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HANTOM LIMB PAIN -A Report of 9 Cases
1
作者 邢贵方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9-201,共3页
When working at K(?)tzt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ar Munich, Germany from March 1991 to May 1993, the author had treated 9 cases of phantom limb pain by means of acupuncture with satisfactory thera... When working at K(?)tzt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ar Munich, Germany from March 1991 to May 1993, the author had treated 9 cases of phantom limb pain by means of acupuncture with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 as reported in the following. Clinical Data In this series, all the 9 cases were male, aged 60-79 years, with the course of disease ranging from 3-49 years. Five cases were amputated because of wound in war, 1 case embolism of femoral artery, 1 case tumor in the knee joint, 1 case comminu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切断走 女性 男性 中年 疼痛 幻肢
全文增补中
再造更佳功能的残肢——从假肢安装效果对截肢术提出新建议
2
作者 罗永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 :目前截肢后的残肢端部大多不能承重 ,也不能悬吊假肢 ,影响了残肢功能和假肢安装效果 ,本文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方法 :截肢时对残肢骨端实施再造术 ,植入人工骨端。结论 :此方法将使残端能承受体重 ,且能自然悬吊假肢 。
关键词 截肢 残肢 再造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截肢术后残端痛并幻肢痛患者药学监护
3
作者 梁锦湄 朱曼 +1 位作者 陈思雨 赵国利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9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截肢术后残端痛合并幻肢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1例因“左下肢残端痛6年”入院的64岁女性患者,临床药师详细询问用药史及用药细节,结合微创介入治疗过程疼痛变化情况,制订用药方案,并进行全程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截肢术后残端痛合并幻肢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1例因“左下肢残端痛6年”入院的64岁女性患者,临床药师详细询问用药史及用药细节,结合微创介入治疗过程疼痛变化情况,制订用药方案,并进行全程药物治疗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临床药师结合其病史、用药史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时调整镇痛治疗方案为普瑞巴林(75 mg,口服,每天2次)+曲马多(50 mg,口服,每12 h 1次),医师采纳,患者残端痛及幻肢痛均明显缓解。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可协助医师制订截肢术后残端痛并幻肢痛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及时进行药学监护及跟踪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残端痛 幻肢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再造“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电脑控制系统研究
4
作者 王森章 胡天培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195-197,210,共4页
本课题基于将脚趾移植到残臂端的再造指技术,为假手控制提供可靠的信息源,本系统采用微处理器技术与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五自由度的假手电子控制。
关键词 残端再造“指” 微处理控制器 假手 模糊集 计算机
下载PDF
慢性重度下肢缺血截肢残端愈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沈立川 戴贻权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重度下肢缺血(CLTI)患者截肢创面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66例因CLTI行截肢手术患者的资料,分为愈合不良组(48例)和愈合良好组(118例)。以愈合情况为因变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合并基础疾病及实验室检查...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重度下肢缺血(CLTI)患者截肢创面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66例因CLTI行截肢手术患者的资料,分为愈合不良组(48例)和愈合良好组(118例)。以愈合情况为因变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合并基础疾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导致截肢残端愈合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CLTI截肢残端愈合不良组和愈合良好组患者的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截肢平面、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血清白蛋白、术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LTI截肢残端愈合不良组和愈合良好组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截肢平面、糖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增高是CLTI截肢残端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提高截肢平面是CLTI截肢残端愈合独立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度下肢缺血 截肢 残端愈合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截肢术和肌电假肢装配
6
作者 张德铨 陈佩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68-170,共3页
假肢安装的难易和效果良差,同截肢技术有密切关系。结合300例上肢截肢资料分析,作者认为理想的上肢残肢长度,上臂自肩峰下15~22cm,前臂自肘前凹下12~17cm为佳,两者均以中下1/3为截肢最佳平面。肌肉需力避缺损,长度适当,理顺位置,包绕... 假肢安装的难易和效果良差,同截肢技术有密切关系。结合300例上肢截肢资料分析,作者认为理想的上肢残肢长度,上臂自肩峰下15~22cm,前臂自肘前凹下12~17cm为佳,两者均以中下1/3为截肢最佳平面。肌肉需力避缺损,长度适当,理顺位置,包绕骨端缝合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练。残端应呈圆锥形,骨端至皮表软组织厚度,上臂1~1.5cm,前臂0.5~1.0cm为宜。力避因脱臼、骨折、关节挛缩、瘢痕粘连、神经性疼痛等影响装配假肢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术 肌电 假肢 残肢
下载PDF
1例残肢痛伴幻肢痛药物治疗方案分析
7
作者 钱利民 张莹莹 冷佳蔚 《药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在1例残肢痛伴幻肢痛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患者治疗方案运用循证药学的思维进行讨论,并对该患者具体用药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卡马西平、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幻肢痛治疗不合理。结论循证药学临床思维在患者用药治疗...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在1例残肢痛伴幻肢痛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患者治疗方案运用循证药学的思维进行讨论,并对该患者具体用药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卡马西平、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幻肢痛治疗不合理。结论循证药学临床思维在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肢痛 幻肢痛 卡马西平 非甾体抗炎药 药学监护
下载PDF
上肢残肢的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信号反馈训练 被引量:3
8
作者 武继祥 刘宏亮 +4 位作者 周贤丽 林永辉 赵正福 陈东 吴宗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33-835,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截肢患者的常规康复治疗、残肢肌电信号训练程序以及装配肌电假肢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20例截肢患者(22个残肢)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肌肉收缩控制训练和残肢并发症的处理。采用德国Otto Bock公司提... 目的探讨上肢截肢患者的常规康复治疗、残肢肌电信号训练程序以及装配肌电假肢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20例截肢患者(22个残肢)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肌肉收缩控制训练和残肢并发症的处理。采用德国Otto Bock公司提供的肌电信号检测和训练软件系统进行肌电信号训练(分为基础肌电信号训练和视觉反馈训练两个阶段),并装配肌电假肢。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截肢患者22个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力好,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患者能较好地控制残肢肌肉收缩。装配肌电假肢20例(20个),所有残肢均能有意识地引出肌电信号,控制假肢的手指打开、闭合以及腕关节的旋转或肘关节的屈伸。结论残肢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信号训练对装配肌电假肢,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假肢功能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残肢 假肢康复 肌电信号训练 肌电假肢
原文传递
瘤段截除计划长度与最终截除长度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志平 牛晓辉 +2 位作者 张清 郝林 丁易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肿瘤行瘤段截除时计划截除长度与实际截除长度的差异。方法对53例行瘤段截除的患者进行研究,骨肉瘤34例,骨巨细胞瘤5例,梭形细胞肉瘤5例,软骨肉瘤3例,骨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软组织肉瘤侵犯骨... 目的:探讨骨肿瘤行瘤段截除时计划截除长度与实际截除长度的差异。方法对53例行瘤段截除的患者进行研究,骨肉瘤34例,骨巨细胞瘤5例,梭形细胞肉瘤5例,软骨肉瘤3例,骨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软组织肉瘤侵犯骨骼1例。肿瘤位于股骨下段29例,胫骨上段8例,肱骨上段7例,股骨近端5例,胫骨下段3例,肱骨远端1例。将实际截除长度与术前计划截除长度进行比较,将患者按不同部位分组,研究各组的差异大小。结果53例瘤段截除患者截除长度误差范围为-30~15 mm,95%可信区间为(2.0&#177;7.7) mm。误差在&#177;10 mm以内的40例,占75.5%,误差≤-10 mm的4例,占7.5%,误差≥10 mm的9例,占17%。股骨下段29例,误差为(2.9&#177;6.7) mm,胫骨上段8例,误差为(3.8&#177;5.1) mm,肱骨上段7例,误差为(3.6&#177;8.0) mm,股骨近端5例,误差为(-0.2&#177;6.0) mm,胫骨下段3例,误差为0 mm肱骨远端1例,误差为-30 mm。结论手术中通过找到术前设计的解剖标志及计划长度进行截骨准确性高,如果能避免引起误差的因素能使瘤段截除长度更加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截骨术 截肢残端 截肢长度
原文传递
下肢截肢后不良残肢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廷仁 张少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1-623,共3页
目的 分析下肢截肢后不良残肢发生的原因 ,并介绍其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 10 9例下肢截肢者 (共计 110个残肢 )进行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 :残肢皮肤软组织状况、长度、形状、关节活动度、肌力、幻肢痛、残肢痛等 ,然后对不良残肢进行... 目的 分析下肢截肢后不良残肢发生的原因 ,并介绍其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 10 9例下肢截肢者 (共计 110个残肢 )进行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 :残肢皮肤软组织状况、长度、形状、关节活动度、肌力、幻肢痛、残肢痛等 ,然后对不良残肢进行相应的理疗、体疗或手术处理。结果 本组合格残肢 64肢 (占 5 8% ) ,不合格残肢 46肢 (占 42 % )。不合格残肢主要表现为 :残端形状不规则 2 0肢 ,短残肢 18肢 ,残端不稳定瘢痕伴感染 13肢 ,残端肿胀及臃肿 14肢 ,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18肢 ,神经瘤 2肢 ,经理疗、体疗或手术处理后 ,均达到装配假肢的条件。结论 对不良残肢要进行对症处理 ,使之能装配或穿戴假肢。由于假肢技术的不断改进 ,现在残肢的长度不再是影响假肢装配的主要原因 ,而残端皮肤软组织的条件已成为影响假肢装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肢 假肢 残端 下肢截肢 体疗 皮肤软组织 临床评估 结论 主要因素 条件
原文传递
肌肉再分布技术在智能仿生手信号识别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勇 王启宁 +5 位作者 许东方 麦金耿 孙丽颖 田文 陈山林 田光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uscle redistribution technique,MRT)在智能仿生手识别人体运动意图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们采用MRT治疗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平面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腕中关节和腕掌关节。... 目的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uscle redistribution technique,MRT)在智能仿生手识别人体运动意图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们采用MRT治疗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平面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腕中关节和腕掌关节。MRT是利用残端肢体的肌肉肌腱进行移位,并将肌腱锚定于皮肤。根据截肢平面的不同,选择和6块移位肌肉肌腱,将肌腱锚定在皮肤不同区域。术后通过肌肉主动收缩牵拉肌腱和皮肤,使患肢肌腱的锚定点产生皮肤形变,测量并记录形变程度。电容信号测量时,嘱患者分别完成抓握、屈腕、伸腕、屈指、伸指动作,利用电容传感测量系统采集患肢形变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7个月,平均5个月。MRT手术共14处,术后3个月患者均能够主动控制相应肌肉收缩,并产生明显皮肤形变,有效形变率为85.7%(12/14)。电容信号结果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二次判别分析(QDA)两种分类器对各种动作进行识别,整体识别的准确率为97.27%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RT手术能够有效输出人体的运动意图,增加运动信号的数目、强度和准确率,有助于智能仿生手进行信号识别,为上肢截肢患者更好地控制智能仿生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残端 人工肢体 肌肉再分布技术 智能仿生手 电容信号
原文传递
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臂残端创面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书男 刘承伟 +5 位作者 黄东 江吉勇 祝李霖 关翰辉 彭龙 弓贺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显微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辦(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P)修复前臂残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8例前臂离断毁损伤残端创面采用削薄ALTP修复术中在显微镜视下根据筋膜层血管...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显微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辦(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P)修复前臂残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8例前臂离断毁损伤残端创面采用削薄ALTP修复术中在显微镜视下根据筋膜层血管网走行及受区需要削薄皮瓣,术后早期开始残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本组8例皮瓣均存活,皮瓣切取面积为6.0 cm×5.0 cm〜9.0 cm×7.0 cm。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皮瓣外形不臃肿,质地柔软,皮瓣感觉功能恢复好残端安装假肢适配良好结论采用削薄ALTP修复前臂残端创面,可保留更多前臂长度,皮瓣外形美观,质地耐磨,具备感觉,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前臂 股前外侧穿支 残端创面 义肢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传感器在智能仿生假肢运动意图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绮珮 杨勇 陈山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肢体缺损或缺如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和心理状态将产生很大影响[1-5]。佩戴假肢是重建肢体功能,改善该类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尽管目前假肢领域.特别在智能仿生假肢领域发展迅速,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上肢假肢的使用过程... 肢体缺损或缺如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和心理状态将产生很大影响[1-5]。佩戴假肢是重建肢体功能,改善该类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尽管目前假肢领域.特别在智能仿生假肢领域发展迅速,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上肢假肢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误判率高,使用感受差等缺点,因而上肢假肢的弃用率很高吟[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残端 人工四肢 生物传感技术 假体设计 生物假体 综述
原文传递
Deer antler renewal gives insights into mammalian epimorphic regeneration
14
作者 Chunyi Li 《Cell Regeneration》 CAS 2023年第1期147-162,共16页
Deer antlers are the only known mammalian organ that,once lost,can fully grow back naturally.Hence,the antler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learn how nature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mammalian epimorphic regeneration... Deer antlers are the only known mammalian organ that,once lost,can fully grow back naturally.Hence,the antler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learn how nature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mammalian epimorphic regeneration(EpR).Comprehensive comparisons amongst different types of EpR reveal that antler renewal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lower vertebrates such as regeneration of the newt limb.Surprisingly,antler renewal is comparable to wound healing over a stump of regeneration-incompetent digit/limb,bone fracture repair,and to a lesser extent to digit tip regeneration in mammals.Common to all these mammalian cases of reaction to the amputation/mechanical trauma is the response of the periosteal cells at the distal end/injury site with formation of a circumferential cartilaginous callus(CCC).Interestingly,whether the CCC can proceed to the next stage to transform to a blastema fully depends on the presence of an interactive partner.The actual form of the partner can vary in different cases with the nail organ in digit tip EpR,the opposing callus in bone fracture repair,and the closely associated enveloping skin in antler regeneration.Due to absence of such an interactive partner,the CCC of a mouse/rat digit/limb stump becomes involuted gradually.Based on these discoveries,we created an interactive partner for the rat digit/limb stump through surgically removal of the interposing layers of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and muscle between the resultant CCC and the enveloping skin after amputation and by forcefully bonding two tissue types tightly together.In so doing partial regeneration of the limb stump occurred.In summary,if EpR in humans is to be realized,then I envisage that it would be more likely in a manner akin to antler regeneration rather to that of lower vertebrates such as newt li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ler Antler regeneration Epimorphic regeneration Digit/limb stump Bone fracture Call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