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ogenic ULF/ELF Wave Phenomena: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1
作者 Masashi Hayakawa Alexander Schekotov +2 位作者 Jun Izutsu Alexander P. Nickolaenko Yasuhide Hobara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23年第3期45-113,共69页
There has been enormous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s (EQs) and EQ prediction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and it is recently agreed that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do a... There has been enormous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s (EQs) and EQ prediction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and it is recently agreed that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do appear prior to an EQ. A few phenomena are well recognized as being statistically correlated with EQs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short-term EQ predictors: the first is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 not only in the lower ionosphere as seen by subionospheric VLF (very low frequency, 3 kHz f 30 kHz)/LF (low frequency, 30 kHz f 300 kHz) propagation but also in the upper F region as detected by ionosondes, TE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bservations, satellite observations, etc, and the second is DC earth current known as SES (Seismic electric signal).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two physical phenomena,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following four physical wave phenomena in ULF (ultra low frequency, frequency Hz)/ELF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3 Hz frequency 3 kHz) ranges, including 1) ULF lithospheric radiation (i.e., direct radiation from the lithosphere), 2) ULF magnetic field depression effect (as an indicator of lower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 3) ULF/EL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radiation in the atmosphere), and 4) Schumann resonance (SR) anomali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perturbations in the lower ion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For each physical item, we will repeat the essential points and also discuss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For the purpose of future real EQ prediction practice,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of each phenomenon with EQs, and its predictability in terms of probability gain. Of course, all of those effects are recommended as plausible candidates for short-term EQ prediction, and they can be physically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unified concept of the 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LAIC) process, so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is coupl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se four physical parameters though the mechanism of each phenomenon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conclusion, we have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ore statistical studies for more abundant datasets sometimes with the use of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more case studies for huge (M greater than 7) EQ events, recommendation of critical analyses, and finally multi-parameters observation (even though it is tough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f/ELF Seismogenic Wave Effect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下载PDF
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M_S7.4地震前ULF电磁信号及其与模拟实验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34
2
作者 钱书清 郝锦绮 +3 位作者 周建国 高金田 王玫玲 梁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关键词 集集地震 岩石受压破裂实验 ulf电磁前兆 传播机理 电磁信号 1999年 地震前兆
下载PDF
汶川M_S8.0级地震前后ULF电磁辐射频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建国 焦立果 +1 位作者 刘晓灿 马新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3-1261,共9页
本文基于电磁波频谱理论研究方法,对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前后金河、剑阁及郑州二砂三个电磁波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FFT和小波变换分析,研究了电磁辐射数据快速傅里叶频谱变化特征和在不同尺度下小波变化的分解,发现在汶川地震前确实... 本文基于电磁波频谱理论研究方法,对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前后金河、剑阁及郑州二砂三个电磁波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FFT和小波变换分析,研究了电磁辐射数据快速傅里叶频谱变化特征和在不同尺度下小波变化的分解,发现在汶川地震前确实有异常信息存在.结果表明:(1)FFT动态谱图像说明,地震前电磁波频谱变化特征较明显,在时间、频段上均显示了阶段性进程特征,且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辐射能量越小,异常出现的时间越晚;(2)小波分解显示了地震前电磁波异常信号低频部分出现的时间较早;距震中较近的台站,异常信息在高频部分相对明显;距震中稍远的台站,异常信息在低频部分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电磁辐射 ulf频段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小波变换
下载PDF
新疆和田M_L7.1地震前ULF电磁辐射的激发机理 被引量:14
4
作者 杜爱民 周志坚 +1 位作者 徐文耀 杨少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2-837,共6页
1996年 11月 19日新疆和田地区发生了ML=7.1地震 .在这次地震发生前 ,观测到了地震的超低频(ULF)电磁辐射前兆 .电磁辐射前兆的特点是电位漂移、极化椭圆主轴的垂直方向指向震中和大幅度的电磁辐射 .本文根据电磁辐射特征建立了地震电... 1996年 11月 19日新疆和田地区发生了ML=7.1地震 .在这次地震发生前 ,观测到了地震的超低频(ULF)电磁辐射前兆 .电磁辐射前兆的特点是电位漂移、极化椭圆主轴的垂直方向指向震中和大幅度的电磁辐射 .本文根据电磁辐射特征建立了地震电磁辐射前兆垂直电偶极子模型 ,并且给出了观测结果的物理解释 .偶极子产生一个不稳定的静电场使水平分量的电位日均值发生明显漂移 ,震前电偶极子中电荷复合放电产生的随机弱电磁噪声造成在ULF频段上水平分量偏振主轴方向偏转 .喀什台站和安西台站观测到的电势比值与模型估计值相近 ,从水平分量判断出偶极子间电流方向向下 ,与垂直电偶极子模型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ulf地磁前兆 激发机制 电偶极子
下载PDF
岩石受压破裂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 被引量:37
5
作者 钱书清 郝锦绮 +1 位作者 周建国 高金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实验观测到了 4类岩性、18块样品在单轴压力下直至破裂发生全过程中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是零散出现的 ,其形态为一组组脉冲 ,宽度为 4ms~16ms ,幅度为 0 1mV~ 1 4mV。实验发现具同一谐振频率的天线收到的信号... 实验观测到了 4类岩性、18块样品在单轴压力下直至破裂发生全过程中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是零散出现的 ,其形态为一组组脉冲 ,宽度为 4ms~16ms ,幅度为 0 1mV~ 1 4mV。实验发现具同一谐振频率的天线收到的信号频次与其相对于裂缝的位置和方位有关。结果还表明 ,电磁前兆信号的频度与岩样强度有关 ,抗压强度高的岩样电磁前兆信号多。微破裂可能产生了偶电层 ,在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 ,产生了LF频段的磁信号 ,ULF磁信号则主要由压磁效应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 ulf频段 LF频段 自电位 磁信号 电磁前兆信号
下载PDF
磁层压缩ULF湍流对电子的加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柳元 曹晋滨 +1 位作者 周国成 刘振兴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在准线性理论下,磁层压缩 ULF(超低频)湍流可以通过“渡越时间加速”机制使电子增加能量.典型的压缩 ULF 湍流的频率为2—15mHz,被加速的源电子为同步轨道附近的背景电子(E<30keV)和亚暴注入电子(30—300 keV).当发生波粒共振时,... 在准线性理论下,磁层压缩 ULF(超低频)湍流可以通过“渡越时间加速”机制使电子增加能量.典型的压缩 ULF 湍流的频率为2—15mHz,被加速的源电子为同步轨道附近的背景电子(E<30keV)和亚暴注入电子(30—300 keV).当发生波粒共振时,低能电子数减少,而高能尾部分的相对论(E≥1 MeV)电子数增加,这说明电子得到了压缩湍流的有效加速,且亚暴注入的电子数越多,其加速产生的相对论电子数也越多.在亚暴注入率ε=0.5的情况下,这种加速机制只要约12h 就可以造成同步轨道附近相对论电子数量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电子 湍流 相对论 压缩 高能 准线 加速 磁层 同步轨道 线性理论
下载PDF
基于磁通门秒值数据的地震ULF磁场可靠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冯志生 李琪 +5 位作者 卢军 李鸿宇 居海华 孙海军 杨福喜 张翼 《华南地震》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利用磁通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周期在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极化值一样,5~100 s的磁场极化值Yzh同样具有年变化规律,因此简单的依据极化值Yzh由低值向高值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分析了采用富氏... 利用磁通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周期在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极化值一样,5~100 s的磁场极化值Yzh同样具有年变化规律,因此简单的依据极化值Yzh由低值向高值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分析了采用富氏拟合技术消除半年以上变化周期的Yzh与台站周边地区地震的关系,表明极化值Yzh高值与其后2个月内台站周边地区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且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1个月内。分析还表明Yzh高值异常持续时间一般为3~5 d,与外空磁场剧烈活动没有关系;单纯采用夜间观测数据不及采用全天观测数据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地震预报 地震ulf辐射
下载PDF
近磁尾TC-1观测到伴随有高速流的ULF波及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玉端 曹晋滨 +4 位作者 符慧山 杨俊英 吕浩宇 杨建 王志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754-3765,共12页
2004年8月3日近地TC-1卫星在磁尾XGSM^-12RE的等离子体片内,观测到了伴随着高速流的低于离子回旋频率的波,即超低频波(ULF,Ultra Low Frequency).该波垂直分量的振幅在高速流及其振荡减速期间大致相当;而平行分量振幅在高速流时明显大... 2004年8月3日近地TC-1卫星在磁尾XGSM^-12RE的等离子体片内,观测到了伴随着高速流的低于离子回旋频率的波,即超低频波(ULF,Ultra Low Frequency).该波垂直分量的振幅在高速流及其振荡减速期间大致相当;而平行分量振幅在高速流时明显大于其振荡减速时.利用一个扰动双流模型对完全磁化离子横场漂移驱动的电磁不稳定性计算后,预测结果表明:(1)对于垂直分量来说,横场漂移速度与Alfvén速度的比值影响不稳定性增长率和激发波频率,随其比值增加,增长率变大,激发波频率从负值增加到正值.(2)对于平行分量来说,温度各向异性时等离子体热速度与Alfvén速度比值只影响不稳定性增长率和激发波频率,未改变不稳定性模类别;而温度各向同性时离子横场漂移速度与Alfvén速度比值既影响不稳定性模的种类及其分支,又影响激发波频率.进一步将卫星观测到的等离子体密度、温度、整体流速和磁场代入模型方程,进行数值计算与上述预测结果对比后发现:卫星观测中垂直分量的功率谱密度(PSD,Power Spectrum Density)增强时间和频段与理论模型中由β//、β⊥和v⊥/VA引起不稳定性激发的波一致;卫星观测中平行分量的功率谱密度增强时间与理论模型基本相符,但是前者的频率明显地低于后者.因此,除了需考虑平行磁场的离子整体流速对不稳定性激发波频率的可能影响,还需要统计上进一步核实伴随有高速流的ULF波与不稳定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波 高速流 功率谱密度 温度各向异性 不稳定性
下载PDF
一个未知的子宫雌激素反应蛋白ULF-250的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程露阳 杨松鹤 +4 位作者 孙铁成 王小强 胡玮 齐晓伟 于和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9-654,共6页
鉴定一个未知的子宫雌激素反应蛋白ULF-250.去卵巢大鼠补充给予雌二醇造成子宫产生大量宫腔液(uterine luminal fluid,ULF),受雌激素调节的蛋白分泌其中.收集ULF分别进行SDS-PAGE和双向电泳(2-DE)分离;通过Western印迹和2D-Western确认... 鉴定一个未知的子宫雌激素反应蛋白ULF-250.去卵巢大鼠补充给予雌二醇造成子宫产生大量宫腔液(uterine luminal fluid,ULF),受雌激素调节的蛋白分泌其中.收集ULF分别进行SDS-PAGE和双向电泳(2-DE)分离;通过Western印迹和2D-Western确认抗ULF-250抗体识别的蛋白成分并与凝胶上的条带或斑点相对应;对目标蛋白分别用MALDI-TOF-MS和HPLC-ESI-MS/MS两种方法进行质谱分析并获得肽段序列数据;与蛋白数据库比对及文献检索鉴定未知蛋白.2D-Western显示抗ULF-250抗体特异识别的蛋白成分.从2D胶上切下对应的蛋白斑点进行MALDI-TOF-MS,结果提示:ULF-250是ebnerin/DMBT1.经SDS-PAGE分离的250 kD蛋白条带进行液-质联用分析,结果同样提示:ULF-250是ebnerin/DMBT1.与文献报道比较,ULF-250与ebnerin/DMBT1在子宫的组织定位和调节是相同的,认为ULF-250是子宫表达的ebnerin/DMBT1.通过2-DE结合质谱分析以及查阅文献,确认未知的雌激素反应蛋白ULF-250是ebnerin/DMBT1.此外,研究提示,该蛋白不仅在子宫上皮细胞表达而且分泌到子宫腔液中,其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腔液 雌激素反应蛋白 双向电泳 质谱
下载PDF
煤岩损伤破坏ULF电磁感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恩元 贾慧霖 +1 位作者 李楠 宋大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58-1664,共7页
利用建立的煤岩声-电信号测试系统,对强度较低的煤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剪切加载破坏实验,测试研究了ULF(1 kHz)、VLF(5 kHz)、LF(300 kHz)等频段电磁辐射及42.3 kHz声发射(AE)信号规律,并初步探讨了煤岩变形破坏ULF电磁信号的产生机... 利用建立的煤岩声-电信号测试系统,对强度较低的煤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剪切加载破坏实验,测试研究了ULF(1 kHz)、VLF(5 kHz)、LF(300 kHz)等频段电磁辐射及42.3 kHz声发射(AE)信号规律,并初步探讨了煤岩变形破坏ULF电磁信号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煤岩材料在单轴压缩和剪切变形破裂过程中能够产生ULF频段的电磁信号;与LF及VLF电磁信号相比,ULF信号与应力的相关性更好;同时,ULF信号与应力及AE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超前性,一般超前应力及AE信号5~10 s。实验室测得的煤岩变形破裂产生的ULF电磁信号,主要是由电荷运动产生的感应场变化引起的,煤岩材料中含有的少量金属矿物成分导致的压磁效应也是其来源之一。煤岩ULF电磁信号的研究不仅扩展了煤岩电磁辐射技术的研究范围,而且由于其在传播距离和抗干扰能力方面的优势,有望对远距离和较大尺度范围的煤岩动力灾害监测技术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体 损伤破坏 电磁感应 ulf
下载PDF
关于地磁场超低频脉动(ULF)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岗崑 杜爱民 洪明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50-1553,共4页
本文是关于地磁场超低频脉动研究的综述,内容包括:(1)历史和内容提要;(2)脉动分类的探究;(3)关于"四多"(多观测仪器、多卫星和飞船、多地面和网络、多分析方法);(4)其它行星ULF波的探求.
关键词 历史 分类 其它行星
下载PDF
ULF/ELF波在IAR中传播的色散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倪彬彬 赵正予 谢树果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电离层阿尔芬谐振器的存在已被理论和实验所证明。文章通过建立平面分层的电离层模型 ,对ULF ELF波在IAR中传播模式进行研究 ,得到描述ULF ELF波在IAR不同电离层状态下传播满足的色散关系。结果表明 ,ULF ELF波在IAR中的传播和电离层状... 电离层阿尔芬谐振器的存在已被理论和实验所证明。文章通过建立平面分层的电离层模型 ,对ULF ELF波在IAR中传播模式进行研究 ,得到描述ULF ELF波在IAR不同电离层状态下传播满足的色散关系。结果表明 ,ULF ELF波在IAR中的传播和电离层状态密不可分 ,粒子间的相互碰撞往往对波的传播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最小截止波频的存在是由于电离层边界条件的限制而不是因为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R ulf/ELF波 电离层阿尔芬谐振器 反射系数 色散关系
下载PDF
云南景谷M_S6.6地震前地磁ULF异常信号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远 李琪 +2 位作者 姚休义 徐金 王建军 《华北地震科学》 2018年第4期49-54,共6页
采用云南地磁台站通海、景谷、勐腊磁通门记录秒采样数据,分析了3个台站当地时间22时到次日2时(世界时15—19时)之间垂直分量(Z)和水平分量(H)在特定0.01~0.05Hz范围的辐射谱强度。结果表明,在震前垂直分量并没有强烈和清晰的ULF信号强... 采用云南地磁台站通海、景谷、勐腊磁通门记录秒采样数据,分析了3个台站当地时间22时到次日2时(世界时15—19时)之间垂直分量(Z)和水平分量(H)在特定0.01~0.05Hz范围的辐射谱强度。结果表明,在震前垂直分量并没有强烈和清晰的ULF信号强度,3个台站水平分量ULF信号趋势性上升和震时反常的信号衰减现象,则反映震前超低频地磁信号产生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ulf异常信号 景谷
下载PDF
地磁ULF前兆信息研究简述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琪 李军辉 +1 位作者 杨冬梅 陈化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年第6期170-176,共7页
地震前ULF(Ultra Low Frequency:超低频信号,频段为0.005~10Hz,国内俗称电磁波)电磁异常信号是近年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国际上典型震例前观测到的ULF异常信号的表现形式、目前采用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震前ULF信号可能的产生... 地震前ULF(Ultra Low Frequency:超低频信号,频段为0.005~10Hz,国内俗称电磁波)电磁异常信号是近年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国际上典型震例前观测到的ULF异常信号的表现形式、目前采用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震前ULF信号可能的产生机制,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f地磁信号 地震 综述
下载PDF
第22太阳活动周峰年的ULF波观测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少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1期89-97,共9页
本文介绍第22太阳活动周峰年期间利用ULF波的观测和分析,对磁层近地空间电磁环境的研究.文中列举了这峰年期间地磁脉动的主要成果.有些成果是国际上首次提出和发表的.目前,地磁脉动的观测和研究已经成为监测近地空间电磁环境的重... 本文介绍第22太阳活动周峰年期间利用ULF波的观测和分析,对磁层近地空间电磁环境的研究.文中列举了这峰年期间地磁脉动的主要成果.有些成果是国际上首次提出和发表的.目前,地磁脉动的观测和研究已经成为监测近地空间电磁环境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f 磁层 太阳活动 周峰年
下载PDF
地震“ULF”电磁扰动接收原理及异常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武军 关华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年第5期53-59,共7页
经过多年辛勤的努力,地震预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具有实际意义的短临预报还有待解决。与地震相关的电磁异常现象近来被认为是一种有希望解决地震短临预报的有效方法。在宽频范围内已经积累了前兆信号事件,ULF现象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 经过多年辛勤的努力,地震预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具有实际意义的短临预报还有待解决。与地震相关的电磁异常现象近来被认为是一种有希望解决地震短临预报的有效方法。在宽频范围内已经积累了前兆信号事件,ULF现象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短期预报很有希望通过ULF方法来实现。本文主要介绍探测ULF电磁扰动方法的接收原理和异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f 电磁扰动 接收原理 异常特征
下载PDF
ULF基因沉默对依托泊苷引起的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刘伟 徐鑫 +2 位作者 曹晓慈 袁菲 方会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ULF的表达对化疗药物依托泊苷(etoposide)引起的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针对ULF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及1条阴性对照siRNA,分别在慢病毒载体介导下感染H1299... 目的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ULF的表达对化疗药物依托泊苷(etoposide)引起的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针对ULF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及1条阴性对照siRNA,分别在慢病毒载体介导下感染H1299细胞。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印迹法筛选出1条抑制效率最高的ULF序列,对有效干扰组和对照干扰组细胞进行etoposide处理,干扰对照细胞或沉默ULF的H1299细胞,用c-PARP做标记物检测H1299细胞的凋亡程度,MTT法检测H129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经感染ULF-shRNA-1序列的H1299细胞中ULF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最为明显,抑制率达80%,选择该条siRNA作为有效干扰组进行后续实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toposide处理后,有效干扰组H1299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干扰组,并与etoposide剂量呈正相关,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武结果显示有效干扰组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增加,S期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oposide处理后通过干扰ULF蛋白表达可诱导H1299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出现S期阻滞,推测ULF基因可能成为癌症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f H1299细胞 肺癌 依托泊苷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ULF-MRI诊断
18
作者 翁建龙 倪新瑜 +1 位作者 嵇鸣 潘颂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简称ULF-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ULF-MRI检查11例次,采用芬兰常导型,MAGNEVIEW0.04T机,作常规T1、T2... 目的:回顾性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简称ULF-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ULF-MRI检查11例次,采用芬兰常导型,MAGNEVIEW0.04T机,作常规T1、T2加权相扫描,籍最基本的血流流空现象显示心脏大血管。结果:1.均能显示主动脉真、假腔和/或撕裂内膜瓣及附壁血栓以明确诊断。结论:认为ULF-MRI图像空间分辨率虽低,仍可作为诊断本病敏感而无创伤性检查手段这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NMR 成像 超低场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地磁甚低频脉动指数及其在高磁纬度地区甚低频脉动共轭对比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徐中华 CRobert Clauer +2 位作者 Michael DHartinger Hyomin Kim Daniel R Weimer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51,共15页
地磁甚低频脉动是甚低频磁流体波在磁层中传播的地面表现,开发近实时空间天气产品来监测这些地磁脉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小波分析提出一种地磁甚低频脉动指数,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在南极洲及西格陵兰岛的磁共轭位置观测到的地磁甚低频脉动... 地磁甚低频脉动是甚低频磁流体波在磁层中传播的地面表现,开发近实时空间天气产品来监测这些地磁脉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小波分析提出一种地磁甚低频脉动指数,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在南极洲及西格陵兰岛的磁共轭位置观测到的地磁甚低频脉动。研究结果表明,(1)该指数可有效识别Pc4—Pc5频率范围内的脉动事件(包括瞬态事件),并获得甚低频脉动在时域和频域的重要特征。(2)基于共轭位置地磁脉动的小波分析比较揭示了冬至日、夏至日条件下南北半球甚低频脉动的相似性和差异。本研究也表明,南北半球磁共轭位置观测到地磁脉动存在的差异受到行星际磁场条件、磁场拓扑、观测磁纬度和日照等条件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案例中实际磁层和电离层配置以及驱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 地磁甚低频脉动 地磁共轭
下载PDF
基于MATLAB软件对ULF车辆门架式转向架径向机构通过曲线的运动仿真分析
20
作者 张德乾 王伯铭 +1 位作者 曹恺 李天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介绍了ULF车辆的门架式转向架的结构组成,分析了径向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利用Matlab软件对转向架径向调节机构进行数学建模和运动仿真,重点分析不同速度和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前后车轮的摇头角位移、摇头角速度和摇头角加速度。... 介绍了ULF车辆的门架式转向架的结构组成,分析了径向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利用Matlab软件对转向架径向调节机构进行数学建模和运动仿真,重点分析不同速度和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前后车轮的摇头角位移、摇头角速度和摇头角加速度。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径向调节机构可以减小轮缘冲角,使门架式转向架通过曲线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板轻轨车辆 门架式转向架 径向调节机构 运动分析 Matlab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