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1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D葡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抑制剂的3D-QSAR研究及优化设计
2
作者 谢稳 谢双龙 +1 位作者 余娜 林治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68,共12页
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体,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是结核分枝杆菌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因此被作为一个有潜力的抗菌靶点。收集了35个对结核分枝杆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mtDXR)有体外抑制活性的膦胺霉素... 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体,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是结核分枝杆菌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因此被作为一个有潜力的抗菌靶点。收集了35个对结核分枝杆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mtDXR)有体外抑制活性的膦胺霉素衍生物,运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对它们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相应模型。结果表明:CoMFA模型的最佳主成分值n=7,交互检验系数q^(2)=0.601,相关系数r^(2)=0.979;CoMSIA模型的最佳主成分值n=8,交互检验系数q^(2)=0.609,相关系数r^(2)=0.983。数据显示所建模型拥有较为可靠的预测能力。同时,利用分子对接进一步考察膦胺霉素类小分子抑制剂和靶点活性部位氨基酸残基的非键作用,结合3D-QSAR等势图,明确了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上可供加工和优化的区域,进而设计出14个全新的膦胺霉素衍生物,并对它们进行活性预测,得到了拥有更高预测活性的新化合物27m,为mtDXR抑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1-脱氧-d--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 膦胺霉素衍生物 3D-QSAR 分子对接
下载PDF
2,4-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稳态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玥 王雪娇 +1 位作者 李恒 高文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59-1864,共6页
利用含羰基化合物与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产物腙对紫外-可见光有吸收的特性,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稳态动力学参数。酶反应产物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 利用含羰基化合物与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产物腙对紫外-可见光有吸收的特性,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稳态动力学参数。酶反应产物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去磷酸化产物1-脱氧-D-木酮糖,然后与2,4-二硝基苯肼衍生成腙。衍生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HClO4浓度为1.5%,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60 min,2,4-二硝基苯肼与1-脱氧-D-木酮糖-5-磷酸的摩尔比为6∶1。色谱条件:0~17 min,40%~80%甲醇;18~20 min,40%甲醇。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关系,1-脱氧-D-木酮糖-5-磷酸的检出限为1.0 mg/L,在0.005~1.0 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n=3),标准回收率为102.22%。用本方法测得的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稳态动力学参数Km、Vmax和Kcat与文献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羟戊酸途径 1-脱氧-d--5-磷酸合酶 动力学参数 2 4-二硝基苯肼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大麦中(1→3;1→4)-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籽粒硬度和吸水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丽媛 《啤酒科技》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制麦过程中大麦的籽粒较硬会限制胚乳中水分和酶的运输,被视为影响胚乳溶解的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大麦的籽粒硬度、吸水性与其胚乳成分的关系。分析了2003~2004年间的一系列大麦,用单一谷物分析仪分析籽粒硬度,浸麦期的吸水性以及胚... 制麦过程中大麦的籽粒较硬会限制胚乳中水分和酶的运输,被视为影响胚乳溶解的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大麦的籽粒硬度、吸水性与其胚乳成分的关系。分析了2003~2004年间的一系列大麦,用单一谷物分析仪分析籽粒硬度,浸麦期的吸水性以及胚乳的化学成分:(1→3;1→4)-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总氮。2003年和2004年大麦样品的胚乳中(1→3;1→4)-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含量都与籽粒硬度显著相关(2003年: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3和0.601,p<0.01。2004年: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4和0.501,p<0.01)。2003年和2004年样品中籽粒硬度均与吸水性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3和-0.752,p<0.01)。胚乳中β-葡聚糖含量同样与两年大麦样品的吸水性显著相关(2003:相关系数r为-0.752,p<0.01;2004:相关系数r为-0.551,p<0.01)。仅2003年大麦胚乳中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麦粒吸水性显著相关(2003:相关系数r为-0.523,p<0.01;2004:相关系数r为-0.551,p<0.01)。两年样品胚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与籽粒硬度无关。这些结论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胚乳 硬度 (1→3 1→4)- 阿拉伯
下载PDF
啤酒酵母中(1→3)-β-D-葡聚糖的提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黄刚良 刘曼西 +2 位作者 曹元成 曾莹春 张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8-459,465,共3页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聚糖和蛋白质这两种成分。但先用c(NaOH)=1 0mol/L的水溶液提取,再用w(CH3COOH)=4%的醋酸溶液处理时,产品为高纯度的(1→3) β D 葡聚糖。此结论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接着从其水解机理上阐述了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从而说明了酸碱法是从啤酒酵母中提取(1→3) β D 葡聚糖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1→3)-β-d- 酸法 酸碱法 提取 分析 机理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建伟 李斌 +1 位作者 梁剑平 梁宏开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价值,探讨其最佳诊断阈值。方法将ICU内具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高危因素的214例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入住ICU当天...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价值,探讨其最佳诊断阈值。方法将ICU内具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高危因素的214例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入住ICU当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检查,留取BALF标本行真菌涂片染色、真菌培养及G试验检测,同时留取血液标本行血浆G试验、血液真菌培养;依据IPFI诊断标准及检查结果将IPFI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3个层次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将确诊、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效的拟诊认定为IPFI真阳性,将治疗无效的拟诊及不能诊断认定为IPFI真阴性,测算并比较血浆G试验、BALF普通病原学检查及BALF G试验对IPFI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共155例患者可至少拟诊为IPFI,结合治疗效果,共112例患者最终诊断为IPFI;与其他病原学检测方式相比,以>30 ng/L作为检验阈值水平的BALF G试验为最优微生物依据诊断方法,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ALF G试验可为临床医师提供IPFI的诊断依据,但检验阈值水平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1-3)β-d-定量检测
下载PDF
检测(1,3)-β-D-葡聚糖在老年肺癌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汤小军 黄建春 +3 位作者 刘航 陈杏春 雷志坚 龙胜泽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在老年肺癌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老年肺癌合并感染患者65例,根据诊断分3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20例(A组)、混合性肺部感染(真菌+细菌)22例(B组)、细菌性肺部感染23例(C组),另...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在老年肺癌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老年肺癌合并感染患者65例,根据诊断分3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20例(A组)、混合性肺部感染(真菌+细菌)22例(B组)、细菌性肺部感染23例(C组),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D组)。A、B、C组患者于入院第1、3天采集静脉血,A、B组患者于抗真菌治疗第3、7、10、14、17、21、24天采集静脉血,D组采集静脉血1次,检测和分析各组的BG浓度。结果 A组和B组患者中感染白假丝酵母菌26例(61.91%);IPFI感染组(A组、B组)的BG含量均显著高于非IPFI感染组和健康组(C组、D组)(P<0.01);双份血浆标本BG试验阳性在A组和B组患者中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均较单份血浆标本BG试验阳性下降,但其特异性及B组患者中的阳性预测值则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第10、14、17、21、24天血浆的B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B组治疗第14、17、21、24天血浆的B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浆BG检测对于老年肺癌IPFI患者具有早期、快速诊断和动态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部真菌感染 (1 3)-β-d- 老年人
下载PDF
β-1,4-葡聚糖内切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湘玉 刘秦华 +6 位作者 李君风 白晰 T. Desta 王思然 董志浩 白云峰 邵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9-315,共7页
采用重叠延伸PCR合成技术将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分泌蛋白基因序列usp45(81 bp)和瑞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β-1,4-葡聚糖内切酶成熟蛋白序列egl3(657 bp)连接成融合基因usp45-egl3,构建了分泌型重组质粒pMG36e-usp45-egl... 采用重叠延伸PCR合成技术将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分泌蛋白基因序列usp45(81 bp)和瑞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β-1,4-葡聚糖内切酶成熟蛋白序列egl3(657 bp)连接成融合基因usp45-egl3,构建了分泌型重组质粒pMG36e-usp45-egl3及重组大肠杆菌E.coli DH5α/pMG36e-usp45-egl3。分析重组大肠杆菌的表达效果及表达产物降解纤维素的能力。结果表明,重组大肠杆菌DH5α/pMG36e-usp45-egl3经14 h培养能分泌酶活为226 mU/mL的β-1,4-葡聚糖内切酶,并有效地降解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中分泌的β-1,4-葡聚糖内切酶降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生成还原糖的速率为2.35 mg/(h·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氏 β—1 4-内切酶 大肠杆菌 分泌表达
下载PDF
1-β-D-木糖-5-甲基尿嘧啶的合成 被引量:3
9
作者 柯乾坤 李科 +2 位作者 吴飞 梁峰 李国秀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3-265,共3页
木糖经甲基化、酰化、酯化、缩合、皂化脱保护基等5步反应制得齐多夫定中间体1-β-D-木糖-5-甲基尿嘧啶,总收率16.4%。
关键词 1-β-d--5-甲基尿嘧啶 β- 齐多夫定 抗病毒药物 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滇龙胆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海晨 李彩霞 +1 位作者 王元忠 张晓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8-136,共9页
旨在克隆滇龙胆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基因GrDXS,并进行表达分析。以滇龙胆转录组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从滇龙胆幼叶克隆GrDXS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滇龙胆GrDXS基因(登录号:KJ624995)全长2145bp,编码714个氨基... 旨在克隆滇龙胆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基因GrDXS,并进行表达分析。以滇龙胆转录组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从滇龙胆幼叶克隆GrDXS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滇龙胆GrDXS基因(登录号:KJ624995)全长2145bp,编码714个氨基酸;GrDXS蛋白相对分子质量76.75kD,pI为6.93;属于DXS家族成员,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具有DXS蛋白的4类保守结构域:焦磷酸硫胺素结合折叠域(IPR029061,69-425、366-555、87-268、315-407、407-558)、类转酮酶嘧啶结合结构域(IPR005475,394-559、394-555)、转酮酶C端/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结构域II(IPR009014,568-704,572-704)、转酮酶C端结构域(IPR005476,573-696)和1个转酮酶结合位点(IPR020826,500-516);与长春花CrDXS蛋白亲缘关系最近;GrDX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0kD,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GrDXS基因主要在叶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1-脱氧-d-5-磷酸合酶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利侠 李芒会 +1 位作者 张华 党淑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检测临床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以便对危重病人深部真菌感染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并以传统真菌培养方法作平行对照实验,分析比较深部真菌感染组和非深部真菌感染组血... 目的研究检测临床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以便对危重病人深部真菌感染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并以传统真菌培养方法作平行对照实验,分析比较深部真菌感染组和非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16例深部真菌感染组的(1→3)-β-D-葡聚糖水平为51.7±66.5 pg/mL,明显高于正常非深部真菌感染组8.6±25.2 pg/mL(P<0.05),且比传统培养方法快速、准确。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准确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3)-β-d- 深部真菌感染 诊断研究
下载PDF
药用真菌β-(1,3)-D-葡聚糖构效关系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春锋 杨晓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0-153,共4页
β-(1,3)-D-葡聚糖是许多活性真菌多糖的核心结构,由于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β-(1,3)-D-葡聚糖的主链、支链分支度、支链基团、分子量及空间结构等方面介绍了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并对目前... β-(1,3)-D-葡聚糖是许多活性真菌多糖的核心结构,由于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β-(1,3)-D-葡聚糖的主链、支链分支度、支链基团、分子量及空间结构等方面介绍了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并对目前该类多糖的定性方法及鲎G因子、半乳糖神经酰胺ELISA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d- 构效关系 检测
下载PDF
啤酒废酵母中RNA和β-(1,3)-D-葡聚糖的综合提取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志宏 邢沈阳 张桂荣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为实现RNA和β-(1,3)-D-葡聚糖的综合提取,通过碱-酶提取法和优化稀碱提取条件,研究了温度、NaOH质量分数对RNA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100℃,NaOH质量分数为4%时,提取率为7.65%,纯度为70.24%.进一步比较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β-... 为实现RNA和β-(1,3)-D-葡聚糖的综合提取,通过碱-酶提取法和优化稀碱提取条件,研究了温度、NaOH质量分数对RNA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100℃,NaOH质量分数为4%时,提取率为7.65%,纯度为70.24%.进一步比较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β-(1,3)-D-葡聚糖提取的影响,发现中性蛋白酶得到的产物较多,纯度较高.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酵母 RNA β-(1 3)-d- -酶提取法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萧晨路 韩立中 倪语星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DG)检测(简称G试验)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9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每周2~3次的血浆G试验数据,以《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DG)检测(简称G试验)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9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每周2~3次的血浆G试验数据,以《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中的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利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G试验对IFD的诊断价值。结果 G试验诊断IFD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79.8%,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82.7%。结论血浆BDG水平与IFD感染有直接联系,每周检测2~3次,结合影像学判断方法能帮助诊断和排除IFD,提高IFD临床诊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 侵袭性真菌病 血液系统肿瘤
下载PDF
青花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IRX9H基因的克隆及在模拟酸雨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世超 钟凤林 +3 位作者 林义章 赵瑞丽 林俊芳 叶丽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9-737,共9页
由糖基转移酶催化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对植物抵御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青花菜在酸雨胁迫下糖基转移酶的表达变化,对青花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IRX9H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 由糖基转移酶催化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对植物抵御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青花菜在酸雨胁迫下糖基转移酶的表达变化,对青花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IRX9H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IRX9H基因的cDNA全长为1 550 bp,开放阅读框为1 155 bp,编码384个氨基酸,推测分子式为C1964H3044N558O567S11,分子量为43 897.8,没有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青花菜基因与拟南芥聚类关系最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模拟酸雨胁迫下β-1,4-木糖基转移酶IRX9H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该基因的表达量在模拟酸雨胁迫初期显著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又开始下降,这表明其在青花菜抗酸雨胁迫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β-1 4-基转移酶IRX9H基因 分子克隆 模拟酸雨 表达
下载PDF
植物萜类合成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的分子结构特征与功能预测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嵘 王喆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7,共9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已在GenBank上注册的拟南芥、玉米、岩蔷薇、水稻、黄花蒿、亚麻等植物的萜类合成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组成成分、转运肽、跨膜拓朴结构域、疏水性/亲水...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已在GenBank上注册的拟南芥、玉米、岩蔷薇、水稻、黄花蒿、亚麻等植物的萜类合成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组成成分、转运肽、跨膜拓朴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二级及三级结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预测和推断。结果表明:该类酶基因的全长包括5′、3′非翻译区和一个开放阅读框,无跨膜结构域,是一个具转运肽的亲水性蛋白,包括两个功能DXR结合motif及两个功能NADPH结合motif,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是蛋白质二级结构最大量的结构元件,β-转角和β-折叠散布于整个蛋白质中,蛋白质的功能域在空间结构上折叠成“V”形,“V”形的两臂由N-端与C-端构成,“V”形的底部,是N-端臂与C-端臂的结合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萜类合成 1-脱氧-d--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 分子结构 功能预测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酵母(1→3)-β-D-葡聚糖制备及其化学衍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亚军 郑裕国 +1 位作者 吴天星 姚善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27-532,共6页
免疫活性多糖(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细菌、酵母、真菌、蘑菇、谷类和海藻的细胞壁组成型成分。本文综述了(1→3)βD葡聚糖生物学功能、制备方法和衍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传统的酸碱提取法,诱导自溶结合次氯酸钠氧化... 免疫活性多糖(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细菌、酵母、真菌、蘑菇、谷类和海藻的细胞壁组成型成分。本文综述了(1→3)βD葡聚糖生物学功能、制备方法和衍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传统的酸碱提取法,诱导自溶结合次氯酸钠氧化可以提高(1→3)βD葡聚糖收率。使用硫酸和正丙醇的非均相体系可以制备β葡聚糖硫酸酯,产品完全溶于水,得率约37.4%(w/w),非均相体系磺化具有产物分离容易,产物纯度高,磺化反应体系正丙醇硫酸酯反应液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1→3)-β-d- 自溶 氧化 非均相 磺化
下载PDF
蛇足石杉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HsDXR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红梅 李标 +5 位作者 林余霖 宋经元 何柳 孙超 李榕涛 胡志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基于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蛇足石杉转录组数据,获得一个编码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DXR)的转录本,分析其开放阅读框序列,发现该转录本编码全长为1 440 bp的蛇足石杉DXR基因(HsD... 基于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蛇足石杉转录组数据,获得一个编码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DXR)的转录本,分析其开放阅读框序列,发现该转录本编码全长为1 440 bp的蛇足石杉DXR基因(HsDXR1),含有479个氨基酸残基。采用RT-PCR方法获得了HsDXR1全长,并对HsDXR1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及三维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HsDXR1编码蛋白的预测分子量为51.496 1 kDa,等电点为6.44;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该蛋白最可能定位于叶绿体;具有DXR蛋白典型的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DXR1基因在蛇足石杉的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在叶中表达量最低。本研究获得了蛇足石杉HsDXR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HsDXR1在蛇足石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d-5-磷酸还原异构酶 蛇足石杉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抗烯醇化酶抗体与(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廖红 李芳秋 +3 位作者 张国勇 李伟 韩丹丹 刘倩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272-274,271,共4页
目的比较抗烯醇化酶抗体(抗-Eno)检测与(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的诊断价值。方法留取临床为诊断IC而送检BG测定的患者血样,用ELISA法测定抗-Eno抗体,以真菌培养结果为基础,分析比较两种血... 目的比较抗烯醇化酶抗体(抗-Eno)检测与(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的诊断价值。方法留取临床为诊断IC而送检BG测定的患者血样,用ELISA法测定抗-Eno抗体,以真菌培养结果为基础,分析比较两种血清学方法诊断IC的效能。结果 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5例患者经念珠菌培养确诊IC,确诊感染率7.1%;BG阳性54例,阳性率为25.7%;抗-Eno阳性33例,检出阳性率为15.7%。抗-Eno和G试验诊断IC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7%、86.7%、21.2%、95.5%和33.3%、74.9%、9.3%、93.6%。两种血清学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66.7%。结论抗-Eno对IC的诊断性能优于G试验;联合两种血清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1-3)-β-d- -Eno抗体
下载PDF
植物萜类合成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洲翔 范燕萍 +1 位作者 周纪刚 徐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695-5696,共2页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萜类合成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酶(DXR)的研究进展,指出DXR是萜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从植物中克隆出的DXR基因结构相似,表达于植株的大部分器官中;它们大多与植物体内萜类物质的合成有关,植株体内上调...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萜类合成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酶(DXR)的研究进展,指出DXR是萜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从植物中克隆出的DXR基因结构相似,表达于植株的大部分器官中;它们大多与植物体内萜类物质的合成有关,植株体内上调DXR基因有可能增加萜类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d--5-磷酸还原酶 植物萜类物质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