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血型转换批量制备通用型红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秋霜 张评 +10 位作者 章扬培 李媛邻 任芙蓉 由英 苗天红 宫锋 邱艳 高波 李慧 高国静 张志欣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建立B→O血型转换红细胞(通用型红细胞)批量制备工艺,为临床提供通用型红细胞制品。方法用不同pH值的缓冲液对1个使用单位(200ml)的B型红细胞进行预处理。在专门设计的转型密闭处理系统中,用α半乳糖苷酶对B型红细胞表面B抗原进行酶... 目的建立B→O血型转换红细胞(通用型红细胞)批量制备工艺,为临床提供通用型红细胞制品。方法用不同pH值的缓冲液对1个使用单位(200ml)的B型红细胞进行预处理。在专门设计的转型密闭处理系统中,用α半乳糖苷酶对B型红细胞表面B抗原进行酶解,并检测酶解后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及结构、功能。结果酶解前用pH4.2缓冲液预处理组上清游离Hb含量显著低于pH2.8缓冲液处理组;经α半乳糖苷酶(100Uml红细胞)在pH5.6,26℃条件下酶解60min,红细胞B型抗原被完全清除,转换为O型;红细胞形态、变形性、ATP、2,3DPG、胆固醇含量、乙酰胆酐酯酶活性、渗透脆性、pH、上清游离Hb、K+、Na+含量与对照组(正常红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建立了B→O血型转换通用型红细胞的批量制备工艺。通用型红细胞结构、功能、形态均正常,细菌、热原实验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通用型 批量制备 ABO血型抗原 Α-半乳糖苷酶 α半乳糖苷酶 制备工艺 胆固醇含量 缓冲液 处理系统 细胞表面 细胞形态 酯酶活性 渗透脆性 Na^+ 细胞结构 预处理 酶解 B型 pH值 B抗原 pH2 变形性 ATP FIb K^+ 游离
下载PDF
TNF-α受体后效应在脑囊虫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吴立克 王晓娟 +1 位作者 王铭维 余华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各期脑脊液中TNFα、NO、MDA和SOD的变化规律及它们在脑囊虫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9例明确诊断并依据MRI分期,单发脑实质内囊虫的脑囊虫病患者和20名对照者,分别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TNFα水平,用分光光度计法检...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各期脑脊液中TNFα、NO、MDA和SOD的变化规律及它们在脑囊虫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9例明确诊断并依据MRI分期,单发脑实质内囊虫的脑囊虫病患者和20名对照者,分别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TNFα水平,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脑脊液中NO、MDA和SOD水平。结果发现于Ⅰ期TNFα、MDA水平先于NO升高而NO水平却有所降低,于Ⅱ期、Ⅲ期(整个退变死亡期)除SOD外各因子水平均升高,Ⅳ期除MDA仍显著增高外余恢复正常。TNFα与NO、MDA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TNFα、NO和MDA均与SOD有负相关关系。SOD在Ⅳ期接近正常,其余各期含量持续显著降低。结论在单发脑实质内囊虫病中TNFα受体后效应(氮自由基、氧自由基)可能与杀伤脑囊尾蚴有密切的关系,其免疫调节与杀虫机制存在着动态平衡,参与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效应 Α受体 ELISA法检测 脑囊虫病患者 分光光度计法 相关关系 MDA MRI分期 实质内囊虫 TNF-α 脑脊液 S0D 作用机制 变化规律 NO水平 氮自由基 脑实质内 动态平衡 杀虫机制 免疫调节 氧自由基 感染控制 SOD N0 囊尾蚴 单发 升高 Ⅳ期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ADD1基因Gly460Trp多态性同高血压病的关联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朝霞 刘燕 +4 位作者 林仁勇 汪师贞 王笑峰 温浩 金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 探讨在新疆哈萨克族遗传隔离群中内收蛋白α亚单位 (α adducin ,ADD1)基因第 10外显子Gly4 6 0Trp多态性同高血压病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的关系。方法 收集哈萨克族EH组 2 78例 ,正常血压(normaltensive ,NT)组 2 2 0... 目的 探讨在新疆哈萨克族遗传隔离群中内收蛋白α亚单位 (α adducin ,ADD1)基因第 10外显子Gly4 6 0Trp多态性同高血压病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的关系。方法 收集哈萨克族EH组 2 78例 ,正常血压(normaltensive ,NT)组 2 2 0例。测定EH患者和NT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用MS PCR法检测ADD1基因Gly4 6 0Trp多态性。 结果 Gly4 6 0Trp多态性符合Hardy Weingerg平衡。Gly4 6 0Trp基因型频率 (P =0 .5 4 )及等位基因频率 (P =0 .4 5 )分布在EH组及NT组无统计学差异。对未治疗的EH者 ,未发现Gly/Gly、Gly/Trp、Trp/Trp基因型间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ADD1基因Gly4 6 0Trp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EH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哈萨克族 D1基因 高血压病 多态性 AD ADDUCIN 关联 基因组DNA PCR法检测 等位基因频率 体重指数 血浆胆固醇 统计学差异 基因型频率 显著性差异 Trp Α亚单位 正常血压 EH患者 空腹血糖 三酰甘油 血脂水平 外显子 白细胞 未发现 NT
下载PDF
α-萘基丁二亚胺氯化镍/MAO制备双(宽)峰聚乙烯 被引量:11
4
作者 艾娇艳 刘新星 +1 位作者 祝方明 林尚安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0-243,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α 二亚胺镍配合物———α 萘基丁二亚胺氯化镍 ,此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MAO的活化下催化乙烯聚合得到支化聚乙烯 ,聚合活性高达 7 18× 10 5gPE molNi·h ,1 3C NMR、FTIR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聚乙烯含有末端双键 ;... 合成了一种新型α 二亚胺镍配合物———α 萘基丁二亚胺氯化镍 ,此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MAO的活化下催化乙烯聚合得到支化聚乙烯 ,聚合活性高达 7 18× 10 5gPE molNi·h ,1 3C NMR、FTIR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聚乙烯含有末端双键 ;GPC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乙烯分子量呈双 (宽 )峰分布 ,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此催化剂能产生分子量较低的α 烯烃 ,在聚合过程中一部分α 烯烃会“就地”与乙烯原位共聚形成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 ,二是此催化剂存在立体异构体 ,而不同异构体在MAO活化下形成的活性中心的配位环境不同 ,因而得到的聚乙烯的分子量也不同 .研究了聚合温度、聚合压力、铝镍摩尔比 (nAl nNi)对催化活性、聚乙烯分子量、支化度的影响 .聚乙烯的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支化度增大 ,熔点则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O 氯化镍 制备 萘基 α-烯烃 聚合温度 分子量 Α-二亚胺 支化聚乙烯 立体异构体 催化剂 镍配合物 乙烯聚合 聚合活性 ^13C 原位共聚 聚合过程 配位环境 活性中心 催化活性 支化度 NMR GPC 聚合物 摩尔比 活化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广西十个不同产地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绍华 覃青云 +3 位作者 唐献兰 方堃 杨卫豪 张祥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7-339,共3页
分析并比较了广西十个不同产地的两面针中具有镇痛、抗炎和止血活性的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8nm,进样量为20.0μL。发现不同产地的两... 分析并比较了广西十个不同产地的两面针中具有镇痛、抗炎和止血活性的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8nm,进样量为20.0μL。发现不同产地的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差别较大,金秀样品含量最高,为0.468%;桂林样品含量最低,为0.009%。本研究将为两面针在镇痛、抗炎和止血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两面针 含量 酰胺 花椒 棒状 产地 广西 测定 检测波长 科学依据 开发利用 色谱柱 BDS C18 流动相 min 进样量 镇痛 止血 抗炎 样品 柱温
下载PDF
一种新的B-Snake算法在目标轮廓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邱书波 王化祥 梁志伟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589,共5页
用Snake算法跟踪移动目标时,有时会产生目标轮廓与背景中另一些物体靠近的现象,如果不加约束,那么一些控制点将可能因被吸引到背景边缘而产生错误。另外,目标产生移动或旋转时,因轮廓控制点会产生交叉而导致轮廓跟踪失败。为克服此类问... 用Snake算法跟踪移动目标时,有时会产生目标轮廓与背景中另一些物体靠近的现象,如果不加约束,那么一些控制点将可能因被吸引到背景边缘而产生错误。另外,目标产生移动或旋转时,因轮廓控制点会产生交叉而导致轮廓跟踪失败。为克服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目标跟踪算法,可以跟踪静止或运动目标的2维轮廓曲线。该算法先利用三次B样条曲线连接控制点,以初始化物体的边界,然后通过Snake最小能量函数把控制点吸引到轮廓的边界。在Snake跟踪算法中,由于是采用和下一点相连向量与控制中心相连向量的夹角正弦值的正负来避免控制点的交叉,而控制中心的位置则通过αβγ滤波能有效地估计出来,因而能准确地跟踪运动的目标。该算法运用到静止的或移动的头部轮廓跟踪的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对目标轮廓跟踪具有较好的效果,且运算时间短、复杂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KE算法 轮廓跟踪 应用 目标跟踪算法 控制中心 控制点 三次B样条 移动目标 目标轮廓 轮廓曲线 运动目标 曲线连接 能量函数 实验证明 运算时间 初始化 复杂度 物体 交叉 静止 边界 向量 2维 最小
下载PDF
配合物[Cu(HPHAc)_2(py)_2](H_2PHAc=苯羟乙酸,py=吡啶)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文贯 潘育方 彭翠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1-724,共4页
The novel copper(Ⅱ) complex with α-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H2PHAc) and pyridine (py) ligands, [Cu(HPHAc)2(py)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spectroscopy. Its crystal struct... The novel copper(Ⅱ) complex with α-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H2PHAc) and pyridine (py) ligands, [Cu(HPHAc)2(py)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spectroscopy.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C2/c. The cell parameters are: a=1.712 5(3) nm, b=1.533 2(2) nm, c=0.963 42(14) nm, β=111.866(2)°, V=2.347 6(6) nm3, and Dc=1.483 Mg·m-3, Z=4, F(000)=1 084.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final R1=0.071 4, wR2=0.166 1. The complex has a six-coordinated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in which copper(Ⅱ) ion coordinates with two carboxylic oxygen atoms and two hydroxyl oxygen atoms from the two α-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ligands,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the two pyridine ligands. The analysis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ha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which is formed by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CCDC: 255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羟乙酸 晶体结构 crystal analysis complex 配合物 合成 吡啶 with acid The and space group FINAL chain the cell LIGA Its was are ion to
下载PDF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BGP及尿Crosslaps变化与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自平 刘倩 +1 位作者 王文奇 闫明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骨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测定3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骨钙素(BGP)、尿骨胶原交联(Crosslaps)水平及骨密度,并与15例健康者对照。结果肝硬化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Crosslaps水...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骨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测定3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骨钙素(BGP)、尿骨胶原交联(Crosslaps)水平及骨密度,并与15例健康者对照。结果肝硬化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Crosslap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0.05),其中骨质疏松(OP)组较非骨质疏松(NOP)组升高明显(P<0.01,<0.01),而肝硬化组血清BG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其中OP组较NOP组降低更明显(P<0.05)。OP组血清TNF-α、尿Crosslaps均与尺桡骨密度呈负相关(r=-0.483,P<0.05;r=-0.624,P<0.01),而血清BGP与尺桡密度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存在骨形成减弱,骨吸收加强,从而导致肝性骨病(HBD)发生。血清TNF-α水平升高可引起骨吸收加强,是HB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降低体内TNF-α水平,对HBD防治可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Crosslaps 血清TNF-α 肝硬化患者 肝炎后 BGP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尿骨胶原交联 骨质疏松 骨代谢异常 发病机制 0.05 尺桡密度 肝性骨病 骨密度 对照组 骨吸收 HBD 骨钙素 健康者 P水平 NOP 负相关 正相关 骨形成
下载PDF
超声辐射下O,O'-二正丁基-α-(4-三氟甲基苯胺基)-2-氟苯基膦酸酯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德禹 宋宝安 +6 位作者 张国平 杨松 何伟 吴扬兰 洪艳平 金林红 刘刚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54-858,i005,共6页
采用BF3?Et2O催化和45kHz超声辐射下亚磷酸丁酯与邻氟苯甲醛、对三氟甲基苯胺在78~80℃,无溶剂条件下进行类Mannich反应,0.5h即可以较高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α-氨基膦酸酯(4),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IR及MS确认.对化合物晶体结构进行X... 采用BF3?Et2O催化和45kHz超声辐射下亚磷酸丁酯与邻氟苯甲醛、对三氟甲基苯胺在78~80℃,无溶剂条件下进行类Mannich反应,0.5h即可以较高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α-氨基膦酸酯(4),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IR及MS确认.对化合物晶体结构进行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348(4)nm,b=1.734(4)nm,c=1.099(3)nm,α=90°,β=109.71(4)°,γ=90°,V=2.417(11)nm3,Z=4,Dc=1.268μg/m3,μ=0.166mm-1,F(000)=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射 晶体结构 类Mannich反应 正丁基 Α-氨基膦酸酯 合成 苯基 胺基 三氟甲基苯胺 无溶剂条件 X衍射分析 化合物 磷酸丁酯 元素分析 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 苯甲醛 BF3 高收率 ^1H NMR 空间群 IR
下载PDF
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治疗前景
10
作者 张兴洲 魏明 +3 位作者 董国强 杜为 罗依雯 张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背景: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防术后粘连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旨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粘连的发生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和治疗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腹腔粘连,盆腔粘连,术后粘连,上皮间充质转... 背景: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防术后粘连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旨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粘连的发生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和治疗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腹腔粘连,盆腔粘连,术后粘连,上皮间充质转化,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外泌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为中文检索词,以“Abdominal adhesion,pelvic adhesion,postoperative adhesion,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mesenchymal stem cell,stem cell exosomes,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8月发表的术后腹腔粘连及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最终纳入5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任何腹膜炎症、机械损伤、组织缺血和异物植入等病理因素均可引起腹膜表面的损伤,引起术后腹腔粘连;腹腔粘连的形成过程包括腹膜间皮细胞修复、炎性反应、纤溶系统及凝血途径等过程的相互作用,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通路能诱导纤维化和血管生成,并与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相互协同,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引起腹膜纤维化;同时,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上调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组织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干细胞的旁分泌功能是目前以再生医学为基础的分子干预腹腔粘连的重要方向,可以参与作用于腹腔粘连中的多种复杂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3)相对于传统治疗腹腔粘连的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生物活性、使用安全、无需特殊培养和扩增、更低的免疫原性及较长的稳定性等优势,能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一种正常的修复和愈合。(4)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以往研究中均被证明可以参与调节粘连形成的上述各过程,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探索适当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方案,来解决临床转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腔粘连 上皮间质转化 炎症反应 纤溶系统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 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伴大豆球蛋白水解肽对小鼠抗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仓良 陈伟华 邹思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研究伴大豆球蛋白水解肽对小鼠抗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方法:选用21日龄昆明系清洁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3d后,将E.coliO138(菌浓为2×1011CFU/L)依次10倍稀释,分别灌喂5个处理组,每组0.2mL/只,计算灌菌56h... 目的:研究伴大豆球蛋白水解肽对小鼠抗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方法:选用21日龄昆明系清洁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3d后,将E.coliO138(菌浓为2×1011CFU/L)依次10倍稀释,分别灌喂5个处理组,每组0.2mL/只,计算灌菌56h后,其LD50值为4.73×1010CFU/L.分两批选用21日龄昆明系清洁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NOR组(正常对照组)和FEC组(灌菌对照组):基础日粮+生理盐水;HCL-FHC组:基础日粮+盐酸彻底水解伴大豆球蛋白液;Conglycinin组:基础日粮+伴大豆球蛋白;PTC组:基础日粮+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肽;P2-PTC组:基础日粮+水解肽提纯B组分;除NOR组和FEC组外,各处理组灌喂液体总含氮量相等,0.2mL/只.连续灌喂21d后,第22d中午将E.coliO138(第1批菌浓为2×109CFU/L,第2批菌浓为2×1011CFU/L)分别灌喂FEC至P2-PTC组,0.2mL/只.观察小鼠发病及死亡情况直至灌菌后48h,处死各组小鼠,取血、脾脏和整段小肠,用放射免疫分析(RLA)法测定免疫学指标.结果:小鼠灌喂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肽后,对感染不同剂量E.coli,反应不同.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肽能显著提高灌喂2×109CFU/LE.coliO138后小鼠脾脏IL-2水平(P2-PTC组19.2±9.6μg/gvsNOR组11.5±4.7μg/g,P<0.05;P2-PTC组19.2±9.6μg/gvsFEC组9.4±3.7μg/g,P<0.01),能提高肠黏膜sIgA水平;显著降低脾脏IL-6(P2-PTC组127.1±52.8ng/gvsNOR组276.4±60.1ng/g,P<0.01:P2-PTC组127.1±52.8ng/gvsFEC组224.5±38.9ng/g,P<0.05)和TNF-α(PTC组9.1±2.0μg/gvsNOR组16.3±3.9μg/g,P<0.05)水平;但对血清IL-2水平无显著性影响;能显著提高灌喂2×1011CFU/LE.coliO138后小鼠脾脏IL-6水平(P2-PTC组480.5±184.7ng/gvsNOR组206.7±72.3ng/g,P<0.05),能极显著提高脾脏TNF-α水平(P2-PTC组43.3±5.8μg/gvsNOR组10.5±4.1μg/g,P<0.01:P2-PTC组43.3±5.8μg/gvsFEC组19.7±9.0μg/g,P<0.01);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P2-PTC组2.8±1.0μg/LvsFEC组4.6±2.0μg/L,P<0.05).结论: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肽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抵御外源性大肠杆菌的侵袭感染,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感染 蛋白水解 大豆 E.coli IL-2水平 TNF-α 放射免疫分析 血清IL-6 机体免疫机能 雄性小鼠 小鼠脾脏 NOR 球蛋白 LD50值 正常对照组 免疫学指标 IGA水平 胃肠道疾病 酶水解 生理盐水 死亡情况 不同剂量 0.05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组织细胞的调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鑫 吾布力卡斯木·米吉提 +1 位作者 黄金勇 谢增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00-3406,共7页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多种骨组织细胞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目的:总结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骨及破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途径,以进一步...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多种骨组织细胞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目的:总结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骨及破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途径,以进一步阐明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组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检索截至2023年3月的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骨祖细胞”;英文检索词包括“TNF-α,osteoblast,osteoclast,osteocyte,osteoprogenitor cell”,并根据研究需要确立相应的标准,对最终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调控了骨祖细胞的募集、增殖与分化,但在特定环境下导致骨祖细胞剥离及死亡。同时通过分泌酶类直接或间接参与骨质吸收。②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通过激活破骨系细胞中相关信号通路,提高环境中炎性因子水平,或在特定环境下直接诱导破骨细胞生成。③肿瘤坏死因子α可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RUNX2和Osterix等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成骨分化并诱导成骨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性凋亡。④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激活骨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诱导RANKL、SOST及DKK1等细胞因子抑制成骨促进破骨,同时增强骨细胞的凋亡,以及凋亡骨组织周围的骨吸收。⑤综合而言,肿瘤坏死因子α在骨组织中的效应以抑制成骨、促进破骨为主,肿瘤坏死因子α在骨组织细胞中实现生物效应通常依赖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⑥未来的研究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骨组织周围其他组织细胞类型的交互以及在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细胞 骨祖细胞 骨组织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骨吸收 凋亡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叶片中乙醇酸及几种酮酸含量 被引量:9
13
作者 籍秀梅 杨崇 +1 位作者 杨军 彭新湘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7-530,共4页
植物组织中的乙醇酸经乙醇酸氧化酶催化生成乙醛酸,乙醛酸及其他酮酸类有机酸用苯肼衍生化反应生成苯腙。采用C18柱、324nm紫外检测, 5%甲醇: 95%磷酸缓冲液( 13mmol/LKH2PO4; 1mmol/LK2HPO4,pH6. 0)为流动相,可有效分离几种酮酸的苯腙... 植物组织中的乙醇酸经乙醇酸氧化酶催化生成乙醛酸,乙醛酸及其他酮酸类有机酸用苯肼衍生化反应生成苯腙。采用C18柱、324nm紫外检测, 5%甲醇: 95%磷酸缓冲液( 13mmol/LKH2PO4; 1mmol/LK2HPO4,pH6. 0)为流动相,可有效分离几种酮酸的苯腙衍生物。利用该方法可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的乙醇酸、乙醛酸、草酰乙酸、羟基丙酮酸、α酮戊二酸及丙酮酸。经多方面检验表明,此方法精确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并且成本低、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各种生物材料、食品、饮料等产品中的上述有机酸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乙醇酸 植物叶片 酸含量 KH2PO4 Α-酮戊二酸 植物组织 磷酸缓冲液 乙醛酸 反应生成 C18柱 紫外检测 定量测定 草酰乙酸 生物材料 含量检测 有机酸 丙酮酸 酶催化 衍生化 流动相 衍生物 回收率 重复性 成本低
下载PDF
TNF-αⅠ型受体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iNOS和HO-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洁 邱劲 +4 位作者 娄晋宁 王小明 斯琴 吴其夏 郭恒怡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Ⅰ型受体(TNFR1)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iNOS、HO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NFR1基因敲除的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TNFR1)和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分别给予5ngmLTNFα刺激24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 目的探讨TNFαⅠ型受体(TNFR1)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iNOS、HO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NFR1基因敲除的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TNFR1)和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分别给予5ngmLTNFα刺激24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种细胞iNOS基因和HO1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给予TNFα刺激后,iNOSmRNA和蛋白表达仅在野生型脑血管内皮细胞内明显增高,而在受体敲除脑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HO1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和受体敲除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均明显增高。结论TNFα可能作用于脑血管内皮细胞TNFR1,增加iNOS表达,HO1表达增高并非由TNFR1介导,而由TNFα的其他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内皮细胞 TNF-Α HO-1 Ⅰ型受体 小鼠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TNFR1 基因表达水平 WESTEM INOS基因 mRNA iNOS表达 野生型 基因敲除 体外培养 blot 蛋白表达 受体介导 表达量 24h 种细胞 增高 细胞内
下载PDF
用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人IL-2Rα基因NIRS元件结合蛋白的cDNA
15
作者 盛德乔 陆瑜 +2 位作者 李宏帆 吴宁华 沈珝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筛选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α基因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从HTLV1转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中筛选与NIRS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经过筛选并排除假阳性后有9个阳性克隆仍保持His+表型和... 目的筛选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α基因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从HTLV1转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中筛选与NIRS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经过筛选并排除假阳性后有9个阳性克隆仍保持His+表型和βgal活性;测序后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4个不同蛋白的cDNA克隆。其中一个是已知的反式作用因子Ku抗原,另一个是RNA聚合酶Ⅰ的转录终止因子。它们的C末端分别含有SAP和SANTDNA结合结构域。结论在Jurkat细胞中存在与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S 结合蛋白 人IL-2 筛选 Ra基因 杂交系统 酵母 白细胞介素2受体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结合结构域 Jurkat细胞 相互作用 HTLV-1 cDNA文库 cDNA克隆 反式作用因子 RNA聚合酶 阳性克隆 Ku抗原 杂交体 gal 假阳性 SAP C末端
下载PDF
自催化交联体系室温硫化水性硅橡胶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忠利 王跃林 +1 位作者 伍青 王海鹰 《弹性体》 CAS 2005年第2期27-32,共6页
以α官能团硅烷为自催化交联剂制备了单组分室温硫化(RTV 1)水性硅橡胶,对其贮存稳定性、粘接性及硫化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下可制备低模量的RTV水性硅橡胶,但它的贮存稳定性较差;pH为9.5及以上时,水性硅橡胶的粘接力... 以α官能团硅烷为自催化交联剂制备了单组分室温硫化(RTV 1)水性硅橡胶,对其贮存稳定性、粘接性及硫化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下可制备低模量的RTV水性硅橡胶,但它的贮存稳定性较差;pH为9.5及以上时,水性硅橡胶的粘接力及持粘力较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高补强填料、增加填料用量、使用含氯原子硅烷偶联剂、增加硅烷偶联剂用量等都可以使水性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提高,硬度增大,伸长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 硅橡胶 自催化 水性 交联体系 贮存稳定性 硅烷偶联剂 力学性能 补强填料 拉伸强度 单组分 交联剂 官能团 硫化胶 粘接性 RTV 低模量 持粘力 粘接力 氯原子 伸长率 制备 用量
下载PDF
高压方法合成α″-Fe_(16)N_2
17
作者 吴小玲 钟伟 +4 位作者 刘威 姜洪英 汤怒江 徐小农 都有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5-381,共7页
用同步还原氮化技术制备的Fe、Fe4N混合纳米颗粒和Fe/Fe4N核壳复合纳米颗粒分别作为前驱体,再经高压加温后合成了含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α″_Fe16N2相.采用X_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样品的结构,研究了高压下温度及前驱体对合成α″_Fe16N2... 用同步还原氮化技术制备的Fe、Fe4N混合纳米颗粒和Fe/Fe4N核壳复合纳米颗粒分别作为前驱体,再经高压加温后合成了含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α″_Fe16N2相.采用X_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样品的结构,研究了高压下温度及前驱体对合成α″_Fe16N2相的影响,其磁性用振动样品磁强计(LakeShoreVSM)在室温下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的Fe_Fe4N纳米颗粒和复合的核壳结构Fe/Fe4N颗粒在高压下均有可能发生相变.压力为6GPa时,当温度在400℃、500℃Fe和Fe4N仅仅发生晶粒细化,没有相变;当温度高于600℃时,可使Fe和Fe4N两相之间发生固相反应,产生了α″_Fe16N2等新的相.但用混合的Fe_Fe4N作为前驱体时会发生氧化,而高压复合的Fe/Fe4N前驱体则不会发生氧化.采取不同的氮化时间,可获得不同比例的α_Fe/γ′_Fe4N前驱体,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可得到不同含量的α″_Fe16N2.本文对实验结果也进行了初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高饱和磁化强度 X-射线衍射仪 振动样品磁强计 复合纳米颗粒 前驱体 还原氮化 核壳结构 晶粒细化 固相反应 氮化时间 高压复合 Α-FE 高压作用 混合 温度 500 600 压下 相变 实验 氧化 加温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联合湿性愈合敷料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肖长栓 刘娅平 +3 位作者 王昊 暴海洋 杨景哲 陈红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湿性愈合敷料对老年深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120例老年深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剂量治...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湿性愈合敷料对老年深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120例老年深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联合组和高剂量联合组4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1%TBSA创面外用碘伏溶液35 ml及干燥无菌敷料包扎,高剂量治疗组予1%TBSA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35 ml及干燥无菌敷料包扎,低剂量联合组予1%TBSA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17.5 ml及用湿性愈合敷料包扎,高剂量联合组予1%TBSA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35 ml及用湿性愈合敷料包扎,四组均每天换药1次,持续治疗21 d。观测四组患者治疗14 d后创面病理学变化,评价治疗21 d后临床疗效,于7、14、21 d后计算治疗创面愈合率,测定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胱胺酸天冬氨酸水解酶-3(Caspase-3)水平、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情况及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治疗后,四组创面愈合率、创面VEGF、FGF-7、TNF-α、NF-κBp65水平、创面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水平比较,高剂量联合组最优,之后依次是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联合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外用对老年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治疗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与湿性愈合敷料联合后临床疗效更佳,可促进生长因子合成释放,改善炎症反应及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湿性愈合敷料 老年 深Ⅱ度烧伤 难愈性创面 临床疗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 肿瘤坏死因子-α 半胱胺酸天冬氨酸水解酶-3 核转录因子-κBp65 细胞凋亡率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兔炎性介质及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平 黄爱玲 梁子敬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兔炎性介质的影响及其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取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ALI组予静脉注射内毒素0.5mg/kg,血必净...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兔炎性介质的影响及其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取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ALI组予静脉注射内毒素0.5mg/kg,血必净治疗组在静脉注射内毒素0.5mg/kg后给予静脉注射血必净5mL/kg。分别测定3组0h、8h时点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实验兔的组织形态改变和测定肺组织W/D比值。结果:8h后ALI组肺脏体积增大,光镜下见肺组织内大量白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明显,肺泡腔及间质可见血性渗出液。ALI组肺组织W/D比值、血清TNF-α、IL-6明显升高。血必净治疗组肺组织W/D比值、血清TNF-α、IL-6亦有升高,但明显低于ALI组(P<0.001)。与ALI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肺间质、肺泡水肿及肺出血情况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拮抗炎性介质和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急性肺损伤 炎性介质 内皮功能 功能影响 实验研究 Acute Lung Injury during Endothelial Function 静脉注射 肺组织 治疗组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ALI 注射生理盐水 内毒素 肺间质水肿 比值 IL-6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启廉 陈小东 +4 位作者 李杰 何悦慨 李建文 揭育丽 康旭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检测30例正常人,5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并比较4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GF-α水平。结果血清TGF-α水平与临床分...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检测30例正常人,5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并比较4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GF-α水平。结果血清TGF-α水平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关。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9.01ng/L±1.37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77ng/L±0.72ng/L)(P<0.01);Ⅳ期食管癌血清TGF-α(11.03ng/L±0.48ng/L)明显高于Ⅰ、Ⅱ、Ⅲ期(7.23ng/L±0.45ng/L、8.73ng/L±0.47ng/L、9.35ng/L±0.44ng/L)(P<0.01),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9.96ng/L±1.19ng/L)显著高于中、高分化食管鳞癌患者(9.00ng/L±1.10ng/L、8.35ng/L±1.06ng/L)(P<0.05~0.01);食管癌患者术后血清TGF-α水平(7.45ng/L±0.90ng/L)明显低于术前(8.38ng/L±1.00ng/L)(P<0.01)。结论血清TGFα检测对食管癌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及和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患者 水平检测 临床价值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 放射免疫分析法 细胞分化程度 正常对照组 临床意义 手术前后 RIA法 方法应用 临床分期 0.05 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 病情监测 后血清 食管癌 正常人 低分化 高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