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multiparameter prediction of fault-related fractures: a case study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Funing Formation in the Jinhu Sag, Subei Basin 被引量:4
1
作者 Jing-Shou Liu Wen-Long Ding +3 位作者 Jun-Sheng Dai Yang Gu Hai-Meng Yang Bo Su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68-483,共16页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faults with different scales and orientations reveal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s always develops toward a higher degree of similarity with faults, and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faults with different scales and orientations reveal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s always develops toward a higher degree of similarity with faults, and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multiscale areal fracture density is proposed using fault-fracture self-similarity theory. Based on the fracture parameters observed in cores and thin sections, the initial apertures of multiscale fractures are determined using the constraint method with a skewed distribution. Through calculations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in situ stresses in combination with physical experiments on rocks, a numerical geomechanical model of the in situ stress field is established. The fracture opening ability under the in situ stress field is subsequently analyzed. Combining the fracture aperture data and areal fracture density at different scales, a calculation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multiscale and multiperiod fractur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fracture porosity,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maximum permeability and the flow conductivity. Finall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racture aperture,density, and the relative values of fractur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 fracture development pattern is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related fractur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Multiscale frac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jinhu Sag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the Village and Town Structure——A Case of Jinhu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LUO Ya-li,ZHANG Chang-xin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 22300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5期45-48,52,共5页
This thesis gives overview of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 spatial structure,indicating 4 kinds of elements,namely nodus,passage,region and flow.Their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interaction lead to the corresponding rural sp... This thesis gives overview of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 spatial structure,indicating 4 kinds of elements,namely nodus,passage,region and flow.Their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interaction lead to the corresponding rural spatial structure.This thesis also offers panorama of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progress of intra-county and rural areas,indicating that the research theories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at present,mainly focus on macroscopic region or urban space,but there is shortage of researches on county spatial structure,especially microscopic rural spatial structure.On such basis,4 kinds of theoretical mode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have been introduced.We build analysis index system of rural structural elements on the basis of 4 elements,and conduct rural spatial structural analysis,taking Jinhu County as an example.The result shows that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in Jinhu County is still at stage of nucleus-cluster development and rural system is not so sound.In addition,the passage network system of infrastructure has not taken shape,and county economy presents diseconomy of scale.The spatial interaction and association among towns in Jinhu County are weak.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odel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this research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VILLAGE and TOWN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
下载PDF
Jinhu Brand Bristle from Chongqing
3
《China's Foreign Trade》 1994年第3期14-14,共1页
For many years, Jinhu Brand bleached bristle and water boiled bristle have been known as name brand products and a best seller from Chongqing City. Made of excellent materials, they are welcomed by customers and in gr... For many years, Jinhu Brand bleached bristle and water boiled bristle have been known as name brand products and a best seller from Chongqing City. Made of excellent materials, they are welcomed by customers and in great dem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nhu Brand Bristle from Chongqing
下载PDF
金湖凹陷基性岩捕获锆石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4
作者 谢成龙 朱庆富 +2 位作者 朱光 夏连军 高德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65,共29页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演化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关键大地构造事件,该断裂带起源机制问题是了解华南与华北板块汇聚过程与方式的基本前提。本文利用郯庐断裂带东侧金湖凹陷内7个新生代基性岩样品394个点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在分析岩...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演化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关键大地构造事件,该断裂带起源机制问题是了解华南与华北板块汇聚过程与方式的基本前提。本文利用郯庐断裂带东侧金湖凹陷内7个新生代基性岩样品394个点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在分析岩浆活动时代基础上,利用捕获锆石年龄信息探讨了大别造山带的古生代演化及郯庐断裂带起源机制问题,为认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表明,金湖凹陷的基性岩浆活动时代为古近纪早期(66.1~56.5 Ma),与围岩的沉积时代吻合;基性岩中的捕获锆石来自大别造山带,是印支期板块碰撞造山中楔入郯庐断裂带东侧华南板块的造山带物质,具有华南板块、北淮阳和华北板块的混杂岩石圈信息;捕获锆石中445 Ma(变质锆石)、290 Ma(岩浆锆石)及214 Ma(变质锆石)等峰值年龄信息指示古生代以来北淮阳构造带经历了与北秦岭构造带类似的弧—陆俯冲、碰撞历程,暗示秦岭造山带的二郎坪洋、商丹洋和勉略洋可延伸至大别造山带东端;年代学数据及构造分析支持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嵌入碰撞背景下的华南板片撕裂边界,其起源形式为陆—陆碰撞下的板块斜向汇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捕获锆石 郯庐断裂带 北淮阳构造带 新生代基性岩
下载PDF
论压力封存箱及其对次生孔隙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祝总祺 苗建宇 +1 位作者 刘文荣 卢焕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3-78,共6页
讨论了流体异常压力封存箱的形成和演化特征及其对岩石中扎隙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异常压力封存箱对孔隙的保护作用主要概括为3个方面:①压力封存箱的存在不仅可保护次生扎隙也可以保护原生扎隙;②压力封存箱对次生扎隙的... 讨论了流体异常压力封存箱的形成和演化特征及其对岩石中扎隙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异常压力封存箱对孔隙的保护作用主要概括为3个方面:①压力封存箱的存在不仅可保护次生扎隙也可以保护原生扎隙;②压力封存箱对次生扎隙的保护是有条件的;③在压力封存箱的保护下,深部地层中的孔隙,特别是次生孔隙不会很快地消失。通过对济阳拗陷下第三系中的压力封存箱与次生扎隙发育带的分析,提出了箱内的、箱缘的、箱侧的和不整合面以下与风化壳有关的4种次生扎隙发育带基本的地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封存箱 次生孔隙 保护作用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应用油气藏规模序列法预测金湖凹陷的油气资源 被引量:19
6
作者 宋宁 王铁冠 +1 位作者 刘东鹰 高德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2-694,共3页
成熟探区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规模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气藏规模序列,应用Pareto定律估计该区的油气地质资源总量为10802×104t,分布于159个油藏中;未发现油气地质资源量为4038×104t,分布于58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 成熟探区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规模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气藏规模序列,应用Pareto定律估计该区的油气地质资源总量为10802×104t,分布于159个油藏中;未发现油气地质资源量为4038×104t,分布于58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大量中小油气藏是今后勘探的主攻目标。油气藏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资源,计算过程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油气资源 评价 规模 序列
下载PDF
酸性环境致密砂岩储层石英的溶蚀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于雯泉 陈勇 +2 位作者 杨立干 刘喜欢 王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293,共8页
利用溶蚀作用正演模拟实验与镜下图像分析系统,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致密砂岩储层中石英的溶蚀作用。溶蚀模拟实验与油田实例表明,铁离子的加入让石英与有机酸更易发生络合反应,并释放出H+,从而增强体系酸性,进一步溶蚀致密砂岩中的... 利用溶蚀作用正演模拟实验与镜下图像分析系统,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致密砂岩储层中石英的溶蚀作用。溶蚀模拟实验与油田实例表明,铁离子的加入让石英与有机酸更易发生络合反应,并释放出H+,从而增强体系酸性,进一步溶蚀致密砂岩中的酸溶性矿物,从而改善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将其变为相对有效的优质储层。通过镜下图像分析系统对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阜宁组二段(阜二段)的致密砂岩储层进行溶蚀计算,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储层中含油层段的石英溶蚀基本都达到了15% 以上(面孔率),仅石英的溶蚀就能够提供1.5%~3% 的次生孔隙。说明石英的次生溶蚀孔隙能够有效改善致密砂岩的储集性能,达到让油气进入其中的程度。对于一些盆地深部的致密砂岩来说,中基性侵入岩的存在能够提供大量铁离子,这对致密砂岩的后期溶蚀作用十分有利,可以作为致密砂岩油气勘探的一个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溶蚀作用 铁离子 金湖凹陷 模拟实验
下载PDF
金湖凹陷断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8
作者 能源 漆家福 +3 位作者 张春峰 张克鑫 任红民 郑元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3,共8页
金湖凹陷自晚白垩世-新生代发育复杂断裂系统,在统一应力场的作用下凹陷内形成伸展断裂、走滑断裂和挤压断裂。断裂系统的演化分为初始伸展、继承伸展、强烈伸展和走滑叠加四个阶段。初始伸展阶段凹陷伸展作用较弱,除主边界断层外,其他... 金湖凹陷自晚白垩世-新生代发育复杂断裂系统,在统一应力场的作用下凹陷内形成伸展断裂、走滑断裂和挤压断裂。断裂系统的演化分为初始伸展、继承伸展、强烈伸展和走滑叠加四个阶段。初始伸展阶段凹陷伸展作用较弱,除主边界断层外,其他断层对沉积地层控制作用较弱;继承伸展阶段,凹陷持续伸展,部分早期断层停止活动;强烈伸展阶段,构造活动集中于主断层之上,形成主要沉积凹陷;走滑叠加阶段,凹陷内断层发生右旋走滑作用,在伸展构造之上叠加了走滑构造,该构造运动奠定了金湖凹陷现今的构造格局。杨村断层和石港断层为受基底断层控制的持续活动断层,而铜城断层是晚期形成调节石港断层和杨村断层走滑应力的变换断层。断裂活动受区域应力场和基底先存断裂的共同控制,表现为两期构造的叠加。两期构造运动控制了金湖凹陷油气的形成、运移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晚白垩世-新生代 断裂系统 伸展与走滑作用 变换断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新元古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罗金海 车自成 +3 位作者 张小莉 韩伟 张国锋 年秀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7-474,共8页
库车坳陷东部侵入于元古宇基底变质岩中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具有富硅(SiO2=75.77%-77.79%)、高碱(Na2O+K2O=6.90%-7.95%)、富钾(K2O/Na2O=1.21-1.98)、低TiO2(0.06%-0.13%,平均0.08%)和准铝质(铝饱和指... 库车坳陷东部侵入于元古宇基底变质岩中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具有富硅(SiO2=75.77%-77.79%)、高碱(Na2O+K2O=6.90%-7.95%)、富钾(K2O/Na2O=1.21-1.98)、低TiO2(0.06%-0.13%,平均0.08%)和准铝质(铝饱和指数A/CNK=0.92-1.15,平均1.07)的特点。岩石明显富集Rb、Th、K、Nd、Hf、Zr、Tb、Y和Yb,亏损Ba、U、Nb、Ta、Sr、P、Sm、Ti等元素,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06-0.11,平均0.10)。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花岗岩起源于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对花岗岩进行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获得了646.5±3.9 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说明花岗岩形成于早震旦世,而不是以前认为的石炭纪。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这次岩浆事件是塔里木地块基底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东部 石炭纪 花岗岩 新元古代 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
下载PDF
江苏金湖凹陷古近系奇碳优势和偶碳优势共存的正构烷烃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宁 王铁冠 李美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7-313,共7页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古近纪阜宁组二段暗色泥岩及其生成的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存在着偶碳优势、奇碳优势以及二者共存的3种分布型式。本文重点探讨正构烷烃奇碳优势和偶碳优势共存的形成原因。在这类暗色泥岩与原油中,正构烷烃通常低碳数...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古近纪阜宁组二段暗色泥岩及其生成的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存在着偶碳优势、奇碳优势以及二者共存的3种分布型式。本文重点探讨正构烷烃奇碳优势和偶碳优势共存的形成原因。在这类暗色泥岩与原油中,正构烷烃通常低碳数部分呈nC15、nC17优势,中碳数具有nC20、nC22优势,高碳数为nC25、nC27、nC29、nC31优势;并且具有强烈的植烷优势、较高的伽玛蜡烷指数、含有一定量β胡萝卜烷和C24四环萜烷。分析认为沉积水体环境和有机质来源的变化决定了正构烷烃的分布形式,该类正构烷烃形成于湖盆水体盐度分层的沉积环境,主要来源于湖盆内藻类和湖盆外高等植物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沉积环境 生物标志物 金湖凹陷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52
11
作者 胡明毅 沈娇 胡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以岩心和铸体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压汞及试采等综合资料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砂岩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平湖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和磨圆度较好,成分成熟度中等... 以岩心和铸体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压汞及试采等综合资料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砂岩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平湖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和磨圆度较好,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储层物性表现为低孔、低渗和中孔、中渗的特征,孔、渗相关性好;孔隙类型主要发育有粒间溶孔和剩余原生粒间孔,喉道类型以缩颈型喉道、片状喉道、弯片状喉道为主,孔、喉组合以中孔、粗喉为主。在此基础上,从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异常超压等方面对该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表明,沉积相是该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其中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其次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该区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则有助于形成次生孔隙空间,并大大改善储层物性;异常超压对研究区储层有建设性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并促进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形成粒间溶孔,改善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超压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平湖组 平湖构造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演化模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先杰 王彩凤 +4 位作者 黄伟 钟思瑛 刘金华 廖光明 陈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1-711,共11页
根据对大量薄片和岩心的观察,金湖凹陷西斜坡碳酸盐岩的颗粒类型主要有生物碎屑、鲕粒、球粒、藻叠层石和陆源砂。生物碎屑含量丰富,以蠕虫动物中的环节动物门龙介虫科(Serpulidae)含量最高,占生物碎屑颗粒的70%以上,其他也见藻... 根据对大量薄片和岩心的观察,金湖凹陷西斜坡碳酸盐岩的颗粒类型主要有生物碎屑、鲕粒、球粒、藻叠层石和陆源砂。生物碎屑含量丰富,以蠕虫动物中的环节动物门龙介虫科(Serpulidae)含量最高,占生物碎屑颗粒的70%以上,其他也见藻类、介形虫、腕足、腹足、硅藻、有孔虫、苔藓等化石。生物数量虽然比较多,但种属单调,耐盐度比较窄,为半咸水海洋生物组合。微量元素硼的质量分数平均为77.6×10^-6,硼与镓的比值(B/Ga)平均为3.6,也显示为半咸水环境。结合沉积物特征、生物组合和特殊矿物分析,认为金湖凹陷在古新统阜宁组二段第Ⅱ油组(E1f2^2)沉积时期,发生了海侵或与海洋有通道沟通、具有半成水溺湖环境特征。水体清澈,构造活动相对平静,湖盆沉降和沉积速率缓慢且补偿适中,因此在西斜坡沉积了一套厚度为10-20m、分布广阔的碳酸盐岩。根据颗粒类型和沉积特征,划分出4种沉积相带,包括陆源碎屑一碳酸盐混合相、鲕粒滩相、生物碎屑滩相、泥晶灰岩相,各相带在纵向和横向出现有规律的交替分布。生物碎屑灰岩溶孔发育,含油气丰富,已作为产能接替区投入了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鲕粒 生物碎屑灰岩 演化模式 金湖凹陷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吴东胜 陈华军 +2 位作者 刘少华 朱小龙 王庆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隐蔽油气藏勘探对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复杂地质界面的三维显示、多学科研究成果的相互印证和三维可视化成果的人机交互等方面。通过对油气勘查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平台,通过对成... 隐蔽油气藏勘探对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复杂地质界面的三维显示、多学科研究成果的相互印证和三维可视化成果的人机交互等方面。通过对油气勘查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平台,通过对成果、三维建模、三维显示和评价过程的反复修正,实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其中,三维建模技术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快速构造三维曲面;三维显示技术包括多个三维图层的联合显示和三维贴图显示技术;三维操作包括三维旋转、平移、飞行模拟等一系列三维图像显示方法。将上述技术综合应用于金湖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隐蔽油气藏 勘探 油气勘查 金湖凹陷 地质统计学 图层 贴图 三维显示 三维曲面
下载PDF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热史与成藏期判识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亚军 李儒峰 +2 位作者 陈莉琼 宋宁 方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5-401,共7页
在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系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湖凹陷西斜坡和卞闵杨构造带进行古地温梯度计算和热史恢复。根据镜质体反射率计算出西斜坡的古地温范围介于45.6~128.4℃,古地温梯度为45.5℃/km;卞闵杨构造带古地温为26.4~... 在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系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湖凹陷西斜坡和卞闵杨构造带进行古地温梯度计算和热史恢复。根据镜质体反射率计算出西斜坡的古地温范围介于45.6~128.4℃,古地温梯度为45.5℃/km;卞闵杨构造带古地温为26.4~120.3℃,古地温梯度为42.7℃/km。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计算出西斜坡古地温梯度为40.7℃/km,卞闵杨构造带为45.8℃/km。对比分析得出凹陷内不同构造带均具有古地温梯度大于今地温梯度的规律,西斜坡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10.4~15.2℃/km,卞闵杨构造带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12.4~15.3℃/km。对西斜坡和卞闵杨构造带典型井进行热史模拟,得出古地温梯度随着凹陷地层年代变新而降低,三垛构造事件所导致的抬升剥蚀之前,凹陷已达到最大古地温。成熟度史反映出金湖凹陷埋深在1 000 m处Ro为0.4%,烃源岩进入低熟阶段,在1 900 m处Ro为0.65%,温度达到90℃,烃源岩进入生烃高峰阶段。将金湖凹陷西斜坡典型单井埋藏史—热史与包裹体均一温度综合分析,判识出成藏期介于47~41.5 Ma,确定了三垛期为金湖凹陷主成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地温梯度 古温标参数 热史恢复 成藏期
下载PDF
分形方法在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石油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宁 王铁冠 +1 位作者 刘东鹰 高德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8-585,共8页
成熟勘探区剩余资源量的多少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藏规模分布特征,应用分形方法估计该区的石油地质资源。石油地质资源总量为12284×104t,分布在507个油藏中;其中未发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740×104t,分布... 成熟勘探区剩余资源量的多少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藏规模分布特征,应用分形方法估计该区的石油地质资源。石油地质资源总量为12284×104t,分布在507个油藏中;其中未发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740×104t,分布在126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大量中-小油藏是今后勘探的主攻目标。分形方法作为油气资源评价的一种新途径,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评价 资源预测 分形 金湖凹陷
下载PDF
金湖凹陷阜三段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金亮 司学强 林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39,共5页
根据岩心微相、砂体剖面层序和砂体平面展布分析,对金湖凹陷阜三段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整个凹陷共发育了3个三角洲垛体,其中源于张八岭隆起和建湖隆起的水系在西斜坡形成了广布型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另2个位于卞闵杨地区和在宝应... 根据岩心微相、砂体剖面层序和砂体平面展布分析,对金湖凹陷阜三段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整个凹陷共发育了3个三角洲垛体,其中源于张八岭隆起和建湖隆起的水系在西斜坡形成了广布型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另2个位于卞闵杨地区和在宝应地区,三角洲前缘相带分异比较明显,由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变为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砂体相互连接,形成厚度较稳定的三角洲前缘复合体,加之临近生油层,三角洲前缘砂体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砂坝
下载PDF
断层封闭演化史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2
17
作者 李亚辉 刘泽容 陈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15-18,共4页
对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应力场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计算地史时期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演化史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崔庄地区崔6、崔7两条主要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埋藏深度不同,断面正应力的大小也不... 对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应力场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计算地史时期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演化史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崔庄地区崔6、崔7两条主要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埋藏深度不同,断面正应力的大小也不同。吴堡运动时期,两条断层为开启状态;三垛运动时期,两条断层均承受压应力,但崔6断层的封闭性优于崔7断层,即成藏期封闭性好的断层控制的断块,其油气富集程度高;反之,油气富集程度就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面 构造演化 数学模型 油气成藏
下载PDF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二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金华 唐建东 +2 位作者 钟思瑛 姚富来 葛政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2,共8页
前人对金湖凹陷西斜坡地区阜宁组阜二段湖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成因认识不统一,因而本次研究以该层碳酸盐岩沉积相为重点,通过对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分组成、虫管保存程度、地层厚度分布规律、泥晶灰岩等的研究,提出研究区发育一套碳酸盐岩... 前人对金湖凹陷西斜坡地区阜宁组阜二段湖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成因认识不统一,因而本次研究以该层碳酸盐岩沉积相为重点,通过对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分组成、虫管保存程度、地层厚度分布规律、泥晶灰岩等的研究,提出研究区发育一套碳酸盐岩坪沉积体系。碳酸盐岩坪是一套静水环境下的泥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为主体的沉积体系,包含碳酸盐岩席、碳酸盐岩坝、碳酸盐岩滩以及泥坪四种微相。平面上在研究区西部水体较浅,水体动力较强,发育碳酸盐岩滩、坝相,东部水体较深,水动力较弱,发育碳酸盐岩席。并在全面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碳酸盐岩坪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阜二段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湖泊相
下载PDF
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综合勘探方法与应用初探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东胜 扬申谷 刘少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隐蔽油气藏综合勘探方法是层序地层学框架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应以信息集成系统为平台,分为基础资料整理、区域综合评价和目标预测3个阶段进行。基础资料整理应建立信息平台,以实现多源数据和成果的集成化管理;区域综合评价可分为区域... 隐蔽油气藏综合勘探方法是层序地层学框架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应以信息集成系统为平台,分为基础资料整理、区域综合评价和目标预测3个阶段进行。基础资料整理应建立信息平台,以实现多源数据和成果的集成化管理;区域综合评价可分为区域性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建立、沉积体系和隐蔽圈闭特征研究、隐蔽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隐蔽油气藏空间分布预测和评价等步骤进行,以阐明隐蔽油气藏的类型、特征、形成条件和空间分布;目标预测分工区选择、高精度层序格架对比、隐蔽圈闭识别和描述、隐蔽圈闭合油气性评价等步骤进行,以识别和评价隐蔽油气藏并最终提供钻探目标。信息集成系统可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 GIS)开发,并具备油气勘探成果信息和多学科数据的集成化管理、研究成果的综合表达与应用及海量数据的挖掘等功能。苏北盆地金湖凹陷戴南组的隐蔽油气藏研究表明了综合勘探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综合勘探 信息集成系统 金湖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金湖凹陷西园地区阜宁组二段储层的微观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伟锋 杨少春 +1 位作者 金强 任怀强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5期12-16,共5页
对金湖凹陷阜宁组二段的岩石成分、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粘土矿物的潜在敏感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储层的成岩特点以泥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成岩阶段为早成岩期B亚期向晚成岩A亚期... 对金湖凹陷阜宁组二段的岩石成分、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粘土矿物的潜在敏感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储层的成岩特点以泥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成岩阶段为早成岩期B亚期向晚成岩A亚期过渡。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以小孔细喉结构为主,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