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晚期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IDS晚期患者120例,根据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标准,真菌阳性数是70例。回顾性研究他们的CD4数...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晚期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IDS晚期患者120例,根据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标准,真菌阳性数是70例。回顾性研究他们的CD4数量,真菌培养情况,B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统计结果。结果 IFD组与非IFD组的CD4绝对值比较,前者显著小于后者(55±13/μl VS 250±45/μl,P<0.05),90%IFD组CD4绝对值小于50/μl。120例AIDS患者中真菌培养出60例阳性(50.0%)。单独B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42.9%、64.3%、14.3%;特异性分别为:75.0%、90.0%、100.0%。三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7%、78.9%,三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显著大于单独试验的敏感度(P<0.05),也显著大于真菌培养阳性率(95.7%VS 50%,P<0.05)。结论AIDS晚期患者,尤其当CD4绝对值小于50/μl时患真菌感染概率很高,B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真菌诊断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展开更多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聚糖和蛋白质这两种成分。但先用c(NaOH)=1 0mol/L的水溶液提取,再用w(CH3COOH)=4%的醋酸溶液处理时,产品为高纯度的(1→3) β D 葡聚糖。此结论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接着从其水解机理上阐述了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从而说明了酸碱法是从啤酒酵母中提取(1→3) β D 葡聚糖的理想途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文摘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晚期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IDS晚期患者120例,根据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标准,真菌阳性数是70例。回顾性研究他们的CD4数量,真菌培养情况,B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统计结果。结果 IFD组与非IFD组的CD4绝对值比较,前者显著小于后者(55±13/μl VS 250±45/μl,P<0.05),90%IFD组CD4绝对值小于50/μl。120例AIDS患者中真菌培养出60例阳性(50.0%)。单独B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42.9%、64.3%、14.3%;特异性分别为:75.0%、90.0%、100.0%。三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7%、78.9%,三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显著大于单独试验的敏感度(P<0.05),也显著大于真菌培养阳性率(95.7%VS 50%,P<0.05)。结论AIDS晚期患者,尤其当CD4绝对值小于50/μl时患真菌感染概率很高,B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真菌诊断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文摘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聚糖和蛋白质这两种成分。但先用c(NaOH)=1 0mol/L的水溶液提取,再用w(CH3COOH)=4%的醋酸溶液处理时,产品为高纯度的(1→3) β D 葡聚糖。此结论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接着从其水解机理上阐述了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从而说明了酸碱法是从啤酒酵母中提取(1→3) β D 葡聚糖的理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