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hilism in Flannery O’Connor’s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被引量:6
1
作者 宋佳晔 戴雪芳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0期247-249,共3页
Flannery O'Conno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outstanding female writers of the American South in the 20 th century.Her works not only reveal to readers a world of nihilism,but also describe a society of original sin... Flannery O'Conno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outstanding female writers of the American South in the 20 th century.Her works not only reveal to readers a world of nihilism,but also describe a society of original sins.Nihilism reflected by two major characters and their fates in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demonstrate her concern about the lack of belief and emptiness of modern people's so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nnery O'Connor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NIHILISM SALVATION
下载PDF
A Stylistic Analysis of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2
作者 姚青 《海外英语》 2015年第4期251-252,共2页
Stylistics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feature of situationally distinctive uses(varieties) of language, and tries to establish principles capable of accounting for the particular choices made by indi... Stylistics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feature of situationally distinctive uses(varieties) of language, and tries to establish principles capable of accounting for the particular choices made by individual and social groups in their use of language. Different perspective will be adopted and different attention will be fixed when we are facing different styles of literary work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novel"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pattern of lexis, and rhetorical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YLISTICS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analysis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Irony in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ech Act Theory
3
作者 蒋天晨 《海外英语》 2014年第5X期190-191,共2页
Speech Act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in pragmatic field.And this theory has gradually been applied into literary criticism.Irony is not only a generally-used communicative skill,but also a hot langu... Speech Act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in pragmatic field.And this theory has gradually been applied into literary criticism.Irony is not only a generally-used communicative skill,but also a hot language phenomenon in literature which aroused linguists,writers and even philosophers'interest.The speech act theory and the irony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which is the illocutionary act they both have.Accordingly,the combination of both can enable read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ture works.Hence,this thesis reviews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rony and Speech Act Theory;elaborates on irony in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on the basis of Speech Act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Y Speech ACT Theory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下载PDF
“好人免责条款”颁布后武汉公众心肺复苏技术的现状调查
4
作者 罗雯 何小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35-39,共5页
目的 了解“好人免责条款”颁布后武汉公众心肺复苏技术认知现状、施救意愿及培训现状。方法 于2022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53个社区1 00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收集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好人免责条款”知晓情... 目的 了解“好人免责条款”颁布后武汉公众心肺复苏技术认知现状、施救意愿及培训现状。方法 于2022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53个社区1 00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收集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好人免责条款”知晓情况、心肺复苏技术认知及培训现状、施救意愿及原因。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00份,116份因中途放弃或规律填写被剔除,共回收884份。884名武汉公众中,242名(27.38%)知晓“好人免责条款”,200名(22.62%)参加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心肺复苏操作顺序确切知道占比情况(172名,19.46%)最高,人工呼吸时胸部按压中断时长确切知道占比情况(66名,7.47%)最低;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人群心肺复苏技术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2名(66.97%)愿意施救,不愿意施救原因包括“老人”(158次,6.76%)、“因突发疾病倒地”(132次,11.30%)、“担心纠纷”(174次,9.93%)等;知晓“好人免责条款”、参加过培训的公众施救意愿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武汉公众对“好人免责条款”、心肺复苏技术认知不理想,培训程度不够,但施救意愿较高,应加大宣传“好人免责条款”、建立完善的心肺复苏培训体系,消除公众施救顾虑、增强施救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免责条款” 武汉 公众 心肺复苏
下载PDF
伦理学的范式转型为何必要及何以可能
5
作者 郦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伦理学的主流范式呈现出三大类型即美德论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和功利论伦理学,它们的共性是坚持符合论,追求确定且普遍的伦理规范,通过规定存在者,以便支配存在者。然而,面对数字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监控资本主义等对现代人价值... 伦理学的主流范式呈现出三大类型即美德论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和功利论伦理学,它们的共性是坚持符合论,追求确定且普遍的伦理规范,通过规定存在者,以便支配存在者。然而,面对数字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监控资本主义等对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伦理学遭遇重重危机。为此,反思基于第一开端的伦理学范式的立论基础,探索一种走向第二开端的伦理学范式尤为重要。第二开端的伦理学指向原初境域之大道,追求超越于传统三种智慧的生态智慧,走向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它以共善为旨归,通过精神人和将来者展现伦理精神,有助于重塑一种共生、共存、共享的和谐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大道 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 共善
下载PDF
人类美好生活: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追求目标
6
作者 杨豹 李雅婷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人类美好生活是人类在双重世界实践中构建自我生活的美好设想,是人类社会中的必然目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都是以人类美好生活为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层次服务于中国... 人类美好生活是人类在双重世界实践中构建自我生活的美好设想,是人类社会中的必然目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都是以人类美好生活为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层次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以人类美好生活作为共同追求目标,从而成为构建两者之间内在相通的重要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美好生活 全人类共同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中国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成效、挑战及对策建议
7
作者 吴凡 《理论建设》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中国在全球治理、经贸合作、国际金融、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等领域提供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也不断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当前,中国国际公共产品面临自... 中国在全球治理、经贸合作、国际金融、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等领域提供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也不断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当前,中国国际公共产品面临自身供给能力有待加强、国际社会内生阻力较大、外部压力上升的挑战。为此,中国应增强自身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质量成色;以制度型开放加快中国参与国际规划的制定,创造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良好环境;加强国际传播,赢得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公共产品 成效 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下载PDF
A Happy Man’s Philosophy:On Maugham’s Short Fiction “The Treasure”
8
作者 方蓉 《海外英语》 2010年第3X期107-108,共2页
Maugham was very successful for his short fic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s to talk about Maugham’s short story The Treasure which completely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his short fiction. The author is also to ana... Maugham was very successful for his short fic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s to talk about Maugham’s short story The Treasure which completely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his short fiction. The author is also to analyze its structure and present the theme and the moral of this conventional 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ASURE HAPPY man PHILOSOPHY a conventional good STORY
下载PDF
程颐人性论研究
9
作者 伊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0-68,115,共10页
程颐言“性”有着“本体”与“工夫”上的双重维度:在“本体”层面言“性”,其主要关注的是人之善恶本原的认识问题;在“工夫”层面言“性”,其关注的则是人之如何成圣的实践问题。从“本体”高度言“性”,将“理性命”与“心性情”问... 程颐言“性”有着“本体”与“工夫”上的双重维度:在“本体”层面言“性”,其主要关注的是人之善恶本原的认识问题;在“工夫”层面言“性”,其关注的则是人之如何成圣的实践问题。从“本体”高度言“性”,将“理性命”与“心性情”问题并重,主张“尽心”是“尽性”的前提,强调“穷理”与“尽性”的统一,在“工夫”上重视“存养”,是程颐人性论的最大特色。而其人性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北宋中晚期诸儒言“性”之巅峰,离不开其对先秦儒家人性论的系统化总结,更离不开其对汉唐北宋诸儒言“性”成果之消化与吸收。从实质上来说,程颐的人性论既是对孟子、韩愈、李翱、程颢等人言性观点之继承与超越,又是对荀、扬之批判,更是对《中庸》与《易传》言“性”思想之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命 心性情 善恶本体 人之成圣 穷理尽性
下载PDF
“都是我的孩子”——《好人难寻》中的二重身与现代救赎
10
作者 刘慧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19,共6页
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好人难寻》描述了两位主人公“格格不入”和柏利在畸形家庭关系中衍生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救赎困境。本文通过细察柏利与“格格不入”互为对照的二重身关系,分析现代个体身份认同的缺失。奥康纳用二... 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好人难寻》描述了两位主人公“格格不入”和柏利在畸形家庭关系中衍生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救赎困境。本文通过细察柏利与“格格不入”互为对照的二重身关系,分析现代个体身份认同的缺失。奥康纳用二重身“格格不入”投射原身柏利,又通过“格格不入”描摹柏利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关系,同时借由原身柏利呈现“格格不入”的身份困惑以及由此导致的暴力行为和反社会后果。二重身中分裂的自我是身份危机的隐喻,奥康纳对两位人物身份认同问题的刻画反映出现代语境中个体的信仰危机与生存困境,以及对精神救赎的追寻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难寻》 二重身 救赎 奥康纳
下载PDF
《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的见证式书写与身份认同
11
作者 刘钰茂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2-47,共6页
作为记录南京大屠杀第一手资料的《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不同于传统日记完全私人化的叙事伦理,是面向公众作为目标读者的见证文学,在见证式书写过程中强调真实性的同时,遵循了“诗性正义”的道德逻辑。由于两位见证者多重身份认... 作为记录南京大屠杀第一手资料的《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不同于传统日记完全私人化的叙事伦理,是面向公众作为目标读者的见证文学,在见证式书写过程中强调真实性的同时,遵循了“诗性正义”的道德逻辑。由于两位见证者多重身份认同的差异,《拉贝日记》呈现出了全面化、客观化和理性化的特点,而《魏特琳日记》则充满了对日军暴行的强烈批判和对女性受害群体的强烈关注,体现了她的基督教救赎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贝日记》 《魏特琳日记》 见证式书写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从市场逻辑到生活逻辑的历史必然性
12
作者 张艳涛 庄键安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在21世纪,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创性贡献,就要全面辩证地看待资本文明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限度,正视从市场逻辑到资本逻辑的历史进程以及生活逻辑对市场和资本逻辑的超越。在市场逻... 在21世纪,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创性贡献,就要全面辩证地看待资本文明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限度,正视从市场逻辑到资本逻辑的历史进程以及生活逻辑对市场和资本逻辑的超越。在市场逻辑的基础上,资本逻辑孕育而生。扬弃资本逻辑的历史局限性,就要求生活逻辑的出场。生活逻辑的出场,不仅反映了扬弃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必然性,也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逻辑 资本逻辑 生活逻辑 美好生活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周易的中正修德思想
13
作者 韩丽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4-19,共6页
中正、修德思想是周易的重要思想。周易的中正修德思想主要体现在守持中道、崇德向善、阴阳变易、天人合一四个方面。周易这四方面突出体现了圣人崇德向善感应天地自然、顺应人心而致天下和平、人心和顺的贞正局面。
关键词 修德 守持中正 修德向善 阴阳变易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试析奥康纳《好人难寻》的荒诞主题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杜志卿 张燕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现代西方文学的经典短篇。作品中的“荒诞”主题 ,国内外评论界虽偶有提及 ,但并未做深入的挖掘。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一些可能被读者忽视的细节和意象 ,旨在把握奥康纳对这一哲学主题所... 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现代西方文学的经典短篇。作品中的“荒诞”主题 ,国内外评论界虽偶有提及 ,但并未做深入的挖掘。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一些可能被读者忽视的细节和意象 ,旨在把握奥康纳对这一哲学主题所作的隐喻性的阐释。认为 ,小说中的“荒诞”主题揭露了西方社会道德与文明的荒谬和虚假 ,反映了奥氏本人自觉的批判意识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好人难寻》 隐喻 荒诞主题 文学评论 小说 美国 社会批评 人文精神 批判意识
下载PDF
重塑权威之下的善政格局——中国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和清 古学斌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0期18-26,共9页
梳理中国乡村治理历史脉络不难看出,中国乡村治理秩序历经士绅控制到干部统制的历史演变,其中士绅控制的权威基础是地方的保护型经纪,而干部统制的权威基础是"依附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公社制度的瓦解,农村基层组织... 梳理中国乡村治理历史脉络不难看出,中国乡村治理秩序历经士绅控制到干部统制的历史演变,其中士绅控制的权威基础是地方的保护型经纪,而干部统制的权威基础是"依附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公社制度的瓦解,农村基层组织日益瘫痪,"依附主义"名存实亡。中国乡村应该逐步恢复自治的传统文化权威基础,形成"善人善治"的"善政"格局,这样不失为摆脱乡村治理的困境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历史演变 善人善治
下载PDF
中国湿地经典——红河哈尼梯田 被引量:33
16
作者 史军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77-81,共5页
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它在原先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创造了人工湿地梯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 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它在原先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创造了人工湿地梯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原改变天然湿地为稻田和耕地相比,更显出它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湿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工湿地 红河哈尼梯田 稻田 全球生态系统 现代文明
下载PDF
法律实证主义的多重转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锐 李建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94,共7页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又是一个多变的、不断发展的法学流派。其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多重转向:从科学主义到诠释学的转向、从"坏人视点"向"好人视点"的转向以及从"义务本位&q...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又是一个多变的、不断发展的法学流派。其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多重转向:从科学主义到诠释学的转向、从"坏人视点"向"好人视点"的转向以及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向。虽然法律实证主义经历了多重转向,但仍然没有自我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到诠释学 “坏人视点”到“好人视点” “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
下载PDF
良知与责任: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笑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6,共8页
通过反思现代人的生存境况与道德困境,赫勒十分敏锐而细腻地揭示了现代性问题与现代世界道德状况之间的关联,从唤醒个体良知和道德责任入手构建了一种为现代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道德哲学。她呼吁现代人追随好人的脚步做一个好人,并指... 通过反思现代人的生存境况与道德困境,赫勒十分敏锐而细腻地揭示了现代性问题与现代世界道德状况之间的关联,从唤醒个体良知和道德责任入手构建了一种为现代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道德哲学。她呼吁现代人追随好人的脚步做一个好人,并指出好人和最好的道德世界存在于每一个个人的道德自律中,即选择自己成为好人,然后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好人。尽管赫勒探讨了现代道德和时代精神重建的可能性,指出了现代人的命运和责任,但她试图通过反省和规约自己达到自由的自律的道德理论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气质,也或多或少浸透着一种政治悲观主义的伤感。但是无论如何,赫勒对现代性和现代世界道德状况的反思都是当今社会道德重建的重要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然性 好人 道德哲学 现代性 赫勒
下载PDF
古典传统与闲暇教育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长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52-56,共5页
在古典传统的视野中,学校产生于闲暇,并在闲暇中操持人的灵魂德性,特别是默观的德性,以造就具有卓越品质的自足的"好人"。那种为获取外在的诸善而进行的繁忙的劳作以及与之相应的世俗品质,是为闲暇而存在的,不具本体价值,因... 在古典传统的视野中,学校产生于闲暇,并在闲暇中操持人的灵魂德性,特别是默观的德性,以造就具有卓越品质的自足的"好人"。那种为获取外在的诸善而进行的繁忙的劳作以及与之相应的世俗品质,是为闲暇而存在的,不具本体价值,因此与引人向善的学校教育无缘。不过,近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取消了古典传统中的闲暇教育的本来意义,繁忙以及繁忙后的娱乐成了学校教育的主题,然而这样的转变也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堕落。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必要审慎地教人瞻望与思考天道,教人做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 默观 繁忙 好人
下载PDF
京剧《四进士》中的“异乡人”与“好人” 论明清社会中“差序格局”的另一面 被引量:4
20
作者 凌鹏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86,共25页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是中国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近年来,围绕“差序格局”学界有更加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过,这些研究并没有探讨“差序格局”的另一面,即如何能从亲属关系推展到天下范围。为了探讨这...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是中国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近年来,围绕“差序格局”学界有更加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过,这些研究并没有探讨“差序格局”的另一面,即如何能从亲属关系推展到天下范围。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对京剧《四进士》剧本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中发现“异乡人”和“好人”两个重要概念,通过探索其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来理解“差序格局”中“推”的真正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亲属关系”与“异乡人关系”之间的复杂关联,并重新理解“伦理精神”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四进士》 异乡人 好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