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亻革)家人和仫佬族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小军 余跃生 +3 位作者 李建富 陆玉炯 张加蕊 冉龙鲜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亻革))家人和仫佬族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412名(亻革)家人(男性217人,女性195人)和342名仫佬族(男性156人,女性186人)的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等4项遗传特征进... 目的了解贵州((亻革))家人和仫佬族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412名(亻革)家人(男性217人,女性195人)和342名仫佬族(男性156人,女性186人)的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等4项遗传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贵州(亻革)家人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的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47.6%、53.2%、17.2%和45.4%,仫佬族分别为7.6%、27.8%、5.3%和95.0%,两民族同一遗传特征出现率间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1)。(亻革)家人环食指长与小指弯曲,仫佬族拇指类型与小指弯曲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关联性(P<0.01)。结论贵州(亻革)家人、仫佬族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等4项遗传特征分布存在民族差异,且彼此相关性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特征 人类群体遗传学 ()家人 仫佬族 贵州
下载PDF
(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技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5-30,共6页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下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文章主要运用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有关理论,结合相关的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从英雄祖先记忆、家族祖先迁徙记忆与苦难记忆等方面对(亻革)家人的...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下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文章主要运用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有关理论,结合相关的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从英雄祖先记忆、家族祖先迁徙记忆与苦难记忆等方面对(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诠释。(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对其族群认同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记忆体系不仅是强化族群自我认同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区分、标识族群之间和表达其族群认同的特殊"历史叙事"方式和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人 族群 社会记忆 族群认同
下载PDF
(亻革)家人4对眼部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跃生 陆玉炯 李建富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1年第2期79-81,84,共4页
目的:了解(亻革)家人眼部群体遗传学特征。方法:对412名(亻革)家人(男性217人,女性195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4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亻革)家人睫毛、眼色、眼裂宽度和眼裂方向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621 8、0.196 5、0... 目的:了解(亻革)家人眼部群体遗传学特征。方法:对412名(亻革)家人(男性217人,女性195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4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亻革)家人睫毛、眼色、眼裂宽度和眼裂方向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621 8、0.196 5、0.680 6、0.606 3。其中,男性分别为0.660 9、0.165 8、0.674 4、0.592 6,女性分别为0.582 9、0.232 1、0.687 8、0.620 5。结论:(亻革)家人睫毛、眼色、眼裂宽度和眼裂方向4对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差异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特征 人类群体遗传学 ()家人 贵州
下载PDF
(亻革)家人文献资源现状与保护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静 雷启义 《凯里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少数民族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亻革)家人作为中国待识别民族和未定族称的人们共同体,其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论述了(亻革)家人文献资源的历史与现状,报告了大量的(亻革)家人民间文... 少数民族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亻革)家人作为中国待识别民族和未定族称的人们共同体,其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论述了(亻革)家人文献资源的历史与现状,报告了大量的(亻革)家人民间文献资料信息,并提出了收集、抢救措施与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献 ()家人 待识别民族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亻革)家人“哈戎”仪式的象征符号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技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8,共5页
仪式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由一系列的符号或符号系统作所构成,这些符号或符号系统通过仪式的操演而不断地发挥其功能,并被人们赋予了十分丰富且深刻的文化意义。人类学家对仪式的象征符号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以贵州省(亻革)家... 仪式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由一系列的符号或符号系统作所构成,这些符号或符号系统通过仪式的操演而不断地发挥其功能,并被人们赋予了十分丰富且深刻的文化意义。人类学家对仪式的象征符号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以贵州省(亻革)家人的"哈戎"仪式为个案,运用象征人类学中的象征符号理论,从维多克·特纳所提出的"支配性象征符号"和"工具性象征符号"两个理论模式出发,对(亻革)家人"哈戎"仪式场景中象征符号的含义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人 “哈戎”仪式 象征符号 隐喻 象征人类学
原文传递
(亻革)家人“哈戎”仪式的通过阈限与象征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技文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0-186,共7页
仪式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在特殊语境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人类学家范根内普和特纳分别创立了仪式过程理论,认为仪式的过程具有"分离、过渡、聚合"或"前阈限、阈限、后阈限"... 仪式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在特殊语境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人类学家范根内普和特纳分别创立了仪式过程理论,认为仪式的过程具有"分离、过渡、聚合"或"前阈限、阈限、后阈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涵,并在仪式展演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呈现和表达。(亻革)家人的"哈戎"仪式是一个大型的民间宗教祭仪,这一仪式过程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本文立足于象征人类学的视野,运用仪式过程理论和宗教人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就(亻革)家人"哈戎"仪式的通过阈限及其象征意义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人 “哈戎”仪式 通过仪式 阈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