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秦皇岛27-3大型油田发现与地质新认识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家雄 徐春强 +4 位作者 杨海风 张宏国 张震 柳永军 张德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历经50余年勘探,在凸起高部位背斜区发现了3个浅层亿吨级大油田,而低部位斜坡区浅层由于构造圈闭不发育,勘探程度较低,近10年无规模性发现。随着渤海海域勘探程度提高,现已全面进入岩性勘探阶段,针对石臼坨凸起东...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历经50余年勘探,在凸起高部位背斜区发现了3个浅层亿吨级大油田,而低部位斜坡区浅层由于构造圈闭不发育,勘探程度较低,近10年无规模性发现。随着渤海海域勘探程度提高,现已全面进入岩性勘探阶段,针对石臼坨凸起东段顺向断裂斜坡区浅层油气运移、岩性圈闭刻画和油气成藏规律等展开了深入系统研究。研究认为:(1)研究区南北两侧被富生烃凹陷夹持,凸起边界大断层晚期强烈活动和陡坡带近源扇体普遍发育使凸起区成为规模性油气运聚的最终指向区;(2)凸起边界大断层在馆陶组开启系数最小,馆陶组含砾砂岩输导层是石臼坨凸起之上主要的油气横向运移通道;(3)馆陶组输导脊坡度和切脊断层组合控制顺向斜坡区油气的垂向输导,当坡度小于1°且断层长度大于2.50 km、成藏期断距大于40 m时斜坡区可产生规模性的油气垂向运移,突破顺向断裂斜坡区“过路不留”的传统认识;(4)在凸起斜坡区,与构造脊方向斜交的砂体有利于油气保存,同时,提出井约束谱蓝化整形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实现了对斜坡区岩性圈闭有效刻画,优选出保存条件较好的斜向砂体开展钻探部署。基于上述新认识、新技术,2023年在石臼坨凸起东段顺向斜坡区成功评价了秦皇岛27-3亿吨级油田,实现了勘探老区浅层挖潜的重大突破,为渤海湾盆地高成熟探区持续油气发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27-3 顺向斜坡区 油气运聚 岩性圈闭刻画 石臼坨凸起 渤海海域 浅层 油田发现
下载PDF
渤中凹陷北部QHD34-4-1井钻探的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永华 周心怀 +2 位作者 李建平 祝春荣 杨俊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6期367-369,378,共4页
2007年初钻探的QHD34-4-1井是渤中凹陷北部钻遇古近系东营组优质成熟烃源岩层段的第一口预探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分析表明,该井东三段发育Ⅱ1型干酪根为主的中等—好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生烃门限深度在3200m附近;4100m附... 2007年初钻探的QHD34-4-1井是渤中凹陷北部钻遇古近系东营组优质成熟烃源岩层段的第一口预探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分析表明,该井东三段发育Ⅱ1型干酪根为主的中等—好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生烃门限深度在3200m附近;4100m附近的东三段烃源岩发生过一定规模的排烃;东营组油气藏自生自储特征明显,新近系油藏油气主要源于东营组烃源岩。QHD34-4-1井的成功钻探,证实了东三段烃源岩为渤中凹陷北部第三套主力烃源岩的推断,也改变了渤中凹陷中北部地区中浅层油气主要源于沙河街组烃源岩的认识,特别是东营组自生自储型隐蔽油气藏的揭示,对推动渤中凹陷中浅层(尤其是古近系东营组)油气勘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凹陷北部 qhd34—4—1井 东营组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油气地质意义
下载PDF
秦皇岛29-2油田与米桑油田的混合沉积储层对比
3
作者 倪军娥 甘云雁 +2 位作者 伊硕 王龙 王兴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对比我国秦皇岛29-2油田与伊拉克米桑油田的储层岩性、储集空间、沉积模式等特征。秦皇岛29-2油田与米桑油田均发育混合沉积,前者发育湖相混合沉积,后者发育海相混合沉积。这两类沉积储层都具有岩性复杂多样、物性差异大的特点,且储集... 对比我国秦皇岛29-2油田与伊拉克米桑油田的储层岩性、储集空间、沉积模式等特征。秦皇岛29-2油田与米桑油田均发育混合沉积,前者发育湖相混合沉积,后者发育海相混合沉积。这两类沉积储层都具有岩性复杂多样、物性差异大的特点,且储集空间均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残余原生孔隙度不高,部分颗粒间有少量原生孔隙在一定条件下得以完好保存。二者储层岩性的差异在于:秦皇岛29-2油田的沙二段储层厚度变化大且规模有限,主要优质储层为生屑云岩层;米桑油田的储层厚度稳定且分布广泛,主要优质储层为含石英砂岩层。其储集空间的差异在于:秦皇岛29-2油田沙二段受到淡水淋滤作用;米桑油田Asmari组在构造作用下形成大量微裂缝,扩大了储集空间,加大了储层的连通性。构造作用、沉积物源供给的差异导致了两油田储层规模和分布特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29-2油田 米桑油田 混合沉积 沙二段 Asmari组 储层对比
下载PDF
BIPTCFU-Ⅲ型旋流气浮一体化采出水处理样机及其在秦皇岛32-6油田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蔡小垒 王春升 +4 位作者 陈家庆 尚超 姬宜朋 张明 郑晓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5,共6页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BIPTCFU-Ⅲ型旋流气浮一体化采出水处理样机的结构方案和工作原理,对该样机在秦皇岛32-6油田进行的包括单级CFU正交试验和单一变量影响试验、单级CFU连续运行和两级CFU串联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行...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BIPTCFU-Ⅲ型旋流气浮一体化采出水处理样机的结构方案和工作原理,对该样机在秦皇岛32-6油田进行的包括单级CFU正交试验和单一变量影响试验、单级CFU连续运行和两级CFU串联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行调试样机时需要对涉及到微气泡发生器和气液混合泵等设备的一些参数进行合理组合,以力求除油效率最高;当入口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在1 700 mg/L左右时,即使不添加任何处理药剂,单级CFU可将含油质量浓度降低到200 mg/L以下,两级CFU串联运行可将含油质量浓度降低到20 mg/L以下;自主研制的样机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该样机在秦皇岛32-6油田的成功试验为国内海洋石油工业的增产减污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值得进一步开展工程放大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TCFU-Ⅲ型样机 旋流气浮一体化 采出水处理 现场试验 除油效率 秦皇岛32—6油田
下载PDF
秦皇岛27/33区块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江文荣 李允 蔡东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是针对具体评价地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的整合,能最有效的解决相关研究问题,发现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在秦皇岛27/33区块油藏评价中,从井资料入手,通过测井处理、地层对比、构造精细解释、地... 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是针对具体评价地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的整合,能最有效的解决相关研究问题,发现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在秦皇岛27/33区块油藏评价中,从井资料入手,通过测井处理、地层对比、构造精细解释、地震反演和三维可视化解释,描述了该区的构造特征,落实了圈闭规模,揭示了目的层明下段曲流河、网状河的沉积、展布和河流变迁的特征、相关沉积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含油气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秦皇岛33-1油藏是一个低幅度构造背景上的构造-岩性油藏,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精细解释 储层预测 反演 沉积 砂体 含油气性 秦皇岛27/33区块
下载PDF
秦皇岛32—6油田的钻井完井液评选 被引量:4
6
作者 邓明毅 崔茂荣 +3 位作者 王长利 曹时敬 余自杰 邓义成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1年第3期30-36,共7页
对秦皇岛32-6油田在勘探井及评价井中使用的钻井液体系进行抑制性、流变性、造壁性、润滑性对比分析,并从快速钻井和储层保护的要求出发,提出了用于秦皇岛32-6油田开发井的钻井液体系及合理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 油田 完井液 钻井 储层保护 钻井液
下载PDF
带电粒子与二维电子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春芝 菅阳阳 何颖卓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线性化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带电粒子平行于二维电子气平面运动时集体激发情况,得出相互作用过程中电子气流体的速度场矢量、入射粒子所受的阻止力、侧向力和自能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当入射粒子在二维电子气附近运动时,电子气... 采用线性化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带电粒子平行于二维电子气平面运动时集体激发情况,得出相互作用过程中电子气流体的速度场矢量、入射粒子所受的阻止力、侧向力和自能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当入射粒子在二维电子气附近运动时,电子气流体内产生V型振荡的尾流并以纵波的形式向入射粒子运动的反方向传播.此外,电子气流体内的摩擦力对入射粒子的能量损失等在不同速度区域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 二维电子气 尾流效应 能量损失
下载PDF
载能粒子与基底上方二维电子气间的相互作用
8
作者 李春芝 菅阳阳 +1 位作者 何颖卓 杨国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线性化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载能粒子与存在基底情况下二维平面电子气间的相互作用,讨论基底介电常数对扰动电子气密度、入射粒子所受阻止力及侧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底介电常数的增大,扰动电子气密度振荡的波长变大,在... 采用线性化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载能粒子与存在基底情况下二维平面电子气间的相互作用,讨论基底介电常数对扰动电子气密度、入射粒子所受阻止力及侧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底介电常数的增大,扰动电子气密度振荡的波长变大,在入射粒子速度较低时,介电常数对其所受阻止力和侧向力几乎无影响,而在速度较高时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 二维平面电子气 介电常数 感应电场
下载PDF
海上边底水稠油油藏大泵提液增产挖潜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葛丽珍 李廷礼 +3 位作者 李波 杨庆红 房立文 张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3期173-177,共5页
针对复杂河流相多油水系统,开展了大泵提液增产挖潜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了边底水向井筒推进过程中油井的生产特征,分析了油井中高含水期大泵提液增油的规律及特点,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边底水油藏合理的提液时机、提液幅度及增油规律... 针对复杂河流相多油水系统,开展了大泵提液增产挖潜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了边底水向井筒推进过程中油井的生产特征,分析了油井中高含水期大泵提液增油的规律及特点,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边底水油藏合理的提液时机、提液幅度及增油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秦皇岛32-6油田部分中高含水井进行了矿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为海上稠油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生产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底水稠油油藏 大泵提液 可行性 矿场试验 秦皇岛32-6油田
下载PDF
海上低幅底水稠油油藏特征及水平井开发初探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廷礼 廖新武 +2 位作者 徐玉霞 张效楠 郑建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97,146,共3页
秦皇岛32-6油田属海上低幅底水稠油油藏,经多年定向井开采目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受储层非均质性、隔夹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油层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极为复杂。为解决以上问题,在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油层水淹规律和... 秦皇岛32-6油田属海上低幅底水稠油油藏,经多年定向井开采目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受储层非均质性、隔夹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油层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极为复杂。为解决以上问题,在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油层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水平井参数的优化设计,并实施了水平井先导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油层底部水淹严重、剩余油较少;油层中上部水淹较轻,是剩余油富集区。平面上定向井能够动用的区域只是井筒附近油层,即井间和油层中上部无水淹,为剩余油富集区。实际生产证明,利用水平井开发海上低幅底水稠油油藏可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底水稠油油藏 水平井 油藏水淹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先导试验 秦皇岛32—6油田
下载PDF
秦皇岛32-6稠油油田注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柴世超 杨庆红 +2 位作者 葛丽珍 张鹏 廖新武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油田构造幅度较为平缓,储层为复杂河流相沉积,油藏埋深浅,油质稠,油水关系复杂,投产初期生产状况差,基本没有无水采油期。在没有海上同类油田注水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针对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和生产动态特... 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油田构造幅度较为平缓,储层为复杂河流相沉积,油藏埋深浅,油质稠,油水关系复杂,投产初期生产状况差,基本没有无水采油期。在没有海上同类油田注水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针对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和生产动态特点对秦皇岛32-6油田实施了注水开发。注水井选择原则为静态上考虑砂体展布及水驱程度,动态上考虑地层压降及转注井生产状况,用低效井替代设计注水井;注水模式为“早期温和注水,注水强度逐渐增强,在饱和压力附近达到注采平衡”。秦皇岛32-6油田实施注水后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秦皇岛32-6油田 稠油 注水模式 注水效果
下载PDF
The Effective Chiral Model of Quantum Hadrodynamics Applied to Nuclear Matter and Neutron Stars 被引量:1
12
作者 Hiroshi Uechi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5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We review theoretical relations between 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neutron stars and microscopic quantities of nuclear matter, such as consistency of hadronic nuclear models and observed masses of neutron stars. The re... We review theoretical relations between 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neutron stars and microscopic quantities of nuclear matter, such as consistency of hadronic nuclear models and observed masses of neutron stars. The relativistic hadronic field theory, quantum hadrodynamics (QHD), and mean-field approximations of the theory are applied to saturation properties of symmetric nuclear and neutron matter.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mean-field approximations and Hartree approximation is emphasized in terms of renormalized effective masses and effective coupling constants of hadrons. This is important to prove that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mean-field (Hartree) approximation to nuclear and neutron matter is inadequate to examine physical observables. The equations of state (EOS), binding energies of nuclear matter, self-consistency of nuclear matter, are reviewed, and the result of chiral Hartree-Fock ?approximation is shown. Neutron stars and history of nuclear astrophysics, nuclear model and nuclear matter, possibility of hadron and hadron-quark neutron stars are briefly reviewed. The hadronic models are very useful and practical for understanding astrophysical phenomena, nuclear matter and radiation phenomena of nucl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Relativistic Field THEORY of Nuclei: Quantum Hadrodynamics (qhd) The Equivalence of MEAN-FIELD Approximations and HARTREE Approxim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aximum MASSES of Neutron Stars
下载PDF
Weakly Nonlinear Quantum Dust Ion-Acoustic Waves 被引量:1
13
作者 Siham Ghebache Mouloud Tribeche 《Open Journal of Acoustics》 2013年第2期40-44,共5页
The one-dimensional quantum hydrodynamic (QHD) model for a three-specie quantum plasma is used to study the quantum counterpart of the well known dust ion-acoustic wave (DIAW). It is found that owing to the quantum ef... The one-dimensional quantum hydrodynamic (QHD) model for a three-specie quantum plasma is used to study the quantum counterpart of the well known dust ion-acoustic wave (DIAW). It is found that owing to the quantum effects, the dynamics of small but finite amplitude quantum dust ion-acoustic waves (QDIA) is governed by a deformed Korteweg-de Vries equation (dK-dV). The latter admits compressive as well as rarefactive stationary QDIA solitary wave solution. In the fully quantum case, the QDIA soliton experiences a spreading which becomes more significant as electron depletion is enh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TY PLASMAS DUST Ion-Acoustic WAVES QUANTUM PLASMAS qhd Model SOLITARY WAVES Deformed K-dV Equation
下载PDF
Influence of Vacuum Effect on Behavior of Hot/Dense Nulcear Matter
14
作者 JINMeng LIJia-Rong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3-77,共5页
From the Lagrangian density of QHD-I model, we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hot and dense nuclear matter when the zero-point correction is considered and fi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zero-point corr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a... From the Lagrangian density of QHD-I model, we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hot and dense nuclear matter when the zero-point correction is considered and fi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zero-point corr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at high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hd-I model nuclear matter vacuum effect
下载PDF
Quantum Electrostatic Shock-Waves in Symmetric Pair-Plasmas
15
作者 Massoud Akbari-Moghanjoughi 《Open Journal of Acoustics》 2012年第2期72-79,共8页
In this paper, the quantum hydrodynamics (QHD)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propagation of small- but finite-amplitude quantum electrostatic shock-wave in an inertial-less symmetric pair (ion) plasma with immobile backg... In this paper, the quantum hydrodynamics (QHD)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propagation of small- but finite-amplitude quantum electrostatic shock-wave in an inertial-less symmetric pair (ion) plasma with immobile background positive constituents. The dispersion due to the quantum tunneling and inertial effects as well as dissipation caused by particle collisions leading to the shock-like or double-layer structures are considered. Investigation of both the stationary and traveling-wave solutions to Kortewege-de Veries-Burgers evolution equation show that critical values exist which govern the type of collective plasma structures. Current analysis apply to diverse kind of symmetric plasmas such as laboratory inertially confined or astrophysical pair-ion or electron-positron degenerate plas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TATIC SHOCK-WAVE QUANTUM Plasma FERMI Statistics QUANTUM Hydrodynamics KdVB Equation qhd
下载PDF
清热祛湿化瘀法防治下肢创伤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贺年 袁智文 +2 位作者 梁浩标 刘亮洪 谭志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化瘀法防治下肢创伤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0例的显效率为86.7%...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化瘀法防治下肢创伤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0例的显效率为86.7%,对照组30例的显效率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有2人出现小量出血,随访期间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清热祛湿化瘀法防治下肢创伤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祛湿化瘀 下肢创伤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量子强子动力学(QHD-Ⅱ)模型中核子的真空涨落对ρ介子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李力 苏汝铿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利用热场动力学和量子强子动力学(QHD-Ⅱ)模型,计算了ρ介子的有效质量和屏蔽质量与密度的依赖关系,考察了由核子有效质量引起的真空涨落效应,证实了核子的真空涨落对ρ介子的自能修正很重要,它将导致在热密物质中ρ介子的质... 利用热场动力学和量子强子动力学(QHD-Ⅱ)模型,计算了ρ介子的有效质量和屏蔽质量与密度的依赖关系,考察了由核子有效质量引起的真空涨落效应,证实了核子的真空涨落对ρ介子的自能修正很重要,它将导致在热密物质中ρ介子的质量减小.还比较了QHD-Ⅱ模型和矢量-张量耦合模型,得出了在核子-核子-ρ介子的相互作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强子动力学 核子 qhd-Ⅱ模型 真空涨落 ρ介子质量 热场动力学 有效质量 屏蔽质量
原文传递
夸克-介子耦合模型中介质相关参数的自洽确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华 王顺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897-905,901-905,共9页
通过建立夸克一介子耦合(QMC)模型与量子强子动力学(QHD)模型的等价性条件,自洽地定出了介质相关的QMC模型参数,数值计算表明,QMC模型袋参数及核子袋半径受核物质影响较大,而零点运动参数则不受影响.
关键词 qhd模型 介质相关参数 核物质 夸克介子 QMC模型
原文传递
非核子自由度与发展核心基本理论的ABC计划
19
作者 张启仁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2期9-12,共4页
在分析核内运动。
关键词 量子强子动力学 量子原子动力学 量子色动力学
原文传递
从强子动力学模型看高温条件下核物质的新相
20
作者 金猛 陈继胜 李家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6-521,共6页
从QHD Ⅱ模型的拉氏量出发 ,在有限温度场论的框架下 ,引入核子有效质量和有效化学势 ,给出了热力学势的平均场结果 ,分析了状态方程 ,发现在高温区核物质存在一个新的相变 ,最后给出了相图 .
关键词 qhd 平均场理论 核物质 热力学势 强作有物质 相结构 强子动力学模型 高温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