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act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on Older Europeans’ Physical Health
1
作者 Eleni Serafetinidou Christina Parpoula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年第2期41-56,共16页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in relation to various health outcome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The impact of “Big Five” on physical health is here explored for older Europeans with a focu...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in relation to various health outcome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The impact of “Big Five” on physical health is here explored for older Europeans with a focus on examining age groups differences. The study sample included 378,500 respondents derived from the seventh data wave of Survey of Health, Aging and Retirement in Europe (SHARE).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 of older Europeans was estimated by constructing an index 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effect of well-established health indicato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chronic diseases, mobility limitations, limitations with basic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self-perceived health. This index was used for an overall physical health assessment, for which the higher the score for an individual, the worst health level. Then, through a dichotomization process applied to the retriev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cores, a two-group discrimination (good or bad health status) of SHARE participants was obtained as regards their physical health condition, allowing for further con-struct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o assess the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of “Big Five” and their protective role for physical health. Results showed that neuroti-cism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physical health for all age groups un-der consideration, while extraversion, agreeableness and openness were not found to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elf-reported physical health levels of midlife adults aged 50 up to 64. Older adults aged 65 up to 79 were more prone to open-ness, whereas the oldest old individuals aged 80 up to 105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open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Physical Health Older Europeans SHAR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下载PDF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思想探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勇 李莉 +1 位作者 陈君 高思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疗法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医整体观哲学思想影响下,以五行理论为指导,把五行与五音、五脏、五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五音养生保健、五音调治五脏、五音调...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疗法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医整体观哲学思想影响下,以五行理论为指导,把五行与五音、五脏、五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五音养生保健、五音调治五脏、五音调节五志“三位一体”的中医五音疗法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医音乐疗法的临床实践基础,促进了中华音乐疗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音疗法 思想体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十四五”主要勘探进展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宇 赵培荣 +5 位作者 刘士林 刘超英 程喆 陈前 陈刚 张飞燕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共18页
在系统梳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四五”以来高质量勘探举措、理论技术进展及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勘探发展战略。“十四五”以来,中国石化坚定资源发展信心,大力推动高质量勘探实践,在塔里木、四川、... 在系统梳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四五”以来高质量勘探举措、理论技术进展及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勘探发展战略。“十四五”以来,中国石化坚定资源发展信心,大力推动高质量勘探实践,在塔里木、四川、渤海湾、准噶尔、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深层碳酸盐岩、陆相页岩油、深层页岩气、中西部碎屑岩、成熟探区隐蔽油气藏、深层煤层气等领域取得了主要勘探成果,为石油稳增长、天然气快上产夯实了储量基础。同时,发展完善了超深走滑断控缝洞型油气成藏理论、创新形成了页岩油成储成烃富集理论、深化了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与致密碎屑岩油气差异富集机理认识等;攻关形成了复杂地质结构与储层结构条件下的以地震勘探、深层—超深层钻完井、超深层测录试井、水平井压裂技术等为代表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工艺技术。展望未来,中国石化探区具备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的资源基础,勘探工作聚焦保拓矿权、勘探突破、规模增储三大核心责任,以深地工程、页岩油气示范工程、致密碎屑岩效益攻坚、常非统筹为统领,加快推进战略突破发现,落实规模增储阵地,进一步夯实上游可持续发展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十四五” 勘探成果 理论认识 勘探技术 发展潜力 发展思路 发展战略
下载PDF
浅议“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 被引量:3
4
作者 常学辉 张良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长期不寐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和危害。作者查阅古代医家文献及现代诸多学者论文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治疗不寐经验,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长期不寐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和危害。作者查阅古代医家文献及现代诸多学者论文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治疗不寐经验,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观点。文章分别从生理状态、病理变化、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就不寐与五脏六腑的管理进行论述,认为生理情况下人体各脏腑各司其职,互相协调,方可正常寤寐。病理情况下,各种因素引起五脏六腑功能失常,直接或间接导致心神不宁、心神失养,阴阳失交,从而产生不寐。因不寐的发病与五脏六腑均有密切联系,故概括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通过探讨不寐与脏腑的关系,旨在拓宽临床不寐中医论治思路,为不寐的中医辨证论治开辟新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五脏 六腑 辨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果统计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乔金友 张宏彬 +4 位作者 孙健 王星 张一铭 曹露 陈海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2,共5页
为跟踪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状况,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应用,对黑龙江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五点取样法实测调查抽样县(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动土情况... 为跟踪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状况,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应用,对黑龙江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五点取样法实测调查抽样县(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动土情况及秸秆覆盖率,调查并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地块与相邻的非保护性耕作地块玉米株高、杂草及病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采用免耕播种和少耕播种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动土率低于50%的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地块占总调研地块的75%,秸秆覆盖率大于30%的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比例占60%;实施免耕或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地块的玉米株高、杂草及病虫发生机率与相邻非保护性耕作地块差异不大,整体效果较好,尤其在遭受大风和强降雨灾害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的玉米抗倒伏优势明显;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机械生产作业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保护黑土资源,在黑龙江省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实施效果 五点取样法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五强一化”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月萍 赵羽习 +2 位作者 许贤 夏晋 路琳琳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提出“土水交融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构建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以强智能和强实践为核心的“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探讨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在创新与实践、前沿与智能化两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经验。“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实现了大土木融通的培养模式,开辟了土建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向,可为高校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交融通 “五强一化” 强智能 强实践 新工科
下载PDF
用T4C模式培养高阶能力:对杜威教学法的重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正梅 陈丽莎 王凯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8,22,共11页
约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重新审视了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强调该教学法忽视的杜威哲学中的要素:民主、共同体中的交流与合作、对工具的使用、对结果的反思,以及最终作品的产生和共同体的改善。本文通过... 约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重新审视了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强调该教学法忽视的杜威哲学中的要素:民主、共同体中的交流与合作、对工具的使用、对结果的反思,以及最终作品的产生和共同体的改善。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杜威著作,结合其中蕴含的其他重要要素提出了T4C模式。T4C模式强调个体的探究性学习(C1代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杜威称之为反思性思维或实践)是在共同体中利用工具(Tools,如概念、技术等)以合作(C2)和交流(C3)的方式开展的。这种探究性学习的预期结果是获得创造性的新体验和新工具(C4)。T4C模式为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工具使用能力、批判性思维、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高阶能力,提供了培养框架,其本质在于用高阶能力培养高阶能力,有助于实现杜威社会政治理想中民主与教育的根本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五步教学法 高阶能力 4C能力 反思性思维 探究 T4C模式
下载PDF
用户体验视角下的文创产品互动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1-364,共4页
目的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探究文创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探索文创产品的互动性设计策略,以优化文创设计,创造能更符合用户需求、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的产品。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用户体验视角下的文创产品研究现状展开研究,并采用案例法... 目的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探究文创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探索文创产品的互动性设计策略,以优化文创设计,创造能更符合用户需求、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的产品。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用户体验视角下的文创产品研究现状展开研究,并采用案例法进一步了解基于用户体验的文创设计成功案例,为设计提供参考。结论 用户体验包括感官体验、行为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和关联体验,文创产品设计应该关注用户体验,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具有互动性的文创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文创产品设计 互动设计 五感
下载PDF
“五育融合”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与实践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理宣 姜若梅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五育融合”起源于中国近代国民教育改革、拯救民族存亡危机的思考,成熟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审视“五育融合”的教学现状发现,还存在低层化的教学目标、碎片化的教学方式... “五育融合”起源于中国近代国民教育改革、拯救民族存亡危机的思考,成熟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审视“五育融合”的教学现状发现,还存在低层化的教学目标、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贫乏的知识内涵、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等困境。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确立崇高的教学目标、赋予知识丰富的育人内涵、实施大概念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人的全面发展 整体育人
下载PDF
陶行知的高等教育改革创举及其教育家精神新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运来 杜淑惠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陶行知是一位实现了教育家精神和改革家实践耦合发展的大先生,是“革命的教育家”和“教育家的革命”的典范。在投身平民教育运动之前,他业已在我国高等教育革新方面做出了若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包括力主首开“女禁”,开辟中国女子... 陶行知是一位实现了教育家精神和改革家实践耦合发展的大先生,是“革命的教育家”和“教育家的革命”的典范。在投身平民教育运动之前,他业已在我国高等教育革新方面做出了若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包括力主首开“女禁”,开辟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新天地;首倡“教学法”,以“学”为中心引领全国;引进“选科制”,拉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大幕;创办“暑期学校”,发出以教育改造社会之嚆矢。除了大爱、奉献、创造、求真这“四种精神”之外,“平等精神”也在陶行知精神图谱上占有重要位置,因为他主张师生平等、男女平等;呼吁教学相长,“教”“学”平等;倡导知行合一,“劳力”与“劳心”平等;追求“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高等教育改革 平等精神 陶行知“五种精神”
下载PDF
智能制造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新兰 徐有军 沈丽琴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不断交叉融合,新技术和新业态催生出复合型企业,使得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呈现迅速增长趋势。作为技能人才重要供给源的职业院校,为应对智能制造类高端技能人才储备不足问题,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不断交叉融合,新技术和新业态催生出复合型企业,使得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呈现迅速增长趋势。作为技能人才重要供给源的职业院校,为应对智能制造类高端技能人才储备不足问题,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面向智能制造领域,整合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制造企业等社会各方资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本文探索将“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学校”五方融为一体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将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紧密对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精准服务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类专业 产教融合 五位一体 复合型人才 培养路径
下载PDF
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黎 周鸿雁 +4 位作者 申存周 赖蓉 王海燕 孙逊沙 冯慧宇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队列研究方法,由参与研究的指导医师对自愿纳入研究的住院医师进行5次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形成性评价,每次均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反馈指导。... 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队列研究方法,由参与研究的指导医师对自愿纳入研究的住院医师进行5次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形成性评价,每次均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反馈指导。对形成性评价前后住院医师的自评和他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名住院医师纳入研究。第5次形成性评价得分(90.00±2.47)分与第1次得分(61.24±9.8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名住院医师完成自评问卷,结果提示,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后,住院医师更注意在沟通前了解患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据此拟定不同沟通策略。在沟通中,住院医师更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语气的变化,主动询问患者的理解程度、治疗期望和意愿(P<0.05)。结论应用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可有效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临床教学五步法 医患沟通 胜任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财务管理课程“五维一体”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玲 谷小科 《对外经贸》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五维一体”思政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和当今开展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从问题维度、情感维度、生活维度、实践维度和明理维度这五方面出发,挖掘财务管理课程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五维一体”思政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和当今开展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从问题维度、情感维度、生活维度、实践维度和明理维度这五方面出发,挖掘财务管理课程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巧妙与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相融合,打造有温度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五维一体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皮内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用于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云霞 蒋涛 崔艳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皮内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对心脾两虚不寐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天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2021年5月—2021年10月入住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皮内针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皮内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对心脾两虚不寐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天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2021年5月—2021年10月入住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皮内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五音疗法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得分较干预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内针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能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心脾两虚证 皮内针 子午流注 五音疗法
下载PDF
调和五脏辨治咳嗽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海艳 冯淬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咳嗽既是一种独立疾病,又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可见于多种其他疾病,若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本课题组基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在临证实践过程中,审病因以分外感内伤,析主症以辨寒热虚实,参兼症以定... 咳嗽既是一种独立疾病,又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可见于多种其他疾病,若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本课题组基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在临证实践过程中,审病因以分外感内伤,析主症以辨寒热虚实,参兼症以定五脏六腑,尤善于剖析五脏致咳病机,辨析咳嗽脏腑病位,注重调和脏腑功能,明析痰液性质,重视宣降肺气,恢复肺之宣肃而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文章总结了本课题组调和五脏辨治咳嗽的经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调和五脏 经验成果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及其实践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娜 许评 +1 位作者 潘蓉 吴燕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任务,实施“五育并举”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育,能够积极有效开展是涉农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重要基础。该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任务,实施“五育并举”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育,能够积极有效开展是涉农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重要基础。该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存在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劳动教育开展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涉农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劳动教育 实践策略
下载PDF
高质量区域空间格局构建下中国经济区划调整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国平 朱婷 孙瑀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
经济区划调整对于塑造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的划分逻辑与影响。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以及知识要素为主导... 经济区划调整对于塑造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的划分逻辑与影响。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以及知识要素为主导所形成的新空间集聚等第二性地理因素逐渐替代资源禀赋等第一性地理因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三北”经济增长乏力、区域差异扩大及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由东西分化转变为南北分化等挑战。随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向型经济为主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空间格局也需进行相应调整。本文提出划分五大经济区域的新方案,将原来的四大经济区调整为东南、西南、东北、华北、西北五大经济区,从而强化经济区内部联系,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顺应构建高质量区域空间格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划 区域空间格局 四分法 五分法 高质量发展 中国
下载PDF
广东省“五外联动五方合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廉 《中国商论》 2024年第6期152-155,共4页
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已成为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广东省中山市以培育(招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方为切入点,聚集政务方,跨境(电商)贸易的企业方,提供物流、支付等专业服务方及目标东道国导入资源的运营... 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已成为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广东省中山市以培育(招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方为切入点,聚集政务方,跨境(电商)贸易的企业方,提供物流、支付等专业服务方及目标东道国导入资源的运营方,打造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进口与出口双向联动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形成了“五外联动五方合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广东省外贸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山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产业数字化升级有待提高、人才资源要素支撑性不足和产业链衔接性有待完善的现实困境。对此,本文从“五外联动”实现协同发展、“五方合力”推动高效协作两个方面探讨广东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旨在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外联动 五方合力 跨境电子商务 高质量发展 进出口 国际贸易
下载PDF
五螺旋框架下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组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尤莉 王瑞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8,共15页
高校是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对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支撑性和引领性。利用五螺旋创新理论框架,探究政府支持、产业基础、学术能力、公众需求、创新环境等关键要素影响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前因条件和交互效应。对比... 高校是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对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支撑性和引领性。利用五螺旋创新理论框架,探究政府支持、产业基础、学术能力、公众需求、创新环境等关键要素影响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前因条件和交互效应。对比我国31个省份组态效应,结合NCA和fsQCA方法,发现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具有“多重并发”特征。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没有绝对最优路径,只有相对最优路径,不同驱动路径之间存在差异性和等效性。政府支持、产业基础、学术能力、公众需求、创新环境之间不同组态形成了3条高区域科技创新路径和4条非高区域科技创新路径。3条高区域科技创新路径分别是政产学公众联合导向型、政产公众环境联合导向型、产学公众环境联合导向型;4条非高区域科技创新路径分别是产业缺失型、政环境缺失型、政产环境缺失型、学术环境缺失型。其中,政府组织协调职能、持续稳定的公众参与机制和区域内部规模化创新环境有效促进了高校内部创新活动与区域整体要素资源的结构性契合,增加了不同驱动路径之间的等效转化机会。为此,不同区域应依据产业资源禀赋特点和高校发展特色,科学调整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嵌入形式,从单一优化转向组态耦合,实现多重条件的组态优化。以新型举国体制为主线持续推动科教融汇、产教协同,激活公众创新基因和区域创新势能,不断提升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 高校参与 五螺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与实践——以家禽科学方向人才培养为例
20
作者 李转见 许会芬 +9 位作者 蔡含芳 李红 韩笑 李文婷 刘深贺 田亚东 付彤 牛晖 李孝法 李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自教育部提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创新创业...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自教育部提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结合学院现有条件、政策及历年来本科生科研实践训练和参赛经验,总结凝练出“平台支撑+兴趣团队+导师领航+项目连结+竞赛提升”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家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也为我国农林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创新创业型 动物科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