反应构建木脂素骨架,然后再用LiAlH4还原、加氢后,产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2个异构体meso-和threo-(±)-开环落叶松脂素;根据其NMR,IR和HRMS等谱图确认发现,极性较小的产物threo-(±)-开环落叶松脂素为合成的关键中间体.threo-(±)-开环落叶松脂素与甲氧甲基(MOM)保护的阿魏酸缩合得到目标产物threo-(±)-开环异落叶松脂醇二阿魏酸酯.合成采用汇聚法,经11步,以约8%的总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及操作简便的优点,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落叶松二阿魏酸酯 Stobbe反应 双木 全合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直铁线莲宁B和异落叶松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勇 李祥 +1 位作者 陈建伟 王莹莹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9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中抗病毒活性成分落叶松脂素-4,4'-二-O-β-D-二葡萄糖苷(直铁线莲宁B,clemastanin B)和异落叶松脂素(isolariciresinol)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直铁线莲宁B、异落叶松脂素分别在0.1472μg...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中抗病毒活性成分落叶松脂素-4,4'-二-O-β-D-二葡萄糖苷(直铁线莲宁B,clemastanin B)和异落叶松脂素(isolariciresinol)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直铁线莲宁B、异落叶松脂素分别在0.1472μg~1.7664μg、0.0608μg~0.36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76%、97.94%,RSD分别为2.76%、1.69%。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可靠,可作为板蓝根颗粒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颗粒 落叶松-4 4’--O-β—D-二葡萄糖苷 落叶松 HPLC
下载PDF
菘蓝中松脂醇-落叶松脂素还原酶编码基因IiPLR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蓉蓉 马雪祺 肖莹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0-2281,共12页
松脂醇-落叶松脂素还原酶(pinoresinol-lariciresinol reductase,PLR)是植物中木脂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能连续催化两步反应分别生成落叶松脂素和开环异落叶松脂素。落叶松脂素等木脂素类成分是中药板蓝根发挥抗病毒活性的有效成分。为... 松脂醇-落叶松脂素还原酶(pinoresinol-lariciresinol reductase,PLR)是植物中木脂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能连续催化两步反应分别生成落叶松脂素和开环异落叶松脂素。落叶松脂素等木脂素类成分是中药板蓝根发挥抗病毒活性的有效成分。为了研究板蓝根基原植物菘蓝中落叶松脂素生物合成关键酶PLR的功能,从菘蓝(Isatis indigotica)中克隆得到Ii PLR2基因序列,全长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IiPLR2具有保守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结合基序;进化树分析显示Ii PLR2与来自拟南芥的AtPrR1聚在同一分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IiPLR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纯化;体外酶活实验检测发现IiPLR2能够催化松脂醇生成落叶松脂素,并能进一步催化落叶松脂素生成开环异落叶松脂素。IiPLR2编码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催化功能研究丰富了菘蓝中该类功能蛋白的认识,完善了菘蓝木脂素生物合成途径,为开展木脂素类成分的代谢调控和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功能元件,也为深入研究该类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催化功能的关系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落叶松素还原酶 落叶松 开环落叶松
原文传递
长白落叶松树皮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保华 张卫东 +3 位作者 顾正兵 李廷钊 张川 周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研究长白落叶松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色谱柱分离,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其醇提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海松酸(Ⅰ),β-谷甾醇(Ⅱ),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Ⅲ),larixol(Ⅳ),阿魏酸(...  目的:研究长白落叶松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色谱柱分离,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其醇提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海松酸(Ⅰ),β-谷甾醇(Ⅱ),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Ⅲ),larixol(Ⅳ),阿魏酸(Ⅴ),落叶松脂醇(Ⅵ),开环异落叶松脂醇(Ⅶ),异落叶松脂醇(Ⅷ)。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化学成分 首次 海松酸 提物 阿魏酸 Β-谷甾 长白落叶松 植物
下载PDF
植物中松脂醇-落叶松脂素还原酶催化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阴艳红 陈万生 肖莹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6-666,共11页
松脂醇-落叶松脂素还原酶(PLR)是植物中木脂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能够催化松脂醇转化为落叶松脂素,并进一步催化落叶松脂素生成开环异落叶松脂素,且存在底物立体选择性,是一种NADPH依赖型还原酶。PLR的催化产物位于不同类型8-8′木脂素... 松脂醇-落叶松脂素还原酶(PLR)是植物中木脂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能够催化松脂醇转化为落叶松脂素,并进一步催化落叶松脂素生成开环异落叶松脂素,且存在底物立体选择性,是一种NADPH依赖型还原酶。PLR的催化产物位于不同类型8-8′木脂素的源头,其底物选择性直接决定木脂素的骨架类型,如呋喃、二苄基丁烷、二苄基丁内酯和芳基四氢萘木脂素。因此,PLR的催化特性和表达特征在植物木脂素组成及其生物活性多样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PLR在植物木脂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及其催化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PL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催化机制奠定基础,并为不同类型木脂素的精确生物合成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素还原酶 催化特征 对映体选择性 催化机制
原文传递
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耀超 左艳萍 +2 位作者 周芳 唐成芳 张琳梅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79-1487,共9页
【目的】研究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用于分析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用氧敏感性测试法检测落叶松脂醇... 【目的】研究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用于分析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用氧敏感性测试法检测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对变异链球菌氧敏感性的影响;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基因的m RNA水平;采用人单核细胞检测了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的细胞毒性。【结果】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能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而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Real-time PCR实验发现,50μg/m L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作用的生物膜中,brp A(transcriptionalregulator)、rec A(recombinaseA)、nth(endonucleaseIII)、lux S(S-ribosylhomocysteinase)、ffh(fifty four homologue)、smx(sulfamethoxazole)、gtf B(glucosyltransferase-I)和gtf C(glucosyltransferase-SI)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同时研究发现,25、50、75μg/m L的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对人单核细胞的生长和LDH活性均无影响。【结论】落叶松脂醇-4-β-D-吡喃葡糖苷具有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分子水平可以下调brp A、rec A、nth、lux S、ffh、smx、gtf B和gtf C等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mR NA表达水平,同时研究发现其无细胞毒性,因此有望成为抗菌治疗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4-β-D-吡喃葡糖苷 生物膜 链球菌 抗菌
原文传递
人体肠道菌生物转化亚麻木酚素产生4,4′-二羟基肠二醇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家兴 李淼鑫 +3 位作者 朱红云 刘树林 杨东辉 蔡少青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9-1392,共4页
利用笔者前期工作中分离得到的两株细菌单形拟杆菌ZL-Ⅰ和黏液真杆菌ZL-Ⅱ对亚麻子粕中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生物转化获取中间体4,4′-二羟基肠二醇,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4h的发酵培养,亚麻子粕中的开环异落叶松... 利用笔者前期工作中分离得到的两株细菌单形拟杆菌ZL-Ⅰ和黏液真杆菌ZL-Ⅱ对亚麻子粕中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生物转化获取中间体4,4′-二羟基肠二醇,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4h的发酵培养,亚麻子粕中的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转化为4,4′-二羟基肠二醇的转化率为59%,发酵培养6d后,转化率达到94.4%。XAD-2大孔吸附树脂可对发酵液中的4,4′-二羟基肠二醇进行富集,30%乙醇洗脱液中4,4′-二羟基肠二醇的质量分数为(317±3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子粕 开环落叶松酚二葡萄糖苷 4 4′-二羟基肠二 单形拟杆菌 黏液真杆菌
下载PDF
刺桑皮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8
作者 张高荣 黄锡山 +3 位作者 黄艳 赖红芳 王爱娟 李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5-173,共9页
为研究刺桑(Taxotrophis ilicifolia)皮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刺桑皮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刺桑皮... 为研究刺桑(Taxotrophis ilicifolia)皮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刺桑皮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刺桑皮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cariside E5(1)、裂环异落叶松脂醇-9-O-β-吡喃葡萄糖苷(2)、2,4,6-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3)、9-O-β-glucopyranosyl trans-cinnamyl alcohol(4)、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呋喃芹糖基-(1″→6′)-β-吡喃葡萄糖苷(5)、3-羟基-4,5-二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6)、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7)、isotachioside(8)、ficuscarpanoside A(9)、uridine(10)、methyl syringate 4-O-β-D-glucopyranoside(11)、3,4,5-三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12)、木犀草素(13)、人参皂苷Rg1(14)、(+)-lyonirenisol-3α-O-β-D-glucopyranoside(15)、myricetin 3-neohesperidoside(1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桑 化学成分 icariside E5 裂环落叶松-9-O-β-吡喃葡萄糖苷 人参皂苷RG1
下载PDF
板栗花中一个新木脂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文照 丁杏苞 辛一周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1-533,共3页
目的 研究板栗花的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柱色谱进行分离 ,利用波谱数据综合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乙酸乙酯部位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杨梅树皮素 (I)、槲皮素 (II)、没食子酸 (III)、4 喹啉酮 2 羧酸(IV)和 (+) 异落叶... 目的 研究板栗花的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柱色谱进行分离 ,利用波谱数据综合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乙酸乙酯部位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杨梅树皮素 (I)、槲皮素 (II)、没食子酸 (III)、4 喹啉酮 2 羧酸(IV)和 (+) 异落叶松树脂醇 9′ O α L 鼠李糖苷 (V)。结论 IV均为首次从板栗花中得到 ,其中化合物V为新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花 栗木 (+)-落叶松-9’-O-α-L-鼠李糖苷
下载PDF
苍白秤钩风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孝春 郭跃伟 +2 位作者 王峥涛 周文亮 左建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12,共4页
从中药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glaucescens的藤茎中首次分离得到三个木质素类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 ,波谱分析 ,化学方法以及X衍射实验 ,分别将其结构确定为左旋丁香脂素 (1)、(7S ,8R ,8’R) 5 ,5’ 2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 (2 )和 (7S ,8... 从中药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glaucescens的藤茎中首次分离得到三个木质素类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 ,波谱分析 ,化学方法以及X衍射实验 ,分别将其结构确定为左旋丁香脂素 (1)、(7S ,8R ,8’R) 5 ,5’ 2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 (2 )和 (7S ,8R) 二聚松柏醇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秤钩风 左旋丁香 (7S 8R 8'R)-5 5'-2甲氧基落叶松 (7S 8R)-二聚松柏
下载PDF
引入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促进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合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航志 蒋珊 +2 位作者 陈丹 刘鹏阳 万霞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6,共10页
目的:微生物体内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前体物异戊烯焦磷酸酯的天然合成路径受到严格的代谢调控,因此限制了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合成,而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独立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路径,通过在微生物中引入IUP能够进行异戊烯焦... 目的:微生物体内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前体物异戊烯焦磷酸酯的天然合成路径受到严格的代谢调控,因此限制了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合成,而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独立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路径,通过在微生物中引入IUP能够进行异戊烯焦磷酸酯的大量合成,从而促进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大量合成。方法:在油脂酵母解脂耶氏酵母中引入IUP,强化异戊烯焦磷酸酯生物合成,促进β-胡萝卜素的高效积累。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IUP中两个关键蛋白酿酒酵母来源的胆碱激酶Sc CK和拟南芥来源的异戊烯磷酸激酶At IPK,均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二者都具有疏松不稳定的结构特征,显著富集于磷酸类物质的合成通路中。在解脂耶氏酵母中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引入外源β-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carRP和car B,强化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基因thmgR和ggs1,使工程菌株中积累2.68 mg/Lβ-胡萝卜素。通过Cre-loxP系统回收基因组上的ura标签,再将IUP进一步整合到工程菌株染色体上。当培养基中含有20 m M异戊二烯醇作为底物、碳氮比为4/3且发酵96 h后,重组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产量提高到410.2 mg/L,较原始工程菌的产量提高了近200倍。结论:IUP能够促进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高效积累,为利用IUP开展β-胡萝卜素和其他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烯利用途径(IUP) 戊烯焦磷酸酯 Β-胡萝卜素 耶氏酵母
原文传递
土霉昧等异昧的净化对大西洋鲑鱼片质量的影响
12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3,共2页
本研究旨在确定实施去除产生“土味”和“霉味”等异味的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茨醇(MIB)化合物的一项净化工序,对大西洋鲑鱼片质量特性(如脂质含量、颜色)的影响。在两个净化实验期间,鲑鱼在一个流动水体的水池中不喂饲料进行长达20... 本研究旨在确定实施去除产生“土味”和“霉味”等异味的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茨醇(MIB)化合物的一项净化工序,对大西洋鲑鱼片质量特性(如脂质含量、颜色)的影响。在两个净化实验期间,鲑鱼在一个流动水体的水池中不喂饲料进行长达20d的净化,两个实验的结果均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工序 大西洋鲑 质量特性 鱼片 2-甲基 土臭味素 质含量 实验期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杜仲盐制前后差异性成分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瑞 吴杭莎 +5 位作者 李亚飞 赵明方 方可儿 张海瑞 葛卫红 杜伟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8-1531,共14页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对杜仲盐制前后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差异性成分。方法利用UPLC-Triple-TOF/MS检测杜仲中的化学成分,液相采用Waters HSS-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对杜仲盐制前后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差异性成分。方法利用UPLC-Triple-TOF/MS检测杜仲中的化学成分,液相采用Waters HSS-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5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3µL。质谱采用负离子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根据一级准分子离子与二级碎片离子信息进行化合物的分析与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杜仲盐制前后进行差异成分分析。结果共解析出杜仲中52种成分,结合OPLSDA筛选出14个影响杜仲盐制前后质量的潜在差异性成分,分别为京尼平苷、绿原酸、杜仲醇、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eucomoside B、异绿原酸C、teuhircoside硫酸脂、橄榄素二葡萄糖苷、丁香脂素二葡萄糖苷、中脂素二葡萄糖苷和去氢二松柏醇葡萄糖苷。结论建立了杜仲盐制前后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方法,筛选出盐制前后杜仲质量变化的潜在差异性成分,为杜仲盐制的增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杜仲质量控制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盐制 UPLC-Triple-TOF/MS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性成分 京尼平苷 绿原酸 杜仲 桃叶珊瑚苷 二葡萄糖苷 京尼平苷酸 京尼平 eucomoside B 绿原酸C teuhircoside硫酸 橄榄素二葡萄糖苷 丁香素二葡萄糖苷 素二葡萄糖苷 去氢二松柏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篦齿虎耳草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14
作者 向伦 李文艳 +10 位作者 黄慧莲 任刚 祝美宁 求加木 普尺 刘李意 黄玲玲 唐一钦 钟国跃 罗光明 蒋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10-2523,共14页
目的对篦齿虎耳草Saxifraga umbellulata var.pectinata的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层析方法(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学(紫外... 目的对篦齿虎耳草Saxifraga umbellulata var.pectinata的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层析方法(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学(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篦齿虎耳草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3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S)-6-(4-羟基苯基)已烷-2,4-二醇(1)、(4R)-4-羟基-6-(3,4-二羟基苯基)己烷-4-醇(2)、(2R)-6-(3,4-二羟基苯基)-2-羟基己烷-4-酮(3)、6-(4-羟基苯基)已烷-2,4-二醇(4)、(E)-9,10-二羟基-苯已基-2-烯-4-酮(5)、rhododendrin(6)、对香豆酸(7)、对羟基苯丙酸(8)、异落叶松脂素(9)、(5S)-5-丁氧基-7-(3,4-二羟基苯基)-1-(4-羟基苯基)-3-庚酮(10)、(5S)-5-丁氧基-1,7-二(4-羟基苯基)-3-庚酮(11)、1-(4-羟基苯基)-7-(3,4-二羟基苯基)-5-O-β-D-葡萄糖苷-3-庚酮(12)、5-羟基-1-(4-羟基苯基)-7-(3,4-二羟基苯基)-3-庚酮(13)、alusenone(14)、白桦林烯酮(15)、hannokinol(16)、alnuheptanoid A(17)、5-羟基-1,7-二(4-羟基苯基)-3-庚酮(18)、槲皮素-3,7-二-O-α-L-鼠李糖苷(19)、山柰酚-3,7-二-O-α-L-鼠李糖苷(20)、金丝桃苷(21)、鼠李亭-3-O-半乳糖苷(22)、鼠李素-3-O-鼠李糖苷(23)、槲皮苷(24)、杨梅素-3-O-β-D-半乳糖苷(25)、山柰酚-3-O-(6’’-乙酰基)-β-D-半乳糖苷(26)、槲皮素(27)、催吐萝芙木醇(28)、8,9-dihydromegastigmane-4,6-diene-3-one(29)、tubiflorone(30)、chakyunglupulin A(31)。结论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依次命名为虎耳草酚二醇、虎耳草酚和(R)-纤孔菌酚A,化合物4、8~11、13、17~20、22、23、26、28~31均为首次从虎耳草属植物中分离报道,化合物6、7、12、14、15、16、24和25均为首次从篦齿虎耳草中分离报道,其中化合物10和11为人工产物。上述黄酮类、二苯庚烷类、单苯烷类和环烯类成分在虎耳草属植物中具有一定的化学分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虎耳草 虎耳草酚二 虎耳草酚 (R)-纤孔菌酚A 对羟基苯丙酸 落叶松 山柰酚-3-O-(6’’-乙酰基)-β-D-半乳糖苷
原文传递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刘海利 吴立军 +1 位作者 李华 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3-95,100,共4页
目的对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板蓝根 (IsatisindigoticaFort.)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化学鉴定。方法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MS、NMR和IR光谱解析及与对照品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果从 80 %乙醇洗脱部分、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共分离... 目的对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板蓝根 (IsatisindigoticaFort.)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化学鉴定。方法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MS、NMR和IR光谱解析及与对照品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果从 80 %乙醇洗脱部分、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共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为 ( + ) 异落叶松树脂醇 ( ( + ) isolariciresinol,Ⅰ )、5 羟甲基糠醛 ( 5 hydroxymethyl furaldehyde,Ⅱ )、5 羟甲基糠酸 ( 5 hydroxymethyl furoicacid ,Ⅲ )、正丁基 β D 吡喃型果糖 (n butyl β D fructopyronoside,Ⅳ )、表告依春 (epigoitrin ,Ⅴ )、蔗糖 (sucrose,Ⅵ )。 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为首次从菘蓝属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化学成分 (+)-落叶松 中药
下载PDF
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增亮 张琳 +1 位作者 田景奎 周文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研究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对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1),东莨菪亭(2),对羟基肉桂酸(3),对羟基肉桂酸乙酯... 目的:研究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对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1),东莨菪亭(2),对羟基肉桂酸(3),对羟基肉桂酸乙酯(4),咖啡酸乙酯(5),β-谷甾醇(6),木犀草素(7),槲皮素(8),七叶亭(9),咖啡酸(10),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11),10-O-对羟基肉桂酰-鸡屎藤次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4,5,11,12为首次从越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 化学成分 落叶松-9-O-β-D-木糖苷 10-O-对羟基肉桂酰-鸡屎藤次苷
下载PDF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柏健 肖慧 +3 位作者 何结炜 晏永新 王跃生 杨世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板蓝根 (+)-落叶松 十字花科植物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内毒素作用 INDOLE 鸭嘴花碱酮
下载PDF
鹰爪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竞光 李彤梅 +3 位作者 孙兰 罗秀珍 丁卫 李德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鹰爪Artabotryshexapetalus (L .f.)Bhandari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鹰爪种子分得 4种木脂素 :异洋商陆素A(isoamericaninA ,1)、...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鹰爪Artabotryshexapetalus (L .f.)Bhandari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鹰爪种子分得 4种木脂素 :异洋商陆素A(isoamericaninA ,1)、异洋商陆醇A (isoamericaninolA ,2 )、洋商陆素B (americaninB ,3)、鹰爪木脂醇(artabotrycinol,4) ,以及 (R) 鹰爪三醇 [(R) artabotriol,5 ]、棕榈酸 ( 6 )、β 谷甾醇 ( 7)和胡萝卜苷 ( 8)等。 结论 鹰爪木脂醇 ( 4)和鹰爪三醇 ( 5 )为新化合物 ,其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爪 番荔板科 鹰爪木 (R)-鹰爪三 洋商陆素A 洋商陆A 洋商陆素B 中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香加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金楠 赵丽迎 +2 位作者 于静 高缨 邓雁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52-1556,共5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香草醛(Ⅰ),4-甲氧基水杨酸(Ⅱ),4-甲氧基水杨醛(Ⅲ),咖啡酸乙酯(Ⅳ),东莨菪内... 目的:研究香加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香草醛(Ⅰ),4-甲氧基水杨酸(Ⅱ),4-甲氧基水杨醛(Ⅲ),咖啡酸乙酯(Ⅳ),东莨菪内酯(Ⅴ),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tortosideB)(Ⅵ),periplocosideL(Ⅶ),Δ5-孕甾烯-3β,20(S)-二醇(Ⅷ),Δ5-孕甾烯-3β,20(S)-二醇-20-O-β-D-吡喃葡萄糖-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Δ5-孕甾烯-3β,20(S)-二醇-20-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Ⅹ),Δ5-孕甾烯-3β,20(S)-二醇-3-O-[2-O-乙酰基-β-D-吡喃洋地黄糖基(1→4)-β-D-吡喃加拿大麻糖]-20-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洋地黄糖苷(Ⅺ)。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Ⅵ,Ⅸ和Ⅹ为首次从该种药材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化学成分 5 5′-二甲氧基落叶松-4′-O-β-D-吡喃葡萄糖苷
下载PDF
血满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唐柳怡 罗明华 +1 位作者 蒋宁 林宏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9-551,共3页
首次对采自峨眉山的接骨木属植物血满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氯仿部分及总浸膏的水悬浮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是1-(3-羟基-4-甲氧基)乙烷-1′,2′-二醇(1-(3-hydroxy-4-methoxyphenyl)-1′,2′-ethane-diol,1),熊果酸(ursolic a... 首次对采自峨眉山的接骨木属植物血满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氯仿部分及总浸膏的水悬浮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是1-(3-羟基-4-甲氧基)乙烷-1′,2′-二醇(1-(3-hydroxy-4-methoxyphenyl)-1′,2′-ethane-diol,1),熊果酸(ursolic acid,2),1-(3,4,5-三甲氧基苯基)乙烷-1′,2′-二醇(1-(3,4,5-trimethoxyphenyl)-1′,2′-ethanediol,3),落叶松脂醇(lariciresinol,4),5,7,3′,4′-四羟基黄酮-3-O-吡喃鼠李糖(1→6)吡喃葡萄糖苷(5,7,3′,4′-tetramethoxyflavone-3-O-rhamnopyranosyl-(1→6)-glucopyranoside,5)。其中1、3、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满草 化学成分 落叶松 5 7 3 ′4′-四羟基黄酮-3-O-吡喃鼠李糖(1→6)吡喃葡萄糖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