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loplus)Q热立克次体的分离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思东 伍碧雯 +2 位作者 陈炯然 连建华 林大能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42-45,共4页
1986-1987两年来,我们从海南岛的洛南、西榕地区水牛身上捕捉的微小牛蜱(Boo-philus mieroplus),分为21组接种豚鼠,其中4组分离出立克次体,总阳性率为19.04%。该立克次体经鉴定是属于Q热立克次体。提示微小牛蜱是海南Q热宿主之一。
关键词 Q热立克次体 微小牛婢(boophilus mcrioplus)
下载PDF
<i>In Vitro</i>and <i>in Vivo</i>Efficacy of an Experimental Compound against <i>Rhipicephalus (Boophilus) microplus</i>Ticks
2
作者 Guadalupe Santillán-Velazquez Froylán Ibarra-Velarde +4 位作者 Blas Flores Pérez Margarita Romero-Avila Yazmin Alcalá-Canto Héctor Salgado-Zamora Yolanda Vera Montenegro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xodicide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al compound 712-BF-016 against Rhipicephalus (Boophilus) microplus ticks in vitro and in cattle. The in vitro efficacy was initiall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xodicide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al compound 712-BF-016 against Rhipicephalus (Boophilus) microplus ticks in vitro and in cattle. The in vitro efficacy was initially tested against R. Boophilus microplus larvae using the Larval Packet Test (LPT). In a 2nd study the ixodicide efficacy was tested against adult ticks using the Adult Inmersion Test (AIT). Finally, a field test with the compound was carried out using 24 steers experimentally infested with R. (Boophilus) microplus tick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of 6 animals each for treatment. Groups 1 and 2 received the experimental compound at concentrations of 16% and 2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applied as an aspersion in a total volume of 4 liters/animal. Group 3 was equally treated but with a commercial ixodicide containing cipermethrin at a 16% concentration. Group 4 served as untreated control. The efficacy was measured on days 1, 2, 3 after treatment as the percentage of ticks present from the treated groups, relative to the ticks present in the untreated control.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percentage mortality of 93.21% for LPT and 98.02% for AIT. The efficacy produced in cattle was 61.78%, 76.43% and 85.34% for groups 1, 2 y 3,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was no concorda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vitro with those found in cattle. Possibly the excipient used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compound was not suitable and had some influence on th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PICEPHALUS (boophilus) microplus Ixodicide LPT AIT Cattle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Endectocides and Conventional Acaricides in the Control of the <i>Boophilus microplus</i>on Field-Kept Dairy Cattle in the State of Pernambuco-Brazil
3
作者 Vania Lucia Assis Santana Maria Aparecida Da Gloria Faustino +2 位作者 Erika Korinfsky Vanderley Marilene Maria Lima Leucio Camara Alves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2年第3期124-128,共5页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different acaricide treat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Boophilus microplus on field-kept dairy cattle in the state of Pernambuco, Brazil. The first phase of the experiment consi...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different acaricide treat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Boophilus microplus on field-kept dairy cattle in the state of Pernambuco, Brazil. The first phase of th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collecting the ingurgitated female Boophilus microplus directly from the hosts for attainment of larvae. After the attainment of larvae, the artificial infestation procedure began on the cattle, with larvae ages ranging from 7 to 14 days. On Day 0, animals were separated into 12 groups to receive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Abamectin;Ivermectin;Ivermectin LA;Amitraz;Amitraz + Ivermectin;Amitraz + Ivermectin LA;Amitraz + Abamectin;Association (Cypermethrin + Chlorpyrifos + Citronella);Association + Ivermectin;Association + Ivermectin LA;Association + Abamectin;and Control. Subsequent evaluations were made on post-treatment days +7, +14, +21, +28, +35, +42, +49, +56 and +63. Analyzing the post-treatment effectiveness per day, indices revealed considerable variation ranging from 0% to 96.63%. Such indices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ticks on the animals in some groups, especially in the Abamectin group.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demonstrates that the use of different avermectines can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ophilus microplus control programs, there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acaricide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ion costs related to ti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philus microplus TICK Carrapaticide Efficiency Resistance
下载PDF
江西部分地区微小扇头(牛)蜱中肠优势菌群分析
4
作者 徐兴莉 杨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5,共7页
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微小牛蜱中肠内容物优势菌群。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江西省宜春、萍乡、万载、新余四个地区的牛、羊体表微小牛蜱中肠细菌群落的结构进行分析。微小牛蜱体内细菌主要有8种,分别为立克次氏体、柯... 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微小牛蜱中肠内容物优势菌群。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江西省宜春、萍乡、万载、新余四个地区的牛、羊体表微小牛蜱中肠细菌群落的结构进行分析。微小牛蜱体内细菌主要有8种,分别为立克次氏体、柯克斯氏体、犬埃立克体、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孔雀立克次氏体、弯曲芽孢杆菌。牛体表微小牛蜱肠道优势菌主要为柯克斯氏体和立克次氏体。萍乡地区微小牛蜱除以上两种菌外,还含有犬埃立克体。克雷伯氏菌仅见于新余地区。山羊体表微小牛蜱肠道菌数量少于黄牛体表的微小牛蜱,其优势菌主要为假单孢菌。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微小牛蜱中肠内容物优势菌群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肠道菌群 DGGE 多样性
下载PDF
微小牛蜱铁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白霞 周金林 +2 位作者 程天印 周勇志 刘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从微小牛蜱克隆到1个新的铁蛋白编码基因,cDNA全长642bp,编码区为123 639bp,编码172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预测的分子量为19 9ku,等电点为4 24。经过分析,其预测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变异革蜱、非洲钝缘蜱和蓖子硬蜱铁蛋白同源性分别为93 ... 从微小牛蜱克隆到1个新的铁蛋白编码基因,cDNA全长642bp,编码区为123 639bp,编码172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预测的分子量为19 9ku,等电点为4 24。经过分析,其预测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变异革蜱、非洲钝缘蜱和蓖子硬蜱铁蛋白同源性分别为93 60%、88 37%和83 72%。且核苷酸序列在mRNA5′未翻译区(5′UTR)的茎环结构存在铁应答元件(IRE),其氨基酸序列上带有典型的亚铁氧化酶中心结构的保守序列。RT 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微小牛蜱卵、幼蜱、半饱血雌蜱、饱血雌蜱和雄蜱这几个阶段均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编码基因 微小牛蜱 克隆 表达 编码区 氨基酸序列 硬蜱 保守序列 RT-PCR分析
下载PDF
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樊瑞泉 罗建勋 +8 位作者 杨孝朴 殷宏 高金亮 关贵全 刘志杰 党志胜 马米玲 任巧云 刘爱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Bm86基因序列,设计表达型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微小牛蜱饥饿幼蜱的研磨物中扩增Bm86基因,将PCR产物连入pGEM-T Easy载体,构建重组克隆载体pGEM-T easy-Bm86.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微小牛蜱Bm86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Bm8... 根据已发表的Bm86基因序列,设计表达型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微小牛蜱饥饿幼蜱的研磨物中扩增Bm86基因,将PCR产物连入pGEM-T Easy载体,构建重组克隆载体pGEM-T easy-Bm86.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微小牛蜱Bm86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Bm86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和95.6%.然后对重组克隆载体pGEM-T easy-Bm86进行双酶切,获得带有粘性末端的Bm86基因片段,并将此片段定向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Bm86,将其转化到BL21宿主菌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表明表达产物为分子量为88 Ku的融合蛋白,目的蛋白约占蛋白总量的39%,表达量约为1.08 mg/mL.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此表达产物能被兔抗微小牛蜱阳性血清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Bm86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原核表达与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米玲 关贵全 +5 位作者 李有全 刘爱红 任巧云 牛庆丽 殷宏 罗建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1-533,共3页
根据微小牛蜱Bm8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在重组质粒pMD18-T-Bm86中克隆,并将其定向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株,用不同浓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不同时间进行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 根据微小牛蜱Bm8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在重组质粒pMD18-T-Bm86中克隆,并将其定向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株,用不同浓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不同时间进行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37℃条件下经1mmol/LIPTG诱导8h后,目的重组蛋白表达量最大,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94000的包涵体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目的蛋白约占蛋白总量的29%。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可被兔抗微小牛蜱全蜱阳性血清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Bm86基因 表达
下载PDF
福建厦门微小牛蜱中埃立克体的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红梅 蒋宝贵 +4 位作者 何静 牛建军 汪家旭 孙毅 曹务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检测福建厦门微小牛蜱携带的埃立克体,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埃立克体,然后对阳性标本中的埃立克体进行16S rRNA全基因序列测定并分析。结果共检测吸血微小牛蜱标本299份,27份阳性,阳性率为9.0%。选择其中的1份阳... 目的检测福建厦门微小牛蜱携带的埃立克体,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埃立克体,然后对阳性标本中的埃立克体进行16S rRNA全基因序列测定并分析。结果共检测吸血微小牛蜱标本299份,27份阳性,阳性率为9.0%。选择其中的1份阳性样本扩增16S rRNA的全基因序列,全长1458bp,序列对比显示与泰缅边境和越南的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9%,相差2个碱基;与西藏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7%,相差4个碱基;与非洲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9.6%,相差7个碱基;与中国南方的查菲埃立克体同源性为98.9%,相差17个碱基。结论从福建厦门微小牛蜱中检测到埃立克体,可能是一个埃立克体新的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立克体 微小牛蜱 16S r RNA基因 nested PCR
下载PDF
牛血孢子虫单一种的分离技术及其保藏方法的研究——卵形巴贝斯虫的传播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白启 刘光远 +1 位作者 张林 周俊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将实验室培育的“洁净”长角血蜱的幼虫、若虫、成虫及微小牛蜱的幼虫,先后分别释放到人工感染卵形巴贝斯虫单一种牛体上不同部位事先粘贴好的布袋中,使其自行叮咬吸血。待饱血脱落后亦分别收集,置28℃、相对湿度约90%的条件下蜕皮或... 将实验室培育的“洁净”长角血蜱的幼虫、若虫、成虫及微小牛蜱的幼虫,先后分别释放到人工感染卵形巴贝斯虫单一种牛体上不同部位事先粘贴好的布袋中,使其自行叮咬吸血。待饱血脱落后亦分别收集,置28℃、相对湿度约90%的条件下蜕皮或产卵孵化。而后用不同世代和各变态期的蜱,分别叮咬感染除脾和非除脾健康易感牛。结果表明,长角血蜱的当代若虫和成虫对卵形巴贝斯虫没有传播能力,幼虫和若虫吸入的病原亦不能经卵传递;饱血雌虫吸入的病原可经卵传递,次代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都具有传播能力。次代感染幼虫经兔体后的若虫和成虫也具有感染力。 微小牛蜱不能传播该种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 巴贝斯虫 长角血蜱 经卵传递
下载PDF
一株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微小牛蜱的致病力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巧云 关贵全 +6 位作者 李有全 马米玲 刘爱红 刘军龙 牛庆丽 罗建勋 殷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6,共3页
为了得到用于防控微小牛蜱的高毒力菌株,本试验从野外微小牛蜱饱血雌蜱体表分离出一株白僵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确认该分离株为球孢白僵菌。致病力研究表明,当孢子浓度达到108孢子/mL,该菌株对微小牛蜱饱血成蜱的... 为了得到用于防控微小牛蜱的高毒力菌株,本试验从野外微小牛蜱饱血雌蜱体表分离出一株白僵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确认该分离株为球孢白僵菌。致病力研究表明,当孢子浓度达到108孢子/mL,该菌株对微小牛蜱饱血成蜱的致死率即可达到100%,为微小牛蜱的生物防控试剂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微小牛蜱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微小牛蜱一个抗菌多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霞 周金林 +2 位作者 程天印 周勇志 龚海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为了进行抗蜱及蜱传病疫苗的研究 ,本研究根据微小牛蜱巴西株报道的一种抗菌多肽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 ,从微小牛蜱中国安徽株克隆到该抗菌多肽基因 ,全长 383bp ,编码 110个氨基酸残基 ,该蛋白预测的分子量为 12 2ku ,等电点为 4 87。... 为了进行抗蜱及蜱传病疫苗的研究 ,本研究根据微小牛蜱巴西株报道的一种抗菌多肽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 ,从微小牛蜱中国安徽株克隆到该抗菌多肽基因 ,全长 383bp ,编码 110个氨基酸残基 ,该蛋白预测的分子量为 12 2ku ,等电点为 4 87。经同源性比较 ,该微小牛蜱巴西株抗菌多肽基因有 10 0 %的相同性。经RT_PCR分析表明 ,该基因在微小牛蜱卵、幼蜱、半饱血雌蜱、饱血雌蜱和雄蜱这几个阶段均有表达。将该基因亚克隆到 pET_2 8a(+)表达载体 ,转化BL2 1(DE3)宿主菌 ,经IPTG诱导 ,可成功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大小为 15ku左右 ,与预期大小一致。初步体外抗菌试验表明 ,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Western_blot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抗菌多肽 CDNA克隆 重组表达
下载PDF
微小牛蜱Bm91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米玲 刘军龙 +9 位作者 关贵全 刘志杰 郝雪峰 王玙 李有全 刘爱红 任巧云 牛庆丽 殷宏 罗建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9,共4页
根据GenBank收录的微小牛蜱Bm9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表达引物,以微小牛蜱幼蜱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了Bm91基因,其长度为1 908 bp,包含一个大小为1 83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611个氨基酸,该蛋白预期分子质量为83 ku。将B... 根据GenBank收录的微小牛蜱Bm9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表达引物,以微小牛蜱幼蜱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了Bm91基因,其长度为1 908 bp,包含一个大小为1 83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611个氨基酸,该蛋白预期分子质量为83 ku。将Bm91基因片段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Bm91,转化BL21宿主菌,经IPTG诱导,发现在0.8 mmol/LIPTG,诱导时间2 h,温度37℃条件下,目的重组蛋白表达量最大,约占蛋白总量的20%。SDS-PAGE检测表明,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为83 ku的融合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能被兔抗微小牛蜱阳性血清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Bm91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真核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文卉 罗建勋 +7 位作者 殷宏 关贵全 马米玲 刘志杰 刘爱红 党志胜 高金亮 任巧云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8-722,共5页
采用RT-PCR技术从微小牛蜱饥饿幼蜱破解物中扩增到Bm86基因,将其与巴斯德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9K-Bm86,测序正确后将其用SacⅠ内切酶线性化后采用电穿孔法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菌GS115,经G418抗性筛选... 采用RT-PCR技术从微小牛蜱饥饿幼蜱破解物中扩增到Bm86基因,将其与巴斯德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9K-Bm86,测序正确后将其用SacⅠ内切酶线性化后采用电穿孔法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菌GS115,经G418抗性筛选高拷贝重组菌株后用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培养上清液中表达出具有反应活性的68 ku重组Bm86蛋白,目的蛋白约占培养上清液中蛋白总量的32%以上,诱导96 h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为0.3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Bm86基因 毕赤酵母 真核表达
下载PDF
湘南莽山林区莱姆病疫源地的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晓敏 何汉江 +4 位作者 杨志英 欧录明 张小清 刘庆武 黄煌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 ] 证实湘南莽山林区莱姆病疫源地的存在。[方法 ] 选择莽山林区为调查点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IFA)进行人群的血清学检测 ;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DFA)和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进行媒介蜱的病原学鉴定。 [结果 ] 检测 395份... [目的 ] 证实湘南莽山林区莱姆病疫源地的存在。[方法 ] 选择莽山林区为调查点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IFA)进行人群的血清学检测 ;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DFA)和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进行媒介蜱的病原学鉴定。 [结果 ] 检测 395份自然人群的血清 ,莱姆病感染率为 6 .33% ,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5 2 8,P>0 .0 5 ) ;检查蜱 2 12只 ,微小牛蜱为优势种 ,其中肠带莱姆病螺旋体率为 15 % (3/ 2 0 )。 [结论 ] 可以确定湘南莽山林区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自然疫源地 微小牛蜱
下载PDF
七种药物对微小牛蜱的半数致死浓度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红武 罗建勋 +1 位作者 欧阳五庆 殷宏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61,共5页
用浸渍法测定了楝素、三氟氯氰菊酯、苦皮藤、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哒嗪酮、螨净 7种药物对未吸血的微小牛蜱 (Boophilusmicroplus)幼蜱、若蜱、成蜱及其饱血雌蜱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 )。结果显示 ,所用药物中半数致死浓度最低的 3... 用浸渍法测定了楝素、三氟氯氰菊酯、苦皮藤、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哒嗪酮、螨净 7种药物对未吸血的微小牛蜱 (Boophilusmicroplus)幼蜱、若蜱、成蜱及其饱血雌蜱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 )。结果显示 ,所用药物中半数致死浓度最低的 3种药物是楝素、三氟氯氰菊酯、苦皮藤。植物性杀虫剂楝素对未吸血微小牛蜱的幼蜱、若蜱、成蜱及饱血雌蜱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0 1~ 3.13、4 .37~ 4 .77、11.18~ 11.36、2 75 .5 0~ 2 76 .5 0mg/L ;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对未吸血微小牛蜱的幼蜱、若蜱、成蜱及饱血雌蜱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4 .2 2~ 4 .4 2、10 .30~ 10 .5 0、82 .5 0~82 .70、6 35 .30~ 6 36 .70mg/L ;人工合成的除虫菊酯类的三氟氯氰菊酯对未吸血微小牛蜱的幼蜱、若蜱、成蜱及饱血雌蜱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3.4 2~ 3.4 4、7.10~ 9.0 6、4 2 .30~ 4 2 .5 0、5 45 .5 0~5 46 .7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半数致死浓度 植物性杀虫剂 吸血性寄生虫
下载PDF
微小牛蜱幼蜱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卉 罗建勋 +7 位作者 殷宏 高金亮 关贵全 刘志杰 党志胜 马米玲 刘爱红 任巧云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94-996,共3页
为了研究微小牛蜱功能性抗原基因,从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幼蜱中提取总RNA并分离纯化mRNA。采用Oligo(dT)引物合成双链cDNA,在其两端加EcoRⅠ、HindⅢ定向接头,用Mini Column Fractionation凝胶过滤柱纯化后定向克隆到λSCREE... 为了研究微小牛蜱功能性抗原基因,从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幼蜱中提取总RNA并分离纯化mRNA。采用Oligo(dT)引物合成双链cDNA,在其两端加EcoRⅠ、HindⅢ定向接头,用Mini Column Fractionation凝胶过滤柱纯化后定向克隆到λSCREEN载体。经体外包装,成功构建了我国微小牛蜱幼蜱cDNA表达文库,铺板测定原始库容量为4.5×105PFU,扩增后的滴度为7.2×1010P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CDNA表达文库 抗原基因
下载PDF
新疆南疆微小牛蜱Bm86/Bm91双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代艳艳 赵丽 +4 位作者 周桐 罗福江 周玉琴 王帅 刘永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构建微小牛蜱Bm86和Bm91双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获得的Bm86和Bm91克隆基因阳性菌或质粒DNA为模板,参照GenBank登录的微小牛蜱Bm86和Bm91基因序列和所用载体序列,设计可以扩增Bm86和Bm91基因... 为构建微小牛蜱Bm86和Bm91双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获得的Bm86和Bm91克隆基因阳性菌或质粒DNA为模板,参照GenBank登录的微小牛蜱Bm86和Bm91基因序列和所用载体序列,设计可以扩增Bm86和Bm91基因完整阅读框架的引物,然后对新疆南疆微小牛蜱Bm86和Bm91基因进行PCR扩增、纯化、酶切后连接,构建双基因重组质粒pET-32a-Bm并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Bm86和Bm91双基因重组质粒pET-32a-Bm,经测序鉴定和初始获得的Bm86和Bm91基因序列一致,未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Bm86基因 Bm91基因 构建
下载PDF
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卉 罗建勋 +8 位作者 刘磊 党志胜 高金亮 关贵全 刘志杰 刘爱红 马米玲 任巧云 殷宏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为了克隆微小牛蜱Bm86 基因及构建该基因的表达载体,以微小牛蜱饥饿幼蜱的破解物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参照已发表的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获得微小牛蜱Bm86基因;将Bm86基因克隆入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 为了克隆微小牛蜱Bm86 基因及构建该基因的表达载体,以微小牛蜱饥饿幼蜱的破解物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参照已发表的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获得微小牛蜱Bm86基因;将Bm86基因克隆入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证明,克隆的Bm86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Bm86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97.4%,而且该序列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将该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PIC9K,构建并获得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Bm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Bm86基因 克隆 重组表达载体
下载PDF
室内饲养条件下三种硬蜱产卵和孵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菊仙 陈泽 +1 位作者 刘敬泽 杨晓军 《医学动物防制》 2006年第12期864-867,共4页
目的:为了认识微小牛蜱和扇头蜱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对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镰形扇头蜱指名亚种(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和猛突血蜱(Haemaphysalismontgomeryi)的产卵和孵化特性进行... 目的:为了认识微小牛蜱和扇头蜱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对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镰形扇头蜱指名亚种(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和猛突血蜱(Haemaphysalismontgomeryi)的产卵和孵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三种硬蜱在产卵期天数上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孵化期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间除了吸血后体重(p<0.05)、产卵前期(p<0.01)、孵化期(p<0.01)外,其余参数均差异不明显(p>0.05);猛突血蜱与微小牛蜱间仅在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天数上差异不显著(p>0.05),与镰形扇头蜱间仅在产卵期天数上差异不明显(p>0.05),其余各项参数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猛突血蜱的生殖效率和孵化率均明显高于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p<0.05)。此外,三种硬蜱不仅日产卵量曲线相似,而且产卵量与吸血后体重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3,p<0.01)。结论:微小牛蜱和扇头蜱之间有较高的相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蜱 镰形扇头蜱 猛突血蜱 产卵 孵化 室内饲养
下载PDF
中西药物防制微小牛蜱成蜱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煌 欧录明 +3 位作者 郭皖北 刘庆武 刘汉胜 周少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743-74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百部、枫树果对微小牛蜱的防制作用。方法湘南林区9个采样点对带有微小牛蜱的耕牛12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百部、枫树果乙醇提取液;1%的敌百虫溶液观察比较其对微小牛蜱的击倒作用以及对微小牛蜱的中枢神经团、生殖系统的影... 目的观察中药百部、枫树果对微小牛蜱的防制作用。方法湘南林区9个采样点对带有微小牛蜱的耕牛12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百部、枫树果乙醇提取液;1%的敌百虫溶液观察比较其对微小牛蜱的击倒作用以及对微小牛蜱的中枢神经团、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较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中枢神经团、雄蜱生殖孔有明显的损害作用(P<0.01),中草药组和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的击倒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组和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均有明显的击倒作用,但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中草药且有对人畜几乎无毒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牛蝉 百部 枫树果 防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