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运动中松动下颌磨牙力变化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鸿波 姚月玲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4-165,177,共3页
目的:研究侧运动中松动磨牙力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择19名单侧下颌第一磨牙松动的患者,用PVDF动态力仪测量健侧和患侧下颌第一磨牙侧运动中力动态变化曲线,对两侧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侧运动中健侧力峰值平均为26... 目的:研究侧运动中松动磨牙力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择19名单侧下颌第一磨牙松动的患者,用PVDF动态力仪测量健侧和患侧下颌第一磨牙侧运动中力动态变化曲线,对两侧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侧运动中健侧力峰值平均为26.86kg,患侧的为21.24kg。侧运动中下颌第一磨牙力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经配对t检验,正常牙与松动牙间力峰值差异有显著性,各阶段的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采用PVDF动态力仪,明确了侧运动中松动牙的力动态变化特征。牙齿松动导致咀嚼功能降低,其力值及上升速度均比正常牙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压电传感器 下颌运动 松动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前后咬合力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孙玉华 唐友盛 +3 位作者 徐兵 史俊 彭玲玲 赵颖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前后的咬合力变化情况。方法:临床收集1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利用T-ScanⅡ(牙合)力测量系统在术前一周内、术后3月和术后6月(牙合)... 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前后的咬合力变化情况。方法:临床收集1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利用T-ScanⅡ(牙合)力测量系统在术前一周内、术后3月和术后6月(牙合)力测定。分析患者的总(牙合)力(TOF)、MIP/MAX指数、(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力中心点的位置(COF)及其咀嚼时的最大位移距离(MCOF)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后3个月时总(牙合)力有所上升,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已有显著差异(P<0.05),此时咀嚼功能已有提高。MIP/MAX指数略有下降。不对称指数术后呈下降趋势,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均比术前明显减小。(P<0.05,P<0.01)。术后(牙合)力中心点位置逐渐趋向正常,咀嚼时(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距离有下降趋势,在术后6个月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表明患者的咀嚼功能有所提高.结论:T-scan-Ⅱ能定量评价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对颧骨复合体患者的咀嚼功能的变化,术后患者的总(牙合)力及平衡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骨折 ()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牙合面磨耗对活髓牙牙根纵裂的影响
3
作者 赵璐 李亮 +1 位作者 王小禾 吴佩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牙合面磨耗对活髓牙牙根纵裂的影响,为牙根纵裂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将900颗牙合面发生磨耗的活髓牙分级,统计各磨耗等级发生牙根纵裂的频数百分比,收集牙根纵裂患牙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牙位、患根分布、牙周、影像... 目的:探讨牙合面磨耗对活髓牙牙根纵裂的影响,为牙根纵裂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将900颗牙合面发生磨耗的活髓牙分级,统计各磨耗等级发生牙根纵裂的频数百分比,收集牙根纵裂患牙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牙位、患根分布、牙周、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分析评价。采用SPSS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1)磨耗Ⅲ级和Ⅳ级发生牙根纵裂的可能性大于Ⅰ级和Ⅱ级,Ⅲ级和Ⅳ级无显著差别;(2)牙根纵裂多发生于40~60岁患者的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男女比例为2:1。患牙大多有牙周病变,影像学检查可见牙根纵裂的患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牙周骨质破坏、根尖周骨质破坏,有时表现为根管突然增宽等。结论:牙牙合面形态的异常改变对牙根纵裂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牙根纵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生需加深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使更多的患牙得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髓 根纵裂 () ()创伤 诊断
下载PDF
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手术前后力、咀嚼效能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绍山 蔡恒星 杨学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手术前后胎力,咀嚼效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08年2月~2008年10月对24例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接受正颌手术的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两组,仅接受双侧下颌升... 目的:研究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手术前后胎力,咀嚼效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08年2月~2008年10月对24例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接受正颌手术的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两组,仅接受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16例(单颌治疗组),接受LeFort Ⅰ型截骨术合并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8例(双颌治疗组)。利用咬合力计和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3、6个月的胎力和咀嚼效能进行测定。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胎力及咀嚼效能显着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胎力和咀嚼效能已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时,单颌治疗组患者的胎力均值超过术前,而双颌组患者的咀嚼效能均值也高于术前。结论:正颌手术短时间内对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的胎力、咀嚼效能影响较大。随着手术后患者对新的胎关系逐渐适应,其胎力和咀嚼效能均有明显变化。单颌治疗组胎力改善较快,双颌治疗组咀嚼效能提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偏突颌畸形 (+) 咀嚼效能
下载PDF
上颌总义齿力与基托应力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为 张振庭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上颌总义齿力与基托应力的相关性,为预防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0例戴用6~12个月使用良好且配合良好的总义齿患者,使用应变仪及力仪同步测定上颌总义齿基托的应力及第一磨牙的力。结果上...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上颌总义齿力与基托应力的相关性,为预防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0例戴用6~12个月使用良好且配合良好的总义齿患者,使用应变仪及力仪同步测定上颌总义齿基托的应力及第一磨牙的力。结果上颌总义齿腭侧基托的应变值与力之间具有相关性或高度相关性。基托前部和后部的应变值大于基托中部的应变值。结论 力是影响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在进行上颌总义齿设计时要考虑减轻力,并加强基托前部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基托 应变 ()
下载PDF
微型口内测力传感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6
作者 姚月玲 欧阳官 +1 位作者 汪文骏 陆耀桢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5年第2期25-26,共2页
作者研制了一种埋置于义齿内的微型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咀嚼食物过程中的动态(牙合)力值。经全口义齿患者对不同硬度食物的咀嚼测试表明,其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数据可靠,测试效果满意。
关键词 () 传感器 全口义齿
下载PDF
单颗倾斜低 后牙粘接嵌体修复的咀嚼效能研究
7
作者 王芳 邓华颉 钟晓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全瓷嵌体修复单颗倾斜低后牙后提高咀嚼效率、平衡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例后牙倾斜低患者参与此项研究,用吸光度法测定患者嵌体修复前后的咀嚼效率并用T-ScanⅢ咬合力计测量两侧力的平衡状况。结果:嵌体修复前后患... 目的:探讨全瓷嵌体修复单颗倾斜低后牙后提高咀嚼效率、平衡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例后牙倾斜低患者参与此项研究,用吸光度法测定患者嵌体修复前后的咀嚼效率并用T-ScanⅢ咬合力计测量两侧力的平衡状况。结果:嵌体修复前后患侧咀嚼效能吸光度值分别为0.451±0.158和0.574±0.202,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力差值修复前(-5.9400±1.623 0)%与修复后(-2.346 6±1.468 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力中心点(COF)距中线的垂直距离修复前为(-3.426 7±1.692 9)mm,修复后为(-0.733 3±0.365 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瓷嵌体修复后能提高单颗倾斜低 后牙的咀嚼效率,使两侧力在左右向更趋于平衡,从而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体 咀嚼效率 平衡()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in the improvement of dental composite resins 被引量:1
8
作者 Xia Yang Xie Haifeng +1 位作者 Zhang Feimin Gu Ni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2年第4期83-89,共7页
In this paper, nanotechnolog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dental composite resins has been review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focusing on the improvement for polymerization shrinkage, anti-bacterial p... In this paper, nanotechnolog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dental composite resins has been review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focusing on the improvement for polymerization shrinkage,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resi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nanotechnology and nano materials can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ental composite resins in a various ways. At last,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erspective about the dental composite re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TECHNOLOGY composite resin ANTIBACTERIAL polymerization shrinkage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力在楔状缺损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魏玉华 王凤娟 张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前多认为,楔状缺损的形成是由磨损、酸蚀和力等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其中力在楔状缺损形成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从牙体组织的机械性能特点、牙颈部的结构特征、生物力学及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分析,以阐述力在楔状缺损... 目前多认为,楔状缺损的形成是由磨损、酸蚀和力等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其中力在楔状缺损形成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从牙体组织的机械性能特点、牙颈部的结构特征、生物力学及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分析,以阐述力在楔状缺损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内部碎裂 () 集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