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基质刚度诱导CCL5合成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响应
1
作者 张天 杨雅儒 +2 位作者 张恩永 郭卉 刘梦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404,共9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外基质刚度调控趋化因子配体5(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5,CCL5)的机制,揭示CCL5对NSCLC的免疫治疗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NSCLC细胞外基质刚度与CCL5表达...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外基质刚度调控趋化因子配体5(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5,CCL5)的机制,揭示CCL5对NSCLC的免疫治疗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NSCLC细胞外基质刚度与CCL5表达的相关性;根据NSCLC细胞外基质刚度设计不同刚度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获得响应水凝胶基质刚度力学加载的H1299细胞并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q-PCR验证高基质刚度对CCL5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NSCLC患者转录组数据探究CCL5与免疫治疗响应的相关性。结果高细胞外基质刚度可以上调CCL5的表达,并且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该过程;CCL5高表达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丰度更高,与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治疗响应性有关。结论细胞外基质刚度增加可促进CCL5合成,CCL5可通过增加肿瘤组织中细胞毒性T细胞浸润提升NSCLC的免疫治疗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细胞外基质刚度 趋化因子配体5(ccl5) 免疫治疗响应性
下载PDF
ZCCHC10通过激活P53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CCL18基因的转录
2
作者 刘凯丽 宁贻崇 +2 位作者 周昊 周建林 夏良娥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肿瘤抑制因子P53是一种转录因子,可激活一系列靶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细胞周期停滞、DNA修复、免疫、炎症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前期研究表明,CCHC型锌指蛋白10(zinc finger CCHC-type containing 10,ZCCHC10)通过激活P53在... 肿瘤抑制因子P53是一种转录因子,可激活一系列靶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细胞周期停滞、DNA修复、免疫、炎症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前期研究表明,CCHC型锌指蛋白10(zinc finger CCHC-type containing 10,ZCCHC10)通过激活P53在肺癌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挥抑癌作用。为进一步探讨ZCCHC1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对过表达ZCCHC10或空载体的ML2细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一共鉴定到1284个差异基因[|log2(fold change)|逸1,q值约0.05],包括778个上调基因和506个下调基因。其中,趋化因子CCL18在过表达ZCCHC10的ML2细胞中上调18倍。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CL18基因启动子上含有两个P53反应元件。生物素标记DNA亲和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P53可结合到CCL18基因启动子上。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P53可以增强CCL18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这些研究表明ZCCHC10通过激活P53促进CCL18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CCHC型锌指蛋白10(ZCCHC10) 肿瘤抑制因子P53 CC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 转录调控
下载PDF
血清CCL-20、PDGF-BB、CYFRA21-1水平对NSCLC患者靶向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赵志娟 仝岩 +1 位作者 李文博 冯慧洁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590-593,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靶向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进行靶向治疗的79例中晚期NSCLC患者,均持续治疗2月,评价患者近期... 目的分析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靶向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进行靶向治疗的79例中晚期NSCLC患者,均持续治疗2月,评价患者近期疗效。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20、PDGF-BB、CYFRA21-1水平,比较不同疗效患者间相关资料差异,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并利用ROC分析血清趋化因子CCL-20、PDGF-BB、CYFRA21-1水平预测近期疗效的价值。结果79例中晚期NSCLC患者均完成2个月的靶向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45.57%(36/79)。有效组共36例,无效组(SD+PD)共43例,2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相较无差异(P>0.05);有效组TNMⅢB期、高分化占比高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治疗前后血清CCL-20、PDGF-BB、CYFRA21-1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CCL-20、PDGF-BB、CYFRA21-1水平为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OR=9.574,10.903,11.156,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CCL-20、PDGF-BB、CYFRA21-1水平均具有预测临床疗效的价值(AUC=0.775,0.896,0.669,P<0.05)。结论中晚期NSCLC患者血清CCL-20、PDGF-BB、CYFRA21-1水平与靶向治疗效果有关,可作为靶向治疗近期疗效评估的辅助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趋化因子ccl-20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 靶向治疗 近期疗效
下载PDF
CCL内玻纤与树脂界面黏结间隙问题研究
4
作者 王必琳 王立峰 +1 位作者 李超 陈锡强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的切片,发现玻纤与树脂间存在微裂纹现象。在传统的认知中,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由于玻纤与树脂间浸润不良而导致微裂纹的产生,即黏结间隙问题。在SEM下观察切片,发现扫描对焦过...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的切片,发现玻纤与树脂间存在微裂纹现象。在传统的认知中,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由于玻纤与树脂间浸润不良而导致微裂纹的产生,即黏结间隙问题。在SEM下观察切片,发现扫描对焦过程中原本结合良好的玻纤与树脂位置出现裂缝和变形现象。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设计了试验方案进行验证。通过试验,对玻纤与树脂界面黏结间隙现象进行模拟,筛选出其影响因素,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结间隙 覆铜板(ccl)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下载PDF
CCL 4与BDL致大鼠肝损伤中α-SMA、Hab18G/CD147表达的差异
5
作者 位小杰 薛超 +1 位作者 史文哲 张聚丹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探究CCL 4腹腔注射和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致大鼠肝损伤中α-SMA、Hab18G/CD147表达的差异,为法医学鉴定药物性肝损伤提供科学参考。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CCL 4对照组(N)、BDL对照组(S)、CCL 4肝损伤组(C)、BDL肝... 探究CCL 4腹腔注射和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致大鼠肝损伤中α-SMA、Hab18G/CD147表达的差异,为法医学鉴定药物性肝损伤提供科学参考。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CCL 4对照组(N)、BDL对照组(S)、CCL 4肝损伤组(C)、BDL肝损伤组(B),每组各15只。各组分别在实验1 w、3 w、5 w时断颈处死5只大鼠,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检测α-SMA、Hab18G/CD147mRNA的表达情况。qRT-PCR检测结果显示,C组α-SMAmRNA、Hab18G/CD147mRNA的表达量在1 w、3 w、5 w同时间段相比均高于B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C组、B组血清中ALT、AST、DBIL、TBIL含量均增加,说明大鼠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CCL 4与BDL肝损伤有不同特点,在肝损伤过程中α-SMA、Hab18G/CD147mRNA的表达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肝损伤 ccl 4 BDL Α-SMA HAB18G/CD147
下载PDF
北京市CFCs和CCl4的浓度水平与变化趋势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学志 万丹 +2 位作者 史烨弘 张剑波 胡建信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4-679,共6页
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对2009年4—8月北京市大气中CFC-11,CFC-12,CFC-113,CFC-114和CCl45种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北京市大气中φ(CFC-11),φ(CFC-12)和φ(CCl4)的平均值高于全球本底站观测值,而φ(CFC-113)和... 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对2009年4—8月北京市大气中CFC-11,CFC-12,CFC-113,CFC-114和CCl45种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北京市大气中φ(CFC-11),φ(CFC-12)和φ(CCl4)的平均值高于全球本底站观测值,而φ(CFC-113)和φ(CFC-114)与全球本底水平相当,其原因是这5种物质在我国的排放水平差异所致,其中CFC-11,CFC-12和CCl4仍存在一定量的排放.不同季节的日变化分析表明,4月5种物质的体积分数日变化趋势平缓,而8月观测日内基本呈现出夜间物质的体积分数高于白天的特征.8月φ(CFC-11),φ(CFC-12)和φ(CCl4)的平均值比4月高,这可能是由于8月的温度较高,致使这3种物质现有排放源的排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氯氟烃(CFCs) 四氯化碳(ccl4) 蒙特利尔议定书 全球本底浓度 浓度水平 排放量
下载PDF
虎杖苷对CCl_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7
7
作者 黄兆胜 王宗伟 +2 位作者 刘明平 黎俏梅 吴庆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研究虎杖苷(PD)对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培养24h后加入PD,同时造成CCl4损伤,分别于损伤后6,12,24和48h测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 目的研究虎杖苷(PD)对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培养24h后加入PD,同时造成CCl4损伤,分别于损伤后6,12,24和48h测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48h后用MTT比色法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PD1×10-7~1×10-4mol·L-1能不同程度地抑制ALT和MDA的上升,提高GSH水平,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以1×10-5mol·L-1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大鼠 肝细胞 ccl4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龙葵多糖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云 胡筱希 +2 位作者 周凌凌 高书林 丁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02-2605,共4页
目的研究龙葵多糖(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Solanum nigrum L.)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d后,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 目的研究龙葵多糖(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Solanum nigrum L.)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d后,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的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并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多糖高、中剂量显著性抑制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和ALP活性的升高(P<0.01),显著性降低肝组织中MDA的水平(P<0.01),并显著性升高SOD、GSH-Px和CAT的活力(P<0.01)。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多糖一定程度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性改变。结论龙葵多糖对CCl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多糖 保肝 四氯化碳(ccl4)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CCL吸附特性及孔隙率降低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金利 栾茂田 杨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1-1187,共7页
假定孔隙均匀地分布于土体的物质空间内和土骨架对污染物的吸附特性服从平衡线性,对基本体积质量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由于土体对污染物的吸附而引起的孔隙率降低的估算公式。在考虑土体孔隙率变化的条件下,建立了污染物一维运移的控制方... 假定孔隙均匀地分布于土体的物质空间内和土骨架对污染物的吸附特性服从平衡线性,对基本体积质量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由于土体对污染物的吸附而引起的孔隙率降低的估算公式。在考虑土体孔隙率变化的条件下,建立了污染物一维运移的控制方程,并考虑垃圾生物降解效应、压实黏土衬里(CCL)防渗层、下覆有限厚度含水层等实际情况,确定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所建立的初边值问题进行了数值求解,且对某假想填埋场情况进行了变动参数与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土颗粒对污染物的吸附所引起的孔隙率降低,显著地降低了污染物对压实黏土衬里的穿透能力。与常孔隙率情况相比,CCL中污染物的峰值浓度降低近10%,含水层中污染物浓度降低更显著。当考虑土体孔隙率变化时,弥散对污染物运移具有控制作用,分布系数对污染物的运移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计算公式 压实黏土衬里(ccl) 含水层 污染物 穿透能力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大鼠CCl_4肝纤维化模型疗效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杨艳宏 陈祥明 朱善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9-251,245,共4页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SD大鼠 ,雌雄各半 ,CCl4和橄榄油 1 :4混合后 ,给大鼠腹部皮下注射 ,每周 2次 ,每次注射剂量为 0 .1 5mL/ 1 0 0 g ,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制模 ...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SD大鼠 ,雌雄各半 ,CCl4和橄榄油 1 :4混合后 ,给大鼠腹部皮下注射 ,每周 2次 ,每次注射剂量为 0 .1 5mL/ 1 0 0 g ,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制模 6周起开始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治疗 ,每天 1次 ,连续治疗 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停药后 1个月和 2个月每组各处死 8只大鼠 ,切取肝脏作病理切片检测。结果 复方鳖甲软肝片起效较慢 ,与模型组相比 ,在治疗刚结束时肝纤维化程度略有升高 (5 .2± 4 .3vs 4 .7± 0 .5 ,P >0 .0 5 ) ,停药 1个月后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 (2 .4± 3.1vs 6 .3± 3.1 ,P <0 .0 5 ) ,作用持续至停药后 2个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抗炎作用不十分明显 ,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抗脂肪变作用 ,这种作用起效较慢 ,停药后 1个月才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大鼠 ccl4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灌胃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对CCl_4和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56
11
作者 胡义扬 刘平 +4 位作者 刘成 顾宏图 徐列明 刘成海 季光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10,共4页
分别采用四氯化碳 (CCl4 )和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秋水仙碱和丹参作对照 ,通过肝组织病理学及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 ,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MDA)及血清肝功能部分指标检测 ,探讨丹参提取物预防和... 分别采用四氯化碳 (CCl4 )和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秋水仙碱和丹参作对照 ,通过肝组织病理学及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 ,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MDA)及血清肝功能部分指标检测 ,探讨丹参提取物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部分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丹参提取物可显著改善肝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 ,同时能显著降低肝组织Hyp和MDA含量 ,提示丹参提取物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为丹参的重要有效成分 ,其作用机理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对胶原代谢也有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提取物 四氯化碳 中药 DMN
下载PDF
黄芩苷镁盐对CCl4诱导的S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亚春 李卫 +3 位作者 黄群 白冰 宋鸿儒 刘翠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17-3020,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镁盐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S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有效的治疗浓度。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异甘草酸镁,18mg/(kg·d)〕及黄芩苷镁盐Ⅰ〔12.5mg/(kg·d)〕、Ⅱ〔25.0mg/(kg&... 目的探讨黄芩苷镁盐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S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有效的治疗浓度。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异甘草酸镁,18mg/(kg·d)〕及黄芩苷镁盐Ⅰ〔12.5mg/(kg·d)〕、Ⅱ〔25.0mg/(kg·d)〕、Ⅲ〔50.0mg/(kg·d)〕、Ⅳ〔100.0mg/(kg·d)〕、Ⅴ〔200.0mg(kg·d)〕组。连续尾静脉注射1w。末次给药2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腹腔注射1ml/kg50%CCl4橄榄油溶液造模。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检测各组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情况,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MDA的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细胞结构破坏明显,各组黄芩苷镁盐肝细胞结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尤以黄芩苷镁盐Ⅲ、Ⅳ、Ⅴ组肝细胞改善明显。模型组ALT、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芩苷镁盐Ⅲ、Ⅳ、Ⅴ组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黄芩苷镁盐Ⅲ、Ⅳ、Ⅴ组ALT水平均显著性降低(P<0.05),但AST两者无显著区别(P>0.05)。模型组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芩苷镁盐Ⅲ、Ⅳ、Ⅴ组均可显著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黄芩苷镁盐Ⅳ、Ⅴ组MDA降低水平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黄芩苷镁盐可减轻CCl4对SD大鼠造成的急性肝损伤,100.0mg/(kg·d)的给药剂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镁盐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丙二醛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水相中CCl_4和CHCl_3的紫外光解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承驻 于勇 +2 位作者 潘循皙 董文博 侯惠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0,共5页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水体污染物CCl4 和CHCl3 在紫外光照条件下的转化和归宿 ,表明在 2 4 8nm激光作用下 ,CCl4 解离为CCl3 和Cl自由基 ;CHCl3 在此条件下不解离 ,但加入少量的苯后即发生明显解离 ,产生CHCl2 和Cl自由基 .在有氧...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水体污染物CCl4 和CHCl3 在紫外光照条件下的转化和归宿 ,表明在 2 4 8nm激光作用下 ,CCl4 解离为CCl3 和Cl自由基 ;CHCl3 在此条件下不解离 ,但加入少量的苯后即发生明显解离 ,产生CHCl2 和Cl自由基 .在有氧条件下 ,光解产生的CCl3 和CHCl2 自由基均与O2 反应分别生成CCl3O2 和CHCl2 O2 ;在无氧条件下 ,CCl3 和CHCl2 则发生偶合反应分别生成C2 Cl6和C2 H2 Cl4 .本研究还得出了一些微观速率常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 四氯化碳 氯仿 瞬态吸收光谱 自由基 水体污染物 紫外光解 饮用水源
下载PDF
茶多酚和维生素C对FeSO_-4半胱氨酸诱发离体人血浆脂质过氧化及CCl_4诱发肝自由基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清俊 李彤 +1 位作者 詹皓 辛益妹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茶多酚 (TP)、维生素C(VitC)对FeSO4 半胱氨酸诱发离体人血浆脂质过氧化及CCl4诱发肝自由基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 1 )在FeSO4 半胱氨酸诱发离体人血浆脂质过氧化损伤体系中 ,分别检测 0 .3、0 .9、2 .7、8.1mg/L(C...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茶多酚 (TP)、维生素C(VitC)对FeSO4 半胱氨酸诱发离体人血浆脂质过氧化及CCl4诱发肝自由基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 1 )在FeSO4 半胱氨酸诱发离体人血浆脂质过氧化损伤体系中 ,分别检测 0 .3、0 .9、2 .7、8.1mg/L(C~F组 )的TP及 3、9、2 7、81mg/L(G~J组 )的VitC对该体系过氧化脂质 (MDA)生成的影响 ;( 2 )雄性昆明种小鼠 36只 ,随机分为 4组 (n =9)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 (A)、单纯损伤组 (B)、茶多酚 1 0 0mg/kg组 (C) ,以及VitC 1 0 0mg/kg组 (D)。除空白对照外 ,用药组以相应剂量的防护药物灌胃 1次 /日 ,共 3次。末次灌胃 1 2h后 ,除空白对照外 ,其他 3组均用 2 30mg/kg的CCl4灌胃 ,36h后 ,各组小鼠均断头处死 ,分别检测肝匀浆中MDA的含量。结果TP、VitC均可剂量相关地抑制FeSO4 半胱氨酸诱发的离体人血浆脂质过氧化损伤 ,其中TP抑制率分别为30 .7% ,32 .0 %、46.9%、59.7% ;VitC的抑制率分别为 8.3%、41 .4%、47.7%、52 .7%。在CCl4诱发肝自由基损伤体系中 ,同等剂量的TP、VitC对MDA的抑制率分别为 45.2 %、42 .8%。结论在FeSO4 半胱氨酸诱发的人离体血浆过氧化损伤体系中 ,TP( 0 .3~ 8.1mg/L)及VitC( 9~ 81mg/L)对脂质过氧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1 ) ;同等剂量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维生素C 自由基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下载PDF
小柴胡汤和柴胡—黄芩含药血清对CCl_4损伤肝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明瑜 谢鸣 +1 位作者 伊丽萦 张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8-703,共6页
目的 建立CCl4肝细胞损伤模型 ,考察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含药血清对CCl4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的大鼠含药血清 ,体外10mol·L-1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 ,观察体积分数为 0 1的含药血清... 目的 建立CCl4肝细胞损伤模型 ,考察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含药血清对CCl4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的大鼠含药血清 ,体外10mol·L-1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 ,观察体积分数为 0 1的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殖率、GPT、细胞形态学以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肝细胞增殖率降低 (P <0 0 1)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PT含量升高 (P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 ,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组的肝细胞增殖率提高 (P <0 0 1)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PT含量降低 (P <0 0 1)。倒置显微镜和Giemsa染色观察到模型组肝细胞存在着明显的坏死和凋亡 ,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 ,CCL4模型组细胞凋亡增高 (P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 ,柴芩组和小柴胡汤全方组的细胞凋亡率降低 (P <0 0 1)。结论 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CCl4引起的肝损伤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凋亡和坏死 ,小柴胡汤及柴胡 -黄芩配方可能具有抗CCl4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 ccl4 肝细胞损伤 凋亡 体外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5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亮 邓骞 +4 位作者 聂治军 姜亚卓 孙羿 程永毅 徐永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05-408,共4页
目的:明确趋化因子CCL5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90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8~90个月,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明确趋化因子CCL5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90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8~90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趋化因子CCL5表达、血清浓度状况,分析CCL5表达与肾脏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CL5浓度显著高于正常非肿瘤患者(P=0.015 2);趋化因子CCL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内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CL5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P<0.01)、病理分级(P<0.01)、临床分期(P<0.05)呈正相关性,而与性别与年龄关系不密切(P>0.05);CCL5表达强度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R)呈负相关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趋化因子CCL5表达水平与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其异常高表达可能是促进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早期监测指标及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趋化因子ccl5 肿瘤微环境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平 张洋 张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评估IL-6和CCL-18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ELISA定量检测来自于58名乳腺癌患者,41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内IL-6... 目的: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评估IL-6和CCL-18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ELISA定量检测来自于58名乳腺癌患者,41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内IL-6和CCL-18的表达。Wlicoxon test检测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肿瘤组IL-6和CCL-1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与良性肿瘤组相比,肿瘤组CCL-18表达水平则处于边界值(P=0.05)。而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相比,CCL-18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此外,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IL-6在ER阳性及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而CCL-18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内表达明显升高。结论:IL-6和CCL-18可以用来区别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IL-6的高度表达可能导致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而CCL-18的表达与另一个预后参数Ki67的高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炎症 IL-6 ccl-18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健脾补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及对IL-6、PARC/CCL-18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青松 肖玮 孙增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48-1850,共3页
目的:评价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6、PARC/CCL-18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目的:评价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6、PARC/CCL-18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中药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合方汤剂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CAT评分及IL-6、PARC/CCL-1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CAT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IL-6、PARC/CC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脾肾气虚型),能明显减轻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促进IL-6、PARC/CCL-18的下降进而改善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健脾补肾法 IL-6 PARC/ccl-18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山荷降脂方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峻梅 朴英杰 +1 位作者 陈素云 尹华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山荷降脂方对CCl4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 法制作小鼠肝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 ;②假肝损伤组 ;③肝损伤组 ;④生理盐水 +肝损伤组 ;⑤山荷降脂方 (低剂量 ) +肝损伤组 ;⑥... 目的 :探讨山荷降脂方对CCl4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 法制作小鼠肝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 ;②假肝损伤组 ;③肝损伤组 ;④生理盐水 +肝损伤组 ;⑤山荷降脂方 (低剂量 ) +肝损伤组 ;⑥山荷降脂方 (中剂量 ) +肝损伤组 ;⑦山荷降脂方 (高剂量 ) +肝损伤组。末次给药后 0 .5~ 1h ,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 0 .12 %的CCl4 花生油溶液(剂量为 0 .0 1mL/g) ,禁食 16h后处死。取肝脏 ,进行HE染色 ;球后取血 ,离心血清 ,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结果 :(1)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 :⑤、⑥、⑦组与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0 1) ,⑤、⑥、⑦组两两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1)。 (2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⑥、⑦组肝损伤程度与③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0 1) ,⑤、⑥组与⑦组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P <0 .0 5 )。结论 :山荷降脂方对急性肝损伤具有呈量效关系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荷降脂方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ccl4 小鼠 治疗
下载PDF
miR-335-3p靶向调控CCL5在TNF-α诱导椎间盘退变中相关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冷佳俐 汪振宇 刘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56-2961,共6页
目的探讨在炎性激活条件下的椎间盘退变(IDD)过程中miR-335-3p靶向调控趋化因子配体(CCL)5的机制及可能抑制IDD进展的方法。方法建立人髓核(NP)细胞的原代培养,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NP细胞,Trizol法获取NP细胞总RNA,随后对mRNA及mi... 目的探讨在炎性激活条件下的椎间盘退变(IDD)过程中miR-335-3p靶向调控趋化因子配体(CCL)5的机制及可能抑制IDD进展的方法。方法建立人髓核(NP)细胞的原代培养,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NP细胞,Trizol法获取NP细胞总RNA,随后对mRNA及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对miR-335-3p靶向结合mRNA进行预测,结合STRING富集分析miRNA靶标基因,确定TNF-α影响NP细胞的关键基因。应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https://www.proteinatlas.org/)分析CCL5及其下游调控蛋白受体趋化因子受体(CCR)5基因在免疫相关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应用Targetscan预测miR-335-3p与CCL53′UTR序列的靶向结合位点。结合promega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使用turner仪器进行测量。将人NP细胞分成:Control组(NP细胞)、TNF-α组、mimic-NC组、miR-335-3p mimic组。使用Lipofectamine RNAiMAX将miR-335-3p mimic或miR-NC寡核苷酸序列转染入人NP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miR-335-3p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NP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TNF-α组miR-335-3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CCL5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miR-335-3p mimic组miR-335-3p表达水平较mimic-NC组显著上调(P<0.01),CCL5表达水平显著较mimic-NC组下调(P<0.01)。与Control组比较,TNF-α组生长分化因子(GDF)5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9蛋白显著下调,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mimic-NC组比较,miR-335-3p mimic组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GDF5和SOX9蛋白显著上调(P<0.01)。结论miR-335-3p在TNF-α诱导的炎症条件下可特异性下调CCL5,从而逆转TNF-α诱导的软骨生成因子SOX9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炎症 miR-335-3p 趋化因子配体(ccl)5/趋化因子受体(CCR)5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