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大气Δ^(14)CO_(2)监测中背景站和背景值的选取——以深圳市为例
1
作者 周志华 李平阳 +8 位作者 成志能 李静 李军 陈多宏 张涛 熊向陨 马嵩 萨如拉 张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9,共11页
城市化石源CO_(2)(CO_(2)ff)排放的可靠量化对准确理解全球和区域碳核算至关重要。虽然CO_(2)放射性C同位素(Δ^(14)CO_(2))可作为独立示踪剂对CO_(2)ff排放进行量化,但其准确性仍然受制于背景站和背景值的选取。鉴于此,本研究以深圳市... 城市化石源CO_(2)(CO_(2)ff)排放的可靠量化对准确理解全球和区域碳核算至关重要。虽然CO_(2)放射性C同位素(Δ^(14)CO_(2))可作为独立示踪剂对CO_(2)ff排放进行量化,但其准确性仍然受制于背景站和背景值的选取。鉴于此,本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对比评估了距离观测站点由远及近的全球/大陆背景站、区域背景站、城市背景站和城市背景值共8个背景选项,提出了一种基于Keeling Plot(KP)右上角区域样点对背景站和背景值进行筛选和评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深圳市背景首选区域背景站南岭,其次为KP右上角均值。针对不同城市,可依据边界条件的复杂性、有无背景观测等情况使用不同的背景选取方法。本研究为基于Δ^(14)CO_(2)估算重点城市和区域的CO_(2)ff排放量提供了背景站和背景值选取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4)co_(2) 化石源co_(2) 背景站 背景值 城市 深圳
下载PDF
大气^(14)CO_(2)的加速器质谱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崔晓宇 邢冠华 +2 位作者 王超 于建钊 袁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利用加速器质谱技术测定大气^(14)CO_(2)以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成为当前减污降碳工作的热点。该文从加速器质谱14 C分析基础出发,系统介绍了加速器质谱的工作原理、大气样品的采集及纯化、石墨化样品的制备和测定,阐述了大气碳监测领域... 利用加速器质谱技术测定大气^(14)CO_(2)以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成为当前减污降碳工作的热点。该文从加速器质谱14 C分析基础出发,系统介绍了加速器质谱的工作原理、大气样品的采集及纯化、石墨化样品的制备和测定,阐述了大气碳监测领域^(14)CO_(2)测试的研究进展。随着加速器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气^(14)CO_(2)的研究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大气化石源CO_(2)的来源,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减污降碳工作。未来应统一制定^(14)CO_(2)监测方法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和质控手段,完善实验仪器配套设施,加快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14)co_(2)分析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示范区气体示踪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张广中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能够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内CO_(2)驱油封存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其混相压力高(超过30 MPa),注采井间压力落差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描述CO_(2)井间分布,但是不能定量、及时描述CO_(2)分布规...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能够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内CO_(2)驱油封存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其混相压力高(超过30 MPa),注采井间压力落差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描述CO_(2)井间分布,但是不能定量、及时描述CO_(2)分布规律,驱替前缘描述难度大,同时CO_(2)气窜现象较为突出,制约油藏高效开发。开展井间CO_(2)气体示踪监测技术研究,通过CO_(2)气体示踪剂评价优选,完善注入工艺,对监测数据分析,达到对注采井间气体的有效监控,明确注采井间CO_(2)分布规律,同时准确预判气窜方向,防范风险和环境污染,为CCUS注采调控和气窜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气驱 评价优选 示踪监测 co_(2)
下载PDF
大气^(14)CO_2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在化石源CO_2示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牛振川 周卫健 +5 位作者 吴书刚 卢雪峰 程鹏 熊晓虎 杜花 霍雯雯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大气CO_2中放射性碳同位素(^(14)C)的水平可以反映化石源CO_2的影响程度,这对于评估我国目前化石源CO_2的排放状况和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概述大气^(14)CO_2采样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大气^(14)CO_2观测... 大气CO_2中放射性碳同位素(^(14)C)的水平可以反映化石源CO_2的影响程度,这对于评估我国目前化石源CO_2的排放状况和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概述大气^(14)CO_2采样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大气^(14)CO_2观测的起源和主要的源汇过程,重点论述了大气^(14)CO_2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阐述了化石源CO_2浓度的估算方法及^(14)CO_2在国内外化石源CO_2示踪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大气^(14)CO_2观测在我国化石源CO_2示踪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正确地开展大气^(14)CO_2的观测研究,深刻地理解特定区域大气^(14)CO_2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化石源CO_2的分布状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14co2 同位素示踪 化石源co2 时空分异特征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侵蚀黄土不同粒级抑制CO_(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
5
作者 王文倩 宋媛 +3 位作者 张辉 郭胜利 栗现文 胡亚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9,共11页
[目的]探讨沉积泥沙粒级及厚度对剖面CO_(2)传输过程的影响,明确不同含水率条件下侵蚀黄土不同粒级抑制CO_(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为完善沉积区有机碳矿化和排放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沉降速度分选为4个粒级(≥250μm,250~125μm... [目的]探讨沉积泥沙粒级及厚度对剖面CO_(2)传输过程的影响,明确不同含水率条件下侵蚀黄土不同粒级抑制CO_(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为完善沉积区有机碳矿化和排放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沉降速度分选为4个粒级(≥250μm,250~125μm,125~63μm,≤63μm),各粒级分别在静态水体中沉积形成0.4 cm,0.7 cm,1.4 cm和2 cm共4个薄层沉积厚度。各沉积土柱保持田间持水量,先进行恒湿自矿化(7 d),后将^(13)C葡萄糖标记黄土置于土柱底部作为独立CO_(2)释放源,进行^(13)C标记CO_(2)示踪(7 d),最后将各土柱自然干裂(7 d),对比这3个阶段的CO_(2)释放效率和^(13)C相对丰度变化特征。[结果](1)各土柱的平均CO_(2)通量在恒湿自矿化阶段(无^(13)C标记CO_(2)释放源)为0.21μg/(cm^(2)·h),略低于^(13)C标记CO_(2)示踪阶段的0.35μg/(cm^(2)·h),且两者均显著低于自然干裂阶段0.9μg/(cm^(2)·h),说明湿润状态下黄土沉积层均对CO_(2)释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土壤干裂,封存于土层中CO_(2)便会集中释放,削弱沉积碳汇效应。(2)粗颗粒(D≥250μm)在3个培养阶段的平均CO_(2)通量较细颗粒(D<63μm)分别高出77.9%,39.6%和30.8%,且粗颗粒在3个培养阶段的CO_(2)通量和^(13)C相对丰度差异比细颗粒更显著,且峰值提前1 d。(3)各沉降粒级在湿润状态时,粒径≥125μm的黄土容重较小而充气孔隙度和气体扩散系数相对较大,需至少2 cm沉积厚度才可有效抑制CO_(2)传输,而粒径为63≤D<125μm和D<63μm时,充气孔隙度和气体扩散系数极小,仅1.4 cm甚至更薄的沉积厚度,便可有效抑制CO_(2)向表土扩散。[结论]黄土沉积区须有细密颗粒覆盖且保持较高的含水率才可有效抑制CO_(2)向地表传输,从而保证沉积掩埋碳汇效应,且不同黄土颗粒抑制CO_(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沉积 碳汇 粒径 co_(2) 气体传输 ^(13)C示踪
下载PDF
鼓泡法结合CO_2直接吸收法进行环境水中无机^(14)C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海兰 保莉 +3 位作者 马雄楠 高泽全 孟莉萍 任晓娜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0-243,261,共5页
对目前测量水中^(14)C的4种方法(沉淀法、直接吸收法、苯合成法和加速器质谱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后,采用鼓泡法和Carb-sorb E直接吸收CO_2法对环境水中的无机^(14)C进行了测量。取50 L水样,加入H_3PO_4,将其中的CO_2释放出来,碱液吸收,然... 对目前测量水中^(14)C的4种方法(沉淀法、直接吸收法、苯合成法和加速器质谱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后,采用鼓泡法和Carb-sorb E直接吸收CO_2法对环境水中的无机^(14)C进行了测量。取50 L水样,加入H_3PO_4,将其中的CO_2释放出来,碱液吸收,然后转变为碳酸钙沉淀,将碳酸钙沉淀酸解,生成的CO_2由Carb-sorb E吸收后,加入闪烁液后用液闪测量。建立的水中无机^(14)C分析方法全程回收率为90.3%,液闪测量探测下限可达0.20 m Bq/L。用该方法测定了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的水样品,结果在1.31~10.26m Bq/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 环境水 无机碳 co_2直接吸收法
下载PDF
水稻对^(14)CO_3^(2-)的吸收和积累动态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桂莲 史建君 陈晖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14CO32-的吸收和积累动态,及其在水稻田中的行为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水稻根系和浸于水中的茎杆下部吸收的14CO32-离子会向上部组织输送并形成积累趋势;在上部组织中,叶和茎杆上部的14C比活度随时间呈逐渐上...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14CO32-的吸收和积累动态,及其在水稻田中的行为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水稻根系和浸于水中的茎杆下部吸收的14CO32-离子会向上部组织输送并形成积累趋势;在上部组织中,叶和茎杆上部的14C比活度随时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穗中的比活度于14d达最大值(271.9Bq/g)后又呈下降趋势;茎杆下部由于直接浸于水中,表现出对14CO32-离子的快速吸收、吸附,此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根部表现出上升过程迟后于茎杆下部,其14C比活度也低于茎杆下部。上部组织(穗、叶和茎杆上部)中14C的百分含量随时间上升,而下部组织(茎杆下部和根)则相反,至试验后期(21~35d),其百分含量基本持平(约各占50%),14C从下部组织向上部组织输送的特征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o3^2- 水稻 吸收 积累 积累动态 水稻田 同位素示踪技术 ^14C 上升过程 百分含量
下载PDF
北京市冬季大气化石源CO2典型日变化的14C示踪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牛振川 周卫健 +5 位作者 程鹏 吴书刚 卢雪峰 杜花 付云翀 熊晓虎 《地球环境学报》 2016年第5期487-493,共7页
城市作为化石源CO_2(CO_(2_(ff)))排放的热点区域.获得其大气CO_(2_(ff))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对于深刻理解城市地区CO_(2_(ff))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而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政策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AMS-^(14)C技术,示踪了北京市冬季一个典型日... 城市作为化石源CO_2(CO_(2_(ff)))排放的热点区域.获得其大气CO_(2_(ff))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对于深刻理解城市地区CO_(2_(ff))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而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政策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AMS-^(14)C技术,示踪了北京市冬季一个典型日变化事件中大气(CO_(2_(ff)))的变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本次日变化事件中大气δ^(13)CO_2的值为(-13.9±0.8)%。(-14.8‰—-12.7‰),△^(14)CO_2的值为(-151.6±51.3)‰((-214.2±2.9)‰-(-82.3±3.0)‰),CO_(2_(ff))浓度为104.4±44.0μL·L^(-1)(168.6±2.7-52.1±3.2μL·L^(-1)。CO_(2_(ff))浓度具有较大的曰变化,夜晚CO_(2_(ff))浓度明显高于白天,主要是由于夜间大气混合层高度较低、供暖消耗更多的化石燃料以及在东南风条件下因北京不利的扩散条件而使CO_(2_(ff))聚积。此外,在早晚高峰期间,观察到由于交通流量增加引起的较高CO_(2_(ff))浓度。同期PM_(2.5)浓度相似的日变化过程进一步验证了本次CO_(2_(ff))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源co2 14C示踪 北京 日变化 冬季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黑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薛海清 乔云发 苗淑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9-1126,共8页
【目的】阐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黑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黑土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土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模拟气候变化开顶箱(OTC)试验平台,设2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处理(CK... 【目的】阐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黑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黑土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土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模拟气候变化开顶箱(OTC)试验平台,设2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处理(CK,CO_(2)浓度400μmol/mol)和CO_(2)浓度升高处理(eCO_(2),CO_(2)浓度700μmol/mol),采用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黑土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更新率和半衰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CK相比,eCO_(2)处理使>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11.09%(P<0.05,下同),0.25~0.053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减少23.85%,提升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0.2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显著增加11.61%,0.25~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减少8.72%,全土及<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13C丰度随着粒级减小而依次增大,且CO_(2)浓度升高使全土及各个粒级团聚体的13C丰度均显著降低,全土、>0.25 mm粒级及0.25~0.053 mm粒级团聚体的更新率分别显著增加34.62%、21.60%和57.22%,半衰期依次显著降低34.61%、19.63%和36.84%,<0.053 mm粒级团聚体更新率和半衰期未发生显著变化;更新率与全土和>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半衰期与全土和>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影响不显著,但使大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增加,加快全土和大团聚体有机碳更新周转,有利于提升黑土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_(2)浓度升高 有机碳 团聚体 13C同位素示踪 黑土
下载PDF
西安市2016-2017年大气化石源CO2的14C示踪研究与来源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瑶瑶 周卫健 +6 位作者 程鹏 熊晓虎 周杰 吴书刚 杜花 卢雪峰 付云翀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90-98,共9页
14C是研究城市中化石能源碳排放状况的有效手段;认识化石源CO2(CO2ff)的主要来源将有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方案。本文利用分子筛主动吸附采样方法对西安市大气CO2行了连续积时采样,并利用AMS-^14C示踪方法,研究了西安市2016-2017年CO2f... 14C是研究城市中化石能源碳排放状况的有效手段;认识化石源CO2(CO2ff)的主要来源将有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方案。本文利用分子筛主动吸附采样方法对西安市大气CO2行了连续积时采样,并利用AMS-^14C示踪方法,研究了西安市2016-2017年CO2ff的浓度变化,同时基于CO2ff与大气污染物的同源性,对CO2ff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大气△^14C季节变化显著,变化范围是(-1.00±2.84)‰-(-187.25±3.62)‰,平均值为(-63.20±17.35)‰,相对于2012-2013年的平均值(-41.3±27.4)‰有明显的下降。CO2ff变化范围是(6.91±1.94)-(105.60±3.09)μmol·mol^-1,呈显著的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CO2ff与SO2及NO2浓度总体上呈相同的季节变化特征,但与两者的相关性存在季节差异:在春夏季,CO2ff与SO2(R2=0.47,p<0.01)的相关性较强;而在秋冬季,CO2ff与NO2(R2=0.73,p<0.01)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可能是由于大气扩散条件的改变使得采样点CO2ff的主要来源发生了变化。春夏季节,大气扩散条件较好,采样点化石源CO2可能主要受到工业燃煤(高空排放)的影响,而秋冬季节,受到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的影响,化石源CO2可能主要受到采样点周围交通源(近地面排放)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CO2ff的源解析研究及大气CO2样品采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14C示踪 分子筛 大气Δ14C 化石源co2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在CO_(2)相关研究中的进展
11
作者 曹佳璐 牛振川 +4 位作者 梁单 冯雪 吕梦妮 王国卫 刘婉玉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714-724,共11页
氧同位素异常(Δ^(17)O)常用来衡量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程度,也是目前研究大气CO_(2)相关问题的有力手段之一。本文综述大气CO_(2)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程度的表示方法(Δ^(17)O)和成因;其次... 氧同位素异常(Δ^(17)O)常用来衡量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程度,也是目前研究大气CO_(2)相关问题的有力手段之一。本文综述大气CO_(2)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程度的表示方法(Δ^(17)O)和成因;其次概括CO_(2)中Δ^(17)O的测量方法,并对比质谱法和光谱法测量Δ^(17)O的优缺点;最后总结Δ^(17)O在估算平流层向对流层输入的CO_(2)通量、估算全球生产力和示踪CO_(2)不同来源方面的应用,并对Δ^(17)O在CO_(2)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 Δ^(17)O 光谱法 示踪研究
下载PDF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 in Nd_2Co_(14)B Compound
12
作者 赵志刚 孙校开 +2 位作者 庄育智 葛运培 王景禹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95-198,共4页
Easy and hard magnetization curves of Nd_2Co_(14)B compound have been measured with extracting-sample-magnetometer(μ_0H_(max)=6T)at 10~300 K.Magnetic anisotropy constants K_1 and K_2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fitting ... Easy and hard magnetization curves of Nd_2Co_(14)B compound have been measured with extracting-sample-magnetometer(μ_0H_(max)=6T)at 10~300 K.Magnetic anisotropy constants K_1 and K_2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fitting the hard magnetization curves,in which only K_1 ,K_2 and misalignment angle have been taken as fitting parameters.The values of K_1 and K_2 at 4.2 K were derived by extrapolation. Anisotropy coefficients,x_2~° and x_4~°were derived from the anisotropy constants.The anisotropy constant K_2 increases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hen T<T_(sr)and slowly when T>T_(sr).The temperature depen- dence of the magnetic anisotropy coefficient x_2~° was fitted with the formula.The anisotropy coefficients x_2~°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tenth-power law from 4.2 K to T_(sr)and by the sixth-power law from T_(sr_ to 3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_2co_(14)B Magnetic anisotropy Anisotropy constants
下载PDF
重庆金佛山树轮Δ^(14)C含量2004—2013年的变化趋势
13
作者 吴书刚 周晓龙 +1 位作者 程鹏 熊晓虎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340-346,共7页
树木年轮是重建过去大气Δ^(14)C变化和开展化石燃料CO_2示踪的重要介质。本文采集重庆金佛山一棵树龄10 a的水杉,通过AMS-^(14)C测量重建了2004—2013年间大气Δ^(14)C的变化,即以平均每年3.9‰的速率下降;发现随着大气CO_2浓度的持续... 树木年轮是重建过去大气Δ^(14)C变化和开展化石燃料CO_2示踪的重要介质。本文采集重庆金佛山一棵树龄10 a的水杉,通过AMS-^(14)C测量重建了2004—2013年间大气Δ^(14)C的变化,即以平均每年3.9‰的速率下降;发现随着大气CO_2浓度的持续上升,大气中Δ^(14)C不断降低。重庆金佛山树轮Δ^(14)C与Jungfraujoch、Schauinsland本底观测站大气Δ^(14)C值基本一致,表明金佛山树轮Δ^(14)C没有受到当地或区域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影响,可以作为我国该时段内大气Δ^(14)C的本底值,计算化石燃料CO_2的贡献,也为今后研究本底Δ^(14)C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发现受人类核活动影响地区的Δ^(14)C高于金佛山,而受人类化石燃料排放地区的Δ^(14)C低于金佛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Δ14C 化石燃料co2 环境示踪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合成的示踪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金印 刘军 +2 位作者 曹翠玲 汪沛洪 高俊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6-50,共5页
利用光合14CO2示踪技术,在-0.8MPaPEG处理下,对等基因型不同抗旱性KTC8621、ND7532和本地抗旱品种陕合6号小麦进行比较,其叶组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加27%-32%,合成蛋白质放射性下降62%-7... 利用光合14CO2示踪技术,在-0.8MPaPEG处理下,对等基因型不同抗旱性KTC8621、ND7532和本地抗旱品种陕合6号小麦进行比较,其叶组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加27%-32%,合成蛋白质放射性下降62%-70%;合成淀粉放射性下降必3%-69%;合成纤维素放射性下降59%-71%。其中高抗旱的KTC86211大分子合成下降幅度小于等基因型低抗旱的ND7532和陕合6号,表明该品种叶体内大分子合成受水分胁迫的影响较小。正常水分条件下等基因型两品种叶酶溶物放射性及在PEG干旱处理下的下降幅度均相近。陕合6号叶醇溶物放射性远远小于前两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分胁迫 (14) ̄co_2示踪 蛋白质 淀粉 纤维素
下载PDF
一种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新程序及对以往测年成果可靠性的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继祥 张之淦 +2 位作者 彭玉荣 郭华良 段宝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程序因未能有效控制大气CO_2污染,常使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偏年轻许多。在分析可能存在的大气CO_2污染途径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融入多种大气CO_2污染控制技术的地下水^(1... 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程序因未能有效控制大气CO_2污染,常使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偏年轻许多。在分析可能存在的大气CO_2污染途径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融入多种大气CO_2污染控制技术的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新程序。新采样程序在保持操作简便的前提下,使大气CO_2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专门设计的样品瓶实现了采样程序与制样程序的有效衔接,有利于降低制样程序中的大气CO_2污染。以苯合成-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14)C比活度,新采样程序使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在测年上限50×103年以内)不再产生可识别的偏差。在河北平原地下水^(14)C测年采样中的初步应用显示,早期取得的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存在较大的负偏差,例如对^(14)C表观年龄约为47×10~3年的地下水,可偏年轻20×10~3年以上。因此,有必要对以往取得的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及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否可靠重新进行评估。地下水^(14)C测年沉淀法采样新程序的推出使传统放射性测量法重新得到重视,因采用的样品量千倍于加速器质谱法,使制样程序中的大气CO_2污染更易控制,古老地下水^(14)C测年结果更具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14)C测年 偏差 大气co_2污染 采样方法 测量方法 测年上限 河北平原
下载PDF
Four unprecedented V_(14)clusters as highly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CO_(2)fixation with epoxides and oxidation of sulfides 被引量:1
16
作者 Ji-Lei Wang Jia-Peng Cao +5 位作者 Yin-Hua Zhu Qin Wang Ning-Fang Li Xin-Rong Fan Hua Mei Yan Xu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Chemical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CO_(2))is an energy-saving method for alleviating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whereas it persists a challenge posed by the demand for efficient catalysts.Herein,four unprecedented ... Chemical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CO_(2))is an energy-saving method for alleviating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whereas it persists a challenge posed by the demand for efficient catalysts.Herein,four unprecedented examples of tetradecanuclear vanadium clusters,namely,[(C_(2)H_(8)N_(2))6(CH_(3)O)8(CH_(3)OH)_(2)V_(10)^(Ⅳ)V_(4)ⅤO_(26)](V_(14)-1),[(C_(3)H_(10)N_(2))_(6)(CH_(3)O)_(8)(CH_(3)OH)_(2)V_(10)^(Ⅳ)V_(4)ⅤO_(26)](V14^(-2)),[(C_(6)H_(14)N_(2))6(CH_(3)O)8(CH_(3)OH)_(2)V_(10)^(Ⅳ)V_(4)ⅤO_(26)]·5H_(2)O(V14^(-3))and[(C_(4)H_(12)N_(2)O)_(4)(C_(4)H_(11)N_(2)O)_(2)(CH_(3)O)_(2)V_(10)^(Ⅳ)V_(4)ⅤO_(28)]·6H_(2)O(V_(14)-4),have been triumphantly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Among them,compounds V_(14)-1–4 are the first cases of tetradecanuclear vanadium clusters without the introduction of inorganic acid radical ions.Two main units[V_(10)^(Ⅳ)V_(4)ⅤO_(26)]8+and[V10ⅣV4ⅤO28]4+represent brand-new configurations of tetradecanuclear vanadium clusters.Given the fact that the presence of V^(Ⅳ)/V^(Ⅴ)can potentially facilitate electron transfer and consequently expedite catalytic reactions,we explored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se compounds.Remarkably,V_(14)-1 was further used as a heterogeneous catalyst in the CO_(2)fixation into cyclic carbonates under milder conditions(60℃,0.5 MPa)and exhibite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Also,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_(14)-1 could efficiently catalyze the sulfoxidation,which could fully convert most sulfides within 40 min at room temperature.Moreover,as a stabl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employed in CO_(2)fixation with epoxides and oxidation of sulfides,V_(14)-1 could be consecutively used multiple cycles without losing its 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14)clusters heterogeneous catalyst co_(2)fixation oxidation of sulfides
原文传递
南极考察航线大气微、痕量气体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控制与分析
17
作者 邹炫宇 赵守栋 +3 位作者 汤洁 郑向东 张东启 卞林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52,共15页
在远洋航船上开展大气成分观测易受到来自航船燃油发动机排放污染。基于2020年1-4月“北京”号考察船南极考察航线微量(CO_(2))和痕量(CO、O_(3)、CH_(4)和N_(2)O)气体浓度(体积混合比)观测分钟级数据,提出根据CO、CO_(2)测量值开展数... 在远洋航船上开展大气成分观测易受到来自航船燃油发动机排放污染。基于2020年1-4月“北京”号考察船南极考察航线微量(CO_(2))和痕量(CO、O_(3)、CH_(4)和N_(2)O)气体浓度(体积混合比)观测分钟级数据,提出根据CO、CO_(2)测量值开展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QA/QC),并给出了南极考察航线上大气微、痕量气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CO或CO_(2)单独示踪均能标识出数据的部分局地污染时段,但CO/CO_(2)比值对确定高污染时段的CO或CO_(2)本底浓度更有效,CO和CO_(2)同步示踪(即CO+CO_(2))是标识局地污染时段的最优方法,可使南大洋和南极地区的CO、CO_(2)浓度测量值分别降低(5-11)×10^(-9)(10%-18%)和(3-7)×10^(-9)(1%-2%),O3上升(3-5)×10^(-9)(20%-25%),测量值更具有全球本底特征的代表性。航船测量数据与同纬度陆地站点观测值接近,南大洋和南极地区CO、CO_(2)、CH_(4)和N_(2)O浓度差分别在2×10^(-9)、0.7×10^(-6)、1.4×10^(-9)和0.5×10^(-9)以内。航线的微、痕量气体测量值均呈北(南)半球高(低)、南大洋以南及南极地区浓度稳定的基本特征;O3在不同纬度分布特点清晰,热带辐合带(ITCZ)的极低浓度(<5×10^(-9))和春季中国东海地区出现的中尺度污染现象均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污染 coco_(2)示踪 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QA/AC) 南极考察船航线 微、痕量气体
下载PDF
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对增加温度和CO_(2)浓度的物种特异性的生长、形态和生理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Haojie Dong Zongdi Huang +1 位作者 Wen Li Lei Yu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214-228,共15页
尽管许多研究评估了植物对增加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CO_(2))和增温的生理生态响应,但探究这两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更敏感的高海拔树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用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幼苗... 尽管许多研究评估了植物对增加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CO_(2))和增温的生理生态响应,但探究这两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更敏感的高海拔树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用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幼苗来评估增加CO_(2)浓度(CeTa,700 ppm)、增温(CaTe,高于环境温度2°C)以及增加CO_(2)浓度和增温(CeTe)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形态和生理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CaTe处理下,这两种针叶树总干重、比根长、净光合速率以及^(15)NH_(4)+和^(15)NO_(3)−的转运速率均升高,但CeTe处理下植株的响应更强烈(岷江冷杉的净光合速率除外)。这些结果表明,增加CO_(2)浓度加剧了增温对植物生长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此外,CeTe对紫果云杉生理特征的影响更大,其总干重、比叶面积、水分利用效率(δ^(13)C)、δ^(15)NO_(3)^(−)-N水平、15NH4+和15NO3−的转运速率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浓度均高于岷江冷杉。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估针叶树种对未来气候的响应时,应考虑CO_(2)×温度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增加co_(2)浓度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15N 示踪 针叶树
原文传递
加速器质谱方法测量^(41)Ca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山 何明 +11 位作者 武绍勇 董克君 岳东方 常志远 游曲波 包轶文 许国基 赵小红 王起恩 刘世杰 管永精 郑元丰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介绍了用AMS测量4 1Ca的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以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开展4 1Ca的AMS测量及其应用研究的情况 .
关键词 Ca^2+信使 ^14Ca 示踪 加速器质谱法 生物医学 AMS测量 钙同位素 缺钙 补钙
下载PDF
表油菜素内酯对黄瓜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丁锦新 马国瑞 +1 位作者 黄素青 叶孟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15-621,共7页
以黄瓜(CucumissativusL.)为材料,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黄瓜经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简称epiBR)处理后对 ̄(14)CO_2同化,HPO吸收转运和K ̄+吸收速率的影响,并观察... 以黄瓜(CucumissativusL.)为材料,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黄瓜经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简称epiBR)处理后对 ̄(14)CO_2同化,HPO吸收转运和K ̄+吸收速率的影响,并观察比较了epiBR处理后叶片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0 ̄(-4)mg/LepiBR处理后,可明显促进黄瓜幼苗新根的发生,使叶片栅栏细胞变大,层数增加,淀粉粒积累增加,有利于HPO养分的吸收和转运,增加 ̄(14)CO_2同化及其同化物向库中转运,提高K ̄+吸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表油菜素内酯  ̄(14)co_2同化 HPO和K ̄+的吸收 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