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6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1
作者 孙颖 顾玮 +1 位作者 王吉 郑雄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57-62,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接受胃癌根治术30例病人肿瘤组织及癌旁相应正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T(real-time PCR,RT-PCR)检测lncRNA-BBOX1-2和FGFR1表达;si-linc-BBOX1-2转染SGC-7901细胞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细胞存活率分析(MTT)、细胞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平板克隆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及FGFR1表达的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ncRNA-BBOX1-2(3.68±0.58比1.15±0.11)和FGFR1(4.26±0.71比1.19±0.18)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si-linc-BBOX1-2转染SGC-7901细胞后,FGFR1表达下调,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生存能力明显下降。结论LincRNA-BBOX1-2可通过调控FGFR1的表达介导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BBOX1-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调控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RNA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lncRNA HSFAS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夏童童 马芳 +8 位作者 孙浩原 刘虹麟 张正皓 杨佳琪 张慧萍 吴凯 沈江涌 姜怡邓 李桂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92-2499,共8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增生性瘢痕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 HSFAS是一种可用于增生性瘢痕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但其如何在增生性瘢痕中发挥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SFAS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临床收集3例行...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增生性瘢痕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 HSFAS是一种可用于增生性瘢痕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但其如何在增生性瘢痕中发挥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SFAS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临床收集3例行增生性瘢痕组织切除手术患者的新鲜增生性瘢痕皮肤组织和增生性瘢痕旁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种皮肤组织冰冻切片中长链非编码RNA HSFAS的表达。应用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增生性瘢痕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原代成纤维细胞,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HSFAS mRNA表达,通过RNA pull-down联合质谱技术检测与长链非编码RNA HSFAS相互结合的蛋白,利用GO和KEGG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HSFAS参与增生性瘢痕进展的主要功能和通路,通过catRAPID和RPISeq网站分析确定长链非编码RNA HSFAS与蛋白的靶向结合。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长链非编码RNA HSFAS表达升高(P<0.05);与正常皮肤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HSFAS mRNA表达升高(P<0.05);②RNA pull-down联合质谱技术明确与长链非编码RNA HSFAS相互结合的蛋白有510个;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涉及RNA剪接和加工、染色体合成和分离、细胞周期等过程,其中涉及RNA剪接和加工的蛋白有支架附着因子B2和DICER1,并且与长链非编码RNA HSFAS的结合分数较高;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验证结果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HSFAS与支架附着因子B2和DICER1蛋白存在相互结合;③结果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HSFAS可能通过与支架附着因子B2和DICER1蛋白相互结合调控RNA剪接和加工修饰影响基因表达,从而促进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lncrna HSFAS 成纤维细胞 RNA pull-down 质谱分析
下载PDF
lncRNA-TNFRSF13C调控miR-1246对牙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
3
作者 白静 张雪 +2 位作者 任燕 李月辉 田晓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8-935,共8页
背景:LncRNA-TNFRSF13C是B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在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高表达,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探讨lncRNA-TNFRSF13C调控miR-1246对牙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机制。方法:人牙周膜细胞经过脂多糖处理后分为7... 背景:LncRNA-TNFRSF13C是B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在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高表达,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探讨lncRNA-TNFRSF13C调控miR-1246对牙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机制。方法:人牙周膜细胞经过脂多糖处理后分为7组:A组(无转染的人牙周膜细胞株)、B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TNFRSF13C NC-siRNA)、C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TNFRSF13C-siRNA)、D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miR-1246 mimics)、E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miR-1246 siRNA)、F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TNFRSF13C-siRNA+miR-1246 mimics)及G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TNFRSF13C-siRNA+miR-1246 siRNA)。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lncRNA-TNFRSF13C、miR-1246相对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Pearson分析lncRNA-TNFRSF13C与miR-1246相关性,双荧光素酶分析靶向关系。结果与结论:①A、B两组人牙周膜细胞活性、凋亡率及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及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降低(P<0.05),与C组相比,D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及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均升高(P<0.05),D组相比,E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F组细胞活性低于E组,E、F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F组相比,G组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及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降低(P<0.05)。②lncRNA-TNFRSF13C与miR-1246呈现正相关(P<0.05)。③TNFRSF13C-siRNA组与TNFRSF13C-NC组在miR-1246-wt荧光活性降低(P<0.05);与miR-1246-NC组相比,miR-1246 mimics组低氧诱导因子1α-w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wt荧光活性升高(P<0.05)。④结果说明,下调lncRNA-TNFRSF13C对脂多糖处理的牙周细胞具有促进活性、降低凋亡的作用,同时也可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其机制与调控miR-1246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膜细胞 脂多糖 炎症 miR-1246 lncrna-TNFRSF13C
下载PDF
过表达lncRNAHEM2M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的肝脏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孔祥 张腾 +5 位作者 张妍 高灵犀 汪文 汪梦燕 王国栋 吕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HFD组。12周后行腹腔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试验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肝功能指标,制备肝脏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和F4/80免疫组化染色,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qRT-PCR检测M1型(TNF-α、iNOS和IL-6)和M2型(Arg-1、YM-1和IL-10)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T-AKT、NLRC4、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测定肝脏组织caspase-1活性。结果与HFD喂饲的WT小鼠相比,MYKI+HFD小鼠肝功能损伤减轻(P<0.01),肝脏脂肪变缓解,肝脏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糖耐量损伤及胰岛素抵抗改善(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IL-6、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减少(P<0.01),M2型mRNA表达增加(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NLRC4炎症小体活性降低(P<0.01),活性caspase-1减少,GSDMD-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lncRNAHEM2M降低NAFLD小鼠肝脏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肝脏NLRC4炎症小体激活,减少肝细胞焦亡,最终改善NAFLD小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HEM2M 巨噬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焦亡
下载PDF
lncRNA MEG8通过调控miR-367-3p/PTEN介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熠 成诚 +1 位作者 黄飞 童国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595-1601,共7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8通过调控miR-367-3p/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介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16HBE细胞和COPD组织lncRNA MEG8表达水平;在香烟烟...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8通过调控miR-367-3p/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介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16HBE细胞和COPD组织lncRNA MEG8表达水平;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刺激后的16HBE细胞中过表达lncRNA MEG8及加入miR-367-3p inhibitor后同时敲减lncRNA MEG8或PTEN,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lncRNA MEG8、miR-367-3p、PTEN的靶向关系进行验证。结果 MEG8在CSE刺激的16HBE细胞和COPD临床组织样本中表达降低(P<0.05)。相比于CSE组,过表达MEG8后CSE刺激的16HBE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P<0.05),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EG8可靶向抑制miR-367-3p(P<0.05),同时miR-367-3p可靶向抑制PTEN的表达(P<0.05),进而抑制CSE刺激的16HBE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P<0.05)。在CSE刺激下,相较于Control组,加入miR-367-3p inhibitor可显著上调16HBE细胞中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强细胞增殖活性(P<0.05),减少细胞凋亡(P<0.05),显著下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P<0.05),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P<0.05),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P<0.05),随后敲降MEG8或PTEN可恢复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抑制细胞增殖活性(P<0.05),逆转miR-367-3p inhibitor导致的细胞凋亡(P<0.05)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P<0.05),增强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MEG8通过调控miR-367-3p/PTEN轴抑制CSE刺激的16HBE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并可能为临床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lncrna MEG8 miR-367-3p 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s的胰腺癌预后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菲菲 杨馨奕 +2 位作者 秦振溜 张杰 金约朋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48-359,共12页
目的研究铜死亡相关lncRNAs在胰腺癌(PAAD)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并进一步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胰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和相应临床信息,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铜死亡相关lncRNAs,先后利用单因... 目的研究铜死亡相关lncRNAs在胰腺癌(PAAD)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并进一步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胰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和相应临床信息,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铜死亡相关lncRNAs,先后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并进一步构建预后模型。根据模型的风险评分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亚组分析、ROC曲线分析及一致性指数分析评估模型的预后预测价值,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验证模型的独立性。对高、低风险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及KEGG功能富集分析,并对高、低风险组患者进行肿瘤突变负荷(TMB)分析、免疫治疗反应预测以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127个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先后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及Lasso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6个铜死亡相关lncRNAs的预后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将PAAD患者队列分成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时间要长于高风险组(P<0.05)。ROC曲线证明了该模型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能良好:1、3、5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0.753、0.771;基因功能富集分析表明,高、低风险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此外,高风险组患者的TMB值明显大于低风险组,而TIDE评分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最后,通过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不同组的胰腺癌患者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本研究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s成功构建了一个PAAD患者预后模型,可精准预测PAAD患者的预后,并为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选择提供个性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铜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 预后模型 构建与验证
下载PDF
高糖培养条件下lncRNA CCAT2调控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金萍 崔彦杰 刘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8-584,共7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在高糖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心肌细胞AC16,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干扰RN...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在高糖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心肌细胞AC16,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干扰RNA阴性对照组、高糖+干扰RNA组(干扰RNA的靶标为lncRNA CCAT2)。采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ncRNA CCAT2、β-catenin、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Caspase-3、c-Myc、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TCF7L2、CyclinD1蛋白表达;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 高糖培养条件下的AC16心肌细胞lncRNA CCAT2的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β-catenin、TCF7L2、Caspase-3、c-Myc、CyclinD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培养液中LDH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高糖培养条件下,RNA干扰lncRNA CCAT2表达后,细胞增殖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β-catenin、TCF7L2、Caspase-3、c-Myc、CyclinD1基因的表达下调(P<0.05),β-catenin(细胞核)、TCF7L2、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β-catenin(细胞质)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高糖条件下,lncRNA CCAT2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 WNT信号通路 心肌细胞 高糖培养条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LncRNA PURPL调节miR-342-3p/PIK3R1轴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梅 陈思瑞 杜红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PURPL)调节微小RNA-342-3p(miR-342-3p)/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轴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细胞实验:将si-NC、si-PURPL、si-PURPL+inhibitor NC、si-PURPL+miR-342-3p inhibitor分别...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PURPL)调节微小RNA-342-3p(miR-342-3p)/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轴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细胞实验:将si-NC、si-PURPL、si-PURPL+inhibitor NC、si-PURPL+miR-342-3p inhibitor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uh-7细胞并命名为si-NC组、si-PURPL组、si-PURPL+inhibitor NC组、si-PURPL+miR-342-3p inhibitor组,未做任何处理的Huh-7细胞记为NC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PURPL、miR-342-3p、PIK3R1的关系;qRT-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和人肝癌细胞系Huh-7中LncRNA PURPL、miR-342-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02细胞、Huh-7细胞PIK3R1蛋白水平;MTT法检测Huh-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uh-7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Huh-7细胞侵袭数量;划痕试验测定Huh-7细胞迁移。体内实验:构建裸鼠异种移植模型,分组同细胞实验,检测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si-NC组相比,si-PURPL组Huh-7细胞OD490值、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量、LncRNA PURPL、PIK3R1水平显著下降(P<0.05),Huh-7细胞凋亡率、miR-342-3p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抑制miR-342-3p表达减弱了沉默LncRNA PURPL抑制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进凋亡的效果;LncRNA PURPL负向调控miR-342-3p/PIK3R1轴。体内结果显示:si-PURPL组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较si-NC组下降(P<0.05);抑制miR-342-3p表达减弱了沉默LncRNA PURPL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LncRNA PURPL可抑制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342-3p/PIK3R1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PURPL miR-342-3p/PIK3R1轴 肝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藏猪、川乡黑猪妊娠期子宫体繁殖功能相关lncRNA鉴定和功能预测
9
作者 王秋实 李江凌 +1 位作者 赵素君 刘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17-3427,共11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藏猪、川乡黑猪繁殖过程中的调控机理,筛选相关lncRNA。[方法]采集具有不同产仔数的藏猪和川乡黑猪妊娠期的子宫体组织作为样本,建立特异性猪子宫mRNA文库,利用Illumina PE150 Hi...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藏猪、川乡黑猪繁殖过程中的调控机理,筛选相关lncRNA。[方法]采集具有不同产仔数的藏猪和川乡黑猪妊娠期的子宫体组织作为样本,建立特异性猪子宫mRNA文库,利用Illumina PE150 HiSeq平台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过质控、比对与拼接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预测其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随机选取7个差异表达lnc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在藏猪和川乡黑猪子宫体中存在32个共同差异表达lncRNAs,共得到168个靶基因。GO功能分析显示,不同繁殖能力的样本共同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于分子代谢、转录活性调节、细胞增殖调节、子宫体修饰、微量元素代谢等条目中;KEGG通路分析显示,共同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糖酵解过程、卵母细胞分裂、细胞寿命调节、Ras信号通路、RIG-Ⅰ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调控稳态过程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7个差异表达lncRNAs的表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在藏猪和川乡黑猪子宫体中发现了32个可能通过调控潜在靶基因参与母猪妊娠过程的lncRNAs,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母猪繁殖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这些lncRNA可作为新的繁殖性状生物标记用于猪的育种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川乡黑猪 子宫体 妊娠期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下载PDF
LncRNA HCG18通过靶向miR-140-3p/PD-L1通路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妍 王忠巧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lncRNA)HCG18通过微小RNA-140-3p(miR-140-3p)/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鼻咽癌CNE2细胞、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细胞,将CNE2细胞分为HCG18组、pcDNA3.1组、sh... 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lncRNA)HCG18通过微小RNA-140-3p(miR-140-3p)/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鼻咽癌CNE2细胞、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细胞,将CNE2细胞分为HCG18组、pcDNA3.1组、sh-HCG18组、sh-NC组、miR-140-3p组、miR-NC组、miR-140-3p inhibitor组、Scramble组、HCG18+miR-NC组、HCG18+miR-140-3p组、miR-140-3p inhibitor+sh-NC组及miR-140-3p inhibitor+sh-PD-L1组。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D-L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lncRNA HCG18、miR-140-3p及PD-L1 mRNA水平,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lncRNA HCG18、miR-140-3p及PD-L1的靶向关系。结果 CNE2细胞lncRNA HCG18、PD-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高于HNEpC细胞,miR-140-3p表达水平低于HNEpC细胞(P <0.05)。上调lncRNA HCG18或下调miR-140-3p后CNE2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增强,PD-L1蛋白、PD-L1 mRNA水平升高(P <0.05);下调lncRNA HCG18或上调miR-140-3p后CNE2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降低,PD-L1蛋白、PD-L1 mRNA水平降低(P <0.05)。miR-140-3p与lncRNA HCG18、PD-L1均有靶向关系。上调miR-140-3p表达可逆转上调lncRNA HCG18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促进作用;沉默PD-L1可逆转下调miR-140-3p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促进作用。结论 过表达lncRNA HCG18可通过海绵化miR-140-3p,上调PD-L1表达,促进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HCG18 miR-140-3p PD-L1 鼻咽癌
下载PDF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GK大鼠肝脏组织mRNA、lncRNA表达谱的影响
11
作者 刘桠 张翕宇 +2 位作者 谢春光 徐刚 彭思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I0008-I0012,共11页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测序与实时聚合酶链锁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探索参芪复方调控糖尿病GK大鼠肝脏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的机制研究。方法采...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测序与实时聚合酶链锁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探索参芪复方调控糖尿病GK大鼠肝脏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和西药组。另将10只Wistar大鼠设为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参芪复方组大鼠予参芪复方浸膏灌胃,西药组予西格列汀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干预12周,每周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运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在空白组、模型组和参芪复方组中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进行全转录组测序,构建mRNA、lncRNA差异表达谱,分析差异基因生物学功能,并进行RT-qPCR验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糖尿病GK大鼠FBG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可见肝细胞排列紊乱,边界模糊,出现弥漫空泡状改变,呈中度脂肪变性,伴见炎性浸润、弥漫水肿;与模型组相比,参芪复方组大鼠FBG在12周时明显降低(P<0.05),肝脏组织排列较整齐,脂质沉积、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全转录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RNA、lncRNA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决定了糖尿病大鼠生理病理上的差异表现。参芪复方可广泛调控mRNA、lncRNA的差异表达,富集分析显示参芪复方通过调控多条内分泌系统及代谢过程相关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包括胰岛素分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固醇代谢、鞘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等信号通路。RT-qPCR结果显示,基因Irf1、Trim30、Tmcc3、Insig1与转录组结果一致,转录组准确性较高。结论参芪复方发挥调节血糖及改善肝脏脂质沉积、水肿的作用,可能与广泛调控mRNA、lncRNA的差异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复方 2型糖尿病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信使RNA(mRNA)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LncRNA LINC00342和miR-203a-3p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王新波 罗冰清 +2 位作者 石玉宝 张也 席江伟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71-976,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342、微小RNA-203a-3p(miR-203a-3p)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5年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LINC00342和miR-203a-3p表达...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342、微小RNA-203a-3p(miR-203a-3p)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5年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LINC00342和miR-203a-3p表达;术后随访5年记录患者生存和死亡情况。比较不同情况下LncRNA LINC00342、miR-203a-3p表达及临床病理参数。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miR-203a-3p表达的相关性、与预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miR-203a-3p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与miR-203a-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组、miR-203a-3p低表达组肿瘤低分化、TNM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分别高于LncRNA LINC00342低表达组和miR-203a-3p高表达组(P<0.05)。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组、miR-203a-3p低表达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更低(P<0.05)。死亡组肿瘤低分化、TNM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LncRNA LINC00342表达水平高于存活组,miR-203a-3p表达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肿瘤低分化、TNMⅢ期、有淋巴结转移、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miR-203a-3p低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LINC00342和miR-203a-3p联合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呈高表达,miR-203a-3p呈低表达,二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术后生存的临床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RNA 长链非编码 预后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342 微小RNA-203a-3p
下载PDF
敲降lncRNA UCA1降低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对吉西他滨耐药
13
作者 周昌东 林洋 +1 位作者 孙凯 田玉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探讨lncRNA UCA1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体外对吉西他滨(GEM)耐药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用RT-qPCR检测T24细胞和T24/GEM细胞中UCA1 mRNA表达。用不同浓度GEM(0.1、1和10μmol/L)刺激T24/GEM细胞48 h,用LC3染色法观察自噬斑,Wester... 目的探讨lncRNA UCA1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体外对吉西他滨(GEM)耐药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用RT-qPCR检测T24细胞和T24/GEM细胞中UCA1 mRNA表达。用不同浓度GEM(0.1、1和10μmol/L)刺激T24/GEM细胞48 h,用LC3染色法观察自噬斑,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质表达。将UCA1-shRNA或UCA1-shRNA+pcDNA-Bcl-2转入T24/GEM细胞,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测量术评估细胞对GEM的敏感性;用Western blot检测p53、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T24/GEM细胞中UCA1的表达显著高于亲本T24细胞(P<0.05)。在0~10μmol/L浓度范围的GEM呈依赖性促进T24/GEM细胞自噬(P<0.05)。敲降UCA1后,T24/GEM细胞对GEM的敏感性增加(P<0.05),自噬能力减弱(P<0.05),p53和Bcl-2表达降低(P<0.05)。Bcl-2过表达能部分逆转UCA1-shRNA对T24/GEM细胞的GEM增敏和抑制自噬的作用(P<0.05)。结论敲降lncRNA UCA1通过抑制Bcl-2介导的自噬降低T24/GEM细胞对GEM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lncrna UCA1 BCL-2 自噬 吉西他滨
下载PDF
LncRNA FAS-AS1转染对K56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张峰华 张彤如 +2 位作者 祝伟宏 刘敬 孙国文 《西部医学》 2024年第8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探究LncRNA FAS-AS1对K562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LncRNA FAS-AS1空质粒),实验组(Lnc RNA FAS-AS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 目的探究LncRNA FAS-AS1对K562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LncRNA FAS-AS1空质粒),实验组(Lnc RNA FAS-AS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TOR、AMPK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K562细胞FAS-AS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但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中FAS-AS1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实验组K562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空白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凋亡率显著高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K562细胞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而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K562细胞中表达水平蛋白mTOR、AMP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FAS-AS1过表达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显著影响,能够降低细胞的增殖数量及增殖活性,可能与活化AMPK基因进而阻断mTOR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FAS-AS1 白血病 MTOR AMPK 细胞生物行为
下载PDF
lncRNA HCP5靶向miR-409-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5
作者 郑云鹏 李旭阳 +3 位作者 尹婕 贾苇雪 李冬芹 尹光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 HCP5靶向mlR-409-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CSCC细胞(SCC13、A431、HSC-5)中HCP5和miR-409-3p的表达情况,筛选用于实验的CSCC细胞。将抑制HCP5表达的质粒si-HCP5及... 目的:探讨lncRNA HCP5靶向mlR-409-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CSCC细胞(SCC13、A431、HSC-5)中HCP5和miR-409-3p的表达情况,筛选用于实验的CSCC细胞。将抑制HCP5表达的质粒si-HCP5及其对照(si-NC)、过表达miR-409-3p的miR-409-3p模拟物及其对照(miR-NC)、抑制HCP5和miR-409-3p的si-HCP5+anti-miR-409-3p及其对照(si-HCP5+anti-miR-NC)分别转染SCC13细胞。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CC1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CP5和miR-409-3p的靶向关系。结果:SCC13细胞中HCP5表达最高,miR-409-3p表达最低(P<0.05)。抑制HCP5表达后SCC13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减少,CycIin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过表达miR-409-3p后SCC13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减少,Cycin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HCP5和miR-409-3p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iR-409-3p表达可减弱HCP5低表达对SCC13细胞增殖以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P<0.05)。结论:抑制HCP5可通过靶向促进miR-409-3p表达来抑制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lncrna HCP5 miR-409-3p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
16
作者 郭伟峰 何约明 +6 位作者 庄锡彬 黄弘 真滢 朱秀妮 方耀堂 庄梓勋 曾玉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1-2094,2100,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积液量分为3组:少量胸腔积液组(35例)、中量胸腔积液组(42例)、大量胸腔积液组(27例)。根据患者疾病实际发展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未出现复发和转移)和预后不良组(75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选取同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治疗的60例肺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胸腔积液中MEG3表达。收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并计算Th17/CD4^(+)T。对比各组患者lncRNA MEG3及外周血Th17、CD4^(+)T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胸腔积液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P<0.05)。预后不良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而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lncRNA MEG3为NSCLC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Th17/CD4^(+)T不同,且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可作为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诊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lncrna MEG3 Th17/CD4^(+)T
下载PDF
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研究
17
作者 雷金梅 冯玉环 +2 位作者 张鸥 高商 陈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01-906,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XIST、lncRNA-MALAT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招募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促排卵治疗的125例PCOS不孕症患者(PCOS不孕症组),另选取同期体... 目的探讨lncRNA-XIST、lncRNA-MALAT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招募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促排卵治疗的125例PCOS不孕症患者(PCOS不孕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女性12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不孕症组血清lncRNA-XIST水平及HOMA-IR较高,lncRNA-MALAT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血清lncRNA-XIST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01),与血清lncRNA-MALAT1水平呈负相关(r=-0.771,P<0.001)。PCOS不孕症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后累积临床妊娠率为43.20%(54/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OR(95%CI)=1.121(1.005~1.278)]和血清lncRNA-XIST水平[OR(95%CI)=1.252(1.014~1.449)]是促进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后未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较高的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OR(95%CI)=0.518(0.348~0.771)]、lncRNA-MALAT1水平[OR(95%CI)=0.394(0.238~0.652)]是促进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后获得妊娠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lncRNA-XIST呈高表达,lncRNA-MALAT1呈低表达,且两个指标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胰岛素抵抗 妊娠结局 lncrna-XIST lncrna-MALAT1
下载PDF
广西麻鸡卵巢组织中差异lncRNA筛选及ceRNA网络构建
18
作者 张珂 张敏 +3 位作者 李添宝 张杰 卢晟盛 江明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9-2750,共12页
【目的】筛选广西麻鸡卵巢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以及微RNA(microRNAs,miRNA),并进一步筛选出与鸡产蛋性状相关的lncRNA,为后期研究lncRNA对鸡产蛋性状的调控提供理论支... 【目的】筛选广西麻鸡卵巢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以及微RNA(microRNAs,miRNA),并进一步筛选出与鸡产蛋性状相关的lncRNA,为后期研究lncRNA对鸡产蛋性状的调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根据广西麻鸡从开产到41周龄的产蛋情况筛选出高产和低产的广西麻鸡各3只,并以其卵巢组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edgeR和DEseq2软件从测序得到的数据中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以及miRNA,利用miRanda软件和lncRNA的顺式作用分别预测miRNA和lncRNA的靶基因,对差异lncRNA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后,利用Cytoscape(v 3.8.2)软件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结果】本研究共获得广西麻鸡卵巢组织中438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18个差异表达的miRNAs以及301个差异表达的mRNAs。对上述差异表达的lncRNA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后发现,其显著富集于激素分泌调节、中胚层形成、中胚层发育以及中胚层形态发生等与产蛋有关的生物过程,以及MARK、甘露糖O-聚糖的生物合成、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孕激素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信号通路。通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6个与产蛋性状相关的lncRNAs,分别是TCONS_00091814、TCONS_00051866、XR_006939520.1、XR_005839807.1、TCONS_00088588、TCONS_00037324。根据测序结果成功构建出包含9个miRNAs、60个lncRNAs和3个mRNAs的ceRNA网络图,且网络中所有的基因均在低、高产组中差异表达。所选差异表达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的基因表达水平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结论】通过RNA测序技术从广西麻鸡卵巢中筛选到了一系列差异表达的lncRNA,并筛选出了6个可能与产蛋性状相关联的lncRNAs,为进一步提高鸡的产蛋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麻鸡 lncrna 差异表达 产蛋性状 ceRNA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通过LncRNA HULC/miR-186-5p轴调控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9
作者 于静 段子朋 徐松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35-343,共9页
目的:分析灰树花多糖(Grifola frondose polysaccharide,GF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期GBC-SD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GFP组(0.5、1、2µg/mL GFP)、shNC组、shHULC组、miR-NC组、miR-186-5p mimics组... 目的:分析灰树花多糖(Grifola frondose polysaccharide,GF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期GBC-SD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GFP组(0.5、1、2µg/mL GFP)、shNC组、shHULC组、miR-NC组、miR-186-5p mimics组、GFP+pcDNA组、GFP+pcDNA-HULC组。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GBC-SD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印迹检测Cyclin D1、P21、MMP-2、MM-9蛋白水平;qRT-PCR检测LncRNA HULC和miR-186-5p的水平;Starbase在线软件预测HULC与miR-186-5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HULC和miR-186-5p的靶向关系。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GFP对GBC-SD细胞移植瘤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0.25~8µg/mL GFP对胆囊癌GBC-SD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0.5、1、2µg/mL的GFP(极)显著(P<0.05,P<0.01)抑制GBC-SD细胞迁移和侵袭,(极)显著降低Cyclin D1、MMP-2和MM-9水平(P<0.05,P<0.01),(极)显著(P<0.05,P<0.01)增加P21水平,极显著(P<0.01)下调LncRNA HULC,上调miR-186-5p的表达(P<0.05,P<0.01);Starbase在线软件预测HULC与miR-186-5p存在结合位点,与miR-NC组比较,miR-186-5p mimics组HULC-WT的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而HULC-MUT荧光素酶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hNC组比较,shHULC组HULC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降低,miR-186-5p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增加,细胞存活率、迁移数目、侵袭数目极显著(P<0.01)降低,Cylin D1、MMP-2和MM-9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与GFP+pcDNA组比较,GFP+pcDN-HULC组抑制率显著降低(P<0.05),迁移数目、侵袭数目极显著增加(P<0.01),Cylin D1、MMP-2和MM-9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GFP+pcDNA给药组比较,GFP+pcDN-HULC给药组瘤体体积、质量极显著增加(P<0.01),miR-186-5p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结论:GFP可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与调控LncRNA HULC/miR-186-5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lncrna HULC miR-186-5p 胆囊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lncRNA LUCAT1调控AREG的表达促进宫腔粘连的发生
20
作者 巫剑红 田玉翠 +3 位作者 蒋子雯 李珊珊 卢丹 代荫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5期92-98,共7页
目的探讨lncRNA LUCAT1通过调控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对宫腔粘连发生的作用,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在宫腔粘连组织和经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nd... 目的探讨lncRNA LUCAT1通过调控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对宫腔粘连发生的作用,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在宫腔粘连组织和经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ESC)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lncRNA LUCAT1、AREG及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alpha 1 chain protein,COL1A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REG、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si-LUCAT1、pcDNA LUCAT1、si-AREG分别转染ESC,RT-qPCR方法进一步检测lncRNA LUCAT1和AREG的mRNA表达水平。然后,si-LUCAT1和pcDNA LUCAT1分别转染入ESC中并经过TGF-β1处理48h,采用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检测AREG、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宫腔粘连组织和经TGF-β1处理的ESC中lncRNA LUCAT1、AREG及纤维化标志物α-SMA、COL1A1的表达水平上调。AREG随lncRNA LUCAT1的变化而变化,而下调AREG后lncRNA LUCAT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lncRNA LUCAT1正向调节AREG。在ESC向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中,si-LUCAT1显著抑制AREG、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DNA LUCAT1显著诱导AREG、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 LUCAT1通过上调AREG的表达促进宫腔粘连的发生。lncRNA LUCAT1/AREG轴可能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上皮-间质转化 lncrna LUCAT1 ARE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