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项目式课程的PEAS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曾晨曦 陈静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9期13-15,34,共4页
项目式课程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改革重点,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教学资源整合困难、项目管理效率低下以及学生成果展示受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与实现基于项目式课程的PEAS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中... 项目式课程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改革重点,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教学资源整合困难、项目管理效率低下以及学生成果展示受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与实现基于项目式课程的PEAS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项目经验的积累与共享,并提供综合的项目管理工具与数据分析功能,从而优化项目式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为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以期能为高校项目化教学信息平台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课程 项目经验积累与共享(peaS)教学平台 平台设计与实现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Rhizobium tropici-Derive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n Selected Soil Properties, Seed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Black-Eyed Peas (Vigna unguiculata)
2
作者 Jonathan Alunge Metuge Erneste Havugimana +2 位作者 Jean Rugandirababisha Zachary N. Senwo Marie Chantal Mutimawurug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年第5期548-564,共17页
Rhizobium tropici-derive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have been used in soils to enhance soil structures and mitigate soil erosions. However, information on their use to improve soil health and fertility ... Rhizobium tropici-derive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have been used in soils to enhance soil structures and mitigate soil erosions. However, information on their use to improve soil health and fertility indicators, and plant growth is limited. In a greenhouse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ir effects on some soil health, soil fertility indices, and the growth of black-eyed peas (Vigna unguiculat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s incubated with EP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asal soil respirati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permanganate oxidizable carbon (POC), and potentially mineralizable nitrogen (PMN). The EPS shifted microbial populations from bacteria to fungi and Gram (−ve) to Gram ( ve) bacteria. However, it had little or no effects on soil pH,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The EPS decreased soil moisture loss, increased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but delayed blacked-eyed peas germinations in the soils. At 0.1% (w/w)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there was increase in plant root nodulations and vegetative growth.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within 40 days of incubating soils with EPS or growing the black-eyed peas in a greenhouse study. The plant growth parameters were taken before flowering and fruiting. Further studies of the effects of incubating soils with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n plant growth. Soil microbial biomass, microbial diversities, and other soil fertility indices are deemed 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zobium tropici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Soil Respirati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Black-Eyed peas
下载PDF
基于二维钙钛矿(PEA)_(2)PbI_(4)的光电探测器
3
作者 蔡凯 靳志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9-1075,I0004,共8页
二维(2D)钙钛矿以其固有的量子阱结构、较大的激子结合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在光电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提高二维钙钛矿薄膜质量、降低成本并简化制备工艺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工作在低退火温度(80℃)且无需其他特殊处理的条... 二维(2D)钙钛矿以其固有的量子阱结构、较大的激子结合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在光电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提高二维钙钛矿薄膜质量、降低成本并简化制备工艺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工作在低退火温度(80℃)且无需其他特殊处理的条件下,采用溶液法制备高质量二维钙钛矿(PEA)_(2)PbI_(4)薄膜,并进一步制备了光电探测器。结果表明,这种光电探测器有较低的暗电流(10^(-11)A),在450 nm光照下具有良好的响应度(107 mA·W^(-1))、较高的探测率(2.05×10^(12)Jones)和快速响应时间(250μs/330μs)。持续控制光照1200 s后,器件可以保持95%的光电流。此外,器件静置30 d后光电流几乎保持不变。本研究为开发稳定和高性能光电器件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钙钛矿 (pea)_(2)PbI_(4) 光电探测器 低需求制备
下载PDF
高寒区氮添加和间作种植互作对燕麦和豌豆根系构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鲍根生 李媛 +2 位作者 冯晓云 张鹏 孟思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4,共12页
种间根系的相互作用是禾豆间作体系系统生产力提升的关键途径,外源氮素添加也能显著改变植物根系构型。然而,有关氮添加和间作种植方式对燕麦和豌豆根系构型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燕麦和豌豆为对象,比较氮添加和不同间作... 种间根系的相互作用是禾豆间作体系系统生产力提升的关键途径,外源氮素添加也能显著改变植物根系构型。然而,有关氮添加和间作种植方式对燕麦和豌豆根系构型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燕麦和豌豆为对象,比较氮添加和不同间作种植方式对燕麦和豌豆生物量、根系形态及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氮隔行间作燕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而高氮单播豌豆生物量最高;2)高氮隔行间作燕麦除根体积和根尖数外,其他根系形态参数显著高于单播燕麦,高氮单播豌豆的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最高,而未添加氮单播豌豆的分叉数、内部和外部连接数最高;3)高氮间作燕麦拓扑指数和分形维数较高,未添加氮单播豌豆分形维数较高;4)氮添加和间作种植可增加燕麦根体积、根表面积、外部连接数和促进侧根生长,而间作种植和氮添加却降低豌豆根系连接数、根尖数、内部连接数和抑制侧根发育。由此可见,氮添加和间作种植通过增加燕麦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强化燕麦获取土壤的能力,进而使间作燕麦生物量快速增加,这将为燕麦和豌豆间作体系中燕麦常表现出强竞争力和积累高生物量提供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豌豆 间作 根系形态 拓扑结构
下载PDF
大豆肽和豌豆肽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代谢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婧 任玮 +5 位作者 程改平 李可 徐淼 闫九明 李明亮 秦修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通过细胞实验探讨大豆肽与豌豆肽的复合物对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并初步探明其作用机制。采用1×10^(-6)mol/L的人胰岛素处理HepG2细胞24 h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CCK-8法确定大豆肽及豌豆肽对HepG2细胞的安全剂量;检测不同复配... 通过细胞实验探讨大豆肽与豌豆肽的复合物对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并初步探明其作用机制。采用1×10^(-6)mol/L的人胰岛素处理HepG2细胞24 h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CCK-8法确定大豆肽及豌豆肽对HepG2细胞的安全剂量;检测不同复配比例的大豆肽和豌豆肽实验组的葡萄糖消耗、葡萄糖吸收及细胞中的糖原含量反应糖代谢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置于含1×10^(-6)mol/L人胰岛素培养液孵育24 h,葡萄糖消耗量、葡萄糖吸收量、糖原含量都降低,表明建模成功。大豆肽及豌豆肽干预均能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况,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消耗能力、糖原合成能力,并能够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GLUT4的表达量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其中质量浓度为200μg/mL、比例为2∶1的大豆肽和豌豆肽效果最好。大豆肽与豌豆肽以2∶1的质量比进行复配可以有效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况,可能与肽提高细胞中GLUT2和GLUT4的表达量,以及提高IRS-1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豌豆肽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糖代谢 IRS-1 Akt
下载PDF
不同植物蛋白肉坯料的香气和质地分析
6
作者 蒲丹丹 陈佳慧 +3 位作者 史伊格 陕怡萌 李健 张玉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6,共9页
为研究不同植物蛋白肉坯料的香气和质地,以花生、小麦、豌豆3种植物蛋白粉为原料,利用高温螺杆挤压技术,控制成型区温度制备植物蛋白肉坯料,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和质构分析仪对喜好度最佳的坯料进行香气和质构分析。结果显示,花生... 为研究不同植物蛋白肉坯料的香气和质地,以花生、小麦、豌豆3种植物蛋白粉为原料,利用高温螺杆挤压技术,控制成型区温度制备植物蛋白肉坯料,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和质构分析仪对喜好度最佳的坯料进行香气和质构分析。结果显示,花生、小麦、豌豆蛋白肉坯料的最佳成型区温度分别为140、100、150℃,3种植物蛋白肉坯料均有较强的豆香、豆腥和油脂香气,其中豌豆蛋白肉坯料的豆香最强。香气分析结果显示,花生蛋白肉坯料的特征香气物质为庚醇、(2 E,4E)-癸二烯醛和苯甲醛,小麦蛋白肉坯料的特征香气物质为2-庚酮、庚醇和(E)-2-壬烯醛,豌豆蛋白肉坯料的特征香气物质为2-庚酮、甲基辛基甲酮、2-乙基-3,5-二甲基吡嗪和2-乙基-3,6-二甲基吡嗪。不同复水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花生蛋白肉坯料和豌豆蛋白肉坯料适合在50℃温度下复水,而小麦蛋白肉坯料适合在室温(25℃)下复水。小麦蛋白肉坯料复水后硬度、黏附性和咀嚼力最高,豌豆蛋白肉坯料的硬度、黏附性和咀嚼力最低。研究结果旨在为植物蛋白肉坯料风味品质提升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肉坯料 花生蛋白 小麦蛋白 豌豆蛋白 香气 质地
下载PDF
西藏城郊地区食用豌豆品种改良与评价
7
作者 高小丽 黄海皎 +5 位作者 常子惠 杨涛 刘荣 宗绪晓 张海芳 廖文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24-31,共8页
针对西藏城郊一带食用豌豆品种单一、口感欠佳、产量低等问题,开展引进菜用豌豆熟性、产量及构成因子和可食部位品质等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中秦1号’在拉萨地区生育期为102d,比当地... 针对西藏城郊一带食用豌豆品种单一、口感欠佳、产量低等问题,开展引进菜用豌豆熟性、产量及构成因子和可食部位品质等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中秦1号’在拉萨地区生育期为102d,比当地豌豆早熟20d左右。‘食荚甜脆豌3号’单株鲜荚产量最高为346.30g。可食荚品种‘美国甜豌豆’口感总体较好。‘成豌8号’、‘成豌10号’、‘美国甜豌豆’、‘生食荷仁豆’4个品种综合得分值相对较高,推荐在生态环境近似区域作为优质鲜食豌豆品种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菜用豌豆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豌豆蛋白酶解加工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8
作者 汲臣明 王士岩 +1 位作者 李琴 王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89,共4页
豌豆是重要的豆类栽培作物,蛋白质含量较高,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大部分豌豆用于制作淀粉,副产物中的豌豆蛋白提取率较低,常常被用于制作饲料或作为生产废料,使得大量豌豆资源被浪费。该研究基于此,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 豌豆是重要的豆类栽培作物,蛋白质含量较高,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大部分豌豆用于制作淀粉,副产物中的豌豆蛋白提取率较低,常常被用于制作饲料或作为生产废料,使得大量豌豆资源被浪费。该研究基于此,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豌豆蛋白酶解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豌豆蛋白最佳酶解工艺为物料含水量30%、温度70℃、模具孔径8 mm和螺杆转速190 r/min,此时豌豆蛋白水解度为38.58%。另外,研究豌豆蛋白酶解后得到的水解物的生物活性功效,发现其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对豌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评价
9
作者 王昶 张丽娟 +1 位作者 闵庚梅 陆建英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69-973,共5页
杂草严重影响豌豆产量和品质,制约豌豆产业发展。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选用3种芽前土壤封闭除草剂和6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进行作物安全性及杂草防除效果评价。结果显示,480 g/mL氟乐灵乳油和460 g/mL 2-甲-灭... 杂草严重影响豌豆产量和品质,制约豌豆产业发展。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选用3种芽前土壤封闭除草剂和6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进行作物安全性及杂草防除效果评价。结果显示,480 g/mL氟乐灵乳油和460 g/mL 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防效较好,施药后30 d株防效分别为76.88%、64.52%,施药后60 d株防效分别为75.86%、66.98%,鲜重防效分别79.59%、71.43%。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豌豆产生轻微药害;250 g/mL氟磺胺草醚水剂药害较重,严重抑制豌豆生长,应慎用。建议豌豆田杂草防除优先选用480 g/mL氟乐灵乳油和460 g/mL 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豌豆 杂草 防效
下载PDF
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10
作者 王昶 张丽娟 +2 位作者 闵庚梅 牛早霞 南铭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82-485,共4页
杂草严重影响豌豆产量和品质,制约豌豆产业发展。为加强对豌豆田杂草的规范化防控指导,基于多年的防控技术研发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防控对象与原则、防控技术和操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 杂草严重影响豌豆产量和品质,制约豌豆产业发展。为加强对豌豆田杂草的规范化防控指导,基于多年的防控技术研发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防控对象与原则、防控技术和操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杂草 综合防控
下载PDF
豌豆蛋白发酵乳的工艺优化及产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文娟 秦洋 +7 位作者 张丹 姜新杰 于忠娜 耿欣 都启晶 姜洪宁 杨永新 范荣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为满足消费者优质蛋白摄入多样化的需求,本研究以豌豆蛋白为原料开发出了一种植物乳发酵制品。通过试验确定了发酵时间和发酵剂最适接种量;分析了在一定范围内豌豆蛋白粉、豌豆淀粉和绵白糖的添加量与感官品质的关系,并通过正交试验确... 为满足消费者优质蛋白摄入多样化的需求,本研究以豌豆蛋白为原料开发出了一种植物乳发酵制品。通过试验确定了发酵时间和发酵剂最适接种量;分析了在一定范围内豌豆蛋白粉、豌豆淀粉和绵白糖的添加量与感官品质的关系,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三者的最优添加量。结果表明,发酵时间4 h、发酵剂接种量10%时发酵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100 g纯净水中加入6%的豌豆蛋白粉、1%的豌豆淀粉和10%的绵白糖,所得制品感官评分最高。该制品的主要物性指标如下:亮度(L*)为74.74±0.02、硬度为124.45±0.30 g、粘性为233.11±7.27 g·s、持水力为92.13%。制品属非牛顿流体且显弹性,与传统酸奶相比,制品表面微观结构更致密、孔隙更多且更小。因此,本研究为开发新的植物基酸奶并进一步拓宽植物原料在酸奶应用及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发酵工艺 感官评定 物性指标
下载PDF
五种产香酵母对发酵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镰 邓静 +6 位作者 朱建仓 王天杨 吴宝珠 易宇文 乔明锋 钟世荣 吴华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6-282,I0014,I0015,共9页
为探究产香酵母菌对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该文用5种酵母(安琪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对耙豌豆进行固态发酵5 d。采用电子鼻结合GC-MS对发酵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析,通过主成分分... 为探究产香酵母菌对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该文用5种酵母(安琪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对耙豌豆进行固态发酵5 d。采用电子鼻结合GC-MS对发酵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不同酵母菌发酵耙豌豆的香气进行差异分析。电子鼻分析表明酵母菌发酵对耙豌豆挥发性风味有影响,酵母发酵耙豌豆与未发酵耙豌豆整体风味差异较大。GC-MS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系以醇类和酸类为主,其次为酯类和酮类。5种不同酵母发酵耙豌豆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显著(P<0.05),假丝酵母发酵耙豌豆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丰富,含38种。PLS-DA模型筛选得到12种关键风味物质(VIP>1),主要是异丙醇、异戊醇、2-甲基丁醇和乙酸乙酯等物质,赋予发酵耙豌豆醇香、果香和麦芽香。因此,产香酵母能降低耙豌豆的豆腥味,显著改善耙豌豆的风味。综上,该研究为酵母发酵耙豌豆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为开发发酵型耙豌豆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发酵 产香酵母 电子鼻 GC-MS 挥发性风味物质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豌豆蛋白酶解-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提升低钠植物肉风味及储藏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宇希 宋雪盈 +6 位作者 赵谋明 吴军 罗东辉 罗燕华 梁春虹 张佳男 苏国万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该文探究了豌豆蛋白酶解-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Derived From Pea Protein Enzymatic Hydrolysate,PPIHM)对低钠植物肉品质的影响。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通过蛋白酶水解结合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 该文探究了豌豆蛋白酶解-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Derived From Pea Protein Enzymatic Hydrolysate,PPIHM)对低钠植物肉品质的影响。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通过蛋白酶水解结合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酶)交联,添加质量分数为3.0%谷胱甘肽和1.0%还原糖(木糖:核糖=1:3)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PPIHM,并证明PPIHM的良好烤肉香气,鲜味及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3%,5%)的PPIHM于低钠植物肉中,系统研究发现添加PPIHM在保持植物肉自身刚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能显著提升植物肉的肉香感知强度,延缓植物肉中油脂和蛋白的氧化。其中,感官品评人员对3%PPIHM植物肉组的喜好度和接受度最高,5%PPIHM植物肉组抗氧化和贮藏稳定性效果最好,在第12天时,POV值仅为0.0097 g/100 g。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PIHM是改善低钠植物肉风味,提高其储藏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该研究为深入探究PPIHM作为天然反应型风味补偿剂在低钠植物肉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美拉德反应 植物肉 风味特性 储藏稳定性
下载PDF
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珈敏 关皓 +9 位作者 李海萍 贾志锋 马祥 刘文辉 陈有军 陈仕勇 蒋永梅 甘丽 周青平 杨丽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4,7∶3,8∶2,10∶0。在燕麦乳熟期和豌豆结荚期刈割后调制袋装发酵TMR,共设计12个处理,其中6个不接种乳酸菌,按照6个不同混播比例分别为C_(1)、C_(2)、C_(3)、C_(4)、C_(5)、C_(6);另外6个处理在各比例基础上均匀加入混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160∶短乳杆菌248∶戊糖乳杆菌260,比例为1∶1∶1,菌活:10^(6) cfu·mL^(-1)左右),即分别为I_(1)、I_(2)、I_(3)、I_(4)、I_(5)、I_(6)。所有处理按照饲草和农副7∶3的比例加入农副产品(青稞秸秆∶油菜秸秆∶油菜粕=1∶1∶1),实验室温度(20±5)℃下发酵60 d后对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原料中燕麦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蛋白呈下降趋势,产气量呈下降趋势;添加混合乳酸菌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损失(P<0.05)、pH和NH_(3)-N/TN(P<0.05),其中C_(3)和I3的干物质损失为0.38%和0.15%,显著低于同组其他处理(P<0.05);各混合比例的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的粗蛋白降解率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单一燕麦发酵TMR和单一豌豆发酵TMR(P<0.05),其中I2的瘤胃降解率最优。C_(3)和I3的瘤胃NH_(3)-N含量为29.65%和31.68%,显著高于同组其他处理(P<0.05)。通过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对发酵TMR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I2(0.868),其次是I3(0.610)和C_(3)(0.469)。因此当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或5∶5时,可将其作为主要饲草来源生产高品质发酵TMR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用豌豆 混播比例 发酵TMR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pH对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理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开元 孙晓洋 +2 位作者 陈复生 张丽芬 朱婷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以豌豆蛋白(pea protein,PP)和高脂果胶(high methoxyl pectin,HMP)为原料,制备不同pH值的豌豆蛋白-高脂果胶复合物,研究pH对复合物浊度、粒径、电位、乳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 以豌豆蛋白(pea protein,PP)和高脂果胶(high methoxyl pectin,HMP)为原料,制备不同pH值的豌豆蛋白-高脂果胶复合物,研究pH对复合物浊度、粒径、电位、乳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H 3.0、6.0和8.0时复合体系分别以不溶性复合物、可溶性复合物和共溶状态存在。与pH 3.0和8.0相比,PP-HMP复合物在pH 6.0时Zeta-电位绝对值、乳化活性和稳定性较高,放置24 d未发生分层现象。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PP和HMP在pH 6.0条件下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结合,并且与单独PP相比,PP-HMP复合物的β-转角和α-螺旋相对含量增大,色氨酸残基的暴露程度降低,结构更加有序紧密。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相较于pH 3.0和8.0,PP-HMP复合物在pH 6.0下会呈现尺度分散均匀且形态更加规则有序的结构,适合乳液的制备。研究结果为拓宽PP-HMP复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高脂果胶 PH 理化特性 结构特性
下载PDF
基于GC-IMS结合多元统计模型分析不同酵母菌发酵对豆汤酱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镰 王天杨 +6 位作者 吴宝珠 熊怡玲 易宇文 朱开宪 乔兴 邓静 吴华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2-289,共8页
为研究安琪酵母、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和假丝酵母发酵对豆汤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以未发酵豆汤酱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发酵豆汤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为研究安琪酵母、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和假丝酵母发酵对豆汤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以未发酵豆汤酱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发酵豆汤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运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确定关键风味组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发酵豆汤酱香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种发酵豆汤酱中共检测出5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是酯类和醇类物质,赋予发酵豆汤酱醇香、果香和麦芽香。不同发酵豆汤酱的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经酿酒酵母发酵的豆汤酱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和种类最高。通过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安琪酵母、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假丝酵母发酵豆汤酱和未发酵豆汤酱6组样品,分别有8、13、9、11、19、7种关键风味物质。对这些关键风味物质进行PCA和PLS-DA分析,发现不同酵母菌发酵的豆汤酱能获得较好区分,发酵豆汤酱与未发酵豆汤酱的整体香气存在明显差异,这与GC-IMS指纹图谱的结果一致。因此酵母发酵具有为豆汤酱提高香气成分的应用潜力,为今后豆汤酱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发酵 酵母菌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化合物 相对气味活度值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施氮制度及间作对燕麦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宁 赵桂琴 +2 位作者 张丽睿 杜文盼 柴继宽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氮制度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中燕麦的吸收情况以及对土壤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N0(不施氮)、N1(基肥20%+分蘖期追肥20%+开花期追肥60%)、N2(基肥20%+分蘖期追肥30%+开花期追肥50%)和N3(基肥2...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氮制度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中燕麦的吸收情况以及对土壤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N0(不施氮)、N1(基肥20%+分蘖期追肥20%+开花期追肥60%)、N2(基肥20%+分蘖期追肥30%+开花期追肥50%)和N3(基肥20%+分蘖期追肥40%+开花期追肥40%)4个施氮制度;3种种植模式(燕麦/豌豆间作、燕麦单作和豌豆单作),研究施氮制度对间作燕麦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施氮制度和间作对燕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影响显著。间作燕麦籽粒产量在N2处理下最大,较N3增产22.48%。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间作燕麦的吸氮量较单作燕麦分别提高了26.5%、15.8%、7.3%和17.1%;间作燕麦在N2处理下吸氮量最大,为71.2 kg/hm^(2),较N0增加了49.9%。在0~20 cm土层间作燕麦的土壤全氮含量在N0、N1、N2和N3处理下分别较单作提高12.9%、11.2%、15.4%和6.9%;间作燕麦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和铵态氮均高于单作燕麦。【结论】在20~40 cm土层,间作燕麦较单作燕麦的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增加;铵态氮含量降低,但增加和降低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豌豆间作 氮素吸收 土壤氮素
下载PDF
间作及减量灌溉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殷民兴 赵财 +1 位作者 葛丽丽 程宝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5,共12页
基于2014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设置的不同灌水水平与种植模式定位试验,设置两种灌水水平,即减量灌水(495 mm, I1)和传统灌水(540 mm, I2);3种种植模式,即玉米‖豌豆(M‖P)、单作豌豆(P)、单作玉米(M),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和N_(2)O排放速率,并... 基于2014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设置的不同灌水水平与种植模式定位试验,设置两种灌水水平,即减量灌水(495 mm, I1)和传统灌水(540 mm, I2);3种种植模式,即玉米‖豌豆(M‖P)、单作豌豆(P)、单作玉米(M),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和N_(2)O排放速率,并计算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2021—2022两年结果表明:(1)I1和M‖P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呼吸速率、N_(2)O排放速率、CO_(2)排放总量和N_(2)O排放总量(P<0.05),且减量灌水与间作种植模式交互效应显著(P<0.05);与MPI2处理相比,MPI1处理使土壤呼吸速率、N_(2)O排放速率、土壤CO_(2)排放总量和N_(2)O排放总量分别降低8.39%、33.12%、8.75%和32.84%。(2)I2处理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I1处理(P<0.05);不同种植模式下,整个生育期土壤温度整体表现为M> M‖P> P;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和N_(2)O排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灌水水平对作物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P<0.01),表现为M‖P处理产量最高;减量灌水与种植模式交互效应对GWP和GHGI影响显著(P<0.05),MPI1处理较MPI2处理的GWP和GHGI分别降低9.45%和10.00%。在绿洲灌区,减量灌水结合玉米‖豌豆种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作为河西灌区推广应用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减量灌水 土壤 温室气体排放 玉米 豌豆
下载PDF
谷朊粉对豌豆植物蛋白肉产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玉茹 杨进洁 +2 位作者 边文洁 赵祥忠 王晨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以豌豆蛋白为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谷朊粉,在相同条件下采用高水分(60%~80%)挤压技术制备植物蛋白肉,研究不同谷朊粉含量对产品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谷朊粉含量的增加,植物蛋白肉的硬度和咀嚼度先升高后降低,弹性显... 以豌豆蛋白为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谷朊粉,在相同条件下采用高水分(60%~80%)挤压技术制备植物蛋白肉,研究不同谷朊粉含量对产品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谷朊粉含量的增加,植物蛋白肉的硬度和咀嚼度先升高后降低,弹性显著升高(P<0.05),颜色逐渐变浅,溶液的黏度增加。植物蛋白肉的复水率随着谷朊粉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内部孔隙数量明显增加且分布变得均匀。谷朊粉的加入使植物蛋白肉的二级结构含量发生变化,无规则卷曲向β-折叠进行转化,有序结构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综上,谷朊粉的加入能够显著改善植物蛋白肉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改善拉丝效果及纤维结构,提高与真肉的类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谷朊粉 高水分挤压 植物蛋白肉 纤维结构
下载PDF
玉米||豌豆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方式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
20
作者 郑浩飞 逄蕾 +3 位作者 孙建好 赵建华 于瑞鹏 李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9-1649,共11页
为研究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本文基于2012年布设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进行了采样与分析。试验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1)覆膜方式,条膜覆盖和全膜覆盖;2)施肥量,常规施肥[450 kg(N)·... 为研究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本文基于2012年布设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进行了采样与分析。试验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1)覆膜方式,条膜覆盖和全膜覆盖;2)施肥量,常规施肥[450 kg(N)·hm^(-2), 78.6 kg(P)·hm^(-2)]和减量施肥[300 kg(N)·hm^(-2), 52.4 kg(P)·hm^(-2)];3)种植模式,玉米单作、豌豆单作和玉米||豌豆间作。于2021年和2022年豌豆和玉米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籽粒粗蛋白产量(基于籽粒氮浓度计算)和吸磷量。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产量最高,间作体系混合产量较单作加权产量两年平均提高31.9%,增产主要由正的互补效应驱动;同时,各处理下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间作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相比于单作,间作显著增加籽粒粗蛋白产量和磷吸收量,两年平均分别提高30.0%和24.0%。与条膜覆盖相比,全膜覆盖显著提高生产力和粗蛋白产量。其中,在条膜覆盖下,间作较单作增产38.4%;全膜覆盖下,间作较单作增产26.3%;单作和间作条件下,全膜较条膜分别增产15.9%和5.8%;与单作覆条膜相比,间作覆全膜的产量显著提高47.0%,粗蛋白产量显著提高57.5%。两个施肥水平产量无显著差异,与常规施肥的单作相比,减量施肥下的间作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均提高102.0%,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在减量施氮肥和磷肥条件下,间作相比于单作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和氮磷收获指数,且玉米品质不降低。因此,与农户模式(条膜覆盖下常规施肥的玉米单作)相比,全膜覆盖下减量施肥的间作是一种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豌豆间作 覆膜 减施化肥 养分吸收 粗蛋白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