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动态视角的英语结果构式限制研究
1
作者 闫长红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结果构式存在严格的词汇和句法限制问题,Wechsler提出事件-论元同构体态模式来解释上述限制,但是该模式解释力有限,也很难用于二语习得。文章提出用力动态图式来分析英语结果构式。典型的结果构式图式是:施力者+施力行为(包括方式)+受力... 结果构式存在严格的词汇和句法限制问题,Wechsler提出事件-论元同构体态模式来解释上述限制,但是该模式解释力有限,也很难用于二语习得。文章提出用力动态图式来分析英语结果构式。典型的结果构式图式是:施力者+施力行为(包括方式)+受力者+状态变化(力传递的结果),表达的意思是:施力者发出某种施力行为,该行为引起受力者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力传递的结果。力动态图式不仅能够很好地解释Control构式,也能很好解释ECM结果构式。另外该图式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因而能更好地指导二语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动态 英语结果构式 事件-论元同构体态模式 词汇和句法限制
下载PDF
汉语的功用构式“N_(1)不能当N_(2)V”
2
作者 赵彧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7,共12页
“N_(1)不能当N_(2)V”具有多功能性,可以表达属性判断和价值判断两种功能,形式上有一些细微差异。概念隐喻、视点的变化促成了“N_(1)不能当N_(2)V”从语法构式发展为修辞构式,类推也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N_(1)图式槽位的扩展和N_(2)... “N_(1)不能当N_(2)V”具有多功能性,可以表达属性判断和价值判断两种功能,形式上有一些细微差异。概念隐喻、视点的变化促成了“N_(1)不能当N_(2)V”从语法构式发展为修辞构式,类推也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N_(1)图式槽位的扩展和N_(2)的习惯化是修辞化的表现。属性判断是语义推理的结果,价值判断的会话含义则来源于语用推理。属性判断意在讲述一种一般性的事理,价值判断除了传递一般性的事理关系,更意在表达言者的负面评价。事理关系的变化性在语法表现上存在否定与肯定,在语义识解上存在常态与异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判断 功用角色 语用推理 事理 负面评价
下载PDF
终结性句法编码的语言共性、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3
作者 王思雨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35-151,共17页
跨语言来看,终结性的编码存在两种主要句法机制:一是通过宾语的量化性决定事件的量化性,二是用显性的结果短语编码事件终结性。此外,语言中还存在编码终结性的形态手段。汉语编码终结性的特征体现在:完结类动词的量化性宾语不一定带来... 跨语言来看,终结性的编码存在两种主要句法机制:一是通过宾语的量化性决定事件的量化性,二是用显性的结果短语编码事件终结性。此外,语言中还存在编码终结性的形态手段。汉语编码终结性的特征体现在:完结类动词的量化性宾语不一定带来终结性;结果成分可以编码终结性但不影响光杆名词宾语的量化性;完结义小品词可以对终结性进行形态上的编码。本研究总结了终结性跨语言编码的共性和差异,并回顾了新构式主义视角下终结性编码的两个句法框架:外骨架模式和第一语段理论,探究了这两个理论框架对于汉语终结性现象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结性 词汇体 量化性 事件结构 新构式主义
下载PDF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4
作者 张达球 徐克洛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5期155-159,共5页
The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EMC), as a piculiar syntactic structure, shares its semantic features, but diversifies in its syntactic configur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languages. This paper tries to have a contrast... The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EMC), as a piculiar syntactic structure, shares its semantic features, but diversifies in its syntactic configur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languages. This paper tries to have a contrast study of the Middle Construcit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find the two languages share the same semantic features that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semantic quantitatives (SQs) of the Adverb (Adjunct in the syntactic term) and the SQs of the Verb denoted by the predicate of MC leads to the deactivization of the predicate by means of the Adjunct, functioning as a quantitative device, assign delimitation to the predicate, hence ensures the grammatic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But syntatically, we agree that the NP Movement Approach accounts for the formation of EMC, while we argue in Chinese it is the verb raising that results in the MC. This paper first represents the 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the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is elabora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Chinese,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finally the motivations of the Ec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unctions are explored and hence a new hypothesis is raised to probe the similar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Construction deactivization telicity Resultative
下载PDF
Boundedness and Sentence Completion
5
作者 Changyin Zhou Lingli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9期142-146,共5页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undedness and sentence completion. We found that it is the boundedness of eventualities instead of telicity of verbs that virtually affects and restricts sentence ...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undedness and sentence completion. We found that it is the boundedness of eventualities instead of telicity of verbs that virtually affects and restricts sentence completion. Unboundedness and boundedness of eventualities are the underly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nd restrict sentence completion while sentence-completing elements are explicit markers of boundedness and unbounde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b telicity BOUNDEDNESS sentence completion
下载PDF
基于物性结构理论的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昌松 齐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29-142,共14页
本文从物性结构理论中的施成角色和功能角色出发,研究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VAN和VTN的语义构造及其对句法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指向施成角色的VAN(如“剪画”)和指向功能角色的VTN(如“贴画”)在受否定词“没”修饰时表现有所不同:VAN... 本文从物性结构理论中的施成角色和功能角色出发,研究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VAN和VTN的语义构造及其对句法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指向施成角色的VAN(如“剪画”)和指向功能角色的VTN(如“贴画”)在受否定词“没”修饰时表现有所不同:VAN中的VA在受“没”修饰时会受到限制(如“#剪画没剪”),而VTN中的VT则无此限制(如“贴画没贴”)。我们认为,这种否定限制与动名复合词VN形成过程中V所指涉的物性角色有关:施成角色参与VAN的形成并对其产生影响,而功能角色对VTN的形成没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VAN的否定限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并从物性角色的视角探讨了词汇内部语义结构对句法产生的反向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名复合词 物性结构 功能角色 施成角色 词义结构
下载PDF
上古汉语活动与达成情状的识解——以动词“卖”和“买”为例
7
作者 杨加玉 《现代语文》 2023年第9期37-45,共9页
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事件表达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状识解。在情状类型的歧义识解中,有界和无界的区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动词“卖”和“买”为例,对上古汉语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情状识解予以分析,并对影响情状识解的句法因素进行探讨。... 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事件表达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状识解。在情状类型的歧义识解中,有界和无界的区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动词“卖”和“买”为例,对上古汉语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情状识解予以分析,并对影响情状识解的句法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显示,直接宾语的界限、特定类型的补语、副词以及VP在连动式中的位置,都会对动词情状的识解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状类型 情状识解 活动 达成 终结性
下载PDF
补语标记“得”功能和意义的重新认识
8
作者 林碧虹 《现代语文》 2023年第2期51-57,共7页
在现代汉语中,“得”最基本的用法是作为补语标记,以往研究中对补语标记“得”的功能和意义的看法存在一定争议。基于“完结短语”理论,重新分析“得”的功能和意义,认为“得”的功能是为前面的动词提供一个完结点,实际上是一个完结状... 在现代汉语中,“得”最基本的用法是作为补语标记,以往研究中对补语标记“得”的功能和意义的看法存在一定争议。基于“完结短语”理论,重新分析“得”的功能和意义,认为“得”的功能是为前面的动词提供一个完结点,实际上是一个完结状态标记,其后补语C表达的是谓词核心的一个具体完结状态,可称之为“完结状态补语”。“得”的语法意义是“达及”,“V得C”结构表示“V达及C所示的某个具体完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 补语标记 完结状态标记 功能 意义
下载PDF
动量与体貌:VP前的“一”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街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
该文认为“一VP”中“一”的基本含义是表示动量、计量动作过程本身的。“一”这个动量成分赋予VP所表达情状一个[+telic]特征,并决定所在结构可解析为完成体或不太典型的完成体。“一”是一个极性词,由此衍生出主观量意义。“一”的几... 该文认为“一VP”中“一”的基本含义是表示动量、计量动作过程本身的。“一”这个动量成分赋予VP所表达情状一个[+telic]特征,并决定所在结构可解析为完成体或不太典型的完成体。“一”是一个极性词,由此衍生出主观量意义。“一”的几种意义不匀质、不对应,显得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P” 动量 [+telic]
下载PDF
致使运动事件“把”字句构式的句法语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建伟 张晓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无论是英语致使运动事件构式,还是表达致使运动事件的汉语"把"字句,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寄寓在这些构式中的运动事件是因为构式各构成成分的协同作用才具有语言上的实现。为了分析"把"字的构式意义,本文选择了有界和... 无论是英语致使运动事件构式,还是表达致使运动事件的汉语"把"字句,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寄寓在这些构式中的运动事件是因为构式各构成成分的协同作用才具有语言上的实现。为了分析"把"字的构式意义,本文选择了有界和有定这两个重要的句法语义范畴,比较了表达运动事件的"把"字句与对应的英语表达,发现"把"字句表现出更高程度的有界显性和有定显性,这个结果可以视为汉语属于限界语言的一个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使运动事件 “把”字句 有界 有定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汉语名名组合的自动释义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魏雪 袁毓林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共10页
该文以现代汉语(特别是网络搜索词)中的名名组合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基于规则的汉语名名组合的自动释义方法。其研究步骤为:(1)利用《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中名词的语义类别,来建立名名组合的语义类组合模式;(2)在"生成词库论&qu... 该文以现代汉语(特别是网络搜索词)中的名名组合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基于规则的汉语名名组合的自动释义方法。其研究步骤为:(1)利用《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中名词的语义类别,来建立名名组合的语义类组合模式;(2)在"生成词库论"中物性角色思想的指导下,用名名组合中某个名词的施成角色或功能角色作为释义动词,来揭示这两个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3)以语义类组合模式为单位构建名名组合的释义模板,并汇集成名名搭配数据库;(4)利用《知网》资源,来获取具体名词的施成角色和功能角色,建立汉语名词知识库。在这两个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实现了一个汉语名名组合的自动释义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名组合 自动释义 释义动词 语义类 释义模板 施成 功能角色
下载PDF
逻辑转喻、事件强迫与名词动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宋作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9,共13页
文章认为名词动用属于逻辑转喻,可以用生成词库理论中的事件强迫来解释。对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十类名词动用的考察显示,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与前人的研究视角不同,这一方法不是看源名词在名源动词的语义结构中充当什么语义角色,而是反... 文章认为名词动用属于逻辑转喻,可以用生成词库理论中的事件强迫来解释。对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十类名词动用的考察显示,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与前人的研究视角不同,这一方法不是看源名词在名源动词的语义结构中充当什么语义角色,而是反过来,看名源动词在源名词的语义结构中充当什么物性角色。这一独特的视角可以更好地解释一些问题,还可以揭示一些前人研究中没有发现的规律。与典型的逻辑转喻(宾语强迫)相比,名词动用呈现出一些自身独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用 生成词库理论 逻辑转喻 事件强迫 施成角色 功用角色
下载PDF
从前加到后附:“(有)所”的跨层后缀化研究——兼论“有所”的词汇化及其功能与表达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谊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53,96,共14页
历时演化看,"所"从结构助词转化为后附缀,再虚化;"有所"从跨层结构到韵律词、语法词,再虚化为词汇词;"有所X"从带转指结构的述宾短语,到带谓词宾语的错位结构,再发展为带不及物谓词、体词的述宾短语。共... 历时演化看,"所"从结构助词转化为后附缀,再虚化;"有所"从跨层结构到韵律词、语法词,再虚化为词汇词;"有所X"从带转指结构的述宾短语,到带谓词宾语的错位结构,再发展为带不及物谓词、体词的述宾短语。共时发展看,"有所"的句法功能正在分化,带体词宾语的及物性在增强,描摹心理动词、形容词的正转向摹状化、副词化;表达功用主要是对"X"的有界化、适量化表述;继承古代"有所X"的四字格式现已占据优势,并且形成了一系列对举、连用式,尤其是类推化的多项排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所 后附缀 后词缀 词汇化 有界化
下载PDF
现代汉语动结式补语是一种内部情态体——“完结短语”假设对动结式结构的解释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玄玥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67-78,共12页
汉语动结式是在句法中生成的结构,本文从补语对述语的"完结"功能出发,提出补语在汉语动词短语内部投射为"完结短语",是述语最近的功能短语,是动词的"内部体",补语给述语动作一个"完结"状态。... 汉语动结式是在句法中生成的结构,本文从补语对述语的"完结"功能出发,提出补语在汉语动词短语内部投射为"完结短语",是述语最近的功能短语,是动词的"内部体",补语给述语动作一个"完结"状态。并通过分析名词短语的受影响性,指出动结式的宾语是补语指派的论元。"完结短语"这一理论假设解决了将补语处理为句子第二谓语所产生的很多理论问题,使动结式分析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补语 内部情态体 “完结短语”假设
下载PDF
从物性结构看“处所+N”复合词的词义与释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作艳 孙傲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6,共7页
该文从物性结构角度分析了"处所+N"复合词中处所成分与中心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现单纯表事物存在之处的很少,多表示事物使用或者产生的地方,或兼而有之。隐含的谓词是名词的功用角色或施成角色,这些谓词应该出现在释义中,... 该文从物性结构角度分析了"处所+N"复合词中处所成分与中心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现单纯表事物存在之处的很少,多表示事物使用或者产生的地方,或兼而有之。隐含的谓词是名词的功用角色或施成角色,这些谓词应该出现在释义中,以揭示构词成分间的具体语义关系,阐明事物的命名理据。目前有些词的释义尚不完备,缺乏相应的谓词。研究还发现,在事物命名中功用、施成特征比处所更重要,功用构式、施成构式在定中词汇构式中层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词 物性结构 功用角色 施成角色 词汇构式
下载PDF
再论“有界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毅敏 林允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6-21,共6页
体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有界性由于常在进行时态中表现出模糊性,又与终结性等概念混淆不清,在语言学界备受争议。本文从词汇体和语法体的区别角度解决了有界性在进行时态中的两难处境,在阶模式的框架下明晰了有界性与终结性的表征范畴,从而... 体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有界性由于常在进行时态中表现出模糊性,又与终结性等概念混淆不清,在语言学界备受争议。本文从词汇体和语法体的区别角度解决了有界性在进行时态中的两难处境,在阶模式的框架下明晰了有界性与终结性的表征范畴,从而去除了有界性在以往研究中的模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体 语法体 有界性 终结性 阶模式
下载PDF
英语时限状语及时段状语视角下的事件终结性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双文庭 赵亚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4,共5页
本文以Vendler及Smith对事件类型的划分为基础,从词汇体的视角探讨英语时限状语和时段状语同各类事件动词(短语)搭配时对事件终结性产生的影响。常规情况下,这种搭配须受时间状语及事件动词(短语)自身语义相容的限制,但二者的非常规搭... 本文以Vendler及Smith对事件类型的划分为基础,从词汇体的视角探讨英语时限状语和时段状语同各类事件动词(短语)搭配时对事件终结性产生的影响。常规情况下,这种搭配须受时间状语及事件动词(短语)自身语义相容的限制,但二者的非常规搭配也比较常见,对这种扭曲搭配的合理解释需要合适的语境支撑。进入句法层面后,词汇体层面事件动词(短语)自身的语义表达,还须受语法体的制约和影响,二者协调才能表达既合逻辑又合语法的终结性/非终结性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限状语 时段状语 事件 终结性
下载PDF
“追累”动结式与完结短语理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玄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5,共12页
"追累"动结式的三种可能释义是动结式的句式意义、宾语性质和动与补之间关系的集中体现。"完结短语"理论通过跨语言考察动词情状后,认为汉语动结式的补语是动词的"完结"特征,是一种动词内部体,论元的受... "追累"动结式的三种可能释义是动结式的句式意义、宾语性质和动与补之间关系的集中体现。"完结短语"理论通过跨语言考察动词情状后,认为汉语动结式的补语是动词的"完结"特征,是一种动词内部体,论元的受影响性与动词的完结性质紧密联系,而轻动词决定动结式的结构意义和动结式主语论元的语义角色。"追累"句中,轻动词为行使义"把"时,补语语义指向宾语;轻动词为致使义"使"时,句子做施受倒置解;补语语义指向主语的解释,宾语应为非受影响性论元。"完结短语"理论的分析简约,具有语言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追累” “完结短语”理论
下载PDF
有界性与英语动结式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毅敏 林允清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8,共8页
有界性是否是英语动结式的普遍特征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在阶模式的框架内用时间轴和空间轴共同表征事件的内部时间特征,从而明晰了动结式的体结构和有界性的表征范畴。探讨了有界性与英语动结式之间的关系,即有界性是所有类型动结式... 有界性是否是英语动结式的普遍特征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在阶模式的框架内用时间轴和空间轴共同表征事件的内部时间特征,从而明晰了动结式的体结构和有界性的表征范畴。探讨了有界性与英语动结式之间的关系,即有界性是所有类型动结式的普遍特征,有界性约束动结式的体结构,动结式的体特征实现有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界性 英语动结式 阶模式
下载PDF
“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的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芸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终结性,即谓语部分要求包含某种终结点。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研究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其中动结式结构是最适合于被动式的谓语形式...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终结性,即谓语部分要求包含某种终结点。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研究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其中动结式结构是最适合于被动式的谓语形式,是被动句的原型。对于一些影响义内涵的动词,我们可以采用体标记来进行有界化。此外,谓语动词后带宾语和"所"字标记也是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字句 动词 终结 定界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