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新婷 姚瑶 +4 位作者 邓家玉 姚磊 邓泽润 郑嵘炅 鲁晓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Plasma exchange,DPMAS+PE)对肝衰竭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28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Plasma exchange,DPMAS+PE)对肝衰竭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28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DPMAS+PE)治疗的68例患者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入院7 d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r-谷氨酸转肽酶(GT)、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PT活动度(PT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炎症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90 d,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WBC水平升高,ALB、DBiL、IBiL水平均下降,PCT、IL-6、CRP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PTA%、FIB、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出院7 d内死亡6例,14 d死亡13例,28 d死亡15例,90 d死亡18例,失访1例。试验组治疗后出院7 d内死亡10例,14 d死亡11例,28 d死亡16例,90 d死亡16例,失访2例。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 存活率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半量血浆置换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K18水平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中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22-24,27,共4页
目的:探究半量血浆置换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角蛋白18(K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 目的:探究半量血浆置换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角蛋白18(K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采用G-CSF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清相关细胞因子、K18水平的变化以及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M30、M65、M30/M65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BiL、ALT、TNF-α、IL-6、IFN-γ、M30、M65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ALB、PTA、M30/M65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量血浆置换联合G-CSF能够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K18水平以及肝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肝衰竭 细胞因子 角蛋白18
下载PDF
双重血浆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及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3
作者 郑泳森 高敬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7期110-113,共4页
目的 分析肝衰竭及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给予双重血浆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3年5月收治的肝衰竭及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同意人工肝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 分析肝衰竭及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给予双重血浆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3年5月收治的肝衰竭及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同意人工肝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重血浆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总胆汁酸水平、胆红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28 d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白蛋白(albumin,ALB)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总胆汁酸、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28 d生存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双重血浆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能够使肝衰竭及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改善肝功能水平,降低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在这些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提升肝衰竭及高胆红素血症患者28 d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治疗 肝衰竭 高胆红素血症 肝功能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半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炎性反应、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秦浩 王洋 +3 位作者 魏金刚 高朋彬 吴凤影 任飞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85-489,509,共6页
目的观察半量血浆置换(L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ACLF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观察半量血浆置换(L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ACLF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组、PE+DPMAS组和LPE+DPMAS组,每组43例。PE组给予单纯PE治疗,PE+DPMAS组给予全量PE(2500~3000 ml)联合DPMAS治疗,LPE+DPMAS组给予半量PE(1200~1500 ml)联合DPMAS治疗,治疗7 d,分析各组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变化,并评价短期疗效。结果3组均无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E+DPMAS组、LPE+DPMAS组高于PE组(χ^2/P=7.527/0.000);治疗后PE+DPMAS组、LPE+DPMAS组IL-10、TGF-β高于PE组(F/P=18.241/0.000、41.535/0.000),IL-6、TNF-α、CRP低于PE组(F/P=39.267/0.000、64.026/0.000、58.570/0.000);PE+DPMAS组、LPE+DPMAS组CD^4+、CD^4+/CD^8+高于PE组(F/P=6.297/0.002、7.502/0.001),CD^8+低于PE组(F/P=4.873/0.009);PE+DPMAS组、LPE+DPMAS组TBil、DBil、ALT低于PE组(F/P=14.168/0.000、31.911/0.000、21.816/0.000),PTA高于PE组(F/P=16.138/0.000);治疗后PE+DPMAS组、LPE+DPMAS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联合DPMAS治疗ACLF患者效果优于单独PE治疗,能更好地抑制炎性反应,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肝功能恢复;且半量PE联合DPMAS与全量PE联合DPMAS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肝功能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羽 白雪帆 +1 位作者 张岩 冯志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7-78,102,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重肝)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重肝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PE治疗。观察患者在PE治疗前后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各项...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重肝)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重肝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PE治疗。观察患者在PE治疗前后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血清HBVDNA载量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组比治疗无效组降低更明显,对肝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更明显。结论:PE治疗可有效去除重肝患者血清中HBVDNA ,从而减轻由其诱发的机体免疫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重型肝炎患者 血浆置换治疗 病毒载 HBVDNA载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 机体免疫反应 临床症状 肝功能指标 基础治疗 治疗 PE 后血清 治疗 存活率
下载PDF
血浆置换量对重型肝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甘建和 赵卫峰 +6 位作者 徐杰 吴建成 罗二平 江敏华 陈祖涛 吴旭东 施敏 《苏州医学》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置换量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53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浆置换量4000~4600ml组(A组)和3000ml组(B组)],观察治疗效果。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氨、血清内毒素(ET)和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置换量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53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浆置换量4000~4600ml组(A组)和3000ml组(B组)],观察治疗效果。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氨、血清内毒素(E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A组总胆红素、胆汁酸、ET、TNFα的清除率分别为60.3%和49.6%、41.9%和51.4%,明显高于B组。存活率:A组为69.11%,B组为42.86%(P<0.05)。早、中、晚期患者存活率:A组分别为95.00%、69.89%、37.25%;B组分别为92.86%、38.46%和13.64%,两组中,晚期患者存活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 随血浆置换量的增加能提高各种毒性产物的清除率,进一步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的推荐置换量为4000~4600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治疗 效果 影响
下载PDF
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MAS与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劳冬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9-21,共3页
评析肝衰竭治疗,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MAS(双重血浆吸附)与联合血浆灌流应用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肝衰竭患者,共70例。时间为2020.01至2021.12。所有患者均行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参照组患者半量血浆置换、血浆灌流治疗。试验... 评析肝衰竭治疗,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MAS(双重血浆吸附)与联合血浆灌流应用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肝衰竭患者,共70例。时间为2020.01至2021.12。所有患者均行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参照组患者半量血浆置换、血浆灌流治疗。试验组选择半量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疗法。评价指标:各组2周治疗效果、3个月内存活情况、肝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结果:两组3个月内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2周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联合血浆置换、血浆灌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疗法,可有效提高肝衰竭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血浆置换 DPMAS 血浆灌流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8期119-121,151,共4页
目的分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半量血浆置换(H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该院诊治的60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HPE与D... 目的分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半量血浆置换(H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该院诊治的60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HPE与DPMAS,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CSF,均共治疗7 d.对比两组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联合HPE与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肝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月美 徐小微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 :评价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用选择性血浆分离器治疗患者 10例 ,共 2 0次。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腹胀明显改善 ,腹水减少 ,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 ,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 ... 目的 :评价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用选择性血浆分离器治疗患者 10例 ,共 2 0次。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腹胀明显改善 ,腹水减少 ,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 ,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 ,与单纯的血浆置换相比 ,凝血因子破坏减少 ,白球蛋白下降不明显 ,分离器不容易破膜 ,因膜面积大 ,减少了分离器凝血的发生 ,肝素量明显减少 ,使患者恢复加快。结论 :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以直接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 ,对胆红素、内毒素、血氨 ,假性神经递质等物质的清除率可达到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治疗 观察及护理 重症肝炎 凝血酶原活动度 蛋白结合毒素 假性神经递质 血浆分离器 水溶性毒素 治疗患者 不同程度 临床症状 总胆红素 凝血因子 白球蛋白 治疗方法 治疗 肝素 内毒素 清除率 下降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建炜 董启榕 许炜玮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7期14-15,18,共3页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B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1月~2002年1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HA27例,平均随访61个月,BHA23例,平均随访69个月。结果两组病...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B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1月~2002年1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HA27例,平均随访61个月,BHA23例,平均随访69个月。结果两组病例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BHA组的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少于THA组(P<0.05)。两组病例的早期Harris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全髋关节置换的中、远期疗效优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大多数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疗效满意,应优先选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适用于身体虚弱的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置换治疗 双极髋关节置换 2002年1月 回顾性分析 人工髋关节 1992年 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功能评分 远期疗效 关节功能 高龄患者 身体虚弱 并发症 显著性 THA 失血 BHA 老年人 随访 平均 病例
下载PDF
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MAS与联合血浆灌流加CRRT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万克强 殷芳 +3 位作者 曾波 房殿亮 苏畅 田文广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探讨半量血浆置换(H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与HPE联合血浆灌流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合模式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81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半量血浆置换(H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与HPE联合血浆灌流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合模式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81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A组),27例患者进行HPE联合血浆灌流加CRRT(B组),23例患者进行HPE联合DPMAS治疗(C组)。观察3种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凝血象,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氨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治疗前TBIL水平高于A组(P<0.05),但治疗后3组患者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B、C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A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组治疗后CRP明显降低(P<0.05),而A、B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治疗后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组患者治疗前后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8.06%、66.67%、73.91%,90 d内无肝移植的存活率分别为74.19%、74.07%、82.61%,3组患者的有效率和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E联合DPMAS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血浆置换和HPE联合血浆灌流加CRRT两组方案,并可提高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灌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肝衰竭
下载PDF
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对肝衰竭治疗的疗效及短期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新婷 姚瑶 +3 位作者 郑嵘炅 邓泽润 董辉 鲁晓擘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6-74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DPMAS+半量PE)对肝衰竭治疗的疗效及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9月31日的181例不同病因导致的肝衰竭患者资料,患者分为单纯PE治疗组与DPMAS+半量PE治疗组...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DPMAS+半量PE)对肝衰竭治疗的疗效及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9月31日的181例不同病因导致的肝衰竭患者资料,患者分为单纯PE治疗组与DPMAS+半量PE治疗组。观察2组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出院后7 d、14 d、28 d、90 d的生存率。对计量资料数据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数据使用χ^(2)检验分析。结果两组不同模式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都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组内P<0.05],单纯PE组对于凝血功能较DPMAS+半量PE组改善明显[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单纯PE组为(20.15±0.88)s,DPMAS+半量PE组为(23.43±1.02)s,t=-2.44,P=0.016;PTA:单纯PE组为44.72%±1.75%,DPMAS+半量PE组为35.62%±2.25%,t=3.215,P=0.002];DPMAS+半量PE组较单纯PE组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后总胆红素:单纯PE组为(255.30±15.64)μmol/L、DPMAS+半量PE组为(205.46±9.03)μmol/L,t=2.74,P=0.07;治疗后间接胆红素:单纯PE组为(114.74±7.11)μmol/L、DPMAS+半量PE组为(55.33±3.18)μmol/L,t=7.54,P<0.001];而两组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后对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后血小板均有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882)。两组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后炎症指标均好转(P<0.05);DPMAS+半量PE组28 d、90 d生存率高于单纯PE组(28d:60.3%与75.0%,χ^(2)=4.315,P=0.038;90 d:56.2%与72.5%。χ^(2)=10.355,P<0.001);DPMAS+半量PE组比单纯PE组节约血浆量为1385 ml(Z=-7.608,P<0.05)。结论DPMAS+半量PE与单纯PE对肝衰竭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DPMAS+半量PE 28 d生存率优于单纯PE,且节约血浆用量,减轻临床用血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血浆置换 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 疗效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量对重型肝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甘建和 赵卫峰 +6 位作者 徐杰 吴建成 罗二平 江敏华 陈祖涛 吴旭东 施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4-594,598,共2页
观察1999年5月~2002年5月用血浆置换治疗的253例重型肝炎患者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的血浆置换量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 毒性物质清除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117例
14
作者 杨积明 唐克诚 +2 位作者 李谦 韩贵兰 袁桂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6-418,共3页
目的:比较各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7例患者进行了322例次血浆置换(PE)、243例次血液滤过(HF)、10例次白蛋白吸附转运治疗,伴肾功能衰竭者,加做血液透析(HD)。对症状缓解、肝功能等生化指标、血气... 目的:比较各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7例患者进行了322例次血浆置换(PE)、243例次血液滤过(HF)、10例次白蛋白吸附转运治疗,伴肾功能衰竭者,加做血液透析(HD)。对症状缓解、肝功能等生化指标、血气分析各种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了血浆置换量、血浆置换次数、治疗早晚及联合治疗等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血浆置换可使患者生化指标改善,血浆置换量3000mL/L为宜,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治疗频度,HF在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方面优于PE,白蛋白吸附对胆红素下降有较明显作用。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注意影响疗效的因素,可取得更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蛋白吸附 生化指标 肾功能衰竭 电解质紊乱 胆红素下降 血液滤过 转运治疗 血液透析 症状缓解 血气分析 联合治疗 治疗频度 酸碱平衡 有效方法 肝功能 疗效 患者
下载PDF
人工肝帮助待肝者平稳过渡
15
作者 向德栋 王宇明 《大众医学》 2008年第3期21-21,共1页
人工肝支持治疗的常用方法 1.血浆置换每次同型异体血浆置换量为2000--2500毫升,每次置换时间为1.5~2小时。 2.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常规完成血浆置换治疗后.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血浆再经血液灌流器吸附后.回输入患者体... 人工肝支持治疗的常用方法 1.血浆置换每次同型异体血浆置换量为2000--2500毫升,每次置换时间为1.5~2小时。 2.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常规完成血浆置换治疗后.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血浆再经血液灌流器吸附后.回输入患者体内。吸附治疗时间为1.5~2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治疗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吸附 血液灌流器 血浆分离器 常用方法 分离血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