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in Spirit: On the Task of Hegel's Aesthetics
1
作者 Liu Chunge Qin Mingl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8年第6期279-287,共9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nary opposition of modern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Hegel takes "spirit" as the startingpoint and aims to achieve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binaries through the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nary opposition of modern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Hegel takes "spirit" as the startingpoint and aims to achieve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binaries through the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spirit. At thesame time, this process also makes spirit reach its own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realization. Among manyopposi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one of the key issues that Hegel attempts to deal wit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in spirit. In Hegel's view, spirit is universal self-consciousness, a unity of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Consistent with his philosophy, the task of his aesthetics is also to reconcile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in spirit. In Aesthetics, this settlemen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unity of content and form, the unity of the general world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 and finally the unity ofsubjective artistic creation and objective performance. In this way, Hegel's Aesthetics bridges the distance between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achieving the goal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realization in spirit, thus giving hisresponse to the problem of binary opposition caused by modern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GEL aestheticS spirit INDIVIDUALITY UNIVERSALITY RECONCILIATION
下载PDF
“物色”作为中华感兴美学精神之光的灿烂显现 被引量:2
2
作者 陶水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2024年第1期57-72,共16页
“物色”作为中华感兴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最初由刘勰提出。“物色”既是中华古典艺术审美“感物”“感兴”“比兴”得以发生的对象来源,又是古典艺术“意象”“气象”“意境”得以生成的重要基础。物色论是进入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 “物色”作为中华感兴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最初由刘勰提出。“物色”既是中华古典艺术审美“感物”“感兴”“比兴”得以发生的对象来源,又是古典艺术“意象”“气象”“意境”得以生成的重要基础。物色论是进入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感兴美学研究的必经之路,但学界对物色论美学范畴的研究相对薄弱。“物色”美学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学术谱系。“物色”美学范畴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气论哲学和气感哲学。“物色”是宇宙元气和天地精神在自然物象之声色状貌光影中的感性闪耀,同时又是人的德性精神之光与自由精神之光的生动呈现。物色成为中华感兴美学精神之光的灿烂显现。物色论美学可与西方美学的自然美论、形式美论、审美感性论、灿烂感性论、存在境域论加以比较,亦可与德国古典美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精神相互发明。物色美学范畴因而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和普遍价值,值得展开系统研究和现代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色 感兴 美学 中华感兴美学 美学精神 灿烂显现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中的“五育并举” 被引量:4
3
作者 查萍 梁凤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拓展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主题,是应对新征程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目标拓展和改革举措。研究发现,从中国式学校... 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拓展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主题,是应对新征程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目标拓展和改革举措。研究发现,从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视角来看,“五育”中的体育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教育和学科,它在功能上与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教育有着深刻内在的结构性联系,因此它具有与其他“四育”可以深入融合共育的广泛可能性。鉴于推进“五育并举”过程中会遇到的结构性障碍与困难,分别提出了体育与其他“四育”并举并进的途径与方法,推进体育成为“五育并举”的主渠道、主战场和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发展阶段 全面发展 教育方针 德智体美劳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美学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审美表达
4
作者 王海洲 丁明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68-76,共9页
中国美学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审美表达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中国美学精神影响着中国艺术创作思维与审美品格的形成。中国电影审美品格的铸造同样离不开中国美学精神,它不仅作用于中国电影的审美认识,还为中国电... 中国美学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审美表达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中国美学精神影响着中国艺术创作思维与审美品格的形成。中国电影审美品格的铸造同样离不开中国美学精神,它不仅作用于中国电影的审美认识,还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方法与路径。具体而言,中国美学精神不仅决定了中国电影的镜语形式、影像形象的审美倾向,也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内在旨趣与价值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中国美学精神 影像品格 审美观念
下载PDF
刘兆吉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美育的启示
5
作者 何茜 张乐乐 汪宏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刘兆吉先生是美育心理学科创始人,其美育思想的产生经历了启蒙、孕育、创立三个阶段。刘兆吉先生提出的“美育与美育心理学是皮毛相依的关系”“艺美融合实现大美育”“将美寓各科,实现各科育美、五育共美”和“探究美育理论与实践相结... 刘兆吉先生是美育心理学科创始人,其美育思想的产生经历了启蒙、孕育、创立三个阶段。刘兆吉先生提出的“美育与美育心理学是皮毛相依的关系”“艺美融合实现大美育”“将美寓各科,实现各科育美、五育共美”和“探究美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思想,对当代开展学校美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新时代,美育应遵循美育心理规律,提升美育教学的有效性;倡导大美育理念,构建各科育美、协同育人的美育机制;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生活,培育中华美育精神,以此改进和加强美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美育心理学 美育思想 艺美融合 中华美育精神
下载PDF
当代时尚美学话语体系研究
6
作者 孟少妮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基于当代时尚美学话语体系研究的思考,如何从时尚话语权向时尚美学话语权评价体系转型,成为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结合当下多元化的时尚“新颖”性的操纵法则,从时尚话语权体系、美学精神引领话语体系、时尚消费文化承载话语体系、时尚... 基于当代时尚美学话语体系研究的思考,如何从时尚话语权向时尚美学话语权评价体系转型,成为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结合当下多元化的时尚“新颖”性的操纵法则,从时尚话语权体系、美学精神引领话语体系、时尚消费文化承载话语体系、时尚产业经济支撑话语体系四个方面展开论证,用一种相对稳定的话语尺度对时尚美学加以论衡,可以为中国时尚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美学 美学精神 时尚消费 话语权 时尚产业
下载PDF
中华美学精神跨文化阐释的三种方式
7
作者 李庆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26,159,共12页
法国学者朱利安、德国学者卜松山、美国学者苏源熙都对中国美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方式却各不相同:朱利安基于中西文化的“间距”,着重揭示中华美学的独特性,属于跨越式的跨文化阐释;卜松山则不仅重视中西美学的差异性,也关注其相似... 法国学者朱利安、德国学者卜松山、美国学者苏源熙都对中国美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方式却各不相同:朱利安基于中西文化的“间距”,着重揭示中华美学的独特性,属于跨越式的跨文化阐释;卜松山则不仅重视中西美学的差异性,也关注其相似性,是沟通式的跨文化阐释;苏源熙对中国美学问题的解答,解构了中西二元论模式,是互动式的跨文化阐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跨文化阐释 朱利安 卜松山 苏源熙
下载PDF
“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探析
8
作者 胡智锋 潘佳谋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温暖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观念的新风尚与新思潮。作为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温暖现实主义”是对已经生发文艺创作景观中创作观念的提炼概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现实主义创作必然产生的结果。从哲学层面上看,“温暖”与... “温暖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观念的新风尚与新思潮。作为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温暖现实主义”是对已经生发文艺创作景观中创作观念的提炼概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现实主义创作必然产生的结果。从哲学层面上看,“温暖”与现实主义本来“冷峻”的特征是对立统一的,它从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调和了现实主义文艺审美过程中产生的“痛感”与“快感”,并能够拉开彼此间的审美距离。同时,“温暖现实主义”在社会层面上也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温暖”是“现实主义”独特的创作观念内涵,“温暖”首先就是一种现实主义全面客观的正面视角,其蕴含的悲悯情怀,归根结底是文艺工作者良知与人文情怀的展现,而且“温暖”能够在作品中营造充满“希望”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现实主义 创作观念 审美快感 时代精神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文艺批评的审美向度--论《肖鹰文集初编·批评卷》
9
作者 寇文静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肖鹰文集初编·批评卷》收录了肖鹰具有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内容涵盖文学、影视、戏剧、美学、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有学术性的评论,也有社会文化评论。他的文章以良好的审美直觉为基础,视野开阔、分析深入,富有难得的批评... 《肖鹰文集初编·批评卷》收录了肖鹰具有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内容涵盖文学、影视、戏剧、美学、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有学术性的评论,也有社会文化评论。他的文章以良好的审美直觉为基础,视野开阔、分析深入,富有难得的批评家气质,展现出了一个批评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鹰 中西美学 批评精神
下载PDF
元代文人画的“生生”之美
10
作者 卢政 王张宇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生生”体现着元代文人画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形式美的内在依据。元代文人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多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旨在建构生生不息的艺术境界,为世人呈现了独特的“生生”之美。元代文人画抒写胸中逸气、展示生命脉动是元代文... “生生”体现着元代文人画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形式美的内在依据。元代文人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多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旨在建构生生不息的艺术境界,为世人呈现了独特的“生生”之美。元代文人画抒写胸中逸气、展示生命脉动是元代文人画的“生生”之美的独特内蕴;元代文人画多依托自然山水、草木生灵等物象,借以展示个人的才情气质、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间或寄寓个人愤懑之情,充分展现个体生命之丰富与充盈;元代文人画通过精心的构图以及对墨色浓淡、干湿变化的调控,着力营造画作的情感空间和生命质感。元代文人画的“生生”之美是传统“生生”之学在绘画领域的呈现,本质上是中国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它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审美关系的深切渴望,对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美感的热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之美 元代文人画 生命意识 生态之美 中华美学精神
下载PDF
现代漆画的美学意境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探讨
11
作者 孟威妍 《中国生漆》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当前是个艺术形态百花齐放的时代,漆画以独特、独立且极具鲜明艺术特性的画作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极受喜爱。经历史的渲染与沉淀,现代漆画艺术形式集新材质、表现形式和时代审美元素于一身,既富含独特且鲜明的美学意境,又蕴含着一定价... 当前是个艺术形态百花齐放的时代,漆画以独特、独立且极具鲜明艺术特性的画作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极受喜爱。经历史的渲染与沉淀,现代漆画艺术形式集新材质、表现形式和时代审美元素于一身,既富含独特且鲜明的美学意境,又蕴含着一定价值内涵的人文精神。本文从现代漆画的内涵理解与特征角度出发,对现代漆画艺术所蕴含的美学意境和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就现代漆画在美学意境和人文精神方面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漆画 美学意境 人文精神 融合探讨
下载PDF
英美刑事诉讼法专业术语之误译及省思——以“indictment”及“information”为视角
12
作者 刘国庆 余昱夫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indictment”与“information”属于同义词,适用条件不同,译法有别。美国刑事诉讼法中的“indictment”宜译为“大陪审团起诉书”;“information”宜译为“检察官起诉书”。英国刑事诉讼法中的“indictment”宜译为“普通起诉书”;“i... “indictment”与“information”属于同义词,适用条件不同,译法有别。美国刑事诉讼法中的“indictment”宜译为“大陪审团起诉书”;“information”宜译为“检察官起诉书”。英国刑事诉讼法中的“indictment”宜译为“普通起诉书”;“information”宜译为“简易起诉书”。由对此二词的翻译可见,我国学界对英美刑事诉讼法专业术语的翻译存在翻译错误、以偏概全、无区分度、有违美感原则及专业性不足等问题。主要缘由在于译者缺乏问题意识及翻译机械、教条式,也同学科壁垒有关。译者应恪守正确翻译观,践行科学精神,提高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刑事诉讼法专业术语 翻译错误 问题意识 科学精神 美感原则
下载PDF
设计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发展——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论坛综述
13
作者 曲康维 胡晓 +2 位作者 唐静菡 阳露 李超德 《湖南包装》 2024年第5期41-44,共4页
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论坛于2024年4月在苏州大学顺利举办。发言的52位学者立足本土设计实践,通过跨学科研究范式推进设计美学在中国的理论构建进程。在中国推动设计美学的发展,即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硕资... 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论坛于2024年4月在苏州大学顺利举办。发言的52位学者立足本土设计实践,通过跨学科研究范式推进设计美学在中国的理论构建进程。在中国推动设计美学的发展,即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硕资源为精神内核,从设计的立场、视角和方法将这种美学精神进行现代转化,才能真正为本土设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文化关照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美学 中华美学精神 跨学科 社会设计
下载PDF
职业院校以美育推动新时代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究
14
作者 曹景龙 徐志勇 郭朝红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美育教育作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美育必须涵养美育精神,认清职业教育美育特征、确立职业教育美育的基本定位,在路径选择上,需要将美育精神熔铸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之中,将美育渗透进学生的...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美育教育作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美育必须涵养美育精神,认清职业教育美育特征、确立职业教育美育的基本定位,在路径选择上,需要将美育精神熔铸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之中,将美育渗透进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以美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发挥其巨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美育 工匠精神 路径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Ideology of TAO Yuan-ming on Classical Gardens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俊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12期94-96,共3页
Based on the contents and temperament of pastoral poetries written by TAO Yuan-ming,by centering on respecting the nature,indifference and optimism,and plainness and authenticity,the paper had analyzed aesthetic ideol... Based on the contents and temperament of pastoral poetries written by TAO Yuan-ming,by centering on respecting the nature,indifference and optimism,and plainness and authenticity,the paper had analyzed aesthetic ideologies contained in his poetries.On this basis,it had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ideology of TAO Yuan-ming on the style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South China,which were quiet and natural,elegant and fresh,simple and plain,and far-reaching in artistic conception.By combining with cases,it pointed out that the poetic prose had been directly quoted as the names of gardens or scenic spots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South China,and showed that the aesthetic ideology of TAO Yuan-ming had set up a successful ideal model for cultural landscapes,producing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aesthetic state of mind of gardeners or owners of gardens,further instilling humanistic spirit into classical gardens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O Yuan-ming Nature INDIFFERENCE and OPTIMISM aesthetic state of mind HUMANISTIC spirit Classic gardens in South China
下载PDF
主体的“失神”、消弭与复归——维利里奥速度美学的主体性观照
16
作者 赵娜娜 黄海云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一切认知活动都是以人的主体性为起点和基础的,没有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人类的认识史。茫茫宇宙的意义正是因人的发现而被观察和认识,不断迭代的技术,也是人的主体性智慧的结晶。维利里奥在他的速度美学中,以看似偏激的论调对技术进行了批... 一切认知活动都是以人的主体性为起点和基础的,没有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人类的认识史。茫茫宇宙的意义正是因人的发现而被观察和认识,不断迭代的技术,也是人的主体性智慧的结晶。维利里奥在他的速度美学中,以看似偏激的论调对技术进行了批判,其内在包裹的实则是一种对人的主体性的人文主义观照。他通过对主体的感知经验在加速时代的巨变,分析了主体的“失神”现象与被消弭困境,并以一种怀旧的姿态,给这个日益被破坏的感知世界指明了救赎的方向,即回归身体的知觉真实和重视深度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速度美学 主体 “失神” 消弭 复归
下载PDF
《兰亭序》审美价值的三重意蕴
17
作者 丹青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当代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审美风尚的引领。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美学积淀,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美的理解和创造,是新时代发扬中华美学传统的重要载体。作为蕴含深厚审美价值的古代书帖,... 当代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审美风尚的引领。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美学积淀,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美的理解和创造,是新时代发扬中华美学传统的重要载体。作为蕴含深厚审美价值的古代书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形质兼美,不仅具有作为书法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兼具“事、文、书”三者合一的美学价值。从“事、文、书”三个角度深入分析梳理《兰亭序》的审美价值,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以此为代表的魏晋时期文化审美的自觉与表达,还对丰富当代审美趣味、激发当代审美理想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审美 书法艺术 中华文化 美学精神
下载PDF
以美启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理路
18
作者 张先璐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共7页
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视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精神四重要素构成。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向往,这既包含求真,也包含悟美,体现出人类在面向未知与未来时对真与美的渴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理路在于以美启真,发挥审美... 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视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精神四重要素构成。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向往,这既包含求真,也包含悟美,体现出人类在面向未知与未来时对真与美的渴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理路在于以美启真,发挥审美想象以拓宽创新视野、增强审美体验以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审美判断以养成创新思维、提升审美境界以涵育创新精神。基于此,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应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师资建设、活动开展四个方面着手:实现从美育课程到课程美育的理念转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感熏陶,全面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营造全方位的浓厚美育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研究生创新能力 创新视野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贾钧捷 徐群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9-1234,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取之不竭的价值之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医德教育作为丰富和深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促进医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取之不竭的价值之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医德教育作为丰富和深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促进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德教育相契合,共持“仁、和、精、诚”的价值信念与道德诉求。因此,医学院校应注重挖掘医学课程中的文化元素,贯彻“以文化人”和“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德才兼备、德术双馨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医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医德精神 美育
下载PDF
《长江万里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美”精神
20
作者 赵奎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张大千的长卷泼墨山水画《长江万里图》,描绘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中国画的瑰宝巨制,也是长江美学的恢宏集中体现。从《长江万里图》的表现对象、绘画技法、美学风格和精神意蕴来看,这幅画作可以说具有一种鲜明的“大... 张大千的长卷泼墨山水画《长江万里图》,描绘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中国画的瑰宝巨制,也是长江美学的恢宏集中体现。从《长江万里图》的表现对象、绘画技法、美学风格和精神意蕴来看,这幅画作可以说具有一种鲜明的“大美”精神。“大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种天地自然之美,是一种“大象”混成之美,更是一种大德“生”“成”之美、大境“合”“和”之美。这种“大美”同时也是一种“生态之美”。深入体会《长江万里图》的“大美”精神,对于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美”精神,建构具有“大美”精神的长江美学和长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万里图》 大美精神 长江美学 生成之德 混成大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