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的大豆食心虫研究现状分析
1
作者 李晓凤 邹镜竹 +4 位作者 韩子鑫 丁宁 史树森 崔娟 高宇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81-88,共8页
为明确大豆食心虫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的5个数据库为数据源,整理出1955年7月—2023年6月在国内外发表的与大豆食心虫相关的文献,利用知识图谱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等软件分析大豆食心虫的... 为明确大豆食心虫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的5个数据库为数据源,整理出1955年7月—2023年6月在国内外发表的与大豆食心虫相关的文献,利用知识图谱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等软件分析大豆食心虫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内外共有383篇研究大豆食心虫的期刊文献,其中包括中文文献344篇、外文文献39篇。国内外文献数量随着时间的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些文献分布在125本期刊中,研究人员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94个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内热点关键词包括防治、发生规律、大豆品种、敌敌畏、赤眼蜂等,国外热点关键词包括抗性基因的鉴定和表达、转基因大豆、赤眼蜂、性信息素等。目前大豆食心虫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应用昆虫学、生理生化、生物学、生态学等。国内大豆食心虫的研究热点与其综合防治技术及抗虫品种的筛选有关,国外的研究热点则与大豆食心虫基因表达等相关。文献分析有助于引导相关科研人员快速了解大豆食心虫领域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大豆食心虫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选准研究方向,为大豆食心虫的防控提出更加有效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文献计量 数据库 CNKI Web of Science
下载PDF
三种本地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潜能 被引量:20
2
作者 林英 宋丽威 +2 位作者 臧连生 阮长春 史树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810-3816,共7页
【目的】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是中国北方大豆生产上的最重要蛀荚害虫,研究旨在明确3种本地赤眼蜂即黏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leucaniae)、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和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对自然寄主... 【目的】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是中国北方大豆生产上的最重要蛀荚害虫,研究旨在明确3种本地赤眼蜂即黏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leucaniae)、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和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对自然寄主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潜能,为选育优良蜂种、定量评估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控害潜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编制以米蛾卵为中间寄主繁育的3种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比较分析其在大豆食心虫卵上的繁殖特性以及净增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平均单雌寄生卵数、雌蜂平均寿命和羽化率等寄生特性参数。【结果】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黏虫赤眼蜂在羽化当日均达到产卵高峰,分别占其总产卵量的68.1%、69.1%和64.0%,随着时间的延长,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无任何营养补给时,10.0%的黏虫赤眼蜂雌蜂个体可存活7 d,羽化3 d后,平均单雌寄生10.5粒大豆食心虫卵,占总寄生量的22.5%;黏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R0、T、rm和λ分别为24.75、23.78和21.13;9.46、10.34和10.37 d;0.3393、0.3064和0.2941;1.4040、1.3585和1.3419;而3种供试赤眼蜂的平均单雌寄生卵数、平均寿命以及在大豆食心虫卵上的羽化率均无显著差异。综合比较结果显示,黏虫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卵上的各项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R0、T、rm和λ)最好,其次是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表现最差。【结论】黏虫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有较强的嗜好性和适应性,其主要生殖力特征参数均优于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是寄生大豆食心虫卵的优势蜂种,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大豆食心虫 寄生潜能 生命表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的简易合成及田间引诱活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代花 蔡崇林 +2 位作者 张璟 冯俊涛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以1,6-己二醇和E,E-2,4-己二烯醇为原料,在四氯合铜酸二锂(Li2CuCl4)催化下通过Coupling偶联反应合成出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E,E-8,10-十二碳二烯醇乙酸酯(Ⅰ),总收率30%;在相近条件下合成了Ⅰ的类... 以1,6-己二醇和E,E-2,4-己二烯醇为原料,在四氯合铜酸二锂(Li2CuCl4)催化下通过Coupling偶联反应合成出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E,E-8,10-十二碳二烯醇乙酸酯(Ⅰ),总收率30%;在相近条件下合成了Ⅰ的类似物Ⅱ~Ⅷ。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和GC-MS确证。该合成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副产物少,产物立体选择性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每诱芯含0.1 mg化合物Ⅰ、0.01 mgⅡ、和0.1或0.5 mgⅣ时对大豆食心虫具有较好的引诱效果;混配结果显示,当诱芯质量比分别为m(Ⅰ)∶m(Ⅳ)=10∶1、m(Ⅰ)∶m(Ⅶ)=1∶5及m(Ⅰ)∶m(Ⅷ)=1∶5或1∶1,且每诱芯混剂含量为1.0 mg时,其引诱活性与标准诱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性信息素 合成 偶联反应 引诱活性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大豆食心虫中国东北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红 徐忠新 +2 位作者 韩岚岚 王克勤 赵奎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1-1060,共10页
【目的】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一种危害大豆的主要害虫,在中国北方地区危害较重。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豆食心虫在中国东北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方法】测定了10个不同地理种群153个个体的线粒体细... 【目的】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一种危害大豆的主要害虫,在中国北方地区危害较重。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豆食心虫在中国东北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方法】测定了10个不同地理种群153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tCOI)基因的657 bp序列,利用DnaSP 5.0和Arlequin 3.5.1.2等软件对大豆食心虫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流水平和分子变异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0个地理种群间的COI基因共有36个变异位点和17个单倍型,其中1个单倍型为10个种群所共享。总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456,各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样度范围在0~0.634之间。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12545,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6326,总基因流Nm为3.49,且各种群间的基因流均大于1,种群间基因交流的水平较高。【结论】大豆食心虫种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中低等水平。总群体和各种群的Tajima’s D检验结果皆不显著,说明中国东北地区大豆食心虫在较近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出现种群扩张现象。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而种群间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在系统发育树上和中介网络图上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缺乏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各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线性相关性,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并未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线粒体COI基因 单倍型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下载PDF
诱捕器类型、颜色及诱芯颜色对大豆食心虫引诱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代花 冯俊涛 +1 位作者 杨晓伟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4,共5页
采用标准诱芯及合成化合物组配诱芯,比较了诱捕器的类型、颜色及诱芯颜色对大豆食心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胶板式(三角形、船形)和水盆式2种诱捕器类型及红色、深绿色、浅绿色、紫色、白色、黄色、棕色、蓝色8种三角板诱捕器颜... 采用标准诱芯及合成化合物组配诱芯,比较了诱捕器的类型、颜色及诱芯颜色对大豆食心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胶板式(三角形、船形)和水盆式2种诱捕器类型及红色、深绿色、浅绿色、紫色、白色、黄色、棕色、蓝色8种三角板诱捕器颜色均对引诱活性无显著影响,而不同颜色诱芯对大豆食心虫的引诱效果影响较大,其中绿色诱芯引诱效果较好,显著优于蓝色、红色、灰色及橘色诱芯。因此,在田间应用时,建议优先选用绿色诱芯,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类型的诱捕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性信息素 诱捕器 诱芯 颜色
下载PDF
温度对大豆食心虫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史树森 崔娟 +5 位作者 徐伟 武婷婷 齐灵子 李维宇 宋鹏翔 张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在17~33℃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大豆食心虫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模型为:Yegg=0.61/[1+exp(3.19-0.08t)](F=128.5976,p=0.0077,R=0.9961),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在17~33℃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大豆食心虫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模型为:Yegg=0.61/[1+exp(3.19-0.08t)](F=128.5976,p=0.0077,R=0.9961),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幼虫期发育速率模型为:Ylarva=0.10/[1+exp(3.25-0.17t)](F=21.7316,p=0.0440,R=0.9778),其中2龄、3龄幼虫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其它龄期,33℃条件对1龄和4龄、5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温度对大豆食心虫卵孵化率影响不明显,而对各龄幼虫存活率的影响较大,幼虫期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随龄期增加而增强。温度影响幼虫的营养积累,在25℃条件下老熟幼虫体重为17.26mg,显著高于其它温度。大豆食心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24℃,有效积温为117.63d.℃;幼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4.71℃,有效积温为285.3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温度 发育速率 存活率 有效积温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对大豆食心虫抗性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克勤 李新民 +1 位作者 刘春来 刘兴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对120份大豆品种进行大豆食心虫的抗性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材料8份,分别为黑农40、垦农4、垦农5、合丰25、垦丰8、垦农18、垦鉴豆3和合丰39。并对大豆品种抗虫性与荚皮总糖、纤维含量、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对120份大豆品种进行大豆食心虫的抗性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材料8份,分别为黑农40、垦农4、垦农5、合丰25、垦丰8、垦农18、垦鉴豆3和合丰39。并对大豆品种抗虫性与荚皮总糖、纤维含量、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荚皮的总糖、大豆种子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和大豆品种的抗虫性没有明显相关,而大豆荚皮的纤维素含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对大豆荚皮结构与抗虫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虫品种(东农8004、黑农40)果皮略厚,表皮角质层明显,皮下厚壁细胞排列肾密,壁加厚明显,细胞较小,东农8004厚壁细胞为1~3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大豆食心虫 抗性评价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胡代花 杨晓伟 +1 位作者 冯俊涛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5-244,共10页
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农业害虫,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以昆虫性信息素为主要成分的性引诱剂诱集技术在大豆食心虫防控中的应用,是绿色化学生态防治技术的较佳选择。综述了大... 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农业害虫,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以昆虫性信息素为主要成分的性引诱剂诱集技术在大豆食心虫防控中的应用,是绿色化学生态防治技术的较佳选择。综述了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及鉴定结果、人工合成方法、田间应用技术、拟信息素及性信息素与植物挥发物质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运用性信息素防治大豆食心虫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性信息素 合成 诱杀 田间应用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多元组分诱芯的田间引诱活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胡代花 冯俊涛 +1 位作者 杨晓伟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探索对大豆食心虫具有更高诱捕能力的性引诱剂配方,系统研究了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合成化合物多元组分配方对大豆食心虫雄蛾的田间引诱活性。结果表明:一定配比的、由E10-12:Ac、E8,E10-12:Ald、E8-12:OH、E8-12:Ald、Z9-14:Ac或14:Ac... 为探索对大豆食心虫具有更高诱捕能力的性引诱剂配方,系统研究了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合成化合物多元组分配方对大豆食心虫雄蛾的田间引诱活性。结果表明:一定配比的、由E10-12:Ac、E8,E10-12:Ald、E8-12:OH、E8-12:Ald、Z9-14:Ac或14:Ac与E8,E10-12:Ac组成的三元、四元及五元组分配方对大豆食心虫雄蛾的引诱活性均优于标准对照诱芯。其中,E8,E10-12:Ac与E10-12:Ac、E8-12:OH、E8,E10-12:Ald组成的四元混配诱芯对大豆食心虫的田间引诱活性显著高于标准对照诱芯,可考虑用作为防控我国大豆食心虫的新型性引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性信息素 多元组分混配 性引诱剂 引诱活性
下载PDF
诱导因子对苜蓿夜蛾和大豆食心虫嗅觉与产卵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伟 付晓霞 +1 位作者 田径 李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8-491,497,共5页
测定了苜蓿夜蛾和大豆食心虫对昆虫取食等诱导处理的大豆植株的嗅觉反应与产卵选择。结果表明:食性范围不同的2种昆虫对诱导大豆产生了相似的行为反应,喷施1mmol/L和10mmol/L茉莉酸甲酯、10mmol/L水杨酸甲酯的大豆植株对2种昆虫的雌虫... 测定了苜蓿夜蛾和大豆食心虫对昆虫取食等诱导处理的大豆植株的嗅觉反应与产卵选择。结果表明:食性范围不同的2种昆虫对诱导大豆产生了相似的行为反应,喷施1mmol/L和10mmol/L茉莉酸甲酯、10mmol/L水杨酸甲酯的大豆植株对2种昆虫的雌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触角电位反应值明显高于对照植株,而雄虫嗅觉反应敏感性低于雌虫,作出驱避选择的数量也少于雌虫。1mmol/L水杨酸甲酯处理的植株有引诱作用,植株上2种昆虫的着卵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夜蛾 大豆食心虫 诱导因子 嗅觉反应 产卵选择
下载PDF
牡丹江丘陵区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祥海 梁嘉陵 +1 位作者 时新瑞 赵云彤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4-326,共3页
调查了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有关气象因素,并对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11年该区大豆食心虫始发期在7月下旬,终结期在8月末,持续时间约为35 d,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随着温度的升高,... 调查了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有关气象因素,并对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11年该区大豆食心虫始发期在7月下旬,终结期在8月末,持续时间约为35 d,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随着温度的升高,食心虫数量有增高趋势,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食心虫的数量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单株粒重、虫粒数、虫食率、单株粒数在1%显著水平上达极显著差异,生物防治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分别是化学防治的1.16和1.20倍,而生物防治的虫粒数和虫食率分别是化学防治的71.4%和61.3%。因此,生物防治可以有效降低食心虫虫食率,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丘陵区 大豆食心虫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高月波 卢宗志 +1 位作者 孙雅杰 孔庆琴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18-20,37,共4页
总结了国内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别描述了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的短期、中长期预测、防治适期预测、不同生态因子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和在中长期预测模式建立过程中预测因子的选择和预测模式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大豆食心虫... 总结了国内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别描述了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的短期、中长期预测、防治适期预测、不同生态因子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和在中长期预测模式建立过程中预测因子的选择和预测模式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大豆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预测预报 作物保护
下载PDF
不同诱捕器诱杀大豆食心虫效果及诱虫量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业兴 刘艳超 +2 位作者 程海民 贾艳林 范文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98-2999,3003,共3页
对吉林省九站地区2011年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进行田间观测和诱杀防治试验,研究温度、降雨量与诱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在该地区发生高峰在8月7日,成虫发生有多峰现象;诱杀防治使用新式通用... 对吉林省九站地区2011年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进行田间观测和诱杀防治试验,研究温度、降雨量与诱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在该地区发生高峰在8月7日,成虫发生有多峰现象;诱杀防治使用新式通用诱捕器效果较好,其次为水盆型诱捕器。以吉林市2011年观测期当日最低温度(x1)、最高温度(x2)、降水量(x3)为自变量,单日诱虫量为变量(y),采用DPS数学模型麦夸特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得出y=0.618 1x1+0.313 8x2-0.015 9x3(r=0.522 8),说明大豆食心虫单日诱虫量与当日最低温度、最高温度、降水量中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 诱虫量 诱捕器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克隆及发育期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宇 钱华 +4 位作者 姜欣欣 张玉磊 苏戈 韩岚岚 赵奎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29,共6页
非典型气味受体是昆虫嗅觉识别过程中重要的蛋白之一。本研究利用RT-PCR和巢式PCR的方法克隆了大豆食心虫非典型气味受体Olfactory co-receptor基因,命名为LglyOrco,其编码区为1 419 bp,编码47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3个N位糖... 非典型气味受体是昆虫嗅觉识别过程中重要的蛋白之一。本研究利用RT-PCR和巢式PCR的方法克隆了大豆食心虫非典型气味受体Olfactory co-receptor基因,命名为LglyOrco,其编码区为1 419 bp,编码47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3个N位糖基化位点,分子量为53.5 kD,等电点为7.12,含7个跨膜结构以及4个位于细胞膜外的亲水区,符合气味受体的典型结构特征。与鳞翅目已知昆虫的Orco同源性达到89%以上。不同发育期LglyOrco表达量分析表明,LglyOrco在二龄和三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是一龄幼虫的4~5倍,在四龄和五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是一龄幼虫的70%和50%,而在雌性成虫中的表达量是雄性成虫中的11倍。本研究将为大豆食心虫的嗅觉识别系统和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嗅觉受体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发育期表达量
下载PDF
12%吡·甲氰乳油防治大豆食心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琦 仪美芹 +2 位作者 徐守健 王树栋 罗万春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9期12-13,11,共3页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吡·甲氰乳油1000和2000倍液对大豆食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可达92.37%和86.44%,明显高于该混剂中各单剂的防效,并兼有甲氰菊酯的速效和吡虫啉的持效期长的优点。可以作为当前防治大豆食心虫的选...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吡·甲氰乳油1000和2000倍液对大豆食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可达92.37%和86.44%,明显高于该混剂中各单剂的防效,并兼有甲氰菊酯的速效和吡虫啉的持效期长的优点。可以作为当前防治大豆食心虫的选择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甲氰菊酯 大豆食心虫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在大豆食心虫虫食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丹 邓华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大豆食心虫的虫食率受越冬基数、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非正态系统,文章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新技术,建立了大豆食心虫虫食率的预测模型,对历史值的拟合和对预留值的预测效果均令人满意,可以作为大豆虫害预测的一种... 大豆食心虫的虫食率受越冬基数、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非正态系统,文章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新技术,建立了大豆食心虫虫食率的预测模型,对历史值的拟合和对预留值的预测效果均令人满意,可以作为大豆虫害预测的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投影寻踪回归 虫食率预测
下载PDF
灰关联分析与聚类在大豆食心虫预报因子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席景会 张志生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与聚类分析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1987—1992年大豆食心虫的为害情况作为历史资料,对与大豆虫食率有关的十个因子进行了优选。根据符合程度将其分成五类,筛选出最有应用价值的二个因子,为大豆食心虫的科学预...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与聚类分析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1987—1992年大豆食心虫的为害情况作为历史资料,对与大豆虫食率有关的十个因子进行了优选。根据符合程度将其分成五类,筛选出最有应用价值的二个因子,为大豆食心虫的科学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预报因子选择方法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食心虫 关联度 灰色聚类 预测 害虫
下载PDF
应用人工卵繁殖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克勤 黄元巨 +1 位作者 王亚洲 陈惠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23,共3页
本文对人工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室内和田间小区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经过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与柞蚕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寄生效果无明显差异。准确把握放蜂时间是利用人工卵蜂防治... 本文对人工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室内和田间小区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经过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与柞蚕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寄生效果无明显差异。准确把握放蜂时间是利用人工卵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卵 螟黄赤眼蜂 大豆食心虫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灰色灾变长期预测模型的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丹 邓华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28,32,共4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探讨大豆食心虫的长期预测,对黑龙江省双城市1991-2005年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构成的离散数列,建立了灰色系统GM(1,1)灾变长期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回测的历史拟合率很高。对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的大豆食心虫发生...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探讨大豆食心虫的长期预测,对黑龙江省双城市1991-2005年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构成的离散数列,建立了灰色系统GM(1,1)灾变长期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回测的历史拟合率很高。对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的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的跨年度长期预测,其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灰色系统 灾变预测模型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倍硫磷与氰戊菊酯混用对大豆食心虫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银根 张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4-325,371,共3页
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倍硫磷与氰戊菊酯混用对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glycinivorella (Matsumura)的毒力 .结果表明 ,倍硫磷与氰戊菊酯以 15∶1的质量比混合时 ,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按此配比制成的质量分数为 30 %倍·氰乳油 ,喷施 4 5... 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倍硫磷与氰戊菊酯混用对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glycinivorella (Matsumura)的毒力 .结果表明 ,倍硫磷与氰戊菊酯以 15∶1的质量比混合时 ,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按此配比制成的质量分数为 30 %倍·氰乳油 ,喷施 4 5 0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硫磷 氰戊菊酯 增效作用 大豆食心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