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态性BoLAⅠα1α2与恒定链结合及在真核细胞共定位
1
作者 陈芳芳 于凤梅 +2 位作者 刘翠艳 桂亚萍 李锦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明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oLA)Ⅰ类分子α链的多态性和结合恒定链(Ii)的结构域。方法:从3头淮北黄牛获得75条BoLAⅠα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克隆典型BoLAⅠα结构域和Ii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蛋白表达... 目的:探明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oLA)Ⅰ类分子α链的多态性和结合恒定链(Ii)的结构域。方法:从3头淮北黄牛获得75条BoLAⅠα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克隆典型BoLAⅠα结构域和Ii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蛋白表达后进行纯化鉴定,用拉下法和免疫印迹检测BoLA Iα链与Ii结合的结构域。构建相应真核重组质粒,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BoLAⅠα片段与Ii在细胞内共定位。结果:首先,所克隆的BoLAⅠα基因序列存在至少5种基因型,呈现高度多态性,分布于该分子的抗原肽结合区域(α1α2)和胞浆区。其次,构建的含BoLAⅠα1α2α3、BoLAⅠα1α2和BoLAⅠα3基因的原核重组质粒经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其中,BoLAⅠα1α2α3、BoLAⅠα1α2具有结合Ii的活性功能。最后,在293T细胞内BoLAⅠα1α2α3和BoLAⅠα1α2与Ii共定位,而单一BoLAⅠα3却不能。结论:BoLAⅠα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BoLAⅠα1α2是与Ii结合和胞内共定位的功能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 高度多态性 II 结合 共定位
下载PDF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2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下载PDF
BoLA-DQA、DRB3^* exon2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高树新 许尚忠 +4 位作者 李金泉 高雪 任红艳 陈金宝 马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到9种中国荷斯坦牛BoLA-DQA*exon2基因基因型、15种BoLA-DRB3*ex-on2基因的基因型和3种单体型,分析比较了各基因型、单体型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性。结果在中国荷斯坦牛中,没有发现与乳房炎易感性或抗性有关联的基...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到9种中国荷斯坦牛BoLA-DQA*exon2基因基因型、15种BoLA-DRB3*ex-on2基因的基因型和3种单体型,分析比较了各基因型、单体型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性。结果在中国荷斯坦牛中,没有发现与乳房炎易感性或抗性有关联的基因和基因型,但发现DQA-B/DRB3-C、DQA-G/DRB3-F两种单体型可能与奶牛乳房炎易感性有关,而DQB-F/DRB3-E单体型可能与奶牛乳房炎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bola SCC 单体型 乳房炎
下载PDF
BoLA-DQB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昆 孙东晓 +2 位作者 徐如海 王志刚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1-525,共5页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基因上游共检测到15种DQB URR序列。这些序列中均存在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W box 、X box、Y box、CCAAT box以及类TATA box调控元件,且遵循严格的空间顺序。其中W box 、X box 、Y box及类TATA box是多态的,CCAAT box是保守的,在这些调控元件之间也存在多态座位。这些多态座位的存在有可能对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调控区 B基因 多态性研究 等位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box 调控元件 多态座位 PCR扩增 同源性比较 克隆测序 结构基因 序列
下载PDF
荷斯坦牛BoLA-DRB_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抗性关系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夫千 郑小敏 +2 位作者 唐大伟 赵鹏 史远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以PCR-RFLP方法检测了BoLA-DRB3基因在荷斯坦奶牛中的多态性,并统计分析了产犊年季和BoLA-DRB3基因分别被RsaⅠ和HaeⅢ酶切后的不同基因型对SCS及其它产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RsaⅠAD型的SCS显著高于RsaⅠEG型(P<0.05)。另外,年季... 以PCR-RFLP方法检测了BoLA-DRB3基因在荷斯坦奶牛中的多态性,并统计分析了产犊年季和BoLA-DRB3基因分别被RsaⅠ和HaeⅢ酶切后的不同基因型对SCS及其它产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RsaⅠAD型的SCS显著高于RsaⅠEG型(P<0.05)。另外,年季和BoLA-DRB3被RsaⅠ酶切后的不同基因型对蛋白率和乳脂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HaeⅢAB型个体的蛋白率显著高于HaeⅢAA型(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抗性 MHC bola-DRB3 SCS
下载PDF
金刚烷基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傅淑琴 郭建维 +2 位作者 付长安 钟星 崔英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956-2961,共6页
以1,3-二溴金刚烷为起始原料,首先在Lewis酸催化作用下与苯酚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生成1,3-二(4-羟苯基)金刚烷(DPAD);DPAD再经Williamson缩合反应和中和反应合成了新型金刚烷基Bola型表面活性剂1,3-二(4-(2-乙氧基磺酸钠)-苯基)金刚烷... 以1,3-二溴金刚烷为起始原料,首先在Lewis酸催化作用下与苯酚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生成1,3-二(4-羟苯基)金刚烷(DPAD);DPAD再经Williamson缩合反应和中和反应合成了新型金刚烷基Bola型表面活性剂1,3-二(4-(2-乙氧基磺酸钠)-苯基)金刚烷。采用IR、1 H NM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各中间物及产物的结构,测试了1,3-二(4-(2-乙氧基磺酸钠)-苯基)金刚烷的表面活性。考察了关键反应步骤(Williamson缩合反应)溶剂、卤代磺烷基化试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1,3-二(4-(2-乙氧基磺酸钠)-苯基)金刚烷的总收率可达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bola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 合成
下载PDF
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SNPs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菲菲 刘桂芬 +4 位作者 万发春 宋恩亮 刘晓牧 谭秀文 孙国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1-275,共5页
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分析,研究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外显子1和外显子5处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外显子2处发现两个多态位点产生4种基因型,外显子3处发现1个多态... 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分析,研究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外显子1和外显子5处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外显子2处发现两个多态位点产生4种基因型,外显子3处发现1个多态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外显子4处发现1个多态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外显子2中基因型AA所对应的个体头长、额宽、体高、十字部高显著高于基因型BB、AB、BC(P<0.05),其它生长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外显子3、外显子4中生产性状在AA、BB、AB这3种基因型上均无显著差异。DQA2外显子2中等位基因A对渤海黑牛的生产性状起关键作用,可以为渤海黑牛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DQA2 PCR-SSCP 生长性状 渤海黑牛
下载PDF
三江黄牛Bola-DRB_3基因第二外显子的PCR-RFLP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智华 顾磊 +1 位作者 钟金城 陈雪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782-787,共6页
用PCR-RFLP方法,对三江黄牛和黑白花奶牛的MHCⅡ类基因座位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三江黄牛HaeIII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SS、RS、RR,由S和R两个基因控制,RR为优势基因型,R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出现4种基... 用PCR-RFLP方法,对三江黄牛和黑白花奶牛的MHCⅡ类基因座位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三江黄牛HaeIII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SS、RS、RR,由S和R两个基因控制,RR为优势基因型,R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出现4种基因型,即XX、XM、LM、MM,由X、M和L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LM为优势基因型,M为优势基因;两种内切酶在三江黄牛Bola-DRB3基因的第二个外显子上有150、202、65、180等酶切位点,且4个位点的碱基存在多态性,表现为多碱基突变;经χ2适合性检验,HaeIII和RsaI酶切位点的χ2值分别为7.0802、14.1358,差异显著(p<0.05),说明三江黄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4个酶切位点的碱基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存在选择、基因突变、近交、遗传漂变等因素的影响.②黑白花奶牛HaeIII酶切出现4种基因型,即JJ、KI、IJ、KJ,由J、K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JJ为优势基因型,J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LL、MM、LM,由L和M两个基因控制,LM为优势基因型,M为优势基因;HaeIII和RsaI两种内切酶在黑白花奶牛中也有多个酶切位点,在150、48、65、202位上有碱基多态性,表现为多碱基突变;经χ2适合性检验,RsaI酶切位点的χ2值为3.456,差异不显著(p>0.05),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HaeIII酶切位点的χ2值为18.4211,差异显著(p<0.05),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③用两种酶在三江黄牛中共检测到7种基因型,且与黑白花奶牛在酶切位点上具有较多的差异,说明三江黄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一结果与张成忠、赖松家等从血液蛋白、染色体、mtDNA等水平上的研究结果一致,也同三江黄牛的育成历史和所处生态条件一致.综上所述,三江黄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今后应加强对三江黄牛遗传多态性以及起源、演化和分类的研究,为这一畜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黄牛 bola-DRB3基因 PCR—RFL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Bola型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5
9
作者 谭景林 肖梅红 +1 位作者 文军 彭游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5-318,共4页
以1,3-二(氯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盐酸催化下制成α,ω-二氯丙基聚硅氧烷,再与N-甲基咪唑反应合成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 以1,3-二(氯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盐酸催化下制成α,ω-二氯丙基聚硅氧烷,再与N-甲基咪唑反应合成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并进行了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与烷基类Bola型表面活性剂相比,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第一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3 g/L、第二cmc为7.92 g/L,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24.3 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离子液体 bola 合成 表面活性
下载PDF
SDS与相反电荷的Bola两亲分子混合水溶液性质 被引量:4
10
作者 裴晓梅 黄娟 +1 位作者 宋冰蕾 崔正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8-1013,共6页
考察了4个含有季铵头基的Bola两亲分子ArN-n—NAr(n=4,6,8,10)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水溶液的溶液性质。ArN-n-NAr/SDS混合体系表现出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c20)和能力(γCMC)以及胶束生成能力(CMC)的明显增效。c20在... 考察了4个含有季铵头基的Bola两亲分子ArN-n—NAr(n=4,6,8,10)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水溶液的溶液性质。ArN-n-NAr/SDS混合体系表现出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c20)和能力(γCMC)以及胶束生成能力(CMC)的明显增效。c20在混合水溶液中均比单纯组分低,在等电点(0.33)时出现最小值,分别为0.076mmol/L(n=4),0.048mmol/L(n=6),0.046mmol/L(n=8)和0.026mmol/L(n=10)。与单组分SDS相比,混合体系的CMC出现明显降低,其中ArN-10-NAr/SDS混合体系的CMC比SDS单组分降低了9倍多(从2.40mmol/L降至0.26mmol/L)。混合体系中ArN-m-NAr连接链的伸直长度分别为0.635nm(n=4),0.889nm(n=6),1.143nm(n=8)和1.397nm(n=10),通过与静电平衡距离(-0.9nm)比较得知气/液界面混合吸附层的外表层完全由SDS构成,ArN—n—NAr分子分布在亚表层,依据两头基间连接链长度的不同,ArN—n-NAr(n=4,6,8)采取横躺的方式,ArN-10-NAr采取直立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两亲分子 SDS 混合水溶液 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Bola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囊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蕊 王香梅 胡亚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4-589,共6页
介绍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并详细概括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成单分子囊泡的原理、囊泡与胶束的相互转变及区别。综述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囊泡的合成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纳米材料、催化作用、药物缓释、模拟生物离子通... 介绍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并详细概括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成单分子囊泡的原理、囊泡与胶束的相互转变及区别。综述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囊泡的合成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纳米材料、催化作用、药物缓释、模拟生物离子通道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最后对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型表面活性剂 自组装 囊泡 胶束 进展
下载PDF
阳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腈纶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萍萍 缪培培 王祥荣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4,共3页
以1,10-癸二醇、环氧氯丙烷和三甲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阳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DCPS2-10,通过FT-IR、1H-NMR表征产物的结构.研究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对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的缓染作用.结果表明:阳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对阳离子染... 以1,10-癸二醇、环氧氯丙烷和三甲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阳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DCPS2-10,通过FT-IR、1H-NMR表征产物的结构.研究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对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的缓染作用.结果表明:阳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对阳离子染料具有显著的缓染作用,且不影响染料的最终上染百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染料 腈纶 缓染
下载PDF
南阳牛BoLA-DR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楚秋霞 徐照学 +2 位作者 施巧婷 陆涛峰 张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0,共6页
为克隆南阳牛BoLA-DR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从南阳牛脾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BoLA-DRA基因,将其克隆至pGEM-Teasy克隆载体上,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经测序鉴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 为克隆南阳牛BoLA-DR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从南阳牛脾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BoLA-DRA基因,将其克隆至pGEM-Teasy克隆载体上,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经测序鉴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大小为917 bp的BoLA-DRA基因,重组质粒pGEX-4T-DRA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大小为54.4 ku,与预期结果一致。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及制备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牛 bola-DRA PGEX-4T-1 原核表达
下载PDF
Bola反离子诱导的高粘弹十六烷基硫酸钠蠕虫胶束溶液(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剑曦 杨铎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8-1222,共5页
利用稳态和频率扫描研究了十六烷基硫酸钠(SHS)与Bola盐(N,N'-双乙基二甲基-α,ω-乙烷溴化铵(Bola2Et)或N,N'-三甲基-α,ω-丁烷溴化铵(Bola4))混合体系的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两个体系均在45℃时形成了长蠕虫胶束,溶液呈现... 利用稳态和频率扫描研究了十六烷基硫酸钠(SHS)与Bola盐(N,N'-双乙基二甲基-α,ω-乙烷溴化铵(Bola2Et)或N,N'-三甲基-α,ω-丁烷溴化铵(Bola4))混合体系的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两个体系均在45℃时形成了长蠕虫胶束,溶液呈现出高粘弹性,尤其是SHS/Bola2Et溶液表现出很高的弹性,零剪接粘度高达2520Pa's,表观上呈现胶状.这些结果归因于在Bola反离子诱导下,表面活性剂SHS与Bola反离子形成了静电吸引的2:1结构复合物.由于这两个Bola反离子的联接链长度均短于季铵离子的静电平衡距离,因此形成的复合物在形状上有利于蠕虫胶束生成.作为对比,添加简单的四甲基铵反离子无法诱导SHS形成蠕虫胶束,溶液仅呈现低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bola反离子 蠕虫状胶束 高粘弹性
下载PDF
部分中国黄牛BoLA-DRB3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昆 张沅 孙东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3-857,共5页
通过DNA测序,分别对4个中国黄牛地方品种的MHC-Ⅱ类基因DRB3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共检测到DRB3*exon2等位基因259种,其中新等位基因131个。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品种特异性。各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大量多态位点,统计分析表... 通过DNA测序,分别对4个中国黄牛地方品种的MHC-Ⅱ类基因DRB3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共检测到DRB3*exon2等位基因259种,其中新等位基因131个。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品种特异性。各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大量多态位点,统计分析表明:发生非同义替换的多态位点均主要分布在抗原结合位点对应的编码序列中,共有17个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在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7个位点差异显著(P<0.05);10个位点差异极显著(P<0.01)。在变异位点中,有8个位点为抗原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牛 bola—DRB3外显子2 等位基因 序列测定 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丝氨酸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理化性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贝贝 袁悦 +3 位作者 周小平 宋宏锐 李岳 李三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9-425,共7页
目的以L-丝氨酸为亲水部分、1,8-辛二胺为疏水部分,合成一种新型Bola型表面活性剂1,8-辛烷二丝氨酸(1,8-serine diaminooctane,DAOS),并测定了其p Ka值和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进而预测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 目的以L-丝氨酸为亲水部分、1,8-辛二胺为疏水部分,合成一种新型Bola型表面活性剂1,8-辛烷二丝氨酸(1,8-serine diaminooctane,DAOS),并测定了其p Ka值和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进而预测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探讨其作为药物载体的潜在优势。方法通过酯化生成酰胺和HCl脱去保护基两步反应,成功合成DAOS。采用IR法、质谱法和1H-NMR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得其p Ka值,采用电导率法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DAO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目标产物DAOS产率为91.01%,IR法、质谱法和1H-NMR法表征证明DAOS合成成功。p Ka1为(2.964±0.031),p Ka2为(6.751±0.148)。在20℃时,电导率法测得CMC为0.10 mmol·L-1,随温度升高CMC逐渐增大。芘荧光探针法测得CMC近似为0.14 mmol·L-1。结论制备的新型Bola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作为p H值敏感载体的前景,对其CMC的测定为其进一步作为药物载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型表面活性剂 1 8-辛烷二丝氨酸 芘荧光探针法
下载PDF
云南高峰黄牛BoLA-DRB3基因外显子2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禹文海 刘红文 +2 位作者 鲁绍雄 连林生 陆润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94-698,共5页
通过PCR扩增获得云南高峰黄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284bp的特异性条带,用核酸限制内切酶HaeⅢ,RsaⅠ,BstYⅠ和TaqⅠ对其进行消化分析。其中HaeⅢ酶切位点存在9种基因型,由A,B,D,E和F 5种复等位基因控制;RsaⅠ酶切位点存在46种基因型,... 通过PCR扩增获得云南高峰黄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284bp的特异性条带,用核酸限制内切酶HaeⅢ,RsaⅠ,BstYⅠ和TaqⅠ对其进行消化分析。其中HaeⅢ酶切位点存在9种基因型,由A,B,D,E和F 5种复等位基因控制;RsaⅠ酶切位点存在46种基因型,由A,B,C,D,E,F,G,H,I,J,P,L,M,N,U,V,W和Y 18种复等位基因控制;BstYⅠ酶切位点存在10种基因型,由A,B、C,D和E 5种复等位基因控制;TaqⅠ酶切位点只出现了一种基因型。分析发现云南高峰黄牛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61,70,94,104,124,150,154,163,173,182,202和217位的碱基表现出了多态性。经x2检验表明,BstYⅠ和TaqⅠ酶切位点已经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HaeⅢ和RsaⅠ两个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峰黄牛 bola-DRB3 外显子2 PCR-RFLP 多态性
下载PDF
北京荷斯坦母牛BoLA-DRB3基因外显子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素成 储明星 +2 位作者 陈国宏 石万海 曹福存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59,共4页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北京荷斯坦母牛BoLA-DRB3基因的外显子2的267 bp大小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和酶切分析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北京荷斯坦牛、蒙古牛、人类、瑞典红...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北京荷斯坦母牛BoLA-DRB3基因的外显子2的267 bp大小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和酶切分析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北京荷斯坦牛、蒙古牛、人类、瑞典红白花牛、蒙古绵羊、西班牙山羊之间DRB3基因外显子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0.9%~95.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5.3%~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荷斯坦牛 bola-DRB3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3外显子2的PCR-SSC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学清 王昆 +4 位作者 王沛宇 李耕 孙东晓 吴占军 张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8,共5页
通过PCR-SSCP法对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3基因的外显子2进行多态性分析。在223个个体中共获得10种等位基因,其中D等位基因频率最高为0.2287,A等位基因频率最低为0.0135;等位基因型18种,其中FG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1256,其次为HH,基因型频... 通过PCR-SSCP法对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3基因的外显子2进行多态性分析。在223个个体中共获得10种等位基因,其中D等位基因频率最高为0.2287,A等位基因频率最低为0.0135;等位基因型18种,其中FG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1256,其次为HH,基因型频率为0.1121;ML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0045。另外分析发现,在不同家系中,DRB3基因外显子2等位基因具有特异性,等位基因的类型和频率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D等位基因对305d产奶量和305d乳蛋白量有明显的负效应,ME基因型个体305d乳脂量显著低于其他个体。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的BoLA-DRB3外显子2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并具有家系分布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PCR-SSCP bola-DRB3外显子2 多态性
下载PDF
一种新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临界胶束浓度的不同方法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冬梅 王洁莹 +3 位作者 袁悦 胡贝贝 邱钰婷 林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97-401,共5页
成功合成了一种以苯丙氨酸为极性头基的新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苯丙氨酸十二烷(DADPhe),并依次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了1,12-二苯丙氨酸十二烷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结果分别为0.04 mmol·L-1、0.03... 成功合成了一种以苯丙氨酸为极性头基的新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苯丙氨酸十二烷(DADPhe),并依次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了1,12-二苯丙氨酸十二烷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结果分别为0.04 mmol·L-1、0.03 mmol·L-1和0.029 8mmol·L-1。实验结果表明,此3种方法的测定值略有不同,其中电导率法和芘荧光探针法的数值相近,而表面张力法所得数值与其他2种方法有微小差异,推测与环境因素有关。进一步分析比较3种实验结果的差异性发现,芘荧光探针法测定的结果更为准确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型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CMC) 表面张力法 电导率法 芘荧光探针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