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8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售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风险因子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明 唐敏敏 +2 位作者 栾枫婷 邵雪梅 龚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我国是世界蜂蜜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蜂蜜中兽药残留问题往往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和消费者的信心。本文通过对市售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长期跟踪监测调查,统计研究了相关残留监测数据,分析评估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对蜂... 我国是世界蜂蜜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蜂蜜中兽药残留问题往往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和消费者的信心。本文通过对市售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长期跟踪监测调查,统计研究了相关残留监测数据,分析评估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对蜂蜜质量安全影响的关键风险因子,为蜂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售蜂蜜 喹诺酮类抗生素 风险因子 评估分析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和非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非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效用对比研究
2
作者 陈晓玲 潘志斌 +1 位作者 顾雨芹 刘玲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3期1595-1598,共4页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和非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非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抗生素选择方向提供证据,从而促进优选方案的形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非复杂AECOPD...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和非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非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抗生素选择方向提供证据,从而促进优选方案的形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非复杂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将其分为氟喹诺酮治疗组76例和非氟喹诺酮治疗组92例。非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抗生素治疗的选择范围在阿莫西林、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状态、炎症因子水平、肺通气功能、X线片好转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年内再次进院就诊次数。结果: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双肺干湿啰音改善时间均高于非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06、2.899、2.489、2.122,P<0.05)。治疗后,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的PaO2水平均低于非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2,P<0.05)。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肺部X线片好转率低于非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5)。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非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4,P<0.05)。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1,P<0.05)。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再次入院门诊就诊、住院就诊次数均高于非氟喹诺酮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65、2.150,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非复杂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效果不如非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非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炎症因子 预后
下载PDF
本院2020—2023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林艺聪 周训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至2023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至2023年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进行分组,分为不良反应组、正常组。采用... 目的: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至2023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至2023年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进行分组,分为不良反应组、正常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用药情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引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有42例(占38.18%)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肤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比较高,分别为30.95%、28.57%,其次为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组年龄较正常组高,且合并糖尿病、使用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联合用药、12 h以内间隔用药、大剂量用药的概率均较正常组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合并糖尿病、使用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联合用药、12 h以内间隔用药、大剂量用药是引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累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等,且引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患者年龄大、合并糖尿病、使用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联合用药、12 h以内间隔用药以及大剂量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淡水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海红 王纯 +2 位作者 张肇恒 焦钰珠 孙迎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使用了大量抗生素及其衍生品,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该研究选取在水环境中检测频率较高、生态风险较大的氧氟沙星(OFL)、环丙沙星(CIP)以及诺氟沙星(NOR)等代表性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以典... 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使用了大量抗生素及其衍生品,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该研究选取在水环境中检测频率较高、生态风险较大的氧氟沙星(OFL)、环丙沙星(CIP)以及诺氟沙星(NOR)等代表性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以典型原核微藻铜绿微囊藻以及真核藻类斜生栅藻作为受试生物,通过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以及抗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综合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潜在毒性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典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暴露会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各抗生素处理组藻密度下降1~2个数量级,抑制率高达99.37%,同时叶绿素a浓度急剧下降直至低出检测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引发藻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OS),进而引起脂质过氧化。铜绿微囊藻经暴露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对照组相比有着十分显著的升高,丙二醛(MDA)与对照组相较有着显著的降低(P≤0.01)。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暴露对斜生栅藻则起到促进作用,藻密度随着环丙沙星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处理组SOD的波动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处理组MDA的含量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升高(P≤0.05),斜生栅藻虽受到一定氧化损伤,但其耐受性高于铜绿微囊藻。通过实验对比,对于不同种类的藻细胞而言,斜生栅藻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受性高于铜绿微囊藻,同种浓度下,斜生栅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适应环境,而铜绿微囊藻则受到抑制甚至死亡。研究对于同种单一抗生素在相同浓度下对蓝藻和绿藻等不同藻细胞的毒性效应的探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生长情况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为及量子化学分析
5
作者 姚美婧 杨杰 +4 位作者 李亚男 吴渊 武亚宁 吴伟琴 景康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79,共8页
纳米塑料在环境中运输迁移后表面会产生氨基官能团,易与抗生素形成复合污染物。选取400 nm氨基官能化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NH_(2))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培氟沙星(PEF)、依诺沙星(ENO)为研究对象,研究PEF、ENO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 纳米塑料在环境中运输迁移后表面会产生氨基官能团,易与抗生素形成复合污染物。选取400 nm氨基官能化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NH_(2))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培氟沙星(PEF)、依诺沙星(ENO)为研究对象,研究PEF、ENO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为,探讨环境条件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SNPs-NH_(2)对PEF和ENO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31.235 mg/g和345.065 mg/g,吸附动力学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控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强酸强碱、盐度、Cu^(2+)、Zn^(2+)抑制PSNPs-NH_(2)吸附PEF和ENO,海藻酸钠抑制PSNPs-NH_(2)吸附PEF。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吸附行为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范德华最大穿透距离为PEF-PSNPs-NH_(2)(1.19Å)、ENO-PSNPs-NH_(2)(1.20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苯乙烯 官能化 喹诺酮类抗生素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酶法去除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伟康 孟祥民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31-235,共5页
抗生素引起的水污染如今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被认为是对生物群落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新型污染物,全面研究和开发该类抗生素的高效、可持续、较为温和的去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酶法在降解氟喹诺酮类抗... 抗生素引起的水污染如今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被认为是对生物群落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新型污染物,全面研究和开发该类抗生素的高效、可持续、较为温和的去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酶法在降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的应用,并指出了酶法催化降解抗生素在保护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降解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三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36
7
作者 夏环 王妍 +5 位作者 荆涛 牛计伟 周雨笋 郝巧玲 周宜开 梅素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7-302,共6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诺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对氟喹诺酮类(FQs)抗生素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其印迹因子为3.17,亲和位点总数为3.27μmol/g。以该MIPs做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蜂蜜中三...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诺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对氟喹诺酮类(FQs)抗生素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其印迹因子为3.17,亲和位点总数为3.27μmol/g。以该MIPs做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蜂蜜中三种FQs抗生素残留的方法。与Oasis HLB固相萃取柱相比,该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具有更好的净化能力和更高的富集效率。最佳条件下,三种FQs抗生素的线性范围为0.125~12.5m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S/N=3)为9~12μg/kg,三种FQs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6.5%~104.1%,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6.2%(n=5)。该方法有望用于蜂蜜中FQs抗生素残留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蜂蜜
下载PDF
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来源与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郭隽 张亚雷 +1 位作者 周雪飞 刘战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80,共6页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发展与应用,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污染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中国北京、香港及广东等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检出,其中以诺氟沙星为主,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介绍了城...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发展与应用,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污染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中国北京、香港及广东等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检出,其中以诺氟沙星为主,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介绍了城市污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来源、迁移途径和去除方式,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物处理、污泥消化、吸附去除、膜处理、高级氧化等处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去除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 去除效果 生物处理 高级氧化 吸附
下载PDF
三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黄河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9
9
作者 高俊红 谢晓芸 +3 位作者 张涵瑜 朱俊民 谢超然 王兆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3-598,共6页
采用批平衡法研究了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在沉积物中的吸附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平衡的趋势,吸附平衡时间皆为12 h,平衡吸附量分别为88... 采用批平衡法研究了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在沉积物中的吸附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平衡的趋势,吸附平衡时间皆为12 h,平衡吸附量分别为88.97、76.25、54.53 mg/kg.吸附数据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有较好的拟合,反应速率常数为11.59-225.70g/(mg·h).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符合Henry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沉积物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较强,对恩诺沙星的吸附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黄河沉积物 吸附
下载PDF
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晓琰 孙黎 施安国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 :综述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各种不良反应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 ,归纳有关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道。 结果 :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性好 ,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目的 :综述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各种不良反应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 ,归纳有关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道。 结果 :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性好 ,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变应性反应、光毒性和心血管毒性、肝毒性等。 结论 :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不良反应轻微 ,但仍应监测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综述
下载PDF
高温堆肥对鸡粪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 被引量:33
11
作者 孟磊 杨兵 +5 位作者 薛南冬 张石磊 李发生 龚道新 刘寒冰 刘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7-383,共7页
由于抗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大部分随禽畜粪便进入环境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探讨了高温堆肥去除鸡粪中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抗生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可行性以及接种外源耐高... 由于抗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大部分随禽畜粪便进入环境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探讨了高温堆肥去除鸡粪中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抗生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可行性以及接种外源耐高温菌对去除FQs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堆肥可去除鸡粪中48.4%~77.1%的FQs,且FQs的降解在堆肥初期(0~14 d)较快;堆肥中FQs的降解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降解速率与鸡粪中FQs的初始浓度正相关;接种外源耐高温菌种后FQs的去除率为60.3%~76.4%,比未接种时提高了3.3%~7.2%,且诺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鉴于高温堆肥未能实现畜禽粪便中残留FQs的高效去除(90%以上),因此还有待于堆肥过程和外源添加菌种的进一步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堆肥 耐高温菌 喹诺酮 去除率
下载PDF
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光降解过程中抑菌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红蕾 张蓬 +3 位作者 李凯 葛林科 那广水 姜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3-759,共7页
本文采用体外抑菌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种,比较研究了模拟日光(λ>290 nm)照射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等4种不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在纯水、淡水、海水中光降解过程抑菌活性的变化及作... 本文采用体外抑菌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种,比较研究了模拟日光(λ>290 nm)照射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等4种不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在纯水、淡水、海水中光降解过程抑菌活性的变化及作用机制.发现恩诺沙星和二氟沙星在光解初始阶段(0—t1/2),光解溶液的抑菌活性没有出现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这是因为其光转化分别生成了抑菌活性更大的产物环丙沙星和沙拉沙星,且这两种产物在0—t1/2不断积累.区别于前两种FQs,环丙沙星和沙拉沙星光降解过程中抑菌活性呈明显降低趋势(P<0.01),表明其产物的抑菌活性相对于母体化合物可以忽略.纯水、淡水和海水中同种FQ光解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抑菌活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光降解 抑菌活性 光化学转化风险 水环境
下载PDF
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晶 毕春娟 +3 位作者 陈振楼 施庆 李林茹 姚春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在上海崇明岛选取15个不同规模的猪场、禽场和奶牛场,分别采集粪肥以及距离养殖场50 m内的地表水、土壤和相应的蔬菜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氧氟沙星(OFL)、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IP)和诺氟沙星(NOR)4种氟喹... 在上海崇明岛选取15个不同规模的猪场、禽场和奶牛场,分别采集粪肥以及距离养殖场50 m内的地表水、土壤和相应的蔬菜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氧氟沙星(OFL)、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IP)和诺氟沙星(NOR)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分析,以了解目前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水平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粪肥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范围为9.00~950μg·kg^(-1),平均值为144μg·kg^(-1),4种抗生素的检出率均在70%以上。周边地表水中氟喹诺酮总含量为2.8~477.5μg·L^(-1),平均值为86.8μg·L^(-1),ENR的检出率为66.7%,OFL、CIP和NOR的检出率均为100%。土壤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范围为19.1~802μg·kg^(-1),平均值为144μg·kg^(-1),OFL、ENR和CIP的检出率均为100%,NOR的检出率为90.9%。蔬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为ND^110μg·kg^(-1),平均值为21.9μg·kg^(-1)。OFL和CIP的检出率为73.3%,ENR和NOR的检出率为53.3%。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均值为粪肥>土壤>周边地表水>蔬菜。对同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养殖场周边不同环境介质中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OFL在粪肥与地表水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OFL、CIP、NOR在水样与蔬菜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场 粪肥 地表水 土壤 蔬菜 喹诺酮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氟喹诺酮、四环素和磺胺类抗生素 被引量:92
14
作者 马丽丽 郭昌胜 +4 位作者 胡伟 沙健 朱兴旺 阮悦斐 王玉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土壤中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18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土样经含50%乙腈的磷酸盐缓冲液(pH=3)提取后,以SAX-HLB串联小柱净化富集,在H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土壤中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18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土样经含50%乙腈的磷酸盐缓冲液(pH=3)提取后,以SAX-HLB串联小柱净化富集,在H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添加浓度为200和50μg/kg时,土壤中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7.2%~89.0%,62.2%~85.4%和55.8%~97.4%;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1%~17.2%。以3倍信噪比估算出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的检出限分别为3.4~8.9μg/kg,0.56~0.91μg/kg和0.07~1.85μg/kg。应用此方法检测6种不同类型土壤样品,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中检出有抗生素,浓度为1.72~119.6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四环素 磺胺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土壤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分析鸡粪中六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博 薛南冬 +7 位作者 杨兵 龚道新 李发生 张石磊 周玲莉 孟磊 陈宣宇 燕云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0-1056,共7页
通过对样品预处理过程优化、提取剂与洗脱剂的筛选和检测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鸡粪中6种氟喹诺酮类(FQ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乙腈(1∶1,V/V)(pH=2)作为提取剂,超声... 通过对样品预处理过程优化、提取剂与洗脱剂的筛选和检测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鸡粪中6种氟喹诺酮类(FQ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乙腈(1∶1,V/V)(pH=2)作为提取剂,超声提取时间15 min,经HLB固相柱净化,选用甲醇为洗脱剂,浓缩后用HPLC/FLD检测,采用乙腈/0.7%磷酸作为流动相。FQs在0.01~1.0 mg·kg-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为0.996 9~0.999 9。加标(浓度水平0.01、0.5、1.0 mg·kg-1干重)回收率达76.7%~106.7%,相对标准偏差0.7%~14.4%(n=4)。方法检出限为0.002~0.022 mg·kg-1,方法定量限为0.006 8~0.074 mg·kg-1。应用该方法对北京地区5个养鸡场内鸡粪样品中6种FQs进行分析,检出浓度为ND~1.13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SPE-HPLC FLD) 禽畜粪便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MDR模型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联合毒性作用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嘉宁 孟庆俊 +2 位作者 魏海生 李琳 郝研宁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6-1857,共12页
为考察新污染物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以常见的氧氟沙星(Ofloxacin,OFXL)、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L)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供试品,通过96 h急性毒性试验测定3种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Chl... 为考察新污染物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以常见的氧氟沙星(Ofloxacin,OFXL)、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L)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供试品,通过96 h急性毒性试验测定3种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抑制的单一毒性及二元和三元混合体系(共计20组)的联合毒性,通过等效线图法、浓度加和模型(CA)、独立作用模型(IA)、模型偏移率(MDR)和组合指数法评价二元和三元混合体系抗生素的相互作用类型。结果表明:①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在96 h均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以半数效应浓度EC_(50)的负对数(pEC_(50))作为判断毒性大小的指标,毒性呈NFXL(pEC_(50)=-2.02)>CIP(pEC_(50)=-2.12)>OFXL(pEC_(50)=-2.23)的特征。②混合体系毒性相互作用类型以协同作用为主,毒性相互作用类型与混合体系组分浓度比、毒性效应区域和污染物浓度范围有关。混合体系中混合物组分浓度比最接近1∶1时,协同作用最强,毒性最大。③混合体系在低浓度范围(0%~30%)时,毒性相互作用类型以加和作用为主;在中高浓度范围(30%~100%)时,毒性相互作用随混合体系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研究显示,环境水体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有一定的毒性效应,且抗生素二元、三元混合体系的协同毒性效应呈毒性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联合毒性效应 浓度加和模型 模型偏移率(MDR)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9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陈磊 吴赟琦 +2 位作者 赵志勇 赵晓燕 周昌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内标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9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的分析方法。5. 0 g土壤样品添加200μg/kg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后,经20 m L 0. 1 mol/L EDTA-McIlvain... 建立了一种基于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内标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9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的分析方法。5. 0 g土壤样品添加200μg/kg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后,经20 m L 0. 1 mol/L EDTA-McIlvaine缓冲液和乙腈混合溶剂(体积比1∶1)提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150 mg无水MgSO4、15 mg PSA、15 mg C18)净化后,采用UPLC-MS/MS进行测定。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在优化条件下,19种抗生素的相关系数(r^2)为0. 992~0. 998,检出限为0. 2~1. 0μg/kg,定量下限为1. 0~5. 0μg/kg;在10、50、20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5. 2%~104%,相对标准偏差(n=5)不大于14%。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适用于土壤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土壤 喹诺酮类抗生素(FQs) 同位素内标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
下载PDF
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和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汪昆平 章琴琴 +2 位作者 郭劲松 徐乾前 王亚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环境样品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浓度低,干扰因素复杂,其检测需要采用多个预处理步骤,固相萃取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在实际样品预处理中常采用。检测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LC与ECD、FLD、UV、MS联用等。毛... 环境样品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浓度低,干扰因素复杂,其检测需要采用多个预处理步骤,固相萃取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在实际样品预处理中常采用。检测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LC与ECD、FLD、UV、MS联用等。毛细管电泳法速度快,敏度低,检出限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速度快,但存在交叉反应。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检测(HPLC-MS/MS)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是比较理想的分析方法。FQs污染物降解方法包括污泥吸附、光降解和高级氧化。光降解和高级氧化技术成本较高,反应副产物可能存在环境风险。污泥颗粒吸附FQs效果好,吸附FQs后,污泥颗粒可通过高温碳化活化制备活性炭,使FQs在高温下得到较彻底降解的同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较具前景的去除FQ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喹诺酮(FQs) HPLC-MS/MS 吸附 光降解 高温碳化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9
作者 孟磊 杨兵 薛南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8,共13页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是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性感染的高效广谱抗菌药,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禽畜养殖业的广泛使用,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水体、土壤/沉积物中的污染现状、吸附降解环境行为及...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是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性感染的高效广谱抗菌药,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禽畜养殖业的广泛使用,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水体、土壤/沉积物中的污染现状、吸附降解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理研究进展。FQs抗生素的环境行为和风险应从环境多介质层面进行评估,同时应加强对生态毒性机理以及与其他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抗生素 污染现状 环境行为 吸附和降解 生态毒理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筛查环境水体中16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质谱确证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玉静 陈志冉 王雪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7-241,共5页
利用HLB固相萃取柱对环境水体中16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进行富集、净化,经可变波长扫描紫外检测器测定,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筛查环境水体中残留FQs种类及其残留量;对于疑似FQs残留阳性水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进一步... 利用HLB固相萃取柱对环境水体中16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进行富集、净化,经可变波长扫描紫外检测器测定,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筛查环境水体中残留FQs种类及其残留量;对于疑似FQs残留阳性水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进一步确证。结果表明,16种FQs在5.0~100.0μg/mL范围内,FQs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9~0.999 9,检出限为0.9~7.3μg/mL,定量限为3.0~24.3μg/mL,平均回收率为89.3%~98.6%,相对标准偏差为0.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确证 环境水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