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P监测帧的城轨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冗余网络监视方法
1
作者 郭碧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采用不同车地无线通信制式的场景中,基于并行冗余协议(PRP)构建的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冗余网络,存在单一链路传输故障监测困难的问题。通过对CBTC系统不同车地无线通信场景及需求进行分析,在充分研究IEC 62439-3监...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采用不同车地无线通信制式的场景中,基于并行冗余协议(PRP)构建的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冗余网络,存在单一链路传输故障监测困难的问题。通过对CBTC系统不同车地无线通信场景及需求进行分析,在充分研究IEC 62439-3监测帧数据结构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周期性发送监测帧来实现对冗余通信网络节点链状态的监视,并构建了监视机制和算法流程,对该监视方法进行测试和网络负载影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监测帧可监视数据链路通信状态,且监测帧数据传输对既有网络影响小,验证了该方法在城轨信号系统车地通信并行冗余网络实时监视和网络故障快速定位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TC系统 车地通信 并行冗余协议 故障监测 监测帧
下载PDF
PRP和臭氧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旭 董航 +1 位作者 王湘宏 陈莉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 KOA患者66例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PRP治疗组和PRP联合臭氧治疗组,每组22例,治疗持续4 w。臭氧治疗组每周1次臭氧注射;PRP治疗组每周1次...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 KOA患者66例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PRP治疗组和PRP联合臭氧治疗组,每组22例,治疗持续4 w。臭氧治疗组每周1次臭氧注射;PRP治疗组每周1次PRP注射;联合治疗组每周1次PRP注射和1次臭氧注射。在首次就诊时、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问卷评估患者的临床功能评分。结果 3组均有显著效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1和3个月的VAS优于PRP治疗组和臭氧组,在结束后1、3、6个月的WOMAC功能评分均优于臭氧治疗组和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联合臭氧可为KOA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臭氧 富血小板血浆(prp) 视觉模拟评分(VAS) 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
下载PDF
PRP在脱发类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熙 刘国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01-306,共6页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第一代自体血制取的生长因子,不断有研究者将PRP应用于脱发类疾病的治疗,成为治疗脱发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本文对近年来PRP在治疗脱发类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prp 脱发 雄激素性秃发 斑秃 女性型脱发
下载PDF
PRP联合H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杭 金龙浩 +3 位作者 梅皓 宋国 伏守用 王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透明质酸(HA)关节内注射与PRP单独注射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提供循证策略。方法查阅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建库初到202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文...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透明质酸(HA)关节内注射与PRP单独注射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提供循证策略。方法查阅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建库初到202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已发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或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KOA患者,实验组为PRP联合HA关节内注射,对照组为PRP或HA关节内注射。对纳入RCT研究使用Cochrane手册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队列研究使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1110例患者,其中PRP组467例,PRP+HA组450例,HA组1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RP+HA组在治疗6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VAS,MD:-0.31;95%CI(-0.60~-0.03);P=0.03)、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MD:-2.81;95%CI(-4.48~-1.13);P=0.001)、Lequesne指数(MD:-1.46;95%CI(-2.01~-0.90);P<0.00001)均显著优于PRP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RD:0.00;95%CI(-0.03~0.04);P=0.97)。结论PRP联合HA治疗KOA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此Meta分析,与单纯关节内注射PRP相比,PRP联合HA可提高治疗6个月后的WOMAC评分、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prp) 透明质酸(HA) 膝骨性关节炎 META分析
下载PDF
3-PRPS踝关节康复机器人逆运动学仿真分析
5
作者 王鑫磊 姜建秋 +2 位作者 秦江涛 林思安 王继荣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针对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自由度少且行程范围小等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3-PRPS并联机构的6自由度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对踝关节所有运动形式及下肢进行复合康复训练。通过解析求解法对并联机构进行逆运动学位置分析计算... 针对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自由度少且行程范围小等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3-PRPS并联机构的6自由度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对踝关节所有运动形式及下肢进行复合康复训练。通过解析求解法对并联机构进行逆运动学位置分析计算,得到逆运动学求解的代数式。为验证机构运动学分析的正确性,建立康复机器人的虚拟样机,利用ADAMS进行逆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康复机器人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运行平稳,速度及加速度无突变,能够完成踝关节趾屈/背伸、外展/内收、内翻/外翻3种运动形式和下肢的康复训练,符合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康复机器人 3-prpS 运动学仿真
下载PDF
一类改进的PRP型共轭梯度法
6
作者 叶建豪 陈鸿升 郭子腾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2,共4页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模糊理论、神经网络等热门领域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优化方法越来越受重视,共轭梯度法也吸引了更多学者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目前对共轭梯度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对共轭梯度参数进行改进...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模糊理论、神经网络等热门领域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优化方法越来越受重视,共轭梯度法也吸引了更多学者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目前对共轭梯度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对共轭梯度参数进行改进,第二类是将不同的共轭梯度法进行混合,例如将两种现有的共轭梯度法进行凸组合,尝试构造新算法。对于不同的混合方法,其优缺点和收敛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本文中,基于两项下降的PRP方法和三项下降的PRP方法,我们提出一类下降的PRP方法,当参数取特定值时,方法分别是两项下降的PRP方法和三项下降的PRP方法。而且算法不依赖于线搜索具有充分下降性质。在适当条件下,我们证明算法在Armijo型线搜索下具有全局收敛性。数值实验测试了大规模无约束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方法 ARMIJO型线搜索 全局收敛性 无约束优化
下载PDF
基于PRP共轭梯度的图像去噪算法
7
作者 孙敏 孙肖丽 田茂英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两阶段算法是去除椒盐噪声的一类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文设计了一类PRP共轭梯度法来求解两阶段法中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该方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搜索方向具有充分下降性;结合一类定制的Armijo型非精确线搜索,其点列的梯度趋于零,而不是通... 两阶段算法是去除椒盐噪声的一类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文设计了一类PRP共轭梯度法来求解两阶段法中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该方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搜索方向具有充分下降性;结合一类定制的Armijo型非精确线搜索,其点列的梯度趋于零,而不是通常共轭梯度法的下极限趋于零.将所设计方法及一些经典的共轭梯度法应用到两阶段算法的最优化问题中,数值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方法在收敛速度与计算精度方面都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共轭梯度法 两阶段算法 椒盐噪声 全局收敛性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王海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0期22-26,共5页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超声引...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超声引导PRP注射治疗,观察组应用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PRP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评分、肌力水平分级情况、疼痛程度和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西部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尺度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OM)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ROM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力水平分级情况比较,观察组4级与5级的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主动活动度、肌力水平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促进了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超声引导 prp注射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微创空心钉内固定联合PRP技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肖芳繁 胡婷 +2 位作者 吴敏 肖磊 邹贵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在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6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 目的:探讨微创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在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6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联合PRP技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24、72 h疼痛程度[数字分级评分法(NRS)]、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情况(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及术后1年髋关节恢复优良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89%vs 26.19%)(P<0.05);术后24、72 h,两组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空心钉内固定联合PRP技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可加速骨折的修复愈合,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感,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空心钉内固定 血小板血浆技术 中青年 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下载PDF
改良LIFT手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PRP凝胶技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李愈飞 谢桂兰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手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PRP凝胶技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1例一组。对照组采用改良LIFT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手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PRP凝胶技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1例一组。对照组采用改良LIFT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LIFT手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PRP凝胶技术治疗。随访两个月,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瘢痕面积,临床疗效,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瘢痕面积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观察组术后1天、7天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结论:肛瘘采用改良LIFT手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PRP凝胶技术治疗效果突出,可以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LIFT手术 自体富血小板prp凝胶技术 肛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与同种异体骨骨粉联合PRP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
11
作者 吴苏琪 吴寒松 +2 位作者 余冬梅 陈琼 池蓉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并对比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与同种异体骨骨粉联合富血小板凝胶(platelet rich gel,PRP)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injury,OLT)。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入的HeppleⅤ型... 目的分析并对比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与同种异体骨骨粉联合富血小板凝胶(platelet rich gel,PRP)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injury,OLT)。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入的HeppleⅤ型OLT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移植组(接受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31例)、联合组(接受同种异体骨骨粉联合PRP治疗,31例)。对患者进行术后12个月门诊随访研究,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治疗效果、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Orthopedic Foot andAnkle Surgeons,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移植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与联合组(93.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ROM、AOFAS评分均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移植组患者主观总满意度(77.42%),低于联合组(96.77%,P<0.05)。移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35%)与联合组(3.23%)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骨粉联合PRP可避免额外手术切口,患者主观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骨膜髂骨 异体骨骨粉 富血小板凝胶 距骨骨软骨损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卿海洋 朱明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88-0091,共4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4-2023.12在我院骨科中选取KOA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HA);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PRP,每组患者30,比... 探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4-2023.12在我院骨科中选取KOA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HA);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PRP,每组患者30,比较组间疗效、膝关节功能、肌力。结果 对比2组治疗后半年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用WOMAC量表调查,治疗后半年研究组关节僵硬、疼痛和功能等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PRP腔内注射疗法临床效果确切,长期坚持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僵硬、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关节屈伸肌力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膝关节腔内注射 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 中度膝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PRP燃烧技术在热电厂超低排放的应用
13
作者 李升明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为降低锅炉NO_(x)排放,解决燃烧不稳、低负荷稳燃范围小、锅炉掉焦灭火等问题,文章通过采用清华大学新型PRP燃烧技术对某电厂270t/h锅炉进行燃烧器改造,提高了锅炉安全稳定性及燃烧效率,实现了安全生产与节能双丰收。
关键词 prp燃烧器 NO_(x)排放 热力型NO_(x) 燃料型NO_(x) SCR脱硝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早期椎间盘退变(IDD)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桂柯科 俞永林 +3 位作者 任伟民 李新 董加纯 尹望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1,229,共9页
目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进行椎间盘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干预,评价影像学及组织学干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PRP干预组(... 目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进行椎间盘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干预,评价影像学及组织学干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PRP干预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注射组(B组)、造模对照组(C组)和单纯对照组(D组),每组4只。A、B和C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L4/5、L5/6IDD模型。在造模后2周,对各组实验动物进行二次干预。A组取耳中央动脉血,采用Landesberg法制备PRP,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mL PRP;B组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mL PBS;C组暴露椎间隙后不作特殊处理。干预后2周,进行X线及MRI检查。处死实验动物,取椎间盘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番红O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结束。PRP血小板计数约为外周血的3.69倍。随着时间推移,B组和C组的椎间隙高度逐渐下降、椎间盘信号逐渐降低,各时间点组内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数(disc height index percentage,%DHI)和MR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D组的椎间隙高度、椎间盘信号无明显变化,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髓核软骨细胞退行性变、坏死,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软骨基质逐步被纤维束取代,可见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减少;A组和D组的椎间盘组织形态变化不明显,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PRP注射治疗兔早期IDD模型的影像学及组织学评价满意,PRP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抑制IDD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prp) 椎间盘退变(IDD) 生物学治疗
下载PDF
羊瘙痒因子263K毒株感染金黄地鼠后鼠脑组织中检出PrP-res蛋白及其神经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孙宪锋 董小平 +4 位作者 张宝云 侯星生 胥爱源 赵同兴 洪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3,共6页
羊瘙痒病是累及山羊及绵羊的可传播海绵状脑病。为了观察羊瘙痒因子 (Scrapie)的病原特征及病理组织改变特点 ,将羊瘙痒因子 2 6 3K毒株颅内接种至金黄地鼠。经过 81~ 110天的潜伏期 ,89%的动物发病 (17/19只 )。对发病地鼠的神经病理... 羊瘙痒病是累及山羊及绵羊的可传播海绵状脑病。为了观察羊瘙痒因子 (Scrapie)的病原特征及病理组织改变特点 ,将羊瘙痒因子 2 6 3K毒株颅内接种至金黄地鼠。经过 81~ 110天的潜伏期 ,89%的动物发病 (17/19只 )。对发病地鼠的神经病理学检测发现 ,海绵状空泡变性的检出率为 5 9% ,淀粉样斑的检出率为 17 6 %。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酶消化后的Westernblotting检测证实 ,10 0 %的发病地鼠的脑组织中都出现蛋白酶抗性朊蛋白 (PrP res)。17只发病地鼠脑组织提取物中 ,PrP res的泳动位置和分子量大小完全一致 ,出现两条分子量在 2 5kD~ 31kD的反应带。尝试应用快速玻片印迹法检测病变组织中的PrP res,结果显示 ,与常规固定包埋切片的免疫组化检出效果相似。这提示脑组织印片法可成为临床检测克 雅氏病 (Creutzfeldt Jacobdisease ,CJD)患者脑组织活检标本中PrP res的快速、有效的方法。羊瘙痒因子 2 6 3K成功感染金黄地鼠再次证明 ,金黄地鼠是TSE感染因子良好的动物模型 ,发病率高 ,潜伏期短 ,发病动物PrP re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典型病理改变的检出率。新生成的PrP res的电泳类型与接种的TSE因子有关 ,与宿主的个体差异无关 ,提示TSE感染因子的确存在“株”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瘙羊因子263K 可传播性海棉状脑病 神经病理学分析 蛋白酶抗性朊蛋白 羊瘙痒病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凤超 杨俊革 +2 位作者 侯俊杰 颜彤彤 张思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75-79,共5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脂肪颗粒移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成活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人体抽吸的脂肪颗粒(2.0ml)单独/联合PRP分别注射于10只BALB/C裸鼠背部对称部位皮下,4周后将移植脂肪组织取出,测量其体积,分成...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脂肪颗粒移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成活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人体抽吸的脂肪颗粒(2.0ml)单独/联合PRP分别注射于10只BALB/C裸鼠背部对称部位皮下,4周后将移植脂肪组织取出,测量其体积,分成单纯脂肪颗粒组和脂肪颗粒联合PRP组,并对两组脂肪团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同期将自体脂肪颗粒联合PRP移植进行面部轮廓重塑及乳房的填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4周,脂肪颗粒联合PRP组的脂肪组织体积明显大于单纯脂肪颗粒组的脂肪组织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21,P<0.01);脂肪颗粒联合PRP组的脂肪组织中CD31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单纯脂肪颗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7,P<0.01);122例临床病例随访6个月,患者满意度达(84.27±1.81)%。结论:PRP对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prp) 脂肪移植 面部轮廓重塑 隆乳术
下载PDF
多种缺损及突变的PrP蛋白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瑾 张福萍 +4 位作者 聂凯 陈岚 周伟 刘勇 董小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41,共6页
PrP蛋白多肽序列上存在有不同的功能区域 ,影响着蛋白质构象、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了获得不同缺损及突变的仓鼠PrP蛋白 ,以PCR方法获得不同大小的PrP基因片段 ,利用PCR大引物点诱变法获得带有突变糖基化位点PrP序列。所有PCR产物... PrP蛋白多肽序列上存在有不同的功能区域 ,影响着蛋白质构象、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了获得不同缺损及突变的仓鼠PrP蛋白 ,以PCR方法获得不同大小的PrP基因片段 ,利用PCR大引物点诱变法获得带有突变糖基化位点PrP序列。所有PCR产物测序鉴定正确后 ,分别与pFASTBAC Hb质粒连接 ,与穿梭载体DH10BAC转座 ,构建各种重组病毒。Westernblot证实 ,8种不同长度的仓鼠PrP蛋白可在昆虫细胞Sf9中表达 ,包括全序列的PrP1 2 31,信号肽缺失的PrP2 3 2 31;N端缺损的PrP90 2 31和PrP12 0 2 31;C端缺损的PrP1 199、PrP1 174和PrP1 16 0。糖基化位点突变 :PrP2 3 2 31(N181Q)。其中不带信号肽序列的PrP蛋白均呈HIS融合蛋白 ,而N端带有信号肽的PrP蛋白则不能与Ni NTA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结合 ,但可以同PrP特异性抗体发生免疫沉淀反应。这提示PrP信号肽序列在昆虫细胞中可能也发挥着与哺乳动物细胞相似的作用。不同缺损及突变的PrP蛋白的表达和纯化为进行蛋白生物学性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 杆状病毒 基因表达 信号肽
下载PDF
面向智能变电站三网合一网络的PRP/HSR实现方案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华良 郑玉平 +3 位作者 杨志宏 谢黎 姜雷 王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6-223,共8页
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站控层制造报文规范(MMS)网络、过程层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网络、过程层采样值(SV)网络三网合一的网络应用现状,针对目前三网合一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2439-3并行... 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站控层制造报文规范(MMS)网络、过程层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网络、过程层采样值(SV)网络三网合一的网络应用现状,针对目前三网合一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2439-3并行冗余协议/高可用性无缝环网冗余(PRP/HSR)的智能变电站三网合一网络实现方案,总结了关键设备的研制要点。试验与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靠性。最后对基于HSR双向环网模式下实现分布式母差保护进行了应用设计与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合一 智能变电站 prp/HSR 双网冗余 无缝恢复
下载PDF
IEC62439 PRP冗余丢弃算法设计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宪军 刘颖 +1 位作者 余华武 陈新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0-115,共6页
智能变电站GOOSE、SV、MMS三网合一信息充分共享,双星型网架可靠性较高,相应电力装置需支持高效、健壮冗余丢弃算法。针对PRP推荐双窗口丢弃算法较复杂、乱序报文效率较低、时序考量不严谨、无设备重启等异常处理,总结了丢弃算法基本要... 智能变电站GOOSE、SV、MMS三网合一信息充分共享,双星型网架可靠性较高,相应电力装置需支持高效、健壮冗余丢弃算法。针对PRP推荐双窗口丢弃算法较复杂、乱序报文效率较低、时序考量不严谨、无设备重启等异常处理,总结了丢弃算法基本要求,分析了时序可靠丢弃、安全接收原则,提出基于节点对节点链路序列号状态HASH算法和固定单滑动窗口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起止点在与不在滑动窗口、接收序列号在窗口前中后情形,并给出算法伪码供借鉴使用。健壮性指出超过一定时限,序列号相同,报文内容未必相同;在同一个时限内,FCS(帧校验序列)完全一样,报文内容未必相同。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判断丢弃接收重复报文,为智能变电站电力装置支持PRP/HSR奠定坚实算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2439 prp HSR 丢弃算法 冗余 冗余设计 智能变电站 三网合一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在治疗深度创面中的临床疗效以及美学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祥霞 王晶 +3 位作者 张泽敏 李瑶 王谦 于子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在治疗深度创面中的疗效以及愈后美学情况。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36例重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者伴有骨外露患者,共40个创面。男20例,女16例;年龄5~66...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在治疗深度创面中的疗效以及愈后美学情况。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36例重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者伴有骨外露患者,共40个创面。男20例,女16例;年龄5~66岁,平均36.2岁。19例为交通事故伤,17例为工业机器伤。采用PRP联合育红生肌膏治疗36例患者的40个创面,观察治疗后伤口变化情况以及首次彻底清创后创面和3个月随访时创面体积并计算伤后3个月后创面愈合率情况。结果:PRP联合育红生肌膏治疗创面后,观察的40个创面中有38个创面的坏死组织被全部清除且完全愈合,其余2个创面表面坏死组织被部分清除,治疗前测量创面体积为(19.8±5.6)ml,治疗后3个月时创面体积为(2.5±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为95%。结论: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可加速创面愈合且修复后创面外形更加饱满、线性更加流畅,符合现代美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prp) 深度创面 创面修复 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