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2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审美风格
1
作者 袁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豪情的壮美、表达日常生活幸福之感的优美,还是讽喻社会异化情境中的荒诞感,诗歌的价值内核仍然指向对真、善、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崇高 优美 荒诞感
下载PDF
郁达夫抒情小说创作转向探析
2
作者 邓艮 肖如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0-125,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创作极具个人特色,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初期小说创作更是引起了巨大争议。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也一直被贴上“颓废”“色情”“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感伤”等标签。但是在创作社的转向中,郁达夫展现了极高的政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创作极具个人特色,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初期小说创作更是引起了巨大争议。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也一直被贴上“颓废”“色情”“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感伤”等标签。但是在创作社的转向中,郁达夫展现了极高的政治革命热情,在其早期作品中可以探得这一苗头的“萌芽”,后续创作中更是展现了一个内心柔软的抒情作家坚定的革命意志。不可否认,这些创作仍有局限之处,但不能因此否决郁达夫的创作方向转变及为后来者带来的启示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抒情 浪漫主义 创作转向 矛盾
下载PDF
文体学视野下周邦彦词的雅化路径探析
3
作者 祝云珠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8-152,共15页
在文体学视野下,对周邦彦词的雅化路径进行考察。之后发现,“众体兼备”的周词,其雅化的重要路径有:“以诗为词”“以赋为词”“以小说为词”等等。在集众体之大成的同时,坚守“本色当行”,吸取各体“雅”的成分,实现了词的雅化,达到“... 在文体学视野下,对周邦彦词的雅化路径进行考察。之后发现,“众体兼备”的周词,其雅化的重要路径有:“以诗为词”“以赋为词”“以小说为词”等等。在集众体之大成的同时,坚守“本色当行”,吸取各体“雅”的成分,实现了词的雅化,达到“情”与“事”的巧妙结合,抒情“不为情役”,“用事不为事用”,展示了周词奇妙的雅化过程,体现了文体内在的交融和互动。这种雅化路径开启了南宋姜夔等人的雅词创作范式,对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的雅词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学 周邦彦词 雅化路径
下载PDF
《诗经》风诗叙事及其传统——《诗经》研读笔记之二
4
作者 董乃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诗经》十五国风,长短160首诗,记录着上古社会生活和周人情感活动的种种情况与风貌,它们同《诗经》中的史诗一样,贯穿着并构成了中国文学的抒(情)叙(事)传统。它们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恋爱家庭、农事生产、战争徭役、对统治者的美刺等几... 《诗经》十五国风,长短160首诗,记录着上古社会生活和周人情感活动的种种情况与风貌,它们同《诗经》中的史诗一样,贯穿着并构成了中国文学的抒(情)叙(事)传统。它们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恋爱家庭、农事生产、战争徭役、对统治者的美刺等几大方面。以往因为叙事一直受到忽视,风诗常被笼统称为抒情诗,中国文学也被说成是只有“一个抒情传统”。本文试取叙事视角,指出《诗经》风诗中不少篇章与历史记载可以互证,有的诗篇明显叙述一个故事(或个人经历),有的诗表面虽未直赋,却通过比兴、咏叹、对话、独白乃至写景抒情暗示出其背后实含一桩事情,从而切实地反映出生活的一角。这种“事在诗外”和抒叙浑融的现象是《诗经》风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运用叙事分析方法读诗,能够更全面细致地揭示抒情诗的丰富内涵,也更确切地理解中国文学从源头开始就贯穿着互惠博弈的抒叙两大传统,而绝非只有一个抒情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风诗 叙事 事在诗外 抒叙传统
下载PDF
论民间曲艺唱词中方言词汇翻译——以杭州滩簧为例
5
作者 陈洁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36-139,156,共5页
杭州滩簧唱词中富含杭州方言的独特用法。这些方言用法的翻译在本地文化外宣翻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方言用法翻译时,应深入把握方言词汇的内在含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以确保唱词中意义的有效传递。翻译过程中,... 杭州滩簧唱词中富含杭州方言的独特用法。这些方言用法的翻译在本地文化外宣翻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方言用法翻译时,应深入把握方言词汇的内在含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以确保唱词中意义的有效传递。翻译过程中,应以语义对应为核心,尽量翻译成规范的目的语标准语。同时,译文要充分展现曲艺文本的呼唤功能,以实现理想的翻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唱词 方言词汇 翻译 杭州滩簧
下载PDF
人文主义视野下徐志摩非抒情散文的现代国家意识
6
作者 黄红春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徐志摩的文学成就得到重新评价,但主要在诗歌和抒情散文方面,其杂感、游记等非抒情散文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更缺乏对这些散文所隐含的现代国家意识的深入分析。在人文主义视野下重读徐志摩这些散文,可以窥见其现代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徐志摩的文学成就得到重新评价,但主要在诗歌和抒情散文方面,其杂感、游记等非抒情散文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更缺乏对这些散文所隐含的现代国家意识的深入分析。在人文主义视野下重读徐志摩这些散文,可以窥见其现代国家意识的演变轨迹和基本内涵。从中学投稿校刊开始,徐志摩就表现出忧患国运、希望提高国民素质的思想。出国留学后,他受英伦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向往和提倡民主制度。欧游归来,他论辩苏俄问题,反对暴力革命。他对现实失望又不甘于失望,大胆批评时政,追求自由和理想。他的现代国家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对现代中国的忧患和愿景,与此同时也存在理想主义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徐志摩 非抒情散文 现代国家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传统诗词融入课堂的价值探析
7
作者 马慧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7-168,171,共3页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径、评价反思等多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推动中华传统诗词精品成为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华文化 诗词精品 融入路径 爱国情怀
下载PDF
明清时期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
8
作者 杨善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I0002,共6页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离音乐的依律填词有关,其根本原因在于元明清时期以戏曲为主流的民间俗乐发展的要求。正是在俗乐发展的推动下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已有燕乐调终被后世广泛采用的工尺七调所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燕乐调 调名实质 曲词创作 俗乐发展
下载PDF
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唐诗宋词鉴赏”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例
9
作者 何湘 华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数字文学地图将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与地理空间相融合,全景式呈现某个时代的文学整体面貌。在“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运用数字文学地图可以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的文学空间思维,提高学生诗词鉴赏水平。在此背景下,以“唐宋... 数字文学地图将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与地理空间相融合,全景式呈现某个时代的文学整体面貌。在“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运用数字文学地图可以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的文学空间思维,提高学生诗词鉴赏水平。在此背景下,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例,考察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的应用,阐述数字文学地图在应用中的思考与启发,促进高校诗词鉴赏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学地图 “唐诗宋词鉴赏”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下载PDF
基于Mapmost的古诗词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熊海东 张诗雨 廖洪燕 《移动信息》 2024年第4期151-154,共4页
当前,古诗词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将抽象的古诗词意境展示在具体的场景中,从而让学习者深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利用浏览器端的国产技术框架Mapmost以及服务端的Java Web经典SSM框架,开发的古诗词教学系统消除了古诗词学习的痛点... 当前,古诗词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将抽象的古诗词意境展示在具体的场景中,从而让学习者深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利用浏览器端的国产技术框架Mapmost以及服务端的Java Web经典SSM框架,开发的古诗词教学系统消除了古诗词学习的痛点。其可以同时支持电脑浏览器和手机浏览器,古诗词学习者能以较低的设备门槛得到高级的沉浸式3D交互体验,提高了古诗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支持管理端自定义场景和交互事件,方便了管理员的后期更新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most 数字孪生 古诗词 教学系统 3D
下载PDF
叙事歌曲《牛郎织女》的演唱分析
11
作者 王莹莹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9-35,共7页
叙事歌曲《牛郎织女》是以我国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由我国著名词作家刘麟填词、作曲家王志信谱曲,二人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首非常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作为叙事性音乐体裁,歌曲内容感人,传统民族风格的创作手法与现代作曲风格技法的融合,... 叙事歌曲《牛郎织女》是以我国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由我国著名词作家刘麟填词、作曲家王志信谱曲,二人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首非常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作为叙事性音乐体裁,歌曲内容感人,传统民族风格的创作手法与现代作曲风格技法的融合,使叙事歌曲《牛郎织女》的风格极具特色。该文围绕叙事歌曲《牛郎织女》的演唱进行分析,对该叙事歌曲的音乐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论述该叙事歌曲的歌词内涵、旋律特征和曲式结构,分析了该叙事歌曲的音乐特点,同时结合自身舞台实践经验,对该叙事歌曲的演唱情感处理以及情感内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歌曲《牛郎织女》 歌词内涵 旋律特征 曲式结构 音乐风格 演唱技巧 情感内涵
下载PDF
论李白诗歌的顶点抒情
12
作者 杨景龙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在全面继承诗骚以来中国诗歌抒情言志传统的基础上,李白把初盛唐抒情言志诗歌推向令后人望尘莫及的顶点。无论是题材内容的选择处理,还是体裁形式的继承创造,抑或是强烈的主观色彩、丰富的想象力、变化莫测的结构等等,都呈现出在其他时... 在全面继承诗骚以来中国诗歌抒情言志传统的基础上,李白把初盛唐抒情言志诗歌推向令后人望尘莫及的顶点。无论是题材内容的选择处理,还是体裁形式的继承创造,抑或是强烈的主观色彩、丰富的想象力、变化莫测的结构等等,都呈现出在其他时代、其他诗人的诗歌作品中难以模仿复制的“顶点”状态,集中展现了李白的天才诗艺与恢弘壮阔的盛唐气象。李白诗歌的顶点抒情,依托于持续上升、臻于顶峰的伟大时代,厚植于自由繁荣的思想文化沃土,是初盛唐以来持续走高的诗歌抒情性的终端显示,更是诗骚之后、汉魏已还的传统抒情诗艺术的最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抒情言志 顶点
下载PDF
从族群抒情到国家抒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纳·赛音朝克图诗歌再研究
13
作者 白叶茹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纳·赛音朝克图是当代蒙古族文学奠基人之一,是蒙古族新文学承前启后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创作跨越了新旧社会两个时期。在其长达4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创作经历过曲折和困惑,但他最终摒弃狭隘,回归到诗... 纳·赛音朝克图是当代蒙古族文学奠基人之一,是蒙古族新文学承前启后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创作跨越了新旧社会两个时期。在其长达4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创作经历过曲折和困惑,但他最终摒弃狭隘,回归到诗歌潮流的大格局中。坚持自觉现实主义,从族群抒情到国家抒情,诗人完成了身份认同和价值追求的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抒情 国家抒情 现实主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民族文学书写的五个面相:论何延华小说创作
14
作者 王海林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藏族青年作家何延华的小说创作,以其特别的小说美学风格,为新世纪民族文学总体美学的构建做出了有价值的尝试。举其要者有五个方面:独特的地方性民俗,万物有灵的生态融合价值观,宗教神性与人性救赎,抒情性浪漫诗意风格,古老的故事传统... 藏族青年作家何延华的小说创作,以其特别的小说美学风格,为新世纪民族文学总体美学的构建做出了有价值的尝试。举其要者有五个方面:独特的地方性民俗,万物有灵的生态融合价值观,宗教神性与人性救赎,抒情性浪漫诗意风格,古老的故事传统复活。她的创作放置在西部文学的坐标里具有特别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性 生态伦理 地方性 西部文学
下载PDF
帕斯捷尔纳克早期诗歌《Зимняя ночь》研究
15
作者 朱艳红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6-119,132,共5页
帕斯捷尔纳克因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冬夜》是帕斯捷尔纳克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歌撰写源于诗人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冬夜》两个版本的演变反映了诗人心境的重大变化... 帕斯捷尔纳克因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冬夜》是帕斯捷尔纳克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歌撰写源于诗人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冬夜》两个版本的演变反映了诗人心境的重大变化,揭示出其与散文《中篇故事》的互文关系,反映了帕斯捷尔纳克对待初恋的情感变化及其诗艺成长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斯捷尔纳克 《冬夜》 爱情 抒情诗
下载PDF
稼轩是何人:对“豪放”的追索
16
作者 刘学(译) 《长江学术》 2024年第2期84-94,共11页
从批评史的角度切入,追索“豪放”用于辛词批评的确切内涵,辛弃疾词的总体风貌和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大致的勾勒。由此可见,辛词研究的核心议题并非爱国情怀的表达,而是词人自我人格的书写展露。一个真实可感的躁动不安的个体和一种奇特气... 从批评史的角度切入,追索“豪放”用于辛词批评的确切内涵,辛弃疾词的总体风貌和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大致的勾勒。由此可见,辛词研究的核心议题并非爱国情怀的表达,而是词人自我人格的书写展露。一个真实可感的躁动不安的个体和一种奇特气质的粗犷之美,这是辛弃疾区别于其他词人的最为突出的特征,而这种中国诗歌传统中罕见的、狂放不羁的人格特质在辛词中得到了强有力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批评 豪放 人格特质
下载PDF
赵长卿咏梅词书写探究及情感辨析
17
作者 陈曼 宫臻祥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宋人尤爱梅花,多有吟咏篇章,南宋宗室词人赵长卿有36首咏梅词传世。赵长卿的咏梅词内容丰富、书写生动,他赏梅、颂梅、忆梅,其咏梅词描绘了一幅幅工笔梅花图,不仅鲜活生动,而且情真意切。其表现手法多元化,在对比中突出梅花与其他花卉... 宋人尤爱梅花,多有吟咏篇章,南宋宗室词人赵长卿有36首咏梅词传世。赵长卿的咏梅词内容丰富、书写生动,他赏梅、颂梅、忆梅,其咏梅词描绘了一幅幅工笔梅花图,不仅鲜活生动,而且情真意切。其表现手法多元化,在对比中突出梅花与其他花卉的不同之处,将自我情感投射在梅花之上,情景交融,情感抒发浓烈深沉,有年华逝去的追念,有羁旅飘零的伤感,还有功业未就的慨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长卿 咏梅词 创作特色
下载PDF
融合Word2Vec词嵌入的多核卷积神经网络音乐歌词多情感分类方法
18
作者 张昱 冯亚寒 丁千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598-8605,共8页
目前,音乐歌词情感分类大多以二标签极性情感为主,多情感标签分类较少,并且对于情感性不确定的歌词而言,得到的分类性能不高。为了解决多情感标签研究分类的不足,以及提高分类准确性,提出一种利用Word2Vec词嵌入技术,并使用多核卷积神... 目前,音乐歌词情感分类大多以二标签极性情感为主,多情感标签分类较少,并且对于情感性不确定的歌词而言,得到的分类性能不高。为了解决多情感标签研究分类的不足,以及提高分类准确性,提出一种利用Word2Vec词嵌入技术,并使用多核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的音乐歌词多情感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音乐歌词文本,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可视化分析;其次利用Word2Vec词嵌入提取歌词局部特征,构建特征情感向量,挖掘歌词中情感信息,将歌词转化为更利于分类器模型输入的词向量;最后在分类器中,选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高度卷积核的方式构建新模型以此得到多情感分类。结果表明:音乐歌词多情感分类的结果达到94.26%,与传统CNN相比,分类精确率提高了6.86%,取得了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情感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词嵌入 文本分类 音乐歌词
下载PDF
对抒情的皈依与叛离——沈从文与胡兰成比较
19
作者 陈丹瑜 袁勇麟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王德威总结陈世骧等人的抒情论述,将抒情视作一种贯通古今的史观,并分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中沈从文和胡兰成是王德威论述中选取的个案,是抒情的皈依与叛离两种典型的写照。二人创作中有相似的情感载体,皆有对古典文明的继... 王德威总结陈世骧等人的抒情论述,将抒情视作一种贯通古今的史观,并分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中沈从文和胡兰成是王德威论述中选取的个案,是抒情的皈依与叛离两种典型的写照。二人创作中有相似的情感载体,皆有对古典文明的继承,且都在革命的时代选择了用抒情标记心声,但是出于不同的立场与目的。通过对话比较,可以管窥抒情的历史作用,探索抒情的底色,理清诗与史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 王德威 沈从文 胡兰成
下载PDF
王文生“中国抒情文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及其意义
20
作者 石了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文生的“中国抒情文学思想体系”是在他与现代学术界各类文学研究观点展开辩驳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一破一立之间,王文生走向通过“中西比较”建构具有中国原味的抒情文学思想体系的学术道路。从中国文学研究现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文生的“中国抒情文学思想体系”是在他与现代学术界各类文学研究观点展开辩驳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一破一立之间,王文生走向通过“中西比较”建构具有中国原味的抒情文学思想体系的学术道路。从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的脉络看,王文生的“中国抒情文学思想体系”研究不仅接续了五四学术传统,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了“现代化”总结,也让文学研究回归文学自身,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取向进行了纠偏,同时丰富了海外“中国抒情传统”的阐释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文生 抒情文学 抒情传统 思想体系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