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PCT Trx-1D-Lac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广志 唐海莲 +2 位作者 陈海玉 曾慧志 梅林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硫氧还蛋白-1(Trx-1)、D-乳酸(D-La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CBP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遵循1∶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硫氧还蛋白-1(Trx-1)、D-乳酸(D-La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CBP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遵循1∶1配对原则,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观察组接受CBP治疗,依据治疗效果分为存活亚组、死亡亚组。比较不同亚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及治疗前后其变化差值。Pearson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对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分析不同血清表达者28d内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死亡亚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亚组,且变化差值小于存活亚组(P<0.05);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联合预测CBP疗效的AUC分别大于单一指标预测、各血清指标联合预测(P<0.05);PCT、Trx-1、D-Lac水平变化差值高表达者死亡风险分别是低表达的4.828、3.600、2.318倍,且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CBP治疗前后血清PCT、Trx-1、D-Lac水平变化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且与28d内生存情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变化差值对CBP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降钙素原 硫氧还蛋白-1 D-乳酸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修饰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组织形成
2
作者 马玥 檀诗雨 +4 位作者 楚飞洋 陈琢琦 刘思宇 刘文帅 刘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653-4662,共10页
背景:二维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增殖及表型维持受限,多孔微球作为支架材料可提供三维培养环境,以更好地模拟体内生长条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是有强趋化效力的稳态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黏附与增殖。目的:明确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背景:二维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增殖及表型维持受限,多孔微球作为支架材料可提供三维培养环境,以更好地模拟体内生长条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是有强趋化效力的稳态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黏附与增殖。目的:明确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对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软骨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1)体外验证不同质量浓度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兔软骨细胞增殖、迁移、表型维持的影响。(2)采用复乳法制备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利用碳二亚胺法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接枝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上,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孵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特异荧光抗体验证接枝情况。(3)将兔软骨细胞分别接种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上,检测细胞增殖与黏附。(4)在裸鼠背部皮下分别植入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软骨细胞复合体(对照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软骨细胞复合体(多孔微球组)、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软骨细胞复合体(多孔微球修饰组),8周后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染色与成软骨相关基因qRT-PCR检测。结果与结论:(1)相较于0,1 000 ng/mL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500 ng/mL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提升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弹性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 mRNA表达;(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成功接枝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上,接枝率为93.75%;(3)相较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黏附;(4)裸鼠皮下植入8周后,相较于对照组、多孔微球组,多孔微球修饰组具有更明显的软骨陷窝结构、更丰富的软骨特异性基质和Ⅱ型胶原沉积,弹性蛋白、Ⅱ型胶原、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 mRNA表达升高。结果表明: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有利于软骨细胞的黏附、增殖、表型维持以及体内软骨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软骨细胞 细胞三维培养 组织工程软骨 复合支架
下载PDF
乳酸菌肽聚糖对雏鸭饲粮中黄曲霉毒素B 1的脱毒效果研究
3
作者 邵怡豪 王煜琦 +3 位作者 张宇豪 张广明 肖发沂 李庆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39-434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乳酸菌肽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吸附作用,为乳酸菌肽聚糖的制备和饲粮中AFB_(1)的脱毒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试验以4种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为原料提取乳酸菌肽聚糖,... 本试验旨在探究乳酸菌肽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吸附作用,为乳酸菌肽聚糖的制备和饲粮中AFB_(1)的脱毒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试验以4种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为原料提取乳酸菌肽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4种乳酸菌肽聚糖对AFB_(1)的体外吸附率,选取体外吸附效果最好的罗伊氏乳杆菌肽聚糖进行动物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樱桃谷鸭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FB_(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 mg/kg AFB_(1),试验组在AFB_(1)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10%(Ⅰ组)、0.15%(Ⅱ组)和0.20%(Ⅲ组)罗伊氏乳杆菌肽聚糖。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乳酸菌肽聚糖种类、添加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能够显著影响AFB_(1)的体外吸附率(P<0.05),其中10.0 mg/mL罗伊氏乳杆菌肽聚糖对AFB_(1)的体外吸附率最高,达75.29%。2)与对照组相比,AFB_(1)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血浆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浆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3)与AFB_(1)组相比,Ⅰ、Ⅱ、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Ⅰ、Ⅱ、Ⅲ组的血浆IgG、IFN-γ、IL-2、IL-4含量和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AST、AKP、ALT活性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的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不同乳酸菌肽聚糖对AFB_(1)体外吸附效果不同,饲粮中添加罗伊氏乳杆菌肽聚糖能够部分消除AFB_(1)对雏鸭造成的生长性能下降,改善AFB_(1)所导致的免疫功能降低以及肝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聚糖 乳酸菌 黄曲霉毒素B 1 生长性能 脱毒效果
下载PDF
外周血Lac、HO-1、sRAGE、CRP/ALB水平变化与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张程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7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乳酸(Lac)、血红素氧化酶-1(HO-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水平变化与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接收的86例... 目的:探究外周血乳酸(Lac)、血红素氧化酶-1(HO-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水平变化与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接收的86例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6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Lac、HO-1、sRAGE、CRP/ALB水平,根据观察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亚组外周血Lac、HO-1、sRAGE、CRP/ALB水平,分析外周血Lac、HO-1、sRAGE、CRP/ALB水平与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外周血Lac、HO-1、sRAGE、CRP/ALB水平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外周血Lac、sRAGE、CRP/ALB水平高于对照组,HO-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生存组外周血Lac、sRAGE、CRP/ALB水平低于死亡组,HO-1水平高于死亡组(P<0.001)。外周血Lac、sRAGE、CRP/ALB水平与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呈正相关(P<0.001);外周血HO-1水平与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呈负相关(P<0.001)。外周血Lac、HO-1、sRAGE、CRP/ALB水平均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5),其cut-off值分别为3.05mmol/L、70.26μg/L、881.24pg/mL、7.29。结论:外周血Lac、HO-1、sRAGE、CRP/ALB水平变化与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上述指标水平可以为脓毒症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血红素氧化酶-1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腹腔感染 脓毒症
下载PDF
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血清ICAM-1、IL-10、TNF-α变化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贾鸿飞 高学坡 李茂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烧伤1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烧伤1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入院第3、7天与对照组血清ICAM-1、IL-10、TNF-α,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血清ICAM-1、IL-10、TNF-α;根据患者预后,将观察组又分为生存组和病死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ICAM-1、IL-10、TNF-α对烧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烧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入院第3、7天血清ICAM-1、IL-10、TNF-α高于对照组,且入院第3、7天血清ICAM-1、IL-10、TNF-α具有差异(P<0.05)。入院第3、7天,中度组血清ICAM-1、IL-10、TNF-α低于重度组,而重度组低于特重度组;中度组入院后血清ICAM-1、IL-10、TNF-α呈降低趋势,而重度组与特重度组呈增高趋势(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CAM-1、IL-10、TNF-α联合预测烧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826)高于单独预测(0.771、0.783、0.7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乳酸、入院后48 h乳酸、机械通气及入院第3、7天血清ICAM-1、IL-10、TNF-α为影响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血清ICAM-1、IL-10、TNF-α具有差异,且三者联合评估烧伤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价值。首次乳酸、入院后48 h乳酸、机械通气及入院第3、7天血清ICAM-1、IL-10、TNF-α是影响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乳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动态演变与常规指标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d死亡的价值比较
6
作者 傅顺金 廖岐鸣 金剑敏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7期607-610,63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动态演变与常规指标预测治疗28 d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确诊重症肺炎患者共1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指南推荐进行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动态演变与常规指标预测治疗28 d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确诊重症肺炎患者共1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指南推荐进行综合治疗,根据治疗28 d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常规临床资料和sTREM-1动态演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重症肺炎患者治疗28 d死亡的预测因子,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预测因子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治疗28 d的临床结局显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34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年龄大,入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动脉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氧合指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03、26.66、3.86、5.43、23.32、16.66、4.86、-30.21,P均<0.05)。死亡组入院1 d、3 d和7 d的sTREM-1水平,△Q1、△Q2、△Q1%和△Q2%sTREM-1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33、56.52、89.53、16.66、66.52、19.66、35.56,P均<0.05)。入院SOFA评分、血乳酸、△Q2和△Q2%sTREM-1值升高是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OR分别=1.56、1.76、1.86、1.97,P均<0.05)。Spearman检验显示,△Q2和△Q2%sTREM-1值与SOFA评分和血乳酸呈正相关(rs分别=0.66、0.75、0.71、0.82,P均<0.05)。ROC显示,入院SOFA评分、血乳酸、△Q2和△Q2%sTREM-1值预测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0、0.78、0.84和0.87,Q2和△Q2%sTREM-1值的预测性能最佳。结论重症肺炎sTREM-1动态演变与28 d死亡风险有关,可成为预测短期临床结局的重要生化标志物,其中△Q2和△Q2%sTREM-1值升高对28 d死亡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死亡 炎症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血乳酸
下载PDF
血清PCT、sTREM-1及乳酸测定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程兴梅 王玲玲 阿荣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乳酸水平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测定意义,为重症肺炎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年本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者,在入院后的第1、4、7天分...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乳酸水平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测定意义,为重症肺炎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年本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者,在入院后的第1、4、7天分别进行PCT、sTREM-1和乳酸水平的检测,根据预后将88例重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来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死亡25例,存活63例。死亡组第4、7天的PCT值、sTREM-1值和乳酸值分别为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中的PCT、sTREM-1和乳酸的水平有助于判定重症肺炎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血清PCT STREM-1 乳酸
下载PDF
胸腺肽α_1缓释注射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艳 鲁莹 钟延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制备胸腺肽α1(Tα1)的长效注射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体外活性及药效学进行考察。采用复乳法(W/O/W)制备了载Tα1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PLGA)的微球;考察微球的粒径大小、外观及包封率等理化特性;以HPLC法测定微球的体外... 制备胸腺肽α1(Tα1)的长效注射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体外活性及药效学进行考察。采用复乳法(W/O/W)制备了载Tα1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PLGA)的微球;考察微球的粒径大小、外观及包封率等理化特性;以HPLC法测定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采用CCK-8法评价微球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过程中Tα1的生物学活性;体内药效学研究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给予Tα1微球后所产生的CD4+,CD8+因子的量,根据CD4+/CD8+的比值变化评价体内药效。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两个优选处方(外水相中加入5%氯化钠和10%葡萄糖)的微球包封率分别为87.8%和90.2%;Tα1微球1个月的体外累积释放可达90%以上。使用含10%葡萄糖的PVA溶液作为外水相,较好地保持了制备工艺过程中的Tα1生物学活性,在体外释放过程中Tα1的生物学活性略有下降;Tα1微球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力。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可以将Tα1制备成缓释1个月的注射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 流式细胞仪 CCK-8 CD4^+/CD8^+
下载PDF
和厚朴酚通过抑制脑MPTP开放和调节PARP-1活性保护全脑缺血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爽 刘晓岩 +2 位作者 胡振宇 陈世忠 王银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微乳剂对全脑缺血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断头法制备小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用分光光度法观察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用荧光法测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活性;用MTT法侧细胞活力...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微乳剂对全脑缺血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断头法制备小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用分光光度法观察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用荧光法测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活性;用MTT法侧细胞活力。结果和厚朴酚(7~70μg.kg-1)单次静注可剂量依赖地增加小鼠断头后喘息次数、降低小鼠脑匀浆液中乳酸的含量,升高脑匀浆液中ATP的含量。和厚朴酚(2.5μmol.L-1~10μmol.L-1)可浓度依赖地降低脑组织MPTP的开放,它可浓度依赖地抑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活性,其IC50=76.82μmol.L-1,和厚朴酚可明显提高缺氧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结论和厚朴酚对全脑缺血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可能减轻缺血状态、抑制能量耗竭和乳酸堆积有关,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MPTP开放、抑制PARP-1的活性、从而保护神经细胞有关。这些结果为其治疗全脑缺血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全脑缺血 乳酸 三磷酸腺苷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下载PDF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基因诊断1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可 刘雪芹 +5 位作者 张春雨 王颖 李星 吴晔 杨艳玲 肖慧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1-685,共5页
目的:报道1例基因诊断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对基因学诊断的1例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 目的:报道1例基因诊断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对基因学诊断的1例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为1岁11个月的男性幼儿,断奶后7个月内反复5次发作腹泻、呕吐、拒食,2~3 d后出现精神差、软弱、嗜睡,并在最近的一次发作中出现抽搐,查体可见呼吸深快及肝轻度增大,体格及智力运动发育基本正常。患儿祖父母为姑表亲,父母为5代旁系血亲。患儿多次发作期血生化检查均提示严重低血糖、高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伴阴离子间隙升高、酮症及高尿酸血症。经过葡萄糖输注、纠正酸中毒及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可较快恢复。患儿尿代谢筛查示尿中乳酸、丙酮酸、甘油等糖异生底物显著增高,基因测序示肝FBPase编码区基因(FBP1)第7外显子961位点纯合突变,插入一个G碱基(c.960/961insG),导致其所编码的蛋白在320位氨基酸处开始移码,并且在333位氨基酸处提前终止,该种突变为文献报道之最常见突变。出院后予患儿增加进食次数,避免摄入过多甜食,控制高蛋白及高脂食物,并辅助生玉米淀粉喂养,随诊9月余未见病情反复。结论:对于反复于感染及饥饿时出现严重低血糖、高乳酸血症,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及酮症的患儿,要考虑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可能,早期基因学诊断、发作期及时正确治疗及长期饮食控制,可避免死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1 6-二磷酸酶缺乏 基因检测 低血糖症 酸中毒 乳酸性
下载PDF
感染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乳酸浓度检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英 孙玉 +5 位作者 张洪海 计云霞 乔录新 丁渭 张玉林 陈德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感染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浆乳酸浓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IV-1儿童与3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合儿童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及... 目的研究中国感染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浆乳酸浓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IV-1儿童与3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合儿童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感染HIV-1患儿血浆乳酸浓度(2.32±0.60)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1.60±0.88)mmol/L(P<0.01);d4T治疗组和AZT治疗组间血浆乳酸浓度、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性别、年龄以及HIV-1传播途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乳酸浓度可反映感染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的线粒体毒性,有望成为线粒体毒性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儿童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乳酸 线粒体毒性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长效注射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东锋 吴诚 +2 位作者 鲁莹 杨凌 钟延强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制备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长效注射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法(w/o/w)制备了载GLP-1的聚乳酸-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LGA)微球;考察微球的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特性和体外释放特... 目的:制备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长效注射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法(w/o/w)制备了载GLP-1的聚乳酸-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LGA)微球;考察微球的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特性和体外释放特性;采用在体动物法评价了微球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过程中GLP-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外水相中NaCl浓度为15%(w/v)时微球包封率在85%以上,微球圆整,表面致密,平均粒径30μm。使用低黏度PLGA并在油相中加入10%(w/w)的PEG 6000,显著提高了药物在1个月内的累积释放,可达83%。微球的制备工艺不影响GLP-1的生物学活性,在体外释放过程中GLP-1的生物学活性明显下降。结论: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可以将GLP-1制备成缓释1个月的注射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微球 体外释放 聚乳酸-乙醇酸嵌段共聚物 复乳法
下载PDF
GM-1 PLGA肌注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评价
13
作者 姜庆城 刘莉 魏欣 《中国药事》 CAS 2011年第9期887-890,共4页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囊材,制备长效缓释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微球制剂。方法运用复乳溶剂挥发法,考虑多个条件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曲线。结果制备得到的...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囊材,制备长效缓释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微球制剂。方法运用复乳溶剂挥发法,考虑多个条件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曲线。结果制备得到的GM-1微球粒径大小均匀,球形致密圆整,微球粒径为(8.2±6.0)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8.51%和84.89%,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微球剂21d可释药完全,缓释效果明显。结论 GM-1 PLGA微球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具备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缓释制剂
下载PDF
血清LDH、TK1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亚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6期6781-6783,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胸苷激酶1(TK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医院接受规范性治疗。治疗4... 目的观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胸苷激酶1(TK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医院接受规范性治疗。治疗4个月时,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并将其纳入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清LDH、TK1水平,分析血清LDH、TK1水平与MDS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10例MDS患者经评估,40例预后不良,占36.36%;预后不良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DH、TK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LDH、TK1过表达与MDS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血清LDH、TK1过表达与MDS患者预后不良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乳酸脱氢酶 胸苷激酶1 相关性
下载PDF
去天冬氨酸血管紧张素-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攀 陈司海 +2 位作者 王欢 柯彩萍 敖杰男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期48-52,54,共6页
目的观察天冬氨酸血管紧张素-1(des-aspartate-angiotensin1,DAA-1)对过氧化氢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模型组,过氧化氢加DAA-1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观察天冬氨酸血管紧张素-1(des-aspartate-angiotensin1,DAA-1)对过氧化氢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模型组,过氧化氢加DAA-1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密度。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浓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表达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细胞内皮素1和血栓调节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DAA-1能明显抑制过氧化氢所致的细胞活力的降低[0.443±0.024vs.0.317±0.024,P<0.01],减少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释放[(102.35±9.87)U/Lvs.(242.78±16.10)U/L,P<0.01],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19.10±2.33)U/mLvs.(8.16±3.48)U/mL,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作用;能明显减少内皮细胞在氧化过程中丙二醛的生成[(1.35±0.19)U/mLvs.(2.33±0.48)U/mL,P<0.01],增加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蛋白表达,减少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蛋白表达;并能明显抑制内皮素mRNA的表达和提高血栓调节蛋白mRNA的表达。结论DAA-1对过氧化氢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天冬氨酸血管紧张素-1 内皮细胞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内皮素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添加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玮 冉启凡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单独添加、混合添加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将杂交狼尾草经全株收割、粉碎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2)、乳酸菌+纤维素酶(CEL+LD1~LD2),密封袋密封60 d后,测定饲...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单独添加、混合添加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将杂交狼尾草经全株收割、粉碎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2)、乳酸菌+纤维素酶(CEL+LD1~LD2),密封袋密封60 d后,测定饲料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组、LD2组青贮料pH含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纤维素酶+乳酸菌(CEL+LD1~LD2)组青贮料pH分别为4.54、4.50,比对照组高。纤维素酶组及纤维素酶+乳酸菌组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含量分别低18.44%、26.95%、16.31%。LD2组青贮料中无丙酸、丁酸产生。杂交狼尾草青贮时单独添加纤维素酶,青贮饲料粗蛋白质(CP)含量较对照组高6.08%(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低于对照组2.93%、4.81%(P<0.05),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能够提高青贮品质。青贮料中添加乳酸菌益4-J1,可有效抑制丙酸、丁酸产生,对青贮品质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乳酸菌 “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 青贮品质
下载PDF
西北酸菜中吸附黄曲霉毒素B1乳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璎 孟宪刚 +2 位作者 邓展瑞 马芮萍 黄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0-65,共6页
为工业化控制黄曲霉毒素B 1(aflatoxin B 1,AFB 1)污染,筛选吸附率高、稳定性好、脱毒后具备食品安全的优势菌株,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 为工业化控制黄曲霉毒素B 1(aflatoxin B 1,AFB 1)污染,筛选吸附率高、稳定性好、脱毒后具备食品安全的优势菌株,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检测菌株发酵液AFB 1残留量的方法,从35份采集自甘肃不同地域的西北酸菜样品中筛选到1株活菌脱毒率为66.41%、解吸后仍保留脱毒率为53.7%的菌株L34-2。菌株L34-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鉴定为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通过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洗脱,体外模拟胃液消化,研究菌株-AFB 1复合体稳定性,结果表明,菌株L34-2吸附AFB 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 1 乳酸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 西北酸菜 模拟体外胃液消化
下载PDF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乳酸、苹果酸脱氢酶1水平变化及其与合并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金 石春霞 +3 位作者 邓威 张璐懿 陈倩 龚作炯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肝功能衰竭(LF)患者血清乳酸、苹果酸脱氢酶1(MDH1)水平变化,并分析乳酸、MDH1与LF患者合并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35例(合并组),肝衰竭患者40例(衰竭组),肝硬化患者40例(硬化组),体检健康者20例(正常组),比较... 目的观察肝功能衰竭(LF)患者血清乳酸、苹果酸脱氢酶1(MDH1)水平变化,并分析乳酸、MDH1与LF患者合并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35例(合并组),肝衰竭患者40例(衰竭组),肝硬化患者40例(硬化组),体检健康者20例(正常组),比较各组血清乳酸、MDH1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4组血清乳酸、MDH1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F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合并组、衰竭组、硬化组血清乳酸水平升高,合并组、衰竭组血清MDH1水平升高(P均<0.05);与硬化组比较,合并组和衰竭组血清乳酸、MDH1水平升高(P均<0.05);与衰竭组比较,合并组血清乳酸、MDH1水平升高(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合并组、硬化组PTA降低,合并组、衰竭组INR升高,合并组及衰竭组和硬化组RBC、Hb、PLT降低(P均<0.05);与硬化组比较,合并组、衰竭组PTA降低,合并组、衰竭组INR升高,衰竭组RBC、Hb升高(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合并组、衰竭组、硬化组ALT、AST、TBiL、hs-CRP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P均<0.05);与硬化组比较,合并组和衰竭组ALT、AST、TBiL、hs-CRP水平升高(P均<0.05);与衰竭组比较,合并组ALT、AST水平降低,TBiL、hs-CRP水平升高(P均<0.05)。血清乳酸水平与MDH1(r=0.838)、TBiL(r=0.639)呈正相关,与PTA(r=-0.555)、ALB(r=-0.510)呈负相关,P均<0.05;MDH1水平与TBiL(r=0.581)、AST(r=0.427)、ALT(r=0.421)呈正相关,与PTA(r=-0.562)、ALB(r=-0.436)呈负相关,P均<0.05;MDH1与乳酸呈正相关(r=0.838,P<0.05)。乳酸≥5.71 mmol/L、MDH1≥939.90 mU/mL是LF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LF患者血清乳酸、MDH1水平升高,乳酸≥5.71 mmol/L、血清MDH1≥939.90 mU/mL是LF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乳酸 苹果酸脱氢酶1 感染
下载PDF
乳酸杆菌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炎症性细胞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栋花 孙可一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2-969,共8页
目的:探讨副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L.para)与嗜酸性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cid)对脂多糖(LPS)诱导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 p4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调节作用。方法... 目的:探讨副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L.para)与嗜酸性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cid)对脂多糖(LPS)诱导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 p4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调节作用。方法:先将THP-1细胞在佛波酯(PMA)的刺激作用下活化、分化为巨噬细胞样细胞,再进行LPS诱生炎性细胞因子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单独L.para处理组、L.para与LPS共处理组、单独L.acid处理组及L.acid与LPS共处理组。以RT-PCR法检测THP-1细胞TNF-αmRNA水平的表达;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2 p40和TGF-β水平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胞内未磷酸化及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F-κB p65的亚细胞定位,TransAM核蛋白定量分析法检测THP-1细胞核内NF-κB(p65/p50)的水平。结果:①LPS能显著刺激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2 p40和TGF-β;乳酸杆菌L.para及L.acid单独作用时也能诱导细胞因子TNF-α和IL-12 p40的产生,但L.para诱导的水平较低,而L.acid诱导的水平与LPS相似,两种乳酸杆菌对TGF-β的诱导作用则均显著高于LPS;而当两菌分别与LPS共同作用于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时,都能显著抑制LPS刺激细胞诱生的TNF-α和IL-12 p40,并以L.par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但两种细菌均对TGF-β没有抑制作用,反而进一步促进其分泌。②与结果①相平行,LPS、L.para及L.acid单独作用时,均能使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胞核内磷酸化IκB-α的水平增高、非磷酸化IκB-α水平降低,核内NF-κB(p65/p50)的水平增高,但L.para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当L.para或L.acid与LPS共同作用时则显著抑制LPS刺激所诱导的IκB-α的磷酸化及NF-κB的核转位作用。结论:乳酸杆菌L.para、L.acid分别与LPS共同作用时,均能通过抑制LPS刺激细胞所诱生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2 p40的水平而发挥炎症调节作用,这一抑制作用的机制涉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且,乳酸杆菌的这一作用在不同菌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THP-1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TNF-α NF-κB
下载PDF
氯化钠提高足球菌素ISK-1活性的作用
20
作者 陈洁明 高大维 +2 位作者 木村宏和 园元谦二 石崎文彬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研究了足球菌ISK-1发酵中NaCl对足球菌素ISK-1活性的影响。在MRS培养基中添加8%的NaCl,发酵21~24h,足球菌素ISK-1活性达到最高,比无NaCl时提高250%。表明NaCl具有提高足球菌素ISK-1活性的作用。
关键词 足球菌素ISK-1 足球菌 活性 乳酸菌 氯化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