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3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SYBR Green I qPCR法检测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1
作者 谭英 赵玲敏 +5 位作者 翁齐彪 黄力行 鄢庆枇 黄将远 白月 郑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2-950,共9页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感染鲈鱼、鳗鲡等多种水产养殖动物,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控的基础。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间较强的亲和特异性,通过核酸适配体来识别、结合鳗弧菌,然后以结合的核酸适配...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感染鲈鱼、鳗鲡等多种水产养殖动物,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控的基础。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间较强的亲和特异性,通过核酸适配体来识别、结合鳗弧菌,然后以结合的核酸适配体为模板,进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扩增,通过Ct值来定量检测鳗弧菌的浓度,从而建立了鳗弧菌的适配体-qPCR定量检测方法。从特异性、标准曲线、灵敏度、重复性和应用效果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能特异性地扩增鳗弧菌,且对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变形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均无扩增;在10^(3)~10^(11) CFU/L的检测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鳗弧菌的定量检测;同时,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其最低检测限为10^(3) CFU/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0.17%和1.98%;最后采用该方法对鱼体组织样品进行了应用检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应用性,可用于水产品或食品中鳗弧菌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核酸适配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限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差减荧光法检测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被引量:1
2
作者 范云庭 郑江 +3 位作者 薄军 江兴龙 刘慧敏 黄将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6-302,共7页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感染鳗鲡、虹鳟和大菱鲆等多种水产动物,是水产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之间有较强的亲和特异性,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可定...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感染鳗鲡、虹鳟和大菱鲆等多种水产动物,是水产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之间有较强的亲和特异性,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可定量检测鳗弧菌的差减荧光法。该方法对鳗弧菌有较好的特异性,对鳗弧菌的检测荧光值是其他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和大肠杆菌)的4~11倍,对鳗弧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2CFU/mL,可用于102~108CFU/mL的范围内的定量检测。通过对不同盐度海水和鱼体组织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检测,结果表明,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等指标均符合相应的标准,说明该检测方法可用于海水样品和水产动物组织中鳗弧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核酸适配体 亲和特异性 荧光强度
下载PDF
病原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TS-628菌株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辰睿 徐荣亮 +4 位作者 张小旭 陈东萍 邱于洋 陈伟琴 覃映雪 《渔业研究》 2023年第5期415-426,共12页
哈维氏弧菌是海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条件致病菌,经常造成海水养殖动物严重病害,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不同来源的哈维氏弧菌的毒力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采用第二代Illumina Hiseq平台与第三代PacBio平台相结合的测序技... 哈维氏弧菌是海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条件致病菌,经常造成海水养殖动物严重病害,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不同来源的哈维氏弧菌的毒力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采用第二代Illumina Hiseq平台与第三代PacBio平台相结合的测序技术,对分离自福建海域患病青石斑鱼的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挖掘该菌的基因组信息,从基因组层面了解该病原菌的毒力相关基因,以期为哈维氏弧菌后续致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哈维氏弧菌病防治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基因组含2条染色体、2个质粒,其中1个质粒为新发现质粒;基因组大小为6151198 bp,基因组GC含量为44.68%,共编码5658个基因,共预测到毒力基因747个,毒力基因主要与细菌的黏附、摄铁系统及分泌系统有关;此外,还发现耐药基因294个,反映该菌株不仅具有编码多种毒力因子的潜力,同时具有抗多种药物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基因组 毒力基因 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2018—2019年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和食品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4
作者 李雪 孙婷婷 +2 位作者 魏彤竹 王伟杰 刁文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流行特征,为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和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方法对2018—2019年辽宁省301株临床和食品VP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毒... 目的了解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流行特征,为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和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方法对2018—2019年辽宁省301株临床和食品VP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毒力基因(tlh、tdh、trh)鉴定及耐药试验。结果除了59株VP分离株不能进行血清学分型外,其他分离株共分为17个血清型,血清型以O3群、O1群和O2群为主。血清型O3与O1群分离株相似度高。PFGE主要分成11组优势带型,A-K组,其中A-G组为主要流行致病分子型。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主要为tlh+、tdh+、trh-,食品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主要为tlh+、tdh-、trh-。VP分离株主要对β-内酰胺类(CFZ和AMP)、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ERY)耐药。即食食品分离株耐药率远高于非即食食品分离株。结论由于即食食品的特殊性和来自于国外的特性,这些菌株具有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的高风险,应高度重视。部分食品分离株也具有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应给予关注。相关部门除了应加强对国内海产品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控外,更应加强对进口海产品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毒力基因 血清学分型 耐药
下载PDF
3种不同添加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5
作者 田相利 秦光彩 +6 位作者 罗凯 汪仕爽 刘杨 魏聪 王明阳 董双林 刘清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共11页
为评估3种不同添加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非特异免疫反应及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了丁酸梭菌CBG01(Clostridium butyricum CBG01)活菌(CB组)、3%聚β-羟基丁酸酯(PHB组)和1%丁酸钠(BS组)来投喂对... 为评估3种不同添加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非特异免疫反应及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了丁酸梭菌CBG01(Clostridium butyricum CBG01)活菌(CB组)、3%聚β-羟基丁酸酯(PHB组)和1%丁酸钠(BS组)来投喂对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养殖6周后测量对虾生长情况、检测血清非特异免疫指标和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攻毒实验。研究表明,CB组和PHB组对虾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组最高,BS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处理组对虾成活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处理组对虾血清中溶菌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组对虾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B组对虾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S组对虾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CB组对虾肝胰腺中所有免疫相关基因(SOD、LZM、proPO、LGBP、HSP70、Imd、Toll、Relish、TOR、4E-BP、eIF4E1α、eIF4E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而PHB组的Toll基因以及BS组的Imd、Toll、Relish、eIF4E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副溶血弧菌攻毒实验表明,3个处理组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PHB和丁酸钠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免疫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对虾对副溶血弧菌感染的抵抗力。总体比较,添加丁酸梭菌和PHB的作用效果基本相当,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添加丁酸钠。在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在难以添加丁酸梭菌活菌的情况下,建议适当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来替代丁酸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聚Β-羟基丁酸酯 丁酸钠 凡纳滨对虾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抗病力 副溶血弧菌
下载PDF
7株水产品来源的霍乱弧菌的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伟杰 刘海霞 +2 位作者 岳航羽 赵韬然 张眉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314-320,共7页
目的了解7株水产品来源的霍乱弧菌污染情况、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和全基因组的遗传特征。方法对2023年采集自辽宁省餐饮环节和流通环节的鱼类、腹足类、虾类和双壳类等共163份水产样品,进行霍乱弧菌的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毒力... 目的了解7株水产品来源的霍乱弧菌污染情况、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和全基因组的遗传特征。方法对2023年采集自辽宁省餐饮环节和流通环节的鱼类、腹足类、虾类和双壳类等共163份水产样品,进行霍乱弧菌的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163份样品中共检出7株霍乱弧菌,检出率为4.3%,其中6株菌为非O1/O139群,1株为O1群稻叶血清型,所有分离株均不携带ctxAB基因,7株菌的基因组序列长度为3853887~4164351 bp,GC含量为47.07%~47.76%,编码序列数量为3370~3732个,串联重复序列数量为55~73个,基因岛的数量为4~11个。7个分离株包含588~603个毒力相关基因,携带耐药基因的数量为263~286个。7株霍乱弧菌共有2863个共有的基因家族,O1群稻叶血清型菌株含有104个特有基因家族,同源单拷贝基因构建进化树共分为两个簇,其中第一簇中包含2个分离株,且高度同源,第二簇中包含其他5株菌株。结论7个霍乱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基因和耐药基因,O1群稻叶血清型分离株各基因序列来源复杂,决定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本研究了解霍乱弧菌的基因组特征,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因组组分和功能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血清型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某市供水系统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毒性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刘俊玲 韩雪 +1 位作者 王艳 王怀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1,共6页
为了解某市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毒性及其影响因素,在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采集该市A、B两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测定水样有机提取物对费式弧菌(Vibrio fischeri)发光的抑制作用,计算引起50%发光抑制的浓度(EC_(50)),并... 为了解某市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毒性及其影响因素,在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采集该市A、B两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测定水样有机提取物对费式弧菌(Vibrio fischeri)发光的抑制作用,计算引起50%发光抑制的浓度(EC_(50)),并分析其与水样在254 nm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度值(UV_(254))、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关联。结果表明:饮用水有机提取物EC_(50)值范围为0.23~98.97 REF(相对富集系数),中位数为3.37 REF。水文期、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管网输送过程及水源水UV_(254)和DOC浓度水平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毒性无明显影响。饮用水UV_(254)、DOC浓度与有机提取物EC_(50)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025(P=0.807)、-0.237(P=0.020),表明不能用UV_(254)、DOC浓度检测代替毒性测试来监测饮用水有机物污染的潜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质监测 有机提取物 费式弧菌 生物毒性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王洁 张瑜 +1 位作者 李苹苹 帖彦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了解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和... 目的了解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和“血流感染”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on-O1/non-O139 Vibrio cholerae”和“bloodstream infection”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报道的病例,复习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结果该例69岁男性患者肝门部胆管癌术后6个月,腹胀、发热、无腹泻,血培养检测出霍乱弧菌,经质谱、VITEK 2XL和16S rRNA基因鉴定均为霍乱弧菌,血清学确认为非O1/非O139群。使用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10 d后﹐患者康复出院。通过文献复习发现26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大多数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消化道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急性腹泻、腹胀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80.77%患者好转出院,15.38%死亡,主要因感染性休克引起的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及时血培养检查和准确鉴定对其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肝硬化 血流感染
下载PDF
济南市食品和腹泻病人来源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分析
9
作者 李健 尹晓煜 +1 位作者 宋绚丽 时玉雯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0期80-84,89,共6页
目的:了解济南市动物性海产品、腹泻患者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特征以及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采集动物性海产品150份,依据《山东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 目的:了解济南市动物性海产品、腹泻患者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特征以及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采集动物性海产品150份,依据《山东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手册》采集腹泻病人样本771份,对上述两类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12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利用多重荧光PCR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动物性海产品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的总检出率为41.3%,腹泻病人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6.1%~14.2%。动物性海产品和腹泻患者来源的129株副溶血弧菌可分为93个脉冲场凝胶电泳型别,相似性系数为35.1%~100.0%。患者来源的菌株带型相似系数高于85.0%的占比为90.4%,89.3%动物性海水产品来源的菌株带型相似系数低于85.0%。73株患者来源的菌株携带tdh基因的菌株占比为95.9%,携带trh基因的菌株占比为6.8%,4.1%的菌株同时携带两个毒力基因。动物性海产品来源的56株菌均不携带毒力基因tdh,携带耐热相关溶血素的菌株占比为3.6%。结论:两种来源的菌株在分子分型和毒力基因携带方面存在差异,动物性海产品携带副溶血性弧菌的比例较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动物性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扩大采样量并增加菌落挑取数量以进一步明确该菌株的传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动物性海产品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毒力基因
下载PDF
2012—2023年梧州市水产品和水体中O1/O139群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分析
10
作者 林静梅 冼桂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1期23-26,36,共5页
目的了解O1/O139群霍乱弧菌在梧州市水产品和水体中的污染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23年每年5—10月,对梧州市各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水产品和养殖池水随机采样,并定点采集易受污染的池塘水、江河水。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霍... 目的了解O1/O139群霍乱弧菌在梧州市水产品和水体中的污染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23年每年5—10月,对梧州市各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水产品和养殖池水随机采样,并定点采集易受污染的池塘水、江河水。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2012—2023年梧州市共监测水产品和水体4844份,共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53份,总检出率为1.09%。其中水产品监测3020份,检出率为1.42%(43/3020),水体监测1824份,检出率为0.55%(10/1824),水产品和水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6,P<0.05)。不同月份的水产品霍乱弧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3,P<0.05),其中9月的检出率较高(3.54%,12/339),7月的检出率较低(0.68%,4/588)。不同类型水产品和水体的霍乱弧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308、15.752,P均<0.05);水产品中蛙类检出率较高(10.27%,23/224),水体中养殖池水检出率较高(2.43%,7/288)。检出的53株菌株中,O1群小川型22株,O1群稻叶型24株,O139群7株;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梧州市水产品和水体均存在霍乱弧菌污染,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力度,及时掌握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严防霍乱疫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水产品 水体 监测 梧州市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VP-5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鲈鱼免疫信号通路相互关系研究
11
作者 余文杰 谢建华 +2 位作者 林勇文 郑守斌 蓝炎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64-169,共6页
本文以染病鲈鱼为试验材料,对其肝脏的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分析了致病菌与鲈鱼免疫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从染病鲈鱼肝脏中得到一株菌株VP-5。VP-5呈球杆状、弧形,有单鞭毛,运动活跃,为革兰氏阴性菌,对... 本文以染病鲈鱼为试验材料,对其肝脏的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分析了致病菌与鲈鱼免疫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从染病鲈鱼肝脏中得到一株菌株VP-5。VP-5呈球杆状、弧形,有单鞭毛,运动活跃,为革兰氏阴性菌,对酪氨酸、葡萄糖、甘露醇等反应阳性,对蔗糖、阿拉伯糖和棉子糖等反应阴性,其16S rRNA和TDH1基因序列与副溶血弧菌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经综合鉴定,致病菌VP-5为副溶血弧菌。鲈鱼受到副溶血弧菌VP-5感染后,免疫信号通路基因CD63、CXCR4、IL-8在鲈鱼肝脏组织中12 h和24 h时的相对表达量与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表皮组织中24 h和36 h时的相对表达量与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鲈鱼肝脏组织免疫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与副溶血弧菌VP-5的感染正相关,相对于表皮组织反应更快。鲈鱼的免疫信号通路基因CD63、CXCR4、IL-8积极反应于致病菌,这些基因的快速表达会引发鲈鱼自身免疫应答,增强鲈鱼抵抗致病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鲈鱼 CD63基因 CXCR4基因 IL-8基因
下载PDF
养殖环境及贝源溶藻弧菌MLST分型及其毒力基因、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玉东 张翔 +6 位作者 姚梦丽 谷莉 黄博闻 辛鲁生 白昌明 王崇明 唐小千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23,共13页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近年来贝类病害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之一,对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养殖环境水体和贝类组织中,溶藻弧菌的基因变异、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其分布规律。对12株溶藻弧菌...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近年来贝类病害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之一,对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养殖环境水体和贝类组织中,溶藻弧菌的基因变异、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其分布规律。对12株溶藻弧菌分离株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毒力因子以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12株溶藻弧菌的序列型(sequence typing,ST)分型互不相同,7株为Pub MLST数据库已经收录的ST型,5株因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位点变化而形成新的ST型,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溶藻弧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2株溶藻弧菌都携带tlh、fur和collagenase三种毒力基因,但均未检测到tdh、trh、toxR和tcpA毒力基因。溶藻弧菌携带毒力因子的种类和数量受地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来源的溶藻弧菌均具有多重耐药特征,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产生抗性。本研究表明,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溶藻弧菌具有种群复杂、遗传多样性高的特点;不同来源菌株在毒力基因携带和耐药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探究不同区域内不同来源的溶藻弧菌遗传变异及耐药性差异,对贝源溶藻弧菌的有效防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MLST 毒力基因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与病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荣 陈家良 +4 位作者 王洋 杨红霞 商永超 孙珊珊 张文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山西省阳泉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提高对食物中毒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法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25例有腹泻、腹痛... 目的调查和分析山西省阳泉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提高对食物中毒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法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25例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离出的11株分离菌株。结果11株分离菌株均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tdh,1株同时携带毒力基因trh和tdh,1株只携带毒力基因trh,1株只有毒力基因tlh。血清型分为3种型别,分别是O10:K4、O4:K63以及O5:unknown。根据11株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图谱将菌株分为5种不同的群,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显示8株来自患者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相同的ST型,属于同一克隆群。副溶血性弧菌病原体毒力、耐药基因和药敏表型相同,符合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判断其为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11株菌均只含有blaCARB耐药基因,且未检测到耐药质粒,对氯霉素、萘啶酸、四环素、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厄他培南、替加环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均敏感,对多黏菌素E中度敏感,均无耐药表型。结论这是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了食品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该食堂储存食物时生熟不分,副溶血性弧菌机会性繁殖在合适的含盐食物中也可以增殖,进而引起该起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脉冲场凝胶电泳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下载PDF
低浓度微酸性电解水对纯培养及海虾中副溶血性弧菌与腐败希瓦氏菌的杀灭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阳 王程可苡 +4 位作者 杨宇 罗宗洪 常冠红 王新 张春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探究低浓度微酸性电解水(low concentration 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LcSAEW)对纯培养及海虾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与腐败希瓦氏菌的杀灭作用,该研究通过平板计数、生长曲线、电导率、膜电位、胞内物质渗漏量、活性氧和显微镜... 为探究低浓度微酸性电解水(low concentration 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LcSAEW)对纯培养及海虾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与腐败希瓦氏菌的杀灭作用,该研究通过平板计数、生长曲线、电导率、膜电位、胞内物质渗漏量、活性氧和显微镜观察分析了LcSAEW对两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细胞膜完整性以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氯浓度为4、8 mg/L的LcSAEW处理纯培养副溶血性弧菌与腐败希瓦氏菌30 s时,菌落数均降低8 lg CFU/mL以上。用10 mg/L的LcSAEW处理接种两种目标菌的海虾10 min后,菌落数分别降低1.6、1.25 lg CFU/mL。LcSAEW处理后,2种细菌的代谢活性和胞内ATP浓度均降低,而电导率、胞外DNA、蛋白质和K^(+)含量均上升。此外,膜电位呈现超极化,胞内活性氧累积,细胞形态出现凹陷、皱缩现象。综上所述,LcSAEW可以破坏细胞结构、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菌活性紊乱甚至凋亡。该研究可为LcSAEW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微酸性电解水 副溶血性弧菌 腐败希瓦氏菌 杀灭效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对3种弧菌的拮抗效果及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刘钢 胡晓娟 +4 位作者 苏浩昌 徐武杰 徐煜 文国樑 曹煜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使用益生菌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细菌感染的非抗生素方法之一。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可在机体内分泌抗菌物质,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增强抗毒抗病能力等功能。研究了不同氧环境和不同培养基条件下... 使用益生菌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细菌感染的非抗生素方法之一。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可在机体内分泌抗菌物质,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增强抗毒抗病能力等功能。研究了不同氧环境和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嗜酸乳杆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溶珊瑚弧菌(V.coral-liilyticus)的生长情况,并通过牛津杯法和液体培养法结合PCR荧光定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评价了嗜酸乳杆菌对上述弧菌的拮抗效果及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厌氧条件下,哈维氏弧菌的菌量显著高于在好氧环境培养后的菌量(P<0.05)。不同培养基配比对4种细菌的生长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嗜酸乳杆菌对3种弧菌的生长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对虾肠道菌群背景下,嗜酸乳杆菌对副溶血弧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处理组的弧菌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减少,高菌量组的有益菌属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对上述3种弧菌的生长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对虾肠道菌群背景下对副溶血弧菌的生长也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能够优化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弧菌 拮抗 凡纳滨对虾 肠道菌群结构
下载PDF
河弧菌Ⅵ型分泌系统组成、功能及调控研究进展
16
作者 韩雨 冀赛森 +3 位作者 程倩 黄元铭 段然 梁未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1-577,共7页
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T6SS)是细菌中新发现的一种以直接接触方式释放毒性效应蛋白杀死真核“捕食者”或原核“竞争对手”的蛋白分泌装置,被喻为细菌的“分子武器”,在细菌环境适应性、致病性和基因的水平转移等方面都... 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T6SS)是细菌中新发现的一种以直接接触方式释放毒性效应蛋白杀死真核“捕食者”或原核“竞争对手”的蛋白分泌装置,被喻为细菌的“分子武器”,在细菌环境适应性、致病性和基因的水平转移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约25%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基因组中存在T6SS编码基因簇,存在广泛,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T6SS是细菌间生态位竞争的关键因素。T6SS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效应蛋白具有高度多样性,并不具有保守的特征序列,涉及的调控机制复杂,因此是T6SS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河弧菌(V.fluvialis)作为一种新发的食源性病原菌,T6SS的数量、组成和生理功能具有独特性,与其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及致病性有关。本文综述了河弧菌T6SS的组成结构、功能活性及调控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Ⅵ型分泌系统 河弧菌 效应蛋白 弧菌属
下载PDF
预防刺参腐皮综合征复方中药的筛选及体内药效评价
17
作者 庞明海 王春元 +6 位作者 王印庚 李成华 廖梅杰 张正 荣小军 李彬 刘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0-1140,共11页
为开发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复方中药,从14种中药中筛选出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抗菌复方FF-Z(诃子﹕五倍子﹕穿心莲﹕川芎=15 g﹕2 g﹕10 g﹕5 g)。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20、3... 为开发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复方中药,从14种中药中筛选出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抗菌复方FF-Z(诃子﹕五倍子﹕穿心莲﹕川芎=15 g﹕2 g﹕10 g﹕5 g)。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20、30和40 g/kg的复方FF-Z作为试验组,不含复方FF-Z的饲料为对照组,并以含恩诺沙星粉20 g/kg的饲料为药物对照组,连续投喂刺参10d,继而用终浓度为10^(7) CFU/mL的灿烂弧菌进行浸浴攻毒,以观察预防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灿烂弧菌对复方FF-Z极敏感,抑菌圈直径可达(23.10±0.62)mm,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7.81和15.63 mg/m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复方FF-Z各剂量组刺参的SOD、ACP和AKP活性显著提高,且优于药物对照组。在灿烂弧菌感染后,复方FF-Z各剂量组处理的刺参发病时间比阳性对照组推迟2d,其中复方FF-Z 20 g/kg组、FF-Z 30 g/kg组和FF-Z 40 g/kg组刺参的20d发病率分别为22.08%、22.14%和14.58%,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的84.45%。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添加30 g/kg复方FF-Z的饲料能够有效减轻灿烂弧菌入侵引起的刺参组织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研究证明,复方FF-Z能够显著提高刺参的免疫和抗病力,对灿烂弧菌引起的腐皮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效果,能延缓该病的发病进程并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皮综合征 灿烂弧菌 中药复方 恩诺沙星 体外抑菌 刺参
下载PDF
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兰青 刘红 +2 位作者 邓明镜 麻婷婷 许四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建立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并制定质量标准,用于该类试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收集培养多种创伤弧菌及其他弧菌病原体,经菌落鉴定、16s rRNA测序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后筛选出18份样本,稀释、分装后组成创伤弧菌核酸... 目的建立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并制定质量标准,用于该类试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收集培养多种创伤弧菌及其他弧菌病原体,经菌落鉴定、16s rRNA测序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后筛选出18份样本,稀释、分装后组成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邀请不同的实验室对参考品进行协作标定,并对参考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考察。结果建立的国家参考品,包括8份阳性参考品P1~P8、10份阴性参考品N1~N10、1份重复性参考品R和1份检测限参考品L;L使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浓度为1×10^(8)CFU/mL。4家实验室参与了国家参考品的协作标定,并根据结果制定质量标准为阳性符合率8/8,阴性符合率10/10,检出限要求至少为1×10^(3)CFU/mL及以上阳性,重复性要求检测10次均为阳性,且Ct值或定量值变异系数不大于5.0%。国家参考品均匀性检测的Ct值变异系数均不高于5%,符合要求;在2~8℃冷藏条件、室温放置7天,均未影响参考品稳定性。结论成功建立了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可用于企业试剂研发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国家参考品 核酸检测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珊珊 麻婷婷 许四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 建立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 收集并筛选河流弧菌核酸阳性和阴性临床分离株样本,建立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使用不同试剂对参考品进行协作标定,并对参考品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考核。结果 ... 目的 建立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 收集并筛选河流弧菌核酸阳性和阴性临床分离株样本,建立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使用不同试剂对参考品进行协作标定,并对参考品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考核。结果 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由20份样本组成,包括8份阳性参考品P1~P8、10份阴性参考品N1~N10、1份检测限参考品L和1份重复性参考品R,L经菌落计数法测定浓度为1×10^(8)CFU/mL。国家参考品的质量标准为阳性符合率8/8,阴性符合率10/10,检测限要求1∶104稀释或更高浓度时应均为河流弧菌阳性,重复性要求对稀释后的两个浓度水平的Ct值的变异系数(CV,%)均不大于5.0%。经过随机抽样检测,参考品均匀性符合要求,在2~8℃冷藏条件、室温放置7天均未影响参考品稳定性。结论 本研究研制了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并制定了其质量标准,可用于相关定性检测试剂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弧菌 核酸检测 国家参考品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溶藻弧菌冷冻保护剂配方与冻干工艺研究
20
作者 邵新飞 阙莉文 +4 位作者 黄郁葱 蔡佳 黄瑜 王蓓 简纪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17-127,共11页
【目的】研究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与优化冻干工艺条件,并探究冷冻干燥对菌株毒力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为菌种在冷冻干燥保藏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以溶藻弧菌HY9901为... 【目的】研究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与优化冻干工艺条件,并探究冷冻干燥对菌株毒力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为菌种在冷冻干燥保藏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以溶藻弧菌HY9901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究L-谷氨酸钠、海藻糖、脱脂乳、葡萄糖、甘露醇、甘氨酸6种单一保护剂对菌株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佳冷冻保护剂复配配方,并研究菌液浓度、预冻时间、预冻温度及复水介质4个因素对菌株冻干工艺的影响,优化溶藻弧菌冻干工艺条件。同时,通过储藏试验、半数致死量(LD_(50))试验和药敏试验,探究冻干菌株的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生物特性。【结果】6种单一保护剂对溶藻弧菌冻干的保护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L-谷氨酸钠、海藻糖、脱脂乳、葡萄糖、甘露醇、甘氨酸;菌株最佳冷冻干燥保护剂复配配方为海藻糖50 g/L+L-谷氨酸钠50 g/L+脱脂乳50 g/L,其存活率为62.12%,与单一保护剂的保护效果差异显著;冻干工艺最适条件:菌液浓度1×10~8~10~9 CFU/mL、预冻时间3 h、预冻温度-80℃、复水介质为PBS或50 g/L脱脂乳,此条件下菌株存活率可达到最大值(63.72%)。最佳冻干条件下,菌株储藏60 d期间,其活性无显著差异;菌株冻干前后的LD_(50)分别为1.22×10~8、1.20×10~8 CFU/mL,LD_(50)无显著差异。菌株在冻干前后的药敏抑菌圈直径无显著差异,对氟苯尼考、氯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均表现敏感;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均表现中度敏感;对丁胺卡那、哌拉西林等药物均表现耐药。【结论】溶藻弧菌HY9901的冷冻干燥复配配方为海藻糖50 g/L+L-谷氨酸钠50 g/L+脱脂乳50 g/L,冻干工艺条件为菌液浓度1×10~8~10~9 CFU/mL、预冻时间3 h、预冻温度-80℃、复水介质为PBS或50 g/L脱脂乳,该配方及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储藏性及生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冷冻干燥 冷冻保护剂 冻干工艺 毒力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