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钙源EICP溶液改良路基黄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威 云伟 +1 位作者 党可欣 李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1,共9页
由于黄土地区路基基床强度低,在长期动态压力下黄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滑坡或坍塌等工程问题。为了使动荷载作用下的黄土强度更符合实际工程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本工作以陕西某基坑黄土为研... 由于黄土地区路基基床强度低,在长期动态压力下黄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滑坡或坍塌等工程问题。为了使动荷载作用下的黄土强度更符合实际工程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本工作以陕西某基坑黄土为研究对象,在胶凝液中引入环保型木钙代替传统钙源进行技术改进,结合室内动三轴试验在不同围压下比较三种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EICP溶液能显著提高黄土的动强度;同一围压下,黄土试样动应力和阻尼比随应变的增大逐渐升高,而动剪切模量随应变的增大逐渐降低;围压较小时,乙酸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较好,而当围压较大时,木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较好;同一试样所受围压越大,动强度和动剪切模量越大,阻尼比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土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 木钙 动强度
下载PDF
EICP与木质素联合改性粉土边坡抗雨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伟 钱思羽 +3 位作者 王小锯 边汉亮 韩智光 石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通过设置6组试样,采用降雨试验,通过试样的表面侵蚀状况与冲蚀量、表面强度、碳酸钙含量的变化分析了改性后粉土边坡的抗雨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与木质素联合改性试样并在表面喷洒EICP溶液后,试样表面完... 通过设置6组试样,采用降雨试验,通过试样的表面侵蚀状况与冲蚀量、表面强度、碳酸钙含量的变化分析了改性后粉土边坡的抗雨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与木质素联合改性试样并在表面喷洒EICP溶液后,试样表面完整度更好,表面强度及碳酸钙含量更高,质量损失更小,抗雨蚀能力明显提高,与其他试样的平均值相比,边坡土体侵蚀量降低了75.0%,表面强度提高了33.8%,碳酸钙含量提高了235.2%;坡面喷洒EICP溶液可形成硬壳层,有效避免坡面侵蚀;木质素可为碳酸钙提供成核位点,使分布散乱的碳酸钙附着在木质素上,添加木质素后试样碳酸钙含量提高,且表面强度随碳酸钙含量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 木质素 粉土边坡 雨蚀 成核位点
下载PDF
考虑干密度影响的EICP矿化粉砂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石磊 房佳明 +3 位作者 张建伟 张欢 边汉亮 徐向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1-57,共7页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EICP)在黄泛区粉砂土的降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预混法处理粉砂土试样,通过变水头试验对处理后粉砂土试样的渗透系数进行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对EICP降渗的微观特征进行探究。得到了在不同干密度...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EICP)在黄泛区粉砂土的降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预混法处理粉砂土试样,通过变水头试验对处理后粉砂土试样的渗透系数进行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对EICP降渗的微观特征进行探究。得到了在不同干密度及处理次数下处理前后粉砂土的渗透系数、碳酸钙生成量及孔隙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密度的增加,处理后试样的渗透系数先减小后增大,碳酸钙生成量先增大后减小。随着EICP技术处理次数的增加,渗透系数逐渐下降,碳酸钙生成量逐渐增加,并且在第1次处理后的渗透系数和碳酸钙生成量的变化幅度最大。在6次处理完成后粉砂土的渗透系数最低降至1.64×10^(-4)cm·s^(-1),碳酸钙生成量最高为5.82%。从微观分析中得出处理后的试样的孔隙率和孔隙面积均减小,孔隙率平均下降7.28%,其中干密度为1.55 g·cm^(-3)的试样孔隙特性变化最大,孔隙率下降8.87%,孔隙面积下降8.64%,大孔隙面积下降48.59%,解释了宏观渗透系数的变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密度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eicp) 粉砂土 渗透系数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新型EICP注浆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黎桉君 刘鹏 +4 位作者 张静 汪时机 李贤 梅立奎 牛作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9-2438,共10页
紫色土广泛分布于中国三峡库区,受极端环境与气候影响,土体结构和力学性能退化严重,可采用生物矿化技术(MICP/EICP)进行加固处理,然而紫色土呈砂质黏性,渗透性弱,传统方法的固化效果有限,为此,引入一种单相低pH负压注浆的新型EICP技术... 紫色土广泛分布于中国三峡库区,受极端环境与气候影响,土体结构和力学性能退化严重,可采用生物矿化技术(MICP/EICP)进行加固处理,然而紫色土呈砂质黏性,渗透性弱,传统方法的固化效果有限,为此,引入一种单相低pH负压注浆的新型EICP技术。通过表面硬度、无侧限抗压强度、碳酸钙含量、SEM和XRD测试对比分析预拌合、单相低pH注浆、双相低pH负压注浆和单相低pH负压注浆法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50g/L脲酶浓度和1.2mol/L胶结液浓度为EICP注浆固化紫色土的最适浓度;单相低pH负压注浆法可使表面硬度增加9.1%,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刚度的提升达到84.44%,144.37%,且能够明显提高碳酸钙含量和胶结均匀性,在4种固化方法中效果最优。结果表明新型EICP单相低pH负压注浆法对砂质黏性紫色土力学性能的改善是有效的,在细粒土加固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 脲酶浓度 固化方法 无侧限抗压强度 胶结均匀性
下载PDF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减小三峡库区紫色土分离能力效果
5
作者 刘德玉 张伦 +4 位作者 夏振尧 张文琪 向瑞 高峰 肖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2-119,共8页
为探究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减小三峡库区紫色土分离能力效果,该研究设置5个EICP浓度(0(CK对照)、0.5、1.0、1.5和2.0 mol/L)和6个养护时间(1、7、15、30、60和120 d),开展模拟冲刷试验分... 为探究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减小三峡库区紫色土分离能力效果,该研究设置5个EICP浓度(0(CK对照)、0.5、1.0、1.5和2.0 mol/L)和6个养护时间(1、7、15、30、60和120 d),开展模拟冲刷试验分析土壤分离能力,通过表观黏聚力和碳酸钙含量变化阐明EICP作用下紫色土分离能力变化原因,并从微观角度揭示其减蚀机制。结果表明:与CK对照相比,EICP处理显著减小土壤分离能力,随着EICP浓度的增加,紫色土分离能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浓度为1.5 mol/L时效果最佳;而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紫色土分离能力呈现先快速减小再缓慢减小的变化规律,CK对照在前30天减小明显,EICP处理下在第7天时减幅明显,减幅占总减幅的85.79%~92.21%。表观黏聚力与碳酸钙含量随EICP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分别呈持续增大和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EICP作用下紫色土碳酸钙聚集是引起分离能力降低的重要原因,表观黏聚力和碳酸钙含量与紫色土分离能力呈现显著指数函数关系(P<0.01),能够很好解释紫色土分离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ICP能够有效减小紫色土分离能力,可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脲酶 三峡库区 紫色土 分离能力 eicp浓度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EICP联合黄原胶加固钙质粉土劣化特性试验研究
6
作者 付贵永 肖杨 +2 位作者 史金权 周航 刘汉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41-2351,共11页
生物聚合物(BP)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型土体加固生物材料,然而因其具有水溶性,BP固化土在循环浸水工况下强度逐渐劣化。因此,提高BP加固土的耐侵水性十分重要。通过植物脲酶诱导碳酸钙沉(EICP)联合黄原胶(XG)对南海钙质粉土进行加... 生物聚合物(BP)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型土体加固生物材料,然而因其具有水溶性,BP固化土在循环浸水工况下强度逐渐劣化。因此,提高BP加固土的耐侵水性十分重要。通过植物脲酶诱导碳酸钙沉(EICP)联合黄原胶(XG)对南海钙质粉土进行加固,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固化粉土进行一系列物理,力学和微观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黄原胶含量和EICP反应液浓度的增加,黄原胶(XG)固化土和联合(XG-EICP)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显著;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黄原胶固化土的强度降幅大于联合固化土,联合固化土具有更优的抗干湿循环特性。EICP和XG-EICP溶液试验结果表明:XG在EICP溶液中可以生成不溶于水的凝胶状沉淀,且粘连在XG-EICP沉淀上的碳酸钙颗粒较其纯EICP生成得碳酸钙颗粒体积更大。试验验证了植物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提高生物聚合物固化土抗干湿循环侵蚀的可行性,有望为海洋土加固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eicp 无侧限抗压强度 剪切波速 干湿循环
下载PDF
橡胶颗粒及EICP技术改良黄土动力特性试验
7
作者 柴少波 李显鹏 +3 位作者 李轶楠 刘晋豪 权登州 范智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6,共13页
为探究橡胶颗粒及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对黄土动力特性的改良效果,以西安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仅掺橡胶颗粒和橡胶颗粒联合EICP技术两种改良方式下不同橡胶掺量、橡胶粒径及围压对改良土动强度、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的影响... 为探究橡胶颗粒及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对黄土动力特性的改良效果,以西安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仅掺橡胶颗粒和橡胶颗粒联合EICP技术两种改良方式下不同橡胶掺量、橡胶粒径及围压对改良土动强度、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的影响,并对其加固机理做出阐述。结果表明:相比于素土,适当掺量的橡胶颗粒能有效改善土体孔隙结构,提高土体骨架,但不同粒径橡胶颗粒在土体中的分布形式及作用形式均不相同,因此两种改良方式下,试样动强度随橡胶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橡胶粒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动强度峰值所对应的橡胶掺量为7%。考虑到不同掺量及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均对EICP技术起抑制作用,导致生成碳酸钙晶体的沉淀量及碳酸钙晶体在土体中的分布形式存在差异,因此动强度增长率随橡胶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橡胶粒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且当橡胶粒径为(1,2]mm时,试样动强度增长率峰值为29.51%。橡胶颗粒及EICP技术均对黄土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试样动剪切模量随橡胶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橡胶粒径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动剪切模量比的变化规律可用修正的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较好拟合。阻尼比随橡胶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橡胶粒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采用橡胶颗粒及EICP联合技术对黄土进行改良时,不仅增加了黄土的动力特性,还弥补了因掺入橡胶颗粒而减少的部分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可为黄土地区抗震性能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废轮胎的无公害处理提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颗粒 eicp技术 动强度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改良黄土
下载PDF
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固化砂土酸蚀宏细观机理
8
作者 杨昕 颜梦秋 郑嘉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36-648,共13页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因此二氧化碳注入后地质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当前,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二氧化碳泄露问题。二氧化碳注入后储层流体呈酸性,对胶结物碳酸钙具有酸蚀作用。因此,亟需对E...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因此二氧化碳注入后地质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当前,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二氧化碳泄露问题。二氧化碳注入后储层流体呈酸性,对胶结物碳酸钙具有酸蚀作用。因此,亟需对EICP固化砂土耐酸蚀性开展试验研究。本研究将EICP试样浸泡在不同浓度酸溶液中,通过质量损失、表观分析、无侧限抗压强度、SEM和XCT等对其力学强度和宏细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溶液对EICP试样的腐蚀作用随着溶液pH的降低明显增强,并且碳酸钙胶结物酸蚀导致试样结构破坏,试样外层逐渐脱落,从而使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近似线性下降。同时,酸蚀反应后EICP试样出现大量粒间孔隙。本研究揭示了EICP试样酸蚀演化机理,为EICP耐腐蚀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cp 酸腐蚀 碳酸钙胶结 孔隙结构
下载PDF
EICP修复三合土预制微裂缝效果试验及机理分析
9
作者 彭成 谢佶材 +2 位作者 欧阳以 李超 吴东波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利用生物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nduced arbonate recipitation,EICP)技术修复三合土的预制裂缝,通过无侧向抗压试验、三轴试验及超声波试验手段评价其修复效果,通过分析SEM图像揭示了EICP修复三合土裂缝生物酶矿化过程及作用机理,试... 利用生物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nduced arbonate recipitation,EICP)技术修复三合土的预制裂缝,通过无侧向抗压试验、三轴试验及超声波试验手段评价其修复效果,通过分析SEM图像揭示了EICP修复三合土裂缝生物酶矿化过程及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EICP技术修复后的三合土试样无侧限抗压试强度恢复率约60%,三轴试验峰值强度恢复率随围压增大而逐渐提高,离散系数随围压增大而逐渐降低;修复后的试样均未出现因注射浆液扩散而导致修复效果的离散性增加的情况,不需要对微小裂缝(≤1.4 mm)进行胶结物填充。修复后的三合土试样超声波波形图振幅与周期较均一,波形趋于稳定,波速损失率减小,平均声速标准差σ和离差系数C OV较破坏后均有所恢复,表明经EICP技术修复后土样内部缺陷和裂缝得到有效修复。三合土微小裂缝经EICP修复后产生的碳酸钙晶体存在两种成核沉淀位置,沉淀在土体裂缝中碳酸钙晶体填补了土体裂隙,减小了孔隙体积,增加了土样的整体性与密实度;沉淀在土体胶凝颗粒表面的团簇状碳酸钙晶体与三合土胶凝颗粒相互胶结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晶体结构,两者作用均能提高强度恢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诱导碳酸盐沉淀法 三合土 裂缝修复 强度恢复率 超声波
下载PDF
洁净手术室EICP的研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兴喜 潘兆岳 赵文干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60-262,共3页
介绍洁净手术室对空气净化、温度、温度的自动调节,以及控制手术无影灯、照明灯等的嵌入式智能控制平台的制作原理和应用。
关键词 洁净手术室 嵌入式智能控制平台 自动控制 制作原理
下载PDF
木钙源EICP溶液固化路基黄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威 李腾 +3 位作者 贾能 贺礼 张雪珂 张旭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4-81,共8页
黄土地区有砟货用铁路路基遇水强度下降,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针对该工程问题,采用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固化路基黄土,在胶凝液中开展了以环保型木钙代替传统钙源进行技术改进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木钙源EICP溶液能... 黄土地区有砟货用铁路路基遇水强度下降,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针对该工程问题,采用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固化路基黄土,在胶凝液中开展了以环保型木钙代替传统钙源进行技术改进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木钙源EICP溶液能同时显著提高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其中,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至0.232 MPa,提高了20.8%;抗剪强度指标C值提高至69.06 kPa,提高了31.2%;Φ值提高至26.8°,提高了52.3%。其次,木钙源EICP溶液的抗剪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氯化钙源和乙酸钙源的EICP溶液,并且各组分存在最优浓度。其中,1000 U/g活性脲酶的最优浓度为3 g/L,尿素的最优浓度为1 mol/L,木钙的最优浓度为1 mol/L。随着各组分掺量的增加,黄土的抗剪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最后,通过XRD、SEM等微观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木钙源EICP溶液改良黄土强度的作用机理,发现其中脲酶诱导产生的碳酸钙晶体既胶结了黄土骨架颗粒,也填充了粒间孔隙,同时提高了土颗粒间的摩擦强度和粘结强度,最终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 木钙 黄土 强度 细观机制
下载PDF
碳纤维基EICP矿化砂土渗—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鹏 孙忠平 +6 位作者 陶志刚 成亮 吕启航 王亚文 郑俊杰 霍守东 李慧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5-332,共8页
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法(MICP)、脲酶诱导碳酸盐沉淀法(EICP)的土体固化是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兴起的绿色环保地基处理技术,相较于MICP法,EICP法处理工程地质问题时,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且成本更低廉。针对EICP法改进砂土的渗—力... 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法(MICP)、脲酶诱导碳酸盐沉淀法(EICP)的土体固化是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兴起的绿色环保地基处理技术,相较于MICP法,EICP法处理工程地质问题时,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且成本更低廉。针对EICP法改进砂土的渗—力学特性,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工作。采用碳纤维加强法开展了EICP注浆矿化试验,对砂土的孔隙率、渗透率、碳酸钙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砂土中掺加碳纤维后,在EICP矿化作用下,CaCO_(3)晶体在纤维表面有不同的沉积情况,砂粒和纤维表面有不同程度粗糙化,砂粒间的空隙得以填充胶结。当碳纤维掺量为1.2%时,各方面性能达到最优。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基EICP矿化法能够抑制砂土脆性破坏,提高砂土渗—力学性能,在“双碳”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cp 砂土 碳纤维 渗—力学特性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EICP固化仿遗址土的耐久性
13
作者 张建伟 董悦 +4 位作者 李贝贝 石磊 吴禄源 韩智光 任克彬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9-1055,共7页
为了研究遗址土在毛细水干湿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采用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技术抑制遗址土的劣化。以开封市尉氏县阮籍啸台土遗址为研究对象,自制仿遗址土,并进行室内干湿循环模拟试验... 为了研究遗址土在毛细水干湿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采用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技术抑制遗址土的劣化。以开封市尉氏县阮籍啸台土遗址为研究对象,自制仿遗址土,并进行室内干湿循环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循环次数及不同胶结液浓度下仿遗址土试样的外观、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从微观层面分析EICP技术固化仿遗址土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EICP加固试样的质量损失较少,结构稳定性较好,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幅度较低;SEM结果显示EICP加固试样的内部生成了碳酸钙晶体,起到胶结和填充土颗粒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固化土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cp技术 仿遗址土 固化 干湿循环 微观分析
下载PDF
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光辉 刘士雨 +3 位作者 俞缙 蔡燕燕 胡洲 毛坤海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4-768,共15页
通过酶诱导生成碳酸钙沉淀来改良土壤的技术被称为EICP,由于其应用广泛,在过去十多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EICP的机理出发,总结植物脲酶和细菌脲酶的提取方法,探究脲酶、钙源、尿素、脱脂奶粉、温度和pH等因素对EICP胶结效果... 通过酶诱导生成碳酸钙沉淀来改良土壤的技术被称为EICP,由于其应用广泛,在过去十多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EICP的机理出发,总结植物脲酶和细菌脲酶的提取方法,探究脲酶、钙源、尿素、脱脂奶粉、温度和pH等因素对EICP胶结效果的影响,归纳检测EICP加固试样的强度、碳酸钙含量、微观结构和成分的方法,并对EICP在岩土工程的应用进行总结与评述。目的是展示目前国内外关于EICP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及需要克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 诱导矿化 eicp 碳酸盐沉淀 胶结
下载PDF
不同温度环境下EICP固砂及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恒星 缪林昌 +2 位作者 孙潇昊 吴林玉 范广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2-719,共8页
为了在不同温度下实现生物矿化技术对土体的改良,选取高性价比的植物脲酶进行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固砂研究.首先,分析温度环境对植物脲酶热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利用钙化试验研究温度、脲酶质量分数和pH值对碳酸钙生成速率的影响.最后... 为了在不同温度下实现生物矿化技术对土体的改良,选取高性价比的植物脲酶进行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固砂研究.首先,分析温度环境对植物脲酶热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利用钙化试验研究温度、脲酶质量分数和pH值对碳酸钙生成速率的影响.最后,测试砂柱的声时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碳酸钙质量分数,以评价固砂效果.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55℃时脲酶会逐渐失活,提高脲酶活性有利于提高EICP碳酸钙的转换率.当脲酶活性高于10 mmol/(L·min)时易发生固砂效果不均匀的现象,控制溶液初始pH为4可以提高EICP的固砂效果.在不同温度下控制脲酶质量分数和溶液初始pH,可以调节脲酶活性,并优化EICP的固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 植物脲酶 温度 固砂 均匀性 低PH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对EICP防风固沙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广才 缪林昌 +2 位作者 孙潇昊 王恒星 吴林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9-1027,共9页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的固化技术因其环境友好且经济高效,能够在荒漠风积沙表面形成固化层,起到防风固沙作用,逐渐被应用于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治理。然而,碳酸钙在土体表面的快速沉积,产生孔喉效应,使碳酸钙积淀在土体表面,造...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的固化技术因其环境友好且经济高效,能够在荒漠风积沙表面形成固化层,起到防风固沙作用,逐渐被应用于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治理。然而,碳酸钙在土体表面的快速沉积,产生孔喉效应,使碳酸钙积淀在土体表面,造成固化深度浅、固化效果不均匀。为此,使用脲酶抑制剂延缓尿素水解,实现对碳酸钙沉淀生成速率的调控,进而优化土体表面固化效果,提高其防风固沙能力。结果表明,NBPT的添加能有效延缓尿素水解速率,降低初期碳酸钙的生成速率,但不影响碳酸钙最终生成量。NBPT的抑制效果与浓度、混合时间关系密切,浓度越高,混合时间越短,其抑制效果就越好。与未处理试样相比,无论是否添加NBPT,经EICP处理的试样抗风蚀性均明显提高。向EICP溶液中添加NBPT能有效改善土体固化层表面强度、厚度和碳酸钙分布,浓度为0.1 g/L固化效果最佳。SEM和XRD试验结果显示,添加NBPT后,碳酸钙晶体形貌多为球状和针簇状,而这种针簇状晶体之间的相互交织与嵌套可提高EICP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cp 脲酶抑制剂 固化层 防风固沙
下载PDF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ICP and EICP treated sands subjected to cycles of wetting-drying,freezing-thawing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Experimental and EPR modelling 被引量:6
17
作者 Isaac Ahenkorah Mizanur Rahman +1 位作者 Rajibul Karim Simon Beecham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1226-1247,共22页
Microbial-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and 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are two bio-cementation techniques,which are relatively new methods of ground improvement.While both techniques share some... Microbial-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and 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are two bio-cementation techniques,which are relatively new methods of ground improvement.While both techniques share some similarities,they can exhibit different overall behaviour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urease enzyme sources and treatment methods.This paper presented 40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tests of MICP and EICP treated sand specimens with similar average calcium carbonate(CaCO3)content subjected to cycles of wetting-drying(WD),freezing-thawing(FT)and elevated temperature(fire resistance test e FR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e TG).The average CaCO3 content after a certain number of WD or FT cycles(ACn)and their corresponding UCS(qn)reduced while the mass loss increased.The EICP treated sand specimens appeared to exhibit a lower resistance to WD and FT cycles than MICP treated specimens possib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unbonded or loosely bonded CaCO3 within the soil matrix,which was subsequently removed during the wetting(during WD)or thawing(during FT)process.FR test and TG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loss of mass and reduction in CaCO3 content with increased temperatures,possibly due to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aCO3.A complete deterioration of the MICP and EICP treated sand specimens was observed for temperatures above 600C.The observed behaviours are complex an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is far behind to develop a constitutive model to predict qn.Therefore,a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genetic algorithm(GA)that deals with pseudo-polynomial structures,known as evolutionary polynomial regression(EPR),was used to seek three choices from millions of polynomial models.The best EPR model produced an excellent prediction of qn with a minimum sum of squares error(SSE)of 2.392,mean squared error(MSE)of 0.075,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of 0.273 and a maximum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0.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ementation 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eicp) Microbial-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MICP) Calcium carbonate Urease enzyme
下载PDF
EICP联合纤维加固边坡表层抗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安国 何稼 邵应峰 《河南科学》 2022年第9期1411-1421,共11页
为了提升路基边坡的抗侵蚀能力和整体性,首先分别利用EICP技术以及EICP与不同纤维相结合的技术对浅表层砂土边坡进行加固处理,然后通过短时强降雨边坡模拟冲刷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下浅表层砂土边坡的抗侵蚀能力和整体性.结果表明... 为了提升路基边坡的抗侵蚀能力和整体性,首先分别利用EICP技术以及EICP与不同纤维相结合的技术对浅表层砂土边坡进行加固处理,然后通过短时强降雨边坡模拟冲刷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下浅表层砂土边坡的抗侵蚀能力和整体性.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试样相比,经EICP技术处理的试样的力学强度和抗侵蚀性都得到明显提升,其峰值贯入强度是未处理试样的3倍左右.经EICP联合不同纤维技术处理的试样的力学强度、抗侵蚀性、整体性和抗渗性都比仅用EICP技术处理的试样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经EICP联合钢纤维处理的试样的表面强度最好;经EICP联合玻璃纤维和EICP联合钢纤维处理的试样都表现出优异的整体性和抗侵蚀性;经EICP联合聚丙烯纤维和EICP联合玻璃纤维处理的试样的抗渗性都较好.综合考虑这3种纤维的性能认为,用EICP联合钢纤维或EICP联合玻璃纤维技术对浅表层砂土边坡进行加固处理,能更好地提升路基边坡的抗侵蚀能力和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cp 纤维 人工降雨系统 边坡防护 抗侵蚀 表面强度
下载PDF
EICP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环境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边汉亮 吉培瑞 +2 位作者 王俊岭 张旭钢 徐向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79-2788,共10页
为探究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环境耐久性,分别对EICP修复后的锌、铅污染土进行酸液浸泡、冻融试验和雨淋试验,探讨了EICP修复锌、铅污染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 为探究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环境耐久性,分别对EICP修复后的锌、铅污染土进行酸液浸泡、冻融试验和雨淋试验,探讨了EICP修复锌、铅污染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不同类型酸液条件下,EICP修复后的锌、铅污染土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离子浸出量随p H值降低,碳酸盐结合态含量降低,可交换态含量逐渐增加,且硫酸环境下的稳定性大于硝酸环境下的稳定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EICP修复后的锌、铅污染土中可交换态离子浸出量增加,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减少;在大雨条件下,Zn^(2+)、Pb^(2+)主要在前20 min内进行释放,并由上往下迁移;经EICP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在酸液、冻融循环和雨淋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铅污染土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 酸液浸泡 冻融试验 雨淋试验
下载PDF
Garlic extract addition for soil improvement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using 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EICP) method 被引量:1
20
作者 Hengxing Wang Xiaohao Sun +2 位作者 Linchang Miao Ziming Cao Xin Guo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12期3230-3243,共14页
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EICP) is an emerging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soil and most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However, considering some foundations are in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 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EICP) is an emerging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soil and most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However, considering some foundations are in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40 ℃), the higher urease activity at high temperature results in the solidification inhomogeneity, limiting the application of EICP. The higher urease activity at high temperature hampers the application of EICP because of solidification inhomogeneity. The garlic extract has been used as a type of urease inhibitor in medical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 Here, we propose to use it to control urease activity for sand solidific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effects of garlic extract addition on urease activity and precipitation rates for calcium carbonate (CaCO_(3)) were studied. Extra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arlic extract addition on the solidification homogene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arlic extract addi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urease activity. To reduce the rate of CaCO3 precipit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garlic extract was necessary to obtain a suitable urease activity. In the sand solidification test, garlic extract addition resulted in a smaller difference in sonic time values or CaCO_(3) contents at different parts of samples. The improved solidification homogeneity can achieve higher streng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nic time values and CaCO_(3) cont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CaCO3 content and strength.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s of garlic extract were obtained at 35 ℃, 40℃, 45 ℃, 50 ℃, and 55 ℃. The proposed garlic extract addition method wa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homogeneity of solidified soil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 Urease activity Garlic extract addition Sand solidif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