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s action of piperonyl butoxide and S,S,S-tributyl phosphorotrithioate on toxicity of carbamate insecticides against Blattella germanica 被引量:3
1
作者 Alireza Sanei Dehkordi Yaser Salim Abadi +4 位作者 Hasan Nasirian Teymour Hazratian Mohammad Amin Gorouhi Saideh Yousefi Azim Paks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7年第10期981-986,共6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synergists action of piperonyl butoxide(PBO) and S,S,Stributyl phosphorotrithioate(DEF) on toxicity of carbamate insecticides against Blattella germanica in Tehran city.Methods: In the curr...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synergists action of piperonyl butoxide(PBO) and S,S,Stributyl phosphorotrithioate(DEF) on toxicity of carbamate insecticides against Blattella germanica in Tehran city.Methods: In the current study, German cockroach strains were collected from several hospitals and dormitories in Tehran.At the beginn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endiocarb and carbaryl(insecticides belong to carbamate group) were determined by surface contact on a susceptible strain.Then, the level of susceptibility and type of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the collected strains from contaminated sites to the aforementioned insecticid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PBO and DEF synergists with different insecticide ratios to synergist(1:0, 1:1, 1:2, 1:3).Results: The DEF synergist along with bendiocarb and carbaryl completely eliminated the resistance in all strains but PBO did not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resistance in the strains of Mofid, Alvand, Valiasr hospitals and Shariati dormitory.Generally, the impact of DEF was observed in the removing resistance more than PBO.Conclusions: In most of these strains, resistance to bendiocarb and carbaryl is completely eliminated by DEF, showing a very high role of estraze enzymes in resistance to bendiocarb and carbaryl.But in most strains PBO does not remove the resistance because other mechanisms, such as reduced cuticle penetration and insensitivity to the acetylcholine esterase enzyme, may be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ttella germanica SYNERGIST Bendiocarb CARBARYL
下载PDF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和有效积温的发育起点温度
2
作者 霍京 苗明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04-106,共3页
报告了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测定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利用积温法预测了若虫的发生高峰期.结果表明:卵期、若虫期、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74±0.46)、(9.95±... 报告了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测定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利用积温法预测了若虫的发生高峰期.结果表明:卵期、若虫期、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74±0.46)、(9.95±0.92)、(20.67±2.03)和(11.26±0.72)℃;有效积温分别为:(184.8±5.9)、(732.7±34.0)、(85.3±2.8)和(1031.1±40.1)13·度.若虫高峰期在6月初和8月上旬.认为若虫期在德国小蠊的生活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juvenile hormone acid O-methyltransferase and juvenile hormone synthesis in Blattella germanica 被引量:3
3
作者 Claudia V. Dominguez Jose L. Maestro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787-796,共10页
Juvenile hormone (JH), a sesquiterpenoid synthetized by the insect corpora allata (CA),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metamorphosis and reproduction. Penultimate or last step of JH synthesis is catalyzed by juvenile hor... Juvenile hormone (JH), a sesquiterpenoid synthetized by the insect corpora allata (CA),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metamorphosis and reproduction. Penultimate or last step of JH synthesis is catalyzed by juvenile hormone acid O-methyltransferase (JHAMT). Here we report the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e JHAMT orthologue in the cockroach, Blattella germanica (L.) (BgJHAMT). BgJHAMT is mainly expressed in CA, with only expression traces in ovary. Three different isoforms, differing in the 3'-UTR sequence, were identified. Isoform A shows between 35 and 65 times higher expression than B and C in CA from penultimate nymphal instar and adult females. RNAi-triggered knock down of BgJHAMT produces a dramatic reduction of JH synthesis, concomitant with a decrease of fat body viteUogenin expression and basal follicle length. BgJHAMT mRNA levels in CA of females along the gonadotrophic cycle parallel, with a slight advancement, JH synthesis profile. BgJHAMT mRNA levels were reduced in starved females and in females in which we reduced nutritional signaling by knocking down insulin receptor and target of rapamycin (TOR). Results show that conditions that modify JH synthesis in adult B. germanica females show parallel changes of BgJHAMT mRNA levels and that the JH-specifie branch of the JH synthesis pathway is regulated in the same way as the mevalonate branch.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 that nutrition and its signaling through the insulin receptor and TOR pathways are essential for activating BgJHAMT expression, which suggests that this enzyme can be a checkpoint for the regulation of JH production in relation to nutritional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ttella germanica corpora allata JHAMT juvenile hormone nutritionalsignaling
原文传递
Effect of exposure to chlorpyrifos on the cuticular and internal lipid composition of Blattella germanica males 被引量:3
4
作者 Monika Paszkiewicz Agata Sikora +3 位作者 Mieczystawa I. Bogus Emilia Wloka Piotr Stepnowski Marek Golebiowski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94-104,共11页
The results of our research on the cuticular and internal lipid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males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on variation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uticular and internal lipids ofB. germanica males after exp... The results of our research on the cuticular and internal lipid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males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on variation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uticular and internal lipids ofB. germanica males after exposur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insecticide. gas chromatography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s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the cuticular and internal lipid composition in males and males exposed to insecticide.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cids having an even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the molecule, and these were also generally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e following acids were in a higher concentration: C16:0 and C18:1, C18:2, C18:0. In both males and males exposed to insecticide, 24 fatty acids ranging from C6 to C22 were determined. Howeve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tent of fatty acids in the surface lipids of B. germanica males after exposure to insecticide. Our results indicate a higher content of n-alkanes, sterols, particularly cholesterol, fatty acids, an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in the B. germanica surface after exposure to chlorpyrifos than in males that were not ex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ttella germanica CHLORPYRIFOS COCKROACH cuticular and internal lipid GC-MS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德国小蠊(Blattela germanica)对氯菊酯抗性相关的钠通道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龙 赵彤言 +2 位作者 董言德 宋锋林 吴家红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30-234,共5页
应用RT PCR扩增技术 ,克隆了北京地区自然种群德国小蠊 (Blattelagermanica)的钠离子通道基因片段 ,片段长度为 16 2bp ,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德国小蠊敏感品系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 ,发现在钠离子通道ⅡS4 ⅡS6的 99... 应用RT PCR扩增技术 ,克隆了北京地区自然种群德国小蠊 (Blattelagermanica)的钠离子通道基因片段 ,片段长度为 16 2bp ,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德国小蠊敏感品系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 ,发现在钠离子通道ⅡS4 ⅡS6的 993同源位点上存在Leu (TTG)→Phe (TTC)突变 ,表明该品系的抗药性可能与击倒抗性 (knockdownresistance ,k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氯菊酯 点突变 钠通道基因 敏感品系 RT-PCR 扩增 抗性 北京地区 位点
下载PDF
2022年度宿州市德国小蠊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6
作者 侯银续 苏宝 +5 位作者 芮振宇 台德运 侯灏宇 张家林 吴磊 徐庆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了解宿州市建成区德国小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科学开展城区蜚蠊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2年4—6月,在宿州市埇桥区中小餐饮单位、宾馆及农贸集市等环境采捕德国小蠊野生种群,用药膜法对常用6种杀虫剂进行生物学抗药... 目的了解宿州市建成区德国小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科学开展城区蜚蠊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2年4—6月,在宿州市埇桥区中小餐饮单位、宾馆及农贸集市等环境采捕德国小蠊野生种群,用药膜法对常用6种杀虫剂进行生物学抗药性测定。采用Excel 2024和SPSS 230软件处理和分析检测数据。结果宿州市埇桥区德国小蠊对胺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及敌敌畏6种杀虫剂的24 h死亡率分别为4600%、10000%、9398%、9286%、9495%和9250%,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别为4492、1821、2485、1941、2051、3205min。依据死亡率抗性判断标准,宿州市德国小蠊对胺菊酯属抗性种群,对氯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及敌敌畏属可能抗性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属敏感种群。依据击倒抗药性判定标准,宿州市埇桥区德国小蠊野生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低水平抗性(443倍);对顺式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和敌敌畏为中等水平抗药性,抗性倍数依次为523倍、538倍、525倍和830倍;对胺菊酯为高水平抗药性(1294倍)。结论宿州市埇桥区德国小蠊野生种群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防治工作中,应加强抗药性监测,利用监测数据指导杀虫剂的选择和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杀虫剂 抗药性 药膜法
下载PDF
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蜚蠊密度及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分析
7
作者 樊坚 金姝青 +3 位作者 陈茜茜 曹晖 温和毅 高强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和种群构成,以及德国小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有效防治德国小蠊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开展蜚蠊监测,采用药膜法开展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测定。结果黄浦区2022年1—12月共布...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和种群构成,以及德国小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有效防治德国小蠊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开展蜚蠊监测,采用药膜法开展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测定。结果黄浦区2022年1—12月共布放粘蟑纸1200张,有效粘蟑纸1139张,阳性49张,粘捕率为4.30%,捕获蜚蠊253只,总密度为0.22只/张夜,其中德国小蠊248只,黑胸大蠊3只,美洲大蠊2只。监测结果显示不同生态环境的蜚蠊密度有明显差异,农贸市场密度最高,其次为中小餐饮机构。抗药性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对黄浦区德国小蠊现场品系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别为213.51、155.36、96.02 min,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是90.09、3.84、8.45。结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是黄浦区蜚蠊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蟑螂监测
下载PDF
2019—2023年合肥市蜚蠊监测结果及德国小蠊抗药性分析
8
作者 徐红平 王文君 +6 位作者 王文靖 王茜 张燕婕 侯银续 闻星 张文艳 张磊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了解2019—2023年合肥市蜚蠊种群构成、年度变化及抗药性,为开展蜚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年奇数月选择6种生境,采用粘捕法开展蜚蠊密度监测。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蜚蠊的种群构成,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不同生境蜚蠊的年度变化规... 目的了解2019—2023年合肥市蜚蠊种群构成、年度变化及抗药性,为开展蜚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年奇数月选择6种生境,采用粘捕法开展蜚蠊密度监测。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蜚蠊的种群构成,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不同生境蜚蠊的年度变化规律;采用诊断剂量法判定蜚蠊的抗性种群。结果2019—2023年合肥市共回收有效粘蟑纸6597张,粘捕蜚蠊758只,优势种群为德国小蠊。不同年份蜚蠊种群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08.382,P<0.05)。蜚蠊平均密度为0.115只/张。2019—2023年蜚蠊密度分别为0.048、0.118、0.189、0.089、0.142只/张。在6种生境中,农贸市场蜚蠊密度最高,为0.261只/张,医院蜚蠊密度最低,为0.005只/张。蜚蠊密度大致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在3月和9月。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年际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57,P<0.05),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季节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21,P<0.05)。合肥市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为抗性,对吡虫啉、氟虫腈和残杀威表现为敏感。结论合肥市蜚蠊的粘捕率和密度均较低,建议根据合肥市蜚蠊密度季节消长及抗药性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防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监测 德国小蠊 抗药性
下载PDF
24种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活性
9
作者 吉玉洁 江定心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为评估不同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活性,进而筛选出驱避效果最佳的植物源驱避剂,为开发新型蟑螂驱避类产品提供参考。采用三连筒测试法进行试验,间隔相同时间对三连筒内德国小蠊的分布状况进行观察并选出效果更佳的植物精油,再用Y型... 为评估不同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活性,进而筛选出驱避效果最佳的植物源驱避剂,为开发新型蟑螂驱避类产品提供参考。采用三连筒测试法进行试验,间隔相同时间对三连筒内德国小蠊的分布状况进行观察并选出效果更佳的植物精油,再用Y型嗅觉仪进一步确定其驱避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2500μL·cm^(-2)剂量下,每2 min对三连筒内德国小蠊的分布状况进行记录,发现24种植物源驱避剂中,水杨醛和桂醛2种植物源驱避剂的驱避效果较显著。对2种植物源驱避剂设置剂量梯度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驱避率随着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0.6250μL·cm^(-2)剂量下,2种植物源驱避剂在空气中流动后,三连筒内德国小蠊的分布状况都发生明显变动,均有大部分德国小蠊向远离植物源驱避剂悬挂端移动。在0.3125μL·cm^(-2)剂量下,水杨醛和桂醛对德国小蠊的驱避率均在50%以上,效果仍不错。三连筒试验结束后,再用Y型嗅觉仪对相同浓度的植物精油进行试验,发现水杨醛和桂醛对德国小蠊的驱避率与三连筒试验中的结果相近。综上,水杨醛和桂醛对德国小蠊有较好的驱避效果,具有作为蟑螂驱避类产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植物精油 水杨醛 桂醛 驱避活性
下载PDF
增效醚及增效胺对3种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
10
作者 关彩玲 赖云燕 +2 位作者 唐丽萍 吴鹰花 朱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通过测定增效醚(PBO)和增效胺(MGK264)对3种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为增效剂在德国小蠊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药膜法测定不同比例下增效剂对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选取增效作用最佳的浓度... 目的 通过测定增效醚(PBO)和增效胺(MGK264)对3种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为增效剂在德国小蠊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药膜法测定不同比例下增效剂对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选取增效作用最佳的浓度比例配制定量气雾剂,用圆筒法测定增效剂对杀虫气雾剂的增效作用。结果 2种增效剂对3种杀虫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且除了PBO对残杀威外,基本表现出增效效果与增效剂浓度呈正比的关系。其中,PBO分别与0.05%高效氯氰菊酯、0.05%右旋苯醚氰菊酯及0.05%残杀威混配后,最佳增效含量分别为0.4%、0.4%、0.025%;MGK264与3种杀虫剂混配最佳增效浓度均为0.4%。配制成杀虫气雾剂后,PBO对0.1%高效氯氰菊酯气雾剂、0.2%右旋苯醚氰菊酯气雾剂和0.5%残杀威气雾剂的增效比分别为17%、15%、33%,MGK264对这3种杀虫剂的增效比分别为9%、19%、20%。结论 PBO和MGK264可作为防治德国小蠊杀虫剂的理想增效剂产品,在家卫杀虫产品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增效剂 杀虫剂 增效比
下载PDF
贵阳市德国小蠊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越平 刘利 +2 位作者 于传宁 黄茵 林孟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了解贵阳市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C1、C2、C3)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以便通过抗性水平来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贵阳市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 目的了解贵阳市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C1、C2、C3)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以便通过抗性水平来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贵阳市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残杀威和DDVP等7种杀虫剂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4.20、6.31、3.22、2 31、18.42、1.03和5.11倍.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已产生高抗,抗性倍数在13.63~22.11之间;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敌敌畏已不同程度地产生抗性,抗性倍数在1.52~8.28之间;对残杀威敏感,抗性倍数在0.92~1.13之间.结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6种杀虫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对1种杀虫剂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抗性测定 杀虫剂 贵阳市 高效氯氰菊酯 顺式氯氰菊酯 二氯苯醚菊酯 氟氯氰菊酯 野外种群
下载PDF
广东省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被引量:56
12
作者 林立丰 卢文成 +1 位作者 蔡松武 刘礼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野外采集 5个品系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 ,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 1.99~ 2 0 .34、1.62~ 10 .2 8,对毒死蜱、残... 目的 :了解广东省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野外采集 5个品系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 ,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 1.99~ 2 0 .34、1.62~ 10 .2 8,对毒死蜱、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 0 .96~ 3.42、1.2 8~3.88。其中肇庆及茂名地区野外种群均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较高抗性。结论 :广东省德国小蠊对 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不一 ,其化学防制须选择适当的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杀虫剂 药膜接触法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丽 沈孝兵 +1 位作者 刘晨星 周黛青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 :了解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为探索抗性机制及抗药性生化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Groun改进的Ellman方法和Valles方法分别测定施用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后 2 4h和 3 0h德国小蠊... 目的 :了解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为探索抗性机制及抗药性生化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Groun改进的Ellman方法和Valles方法分别测定施用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后 2 4h和 3 0h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性及施药后 2 4h后德国小蠊非特异性酯酶的活性。结果 :随着施药浓度增加 ,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加 ,施药浓度在 0 .0 0 2 %以上各剂量组的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各施药组和对照组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杀虫剂 高效氯氰菊酯 德国小蠊 乙酰胆碱酯酶 非特异性酯酶活性 影响
下载PDF
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22
14
作者 白淑萍 孙晨熹 +2 位作者 李培羽 张咏梅 李今越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检测野外不同生境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方法参照WHO和Atkinson、Zhai等点滴法和药膜法。结果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毒死蜱抗性系数分别为7.68~20.54,1.26~5... 目的检测野外不同生境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方法参照WHO和Atkinson、Zhai等点滴法和药膜法。结果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毒死蜱抗性系数分别为7.68~20.54,1.26~5.94,2.06~5.10,1.69~25.97,1.4~10.91,5.55~20.6;点滴法测定德国小蠊对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毒死蜱相对倍数为16.32~89.97,20.86~77.86,4.34~11.24,36.16~81.46。结论德国小蠊抗性水平的监测为蟑螂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杀虫剂 监测
下载PDF
德国小蠊全基因组中微卫星分布规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晨 杜联明 +5 位作者 李鹏 杨茗羽 李午佼 沈咏梅 张修月 岳碧松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7-1045,共9页
【目的】分析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全基因组中微卫星的数量和分布规律,并对外显子中含有微卫星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方法】使用微卫星搜索软件查找德国小蠊基因组中微卫星的数量、重复次数以及所有微卫星的位置信息,编写Pytho... 【目的】分析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全基因组中微卫星的数量和分布规律,并对外显子中含有微卫星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方法】使用微卫星搜索软件查找德国小蠊基因组中微卫星的数量、重复次数以及所有微卫星的位置信息,编写Python脚本对微卫星进行定位,并通过Blast2Go和KASS程序对外显子中含有微卫星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共找到1~6碱基重复类型的微卫星序列604 386个,总长度15 301 255 bp,约占全基因组序列(约2.04 Gb)的0.75%,分布频率为1/3.37 kb,微卫星序列的长度主要在12~60个碱基长度范围内。不同类型的微卫星中,三碱基(226 876)重复类型微卫星数量最多,占微卫星总数的37.54%;四碱基(150 355)重复类型次之,占微卫星总数的24.88%;其余依次是单碱基(141 167)、二碱基(60 877)、五碱基(21 570)和六碱基(3 541)重复类型,分别占微卫星总数的23.36%,10.07%,3.57%和0.59%。出现最多的重复拷贝类别有:ATT,AAT,A,T,AAAT,ATTT和AT,共411 789个微卫星,占微卫星总数的68.13%,这7种类别的微卫星数量均大于30 000个。共有2 372个微卫星在外显子上,它们分别位于1 481个基因上。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其中434条归类于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402条归类于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660条归类于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与新陈代谢相关的基因最多(380个),其次是与机体系统相关的(276个),与遗传信息进程相关的基因最少(92个)。【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系统深入分析德国小蠊微卫星功能及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微卫星 生物信息学 功能注释 基因组 外显子
下载PDF
辽宁省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调查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丹红 杨德香 +1 位作者 邢丽 王树诚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 :了解辽宁省德国小蠊 6个野外品系对 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6个野外品系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在 1.91~ 3.5 0和 1.85~ 2 .75之间 ;对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在 1.79~ 4.6 3和 1.14... 目的 :了解辽宁省德国小蠊 6个野外品系对 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6个野外品系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在 1.91~ 3.5 0和 1.85~ 2 .75之间 ;对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在 1.79~ 4.6 3和 1.14~ 1.6 5之间。结论 :6个野外品系除朝阳品系外皆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对残杀威尚处敏感水平 ;大连、辽阳品系对敌敌畏已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抗性系数 德国小蠊 辽宁 杀虫剂
下载PDF
德国小蠊抗药性及抗药性消退测定 被引量:30
17
作者 郝蕙玲 曹敏 +1 位作者 孙锦程 林永丽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 :对舰船上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研究、抗性虫株实验室饲养 2年后的抗性消退研究。方法 :采用WHO规定的果酱瓶法 ,测定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对德国小蠊敏感品系、舰船上的现场品系和抗性消退组的上海虫株、大连虫株的药效。结... 目的 :对舰船上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研究、抗性虫株实验室饲养 2年后的抗性消退研究。方法 :采用WHO规定的果酱瓶法 ,测定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对德国小蠊敏感品系、舰船上的现场品系和抗性消退组的上海虫株、大连虫株的药效。结果 :敏感品系KT50 分别为4.48、5 .2 3、13.49min ;现场品系分别为上海 9.67、13.0 0、11.90min ,大连 16.18、15 .35、17.37min ,抗性系数分别为 0 .88~ 2 .49和 1.2 9~ 3.61;抗性消退组KT50 分别为上海 4.85、4.68、8.77min ,大连4.47、6.12、10 .2 0min ,抗性系数降为 0 .65~ 1.0 8和 0 .76~ 1.17,抗性消退率为 91.2 1%~ 10 7.0 8%。结论 :舰船上的德国小蠊具低至中等抗药性 ,在实验室正常饲养 2年后 ,抗性基本可以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抗性消退
下载PDF
山东省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学军 赖世宏 +2 位作者 赵志刚 宫学诗 霍新北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2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指导科学、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山东省7个地区德国小蠊野外品系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57~37.99、2.11~... 目的了解山东省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指导科学、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山东省7个地区德国小蠊野外品系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57~37.99、2.11~28.49、1.83~8.42、1.31~7.44、0.84~1.87。其中济南、淄博、德州和曲阜野外品系对溴氰菊酯抗性水平较高,济南、淄博和东营野外品系对氯氰菊酯抗性水平较高。结论山东省部分地区德国小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最高;对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的抗药性处于中、低度水平,对残杀威为低度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杀虫剂 抗药性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义 霍新北 +2 位作者 马民 于国防 付荣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高效氯氰菊酯与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水平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进一步完善高效氯氰菊酯作用机制的研究 ,为德国小蠊的防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方法 参照国标GB13 917.1~GB13 917.8-92《农药登记卫生... 目的 通过研究高效氯氰菊酯与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水平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进一步完善高效氯氰菊酯作用机制的研究 ,为德国小蠊的防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方法 参照国标GB13 917.1~GB13 917.8-92《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喷施一定剂量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 ,用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测定德国小蠊AChE活性。结果  48h内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梯度效应 ,高效氯氰菊酯的浓度与德国小蠊 72h的死亡率和 14 4h内对AChE活性的抑制时效呈正相关。结论 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是高效氯氰菊酯的作用靶标之一 ,由于AChE敏感度降低而产生的靶标抗性是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德国小蠊AChE活性水平可做为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水平检测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乙酰胆碱酯酶 氯氰菊酯 作用机制 化学防治 杀虫剂
下载PDF
五种蜚蠊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治理 被引量:23
20
作者 孙耘芹 李梅 +1 位作者 何凤琴 齐欣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6-222,共7页
介绍了分布广泛和危害严重的室内 5种常见蜚蠊 ,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和褐斑大蠊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以及德国小蠊为何能成为室内优势种的原因。蜚蠊的综合治理系统包括 :检查和调查、环境治理、非化学防治、杀虫... 介绍了分布广泛和危害严重的室内 5种常见蜚蠊 ,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和褐斑大蠊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以及德国小蠊为何能成为室内优势种的原因。蜚蠊的综合治理系统包括 :检查和调查、环境治理、非化学防治、杀虫剂防治、昆虫信息化合物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的防治和其它防治方法。对残留和非残留杀虫剂和剂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做了解释 ,并分别介绍了对每种蜚蠊的具体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生物学特性 综合治理 蟑螂 昆虫纲 蜚蠊目 杀虫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