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具有任意初始能量的含对数非线性源分数阶p-Laplace抛物方程
1
作者 李兴泉 杨晗 冯玉丽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5,共10页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对数非线性源的分数阶p-Laplace抛物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在亚临界初始能量条件下,利用凸方法证明了解在有限时刻爆破;在临界初始能量条件下,通过研究原方程的近似问题得到了整体解的存在性并建立了L^(2)范数的衰减估计;...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对数非线性源的分数阶p-Laplace抛物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在亚临界初始能量条件下,利用凸方法证明了解在有限时刻爆破;在临界初始能量条件下,通过研究原方程的近似问题得到了整体解的存在性并建立了L^(2)范数的衰减估计;在超临界初始能量条件下,给出了全局解和爆破解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方程 分数阶p-Laplace 任意初始能量 整体解 爆破
下载PDF
基于P&T-GC-MS技术的甲醇试剂中苯系物本底研究
2
作者 王巧云 张海宇 +1 位作者 王海燕 马名扬 《化学试剂》 CAS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苯系物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水环境监测优先管控的主要污染物。生活饮用水,尤其水源地水中通常并不希望检出苯系物,这些水体中苯系物的含量一般不高,浓度在方法检出限附近。因此分析过程所用试剂,尤其是标样配制必不可少的甲醇... 苯系物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水环境监测优先管控的主要污染物。生活饮用水,尤其水源地水中通常并不希望检出苯系物,这些水体中苯系物的含量一般不高,浓度在方法检出限附近。因此分析过程所用试剂,尤其是标样配制必不可少的甲醇中是否存在苯系物杂质,存在情况如何,对水中低浓度苯系物的准确测定非常关键。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T-GC-MS)具有较好的分离度和灵敏度,且进样量少、干扰小,是水中痕量苯系物检测的优选方法。本研究基于P&T-GC-MS法,开展甲醇试剂的苯系物本底研究,探索实验室常用甲醇试剂中的苯系物杂质对定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为环境监测相关工作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试剂 苯系物 本底研究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T-GC-MS) 痕量分析
下载PDF
P-block基金属原子在TiO_(2)(110)表面的吸附及扩散性质研究
3
作者 丁雅妮 郭梦雨 +3 位作者 王博涵 贾晨怡 王美娟 史金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1,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我们系统研究了p-block金属原子(Sn,Sb,Bi和Te)在TiO_(2)(110)表面上的吸附及扩散行为.计算结果表明Sn,Sb及Bi金属原子在TiO_(2)(110)表面上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和较高的扩散势垒,倾向于形成分散的p-...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我们系统研究了p-block金属原子(Sn,Sb,Bi和Te)在TiO_(2)(110)表面上的吸附及扩散行为.计算结果表明Sn,Sb及Bi金属原子在TiO_(2)(110)表面上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和较高的扩散势垒,倾向于形成分散的p-block单原子,然而对于Te金属原子,由于其与衬底结合能相对较弱且扩散势垒较低而更倾向于形成团簇,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实验上构建基于p-block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ock单原子催化剂 吸附及扩散势垒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ultraviolet spectra of p-C_(6)H_(4)-C_(20)
4
作者 CHEN Xi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8,共8页
Geometry optimization of p-C_(6)H_(4)-connected cyclo[20]carbon(p-C_(6)H_(4)-C_(20))was carried out at M062X/6-311G(d,p)level,three kinds of bond orders(Mayer,Laplacian,and Wiberg),electron-hole distributions,localize... Geometry optimization of p-C_(6)H_(4)-connected cyclo[20]carbon(p-C_(6)H_(4)-C_(20))was carried out at M062X/6-311G(d,p)level,three kinds of bond orders(Mayer,Laplacian,and Wiberg),electron-hole distributions,localized orbital locators(LOL),and infrared(IR)spectrum were also performed at the same level.Based on TD-DFT M062X/6-311G(d,p)method,the first 20 excited states and ultraviolet(UV)spectra of p-C_(6)H_(4)-C_(20) were calculated.Calculation results of π-electron delocalization analyses prove thatπ-electron delocalization of p-C_(6)H_(4)-C_(20)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on shorter C-C bonds rather than longer C-C bonds,and inside/outside of the ring plane rather than above/below the ring plane.Two absorption peaks of p-C_(6)H_(4)-C_(20) locate at about 319 nm and 236 n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_(6)H_(4)-C_(20) Bone orders UV spectrum Electron-hole analyses π-electron delocalization analyses
下载PDF
栅极几何结构对MIS栅结构常关p-GaN/AlGaN/GaN HEMTs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都继瑶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HEMTs)具有高速开关和极高击穿电场等特性,在功率器件领域应用广泛。为提高HEMT器件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了栅极几何结构对具有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栅极结构的常关型p-GaN/AlGa...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HEMTs)具有高速开关和极高击穿电场等特性,在功率器件领域应用广泛。为提高HEMT器件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了栅极几何结构对具有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栅极结构的常关型p-GaN/AlGaN/GaN HEMTs性能的影响。栅极介质层采用5 nm厚的原位生长AlN,AlN/p-GaN界面呈现出更明显的能带弯曲和更宽的耗尽区,有利于阈值电压向正向偏移,且其相对较宽的能带错位有助于抑制栅极电流。实验结果表明:与栅极非覆盖区长度为0μm和6μm的MIS栅极相比,非覆盖区长度为3μm的MIS栅极可提高器件综合性能,有效抑制正向栅极电流,将阈值电压提高至3 V,并较好地保持电流密度为46 mA/mm;栅极结构中两侧没有栅极覆盖的区域在导通过程和导通状态下均可引起较大的沟道电阻,且沟道电阻随着非覆盖区长度增加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aN/AlGaN/GaN异质结 AlN介质层 常关型器件 金属/绝缘体/半导体 栅极非覆盖区
下载PDF
关元命门序贯针刺激活FSHR/cAMP/PKA通路促进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颗粒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江虹 陈跃来 +4 位作者 尹平 赵雪丹 郑慧敏 胡俊威 刘璐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65-972,共8页
【目的】观察关元命门序贯针刺方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针刺组、针刺组各12只。除空白组,其他3组大鼠采用雷公藤多苷片灌胃制备PO... 【目的】观察关元命门序贯针刺方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针刺组、针刺组各12只。除空白组,其他3组大鼠采用雷公藤多苷片灌胃制备POI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捆绑一次;针刺组大鼠在动情间期取关元穴针刺,在动情前期取命门穴针刺;H89+针刺组按照针刺组针刺方案干预,在每次针刺前30 min内腹腔注射H89。连续干预20 d。各组大鼠分别在干预后第1个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取材。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动情间期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动情间期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芳香化酶P450(P450arom)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颗粒细胞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动情前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H89+针刺组血清FSH水平显著升高(P<0.01),E2水平显著降低(P<0.001);H89+针刺组FSH水平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E2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FSH水平低于模型组和H89+针刺组(P<0.05),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E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H89+针刺组(P<0.01),仍低于空白组(P<0.05)。(2)模型组和H89+针刺组FSHR、P450arom蛋白表达均低于空白组(P<0.01);H89+针刺组FSHR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P450arom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FSHR、P450arom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和H89+针刺组(P<0.05),但仍低于空白组(P<0.05)。(3)模型组和H89+针刺组GCs活性和PCNA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空白组(P<0.05);H89+针刺组GCs活性和PCNA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的GCs活性和PCNA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和H89+针刺组(P<0.05或P<0.01)。【结论】关元命门序贯针刺方案可通过上调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通路FSHR、P450arom蛋白的表达,调控性激素水平,提高GCs活性和促进GCs细胞增殖,从而改善P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针刺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关元穴 命门穴 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 芳香化酶p450(p450arom) 大鼠
下载PDF
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冰心 宋雪 +2 位作者 古力努尔·依明 芦颜美 范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PAF消融术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PAF消融术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4)和未复发组(n=85)。109例PAF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4 h内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收集患者术前BMI、左心房内径(LAD)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P波参数联合BMI对PA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09例PAF患者中术后1年内复发24例,复发率22.02%。复发组房颤病程、高血压占比、LA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以及BMI均高于未复发组(t/χ^(2)/P=2.559/0.012、5.827/0.016、4.557/<0.001、5.254/<0.001、4.436/<0.001)。复发组术前P波时限(PWD)、最大PWD(Pmax)及P波离散度(Pd)均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t=5.617、4.005、9.078,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MI、LAD、NLR、高血压、PWD、Pmax及Pd均为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95%CI)=1.163(1.008~1.342)、1.256(1.024~1.540)、1.458(1.106~1.922)、1.435(1.045~1.971)、1.509(1.136~2.005)、1.157(1.005~1.332)、1.714(1.308~2.246)]。四者联合预测PAF患者术后复发的AUC优于PWD、Pmax、BMI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17/0.044、2.476/0.013、2.788/0.005),而与Pd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P=1.946/0.052)。结论BMI、LAD、NLR、高血压、PWD、Pmax及Pd是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术前PWD、Pmax和Pd联合BMI对PAF患者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术后复发 心电图p波参数 体质量指数 预测
下载PDF
血清Aβ1-42、P-Tau181和Hcy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燕云 陈雪萍 +3 位作者 田佩佩 白婷 郭琴 郭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3-148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Aβ1-42、P-Tau181和Hcy与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PD患者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结果分为睡眠正常组(<7分)和睡眠障碍组(≥7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β1-42、P-Ta... 目的探讨血清Aβ1-42、P-Tau181和Hcy与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PD患者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结果分为睡眠正常组(<7分)和睡眠障碍组(≥7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β1-42、P-Tau181和Hcy水平与PD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预测P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效能参数。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β1-42和Hcy分别是P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Aβ1-42、Hcy水平预测PD伴睡眠障碍的AUC分别为0.757(95%CI:0.652~0.861)和0.796(95%CI:0.688~0.905)。结论PD患者血清Aβ1-42、Hcy水平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PD伴睡眠障碍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 磷酸化Tau蛋白-181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下载PDF
TWIP钢表面Ni-P化学镀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岳丽杰 薛广成 +2 位作者 谢鲲 韩金生 孙一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9-102,共14页
目的在孪生诱发塑性钢(TWIP)表面制备Ni-P镀层,提高TWIP钢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通过化学镀工艺在TWIP钢表面制备了高磷Ni-P镀层,并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探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Ni-P... 目的在孪生诱发塑性钢(TWIP)表面制备Ni-P镀层,提高TWIP钢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通过化学镀工艺在TWIP钢表面制备了高磷Ni-P镀层,并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探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Ni-P镀层形貌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TWIP钢表面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镍磷原子发生迁移,胞状组织边界模糊,粗糙度降低,其中600℃热处理镀层表面最为致密平整。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组织结构演变过程如下:非晶态(普通镀层)→非晶态部分晶化,Ni12P5、Ni5P2等亚稳态镍磷化合物析出(300℃)→非晶态完全晶化、稳态Ni3P相长大(400℃)→晶粒长大(500℃、600℃)。Ni-P镀层能够明显提升TWIP钢的耐腐蚀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的耐蚀性能先降低后升高。600℃热处理1h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25μA/cm^(2),与普通Ni-P镀层相比降低了80.9%,与TWIP钢基体相比降低了99.6%。600℃热处理镀层光滑致密无缺陷的表面促进了保护性氧化膜的产生,使镀层的耐蚀性能提高。结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提高了Ni-P镀层的致密性和保护能力,光滑致密无缺陷的镀层能够为TWIP钢提供良好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p NI-p镀层 表面处理 热处理 耐蚀性能
下载PDF
考虑软化和扩容的圆形巷道围岩Z-P准则弹塑性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经来旺 谢金鑫 +3 位作者 尚佳乐 冯瑜腾 蒋浩杰 经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巷道围岩受应力作用表现出的软化、扩容行为对巷道的变形和破环有重大影响。为了研究软化、扩容特性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岩体的软化特性,建立理想的弹性软化模型,将围岩分为弹性区、塑性软化区和破裂区;基于Zienkiewicz-Pande... 巷道围岩受应力作用表现出的软化、扩容行为对巷道的变形和破环有重大影响。为了研究软化、扩容特性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岩体的软化特性,建立理想的弹性软化模型,将围岩分为弹性区、塑性软化区和破裂区;基于Zienkiewicz-Pande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考虑围岩的软化、扩容特性,推导出含中间主应力的圆形巷道弹塑性解析解;将Z-P准则与M-C、D-P等准则进行比较,分析了软化模量、扩容等因素对巷道围岩的影响。结果表明:Z-P准则可良好地适用于发生软化、扩容的巷道;中间主应力系数为0.4时,围岩塑性区范围最小,围岩位移最小,塑性区内应力最大;软化模量越大,围岩破裂区半径越大;剪胀角越大,塑性区位移越大,破裂区半径越大;支护阻力越大,巷道塑性区范围越小,且提高支护阻力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p准则 软化 扩容 中间主应力 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电磁时间反演P范数判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青 黄玉河 +2 位作者 王宇 付瑶 王乐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2,共9页
目前电磁时间反演(electromagnetic time reversal,EMTR)多应用在单一线路故障定位,且现有判据在高阻抗接地情况下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基于EMTR故障定位原理和均匀传输线理论推导了传播过程中线路故障信号与测量信号的传递函数,... 目前电磁时间反演(electromagnetic time reversal,EMTR)多应用在单一线路故障定位,且现有判据在高阻抗接地情况下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基于EMTR故障定位原理和均匀传输线理论推导了传播过程中线路故障信号与测量信号的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的相关性提出了P范数判据。利用ATP-EMTP搭建10 kV配电网线路,对比了2范数与P范数判据在复杂配电网中的定位性能,并验证了所提判据在混合配电网线路的适用性。最后,分析了配电网发生低阻抗及高阻抗接地故障下P范数判据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过渡电阻高达3 kΩ的情况下能准确定位,且定位精度高,受噪声、故障类型和采样频率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时间反演 传递函数 p范数 配电网 故障定位 高阻抗接地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地震P波震相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长卫 张凯文 +3 位作者 吴东升 张志方 张良 瞿立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1,共8页
为更好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施十分必要。5级以下的小震事件占据地震事件的95%以上,提高高速铁路预警系统在小震震相识别的速度与精度能有效保障高铁安全运营。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地震震相识别算法,优... 为更好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施十分必要。5级以下的小震事件占据地震事件的95%以上,提高高速铁路预警系统在小震震相识别的速度与精度能有效保障高铁安全运营。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地震震相识别算法,优化传统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分形维数的计算速度。引入分形斜率曲线并划分为4个阶段,分析临界点的分形斜率特征,通过识别分形斜率极值时刻判断地震波精准到达时刻。提出的算法平均误差达到0.006 3 s,标准差达到0.043 8 s,满足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 p波识别 长时窗均值与短时窗均值之比 赤池信息法则
下载PDF
血清HMGA2、P-gp与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一鸣 王翠 +2 位作者 尹文超 徐晓琳 付煜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P-糖蛋白(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进展组,老年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9例...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P-糖蛋白(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进展组,老年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9例为非进展组;进展组根据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n=39,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亚组(n=28,mRS评分3~6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A2、P-gp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HMGA2、P-gp与NIHSS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HMGA2、P-gp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进展组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非进展组(t/P=13.672/<0.001,8.095/<0.001,8.226/<0.001)。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MGA2、P-gp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P=0.732/<0.001、0.708/<0.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亚组,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5.092/<0.001、5.103/<0.001、4.449/<0.001、2.357/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和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升高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29(1.093~1.869),1.288(1.082~1.533),1.586(1.161~2.165),1.483(1.120~1.963)];血清HMGA2、P-gp及二者联合预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38、0.740、0.895,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31/0.002、2.006/0.003)。结论血清HMGA2、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异常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不良有关,早期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p-糖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活性金属Ni d电荷密度对Ni_(2)P/Al_(2)O_(3)催化剂菲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荆洁颖 李泽 +1 位作者 赵泽敏 张雨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高温煤焦油中菲含量高,将菲深度加氢饱和得到全氢菲,可提升菲利用率,且全氢菲密度大,热值高,可作为喷气燃料理想组分。然而,在菲加氢反应过程中菲与中间加氢产物的竞争吸附不利于菲在催化剂上吸附活化,且对称八氢菲进一步加氢是菲加氢... 高温煤焦油中菲含量高,将菲深度加氢饱和得到全氢菲,可提升菲利用率,且全氢菲密度大,热值高,可作为喷气燃料理想组分。然而,在菲加氢反应过程中菲与中间加氢产物的竞争吸附不利于菲在催化剂上吸附活化,且对称八氢菲进一步加氢是菲加氢饱和过程的速控步骤,其吸附活化困难不易解决,催化剂活性难以满足加氢需求。根据稠环芳烃与过渡金属间π络合吸附机理,在反应物吸附活化过程中,稠环芳烃分子和活性金属分别充当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故Ni基催化剂中活性金属Ni处于缺电子状态时利于生成全氢菲,但关于Ni缺电子量及其电子结构如何影响催化剂菲、对称八氢菲加氢性能的原因需进一步探究。此外,基于负载型Ni_(2)P催化剂稳定性高、耐硫、耐氮性强等优势,采用次磷酸盐歧化法通过调变P/Ni物质的量比制备具有不同Ni d电荷密度的Ni2P/Al_(2)O_(3)催化剂,考察Ni d电荷密度对菲、对称八氢菲吸附和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20℃、5 MPa、空速1 309 h-1反应条件下,Ni-2.5P/Al_(2)O_(3)催化剂转换频率fTO最高(44.64×10^(-3)s^(-1))。通过吸附活化熵描述菲、对称八氢菲与催化剂表面间相互作用强度,发现菲、对称八氢菲在不同Ni-xP/Al_(2)O_(3)催化剂表面吸附强度不同。通过定量计算Ni d电荷密度,明确了Ni2P/Al_(2)O_(3)催化剂用于菲加氢反应时适宜Ni d电荷密度约-0.24 e,对称八氢菲加氢反应适宜的Ni d电荷密度约-0.05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饱和 Ni_(2)p/Al_(2)O_(3)催化剂 d电荷密度 全氢菲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内冲液电火花喷爆加工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宇 陈海静 +4 位作者 曲嘉伟 刘炜航 张诗奇 马付建 张生芳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在电火花加工小孔时,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电蚀产物排出困难,影响加工效率。因此,设计了电火花喷爆加工下有内冲液和无内冲液的单因素对比试验,分析了内冲液作用下SiC_(p)/Al复合材料电火花喷爆加工冲液压力、电极内径和SiC质量分数对小... 在电火花加工小孔时,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电蚀产物排出困难,影响加工效率。因此,设计了电火花喷爆加工下有内冲液和无内冲液的单因素对比试验,分析了内冲液作用下SiC_(p)/Al复合材料电火花喷爆加工冲液压力、电极内径和SiC质量分数对小孔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 MPa冲液压力下,采用内径1.5 mm的管电极加工质量分数55%的SiC_(p)/Al复合材料,较无内冲液加工时,加工效率提高了26.9%,电极相对损耗率降低了29.6%,加工锥度降低了29.2%,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电火花喷爆加工 内冲液 工艺规律
下载PDF
P(VDF-CTFE)/DA@BTO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的介电与储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平 吴睿 +2 位作者 马超 徐建华 王桥梅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5,共8页
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在高储能密度、高脉冲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钛酸钡(BTO)纳米颗粒掺杂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溶液,采用流延法制备P(VDF-CTFE)/BTO复合薄膜,探讨了不同BTO掺杂含量对复合薄膜微观... 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在高储能密度、高脉冲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钛酸钡(BTO)纳米颗粒掺杂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溶液,采用流延法制备P(VDF-CTFE)/BTO复合薄膜,探讨了不同BTO掺杂含量对复合薄膜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储能特性的影响;采用多巴胺(DA)改性BTO以提升BTO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改善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电气强度;同时利用薄膜层间“击穿阻碍效应”制备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以提升薄膜的储能特性。结果表明:使用DA改性BTO质量分数为10%的P(VDF-CTFE)/DA@BTO复合薄膜作为中间层、P(VDF-CTFE)作为外层制备的PV-BT-PV层叠式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介电常数达到10.44,最大电气强度为362.25kV/mm,在500kV/cm电场强度下的充放电效率达到8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 介电特性 储能特性
下载PDF
非线性M-C强度准则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时效稳定性分析M-P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东平 杨春会 谢志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066,共16页
拓展传统极限平衡方法在复杂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边坡岩土体剪切失效一般服从于非线性强度准则,而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仅适用于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此外,预应力锚索作为一种... 拓展传统极限平衡方法在复杂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边坡岩土体剪切失效一般服从于非线性强度准则,而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仅适用于线性强度准则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此外,预应力锚索作为一种主动防护措施,可极大地即时提高边坡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中、大型边坡工程加固。然而,在应力松弛、蠕变效应以及腐蚀环境影响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稳定性时效特征往往被忽视。由此,基于Morgenstern-Price(M-P)法,嵌入非线性Mohr-Coulomb(M-C)强度准则,并融入应力松弛与蠕变效应下锚索预应力损失模型以及腐蚀环境下锚索性能劣化模型,从而,建立非线性强度准则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安全系数时程表达式。进一步,为了解决非线性强度准则下隐式嵌套公式难以求解的问题,归零化条间法向力初始值,并应用迭代循环求解策略,在引入循环终止允许误差判别条件后,可实现边坡稳定性理论真实结果的逼近求解。经过后续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还研究了不同预应力损失速率和不同锈蚀环境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稳定性的时效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极限平衡M-p 非线性M-C强度准则 预应力锚索加固 时效稳定性
下载PDF
高压管汇材料疲劳性能测试及P-S-N模型曲线的拟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艳娟 周思柱 李宁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
高压管汇作为压裂设备中的主要易损件之一,其失效危害较大。它的失效原因主要是疲劳、冲蚀、腐蚀或者材料缺陷引起的刺漏和爆裂,其中尤以疲劳失效最不可预估。目前,对于高压管汇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不够深入,为解决高压管汇材料疲劳寿命... 高压管汇作为压裂设备中的主要易损件之一,其失效危害较大。它的失效原因主要是疲劳、冲蚀、腐蚀或者材料缺陷引起的刺漏和爆裂,其中尤以疲劳失效最不可预估。目前,对于高压管汇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不够深入,为解决高压管汇材料疲劳寿命的准确描述问题,以某国产高压管汇材料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疲劳试验,并基于试验数据,采用多种分布模型和不同S-N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得出综合评价拟合能力最强的P-S-N模型。结果表明,该材料在中长疲劳寿命区,Weibull三参数模型在7级应力水平下综合评价能力最好;在存活率分别为50%、90%、99%、99.9%时,指数S-N模型的拟合系数均大于0.98,拟合能力最好。得出的P-S-N模型曲线可以为高压管汇的疲劳寿命以及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管汇材料 正态分布模型 Weibull分布模型 p-S-N模型 幂函数S-N模型 指数S-N模型
下载PDF
针刺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大鼠血清激素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梁学梅 褚梦圆 +1 位作者 张晗 闫颖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血清激素、卵巢形态学变化及卵巢组织中p-PI3K、p-Akt及p-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针刺治疗DOR的可能机制。方法:18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模型组、针刺组... 目的:观察针刺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血清激素、卵巢形态学变化及卵巢组织中p-PI3K、p-Akt及p-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针刺治疗DOR的可能机制。方法:18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模型组、针刺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DOR大鼠模型,空白组仅腹腔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针刺组取肾俞、关元、中极、气海、太溪、双侧三阴交和双侧子宫穴进行针刺,每次留针20 min,1次/d,连续21 d。空白组、模型组:仅抓取不进行干预,1次/d,连续21 d。观察比较各组间大鼠的血清激素改变情况,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形态学改变、卵巢中各级卵泡及黄体的数目变化,颗粒细胞层厚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中p-PI3K、p-Akt及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FSH、LH水平升高(P<0.05),血清E2、AMH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组织中各级卵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组织中PI3K、Akt及mTO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清FSH、LH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2、AM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组织中各级卵泡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组织中p-PI3K、p-Akt及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促进卵泡数量增加。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卵巢组织中p-PI3K、p-Akt及p-mTOR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针刺 p-pI3K p-AKT p-MTOR
下载PDF
通过成结模拟器研究n^(+)-n^(-)-p碲镉汞高温探测器
20
作者 林加木 周松敏 +3 位作者 王溪 甘志凯 林春 丁瑞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第三代红外探测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高工作温度探测器。对于碲镉汞n-on-p探测器而言,n^(+)-n^(-)-p结构以及良好的钝化工艺能够有效的抑制暗电流的产生,从而在高工作温度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探测器性能。基于自行开发的成结模拟器,对n^(... 第三代红外探测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高工作温度探测器。对于碲镉汞n-on-p探测器而言,n^(+)-n^(-)-p结构以及良好的钝化工艺能够有效的抑制暗电流的产生,从而在高工作温度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探测器性能。基于自行开发的成结模拟器,对n^(+)-n^(-)-p结构地高温器件进行了工艺仿真和器件仿真,获得成结过程的制备参数,并结合抑制表面漏电的组分梯度钝化工艺,将高工作温度下的暗电流抑制至理论极限,研制出可以在更高温度工作下的碲镉汞n-on-p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经测试,中波n-on-p红外焦平面器件在不同工作温度下性能优异,在80 K工作温度下噪声等效温差(NETD)达到了6.1 mK,有效像元率为99.96%;而在150 K工作温度下噪声等效温差(NETD)为11.0 mK,有效像元率为99.50%,达到了同类器件的理论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n^(%pLUS%)-n^(-)-p 高工作温度 红外焦平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