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thermal superhydrophobic copper nanowire assemblies: fabrication and deicing/defrosting applications
1
作者 Siyan Yang Qixun Li +9 位作者 Bingang Du Yushan Ying Yijun Zeng Yuankai Jin Xuezhi Qin Shouwei Gao Steven Wang Zuankai Wang Rongfu Wen Xuehu 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72-484,共13页
Ice and frost buildup continuously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multiple fields.As a promising de-icing/defrosting alternative,designing photothermal coatings that leverage on the abundant sunlight source on the ear... Ice and frost buildup continuously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multiple fields.As a promising de-icing/defrosting alternative,designing photothermal coatings that leverage on the abundant sunlight source on the earth to facilitate ice/frost melting has attracted tremendous attention recently.However,previous designs suffered from either localized surface heating owing to the limited thermal conductivity or unsatisfied meltwater removal rate due to strong water/substrate interaction.Herein,we developed a facile approach to fabricate surfaces that combine photothermal,heat-conducting,and superhydrophobic properties into one to achieve efficient de-icing and defrosting.Featuring copper nanowire assemblies,such surfaces were fabricated via the simple template-assisted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allowing us to tune the nanowire assembly geometry by adjusting the template dimensions and electrodeposition time.The highly ordered copper nanowire assemblies facilitated efficient sunlight absorption and lateral heat spreading,resulting in a fast overall temperature rise to enable the thawing of ice and frost.Further promoted by the excellent water repellency of the surface,the thawed ice and frost could be spontaneously and promptly removed.In this way,the all-in-one design enabled highly enhanced de-icing and defrosting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other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merely with superhydrophobicity,photothermal effect,or the combination of both.In particular,the defrosting efficiency could approach∼100%,which was the highest compared to previous studies.Overall,our approach demonstrates a promising path toward designing highly effective artificial deicing/defrosting 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WIRE PHOTOTHERMAL SUPERHYDROPHOBIC DE-ICING defrostING
下载PDF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novel reverse-cycle defrosting method based o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for air source heat pump 被引量:7
2
作者 董建锴 姜益强 +1 位作者 姚杨 张雪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63-2169,共7页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heat available during defrosting while ensuring the efficient and safe system operation for air-source heat pumps (ASHPs). A novel reverse-cycle defrosting (NRCD) metho...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heat available during defrosting while ensuring the efficient and safe system operation for air-source heat pumps (ASHPs). A novel reverse-cycle defrosting (NRCD) method based o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to eliminate frost off the outdoor coil surface was developed.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using both the stand reverse cycle defrosting (SRCD) method and the NRCD method were carried out on an experimental ASHP unit with a nominal 2.5 kW heating capac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ring defrosting operation, using the NRCD method improves discharge and suction pressures by 0.24 MPa and 0.19 MPa, respectively, shortens defrosting duration by 60%, and reduces the defrost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48.1% in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those by the use of SRCD method. Therefore, using the NRCD method can shorten the defrosting duration, improve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and reduce the defrost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defro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循环除霜 除霜方法 空气源热泵 热能储存 经营业绩 对比实验 持续时间 能源消耗
下载PDF
Detection of Accidental Fish Defrosting Using Non-Destructive Ultrasonic Technique
3
作者 M. Malainine B. Faiz +4 位作者 A. Moudden D. Decultot D. Izbaim G. Maze I. Aboudaoud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年第1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超声波信号 技术检测 冻鱼 非破坏性 解冻过程 除霜 飞行时间 水分含量
下载PDF
补气增焓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理论最佳除霜量研究
4
作者 刘向龙 杨浩 +3 位作者 罗宸 胡广 刘泽澎 周茂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7-414,共8页
为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引入相关结霜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得出“理论最佳除霜量”的半经验公式。为验证该公式有效性,针对某厂家的补气增焓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进行不同工况下:空气相对湿度65%、70%、80%,对应的空气干球... 为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引入相关结霜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得出“理论最佳除霜量”的半经验公式。为验证该公式有效性,针对某厂家的补气增焓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进行不同工况下:空气相对湿度65%、70%、80%,对应的空气干球温度-4~4℃的温度区间的实验测试。通过测试不同状态下的实际除霜量与“理论最佳除霜量”的半经验公式计算的理论除霜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相对误差较小,保持在±10%以内,该公式对霜层后期的预测值较为准确,可作为设计补气增焓准二级压缩能够空气源热泵融霜时间控制的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补气增焓 除霜 传热特性 最佳除霜量 结霜模型
下载PDF
具有防融霜装置的蒸发器结霜特性及性能仿真研究
5
作者 龚光彩 安劲霖 +1 位作者 张明发 胡文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49,共8页
以具有防融霜装置的蒸发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理想最小防融霜补热量和结霜量无量纲关联式的空气源热泵动态模型,并依据实验数据验证其精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环境参数对具有防融霜装置的蒸发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后置式与跨越... 以具有防融霜装置的蒸发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理想最小防融霜补热量和结霜量无量纲关联式的空气源热泵动态模型,并依据实验数据验证其精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环境参数对具有防融霜装置的蒸发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后置式与跨越式系统蒸发器换热系数要高于前置式与传统电辅热系统,霜层厚度更小,分布更均匀;当相对湿度一定时,蒸发器换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空气温度不变时,换热系数随相对湿度的下降而减小,霜层更均匀;温度对蒸发器换热系数的影响比相对湿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蒸发器 动态模型 仿真模拟 防融霜装置 结霜特性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鹏 赵靖怡 李朝阳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4期97-104,共8页
综述国内外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快速除霜和除霜兼顾制热能力等需求以及近些年相变蓄能技术的发展,介绍常规除霜方法的改进措施及目前研究热点,如补气除霜、不停机除霜、超声波除霜和智能除霜等技术。研究发现,研究... 综述国内外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快速除霜和除霜兼顾制热能力等需求以及近些年相变蓄能技术的发展,介绍常规除霜方法的改进措施及目前研究热点,如补气除霜、不停机除霜、超声波除霜和智能除霜等技术。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对常规除霜技术的完善一直没有停止,目前在兼顾室内舒适度的同时,空气源热泵除霜效率的提高与系统复杂度、技术要求、成本以及能耗等方面增加的矛盾仍然有待解决。快速除霜和制热不停机除霜是空气源热泵未来除霜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除霜 制热 快速除霜 不停机除霜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双压缩机空调分段除霜模拟
7
作者 程铭远 王艺博 《节能》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针对寒冷及严寒地区空调制热运行下除霜展开研究,设计一种双压缩机热气旁通式分段除霜空调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行,保证室内温度趋于稳定,并能够分段进行有效除霜。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 针对寒冷及严寒地区空调制热运行下除霜展开研究,设计一种双压缩机热气旁通式分段除霜空调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行,保证室内温度趋于稳定,并能够分段进行有效除霜。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新型VRV空调系统)适用于寒冷地区冬季的供暖,为新型VRV空调供暖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压缩机 热气旁通 分段除霜 空调仿真
下载PDF
振动作用下平直翅片管结霜初期微液滴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8
作者 关维娟 陈清华 +3 位作者 张斌 季家东 王建刚 刘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161,共7页
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在低温高湿环境中工作极易发生结霜现象,造成能耗增加、故障率升高,而对结霜初期的微液滴施加振动作用可以加速微液滴的滑落过程从而达到抑制结霜的效果。对结霜前期微液滴的生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文献值验... 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在低温高湿环境中工作极易发生结霜现象,造成能耗增加、故障率升高,而对结霜初期的微液滴施加振动作用可以加速微液滴的滑落过程从而达到抑制结霜的效果。对结霜前期微液滴的生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文献值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然后利用不同时刻的微液滴数据,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不同振动频率作用下微液滴的运动特性,最后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体积的微液滴对应的最优振动频率有所不同,当微液滴体积较小时,较高的振动频率使微液滴在基管壁面来回振荡,不易滑落,当微液滴体积较大时,较高的振动频率有利于微液滴克服壁面摩擦力,有利于液滴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平直翅片管 微液滴生长 振动抑霜
下载PDF
汽车空调风道风量分配和气动噪声优化研究
9
作者 王华伟 朱帅 +1 位作者 王博 胡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汽车空调的除霜风道存在的风量分配不合理和噪声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汽车的舒适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某款汽车暖通空调为研究对象,从汽车空调风道引起的气动噪声入手,结合实验和仿真对空调的除霜风道进行优化研究。通过仿真分析找... 汽车空调的除霜风道存在的风量分配不合理和噪声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汽车的舒适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某款汽车暖通空调为研究对象,从汽车空调风道引起的气动噪声入手,结合实验和仿真对空调的除霜风道进行优化研究。通过仿真分析找出除霜风道引起风量分配不合理和噪声较大的原因,研究发现,减少转弯、扩大出风口、做好气流分离设计和涡流区的过渡等优化可以保证各个出风口的风量分配充足均匀的情况下,优化后风道可使车内噪声最大降低6dB,并在风量台和半消声室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可为汽车空调降噪研究提供方法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测试 除霜风道 气动噪声 风量分配
下载PDF
融霜工况影响下空气源热泵机组频率控制系统
10
作者 杨立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工况下,由于外部环境温度低,机组内部的水箱和管路可能会结霜,导致传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使得频率控制不精准。为此,设计融霜工况影响下空气源热泵机组频率控制系统。设计PLC频率控制结构、频率控制中央处理器与...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工况下,由于外部环境温度低,机组内部的水箱和管路可能会结霜,导致传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使得频率控制不精准。为此,设计融霜工况影响下空气源热泵机组频率控制系统。设计PLC频率控制结构、频率控制中央处理器与PID控制阀门,联合控制热源侧水泵变频。计算机组结霜量,获取换热器的有效集热量。基于分段调节思想,利用计算机调整侧水泵出水量和调节参数,计算融霜启动调频速度。由实验结果可知,所设计系统在不同融霜工况下控制效果与实际最为接近,控制结果误差最大仅为0.1 Hz,能够实现精准控制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霜工况 空气源热泵机组 频率控制 融霜停止段 融霜启动段 分段控制
下载PDF
基于霜层测量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边雅丽 马国远 +2 位作者 曹瑞林 杜锟 许树学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空气源热泵的高效除霜是技术难题,准确测量霜层厚度可为除霜控制提供最可靠依据。总结和分析了现有基于霜层测量的除霜技术手段,包括数字千分尺、游标尺、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测厚、中子射线、光电转换、传感器、图像处理、声学信号和... 空气源热泵的高效除霜是技术难题,准确测量霜层厚度可为除霜控制提供最可靠依据。总结和分析了现有基于霜层测量的除霜技术手段,包括数字千分尺、游标尺、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测厚、中子射线、光电转换、传感器、图像处理、声学信号和人工智能等,对其各自优势及局限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今后空气源热泵基于霜层测量的除霜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除霜控制 霜层
下载PDF
准二级压缩多联机严寒地区供暖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晓萌 魏文哲 倪龙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140-147,共8页
为了推动多联机在严寒地区的应用,在哈尔滨搭建了一个准二级压缩多联机实验台,采用根据室外温度分段控制压缩机吸气状态的控制策略,进行了91天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控制策略,实验机组在整个测试期间均可以稳定运行,最高排气温度... 为了推动多联机在严寒地区的应用,在哈尔滨搭建了一个准二级压缩多联机实验台,采用根据室外温度分段控制压缩机吸气状态的控制策略,进行了91天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控制策略,实验机组在整个测试期间均可以稳定运行,最高排气温度为90.6℃,季节性能系数为2.40,且室内温度能够满足供暖需要;导致机组在严寒地区制热量不足的主要因素是误除霜,而不是室外低温,误除霜引起的最大逐时制热量不足率为24.31%,而室外低温环境只有7.74%;在室外温度为-22.5~7.5℃时实验机组的供暖效果较好,室外温度低于-22.5℃时存在制热量不足;因严寒地区的机组选型较大且受压缩机最低频率限制,故在室外温度高于7.5℃时,机组存在频繁启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机 准二级压缩 供暖性能 低温供暖 严寒地区 补气 误除霜
下载PDF
冷库冷风机融霜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雪菲 陈建平 黄广峰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阐述用于冷库冷风机融霜的热气融霜、水冲霜、电热融霜的工作原理,在相同运行工况下,从初投资、运行成本、融霜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电热融霜冷风机初投资最低,约为热气融霜的60%,水冲霜的80%;热气融霜冷风机运行成本约为... 阐述用于冷库冷风机融霜的热气融霜、水冲霜、电热融霜的工作原理,在相同运行工况下,从初投资、运行成本、融霜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电热融霜冷风机初投资最低,约为热气融霜的60%,水冲霜的80%;热气融霜冷风机运行成本约为电热融霜冷风机的40%~50%,水冲霜冷风机的1.2~1.4倍;水冲霜融霜效果最好。最后针对不同类型冷库冷风机给出融霜方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冷风机 热气融霜 水冲霜 电热融霜
下载PDF
新型热泵干燥系统恒温干燥模式下的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前 杨祚翔 +4 位作者 杨恒乐 曹凯宇 邝凯峯 穆欢 唐兰 《制冷》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热泵干燥技术因其特殊的干燥原理既节能环保,又能保证产品的综合品质。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对新型的多功能封闭式热泵干燥技术在恒温干燥模式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当干燥条件和干燥阶段在不同的情况下时,最佳干燥介质旁通率也... 热泵干燥技术因其特殊的干燥原理既节能环保,又能保证产品的综合品质。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对新型的多功能封闭式热泵干燥技术在恒温干燥模式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当干燥条件和干燥阶段在不同的情况下时,最佳干燥介质旁通率也应随之变化,以实现能耗效益最大化的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实际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的增加,热量产生量会随之增加。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性能系数(COP)会下降。因此,为了获得最佳的干燥性能,应该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选择干燥温度,并根据干燥介质参数实时调节旁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干燥系统 性能系数 单位能耗除湿量 最佳旁通率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低温热水主动抑霜增效的蒸发器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15
作者 夏雨萍 罗会龙 +1 位作者 赵洪超 王鑫宇 《能源工程》 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
针对空气源热泵在低温工况下运行时存在的缺陷,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设计了一种在蒸发器迎风侧部分,增设热回水管道的主动抑霜增效的空气源热泵;以系统中蒸发器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比分析了管间距、翅片间距、管... 针对空气源热泵在低温工况下运行时存在的缺陷,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设计了一种在蒸发器迎风侧部分,增设热回水管道的主动抑霜增效的空气源热泵;以系统中蒸发器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比分析了管间距、翅片间距、管型及管排数对普通管式翅片蒸发器与提出的新型蒸发器空气侧性能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流域内,新型蒸发器的流域内整体温度上升,流阻无变化,出口温度较普通型蒸发器至少高2℃;综合考虑管间距、翅片间距、管型及管排数的影响后,可选择较小管间距、1.5mm的翅片间距、前椭后圆管型组合多排数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蒸发器 主动抑霜 空气源热泵 流阻
下载PDF
医院液氧空温汽化器除霜系统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商艳霞 郭芳慧 《医用气体工程》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液态空温汽化器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中会大量吸收热量,为避免汽化器表面结冰时液态氧气化速率的不利影响,特研制出一种智能型除霜装置。方法:利用医院液氧站值班室的空调为空温汽化器除霜、抑制冰霜生成,通过反复循环制冷和加热的方式... 目的:液态空温汽化器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中会大量吸收热量,为避免汽化器表面结冰时液态氧气化速率的不利影响,特研制出一种智能型除霜装置。方法:利用医院液氧站值班室的空调为空温汽化器除霜、抑制冰霜生成,通过反复循环制冷和加热的方式,将汽化器表面的霜冰层融化,并将水排出,保证最不利工况下汽化器的全天候正常运行。结果:只要肋片出口端外表面结霜厚度达到7 mm以上,汽化器出口温度就不能保证。若环境温度控制在10℃,即可解决空温汽化器全天候运行的结霜问题。结论:利用液氧站值班室的空调为空温汽化器除霜、抑制冰霜生成是可行的,是解决已投入使用的液氧站空温汽化器冬季结霜、冰比较严重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空温汽化器 抑制霜、冰生成 逆循环除霜法
下载PDF
复苏周期中不同发育时间与不同数量囊胚解冻移植的临床结局与影响因素
17
作者 周龙萍 谢丽松 +2 位作者 赖丽丹 廖宝琼 刘小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复苏周期中不同发育时间与不同数量囊胚解冻移植的临床结局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10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第一次行复苏周期移植D5和D6... 目的探讨复苏周期中不同发育时间与不同数量囊胚解冻移植的临床结局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10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第一次行复苏周期移植D5和D6解冻囊胚共1008个周期,根据囊胚不同分为D5双囊组(405个周期)、D5单囊组(322个周期)、D6双囊组(200个周期)、D6单囊组(81个周期)。比较4组临床资料和移植临床结局,并根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患者(n=618)、未妊娠患者(n=39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D5双囊组妊娠率高于D5单囊组、D6单囊组,多胎妊娠率高于D5单囊组、D6双囊组、D6单囊组,D5单囊组妊娠率低于D6双囊组,高于D6单囊组,多胎妊娠率低于D6双囊组,且D6双囊组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均高于D6单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患者男、女年龄20~30岁与D5囊胚占比高于未妊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囊胚天数D5是移植临床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复苏周期移植选择D5单囊胚移植有利于母婴安全保护,降低多胎妊娠发生,而D6囊胚可考虑移植2枚改善临床妊娠结局,若患者同时拥有D5和D6优质囊胚,移植D5囊胚可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周期 囊胚 解冻 移植
下载PDF
自动化立体冷库设计概述
18
作者 陈桂影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3期27-30,52,共5页
冷库是冷链物流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动化立体冷库因其高库容率、高分拣效率,及高能效等多种优势而发展的非常迅速。根据立体冷库逐渐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节能极为重要。分析了主要的冷库节能技术手段,优化了保温及断冷桥设计、设备选... 冷库是冷链物流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动化立体冷库因其高库容率、高分拣效率,及高能效等多种优势而发展的非常迅速。根据立体冷库逐渐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节能极为重要。分析了主要的冷库节能技术手段,优化了保温及断冷桥设计、设备选型等方式,并通过全自动控制实现冷库的节能降耗。以新加坡某超市用全自动立体冷库为例,对全自动立体冷库设计作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立体冷库 节能 热氟融霜
下载PDF
基于分解式小周期逆循环除霜控制的空气源热泵制热量试验研究
19
作者 张仕强 陈敏 吴晓曼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5期7-14,共8页
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时室外机换热器会结霜,影响换热能力进而导致室内机供热量不足、舒适性降低的问题。在特定的使用工况下,常规逆循环除霜控制技术存在除霜前运行能力衰减大、除霜时间长、除霜前运行周期短的问题。本文在逆循环除霜... 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时室外机换热器会结霜,影响换热能力进而导致室内机供热量不足、舒适性降低的问题。在特定的使用工况下,常规逆循环除霜控制技术存在除霜前运行能力衰减大、除霜时间长、除霜前运行周期短的问题。本文在逆循环除霜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分解式小周期逆循环除霜控制技术,将该技术用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对制冷量为45 kW的室外机、搭配5台制冷量为9 kW的室内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除霜工况(室外干/湿球温度2℃/1℃,室内干球温度20℃)下,本控制方法较常规逆循环除霜控制,平均制热能力提升17%,运行周期提升92%,最低出风温度可达32.7℃,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空气源 分解式 逆循环 除霜 制热量
下载PDF
基于一维/三维耦合模型的汽车空调除霜CFD仿真优化设计
20
作者 丁浩青 项永建 郑柱东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文章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对某微型汽车空调除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通过稳态CFD分析结果对空调除霜风管进行结构优化,并利用一维/三维瞬态耦合仿真对不同空调正温度系数(PTC)配置下除霜风温温升及风窗玻璃表面除霜瞬态过... 文章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对某微型汽车空调除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通过稳态CFD分析结果对空调除霜风管进行结构优化,并利用一维/三维瞬态耦合仿真对不同空调正温度系数(PTC)配置下除霜风温温升及风窗玻璃表面除霜瞬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为空调的流场性能优化及PTC性能选型提供有效参考,结果显示风道结构优化后配合2.5kW功率PTC,可以满足除霜性能要求。文章提供的除霜仿真设计方法对汽车研发中空调系统除霜性能设计优化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除霜 CFD 仿真分析 瞬态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