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赵梦雅 邱昱 +2 位作者 刘景峰 郭东晨 林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8-1257,共10页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EBV相关HLH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并发AKI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EBV相关HLH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并发AKI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EBV-HLH患者的AKI发生率为65.5%,28 d死亡率为15.3%。与未发生AKI组患者比较,并发AKI的EBV-HLH患者的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氮、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水平更高,凝血功能更差,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CD25)更低。AKI组患者接受化疗、移植、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住院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更高。AKI患者按照改善全球肾脏预后组织(KDIGO)分级进行亚组分析,白细胞、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尿素氮、β_(2)-M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A)水平更能反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KDIGO 2级和3级的患者接受移植、利尿剂、脏器支持(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肾替代治疗)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更高,住院病死率和28 d病死率更高。回归分析发现,肌酐、β_(2)-MG、APTT、移植、化疗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既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化疗、住院时间、HGB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是28天死亡的保护性因素。结论:EBV-HLH患者的AKI发生率高,进展为重症病死率高,应早期重视、加强关注,从而进行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感染 急性肾损伤 预后
下载PDF
CHB合并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佳 高峰 +2 位作者 严士海 杨学文 张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1914-1917,1922,共5页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DN T)、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CD4+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CD4-CD8 Ratio)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DN T)、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CD4+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CD4-CD8 Ratio)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0例CHB合并原发性EBV感染患者(CHB+EBV组)、30例CHB患者(CHB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fh细胞和DN T细胞、CD4+细胞、CD8+的水平,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外周血Tfh细胞水平:CHB+EBV组>CHB组>对照组,外周血DN T细胞水平:CHB组>CHB+EBV组>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对照组>CHB组>CHB+EBV组,CD4+/CD8+比值:对照组>CHB组>CHB+EB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EBV组患者血液中ALT、AST、TBIL、DBIL、IBIL和ALP水平均明显高于CHB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Tfh细胞与血液中ALT、AST、ALP、TBIL、DBIL和IBIL呈正相关(P<0.05)。DNT细胞与血ALT,AST,TBIL,DBIL和IBIL呈正相关(P<0.05),但与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细胞及CD4+/CD8+值与血ALT,AST,ALP,TBIL,DBIL及IBIL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阴性T淋巴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参与了CHB合并EBV感染免疫进程,且与患者肝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合并ebv感染 双阴性T淋巴细胞 滤泡辅助性T细胞
下载PDF
儿童EBV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细胞因子IL-6、γ-IFN、IL-10的改变
3
作者 靳丹丹 周卫芳 《右江医学》 2024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IL-6、γ-IFN、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EBV感染的IM患儿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在苏州大...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IL-6、γ-IFN、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EBV感染的IM患儿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IM患儿及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IL-6、IL-10、γ-IFN)水平。结果病例组细胞因子IL-6、IL-10、γ-IFN高于对照组(P<0.05或0.001)。病例组CD3^(+)、CD3^(+)CD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而CD3^(+)CD4^(+)、CD19^(+)CD23^(+)、CD3^(-)CD(16+56)+、CD3^(-)CD19^(+)百分比、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WBC、ALT、AST、LD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病例组IL-6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WBC、血浆EBV-DNA病毒载量、ALT、LDH无相关性(P>0.05),与AST呈正相关(P<0.05)。病例组IL-10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WBC、血浆EBV-DNA病毒载量、ALT、AST、LDH均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γ-IFN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WBC、ALT、LDH无相关性(P>0.05),与血浆EBV-DNA病毒载量和AST呈正相关(P<0.05)。病例组IL-6与CD3^(+)、CD3^(+)CD8^(+)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或0.001),与CD3^(+)CD4^(+)、CD3^(-)CD19^(+)百分比、CD4^(+)/CD8^(+)呈正相关(P<0.05或0.001),与CD19^(+)CD23^(+)、CD3^(-)CD(16+56)^(+)百分比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IL-10与CD19^(+)CD23^(+)、CD3^(-)CD19^(+)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与CD3^(+)呈负相关(P<0.05),与CD3^(+)CD4^(+)、CD3^(+)CD8^(+)、CD3^(-)CD(16+56)^(+)百分比、CD4^(+)/CD8^(+)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γ-IFN与CD3^(+)、CD3^(+)CD8^(+)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与CD19^(+)CD23^(+)、CD3^(+)CD4^(+)、CD3^(-)CD(16+56)^(+)、CD3^(-)CD19^(+)百分比、CD4^(+)/CD8^(+)无相关性(P>0.05)。结论EBV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免疫改变和炎症反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IL-6、IL-10、γ-IFN参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免疫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CMV和EBV共激活患儿的护理
4
作者 许淑惠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期196-198,共3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指将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至病人体内,目的是帮助其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allo-HSCT是地中海贫血病人能够重新获得生命...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指将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至病人体内,目的是帮助其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allo-HSCT是地中海贫血病人能够重新获得生命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在各大移植中心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护理
下载PDF
EBV感染与胃癌风险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馨羚 金昱 +1 位作者 潘凯枫 李文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80-784,共5页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首个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其与胃癌的关联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2014年癌症基因组图谱根据分子特征首次将胃癌分为4种亚型,并将EBV感染者单独归为一类—EBV阳性胃癌,该亚型胃癌患者具...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首个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其与胃癌的关联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2014年癌症基因组图谱根据分子特征首次将胃癌分为4种亚型,并将EBV感染者单独归为一类—EBV阳性胃癌,该亚型胃癌患者具有独特的分子和临床病理特征。EBV感染胃上皮细胞,诱导宿主基因突变及表观遗传异常,通常被认为可能是EBV致癌的重要基础,但个体EBV感染与胃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汇总既往探讨不同EBV感染指标与胃癌之间关联的流行病学证据,并对EBV在胃癌致癌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阐明EBV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胃癌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治疗EBV肝损伤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6
作者 张馨慧 刘松涛 +1 位作者 王先滨 王海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376-382,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治疗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HERB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筛选和预测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通...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治疗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HERB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筛选和预测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EBV肝损伤的相关基因。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出关键成分。对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治疗EBV肝损伤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将其导入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利用MCC和MNC算法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利用CB-Dock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的活性成分96个,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治疗EBV肝损伤的作用靶点57个。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主要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功能和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证实核心靶点STAT3、AKT1、JUN、TP53能稳定地与关键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金合欢素、异鼠李素结合。结论:护肝片联合抗感颗粒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金合欢素和异鼠李素等关键成分作用于STAT3、AKT1、JUN和TP53等核心靶点,参与细胞因子相关生物细胞过程的调节,最终起到治疗EBV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片 抗感颗粒 EB病毒 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通路 靶点
下载PDF
EBV miR-BART17-3p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Treg/Th17平衡的影响
7
作者 张雅丽 闫雪峰 冯茹清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8期51-57,共7页
目的探讨EBV mi R-BART17-3p影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Treg/Th17平衡的机制。方法收集ITP患儿(ITP组,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外周血并分离CD_(4)^(+)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Western blot法、酶联... 目的探讨EBV mi R-BART17-3p影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Treg/Th17平衡的机制。方法收集ITP患儿(ITP组,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外周血并分离CD_(4)^(+)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Western blot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V mi R-BART17-3p、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叉头框蛋白P3(Fox P3)、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 RNA、蛋白表达水平及含量。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考察EBV mi R-BART17-3p对Tim-3表达水平的影响。将1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各5只。腹腔注射抗血小板抗体MWReg30以复制ITP小鼠模型,建模4 d后观察组小鼠予尾静脉注射携带EBV mi R-BART17-3p inhibitor的腺病毒载体。细胞染色并观察形态,检测外周血中TGF-β、IL-17A含量及血小板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_(4)^(+)T细胞中Th17和Treg水平,并计算二者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TP组患儿外周血EBV mi R-BART17-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im-3和TGF-β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im-3 m RNA表达水平与EBV mi R-BART17-3p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32,P<0.001)。Tim-3慢病毒载体p LKO.1-sh-Tim-3(sh-Tim-3)可显著降低Tim-3、Fox P3、TGF-β水平(P<0.05)。mi R-BART17-3p mimic显著升高了CD_(4)^(+)T细胞中mi R-BART17-3p的表达水平,并显著降低了Tim-3、Fox P3、TGF-β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mi R-BART17-3p mimic可显著降低TGF-β含量,Tim-3+mi R-BART17-3p过表达逆转了mi R-BART17-3p mimic对TGF-β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沉默EBV mi R-BART17-3p可促进Treg分化,减少脾脏和骨髓组织中的巨核细胞计数,并显著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结论EBV mi R-BART17-3p可通过Fox P3/Tim-3途径调节ITP患儿Treg/Th17的免疫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 mi R-BART17-3p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叉头框蛋白P3 辅助性T细胞1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血浆EBV DNA变化预测晚期胃癌化疗近期疗效的价值
8
作者 彭丽香 黄晏骁 +2 位作者 曾频 江长安 赵鹏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0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浆EBV DNA基础值及化疗后的变化及与化疗近期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入组350例经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进展期的符合研究条件的胃腺癌患者,采取EBV-RNA(EBVR)原位杂交法及PCR诊断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EBV(EBV诊断金标准)...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浆EBV DNA基础值及化疗后的变化及与化疗近期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入组350例经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进展期的符合研究条件的胃腺癌患者,采取EBV-RNA(EBVR)原位杂交法及PCR诊断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EBV(EBV诊断金标准),将原位杂交法诊断胃腺癌组织中存在EBV阳性的胃腺癌患者筛选出后,应用PCR检测胃癌患者基础值和每2周期化疗前血浆EBV-DNA表达水平的变化;每完成2周期化疗,采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病灶,依据RECIST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每完成2周期化疗后进行两两比较,血浆EBV DNA阳性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完成2周期化疗,结合阳性率,显示患者无进展人数与血浆EBV阳性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浆EBV DNA在胃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对原位杂交法诊断EBV阳性的胃腺癌患者检测血浆EBV DNA的表达来预测晚期胃癌化疗的近期疗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DNA 原位杂交法 晚期胃癌 化疗近期疗效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EBV、HPV共感染状况真实世界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红蕾 马代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四川南充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EBV)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共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鼻咽镜活检证实的初诊鼻咽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分子杂交技术以及PCR荧光定量行EBV核酸定量(EBV-DNA)检测及HPV分型检测,... 目的:初步分析四川南充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EBV)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共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鼻咽镜活检证实的初诊鼻咽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分子杂交技术以及PCR荧光定量行EBV核酸定量(EBV-DNA)检测及HPV分型检测,分析EBV、HPV共感染状况与人口学特征、分期、治疗相关副反应、近期疗效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患者总体EBV感染率为81.7%,HPV感染率为40%,28.3%的鼻咽癌患者存在HPV和EBV共感染;中晚期患者EBV感染高于HPV感染,EBV单感染患者CR率为29.4%,HPV感染(HPV单感染+EBV/HPV共感染)患者CR率为63.6%,差异接近有统计学差异(P=0.074),四种感染状态在性别、年龄、吸烟状况、T分期等方面无差异。结论:鼻咽癌EBV感染率高于HPV,中晚期患者EBV感染率更高,<60岁患者HPV感染更常见;鼻咽癌患者存在一定比例EBV/HPV共感染状态;鼻咽癌EBV感染背景下,合并HPV感染可能是预后良好的一个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HPV ebv-DNA 共感染
下载PDF
靶向EBV潜伏膜蛋白1的单克隆抗体促进HIV相关EBV阳性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涂小云 陈宇 +3 位作者 熊玉红 邓爱花 孙春枝 刘阳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制备和筛选抑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的抗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EBV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transmembrane domain 5,TMD5),并以此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法制备抗TMD... 目的制备和筛选抑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的抗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EBV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transmembrane domain 5,TMD5),并以此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法制备抗TMD5单抗。ELISA法测定小鼠腹水中的抗体效价。7-氨基放线菌素D(7-Aminoactinomycin D,7-AAD)/Annexin V-PE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JC-1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势评估单抗对BL细胞系Daudi细胞的促凋亡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测定Daudi细胞内促存活信号通路p38-MAPK/IKK/NF-κB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2轮筛选,获得R2-2-5E-6C和R2-2-8D-3A两种单抗,这2种单抗均能与TMD5发生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与GAPDH无免疫反应。与NC组相比,R2-2-5E-6C组和R2-2-8D-3A组处理后的Daudi细胞中Annexin V+7-AAD+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JC-1荧光强度<104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胞内p38-MAPK、IKK和NF-κB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筛选获得的抗TMD5单抗R2-2-5E-6C和R2-2-8D-3A可通过抑制LMP1介导的p38-MAPK/IKK/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BL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结构域5 潜伏膜蛋白1 HIV-相关ebv-阳性伯基特淋巴瘤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EBV-miR-BART17-5p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功能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
11
作者 黄玉娟 邓雅言 +5 位作者 刘雪 陈勇 黎秋云 叶家享 张锦燕 李永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 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EBV-miR-BART17-5p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调控及其机制。方法 将慢病毒Vector control和EBV-miR-BART17-5p mimic分别感染至HK1-EBV细胞,记为Vector control组和Mimic组,采用RT-qPCR... 目的 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EBV-miR-BART17-5p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调控及其机制。方法 将慢病毒Vector control和EBV-miR-BART17-5p mimic分别感染至HK1-EBV细胞,记为Vector control组和Mimic组,采用RT-qPCR验证慢病毒感染效果;EdU和CCK-8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BV-miR-BART17-5p靶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Vector control组比较,Mimic组HK1-EBV细胞中EBV-miR-BART17-5p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和迁移能力均明显增强(均P<0.05),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EBV-miR-BART17-5p能调控鼻咽癌细胞HK1-EBV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BV-miR-BART17-5p反向调控肿瘤抑制因子PTE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v-miR-BART17-5p PTEN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叶萌 张莹 张延霞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1期1699-1705,1710,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CAEBV患者为CAEBV组,同期6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为IM组,64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3...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CAEBV患者为CAEBV组,同期6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为IM组,64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3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外周血NK细胞、B细胞水平以及CD3^(+)、CD4^(+)、CD8^(+)、CD4^(+)CD28^(+)、CD8^(+)CD28^(+)、CD4^(+)CD25^(+)、DR^(+)CD8^(+)、CD38^(+)CD8^(+)、CD4^(+)和CD8^(+)初始T细胞、记忆T细胞亚群水平。对CAEBV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结局分为存活组(n=49)和死亡组(n=15),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并对两组预后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指标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CD4^(+)CD25^(+)、DR^(+)CD8^(+)、CD38^(+)CD8^(+)、效应记忆CD4^(+)CD62L-CD45RO^(+)、效应记忆CD8^(+)CD62L-CD45RO^(+)更高,而NK细胞、B细胞水平、CD4^(+)CD28^(+)、CD8^(+)CD28^(+)、初始CD4^(+)CD62L^(+)CD45RA^(+)、初始CD8^(+)CD62L^(+)CD45RA^(+)水平更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AEBV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NK细胞、B细胞水平、CD4^(+)CD28^(+)、CD8^(+)CD28^(+)、初始CD4^(+)CD62L^(+)CD45RA^(+)、初始CD8^(+)CD62L^(+)CD45RA^(+)水平更低,CD4^(+)CD25^(+)、DR^(+)CD8^(+)、CD38^(+)CD8^(+)、效应记忆CD4^(+)CD62L-CD45RO^(+)、效应记忆CD8^(+)CD62L-CD45RO^(+)更高(均P<0.05)。IM组及CAEBV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在EBV DNA拷贝数、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AST、白蛋白、血清铁蛋白、CD4^(+)CD28^(+)、CD38^(+)CD8^(+)、初始CD4^(+)CD62L^(+)CD45RA^(+)、初始CD8^(+)CD62L^(+)CD45RA^(+)水平上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BV DNA>10^(5)拷贝/mL、血小板计数<50×10^(12)/L、白蛋白<30 g/L以及血清铁蛋白>5000μg/L是CAEBV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EBV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及免疫功能紊乱,EBV DNA>10^(5)拷贝/mL、血小板计数<50×10^(12)/L、白蛋白<30 g/L以及血清铁蛋白>5000μg/L是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需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v 外周血 淋巴细胞亚群 预后
下载PDF
肝脏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雪青 叶文选 +1 位作者 沈艳玲 杨文圣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肝脏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患者男性,28岁,体检发现肝脏占位4个月余。镜... 目的探讨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肝脏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患者男性,28岁,体检发现肝脏占位4个月余。镜下示肿瘤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以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细胞为背景,梭形肿瘤细胞疏松散在分布。肿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丰富、嗜伊红染,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透亮或呈空泡状,部分可见核膜皱褶、核内假包涵体及小核仁,核分裂象不易见。肿瘤内可见片状或地图样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梭形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滤泡树突细胞标记物CD21、CD35、CD23,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梭形肿瘤细胞EBER呈核阳性,而背景淋巴细胞EBER阴性。Ki-67增殖指数低。该患者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术后随访至今约14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以显著的炎细胞为背景,肿瘤细胞不易识别,认识不足极易误诊,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可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肝脏 病理
下载PDF
EBV-DNA、AGR、IL-6与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口腔感染的关系
14
作者 尉迟芸耸 齐登高 张博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2-95,54,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DNA(EBV-DNA)、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白细胞介素-6(IL-6)与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口腔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164例老年鼻咽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口腔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1... 目的探讨EB病毒DNA(EBV-DNA)、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白细胞介素-6(IL-6)与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口腔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164例老年鼻咽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口腔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1例)和未感染组(133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前EBV DNA、AGR、IL-6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治疗前EBV DNA、AGR、IL-6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糖尿病、吸烟、使用抗生素、使用口腔保护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未感染组相比,治疗前感染组EBV-DNA、IL-6水平较高,AGR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吸烟、治疗前EBV-DNA、IL-6水平为同步放化疗老年鼻咽癌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抗生素、使用口腔保护剂、治疗前AGR水平保护因素(P<0.05);治疗前EBV-DNA、AGR、IL-6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单独指标(P<0.05)。结论糖尿病、吸烟、使用抗生素、使用口腔保护剂情况、EBV-DNA、AGR、IL-6均为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强化对上述因素的控制,严密监测口腔变化,减少口腔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口腔感染 ebv-DNA AGR IL-6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EB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刘兰香 汪晶 +5 位作者 王利 刘林 王欣 张红宾 唐晓琼 熊艺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7-1223,共7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EB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首次allo-AH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47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根据是否感染EB病毒(EBV)将...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EB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首次allo-AH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47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根据是否感染EB病毒(EBV)将其分为EBV组(n=114)和Non-EBV组(n=233)。统计患者allo-HSCT术后EBV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E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有114例(32.8%)患者发生EBV感染(外周血EBV-DNA均阳性),其中,88例(77.2%)发生在移植后100 d内。5例(1.44%)确诊为PTLD(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7(7-486)d。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TG/ATG-F的使用、CMV血症和Ⅲ-Ⅳ度aGVHD的发生是EBV感染的危险因素;此外,相对于BuCy,应用包含FA/CA的强化预处理方案者EBV感染的风险显著增高。结论:EBV感染是allo-HSCT术后常见并发症,强化预处理方案、ATG/ATG-F的使用、CMV血症和Ⅲ-Ⅳ度aGVHD的发生会增加allo-HSCT后EBV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EB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1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6
作者 王玥 郭亮 +1 位作者 金春卉 曲丽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行HE、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73岁。临床表现以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及B症状为主;Ann Arbor分期:Ⅳ期8例,Ⅰ+Ⅱ期2例。实验室检查以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血浆EBV核酸定量阳性8例。镜下均可见典型结节状聚集或散在的透明细胞、分枝状高内皮血管及增生杂乱“风吹”状的滤泡树突网。肿瘤细胞背景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0~5个/HPF 7例,5~10个/HPF 2例,>50个/HPF 1例。浆细胞含量≤5%6例,浆细胞含量10%和20%各1例,浆细胞含量较多(30%)2例。组织细胞明显增生7例。见RS样大细胞1例。背景中含大量B细胞5例,含少量B细胞5例。10例患者均表达T细胞标志物,滤泡辅助性T细胞标志物CD10、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6例,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10例。EBER原位杂交阳性8例。10例患者均检测到TCR基因重排和IG基因重排阳性。所有患者诊断后均行化疗,其中3例疾病进展死亡。结论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nTFHL-AI中,B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EBV是否感染及感染细胞的数量无关,同时浆细胞增生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 单克隆B细胞增生 ebv感染 肿瘤微环境 预后
下载PDF
EBV抗体和EBV-DNA在鼻咽癌诊断及分期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俞霞 季明芳 +2 位作者 程伟民 黄玉玲 李付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50-654,共5页
目的:评估EBNA1/Ig A、Zta/Ig A、VCA/Ig A和EBV-DNA对不同分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探讨各指标阳性率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52例,健康体检者675例。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评估EBNA1/Ig A、Zta/Ig A、VCA/Ig A和EBV-DNA对不同分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探讨各指标阳性率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52例,健康体检者67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BNA1/Ig A、Zta/Ig A和VCA/Ig A抗体ROD值,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血浆EBV-DNA水平。比较单独和联合应用EBV标记物对各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同时分析各指标阳性率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EBNA1/Ig A、Zta/Ig A、VCA/Ig A和E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EBNA1/Ig A在早期鼻咽癌表达相对较高,灵敏度为77.8%,而EBV-DNA在晚期鼻咽癌的灵敏度最高为88.8%,两者特异度均在96%以上。联合检测中EBNA1/Ig A并联EBV-DNA检测的灵敏度为92.1%(早期为82.5%、晚期为98.9%),特异度为96.9%。EBV-DNA阳性率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N分期呈正相关,Zta/Ig A阳性率与N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鼻咽癌筛查,单项指标首选EBNA1/Ig A。晚期患者的辅助诊断则推荐EBV-DNA。两者并联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鼻咽癌诊断效能。EBV-DNA是鼻咽癌分期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Zta/Ig A可间接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望对患者病情评估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v抗体 ebv-DNA 诊断 分期
下载PDF
环状RNA参与鼻咽癌发生发展
18
作者 左思程 王丹 +5 位作者 莫勇真 刘宇航 蔡姣迪 郭灿 熊芳 陈国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9-821,共13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因其具有高稳定性、进化保守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研究表明,circRNA参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因其具有高稳定性、进化保守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研究表明,circRNA参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上皮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地区高发,发病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放疗和化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表明,circRNA作为基因表达调节因子,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鼻咽癌的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鼻咽癌中表达异常的circRNA,包括EB病毒编码的circRNA,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circRNA作为鼻咽癌患者治疗的潜在靶点以及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环状RNA EB病毒 发病机制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茶多酚与亚硒酸钠联合对E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宗潮 简少文 +4 位作者 李志铭 朱孝峰 李端 谢冰芬 冯公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Raji细胞和 B95 - 8细胞 EB病毒抗原的表达。结果显示无细胞毒浓度的茶多酚与亚硒酸钠联合对 Raji细胞 EBV- EA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优于单纯茶多酚或亚硒酸钠的抑制作用。两药显示相互协同增效的作用。抑制率...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Raji细胞和 B95 - 8细胞 EB病毒抗原的表达。结果显示无细胞毒浓度的茶多酚与亚硒酸钠联合对 Raji细胞 EBV- EA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优于单纯茶多酚或亚硒酸钠的抑制作用。两药显示相互协同增效的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相关 ;单纯茶多酚对 B95 - 8细胞 EBV- VCA表达无抑制作用 ,但茶多酚能增强亚硒酸钠对 B95 - 8细胞 EBV- VCA表达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表明茶多酚能增强亚硒酸钠对 Raji细胞 EBV- EA及 B95 - 8细胞 E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亚硒酸钠 ebv抗原 鼻咽肿瘤
下载PDF
EBV抗体与EBV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海英 魏秀琴 +3 位作者 徐小元 于岩岩 吴赤红 刘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66-770,共5页
目的:分析 EB 病毒(EBV)抗体及 EBV DNA 的影响因素及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4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肝功能、EBV 抗体及 DNA 检查结果,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对 EBV 抗体及 EBV DNA... 目的:分析 EB 病毒(EBV)抗体及 EBV DNA 的影响因素及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4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肝功能、EBV 抗体及 DNA 检查结果,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对 EBV 抗体及 EBV DNA 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多个独立样本间比较使用 Kruskal -Wallis H 检验,独立样本间两两比较使用 Mann -Whitney U 检验。结果血清 EBV DNA(r =0.169~0.693,P <0.05)、EBV -VCA -IgM(r =0.153~0.434,P <0.05)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ALT、AST、ALP、GGT、白细胞(WBC)及异形淋巴细胞呈正相关,并且两者也呈正相关(r =0.434,P =0.00);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与血清EBV DNA、EBV -VCA -IgM、AST、ALP、WBC 及异形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 =0.207~0.693,P <0.05)。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阳性率70.6%(101/143),血清 EBV DNA 阳性率32.2%(46/143)。EBV -VCA -IgM阳性率22.4%(32/143),22.5%(25/111)的 EBV-VCA -IgM阴性患者血清 EBV DNA 阳性。血清 EBV DNA 阳性患者 EBV -VCA -IgM阳性率(21/46,45.7%)明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阳性者(29/10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 <0.01)。结论血清 EBV DNA 和 EBV -VCA -IgM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前者的阳性率高于后者,更有助于 EBV 感染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提高 EBV 现症感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ebv 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