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EPISODES OF MONAZITE CRYSTALLIZATION DURING METAMORPHISM AND CRUSTAL MELTING IN THE EVEREST REGION OF THE NEPALESE HIMALAYA 被引量:31
1
作者 Robert L. Simpson 1, Randall R. Parrish 2, Mike P. Searle 1, David J. Waters 1 2 NERC Isotope Geosciences Laboratory, Keyworth, Nottingham NG12 5GG, UK)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7-27,共1页
New monazite U\|Pb geochronological data from the Everest region suggest that 20~25Ma elapsed between the initial India—Asia collision and kyanite\|sillimanite grade metamorphism. Our results indicate a two\|phase m... New monazite U\|Pb geochronological data from the Everest region suggest that 20~25Ma elapsed between the initial India—Asia collision and kyanite\|sillimanite grade metamorphism. Our results indicate a two\|phase metamorphic history, with peak Barrovian metamorphism at (32 2±0 4)Ma and a later high\|temperature, low\|pressure event (620℃, 400MPa) at (22 7±0 2)Ma.. Emplacement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Everest granite subsequently occurred at 20 5~21 3Ma. The monazite crystallization ages that differ by 10Ma are recorded in two structurally adjacent rocks of different lithology, which have the same post collisional p—T histor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s that the younger monazite is elaborately shaped and grew in close association with apatite at grain boundaries and triple junctions, suggesting that growth was stimulated by a change in the fluid regime. The older monazite is euhedral, is not associated with apatite, and is commonly armoured within silicate minerals. During the low\|pressure metamorphic event, the armouring protected the older monazites, and a lack of excess apatite in this sample prevented new growth. Textural relationships suggest that apatite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monazite\|producing reactants, and spots within monazite that are rich in Ca, Fe, Al and Si suggest that allanite acted as a preexisting rare earth element host. We propose a simplified reaction for monazite crystallization based on this ev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AZITE crystallization METAMORPHISM CRUSTAL MELTING everest region NEPALESE HIMALAYA
下载PDF
Meteorological Features at 6523 m of Mt.Qomolangma(Everest)between 1 May and 22 July 2005 被引量:4
2
作者 XIE Aihong REN Jiawen QIN Xiang JIANG Youy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181-190,共10页
Mt. Qomolangma (Everest), the highest mountain peak in the world, has littl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from a meteorological perspective, mostly because of the remoteness of the region and the re-sultant lack of meteor... Mt. Qomolangma (Everest), the highest mountain peak in the world, has littl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from a meteorological perspective, mostly because of the remoteness of the region and the re-sultant lack of meteorological data. An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AWS),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was set up on 27 April 2005 at the Ruopula Pass (6523 m asl)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Mt. Qomolangma by the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Mt. Qomo-langma. Here its 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10-minute-averaged and 24-hour records of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ir pressure and wind from 1 May to 22 July 2005. It is shown that at 6523 m of Mt. Qomolangma, thes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display very obvious diurnal variations, and the character of averaged diurnal variation is one-peak-and-one-vale for air tem-perature, one-vale for relative humidity, two-peak-and- two-vale for air pressure, and one-peak with day-night asymmetry for wind speed. In the 83 days, all the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air pressure increased with some dif-ferent fluctuations, while wind speed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wind direction turned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variations of relative humidity had great fluctuations and obvious local differences. Then the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 for the characters of diurnal and daily vari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cords in May 1960, 5-day-averaged maximums, minimums and diurnal varia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in May 2005 were apparently l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温度 辐射 相对湿度 珠穆朗玛峰
下载PDF
Everest Corporate Edition软件在局域网内硬件配置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准 谢芬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7-40,共4页
介绍了用Everest Corporate Edition统计局域网内电脑硬件配置,对软件中不同数据库配置的区别进行了说明,同时对软件中特色和实用的功能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everest CORPORATE 局域网 硬件配置 统计
下载PDF
核电站控制区进出模式——EVEREST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雪峰 任学明 《辐射防护通讯》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核电站控制区进出模式——EVEREST模式。这种新型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对污染分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台山核电站将在国内首次采用这种新型模式。
关键词 核电站 控制区 进出模式 everest
下载PDF
The Observed Low CO_2 Concentration in the Rongbuk Valley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Mt. Everest
5
作者 ZHOU Li-Bo ZOU Han +3 位作者 MA Shu-Po LI Peng ZHU Jin-Huan HUO Cui-Pi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年第5期252-257,共6页
In the summers of 2006 and 2007, the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and the wind speed in the Rongbuk Valley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Mt. Everest were measured by an ultrasonic anemometer with an Li-7500 CO 2 /H 2 O g... In the summers of 2006 and 2007, the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and the wind speed in the Rongbuk Valley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Mt. Everest were measured by an ultrasonic anemometer with an Li-7500 CO 2 /H 2 O gas analyzer. The average CO 2 concentration was 370.23±0.59 and 367.45±1.91 ppm in June of 2006 and 2007,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at sites with similar latitudes and altitudes worldwide. The observed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in Rongbuk Valley can be affect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of prevailing down-valley winds from the up-valley direction to the observation sit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t. Everest region could be ideal for background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浓度 珠穆朗玛峰 河谷 绒布 北坡 超声风速仪 珠峰地区 气体分析仪
下载PDF
近30年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81
6
作者 聂勇 张镱锂 +1 位作者 刘林山 张继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8,共16页
利用1976、1988和2006年的3期陆地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并结合专家知识分类规则自动提取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3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并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图谱的方法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 利用1976、1988和2006年的3期陆地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并结合专家知识分类规则自动提取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3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并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图谱的方法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及其原因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2006年珠峰保护区内冰川面积为2710.17±0.011km2,为研究区总面积的7.41%,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海拔4700~6800m的高山区;(2)1976-2006年,珠峰保护区冰川持续退缩明显,总面积减少501.91±0.035km2,冰湖扩张迅速(净增加36.88±0.035km2);研究区南坡子流域冰川退缩率(16.79%)高于北坡子流域(14.40%);珠峰保护区冰川以退缩为主,退缩冰川主要分布于海拔4700~6400m,退缩区上限海拔为6600~6700m;(3)1976年以来,气温显著上升和降水减少是冰川退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冰川变化 冰川退缩 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 喜马拉雅山
下载PDF
基于SAR影像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运动速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欣 刘琼欢 +3 位作者 蒋亮虹 刘时银 丁永建 蒋宗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0-579,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其全天候、全天时、穿云透雾的工作能力,广泛应用于山地冰川动态监测中.利用2006年6-9月三期ALOS/PALSAR雷达影像,采用偏移量跟踪技术,提取了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珠峰)区域的冰川运动...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其全天候、全天时、穿云透雾的工作能力,广泛应用于山地冰川动态监测中.利用2006年6-9月三期ALOS/PALSAR雷达影像,采用偏移量跟踪技术,提取了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珠峰)区域的冰川运动速度,分析了区域内冰川运动速度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31条山谷冰川平均运动速度为9.3 cm·d-1,总体上以珠峰-洛子峰南北向山脊线为界限,东侧和东南侧冰川日均运动速度(11.1 cm·d-1)普遍高于北部和西北部冰川日均运动速度(5.4 cm·d-1).冰川消融区非表碛区冰川平均运动速度为表碛覆盖区平均运动速度的2.2倍,冰面湖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冰川运动速度波动.在气候与非气候因子共同作用和相互间的此消彼长中,研究区65%的冰川的运动速度自中值高度往下显著减小,16%的冰川自中值高度往下呈显著增大趋势,19%冰川消融区运动速度无显著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地区 In SAR 冰川运动速度 偏移跟踪技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降雪的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东启 秦大河 +3 位作者 任贾文 康世昌 王晓香 皇翠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根据 1 998年 8、9月份在珠穆朗玛峰东侧东绒布冰川源头所采集的新降雪样的化学成分资料并与不同时期前人在该地区采集的降水样进行对比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降水的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结果表明 ,珠峰地区夏末降水非常纯净 ,主要... 根据 1 998年 8、9月份在珠穆朗玛峰东侧东绒布冰川源头所采集的新降雪样的化学成分资料并与不同时期前人在该地区采集的降水样进行对比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降水的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结果表明 ,珠峰地区夏末降水非常纯净 ,主要离子浓度可与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相当 ,代表了全球偏远地区的大气环境本底值 ;珠峰地区不同季节降水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反映了不同的水汽来源和气候状况 .8~ 9月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南亚季风 ;4~ 5月的降水深受中亚干旱、半干旱区粉尘的影响 ,说明其降水的化学特征具有气候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化学特征 气候敏感性 珠穆朗玛峰地区 降雪
下载PDF
珠峰北坡地区近地层大气湍流与地气能量交换特征 被引量:24
9
作者 仲雷 马耀明 +4 位作者 苏中波 刘新 李茂善 马伟强 王永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93-1303,共11页
利用珠峰北坡曲宗地区连续一年的大气观测资料(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分析了珠峰北坡地区近地层大气湍流宏观统计特征和西南季风爆发前后地气能量交换特征。研究表明在珠峰北坡地区Monin-Obukhov相似定律同样适用。拟合得到了珠峰北坡... 利用珠峰北坡曲宗地区连续一年的大气观测资料(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分析了珠峰北坡地区近地层大气湍流宏观统计特征和西南季风爆发前后地气能量交换特征。研究表明在珠峰北坡地区Monin-Obukhov相似定律同样适用。拟合得到了珠峰北坡曲宗地区近地层无因次风速分量方差以及温度和湿度归一化标准差和静力学稳定度的函数关系。研究得出曲宗地区能量平衡各分量(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以及地面加热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尤其是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曲宗地区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在季风爆发前后具有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其它特征参数(波文比和地表反射率)在西南季风爆发前后的变化规律也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层 大气湍流 能量通量 珠峰 曲宗
下载PDF
珠峰及邻近区域第四次大地测量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全德 陈俊勇 +2 位作者 庞尚益 张骥 王泽民 《测绘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10-15,共6页
叙述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于 1998年对珠穆朗玛峰及邻近区域进行的第四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外业概况和取得的成果 ,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最终结果。经过对 1998、196 6 - 196 8、1975、1992年珠峰及邻近区域四次大地测量数据综合分析 ,从... 叙述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于 1998年对珠穆朗玛峰及邻近区域进行的第四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外业概况和取得的成果 ,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最终结果。经过对 1998、196 6 - 196 8、1975、1992年珠峰及邻近区域四次大地测量数据综合分析 ,从地学方面进行研究 ,得出青藏块体在印度板块的推动下 ,仍向北东东方向运动 ;珠峰地区相对垂直运动在整体抬升的过程中伴有波浪式的起伏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 大地测量 地壳运动 数据处理 相对垂直运动 GPS测量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湿地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国庆 阚瑷珂 +4 位作者 王绪本 李国明 高志勇 汪涵 永忠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8年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气象数据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对研究区退化湿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期间,珠穆朗玛峰国... 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8年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气象数据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对研究区退化湿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期间,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出现退化现象;退化湿地主要分布在吉隆县折巴乡、聂拉木县波绒乡和门布乡、定日县岗嘎镇和定结县多布扎乡;退化湿地面积约为71.3 km2,其占研究区湿地总面积的1.8%;退化湿地多分布在保护强度较弱的保护区的试验区内。人类过度放牧和连年的降水量偏少是造成研究区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珠穆朗玛峰 保护区 湿地 退化
下载PDF
天山与珠峰冰芯草酸根的一致性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心清 秦大河 周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冰芯中草酸根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对过去环境变化的认识.色谱分析表明,天山一号冰川所记录的过去43年草酸根的平均含量为3.6?9.2ng/g (x1s, N=534).草酸根具有一个含量约为2ng/g的背景值,在背景值基础上存在含量的突变峰值,多数峰值的含量... 冰芯中草酸根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对过去环境变化的认识.色谱分析表明,天山一号冰川所记录的过去43年草酸根的平均含量为3.6?9.2ng/g (x1s, N=534).草酸根具有一个含量约为2ng/g的背景值,在背景值基础上存在含量的突变峰值,多数峰值的含量超过10ng/g,且其增减过程多局限在1年之内.一号冰川与珠穆朗玛峰远东绒布冰川过去40年的草酸根记录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虽然后者的平均含量是前者的7倍左右,但两冰川的草酸根峰值几乎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明两地区可能拥有同一个草酸根来源或同一类型的来源,因而具有时间上的同期性.草酸根含量的变化与南亚地区工业和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它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大气污染 环境变化 冰川 冰芯 天山 珠穆朗玛峰
下载PDF
在板块边缘的冲撞地区重力场的求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俊勇 刘允诺 +1 位作者 张骥 张江齐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在陆地上,板块边缘的冲撞地区一般都是呈现地形复杂、地表和地下的质量分布不均衡、有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构造运动,因此,该地区的重力场(重力异常、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变化剧烈,对它的归算和推估都需要作特殊的考虑。本文以位于... 在陆地上,板块边缘的冲撞地区一般都是呈现地形复杂、地表和地下的质量分布不均衡、有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构造运动,因此,该地区的重力场(重力异常、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变化剧烈,对它的归算和推估都需要作特殊的考虑。本文以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边缘冲撞地区的珠穆朗玛峰测区的重力场求定为例,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冲撞 珠穆朗玛峰 重力场 板块边缘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区水体的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秦翔 秦大河 +1 位作者 皇翠兰 王晓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1997-05在珠峰地区绒布冰川采集的4类水样(表层雪、湖水、河水和泉水)的实测资料表明,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的大小顺序为:湖水>河水>表层雪.河水和湖水的阴离子以SO2-4为最大,而表层雪样品以Cl-最大;... 1997-05在珠峰地区绒布冰川采集的4类水样(表层雪、湖水、河水和泉水)的实测资料表明,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的大小顺序为:湖水>河水>表层雪.河水和湖水的阴离子以SO2-4为最大,而表层雪样品以Cl-最大;阳离子含量基本上以Ca2+为主.SO2-4、Ca2+、F-、Mg2+和pH值都与矿化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随矿化度升高而增大.样品的电导率和Ca2+随着海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其中河水的电导率、F-、Ca2+、矿化度、SO2-4和Mg2+与海拔高度都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布冰川 水体 矿化度 电导率 PH值 水质监测
下载PDF
1954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两支冰芯记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侯书贵 张东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6-260,共5页
根据珠穆朗玛峰 (以下简称珠峰 )地区远东绒布冰川和东绒布冰川两支冰芯记录的恢复 ,195 4年以来的冰川净积累量相差达 1倍以上 ,但两支冰芯记录均表明 :2 0世纪 6 0年代冰川净积累量出现急剧减少现象 ,印度季风系统的突变可能是造成冰... 根据珠穆朗玛峰 (以下简称珠峰 )地区远东绒布冰川和东绒布冰川两支冰芯记录的恢复 ,195 4年以来的冰川净积累量相差达 1倍以上 ,但两支冰芯记录均表明 :2 0世纪 6 0年代冰川净积累量出现急剧减少现象 ,印度季风系统的突变可能是造成冰川净积累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两支冰芯δ18O剖面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但研究时段内远东绒布冰芯的δ18O平均值比东绒布冰芯的相应值低 3 12‰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两支冰芯的主要离子浓度剖面之间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地区 冰芯记录 对比分析 印度季风 冰川净积累量 冰芯年代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构造运动与环境地质灾害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建忠 邹光富 +1 位作者 冯心涛 朱同兴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年第2期6-10,共5页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强烈,环境地质灾害频繁,差异上升运动明显.除第四纪色龙盆地、定日盆地表现为相对下降外,其余均表现为上升,反映在环境地质灾害上,山洪、泥石流在雨季经常毁坏盆地内的公路。冰川后退形成的多达4级冰积埠阶地,佩枯错...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强烈,环境地质灾害频繁,差异上升运动明显.除第四纪色龙盆地、定日盆地表现为相对下降外,其余均表现为上升,反映在环境地质灾害上,山洪、泥石流在雨季经常毁坏盆地内的公路。冰川后退形成的多达4级冰积埠阶地,佩枯错水面从67.9万年(P.B.)到12.6万年(P.B.)下降速率为0.021mm/a,从12.0万年(P.B.)到1.8万年(P.B.)下降速率为0.067mm/a,有加速下降的趋势,附近草地沙化严重,说明藏南面临十分严重的干旱形势,这可能与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臭氧层变薄和温室效应等有关。雨季,第四纪盆地易发生洪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则容易产生雪崩。旅游、登山要避开7、8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环境地质灾害 差异上升运动 沙化 珠穆朗玛峰
下载PDF
“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石油科技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朝玮 樊洪海 +2 位作者 刘刚 王雅玲 张婷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20,共6页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分析"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石油科技史中的不同表现,探讨中国石油科技史中"李约瑟现象"的原因,可获得加强中国石油科...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分析"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石油科技史中的不同表现,探讨中国石油科技史中"李约瑟现象"的原因,可获得加强中国石油科技创新的启示:大力实施石油科技创新战略,如创建中国石油科技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石油科技研究院,制定培养中国石油科技精英人才的"珠峰计划",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科技研发中心,聘用外籍石油科研人才进驻国内石油科研机构等,从而促使中国早日重新成为世界石油科技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石油科技 创新型人才 珠峰计划 国际化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新阶段的多维透视与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旭东 严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4,共6页
本文从多元文化与历史的视角辨析了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认为:教育信息化应被视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在研究中面临着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我们必须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视角出发整体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宏观价值和意义,并... 本文从多元文化与历史的视角辨析了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认为:教育信息化应被视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在研究中面临着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我们必须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视角出发整体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宏观价值和意义,并以赛博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珠穆朗玛综合症 视野狭隘症 赛博基础设施 教育变革
下载PDF
2015年尼泊尔强震序列导致的喜马拉雅山峰位移场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永革 靳志同 +3 位作者 崔华伟 黄骥超 李瑶 李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9-711,共13页
基于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序列导致的喜马拉雅山脉及邻区的位移场。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序列所导致的位移场呈南北两侧水平分量向震中会聚的分布形式,水平位移最大达871~962mm,并且距震中... 基于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序列导致的喜马拉雅山脉及邻区的位移场。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序列所导致的位移场呈南北两侧水平分量向震中会聚的分布形式,水平位移最大达871~962mm,并且距震中越远水平位移量越小,但震中南侧的水平位移量随震中距衰减更快。震中北侧出现了明显沉降,最大沉降量达376~474mm,大部分震中及以南区域出现了明显隆升,最大值达626~677mm。文中还估计了该地震序列导致的周围喜马拉雅山脉部分山峰的位移场,结果表明希夏邦马峰的位移最大,水平位移达393mm,下沉36mm;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近S向水平移动36mm,下沉9mm;其他山峰的位移因与到尼泊尔地震序列的震中距离和方位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 震源破裂模型 位移场 珠穆朗玛峰
下载PDF
从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业经验看大陆企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11
20
作者 毛蕴诗 金娅婷 吴东旭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8期49-55,共7页
20世纪90年代,在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等压力下,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企业纷纷外移,而留守企业则实现了纺织业整体转型升级。通过对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纺织业的对比研究,结合台湾地区聚阳与宏远两家企业的先进案例认为,要实现转型升级... 20世纪90年代,在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等压力下,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企业纷纷外移,而留守企业则实现了纺织业整体转型升级。通过对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纺织业的对比研究,结合台湾地区聚阳与宏远两家企业的先进案例认为,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是沿着微笑曲线的研发与营销两端延伸以提高附加值,二是通过绿色环保等手段降低单位投入与消耗。最后对我国大陆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绿色环保 台湾聚阳 台湾宏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