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 between Mental Workload and Face Temperature in Flight Simulation
1
作者 Amin Bonyad Hamdi Ben Abdessalem Claude Frasson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24年第2期64-92,共29页
In this research,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workload and facial temperature of aircraft participants during a simulated takeoff flight.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to comprehe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 In this research,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workload and facial temperature of aircraft participants during a simulated takeoff flight.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to comprehe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 and facial temperature within the flight simulator. The experiment involved a group of 10 participants who played the role of pilots in a simulated A-320 flight. Six different flying scenarios were designed to simulate normal and emergency situations on airplane takeoff that would occur in different levels of mental workload for the participants. The measurements were workload assessment, face temperatures, and heart rate monitoring.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s, we collected a total of 120 instances of takeoffs, together with over 10 hours of time-series data including heart rate, workload, and face thermal images and temperatur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EG data and thermal image types, revealed intriguing findings. The results indicate a notabl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load and facial muscle temperatures, as well as facial landmark poin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workload, as well 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aviation safety and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Workload EEG Thermal Images flight Simulation AVIATION Face Temperature
下载PDF
基于Gym与Flight Gear的AI模拟飞行训练平台搭建
2
作者 刘剑超 董斐 +2 位作者 林亚军 俞艺涵 姚杰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6期38-40,共3页
针对AI模拟飞行研究,提出应用平台Gym与Flightgear模拟飞行软件相结合,构建AI模拟飞行训练平台。通过平台优化,可不断增加飞行动作的难度系数,重新设计奖励机制与神经网络,实现由AI操控模拟飞行软件向AI反馈训练数据的交互闭环。训练结... 针对AI模拟飞行研究,提出应用平台Gym与Flightgear模拟飞行软件相结合,构建AI模拟飞行训练平台。通过平台优化,可不断增加飞行动作的难度系数,重新设计奖励机制与神经网络,实现由AI操控模拟飞行软件向AI反馈训练数据的交互闭环。训练结果验证了该训练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飞行 强化学习 flight Gear Gym平台
下载PDF
Time-of-Flight透散射介质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霞 张艺馨 +1 位作者 赵雨薇 金伟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0-381,共12页
Time-of-Flight (ToF)成像是利用光在目标和相机之间的飞行时间来获取场景的深度信息,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实时成像等优势。在散射环境中,由于散射介质对光的散射作用,ToF成像受到多径干扰的影响,深度测量误差较大,限制了ToF相机在散... Time-of-Flight (ToF)成像是利用光在目标和相机之间的飞行时间来获取场景的深度信息,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实时成像等优势。在散射环境中,由于散射介质对光的散射作用,ToF成像受到多径干扰的影响,深度测量误差较大,限制了ToF相机在散射场景中的应用。ToF透散射介质成像技术是校正因散射光引起的多径干扰效应,从传感器接收到的混叠信号中分离出目标分量,实现散射场景中的深度信息恢复,其在雾天自动驾驶、水下勘测、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依据ToF成像系统的不同,详细介绍了PL-ToF和CW-ToF成像的基本原理,阐述和分析了散射场景中ToF稳态成像和瞬态成像的机理和特点,分别回顾和总结了ToF稳态成像和瞬态成像的透散射介质成像研究现状,并介绍了ToF透散射介质成像的应用前景,最后依据现有ToF透散射介质成像技术的优缺点,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透散射介质成像 Time-of-flight相机 稳态成像 瞬态成像
下载PDF
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静 李森 +10 位作者 龙在云 夏雨 康露 刘媛 杨策 邹龑 于鑫 刘致权 吴方舟 崔斌 严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发生的相关性,为精准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7月10-13日随机抽取某部飞行人员,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n=88);利用座谈和个别交流方式补充了解陆军飞... 目的探讨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发生的相关性,为精准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7月10-13日随机抽取某部飞行人员,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n=88);利用座谈和个别交流方式补充了解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疲劳、焦虑状态的关系;通过SPSS 20.0软件对该人群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率分析,Pearson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分析问卷85份(每份含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其中男性83人(97.65%),女性2人(2.35%);飞行员80人(94.11%),领航员2人(2.35%),空中机械师3人(3.53%)。20~39岁82人(96.47%)。高社会支持(分值61~84)人数占比为68.23%(58/85),低、中焦虑度(分值<30分)人数占比为100%(85/85),非显著疲劳状态(55.71±8.48)人数占比为98.82%(84/85)。领悟社会支持程度(62.22±14.67)与焦虑(14.44±3.86)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疲劳无显著相关性(P>0.05),焦虑与疲劳之间相关性也不显著(P>0.05)。结论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可能会引发焦虑,进而影响作业能力和健康水平;应对该人群领悟社会支持进行精准干预以完善航卫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航空兵 飞行人员 领悟社会支持 疲劳 焦虑
下载PDF
层级引导的增强型多目标萤火虫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嘉 赖智臻 +2 位作者 吴润秀 崔志华 王晖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64,共13页
针对多目标萤火虫算法在求解过程中易产生振荡和聚集现象,导致开发能力较弱、求解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层级引导的增强型多目标萤火虫算法(hierarchical guided enhanced multi-objective firefly algorithm,HGEMOFA)。构建层级引导... 针对多目标萤火虫算法在求解过程中易产生振荡和聚集现象,导致开发能力较弱、求解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层级引导的增强型多目标萤火虫算法(hierarchical guided enhanced multi-objective firefly algorithm,HGEMOFA)。构建层级引导模型,利用非支配排序获得不同层级个体,用优势层个体引导劣势层个体进化,明确引导方向,解决了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振荡,减少了聚集现象的出现,增强了算法收敛性;引入莱维飞行扰动最优层个体,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每代进化完成后,对当前种群采用变异机制,增强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把变异后的种群和前一代种群合并进行环境选择,筛选出和前一代种群规模相同的子代,避免优势解丢失。实验结果表明:HGEMOFA能有效增强解的收敛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萤火虫算法 层级引导 莱维飞行 变异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和共用航段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堤 张仁猛 +2 位作者 齐铎 余付平 韩海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
针对战斗搜救任务场景中,空中搜索救援等待区至跳伞区之间的往返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和共用航段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方法。首先,针对基本蚁群算法易出现局部极值及收敛速度慢等缺点,对启发函数、状态转移策略、信息素... 针对战斗搜救任务场景中,空中搜索救援等待区至跳伞区之间的往返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和共用航段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方法。首先,针对基本蚁群算法易出现局部极值及收敛速度慢等缺点,对启发函数、状态转移策略、信息素更新策略进行了改进。然后,针对单起点多目标点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设置分航点以生成共用航段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方法,并以总路径长度表征任务准备负荷量与分别规划航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测试环境下,改进蚁群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分别缩减15.4%和14.2%,搜索救援通道的任务准备负荷量减少25.4%。所提出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方法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战斗搜救 搜索救援通道规划 共用航段
下载PDF
改进流向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伟 杨盘隆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针对标准流向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莱维(Levy)飞行和入侵杂草策略的改进流向算法.首先,该算法在选择水流流向时引入Levy飞行机制,使水流沿最优水流位置方向做Levy飞行运动,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其次,利用入... 针对标准流向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莱维(Levy)飞行和入侵杂草策略的改进流向算法.首先,该算法在选择水流流向时引入Levy飞行机制,使水流沿最优水流位置方向做Levy飞行运动,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其次,利用入侵杂草策略,对每一代水流进行繁殖、空间扩散和竞争操作,增加水流的多样性,扩大搜索范围,提高全局寻优能力.最后,将改进流向算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中,并与标准流向算法及其他改进算法进行实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标准流向算法及其他改进算法,所提改进流向算法的覆盖性能有大幅提升,覆盖率可达98.52%,可实现更均匀的节点分布和更低的部署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 流向算法 莱维飞行 入侵杂草算法 节点分布 覆盖优化
下载PDF
改进MOGOA及其在风储容量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欣 谭永怡 秦斌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针对传统方法在风储容量优化配置过程中求解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improved multi-objective grasshopp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IMOGOA),采用Fuch混沌映射、余弦自适应参数和莱维飞行三种策略进行改... 针对传统方法在风储容量优化配置过程中求解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improved multi-objective grasshopp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IMOGOA),采用Fuch混沌映射、余弦自适应参数和莱维飞行三种策略进行改进,使算法的初始解分布更均匀、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更协调,同时增强了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对改进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等多个算法进行性能测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精度和稳定性。将该算法应用于风电场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对比其他算法,改进算法能够快速找出Pareto最优解集,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混合储能系统成本,可以验证算法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和应用于实际优化问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蝗虫优化算法 Fuch混沌映射 莱维飞行
下载PDF
基于集成DEMATEL-ISM的民航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佳 刘宗芹 +1 位作者 周卓丹 林雍雅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6期200-206,共7页
航空安全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飞行安全风险研究是飞行安全分析的重要内容,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飞行安全风险研究的重要基础。为研究民航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在构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决策式实验分析法和... 航空安全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飞行安全风险研究是飞行安全分析的重要内容,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飞行安全风险研究的重要基础。为研究民航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在构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决策式实验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联合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DEMATEL-ISM)的算法构建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模型,对因素的属性、重要度、作用机理等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系统性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最后通过算例编程仿真实现,对结果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以为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帮助和理论指导,有助于提升飞行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安全风险 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 DEMATEL ISM 集成DEMATEL-ISM
下载PDF
复合式训练对飞行学员肌力及旋梯旋转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波 唐璐 +3 位作者 成静 杨鸣亮 李子目 郭延东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针对有运动训练基础的飞行学员肌力和旋梯旋转耐受提高训练效果差问题,研究不同体能训练方案对促进肌力和旋梯旋转耐受的影响。方法216名男性飞行学员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n=108)和对照组(n=108),采用为期12周的复合式体能训练... 目的针对有运动训练基础的飞行学员肌力和旋梯旋转耐受提高训练效果差问题,研究不同体能训练方案对促进肌力和旋梯旋转耐受的影响。方法216名男性飞行学员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n=108)和对照组(n=108),采用为期12周的复合式体能训练(实验组)和传统体能训练(对照组),在干预实验前、中期(4、8周)以及后期(12周)进行肌力测试和旋梯旋转耐受测试。结果干预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肢后拉、前推,左、右下肢最大肌力平均最大增长幅度分别为19.9%、18.0%,32.8%、33.2%和3.8%、2.1%,11.8%、12.1%,两组增长幅度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上、下肢爆发力平均最大提高幅度为29.4%、12.7%和17.4%、2.9%,两组提高幅度显著差异(P<0.05);两组躯干前屈、后展最大肌力平均最大提高幅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对照组旋梯旋转速度平均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29%、15%,两组提升幅度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对照组旋梯推算过载耐受平均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82%、36%,两组提升幅度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项测试数据均在8周训练结束后趋近于最大值。结论复合式训练方案对提高有训练基础飞行学员上、下肢最大肌力和爆发力、旋梯旋转耐受能力显著优于传统训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训练 飞行学员 旋梯旋转耐受
下载PDF
改进灰狼算法优化GBDT在PM_(2.5)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雨燕 傅杰 +2 位作者 甘如美江 孙雨辰 王付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9-1580,共12页
针对灰狼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搜索算法初始化狼群位置,避免灰狼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和重复运算;引入莱维飞行和随机游动策略对灰狼算法的寻优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加算法的全局... 针对灰狼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搜索算法初始化狼群位置,避免灰狼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和重复运算;引入莱维飞行和随机游动策略对灰狼算法的寻优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粒子群算法模拟灰狼种群得出的最佳适应度以用于惩罚项改进灰狼算法中的头狼更新策略。使用改进算法优化的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GBDT)模型对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中PM_(2.5)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采用3种评估函数对各模型以及混合模型预测效果得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文改进的灰狼算法对梯度提升树的优化效果优于其他算法,均方根误差E RMS为6.65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E MA为3.20μg/m^(3),拟合优度(R^(2))为99%,比传统灰狼算法优化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减少了19.19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降低了10.03μg/m^(3),拟合优度增加了9百分点;与霍尔顿序列和莱维飞行改进的(Levy Flight-Halton Sequence,LHGWO)相比,改进的灰狼算法预测得分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10.39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减小了6.71μg/m^(3),拟合优度提高了5百分点。研究表明了预测模型优化的有效性,为未来城市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PM_(2.5)质量浓度预测 改进灰狼算法(GWO) 梯度提升树算法(GBDT) 莱维(Levy)飞行 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 粒子群算法(PSO)
下载PDF
Abnormal Flight Passenger Recovery Algorithm Based on Itinerary Acceptance
12
作者 Jiamin Sun Haiming Li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3年第11期167-182,共16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ir transport industry,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of fligh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due to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gradual reduction of resources, adv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ir transport industry,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of fligh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due to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gradual reduction of resources, adverse climatic conditions, problems in air traffic control and mechanical failures. In order to reduce losses, it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or airlines to us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study the recovery of abnormal flights. By upgrading the passenger recovery engin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the optimal recovery scheme for passengers, so as to reduce the risk of transferring overseas flights, and thus reduce the economic loss of airlines.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za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based on network flow, combined with actual business requirements,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multiple optimization objectives to quickly generate passenger recovery solu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achieve the optimal income of airlines and the acceptance rate of passenger recovery, so as to balance the two. The pract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lgorithm are proved by some concrete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inerary Similarity Abnormal flights Passenger Recovery Heuristic Algorithm Linear Programming
下载PDF
Flight Behavioural Responses for African Ungulates across Species and Vegetation Covers in a Trophy Hunting Ecosystem: A Case Study from Selous Game Reserve, Tanzania
13
作者 Ezra Peter Mremi Felister Michael Mombo +2 位作者 Michael Muganda Peadar Brehony Michael Honorati Kimaro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3年第8期525-535,共11页
Trophy hunting has severe consequences on wild animals’ behaviors, which in return ha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ing wildlife populations. The Selous Game Reserve is a protected area in Tanzania that has been subjected ... Trophy hunting has severe consequences on wild animals’ behaviors, which in return ha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ing wildlife populations. The Selous Game Reserve is a protected area in Tanzania that has been subjected to commercial trophy hunting for decades,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trophy hunting on animals’ welfare is still scarce. The Flight Initiating Distance (FID) can be a good measure to evaluate the welfare of animals and the level of risk perception towards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including trophy hunting. The study used linear mixed models to assess the flight responses of twelve commonly hunted species in the Selous game reserve (S.G.R.). The study compared animal vigilance between species, vegetation types, and group size. The FID varied between species, with which more vigilance was observed in zebras, elands, wildebeests, and sable antelopes. The study foun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over on individual species’ FID. Further, the study foun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group size on animals’ vigilance (L. M. M., 95% CI = 0.590 - 4.762), in which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FID with an increase in group size for wildebeests. At the same time, other species, such as buffaloes, eland, hartebeests, and zebras, had their FIDs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in group size. We conclude that the impact of trophy hunting on savannah ungulates varies between species, vegetation covers, and group size of individual specie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should consider minimum approach distances by trophy hunters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 to reduce animal biological disturb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hy Hunting Animal Behavior flight Initiating Distance Vegetation Types Wildlife Species
下载PDF
基于危险天气不确定性的最小风险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岩韬 赵昕颐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7-896,共10页
为降低飞行过程中遭遇危险天气的概率,同时避免大范围绕飞导致的路径与耗油增加,针对航路中的雷暴、积冰和颠簸天气,使用数值预报和概率预报,面向航前飞行计划,提出一种基于危险天气不确定性的最小风险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概率预报... 为降低飞行过程中遭遇危险天气的概率,同时避免大范围绕飞导致的路径与耗油增加,针对航路中的雷暴、积冰和颠簸天气,使用数值预报和概率预报,面向航前飞行计划,提出一种基于危险天气不确定性的最小风险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概率预报数据使用配料法和C-F模型计算雷暴发生概率,基于数值预报数据计算积冰预测指数和颠簸预测指数;然后,融合多类型危险天气,提出一种具备风险标识的栅格化地图;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路径最短的规划算法,构建以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Dijkstra和A^(*)算法;最后,使用2023年4月3日华中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测数据建立风险地图,使用上述改进算法与传统Dijkstra、A^(*)和RRT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传统Dijkstra和A^(*)算法可计算得到最短飞行路径,而改进的A^(*)算法可计算得到总风险最小路径;若综合考虑飞行风险与路径长度,改进的Dijkstra算法最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天气 概率预报 不确定性推理 飞行路径规划 风险最小化
下载PDF
基于多维空间的航路利用率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春生 胡泽涛 张兆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04-3009,共6页
航路利用率表征了空域中航路的利用情况,通过计算航路利用率可以实现对空域资源进行更合理、高效的利用。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给定时间段内固定航路的利用率,通过构建抽象的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空间的航路利用率计算方法。在考... 航路利用率表征了空域中航路的利用情况,通过计算航路利用率可以实现对空域资源进行更合理、高效的利用。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给定时间段内固定航路的利用率,通过构建抽象的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空间的航路利用率计算方法。在考虑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突破,从时间、航路、高度层三个维度建立航路时空利用率计算模型计算航路时空利用率,结合航路容量利用率,从时间、空间、容量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航路利用率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计算得到某一空域四条航路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路利用率 多维空间 高度层 航路 航路时空利用率 航路容量利用率
下载PDF
恶劣天气下机场离场航班运行韧性评估及恢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兴隆 赵俊妮 王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保障恶劣天气下机场整体性能,科学评估机场离场航班运行韧性,提高航班恢复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天气的影响。给出机场离场航班运行定义,从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性能出发,分析航班离场延误时间、离场总延误时间、离场航班正常率和机场离... 为保障恶劣天气下机场整体性能,科学评估机场离场航班运行韧性,提高航班恢复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天气的影响。给出机场离场航班运行定义,从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性能出发,分析航班离场延误时间、离场总延误时间、离场航班正常率和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综合韧性指数4个指标,对系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韧性变化进行评估;提出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性能恢复策略,利用遗传算法对离场延误航班进行优化排序;以2012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721”特大暴雨事件为实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暴雨影响下首都机场的性能指标和韧性指数,对比分析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性能及韧性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受暴雨影响,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综合韧性指数由0.457 3下降到0.062 8,暴雨减小后上升到0.222 3;在进行航班优化排序后,离场航班总延误时间减少了24.85%,优化后机场性能恢复速度提升了13.89%,优化后的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最小韧性指数提升了13.38%,系统性能优先恢复至初始状态,表明所提恢复策略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劣天气 离场航班运行 韧性模型 综合韧性指数 恢复策略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UGBS机制——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旭东 贾洋洋 +1 位作者 沈晓臣 袁晶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文章从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高度出发,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工业革命”,目标是实现作为“信息型”实践的教育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制度转型,UGBS机制的产生在这一进程中有其逻辑必然性且揭示了这一转型独特的动力学机制... 文章从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高度出发,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工业革命”,目标是实现作为“信息型”实践的教育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制度转型,UGBS机制的产生在这一进程中有其逻辑必然性且揭示了这一转型独特的动力学机制。对此,文章提出了UGBS概念化这一理论命题,即明确四大行动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基于“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结构这一概念框架,结合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对UGBS机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回顾与阐释,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文章从系统论和生态学视角出发,尝试对教育数字化进程中“UGBS机制究竟向何处去”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提出教育变革的历史轨迹正从“布朗运动”向“莱维飞行”切换,UGBS机制未来需要应对教育创新之“莱维飞行”中潜藏的风险,教育数字化让教育生态系统进化始终处于混沌边缘,UGBS机制中蕴涵着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密码,在破解UGBS基因组密码的同时要谨防其发生负面的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UGBS机制 三螺旋结构 四方协同 莱维飞行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方法的无人机控制律设计
18
作者 左玲 张翔伦 +3 位作者 李志宇 秦玮 侯琳 杨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2-1522,共11页
针对多平台、多任务的无人机飞行控制律的快速开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方法的无人机控制律架构,设计了可复用的扩展状态观测器及微分跟踪器,研究对比了其在3种具有较大差异的无人机平台中的应用,使7 000 kg的超音速UAV_A获得了更优... 针对多平台、多任务的无人机飞行控制律的快速开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方法的无人机控制律架构,设计了可复用的扩展状态观测器及微分跟踪器,研究对比了其在3种具有较大差异的无人机平台中的应用,使7 000 kg的超音速UAV_A获得了更优的敏捷性结果,在60 kg的缩比UAV_B完成了5.8g的半滚倒转大过载机动飞行试验,基于10 kg的平直翼UAV_C实现了12架机紧编队的精确轨迹控制飞行试验。仿真及试飞结果表明:所提自抗扰控制结构响应快速、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类无人机、面向多种任务场景的控制需求,且不需调参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为飞行控制算法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无人机 飞行控制 大过载机动飞行 编队飞行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
下载PDF
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寒区飞行错觉发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刘媛 余静 +8 位作者 严军 李森 夏雨 朱莹 龙在云 王海燕 周阿香 李玲 杨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了解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寒区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运用“飞行错觉综合量表(Comprehensive flight illusion scales)”调查74名寒区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 目的了解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寒区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运用“飞行错觉综合量表(Comprehensive flight illusion scales)”调查74名寒区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飞行错觉的措施。通过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差异和飞行错觉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74份,收回74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飞行错觉的发生率为32.43%。飞行时间与飞行错觉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寒区发生率较高的3种飞行错觉分别为距离错觉(20.27%)、倾斜错觉(18.92%)和相对位置错觉(16.22%);发生率较低的3种飞行错觉分别为:脱离现象(4.05%)、旋转错觉(4.05%)和倒飞错觉(2.70%)。飞行错觉发生后66.67%的人员出现紧张、感觉杆“搬不动”、头痛、头昏以及飞行后失眠等多种反应。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几乎都知晓并认同积极应对飞行错觉的处理方式,却有50%的人员认为可采用消极等待的方式。通过对影响飞行错觉发生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提示:除了飞行科目以外,与飞行员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和飞行活动相关的多种因素均影响飞行错觉的发生,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寒区作业的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冬季短时期内飞行错觉发生后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他们的疲劳焦虑状态、气候、地形环境以及驾驶机型的座舱界面飞行参数与飞行错觉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陆军飞行人员 直升机 飞行错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QAR数据的民机高高原进近着陆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农田 满永政 李俊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民机高高原进近着陆是高原飞行高风险阶段。为有效实施高高原进近着陆风险识别和等级判据,提出基于熵权可变模糊识别的长短时记忆网络与深度神经网络(LSTM-DNN)相融合的深度学习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快速存取记录器(QAR)记录的高高原飞行... 民机高高原进近着陆是高原飞行高风险阶段。为有效实施高高原进近着陆风险识别和等级判据,提出基于熵权可变模糊识别的长短时记忆网络与深度神经网络(LSTM-DNN)相融合的深度学习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快速存取记录器(QAR)记录的高高原飞行数据,借鉴民机飞行品质监控(FOQA)咨询通告和行业QAR监控标准,结合指标重要度分析与Delphi专家调查,提取着陆时航向变化大、航迹低、610~305 m进近时下降率大、接地时垂直加速度及153~15 m进近时下降率大5个关键监控项目作为民机高高原进近着陆风险评估指标。为克服评估指标权重主观性偏差,应用熵权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方法构建风险等级隶属函数,建立基于LSTM-DNN的民机高高原进近着陆风险评估模型。以成都—拉萨进近着陆航段为例,提取QAR数据,对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并与Logistic多元回归、支持向量机(SVM)等评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平均准确率达到94.18%,最高可达94.79%,验证了方法的客观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高原飞行 快速存取记录器数据 熵权 可变模糊识别 LSTM-DNN深度学习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