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al mechanism of gastric motility regulation by electroacupuncture at RN12 and BL21: A 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dorsal vagal complex-vagus nervegastric channel pathway 被引量:27
1
作者 Hao Wang Wen-Jian Liu +3 位作者 Guo-Ming Shen Meng-Ting Zhang Shun Huang Ying H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48期13480-13489,共10页
AIM: To study the neural mechanism by which electroacupuncture(EA) at RN12(Zhongwan) and BL21(Weishu) regulates gastric motility.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four adult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studied in four separ... AIM: To study the neural mechanism by which electroacupuncture(EA) at RN12(Zhongwan) and BL21(Weishu) regulates gastric motility.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four adult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studied in four separate experiments. Intragastric pressure was measured using custommade rubber balloons, and extracellular neuron firing activity, which is sensitive to gastric distention in the dorsal vagal complex(DVC), was recorded by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fos, motilin(MTL) and gastrin(GA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PVN) were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otilin receptor(MTL-R) and gastrin receptor(GAS-R) in both the PVN and the gastric antrum were assay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EA at RN12 + BL21(gastric Shu and Mu points), BL21(gastric Back-Shu point), RN12(gastric Front-Mu point), resulted in increased neuron-activating frequency in the DVC(2.08 ± 0.050, 1.17 ± 0.023, 1.55 ± 0.079 vs 0.75 ± 0.046, P < 0.001) compared with a mode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fos(36.24 ± 1.67, 29.41 ± 2.55, 31.79 ± 3.00 vs 5.73 ± 2.18, P < 0.001), MTL(22.48 ± 2.66, 20.76 ± 2.41, 19.17 ± 1.71 vs 11.68 ± 2.52, P < 0.001), GAS(24.99 ± 2.95, 21.69 ± 3.24, 23.03 ± 3.09 vs 12.53 ± 2.15, P < 0.001), MTL-R(1.39 ± 0.05, 1.22 ± 0.05, 1.17 ± 0.12 vs 0.84 ± 0.06, P < 0.001), and GAS-R(1.07 ± 0.07, 0.91 ± 0.06, 0.78 ± 0.05 vs 0.45 ± 0.04, P < 0.001) increased in the PVN after EA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MTL-R(1.46 ± 0.14, 1.26 ± 0.11, 0.99 ± 0.07 vs 0.65 ± 0.03, P < 0.001), and GAS-R(1.63 ± 0.11, 1.26 ± 0.16, 1.13 ± 0.02 vs 0.80 ± 0.11, P < 0.001) increased in the gastric antrum after EA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Damaging the PVN resulted in reduced intragastric pressure(13.67 ± 3.72 vs 4.27 ± 1.48, P < 0.001).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signals induced by EA stimulation of acupoints RN12 and BL21 are detectable in the DVC and the PVN, and increase the levels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in the PVN and gastric antrum to regulate gastric motility. CONCLUSION: EA at RN12 and BL21 regulates gastric motility, which may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PVN-DVCvagus-gastric neural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RSAL VAGAL complex GASTRIN RECEPTOR MOTILIN RECEPTOR Neuronal firing activity Paraventricularhypothalamic nucleus rn12 BL21
下载PDF
温通针刺中脘联合常规针刺对胃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海宁 陈科 +2 位作者 李爽 米硕 于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究温通针刺中脘联合常规针刺对胃癌(脾胃虚寒证)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到医院就诊的脾胃虚寒证胃癌化疗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行DCF... 目的探究温通针刺中脘联合常规针刺对胃癌(脾胃虚寒证)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到医院就诊的脾胃虚寒证胃癌化疗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行DCF胃癌化疗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胃癌化疗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温通针刺中脘联合常规针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况评价[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量表(PG-SGA)]、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30)]及治疗14d时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呕吐程度;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化疗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 d时的胃脘胀痛、恶心呕吐、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便溏的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治疗14 d时观察组的呕吐程度(Z=3.064,P=0.002)及呕吐发生率(P<0.05)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显著;治疗14 d时两组患者的PG-SG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时的营养状态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Z=1.993,P=0.047);两组患者治疗前的EORTC-QLQ-30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14 d时,观察组患者的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其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化疗毒性反应(骨髓抑制、腹泻、免疫功能下降、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胃癌(脾胃虚寒证)进展期DCF化疗患者中医温通针刺中脘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延缓其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针 中脘 针刺 胃癌 化疗 恶心呕吐 营养不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针刺飞腾八法穴位、足三里、中脘穴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的疗效及机理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汪瑞茹 卢家春 +5 位作者 彭松灏 费禹哲 杨淞 汪怡婷 林琳 李茂全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 观察针刺飞腾八法穴位、足三里、中脘穴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的效果,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轻中度老... 目的 观察针刺飞腾八法穴位、足三里、中脘穴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的效果,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飞腾八法穴位、足三里、中脘穴治疗,3次/周,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表(CMSS)、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观察两组血清BDNF、血浆Hcy水平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57例完成试验的患者中,试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经过12周治疗,试验组患者CMSS、PSQI评分下降,MMSE评分提高,血清BDNF水平上升,血浆Hcy水平下降(P<0.05)。结论 针刺飞腾八法穴位、足三里、中脘穴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可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睡眠和精神状态,提高血清BDNF水平,降低血浆Hcy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多奈哌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轻中度老年痴呆 飞腾八法 足三里 中脘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脘中脘下脘穴汇解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薇 汪子栋 +2 位作者 姜楠 李鴳 焦恩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上脘、中脘、下脘穴是任脉上位置临近的3个腧穴,皆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上脘穴居上,中脘穴居中,下脘穴居下,三穴都可以治疗脾胃疾病,如胃痛、腹痛、腹胀等,此为三者治疗之普遍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因其腧穴定位及穴性的不同,上脘穴主理气... 上脘、中脘、下脘穴是任脉上位置临近的3个腧穴,皆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上脘穴居上,中脘穴居中,下脘穴居下,三穴都可以治疗脾胃疾病,如胃痛、腹痛、腹胀等,此为三者治疗之普遍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因其腧穴定位及穴性的不同,上脘穴主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中脘穴主升清降浊、补益气血;下脘穴主通畅肠腑、消积化浊,三者的临床应用有所区别。现通过查阅古典医籍、近现代文献汇总比较三者腧穴定位、刺灸方法及功能主治的异同,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诊断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脘 中脘 下脘 综述
下载PDF
健脾化痰方配合温灸中脘治疗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平 吴欢 +2 位作者 刘泉 沈若冰 余小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9-32,108,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方配合温灸中脘治疗肺脾气虚型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符合标准的140例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化痰方配合...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方配合温灸中脘治疗肺脾气虚型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符合标准的140例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化痰方配合温灸中脘+西医基础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每组70例。治疗12周,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可能对疗效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结果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无明显改善(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及病情程度对临床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健脾化痰方配合温灸中脘治疗肺脾气虚型轻、中度稳定期COPD具有显著疗效,并可改善生存质量;治疗方式及病情轻重程度为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痰方 灸法 中脘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存质量 回归分析 ZHONGWAN (rn12)
下载PDF
火针中脘穴为主治疗痹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来峰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4期75-75,共1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以火针中脘穴为主治疗痹症的新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评定,文章还对其治疗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痹症 中脘穴 火针
下载PDF
针刺与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范丽红 方园 +4 位作者 黄河 曹佳男 欧阳里知 刘密 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艾灸组及药物组,每组50例。针刺组与艾灸组均取主穴足三里、中脘、内关,肝胃不和型配太冲、阳陵泉,脾胃虚寒型... 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艾灸组及药物组,每组50例。针刺组与艾灸组均取主穴足三里、中脘、内关,肝胃不和型配太冲、阳陵泉,脾胃虚寒型配关元、气海;药物组口服维酶素片,一次4~6片,每日3次。3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第16周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各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后第16周随访,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8周,各组患者间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6周随访,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与艾灸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艾灸组相比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证型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脾胃虚寒型的艾灸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针刺组与药物组(P<0.05),肝胃不和型的针刺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艾灸组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艾灸及药物治疗均能改善CAG患者的症状,针刺与艾灸治疗的远期效果更佳,且艾灸对脾胃虚寒型CAG效果更好,针刺对肝胃不和型CAG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针刺 艾灸 脾胃虚寒型 肝胃不和型 足三里 中脘 内关
下载PDF
基于现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选穴及贴敷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欣源 贺雅琪 +4 位作者 陈洁 王陵军 杨忠奇 袁天慧 冼绍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腹泻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腹泻的临床腧穴配伍及穴位贴敷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腹泻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腹泻的临床腧穴配伍及穴位贴敷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限定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检索有关穴位贴敷治疗腹泻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贴敷治疗腹泻的选穴及用药规律。【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64篇,包括27个穴位、 80味药物。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神阙、天枢、中脘、足三里等穴为主穴,以任脉、胃经、膀胱经穴为主;用药上,以吴茱萸、肉桂、丁香、白术、干姜为多,其功效以散寒止痛为主,药性多呈辛、温、热,归经多属脾、胃经。【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常用单穴为神阙,常用配穴为天枢、中脘、足三里,多使用温阳散寒药物,总体体现了散寒止痛的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腹泻 选穴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温阳散寒 散寒止痛 神阙穴 天枢穴 中脘穴 足三里穴
下载PDF
温艾灸足三里、中脘穴位促进腹部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郭金玉 孙志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温艾灸足三里、中脘对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所进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案,将60例手术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应... 目的探讨分析温艾灸足三里、中脘对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所进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案,将60例手术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包括中西药的口服治疗、注射治疗、中药灌肠、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研究组患者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温艾灸足三里、中脘的护理工作,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护理工作的疗效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工作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恢复,采取温艾灸足三里、中脘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该护理方法对于腹部术后患者胃肠道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应当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艾灸 足三里 中脘 负性心理 胃肠功能 恢复护理
下载PDF
《针灸大成》中脘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朱玉强 叶兰欣 +1 位作者 王伊伊 石学慧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605-609,共5页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中脘穴的记载,对其腧穴定位、刺法灸法、针灸处方进行探讨,发现因其胃之募穴,八会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交会穴的特殊性,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内科疾病又可分为:脾...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中脘穴的记载,对其腧穴定位、刺法灸法、针灸处方进行探讨,发现因其胃之募穴,八会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交会穴的特殊性,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内科疾病又可分为:脾胃疾病、肝胆疾病、心系疾病、肺系疾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疾病等、肢体经络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脘穴 针灸大成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头刺配合中脘 阴交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丽莉 史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9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头刺配合中脘、阴交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头刺取穴:百会、四神聪(左右)、额中线、额旁一线、额旁二线、情绪区[印堂上1寸、阳白(双侧)],腹部取穴:... 目的探讨头刺配合中脘、阴交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头刺取穴:百会、四神聪(左右)、额中线、额旁一线、额旁二线、情绪区[印堂上1寸、阳白(双侧)],腹部取穴:中脘、阴交(加电针);对照组选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神门、内关、三阴交、申脉、照海穴给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2/40);治疗组治愈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刺配合中脘、阴交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顽固性失眠 头刺 中脘 阴交 电针疗法
下载PDF
中药熨烫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迎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对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采取中药熨烫中脘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呼吸脾胃科就诊的8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对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采取中药熨烫中脘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呼吸脾胃科就诊的8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脘穴中药熨烫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32/4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0%(2/40),对照组复发率为20.0%(8/4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采取中脘穴中药熨烫,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寒证 胃脘痛 中脘穴 中药熨烫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电针“内关”“中脘”穴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动力以及胃窦组织代谢物的影响
13
作者 周竞颖 尹鸿智 +5 位作者 刘倩 徐璇 来奕恬 张国山 钟欢 刘密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78-1487,共10页
目的 探讨电针“内关”“中脘”穴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内关组、中脘组、内关-中脘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0.1%蔗糖碘乙酰胺溶液灌胃联合小平台站立训练建... 目的 探讨电针“内关”“中脘”穴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内关组、中脘组、内关-中脘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0.1%蔗糖碘乙酰胺溶液灌胃联合小平台站立训练建立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予以捆绑,每天30 min,持续7天;内关组、中脘组、内关-中脘组分别予以电针干预“内关”“中脘”以及“内关”“中脘”穴组,采用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1 mA,每天30 min,持续干预7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干预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计算胃排空率;取胃窦组织行HE染色,观察大鼠胃窦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窦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饥饿素(Ghrelin)蛋白表达;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胃窦组织代谢物含量,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利用Metabo Analyst 5.0和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光镜下可见各组胃窦组织结构完整,腺体丰富,胃黏膜未见明显炎症、水肿等损伤,均为正常组织。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以及胃排空率降低,胃窦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降低、CGRP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中脘组、内关-中脘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胃排空率均上升,内关组CGRP蛋白表达降低,中脘组、内关-中脘组Ghrelin蛋白表达上升、CGRP蛋白表达降低(P<0.01或P<0.05)。与内关-中脘组比较,中脘组、内关组Ghrel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G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代谢物二磷酸腺苷核糖、一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等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二磷酸腺苷核糖、二磷酸腺苷、胞磷胆碱含量上升,中脘组烟碱腺嘌呤二核苷酸、胞苷二磷酸乙醇胺、胞磷胆碱等含量升高,内关-中脘组二磷酸腺苷核糖、胞苷二磷酸乙醇胺、胞磷胆碱等含量上升(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中脘组大鼠差异性代谢产物的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甘油磷脂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嘌呤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结论 电针“内关”“中脘”穴组能有效调节FD大鼠胃肠动力,改善FD症状,作用优于单用“内关”“中脘”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相关差异代谢物影响能量代谢、糖代谢、核苷酸代谢,从而调节胃肠动力激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电针 内关 中脘 胃动力 代谢组学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胃饥饿素
原文传递
Effect of grouped ST36 or RN12 on gastric motility and sensation
14
作者 Guang Sun Hao Liu +4 位作者 Kun Liu Hong-Feng Wang Mu-Jun Zhi Xin-Yan Gao Bing Zhu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年第1期31-37,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aired ST36 and RN12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n gastric motility and the firing rate of responsible neurons in anesthetized rats.Methods: Us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methods, w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aired ST36 and RN12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n gastric motility and the firing rate of responsible neurons in anesthetized rats.Methods: Us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methods, we measured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RN12, ST36, or RN12+ST36 on gastric motility as well as nerve discharges from the gastric sympathetic, vagal nerve, and wide dynamic range(WDR) neurons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T7-9 in anesthetized rats.Results: 1) Acupuncture at RN12 inhibited gastric motility(83.84±4.49)% and vagal nerve discharge(65.64±5.67)%, but promoted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243.70±40.67)%; acupuncture at ST36 induced opposing effects on gastric motility(111.31±2.01)% and vagal nerve discharge(166.98±15.92)%. Interestingly, acupuncture at RN12+ST36 together yielded effects similar to that of acupuncture at RN12 alone(93.59±2.05)%,(54.52±7.12)%. 2) WDR neuron discharges induced by gastric distension were inhibited by acupuncture at RN12(194.56 ±18.79)%. However, acupuncture at ST36 induced a more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RN12 inhibits gastric motility by activation of the sympathetic reflex at the spinal level; acupuncture at ST36 promotes gastric motility by activation of the parasympathetic reflex at the supraspinal level, and acupuncture at RN12+ST36 produces a similar decrease in gastric motility as RN12 stimulation alone. Both acupoints decrease the effect of noxious gastric distention on WDR neuron activity, but paired RN12+ST36 stimulation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WDR neuron dis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36 rn12 Grouped acupoints Gastric motility Gastric sensation
原文传递
红外热成像对蚕沙外熨辅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文银萍 李伟 +6 位作者 张红 赵铁葆 蒲琳倩 宫俊英 赵凯 宗静岩 王旭浈 《现代中医临床》 2021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采用蚕沙外熨腹部的方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性,探讨治疗过程中红外热成像对临床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其中治疗组脱落3例,完成病例观察52例,脱落率为5.45%;对... 目的研究采用蚕沙外熨腹部的方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性,探讨治疗过程中红外热成像对临床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其中治疗组脱落3例,完成病例观察52例,脱落率为5.45%;对照组脱落5例,完成病例观察50例,脱落率为9.09%。2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辅以蚕沙外熨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辅以热水袋外熨。在入组时、2周及4周随访时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及彩超胃排空率检测。比较2组胃脘部、中脘穴、大腹部、左右足三里绝对温度、相对温度以及彩超胃排空率。结果 2组彩超胃排空率在治疗2周时及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_(3),△T_(1),△T_(4)在组别和观察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T_(3)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6.48,P<0.05)。结论蚕沙外熨法辅助治疗能够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彩超胃排空率,降低红外热成像检测时大腹部的相对温度。红外热成像检测能够评估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外熨 糖尿病胃轻瘫 红外热成像 胃排空率 胃脘部 中脘穴 大腹部 足三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