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等离子体转化CO_(2)及分解机理研究
1
作者 程鹤 雷孝廷 +1 位作者 张文超 卢新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06-5218,共13页
如何实现CO_(2)循环和高效利用已成为环境领域亟须解决的热点问题。低温等离子体(low-temperature plasma,LTP)技术因其独特的非平衡优势,可以在大气压常温条件下高效打破C=O双键,为实现CO_(2)高效转化提供了新方案。然而,如何提高等离... 如何实现CO_(2)循环和高效利用已成为环境领域亟须解决的热点问题。低温等离子体(low-temperature plasma,LTP)技术因其独特的非平衡优势,可以在大气压常温条件下高效打破C=O双键,为实现CO_(2)高效转化提供了新方案。然而,如何提高等离子体催化CO_(2)的转化率及能量效率仍须深入研究。该综述首先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不同类型的LTP转化CO_(2)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LTP作用CO_(2)的分解机理,揭示了单独等离子体作用下转化率和能量效率难以同时提升的关键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催化剂与等离子体的协同效应,并分析了催化剂的引入对转化率及能量效率的影响。最后,指出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CO_(2)转化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CO_(2)转化 协同催化 振动态 电子能量分布
下载PDF
H_(2)S第一吸收带振动激发态光解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高倩 陈俊杰 +1 位作者 胡茜茜 谢代前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1-229,I0102,共10页
本文利用切比雪夫实波包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振动态下H_(2)S第一吸收带的光解量子动力学。由于初始振动态的波函数不同,计算得到的吸收光谱以及产物的振动态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特性,由于角坐标波函数的变化,初始伸缩振动激发态(1,0,0)... 本文利用切比雪夫实波包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振动态下H_(2)S第一吸收带的光解量子动力学。由于初始振动态的波函数不同,计算得到的吸收光谱以及产物的振动态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特性,由于角坐标波函数的变化,初始伸缩振动激发态(1,0,0)和(0,0,1)的吸收光谱宽度和峰值与振动基态不同,而(0,1,0)振动态的吸收光谱中有两个几乎同样高的峰值.(0,1,0)态的产物振动态分布对激发能量的依赖不强,并由V=0的产物主导,但在(1,0,0)和(0,0,1)振动态的较低能量处占主导的产物是SH(X,V=1)碎片,产物的转动态分布对总能量的依讨赖性较弱,且分布非常冷并在j=1处达到峰值,但(0,1,0)振动态的转动态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振荡,其各向异性参数随转动量子数的振荡行为不同于其他三种振动态的各向异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解 硫化氢 振动激发态 量子动力学 吸收光谱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LiCs与CO_2碰撞中的振动-转动能量转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淑英 范雯萱 +3 位作者 高永明 白雪 戴康 沈异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8-683,共6页
受激发射泵浦得到的LiCs高位振动态与CO_2碰撞,研究了LiCs不同能量对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的影响.利用高分辨率瞬时激光感应荧光(LIF)测量得到CO_2(0000,J=2-74)原生转动态分布.转动布居数的半对数描绘给出了一个双指数结构,得到了一个T_a=6... 受激发射泵浦得到的LiCs高位振动态与CO_2碰撞,研究了LiCs不同能量对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的影响.利用高分辨率瞬时激光感应荧光(LIF)测量得到CO_2(0000,J=2-74)原生转动态分布.转动布居数的半对数描绘给出了一个双指数结构,得到了一个T_a=660±73K[对LiCs(E=4300cm^(-1))]和550±61K[对LiCs(E=3700cm^(-1))]的低能分布,一个T_b=2380±261K[对LiCs(E=4300cm^(-1))]和1980±217K[对LiCs(E=3700cm^(-1))]的高能分布,低能分布属于弹性或弱非弹性碰撞,高能分布属于强非弹性碰撞.转动分布对LiCs能量是敏感的.但弹性与非弹性分支比基本是相同的.在一次碰撞的条件下,测量了各J态的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它们仅弱依赖于LiCs激发能.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对不同LiCs能量基本一致,是振动-转动/平移弛豫轨道的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能量转移 瞬时荧光测量 原生转动态分布 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 高振动激发Li CS CO2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态吡嗪碰撞传能的QCT计算研究
4
作者 周建华 马万勇 +3 位作者 姜海辉 张纪明 王少坤 顾月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吡嗪(C4N2H4)与N2、O2、NH3、基态吡嗪之间的碰撞传能.C4N2H4通过计算发现,高振动激发态C4N2H4与N2、O2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传能,与NH3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R传能,与基态C4N2H4碰撞发生的主要是... 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吡嗪(C4N2H4)与N2、O2、NH3、基态吡嗪之间的碰撞传能.C4N2H4通过计算发现,高振动激发态C4N2H4与N2、O2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传能,与NH3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R传能,与基态C4N2H4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R)传能.通过比较高振动激发态C4N2H4、C6F6、C6H6与其基态分子的碰撞传能,发现此类碰撞传能中,若分子的对称性高,则V鄄V传能更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 高振动激发态 碰撞传能 QCT计算 传能机理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Na_2与Ar,H_2的碰撞弛豫
5
作者 王淑英 李佳灵 +1 位作者 戴康 沈异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87-2891,共5页
受激发射泵浦(SEP)激发Na2(X1Σ+g)的(v=33~51,J=11)高位振动态,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研究了Na2(X)高位振动态分别与Ar和H2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SEP布居的高位态粒子的衰减曲线是一纯指数函数,由此得到总碰撞转移速率系数,它们随... 受激发射泵浦(SEP)激发Na2(X1Σ+g)的(v=33~51,J=11)高位振动态,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研究了Na2(X)高位振动态分别与Ar和H2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SEP布居的高位态粒子的衰减曲线是一纯指数函数,由此得到总碰撞转移速率系数,它们随振动能级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测量从νp=48,Jp=11转移到(47,J)态上布居的LIF光强的相对强度,得到相对转移速率系数,再由总转移速率系数得到态—态转移的绝对速率系数。对于Na2(ν)+Ar,多量子弛豫没有观察到。对于Na(ν=48)+H2,由泵浦得到的高位态ν=48上的布居的相当大的部分直接弛豫到较低能级ν=43(Δν=-5),所用的弛豫时间比位于ν=48和43中间的态之间的碰撞时间还要短,故相继单量子弛豫的机制可消除。对于ν=48,至少有占其布居数的40%的粒子经历了多量子振动弛豫过程,对这种过程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移 受激发射泵浦 激光诱导荧光 速率系数 高振动激发Na2-Ar H2
下载PDF
Na_2高位振动态与Ar,N_2碰撞中模温度的变化
6
作者 刘静 封丽 +1 位作者 戴康 沈异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1-615,共5页
利用受激发射泵浦激发Na2分子,使Na2[X1∑+g(ν″=33,J″=11)]得到布居,研究了高振动激发态Na*2与Ar和N2的碰撞弛豫过程.由激光诱导荧光得到Na2(ν≤33)各振动能级的时间分辨布居分布,从而得到Boltzmann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利用受激发射泵浦激发Na2分子,使Na2[X1∑+g(ν″=33,J″=11)]得到布居,研究了高振动激发态Na*2与Ar和N2的碰撞弛豫过程.由激光诱导荧光得到Na2(ν≤33)各振动能级的时间分辨布居分布,从而得到Boltzmann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对于Na*2与Ar碰撞,在泵浦-探测延迟时间tD=8μs前,振动温度Tvib减小很慢;在8-12μs间,Tvib迅速下降并达到平衡.而转动温度Trot和平移温度Ttran在Tvib迅速下降时才开始缓慢增加.对于Na*2与N2碰撞,Tvib存在三个变化阶段,先是迅速下降,然后下降减缓,最后减小很慢并达到平衡.而在整个过程中,Trot和Ttran一直是很缓慢地增加.实验数据说明了弛豫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单一速率系数不能正确解释复杂的弛豫过程,并会丢失平衡过程中的关键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过程 模温度 受激发射泵浦 Na2高位振动态 激光诱导荧光
下载PDF
C_2H_4-K体系中振动态至电子态传能的研究
7
作者 李全新 俞书勤 +1 位作者 陈从香 马兴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用TEACO2激光将C2H4分子激发到高振动激发态,高振动激发态的C2H4分子与基态的K原子碰撞发生振动态→电子态(V→E)传能过程,根据提出的能级组模型,对测得的时间分辨原子荧光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温度在453-663K范围内,C2H4-K体系中... 用TEACO2激光将C2H4分子激发到高振动激发态,高振动激发态的C2H4分子与基态的K原子碰撞发生振动态→电子态(V→E)传能过程,根据提出的能级组模型,对测得的时间分辨原子荧光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温度在453-663K范围内,C2H4-K体系中V→E传能速率的数量级为10-10/cm3·molecule-1·s-1,对应的碰撞传能截面约为30~80A2.随着反应温度升高,V→E传能截面减小.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碰撞体间吸引相互作用在这种非共振的V→E传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利用多极相互作用势下的碰撞络合物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截面 C2H4 电子态传能
下载PDF
卤化碱分子转动-振动能级的节点解法
8
作者 刘惠恩 贾兆平 彭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26-330,共5页
本文首次利用节点解法,选用Patil势对卤化碱分子的Schrōdinger方程进行了精确求解,获得了卤化碱分子的转动-振动能级,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为吻合、此法简便,计算精度高,运算速度快.
关键词 节点法 卤化碱分子 转动振动能级
下载PDF
三原子分子振动光谱的相互作用模式计算
9
作者 许宗荣 高艳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55-559,共5页
关键词 振动光谱 相互作用模式 振动激发态 三原子分子
下载PDF
一种新的极点配置方法──参量振荡法 
10
作者 任章 徐德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6,共5页
利用振荡控制理论研究一类线性系统,在系统的结构参数中加入高频振荡信号后,可使其平均系统的极点实现任意配置,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这一方法和传统的反馈控制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取得反馈控制难以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极点配置 振荡控制 参量振荡法 自动控制
下载PDF
Na_(2)高振动态与CO_(2)间碰撞转移概率分布的实验测量
11
作者 王淑英 尤德昌 +5 位作者 马文佳 杨若凡 张仰志 於子雷 赵小芳 沈异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0-1764,共5页
受激发射泵浦激发Na_(2)至Na_(2)(ν″=30,J″=11)和Na_(2)(ν″=45,J″=11)。Na_(2)(ν″)与CO_(2)碰撞,研究了CO_(2)(00~00)的全态可分辨转动分布及不同的Na_(2)振动能对碰撞猝灭动力学的影响。光学吸收法测量Na_(2)(ν″)与CO_(2)碰... 受激发射泵浦激发Na_(2)至Na_(2)(ν″=30,J″=11)和Na_(2)(ν″=45,J″=11)。Na_(2)(ν″)与CO_(2)碰撞,研究了CO_(2)(00~00)的全态可分辨转动分布及不同的Na_(2)振动能对碰撞猝灭动力学的影响。光学吸收法测量Na_(2)(ν″)与CO_(2)碰撞后的弛豫过程,在一次碰撞的条件下,确定了ν″,ν″-1及ν″-2各振动能级上的转动态分布,而高于ν″的振动能级没有观察到,从而得到碰撞过程中Na_(2)转动能的改变。在碰撞发生1μs后,测量CO_(2)低J态的瞬时线轮廓,利用双Guass函数拟合,得到两个Doppler增宽轮廓,一个是存在于J态粒子的Doppler半宽,一个是被碰撞出J态粒子的Doppler半宽。从存在于J态的Doppler半宽,得到在Na_(2)(ν″)/CO_(2)碰撞中质心平移速度,从而确定平均平移能的增加〈ΔE_(rel)〉。Na_(2)(ν″)振动能的增加与CO_(2)平动能的增加有很大关系,Na_(2)振动能增加35%,而平动能增加56%。从CO_(2)的其他转动态碰到J态的出现速率系数k^(J)_(app)由测量碰撞前和碰撞1μs后的泛频激光感应荧光强度得到总的出现速度系数k_(app)=Σ_(J)k_(app)^(J)=(6.6±1.5)×10^(-10)cm^(3)·molecule^(-1)·s^(-1)[对Na_(2)(ν″=30)]和(5.9±1.3)×10^(-10) cm^(3)·molecule^(-1)·s^(-1)[对Na_(2)(ν″=45)]。因此Na_(2)(ν″)/CO_(2)的碰撞频率对Na_(2)的振动能不是很敏感的。取k_(app)作为参考速率系数,得到了全部能量转移概率分布P(ΔE),这里的ΔE包括了CO_(2)转动能和平动能的变化以及Na_(2)转动能的变化,对于Na_(2)分子振动能的较小增加,会引起P(ΔE)曲线的迅速增宽,在ΔE>500 cm^(-1)以后,Na_(2)(ν″=30)/CO_(2)的P(ΔE)曲线移到了Na_(2)(ν″=45)/CO_(2)的P(ΔE)曲线的下面。P(ΔE)对ΔE在0~3 000 cm^(-1)之间的数值积分给出〈ΔE〉_(trans)=590 cm^(-1)[对Na_(2)(ν″=30)],而对Na_(2)(ν″=45)则给出〈ΔE〉_(trans)=880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能量转移 激光诱导荧光 瞬时线轮廓 速率系数 能量增加分布函数 Na_(2)高振动激发态 CO_(2)
下载PDF
多原子体系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张东辉 戴东旭 +1 位作者 谢代前 边文生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26期183-183,共1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窄线宽OPO激光和受激Raman技术首次在交叉分子束中实现了对氢气振动激发态的研究,并在F+HD(v=1)→HF+D反应中观察到只能通过反应物振动激发得以探测的反应共振态,极大地提高了对反应共振态的认识。通过实验与理论对F+CHD... 利用自主研发的窄线宽OPO激光和受激Raman技术首次在交叉分子束中实现了对氢气振动激发态的研究,并在F+HD(v=1)→HF+D反应中观察到只能通过反应物振动激发得以探测的反应共振态,极大地提高了对反应共振态的认识。通过实验与理论对F+CHD3反应中CH振动激发对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验上发现了CH振动激发会导致处于某些振转态反应产物的轻度减少,与刘国平等人在Science上所报导的大大抑制该反应有着明显的差异。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理论研究发现总的来说CH振动激发能促进该反应的进行,而实验所发现的抑制作用是由于所测量产物的局限性所引起的。另外,还在SO2光化学动力学中发现了振动激发对其反常同位素效应的影响,研究了HOD振动激发对其在Cu(111)面解离吸附的影响。在理论方法发展方面,发展了一种新的减维模型,使在态-态水平研究X+YCZ3→XY+CZ3类型的反应成为可能,通过对J=0情况下H+CH4反应的计算发现该模型有很高的精度。利用该模型,我们计算得到了H+CD4反应的微分截面,与实验取得了高度吻合,表明已能较为精确地计算多原子反应的态-态微分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子分子体系 化学反应动力学 振动激发态 非绝热量子动力学方法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态的C_6H_6与N_2、O_2碰撞传能的QCT计算
13
作者 周建华 顾月姝 +1 位作者 王少坤 杨和亭 《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1999年第1期33-38,共6页
准经典轨线法 (QCT)是目前理论上研究高振动激发态大分子碰撞传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文用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的C6H6 与N2 、O2 的碰撞传能 通过计算发现 ,与N2 、O2碰撞时 ,C6H6 的每次碰撞平均振动失能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 准经典轨线法 (QCT)是目前理论上研究高振动激发态大分子碰撞传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文用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的C6H6 与N2 、O2 的碰撞传能 通过计算发现 ,与N2 、O2碰撞时 ,C6H6 的每次碰撞平均振动失能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计算结果表明 ,高振动激发态的C6H6 失去的振动能传到了N2 、O2 的振动自由度上 ,即V V传能 通过分析每一条轨线 ,发现了直接碰撞、络合碰撞及颤动碰撞三种碰撞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振动激发态 碰撞传能 QCT计算
下载PDF
CO_2在与高振动激发NaH碰撞中的量子态分辨能量再分配
14
作者 阿拜.艾力哈孜 刘静 +1 位作者 戴康 沈异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7-1322,共6页
利用简并受激超拉曼泵浦激发NaH基态到高位振动态(ν″=14,J″=20)。研究了NaH(14,20)与CO_2(00°0)间的振转能量转移。利用吸收系数和瞬时Doppler线宽,得到不同池温下NaH(14,20)分子密度,测量CO_2(00°0,J)与NaH高振动态碰撞... 利用简并受激超拉曼泵浦激发NaH基态到高位振动态(ν″=14,J″=20)。研究了NaH(14,20)与CO_2(00°0)间的振转能量转移。利用吸收系数和瞬时Doppler线宽,得到不同池温下NaH(14,20)分子密度,测量CO_2(00°0,J)与NaH高振动态碰撞前后的瞬时泛频激光感应荧光谱线的相对强度,确定了CO_2(00°0,J=2~80)的初生态布居,它们呈现双指数转动分布。拟合实验数据得到两个转动温度T_(rot)=(650±80)和(1 531±150)K。较冷的分布约占CO_2(00°0)的79%,它是由弹性或弱非弹性碰撞产生的,因而CO_2只有很小的转动激发。另有21%的CO_2(00°0)较大地增加了转动能,故有较热的转动温度。对碰撞产生的CO_2(00°0,J)进行高分辨率瞬时泛频荧光谱线的轮廓测量,得到各转动态平移能的改变。对于CO_2(00°0,J=56~80),转移能从582cm^(-1)(对于J=60)增加到2 973cm^(-1)(对于J=80)。探测转动态布居数的改变,得到各转动态的产生速率系数k_(app)~J之和为(7.2±1.8)×10^(-10) cm^3·mol^(-1)·s^(-1),而平均倒空速率系数〈kdep〉=(6.9±1.7)×10^(-10)cm^3·mol^(-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移 简并受激超拉曼泵浦 吸收光谱测量 激光诱导荧光 NaH高位振动态 CO_2气体
下载PDF
垂直振动颗粒系统气液相变的临界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童节 周亮 +3 位作者 陈立范 王宏杰 陈泉 孔平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40-48,共9页
为了研究颗粒系统在外界能量驱动下体系内部的运动与结构变化,采用局部密度判断法和粒子图像测速法,测量垂直振动二维圆盘内均值粒径为2 mm的球型颗粒的局部概率密度分布和速度分布,探究气液相变过程中离散颗粒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动力学特... 为了研究颗粒系统在外界能量驱动下体系内部的运动与结构变化,采用局部密度判断法和粒子图像测速法,测量垂直振动二维圆盘内均值粒径为2 mm的球型颗粒的局部概率密度分布和速度分布,探究气液相变过程中离散颗粒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动力学特征;通过增加圆盘颗粒的填充密度和振动台的加速度,建立局部概率密度分布的特征参数K值、均值密度φ和加速度Γ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当垂直振动颗粒系统处于气态时,颗粒系统中颗粒的速度分布满足指数分布,颗粒速度分布指数等于1.52。在改变φ和Γ的过程中,颗粒系统发生气液相变,气液相变过程中颗粒速度速度分布的临界条件是一致的,即当颗粒速度分布指数等于1.40时,垂直振动颗粒系统开始从气态向液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颗粒系统 气液相变 密度分布
下载PDF
苝的振动分辨荧光光谱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姝风 李园义 +1 位作者 张滢 胡晓钧 《应用技术学报》 201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了苝的振动分辨的荧光光谱。在Franck-Condon近似的框架下,模拟考虑了位移谐振子近似、畸变近似和Duschinsky效应。理论模拟得到的光谱峰值与实验测得的荧光发射峰相吻合。通过对苝分子振动结构的分析发现,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了苝的振动分辨的荧光光谱。在Franck-Condon近似的框架下,模拟考虑了位移谐振子近似、畸变近似和Duschinsky效应。理论模拟得到的光谱峰值与实验测得的荧光发射峰相吻合。通过对苝分子振动结构的分析发现,基态第9个振动模式对发射光谱的最大值有较大贡献,并且该振动跃迁与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结构变化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分辨荧光光谱 理论模拟
下载PDF
Path integral Monte Carlo study of(H_2)_n@C_(70)(n = 1, 2, 3)
17
作者 郝妍 张红 程新路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77-581,共5页
The path integral Monte Carlo(PIMC) method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C70 with one, two,and three H2 molecules confined in the cage, respectively. The interaction energies and vibrationally average... The path integral Monte Carlo(PIMC) method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C70 with one, two,and three H2 molecules confined in the cage, respectively. The interaction energies and vibrationally averaged spatial distribution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calculate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ies of(H2)n@C70(n = 1, 2, 3). The results show that(H2)2@C70is more stable than H2@C70. The interaction energy slowly changes in a large temperature range,so temperatur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For H2@C70and(H2)2@C70, the interaction energies keep negative; however, when three H2 molecules are in the cage, the interaction energy rapidly increases to a positive value.This implies that at most two H2 molecules can be trapped by C70. With an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peak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gradually shifts away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age, but the maximum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H2 molecule to the cage center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average radius of C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hedral fullerene complexes path integral Monte Carlo method interaction energy vibrationally averaged spatia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Study of Collisional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Highly Excited C_6F_6 and N_2 ,O_2 and Ground State C_6F_6
18
作者 JianHuaZHOU ShaoKunWANG +2 位作者 ZhiJunYU HaiHuiJIANG YueShuG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317-1320,共4页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calculation (QCT) is used frequently for studying collisional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 molecules and bath gases. In this paper, the QCT of the energy transfer bet...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calculation (QCT) is used frequently for studying collisional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 molecules and bath gases. In this paper, the QCT of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 C6F6 and N2 ,O2 and ground state C6F6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 C6F6 transferred vibrational energy to vib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N2, O2 and ground state C6F6, so they are V-V energy transfer. Especially it is mainly V-V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excited C6F6 and ground state C6F6, excited C6F6 transfers more vibrational energy to ground state C6F6 than to N2 and O2 . The values of QCT , -〈DEvib〉of excited C6F6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 calculation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 state collisional energy transfer.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ies of vibrationally resolved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From a single chromophore to multichromophoric oligomers/aggregates 被引量:2
19
作者 GAO Fang LIANG WanZhen ZHAO Y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297-309,共13页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ies are useful tools to study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for calculation of the spectra of molecules/supermolecules and aggregates, ...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ies are useful tools to study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for calculation of the spectra of molecules/supermolecules and aggregates, whose structures can differ significantly, are review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Several model compounds/multimers are taken as examples for the spectral calculations. The numerical results achieve a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the theory and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ally resolved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ies single chromophore multichromophoric oligomers AGGREGATES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
原文传递
The v-v energy transfer of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states (Ⅱ)──Vibrational quenching of CO(v) by H_2O
20
作者 WANG Baoshan GU Yueshu +1 位作者 LI Qiang KONG Fan’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1998年第19期1621-1625,共5页
The vibrational energy transfer from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 CO to H 2O molecules is studied by time-resolv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emission spectroscopy (TR FTIR). Following the 193 nm laser photolysis of C... The vibrational energy transfer from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 CO to H 2O molecules is studied by time-resolv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emission spectroscopy (TR FTIR). Following the 193 nm laser photolysis of CHBr 3 and O 2 the secondary reactions generate CO(v). The infrared emission of CO(v→v-1) is detected by TR FTIR. The excitation of H 2O molecules is not observed. By the method of the spectral simulation and the differential technique, 8 rate constants for CO(v)/H 2O system are obtained: (1.7±0.1), (3.4±0.2), (6.2±0.4), (8.0±1.0), (9.0±2.0), (12±3), (16±4) and (18±7) (10 -13cm 3·molecule -1·s -1). At least two reasons lead to the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One i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rotational energy to the vibational energy defect and the other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plex collision. With the SSH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the quenching mechanism of CO(v) by H 2O i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resolved IR spectra highly vibrationally excited states vibrational energy transf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